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整理42页PPT
合集下载
【课件】第4课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美术鲁美版美术鉴赏

水平高。
C.两幅作品原作均运用色彩真实地描绘客观的自然景象
2、下图是宋代画家范宽的一幅中国山水作品《溪山行 旅图》,对这幅作品描述正确的是(B )
A.既有水远山长,又有高远、深远 之境的长卷作品 B.艺术的刻画出我国北方山川的壮美 C.与展子虔的《游春图》是同一时 代 的作品 D.是一幅表现江南民情风俗的山水画
王 希 孟 《 千 里 江 山 图 》
• 对比赏析:
《 宋千
里 王江 希山 孟图
》
《乡间村道》 油画
• 荷兰
• 霍贝玛
A
B
西方风景画的观察方法:
焦点透视
一个视点表现真实的 视觉空间
C
D
近大远小 近实远虚 (焦点透视的基本规律)
焦点透视(近大远小)
空间表现方法
散点透视(视点是移动的) 以此创造咫尺千里之趣的景致
思考:
这些作品描绘的对象 是什么?
工具?
与
下列作品分类?
1
2
中国山水画:1.2
西方风景画:3.4
2
5
6
7
1
11
2
3
13
4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在起源上大 致相同,最早都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 现的
顾恺之《洛神赋图》
中国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开始独立成科。
• 隋 展子虔 <游春图> 存世最早的山水画作品
6、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下列哪项 中的诗句和画中所描绘的意境相符?
(C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 到海不复回 C、雨后空林生白烟,山中处处有 流泉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 九天。
《中国画与西洋画》课件全面版

义、后现代主义等新风格。
科技与艺术的结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西洋画在创 作工具、材料和技术方面不断创新 ,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社会问题的反映
西洋画作品越来越多地关注社会现 实和问题,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对社 会现象的反思和批判。
中西绘画的交流与融合
互相借鉴与影响
中国画和西洋画在交流中互相借 鉴、影响,彼此汲取灵感和技艺
《中国画与西洋画》ppt课件全面 版
• 中国画简介 • 西洋画简介 •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比较 •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发展趋势 • 总结
01
中国画简介
中国画的起源与历史
起源
中国画起源于古代,可以追溯到 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人们已经 开始在岩壁和陶器上绘画。
历史
中国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经历 了多个时期,包括先秦、汉、唐 、宋、元、明、清等,形成了独 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领悟意境
03
对于中国画而言,领悟其意境和气韵生动是欣赏的关键;而对
于西洋画,领悟其光影和透视效果同样重要。
THANK YOU
中国画的风格与特点
风格
中国画注重意境和气韵生动,强调笔 墨的运用和画面的构图。
特点
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注重笔 墨的浓淡干湿变化,以及画面的空间 和层次感。
中国画的材料与工具
材料
中国画常用的材料包括宣纸、毛笔、墨汁、颜料等。
工具
中国画常用的工具有毛笔、墨盘、调色盘、镇纸等。
02
西洋画简介
西洋画的起源与历史
,促进各自的发展和创新。
跨文化合作与展览
中西绘画艺术家开始进行跨文化 合作,举办联合展览和艺术交流 活动,推动两种绘画艺术的共同
发展。
科技与艺术的结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西洋画在创 作工具、材料和技术方面不断创新 ,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社会问题的反映
西洋画作品越来越多地关注社会现 实和问题,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对社 会现象的反思和批判。
中西绘画的交流与融合
互相借鉴与影响
中国画和西洋画在交流中互相借 鉴、影响,彼此汲取灵感和技艺
《中国画与西洋画》ppt课件全面 版
• 中国画简介 • 西洋画简介 •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比较 •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发展趋势 • 总结
01
中国画简介
中国画的起源与历史
起源
中国画起源于古代,可以追溯到 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人们已经 开始在岩壁和陶器上绘画。
历史
中国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经历 了多个时期,包括先秦、汉、唐 、宋、元、明、清等,形成了独 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领悟意境
03
对于中国画而言,领悟其意境和气韵生动是欣赏的关键;而对
于西洋画,领悟其光影和透视效果同样重要。
THANK YOU
中国画的风格与特点
风格
中国画注重意境和气韵生动,强调笔 墨的运用和画面的构图。
特点
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注重笔 墨的浓淡干湿变化,以及画面的空间 和层次感。
中国画的材料与工具
材料
中国画常用的材料包括宣纸、毛笔、墨汁、颜料等。
工具
中国画常用的工具有毛笔、墨盘、调色盘、镇纸等。
02
西洋画简介
西洋画的起源与历史
,促进各自的发展和创新。
跨文化合作与展览
中西绘画艺术家开始进行跨文化 合作,举办联合展览和艺术交流 活动,推动两种绘画艺术的共同
发展。
《中西方绘画比较》PPT课件

《鹳鱼石斧图》 河南临汝庙底沟型
.
13
五代宋时期 黄筌《写生珍禽图》
画面描绘龟、蝉、麻雀、蜡嘴、蚱蜢、蜜蜂等20余种昆虫、禽鸟、
动物。形象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形象刻画细致,用笔细劲,笔14 痕不明显,设色艳丽。
界画
界画是我国古代以描绘建筑、车船等器 具为主的绘画种类。因作画时使用界尺 引线而得名。
砍 受到卡拉瓦乔的深刻
下 何 乐 弗
影响。画面明暗对比 鲜明,富于雕塑感。 她能够极其生动写实
尼 地表现出织物等的丰
的 富质感。
头
》
真
蒂
.
莱
38
▪ ▪
绘用并造种用德 型线还中勾中
画线不型本光国 。都是国出国
的,是是领表的 主而说其。现诗
积人画轮画 累物无廓以
一
要是西手说得人 语说洋段明神歌 言光画之西态德
了衣论、线 、
非服是质存 常的山感形
形
来可完一洋活称 表以全。画现美
丰褶水、,
体
富皱的体通
现作排但用的术
的,皴积过
的为斥这光那有
线纹法来线
。
。
.
39
李 公 麟
《 白 描 人 物 手 卷 》
物象之形、神、光、色、积质感等均以线条表现,难度很
大。因白描作品取舍力求单纯,对虚实、疏密关系刻意对比,
故而白描有朴素简洁、概括明确.的特点。
谨。
.
50
近
近
代
代
齐
徐
白
悲
石
鸿
《
《
马
虾
》
》
.
51
意大利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约1495-1498年
4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思考一下 有什么相 同之处? 题材相同
中国山水画
西 方 风 景 画
一、中西山水、风景画家不同的空 间观察方法
乡间村 道 油画 荷兰 霍贝玛
宋千 代里 王江 希山 孟图
山水画的观察方法
散点透视(视点是移动的)
《清明上河图》北宋
张择端
西方风景画的观察方法 焦点透视(视点是静止的)
二、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不同的表 现方法 中国山水画 1、独特的意境表现方法“三远法” 2、“虚实相生”的空间处理方式 西方风景画 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焦点透视 法的基本规律)
独特的意境表现方法“三远法”
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的观察方法为山 水画家开辟了广阔的视野,可以不受眼前景 物所限制,移动着的视点把平视、仰视、俯 视的各种景物组合起来,使观赏者在烟云卧 游时得到充分的精神自由。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有三远:
2、 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并非没 有令人烦心的现实,比如社 会动荡、经济萧条、农田被 焚等等,但在风景画《干草 车》中,这一切均不在视野 术的油画作品 B.它所呈现的是艺术美而不是自然美 C.作者是英国浪漫主义画家莫奈 D.这幅画展现了一幅人们在土地上生活、劳作与 恬美的自然和谐无隙的美景,至今魅力依旧
式
“ 虚 实 相 生 ” 的 空 间 处 理 方
西方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近大远小、 近实远虚 (焦点透视 的基本规律)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不同
中国山水画 西方风景画
一、观察 方法 二、表现 方法
散点透视
1、三远法 2”虚实相生” 的空间处理 方式
焦点透视
近大远小 近实远虚
三、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创作理念的不同
中西美术作品欣赏
思考一下 有什么相 同之处? 题材相同
中国山水画
西 方 风 景 画
一、中西山水、风景画家不同的空 间观察方法
乡间村 道 油画 荷兰 霍贝玛
宋千 代里 王江 希山 孟图
山水画的观察方法
散点透视(视点是移动的)
《清明上河图》北宋
张择端
西方风景画的观察方法 焦点透视(视点是静止的)
二、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不同的表 现方法 中国山水画 1、独特的意境表现方法“三远法” 2、“虚实相生”的空间处理方式 西方风景画 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焦点透视 法的基本规律)
独特的意境表现方法“三远法”
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的观察方法为山 水画家开辟了广阔的视野,可以不受眼前景 物所限制,移动着的视点把平视、仰视、俯 视的各种景物组合起来,使观赏者在烟云卧 游时得到充分的精神自由。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有三远:
2、 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并非没 有令人烦心的现实,比如社 会动荡、经济萧条、农田被 焚等等,但在风景画《干草 车》中,这一切均不在视野 术的油画作品 B.它所呈现的是艺术美而不是自然美 C.作者是英国浪漫主义画家莫奈 D.这幅画展现了一幅人们在土地上生活、劳作与 恬美的自然和谐无隙的美景,至今魅力依旧
式
“ 虚 实 相 生 ” 的 空 间 处 理 方
西方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近大远小、 近实远虚 (焦点透视 的基本规律)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不同
中国山水画 西方风景画
一、观察 方法 二、表现 方法
散点透视
1、三远法 2”虚实相生” 的空间处理 方式
焦点透视
近大远小 近实远虚
三、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创作理念的不同
中西美术作品欣赏
山东省高中美术选修第二单元第4课第4课-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共38张ppt)-山东美术出版社模板

对景写生中国画家也有,但不是创作,只是收集些素 材罢了。中国画追求的是神似,笔下的山水往往是“似 曾相识”,与现实中的山水有较大差距。打个比方就是, 中国山水画飘逸如“仙” 。
富春山居图 【元】 黄公望
雪 景 寒 林 图
【 宋 】
范 宽
沧州趣图 【明】 沈周
三,表现手法
中国山水以线造型,提倡
画家通过画面中描画处与空白处的交替层 次变化,一层一层的形成山水形象的前后关系: 山若实,水则虚;树若实,云则空;远若实,近 则虚……
实
溪 山
虚
行
旅
图
实
宋
范
宽
虚
在空间观念的认识上, 中国山水画有“山有 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山前而 窥山后,谓之深远;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郭熙《林泉高致》这不单是单纯的物理空间观, 而是置身于天地间的充满诗意的空间概念。
二、美学基础及创作理念
西方艺术因为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认为:艺术家对外在 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目的是向上帝靠拢,是对上帝 的一种贡献。 西方画家非常注重绘画 的写实性。
西方风景画家追求的是 尽可能地再现自然,采 用不同的手法描摹自然 的景色,甚至寻找科学 的方法,试图更形象、 更直接地表现自然。
这种表现基础是建立在他们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之 上的。
画家运用的是带理性的科学分析的焦点透视法, 这种空间观念是建立在其科学和理性思想的指导 下的,是用明暗和透视来表现的。所以说,西方 艺术家对于空间理念的认识,就是对自然实实在 在的空间认识,并不能像中国画家那样能够脱离 真实自然的约束。
霍尔的庄园 【英】 康斯太布尔
萨福克郡的耕种 【英】 康斯太布尔
“东西方两种传统在各自的道路上,无疑都创造了 我们不能不为之永怀谢意的价值”
富春山居图 【元】 黄公望
雪 景 寒 林 图
【 宋 】
范 宽
沧州趣图 【明】 沈周
三,表现手法
中国山水以线造型,提倡
画家通过画面中描画处与空白处的交替层 次变化,一层一层的形成山水形象的前后关系: 山若实,水则虚;树若实,云则空;远若实,近 则虚……
实
溪 山
虚
行
旅
图
实
宋
范
宽
虚
在空间观念的认识上, 中国山水画有“山有 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山前而 窥山后,谓之深远;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郭熙《林泉高致》这不单是单纯的物理空间观, 而是置身于天地间的充满诗意的空间概念。
二、美学基础及创作理念
西方艺术因为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认为:艺术家对外在 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目的是向上帝靠拢,是对上帝 的一种贡献。 西方画家非常注重绘画 的写实性。
西方风景画家追求的是 尽可能地再现自然,采 用不同的手法描摹自然 的景色,甚至寻找科学 的方法,试图更形象、 更直接地表现自然。
这种表现基础是建立在他们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之 上的。
画家运用的是带理性的科学分析的焦点透视法, 这种空间观念是建立在其科学和理性思想的指导 下的,是用明暗和透视来表现的。所以说,西方 艺术家对于空间理念的认识,就是对自然实实在 在的空间认识,并不能像中国画家那样能够脱离 真实自然的约束。
霍尔的庄园 【英】 康斯太布尔
萨福克郡的耕种 【英】 康斯太布尔
“东西方两种传统在各自的道路上,无疑都创造了 我们不能不为之永怀谢意的价值”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鲁昂大教堂》 法国.莫奈
三.表现方法
虚实
实
相生
虚
实
虚
实
宋 .马远《寒江独钓图》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注重真实的光线和色彩关系
小结:
1.观察方法: 2.创作方法: 3.表现方法:
中国:散点透视( 三远法 )
西方:焦点透视 中国:搜尽奇峰打草稿.因心造境
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有 何不同?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一.观察方法
思考:画家的观察方法有何不同?
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 西方风景画:焦点透视
1.散点透视
“丈山、尺树、寸马、豆分人” --------以大观小
高远
深远
平远
自山下而仰山 巅谓之高远
自 山 前 而 窥 山 后 谓 之 深 远
自 近 山 而 望 远 山 谓 之 平 远
西方:写生 中国:虚实相生
西方:真实色彩
本课结束 谢谢观赏
A
B
C
上面三幅作品中属于平远的是( )
2.焦点透视
焦点透视
消
失
视平线
点.创作方法
《搜尽奇峰打草稿》 清朝.石涛
鹊山
《鹊华秋色图》元.赵孟頫
因心 造境
华不注山
《富春山居图》(局部)元.黄公望
对景写生
《德累斯顿教堂》意.贝洛托
1892年2月至4月中旬及1893年,莫奈在 两次大行动中为此教堂绘制了30余幅油 画。他是从三个不同的位置画的。
山东省高中美术选修第二单元第4课第4课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共38张ppt) 山东美术出版社

中国山水画——天人合一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从山水画中,我 们可以集中体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那一个 画科能向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 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
一、山水画概述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 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 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 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 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 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 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 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实
溪 山 行 旅 图 宋 范 宽
虚
实
虚
在空间观念的认识上, 中国山水画有“山有 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山前而 窥山后,谓之深远;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郭熙《林泉高致》这不单是单纯的物理空间观, 而是置身于天地间的充满诗意的空间概念。
《早春图》属 于深远法,画 中谷壑重叠尽 显山叠水重的 深远之妙
返回
下一页
西方风景画——理性之光
任何一位按照所谓的理性精神作画的风景画家在严格的以准确的 透视法、明暗光影和色彩作画的时候,都不会忽略掉眼前那如此感 染人的美丽,都会不由自主的感慨与抒发心中的对于美景的赞叹。
一、风景画概述
通常所说的风景画,主要是指油画、 水彩画等近代西方传入中国的画种。 油画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近代、 现代几个时期。古典时期严谨写实的 风格,推开了西方风景画发展的大门。 随着风景画的发展,不同的风格及表 现手法逐渐涌现出来。譬如法国的印 象主义、巴比松画派,都在寻找不同 乡间村道 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对自然的理解。 油画 【荷兰】 霍贝玛
富春山居图 【元】 黄公望
(完整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巴比松画派绘画
审美 追求不同 中 追求意境,抒发诗意情怀。
西 重客观再现,力求 获得如真如幻、 空间深远的效果
谈谈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在表现方法 上有什么不同?
从中西绘画不同的构图手法和景物描绘手法可 以看出,西方画家善于从特定角度深入探究、 描绘景物的真实形象,力求获得如真如幻、空 间深远的视觉美景;中国画家则通过“读万卷 书,行万里路”而获得对生活、对自然山水的 感受体验,不求在画面上完全摹仿自然景物某 一特定角度下的直观形象,而是借山水形象抒 发自己的诗意情怀。
觉。
重视“光线”下 巨然《雪景 丰富的色彩变化。图》康斯太
布尔《干草 车》
重客观再现,力 倪瓒《渔庄 求获得如真如幻、秋霁图》 空间深远的效果。《干草车》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区别:
名称
造型 方式
透视 角度
构成 方式
视域 感受
表现 特点
创作 方式
观念 差异
色彩
中国 山水
画
意象 似与
不 似之
间
散点 透视
中国山水画
中 散点透视法
西 同观 察
以“咫尺之图,
美
方 法
写千里之景”,
术 不 表现丰富的山水
作 品 比 较
同 色 彩 表 现 不
景色。
“随类赋彩”
在讲究固有色的 同时,也重视季 节、气候对色彩
的影响。
审 追求意境,抒发
美 追
诗意情怀。
求
不
同
西方风景画 作品比较
焦点透视法
王希孟《千
逼真的表现视觉 里江山图》 真实的空间,给 霍贝玛《乡 人身临其境的感 间村道》
高
深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