古代七大知音夫妻: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合集下载

卓文君《白头吟》: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卓文君《白头吟》: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卓文君《白头吟》: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一记得当年《泰坦尼克号》3D 版重新上映。

故事的结尾,Jack 沉入冰冷刺骨的深海,留下Rose 一人品味余生孤独,令在场的一票观众唏嘘不已。

可能每个观众都假设过,如若Jack 能得不死,他们以后的生活,一定很幸福……吧?或许,这是导演卡梅隆的刻意安排,在无意间给他们留下了一个凄美,却又最是完美的结局。

让Jack 在最爱Rose 的那一刻死去。

这样,他们的爱情,也就得到了永恒。

就正如小时候,每个童话到了尾声,都逃不过一种结局:王子与公主,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或者就是,王子与公主,幸福地为彼此而死。

可后来呢?如果王子和公主一直在一起,他们结婚以后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作者不说,但我能想来,大概他也不愿让孩子们看到,那一出出一地鸡毛的荒诞剧吧。

可我也清楚地记得,曾几何时,有个姑娘,她为了爱情敢于孤注一掷,终于和她的那位少年在一起。

她用诗句,向所有人剖明心迹:「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然而,你可曾知晓,这句诗背后的故事?它才不是什么相守的誓言,而是关于背叛的分手通告。

二卓文君看完丈夫司马相如的信,心里好似三九严寒,生生地冻成了一块儿。

信笺很短,不过十三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可卓文君何等聪慧,一眼便看出了端倪。

一行数字,唯独少了个「亿」,「无亿」即「无意」。

有传闻,他与茂陵女子相爱,欲休妻纳妾。

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赠《白头吟》规劝,盼望他可以回心转意。

而丈夫的回复,竟是这冰冷的十三个字。

没来由地,她心底陡然升起了委屈。

满怀悲愤,一哭二闹三上吊吗?打滚撒泼,跟狐狸精同归于尽?逆来顺受,任由丈夫休妻纳妾?她的眼泪溢出眼眶,逐渐模糊了视线,原来只要一个人不爱了,就是写遗书也没用。

更遑论一首所谓的《白头吟》。

明明当日,他们的爱情开始得是那么轰轰烈烈,过程又是那么患难与共,可到头来,还是抵不过岁月的浸泡,旧人再哭,也终比不上新人笑。

这种想放弃又爱着的滋味,才最折磨人。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是什么意思原文解析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是什么意思原文解析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是什么意思原文解析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是汉代才女卓文君作品《白头吟》中的名句。

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是什么意思汉代才女卓文君作品《白头吟》中的名句。

《白头吟》最早见于《玉台新咏》,另有《宋书·乐志》载晋乐所奏歌辞。

两篇内容大致相同,后者篇幅较长。

《乐府诗集》一并载入《相和歌·楚调曲》。

(卓文君的《白头吟》中,原句应为: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原文白头吟朝代:两汉作者:卓文君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译文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月亮一样光明。

听说你怀有二心,所以来与你决裂。

今日犹如最后的聚会,明日便将分手沟头。

我缓缓的移动脚步沿沟走去,过去的生活宛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当初我毅然离家随君远去,就不像一般女孩凄凄啼哭。

满以为嫁了一个情意专心的称心郎,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了。

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钓竿那样轻细柔长,鱼儿那样活波可爱。

男子应当以情意为重,失去了真诚的爱情是任何钱财珍宝都无法补偿的。

注释①皑、皎:都是白。

②两意:就是二心(和下文“一心”相对),指情变。

③决:别。

④斗:盛酒的器具。

这两句是说今天置酒作最后的聚会,明早沟边分手。

⑤躞蹀:(xiè dié)小步行走貌。

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沟。

东西流,即东流。

“东西”是偏义复词。

这里偏用东字的意义。

以上二句是设想别后在沟边独行,过去的爱情生活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⑥这句话连下两句是说嫁女不须啼哭,只要嫁得“一心人”,白头到老,别和我一样,那就好了。

⑦竹竿:指钓竿。

袅袅:动摇貌。

⑧簁簁(音筛):形容鱼尾象濡湿的羽毛。

在中国歌谣里钓鱼是男女求偶的象征隐语。

卓文君:反抗封建礼教的爱情女神

卓文君:反抗封建礼教的爱情女神

卓文君:反抗封建礼教的爱情女神卓文君,生卒年不详,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西汉时期的才女,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

卓文君是临邛大富商卓王孙的女儿,她不但貌美出众,而且很有才气,通晓琴棋书画。

卓文君17岁出嫁,半年后便因丈夫去世返回娘家。

卓文君回家后,当地很多富家公子托人向她求婚,但是她性情高洁,看不上这些华而不实的纨绔子弟,在家以弹琴写诗作画消磨时光。

这时,一位才气横溢却穷困潦倒的书生司马相如闯进了她的生活中。

司马相如原名司马长卿,因为仰慕战国时代的名相蔺相如才改名,他是蜀郡(今四川成都)人,好读书,善弹琴,风流洒脱,文章写得很漂亮,特别擅长写赋。

司马相如20多岁就做了汉景帝的武骑常侍,不过并不受重用,他感叹自己不遇知音,后来就辞官投靠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当门客,他那篇著名的《子虚赋》就是在这一期间写成献给梁王的。

梁孝王死后,司马相如回到老家成都,过着贫困的生活,与邹阳、枚乘、庄忌、王吉等一批志趣相投的文士交往,相互切磋文学写作。

一次,司马相如到身为临邛县令的王吉家中作客,受到王吉的礼遇。

两人携手来到客厅,司马相如向王吉谈了近几年的行踪,王吉知道了相如尚未成家,便向他说起,临邛首富卓王孙有个女儿卓文君,生得聪明无比,美貌无双,如今在娘家守寡,与相如是天生的一双。

司马相如听了,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王吉却不以为然,他认为事在人为。

某天卓王孙为提高自己的名望,想邀请当地的官员和文人雅士来自己家中聚会作客。

他发了一百多张请帖,邀请了很多县中的官员与有名望的文人。

卓王孙知道司马相如也是一位有名的文人,顺便也宴请了他。

宴会开始后,正在大家喝得高兴的时候,王吉向大家介绍说:“相如先生是当今第一名流,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琴也弹得很好。

今天有佳宾美酒,何不请相如先生弹奏一曲呢?”众人听了,齐声叫好。

司马相如推辞了一番,便弹奏起来,先弹了一支短曲,后来偷看到竹帘后面有一个影影绰绰穿白衣服的女子在听琴,知道是卓文君,就施展自己高超的琴技,弹起了一曲《凤求凰》,通过琴声,向卓文君表达了自己求爱的心情。

古代文人雅士中被传为佳话的八对知己爱侣

古代文人雅士中被传为佳话的八对知己爱侣

古代文人雅士中被传为佳话的八对知己爱侣1、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和金石家赵明诚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恩爱缠绵、至死不渝的的爱情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虽然他们的爱情总是游走在聚散离合之间。

李清照与赵明诚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极为难得的一对恩爱夫妻。

李清照18岁便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为连理。

婚后,两人感情融洽,志趣相投,互相切磋诗词文章,共同研砥钟鼎碑石。

经常会有新奇感悟和发现。

虽然当时夫妻两人家境都较宽裕,但是为了搜集名人书画和古董漆器,他们居然“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

”每逢初一和十五,夫妻两人总要到都城开封的相国寺一带的市场上去寻访金石书画,然后倾囊买回家里。

如此几年,积少成多,他们的书斋“归来堂”,单是钟鼎碑碣之文书就有两千卷之多。

在赵明诚编纂《金石录》的时候,李清照给予丈夫全力支持,凭借广博的见识,出众的记忆力,每当丈夫对材料出处有所遗忘疑惑时,李清照总能很快说出出处。

长此以往,夫妻之间就以谁说得准、说得快决胜负,确定饮茶先后,胜者往往举杯大笑,致使茶倾覆在衣衫上,反而喝不上。

在那段日子里,他们相互鼓励,乐在其中。

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中秋佳节,赵明诚的好友陆德夫等人来访。

陆德夫向李清照施过礼后,转身笑问赵明诚:“赵兄,近日又有几首佳作,能否拿出与大家共享?”赵明诚将夹有李清照填好词的十几篇近作递给好友们,大家传换阅读,吟咏品味。

忽然,只听陆德夫拍案叫道:“好一首《醉花阴》,真可谓千古绝唱。

”众人也都齐声叫好,纷纷评论说:“《醉花阴》果然是上乘之作,特别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更是绝妙之极。

”赵明诚又是高兴,又是惭愧,只好承认这一阙实为夫人所作,并当着众人的面拜夫人为师。

在爱情的感召下,李清照文思泉涌,一首首佳作纷至沓来,她的诗词创作进入成熟期,并形成了情景相生,形神俱似,体物超妙,绝尘去俗的独特风格。

历史故事恩情并重古夫妻

历史故事恩情并重古夫妻

历史故事恩情并重古夫妻历史故事恩情并重古夫妻传统文化中,夫妻之间除了爱情,更有一份彼此关怀的责任感,“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是不离不弃的两性依属,也是对缘分的珍惜。

传统文化中,夫妻之间除了爱情,更有一份彼此关怀的责任感,“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是不离不弃的两性依属,也是对缘分的珍惜。

故事一:流亡公子重耳之妻春秋时重耳(后为晋文公)要逃离晋国,对他妻子说:“等我二十五年不回来,你就可以嫁给别人。

”妻子对他说:“等上二十五年啊,我墓上的柏树都已长大了。

尽管如此,我仍旧会等你。

”故事二:许允新妇智贤明驯夫三国魏人许允与阮卫尉的女儿举行婚礼,由于新娘子长得丑,婚礼仪式结束后,许允找了各种藉口不愿进洞房,家人也为此事而担忧。

这时候刚好大司农桓范来访,许允就在外面陪他聊天话旧。

桓范劝说许允:“阮家会把他们家的女儿嫁给你,想必新娘子一定有过人之处,你应该好好观察一下。

” 许允心不甘情不愿地进了洞房,等打开面纱见了妻子的容貌后,许允心情低落得想即刻夺门而出。

妻子知道许允如果现在出了洞房,就绝不会再进这个房间了,于是赶紧抓住许允的衣襟。

许允不屑地的对妻子说:“妇女应有的四德(妇言、妇德、妇容、妇工),你具备哪几样呢?”妻子说:“这四德当中,我所缺乏的也只是姣好容貌而已。

但是,读书人应有许多良好的品行,您又具备了几样呢?” 许允说:“全都具备。

”妻子说:“是吗?读书人的所有良好品行当中,以‘德行’最为重要,那么你喜欢美色而不喜欢德行,怎么能说全都具备呢?”许允听妻子说了这番道理之后,知道她是个贤明之人,再不敢瞧不起妻子,两人相敬如宾、互敬互爱。

故事三:刘庭式不弃盲妻北宋时期有一位儒生,他的名字叫刘庭式,字德之。

是齐州(今山东一带)人。

考取了进士以后,在密州担任通判官。

当时的苏东坡,就是这里的刺史。

苏东坡很赏识、敬重他的人品。

刘庭式在没有考取进士之前,曾经认识本乡里的一位民家女子,并约定了婚姻关系,只是还没有付送聘金。

古代十大知音

古代十大知音

古代十大知音一曲古流水,千载以下,牵动人们多少情思。

相传先秦时期的琴师俞伯牙在荒山野岭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他琴中蕴含的真意:“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喜地感叹说“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失去了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再操琴。

知音这个词语从此成为对能赏识自己的知己的代称。

中国古代文化浩如烟海,在中华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其中不乏相互知音者,这里,我们就将列出中国古代十大知音排行榜,在莫逆之交的情谊和同声共气的知遇中,去品味一下中国古代文化人的才情与友情。

1、刘禹锡与白居易刘禹锡,字梦得,早年与柳宗元交住密切,人称“刘柳”,后来与白居易交谊深厚,并称“刘白”。

白居易,与刘禹锡同岁。

宝历二年,任和州刺史的刘禹锡返回洛阳,白居易也正好从苏州回洛阳,两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即席赋诗一首赠刘禹锡,对刘禹锡被不幸贬职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和慰藉,刘禹锡也回赠了著名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白居易听后称之为“神妙”之句。

白居易曾写《春词》,刘禹锡也曾原韵相和,并有“蜻蜓飞上玉搔头”的名句。

开成二年,白居易和刘禹锡都在洛阳任职,两人心心相印惺惺相惜,白居易的诗《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感慨二人以67岁高龄把酒论诗,展望重阳佳节两人能再“一醉一陶然”。

白居易还有《赠梦得》诗说“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刘禹锡71岁逝世,白居易写了《哭刘尚书梦得二首》,诗中说“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白居易对刘禹锡的诗非常推崇,称他为“诗豪”。

白居易写过《忆江南》词三首,刘禹锡也和了两首,刘禹锡在《白太守行》诗中称赞白居易政绩斐然,离任时“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2、李清照与赵明诚李清照,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

赵明诚,字德甫,李清照之夫。

说起古代文坛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多,但如果说到志同道合的夫妇,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李清照和赵明诚。

形容夫妻恩爱白头到老的诗句

形容夫妻恩爱白头到老的诗句

形容夫妻恩爱白头到老的诗句1. 古代描写夫妻白头到老的诗句有哪些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春秋战国佚名《诗经·击鼓》译文:不论生死离别,都跟你说定了,我要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2、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东汉卓文君《白头吟》译文: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月亮一样皎洁。

听说你怀有二心,所以来与你决裂。

今天置酒作最后的聚会,明日一早便在沟头分手。

我缓缓的移动脚步沿沟走去,过去的生活宛如沟水向东流去。

当初我毅然离家随君远去,就不像一般女孩凄凄啼哭。

希望能找到一个心心相印的人,相伴到老永不分离。

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钓竿那样轻细柔长,鱼儿那样活波可爱。

男子应当重情重义,失去了真诚的爱情是任何钱财珍宝都无法补偿的。

3、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两汉佚名《上邪》译文:上天呀!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长存此心永不褪减。

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见,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

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直到这样的事情全都发生时,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4、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宋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译文: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好评。

打扮好了轻轻问丈夫一声: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译文:在天上我们但愿永做比翼鸟,在地上我们但愿永做连理枝条。

天长地久也有一天会终结,这种遗憾啊,长久不断,永不会有消除的那一朝。

2. 形容平平淡淡却相守到老的美句一、人老不要紧,最要紧的是能白头到老。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意思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意思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意思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是一句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表达方式,意思是希望能够获得一个人的真心,白头偕老,永不分离。

这句话传达了对真爱和长久的伴侣关系的渴望和向往。

这句诗句可以理解为对于爱情和婚姻的追求和期待。

人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真心相待的伴侣,共同度过一生的甜蜜和苦难。

无论是年轻时的激情燃烧,还是年老时的相互扶持,都能够坚定地走下去,直到白发苍苍。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对于人际关系的珍惜和维护。

人们追求真诚、忠诚和深厚的友谊,希望能够与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长久相伴。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一个可以依靠和分享喜怒哀乐的知己,是无比珍贵的。

不仅仅是爱情和友谊,这句话还可以呼应人们对于家庭和亲情的向往。

希望能够有一个相互关心、支持和理解的家庭,共同度过生活的点点滴滴。

无论面对困难还是幸福,都能够彼此扶持,共同成长。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于真爱、友谊和家庭的美好向往。

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相互扶持的伴侣,无论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都能够在一起经历人生的风风雨雨,直到白发苍苍的最后一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人说,人间烟火,柴米油盐,才子配佳人绝对是一种美丽的错误,结果不是才子毁了佳人,就是佳人误了才子。

才子与佳人,可以互相欣赏,但绝对不能相依,否则注定要以悲剧告终。

既然才子与佳人的配对还不是最合拍的,那么我们下面不防再来看看才子配才女的配对又是怎样的一个情形。

李清照·赵明诚李清照和赵明诚是古代难得的一对门当户对而又才华横溢的、最为人津津乐道和称扬的一对知己爱侣。

两人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更难得的是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

所以两人成婚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也是一种必然。

二人志同道合,为共同从事收藏和学术研究不惜节衣缩食,在他们的具体生活中,也不乏相互唱和、“赌书泼茶”的趣事。

但好景不长,两人所处的年代,正是北宋末年,国破、家亡、夫丧、物尽,李清照陷苦痛与灾难……晚年,李清照对于她与赵明诚的这段婚姻尤其怀念。

也许,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爱之愈深,思之愈切,本身就是爱情无法避免的特征。

一剪梅丨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声声慢丨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顾太清·奕绘顾太清多才多艺,且一生写作不辍,她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词、小说、绘画,尤以词名重士林,是颇负盛名的女词人,况周颐《蕙风词话》中论及满洲词人时把她与纳兰性德相提并论,称“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

奕绘,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一位颇有名气的宗室诗人,习武之外也多才多艺,擅诗文,工书画,喜文物。

他们从认识、恋爱至结婚都维系着共同的爱好,志趣相投,始终如一。

奕绘每次购得古物回家,太清必与之共赏,往往更以诗词相庆。

奕绘与顾春时常剪烛西窗谈道论理,他们的诗词唱和在作品集中为数不少,太清诗词集中还有许多“同夫子作”的联句。

她的巨著《子春集》,包括诗集《天游阁集》和词集《东海渔歌》两部分,这两部诗词集,是和丈夫奕绘的《明善堂集》、《南谷樵唱》对称命名的,乃至"太清"之号,都是与奕绘的"太素"之号偕偶对称。

可见两人情笃才高,唱和甚得,两人真可谓两心相印,灵犀互通。

奕绘卒后,太清时刻思念他,写有诸多悼念丈夫的诗篇。

早春怨·春夜丨顾太清杨柳风斜,黄昏人静,睡稳栖鸦。

短烛烧残,长更坐尽,小篆添些。

红楼不闭窗纱,被一缕,春痕暗遮。

淡淡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

戏题曹雪芹石头记丨奕绘梦里因缘那得真,名花簇影玉楼春。

形容般若无明漏,示现昆卢有色身。

离恨可怜承露草,遗才谁识补天人?九重斡运何年阙,拟向娲皇一问津。

卓文君·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早年家贫,并不得志,一次偶然,司马相如得知卓王孙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于是奏了一首《凤求凰》。

两个人互相爱慕,但受到了卓王孙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

后回到成都,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已的头饰当了。

开了一家酒铺,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消息传到其父耳中,卓王孙为顾忌情面,也只好将新婿、爱女接回临邛。

但他们仍安于清贫,自谋生计,在街市上开了一个酒肆。

后来司马相如渐显达,欲纳妾,司马相如后觉得对不起对自己一片痴情的妻子。

终于用驷马高车,亲自回乡,把文君接往长安,从此幸福相守。

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艳淑女在此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

白头吟丨卓文君皑如山上雪,皎如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两地书丨卓文君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又谁知是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里,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四月间,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林欣·张问陶一个兼擅丹青的诗人“冬日无事”,亲手为其妻子画了一幅像,虽然画者说只是“得其神似而已”,但其妻子已为夫君此举而芳心缱绻、心醉神迷了,因而在像上题诗说:“爱君笔底有烟霞,自拔金钗付酒家。

修到人间才子妇,不辞清瘦似梅花。

”于是这位作画的丈夫又和了一首:“妻梅许我癖烟霞,仿佛孤山处士家。

画意诗情两清绝,夜窗同梦笔生花。

”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夫妻生活呀!这样的丈夫,这样的妻子,这样的夫妻生活,这个婚真是结得值了,此生真的也不枉了!这对夫妻就是清代乾嘉时的张问陶和林颀。

张问陶25岁进京赶考,中第后又留京学习,离别的日子里小夫妻相思情重,船山频以诗词相寄,数年后张问陶与林颀一起再度入京,爱妻相随,奔波也甜蜜。

生活安定后,他们的日子温馨又清雅,尽管张问陶很想得子,但为官期间一直没有娶妾,晚年为了子嗣曾密蓄一妾,林颀知道后不免因爱陡生醋意,张问陶煞是后悔。

虽有此小风波,二人的感情始终无间,更传为佳话。

春日忆内丨张问陶房帏何必讳钟情,窈窕人宜住锦城。

小婢上灯花欲暮,蛮奴扫雪帚无声。

春衣互覆宵寒重,绣被联吟晓梦清。

一事感卿真慧解,知余心淡不沽名。

一双人立影珊珊,竟欲移家住广寒。

别后方知春有梦,书来惟许月同看。

痴情怜偶如余易,幻想登仙似汝难。

归去清斋参绣佛,拈花密坐小蒲团。

管道升·赵孟頫管道升,是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

自幼聪慧,能诗善画。

管道升擅画墨竹,笔意清绝。

又工山水、佛像、诗文书法。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

管道升二十八岁那年嫁与大书画家赵孟頫,两人意趣相投,心心相印。

管道升也能诗词书画,尤善绘梅竹,笔意清绝,曾给太后画过一幅墨竹,太后极为欣赏,封她为魏国夫人。

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曾在《拟古四十首》诗中对赵孟頫和管道升的知己式婚姻深表羡慕“吾怜赵松雪……亦有同心人,闺中金兰契。

书画掩文章,文章掩经济。

得此良已足,风流渺谁继”。

赵孟頫与管道升的爱情生活中曾有一段有名的插曲:赵孟頫地位升高后打算娶一房姬妾,便用言语试探管道升,管道升便写了一首词回答赵孟頫:“尔侬我侬,忒煞情多。

情多处,热似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尔,塑一个我。

一齐打破,用水调和。

再捻一个尔,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

我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赵孟頫看后十分感动,于是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沈宜修·叶绍袁沈宜修和叶绍袁都是书香世家出身,都秉承了诗礼传家的传统,叶绍袁少有才学,相貌英俊,有卫玠、潘安之目,沈宜修自幼聪颖美丽,过目成诵,能诗善饮,这对才子才女的结合在吴中传为美谈。

明清时期吴地涌现了大量才女,当时尊崇才女的风气相当盛行。

由于沈宜修的影响和倡导,加上叶绍袁的支持,叶沈两家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女性创作群体,沈宜修多次参加妇女们的“集清会”,以文会友,诗酒寄兴。

沈宜修从十六岁与叶绍袁结婚,到四十六岁去世,三十年中,不论是经历离别相思之苦,还是经历贫困生活带来的烦恼,始终相知相爱,相濡以沫。

他们共有子女十二人,个个才气不凡,尤其是纨纨、小纨和小鸾,都有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

生活中,沈宜修母女间唱和氛围浓厚,沈宜修留下的诗词数量之多,在古代女作家中首屈一指。

浣溪纱丨沈宜修淡薄轻阴拾翠天,细腰柔似柳飞绵,吹箫闲向画屏前。

诗句半缘芳草断,鸟啼多为杏花残,夜寒红露湿秋千。

立秋夜大感怀丨沈宜修凉夜悠悠露气清,暗虫凄切草间鸣。

高林一叶人初去,短梦三更感乍生。

自恨回波千曲绕,空余残月半窗明。

文园多病悲秋客,摇落西风万古情。

唐婉·陆游唐琬,自幼文静灵秀,才华横溢,陆家曾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与唐家订亲。

陆游大约在二十岁左右,与表妹唐琬成婚。

婚后伉俪相得,感情很好。

不料唐琬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后陆母认为唐琬把儿子的前程耽误殆尽,遂命陆游休了唐琬。

陆游曾另筑别院安置唐琬,其母察觉后,命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

数年后,陆游去游览沈园,正巧遇到唐琬夫妇也在园中。

唐琬征得丈夫赵士程同意,亲手向陆游敬了一杯酒。

陆游饮后,在沈园题写了那首《钗头凤》,写罢,搁笔而去。

沈园一会后,唐琬悲恸不已。

回家后,反复玩味陆游的词,便和了一首同样的曲牌的词,不久即怏怏而卒。

陆游直至晚年,仍常常凭吊遗踪,追忆当年,不能忘怀旧情,为此写下了不少感人的诗篇,人们在感动于这些诗句时,也便记住了他与唐琬的故事。

钗头凤丨陆游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钗头凤丨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