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网站论文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操作手册操作示意图操作步骤说明:以下各图中数据是为演示说明论文(实践)系统操作而做的测试数据,学员应当以 实际看到的内容为准1、 【论文安排】登录学生端管理系统后,点击左侧的 图标,进入如图 -1 所示界面, 如果学生的学分已经达到写论文或社会实践的规定, 就会可以在指定 的论文、实践开放期间进行论文或实践的操作,以下以毕业论文为演示描述,点击 “毕业论文管理”链接,进入如图 -2 所示界面 b5E2RGbC1 / 6图-1图-22、【论文写作首页】根据上图,论文管理系统(学生端)主要分为 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逾期将不能正常完成论文(实践) 加注意。
p1EanqFD 3、【提纲(开题报告)的上传】点击“提交毕业论文(或社会实践)提纲” ,出现如图-3 所示界面,按照论文、社会实践的规定和要求填写,信息提交成功后出现如图 -4 所 示的界面, 请耐心等待指导老师的批阅, 指导老师会在期限前完成指导工作 (如果是社 会实 践 , 提 纲 提 交 成 功后 , 就 可以 直 接 上 传 论 文 初 稿 )。
图-34 个步骤,每一步都 流程, 希望每个学生要多图-4注意:还未准备好写论文、社会实践的学员,请勿提交该表格,一旦提交系统就认为已经使用了一次论文(社会实践)的机会。
RTCrpUDG4、【初稿上传】如果指导老师批阅完毕后,出现如图-5 所示界面,学员可以点击“查看提纲评语” ,查看指导老师对该提纲的意见和建议。
点击“提交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初稿”,进入论文初稿上传页面(图-6),如果提纲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点击“修改毕业论文基本资料” ,进入题目和提纲的修改,修改后提交即可。
如果提纲没必要修改的话,就可以直接上传论文。
上传成功后,出现如图-7 所示界面,点击“查看上传的文档” ,查看文档是否正确上传(注意:文档不能设密码,否则评阅老师将无法评阅)。
确认无误,点击“返回”回到论文写作首页页面(图-8),状态栏显示“初稿已提交” ,表明上传已经完成,进入初稿的评阅过程,主要是各中心老师对论文(实践)要求格式等基本要求的检查。
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参考论文(2)

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参考论文(2)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参考论文篇二《计算机操作系统探讨》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了更好的使用计算机,应该对操作系统基本了解,因此本文主要对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史进行探讨,并对Windows,UNIX和Linux操作系统做了简单的介绍,使广大读者加深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理解。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UNIX;Linux中图分类号:TP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当今现代,人们学习、生活等都已经不能离开计算机,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组成,在计算机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软件就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如同指挥官一样,指挥着计算机里的所有部件,并指挥它们按照某个计划协同工作。
计算机系统越复杂,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地位就越重要。
一、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并通过这种管理为用户提供服务,成为计算机和用户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1)处理机管理;(2)存储器管理;(3)文件管理;(4)设备管理;(5)用户接口。
基本上所有的操作系统都具有如下的特征:(1)并发性;(2)共享性;(3)虚拟性;(5)不确定性。
二、操作系统发展史操作系统的产生迄今已有70年的时间,最早期的操作系统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只是简单的单道批处理操作系统;接着演变成了多道程序批处理系统,与此同时,实时操作系统也应运而生;最后伴随着微型机、多处理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微机OS、多处理机OS和网络OS也随之迅速发展。
(一)串行处理系统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诞生之时,并没有操作系统,当时程序员直接和硬件打交道,具体流程是:首先程序员将已经穿孔的纸带(或卡片)装入内存,接着通过控制台或开关启动程序运行,最后当程序全部运行完毕,取出纸带(或卡片)和运算结果。
该系统严重地降低了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形成了所谓的人机矛盾。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论文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VMware虚拟机技术应用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论文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VMware虚拟机技术应用摘要:虚拟机技术能实现在一台计算机中模拟出一个近似真实的局域网络环境,它为教师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课堂教学演示和利用普通计算机机房进行网络实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低成本化。
本文阐述了虚拟机技术的概念和特点,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和实训现状,提供了虚拟机软件在网络课程课堂教学和实训环节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网络课程;教学;虚拟机技术;Vmware一、虚拟机技术简介正常情况下,一台计算机虽然可以安装多个操作系统,但在同一时刻只能运行一个操作系统。
而有了虚拟机(Virtual Machine,简称VM)技术则可不用这么麻烦。
虚拟机技术就是用虚拟机软件真实地模拟完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使我们可以在这个虚拟的计算机中安装全新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这样就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用户可以在同时运行的多个操作系统间来回切换,相互不影响。
还可以将这些虚拟出的计算机相互连接起来形成虚拟网络(VirtualNetworking)。
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虚拟机软件主要有两种:1.Microsoft 的Virtual PC。
运行环境为Win-dows和MacOS,支持安装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和Linux;2.VMware公司的VMware Workstation。
运行环境为Linux、Windows 2000以上版本,支持安装的操作系统有MS-DOS、Win9x、Win2000、WinXP、Linux、NetWare等。
Vmware 和Virtual PC都能在Windows系统上虚拟出多个计算机,用于安装其他操作系统。
微软在2003年2月份收购connectix后,很快发布了Microsoft Virtual PC 2004。
但出于种种考虑,新发布的Virtual PC 2004已不再明确支持Lin-ux、Freebsd、netware、solaris等操作系统,只保留了OS/2,如果要虚拟一台linux计算机,只能自己手工设置。
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排课系统)毕业论文

《排课系统》第一章系统概述1.1系统开发背景及目的意义1。
1。
1 系统开发背景计算机的发展至今已有很长的历史了,但是真正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来,时期还不是很长.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体现出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许多的计算机产品,相关软件的研制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计算机也越来越接近人们的生活了。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一研究是现在最热门的研究课题。
作为学生接触最多的也就是教育与教学,在这一环节当中学习计算机,利用计算机相当重要,利用计算机进行网上课堂,网络学习,少去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很多不便,例如:时间上的自由选择、学生面对老师的一种紧张和窘迫、学习和解答的及时和快捷等等问题。
在计算机软件教学上都可以省去这些不必要的麻烦.计算机教学现在各大高校以及企事业单位中也已经较多的开始应用了。
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环节的管理和实践更是方便多多,省去了以前很多的麻烦手续,省去了不必要的诸多申请和批准,现在运用计算机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相对的办事能力,同时也锻炼了自主开发应用计算机的一种兴趣和潜力。
计算机的大容量硬盘存储,高性能高效率的CPU处理器,为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提供了完备的后备力量,为用户省去了后顾之忧。
而且计算机的的功能齐全比我们人力的要快很多倍,省去了很多的人力劳动,进一步真正实现了自动化的教学和管理。
基于现代化教学和临沂师范学院实际情况的要求,开发了该院系教学管理系统.1.1。
2系统开发的目的意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人们开始利用计算机解决越来越多的实际问题,虽然现在软件的数量如雨后春笋,但依然不能满足用户的各种需要,尤其是用于学校院系教学管理方面的软件。
为了适应这个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发展,有力地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满足学校的教学管理要求,实现学校教学管理低成本投入,提高办公效率。
最大限度地适应于各种软硬件环境,兼顾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适用于不同水平用户群的通用性要求,以尽可能低廉的投入而获得尽可能高效的教学效益的经济性要求。
精品毕业论文答辩--基于Web的毕业设计课题系统设计及实现 PPT素材

教师信息修改模块:
该模块是教师的注册页面,教师从这个页面开始进入毕业设计课题系 统,在这个模块中教师对登陆信息提交和修改。可以输入个人的信息 进行注册也可以在注册后修改已提交的信息
h
27
学生信息修改模块
该模块是学生的注册页面,学生从这个页面开始进入毕业设计课题系 统,在这个模块中学生对登陆信息提交和修改。可以输入个人的信息 进行注册也可以在注册后修改已提交的信息。输入学生的登陆所需信 息该用户名存在显示结果重新注册进入登陆界面若注册注册或修改信 息学生信息修改模块图
h
6
IIS简介
本次课设选用的服务器是IIS,IIS是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的缩写, 它是微软公司主推的Web服务器, 最新的版本是Windows2000里面包 含的IIS 5.0,IIS与WindowNT Server完全集成在一起, 因而用户
能够利用Windows NT Server和NTFS(NT File System,NT的文件系统)内置 的安全特性, 建立强大、灵活而安全的Internet和Intranet站点。 IIS的一个重要 特性是支持ASP。IIS 3.0版本以后引入了ASP,可以很容易的张贴动态内容和
h
10
B/S结构
B/S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
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 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
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 谓3-tier结构。B/S结构,主要是利用了不断成熟的 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pt语言 (VBScript、JavaScript…)和ActiveX技术,用通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毕业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毕业论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提高高职学生计算机文化水平的公共必须课。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毕业论文范文一: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接改革研究湘西职院地处武陵山区与湖北、重庆、贵州三省接壤的吉首市,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素质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
学院现有四种类型的学生。
一是初中起点的三年制中专生(在校学习两年,校外实习一年),二是初中起点的五年一贯制大专生(在校学习四年,校外实习一年),三是以周边中专和高中学校为主要生源的通过自主招生的高职生,四是通过高考录取的三年制高职生。
学院作为地方职业院校担负着武陵山区农村人才的培养任务,承担着着武陵山区农村人才扶贫攻坚的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中高职教学中都属于必修的公共课。
通过课题组多年的一线教学,研究发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中高职课程标准上缺乏对接与整合,导致中专教中专的,大专教大专的,或中专大专一个模式教,中高职教学之间缺乏沟通协调,研究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有效对接、协调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状况及问题课题研究组通过对周边几所中职学校和湘西职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调研,对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以下状况及问题。
(一)中高职教学内容存在重复性根据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互联网的应用、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电子表格的应用、演示文稿软件的应用。
根据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概述、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的应用、Word软件的应用、excel软件的应用、powerpoint软件的应用。
我们在表1将中职与高职教学内容作出对比。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理论课、上机实训课,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理论课、上机实训课,有的院校对计算机专业还安排了实训周。
浅谈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浅谈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姓名学号专业系部指导教师目录第一章Linux操作系统概述 (1)1.1 Linux发展历史 (1)1.1.1 Linux的诞生和发展 (2)1.1.2 Linux名称的由来 (2)1.2 Linux的发展要素 (3)1.2.1 UNIX操作系统 (3)1.2.2 Minix操作系统 (4)1.2.3 POSIX 标准 (4)1.3 操作系统类型选择和内核版本的选择 (4)1.3.1 常见的不同公司发行的Linux异同 (5)1.3.2内核版本的选择 (9)1.4 Linux的系统架构 (10)1.4.1 Linux内核的主要模块 (10)1.4.2 Linux的文件结构 (12)1.5 GNU通用公共许可证 (13)第二章Linux与其他操作系统的比较 (15)2.1 Linux与UNIX的异同 (15)2.2 Linux和Windows的区别以及安全性的比较 (16)2.3 Linux与其他操作系统的区别 (18)2.4 Linux与其他系统的总体比较总结 (119)2.5 Linux与Windows根本比较—内核 (21)2.6 Linux的特性 (23)2.7 Linux与其他操作系统的区别 (25)第三章Linux的安全性能分析以及增强 (27)3.1 嵌入式Linux 的特点 (27)3.2 嵌入式Linux 现有安全机制及分析 (29)3.3 嵌入式Linux 安全缺陷 (31)3.4 小结 (33)结束语 (34)参考文献 (37)附录 (38)第一章Linux操作系统概述Linux系统是一个类似UNIX的操作系统,Linux系统是UNIX在微机上的完整实现。
UNIX操作系统是1969年由Ken Thompson 和Dennis Ritchie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发的一种操作系统。
由于其良好而稳定的性能迅速在计算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随后几十年中也有了不断的改进。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3. 学时:64学时4. 学分:4学分5. 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6.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培养学生运用操作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作用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结构2. 进程管理进程与线程的基本概念进程的创建、调度和终止线程同步与互斥死锁与饥饿3. 内存管理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虚拟内存技术页面置换算法内存保护与共享4. 文件系统文件与文件系统的概念文件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目录结构与文件权限文件系统的实现技术5. 输入/输出管理I/O系统结构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与DMA传输I/O调度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授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
2. 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和编程方法。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操作系统案例,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应用场景。
四、教学要求1. 知识要求: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
2. 能力要求:具备运用操作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等。
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教学。
3. 实验设备:计算机及相关硬件设备。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相关学术文章、视频教程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5. 交流平台:建立课程QQ群、群等,方便学生与教师沟通交流。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分配:操作系统概述:4学时进程管理:12学时内存管理:8学时文件系统:8学时输入/输出管理:8学时实验与讨论:16学时2. 教学进度:第1-4周:操作系统概述、进程管理第5-8周: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第9-12周:输入/输出管理、实验与讨论七、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总分100分,占比80%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2. 实验报告:总分20分,占比20%实验内容:根据实验要求完成相关实验操作报告要求:内容完整、分析深入、论述清晰八、课程评价1. 学生评价: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课程收获、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通过操作系统教学网站的建设,完成了对于操作系统课程的远程化授课。
可以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对于这门课程进行学习。
建立起了基于B/C的网络化教学系统。
本网站采用当前最流行的JSP网络编程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动态、交互访问,具有强大的Server/Client交互能力。
本文中所做的主要工作:介绍Win2000 +JSP(J2DK+TOMCAT)系统并且嵌入 JAVABEAN的一般原理;阐述整个操作系统教学网站的概要设计,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实现中的特殊性、难点和重点;详细设计实现学院介绍、教学资源、课程表、课堂教学、在线答疑、其他课程、课件下载、留言反馈、自我测试、成绩管理、站内搜索、公告专栏、友情链接、校园风景、新闻中心、栏目导航等程序模块;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且分析并解决实现中的若干技术问题;建立完整的实验网站,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
关键字: JAVABEAN JSP 交互访问 JAVASCRIPT JDBCAbstractThrough the operating system teaching website construction, completed long-distance has taught regarding the operating system curriculum, was allowed to cause the student without the time space limit, and carried on the study through the network regarding this curriculum.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B/C network teaching system. This website uses the current most popular JSP network programming technology, may realize the data to be highly effective, dynamically, alternately visits, and has the formidable Server/Client interactive ability. In this article does main work: Introduced Win2000 +JSP (J2DK+TOMCAT) the system and to insert JA V ABEAN the general principle; Elaborates the entire operating system teaching website outline design,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work; Has analyzed in the system realization particularity, the difficulty and key; The detailed design realization institute introduced, in the teaching resources, the class schedule,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e on-line Q/A, other curricula, class downloading, the message feedback, the self- test, the result management, the station search, program module and so on announcement column, friendship link, campus scenery, news center, column navigation; Each module concrete realization, also in analysis and solution realization certain technical questions; The establishment integrity experimental website, carries on the test and the analysis result.Key words: JA V ABEAN JSP alternately visits JA V ASCRIPT JDBC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引言 (1)第一章 JSP简介 (3)1.1JSP与本系统的开发 (3)1.2对于ASP,PHP,JSP进行比较 (5)1.3利用JDBC访问数据库 (6)第二章网站需求分析 (11)2.1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11)2.2网站的流程 (12)第三章网站概要设计 (14)3.1综合管理系统结构 (14)3.2后台管理系统结构 (14)3.3网站建设模式的选择 (15)第四章数据库设计 (17)4.1数据库分析 (17)4.2数据库实体关系设计 (17)4.3系统数据字典 (19)第五章网站详细设计 (21)5.1登陆模块的设计 (21)5.2课堂教学模块的设计 (21)5.3留言反馈模块设计 (25)5.4自我测试模块设计 (29)5.5成绩管理模块设计 (30)5.6数据库的连接 (31)第六章网站功能的实现 (33)6.1登陆版块的实现 (33)6.2主要信息版块的实现 (33)6.2.1学院介绍版块的实现 (33)6.2.2教学资源版块的实现 (34)6.2.3课程表版块的实现 (35)6.2.4其他课程版块的实现 (35)6.3课堂教学版块的实现 (36)6.4课件下载版块的实现 (39)6.5留言反馈版块的实现 (40)6.6作业上传版块的实现 (42)6.7成绩管理版块的实现 (43)第七章网站的安全性 (45)第八章系统开发难点与技巧 (47)结论 (49)参考文献 (50)附录 (51)谢辞 (53)引言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遍布全球,将世界各地各种规模的网络连接成一个整体。
同时教学活动也有了很大得发展与改革。
现代信息技术是网络教学的技术标志,对人才的培养是网络教学的根本。
网络教学的问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其本质问题仍是教学问题,是培养人的问题。
是现代信息技术条件或环境下培养人的问题。
对这些带有根本性问题的把握,就必须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在分析研究学生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得精神,对网络教学做探索、借鉴、创新等工作。
尤其要把创新放在主要地位。
认真学习国外的经验,并要结合本学校、本课程、学生的实际,加以改造应用。
坚持技术标准的统一与教学思想和风格的多样化相结合。
而不是技术标准的多样化,教学思想和模式的单一化。
要克服那种机械的、形而上学地看待网络教学的认识,把网络教学仅看成脱离课堂、学校、教师,一切依靠网络所进行的学习(教学)“E—Learning”。
其实,这是网络教学的一种方式,或是说网络教学应用的领域之一。
“E—Learning”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得有效补充,应该受到大家得重视。
网络教学在教学中所扮演得角色越来越明确:一方面,计算机网络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料、工具和创设学习情景,让他们操作、探索,为提高学习者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创造能力营造了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有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它既可以做到在不割裂学科系统知识的情况下,以多媒体的方式表现知识和经验;又可以对学科的系统知识进行延伸性链接,对不同学科所涉及的同一对象给予多角度、多层面的反映。
为学习者掌握系统知识提供了书本无法比拟的信息化环境。
计算机网络既能提升学习者主体地位,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其主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又能使他们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
既可以使学习者学习系统知识,又可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既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必然受多种教学理论的影响,也必然要形成多元化或多种风格的发展格局。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时代,单一的教学观,单一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各种教学改革探索,风起云涌。
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体系。
但是,谁也包打不了天下,只有大家联合起来,才能迎接时代的挑战。
”其实,国外的学者也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问题:“把建构主义这种培养学习者处理‘问题’能力和技能的模式,推广至一切教学领域是不适宜的。
”(Walter Dick1991)。
如果网络教学仅推崇某一个教学思想或模式,并认为它适用于一切类型的教学,那就是一种误解。
“资源学习观”关注的是非学校课堂时空间的学习现象,聚焦于借助网络进行的灵活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建构主义观”关注的是特定教学任务的完成,聚焦于学习者借助网络完成分析问题、取得资料、解决问题等活动;“传递信息观”关注的是学校课堂教学中的教学问题,聚焦于辅助教师的工作;“信息支持观”关注的是计算机网络与各种教学思想和模式的结合等等。
现存的几种网络教学模式,如“问题”解决学习模式、探究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讲授——发现教学模式和自学模式等都有各自不同的教学任务、目标、内容甚至教学对象,它们都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和擅长发挥作用的领域。
但哪一个模式都不能包打天下。
因此网络化教学要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作为体会比较深刻的大学学习,深深地感觉到大学生有更位自由的成长空间。
主要的课程一定要学进去,学透,否则对于以后自己主动地学习打下一个非常扎实地基础。
大学的每一门课程都是很紧张的,无论是课时还是课后地练习与实践。
所以在学习地过程中迫切地希望能够有这样一个更加灵活,更加方便的空间,来进行自主学习。
它可以是多方面地,全方位地,从课件下载,在线答疑,课堂教学到留言反馈,自我测试,再到相关网站的友情链接,以及新闻中心的设置。
不仅加深了对于本门课程的学习理解,而且也开阔了眼界,很好的培养了自主学习的精神。
也为很多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进一步发展钻研的空间。
作为老师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该系统具备了很多的特点。
它是实时实地的,学生可以登陆这个覆盖全球的互联网,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同时系统还为学生提供了许多自我检测的功能,可以及时查漏补缺,对于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学生还可以通过搜索查询关于本学科的最新动态,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
与老师进行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