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复习《多彩的光》
初中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 复习总结

初中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总结第一节光的反射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又如研究磁场用磁感线来描述也是一种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方法。
☆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现象。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
☆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指导(沪科版八年级)doc

0°,反射角也是
0°,但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方向相反,而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方向是相同的。
3.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0°,折射角也是
五 . 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 有关透镜的几个概念。透镜:由玻璃或其它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
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这样的像就叫虚像(如图)。
如果用光屏放在平面镜后,是接收不到这个像的。 ( 2)平面镜的应用 ①形成清晰的像; ②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如潜望镜就是利用两块互相平行的平面镜可以 从水下观察水面上的船只。
四 . 关于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 1. 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
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凹透镜的焦点。由于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凹透
镜两侧各有一个虚焦点,两侧的焦距相等。
3. 透镜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
用,所以也叫发散透镜。
4.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通过实验或者作图, 都可以看出凸透镜能够使物体成像。 物体处于不同的位置时, 凸透
第 4 章 《多彩的光》全章复习与总结
多彩的光:
一 . 光的直线传播
1. 知识提要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速:真空中光速是 3× 108m/s ,其他介质中的光速都小于真空中光速。
2. 要点点拨
( l )光源的特点
光源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有些物体本身不
2. 要点点拨 ( 1)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 反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 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质中传播的现象。 光
精选中考物理总复习考点第四章多彩的光一

第四章多彩的光(一)目录:狙击知识点狙击考点狙击知识点知识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直线__传播的。
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都可以用光的_直线传播来解释。
2.光在__真空_中传播最快,在空气中也取_ 3.0×108 _m/s。
知识点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同一平面__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__两侧__,_反射_角等于入射_角。
2.一束平行光投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其反射光束仍然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作__ 镜面反射 __。
但一般物体表面都比较粗糙,平行光经反射后,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作_ 漫反射__。
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发生了__漫反射 ___。
3.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_正__立的__虚_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相等___;像与物大小__相等__;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__垂直__。
知识点三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物质__斜射__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_发生偏折_,这种现象叫作光的折射。
2.光从_空气_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_同一平面内__;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_法线__两侧,折射角__小_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增大_____。
3.在折射时光路是___可逆__的。
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大__于入射角。
知识点四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_光的色散_现象。
2.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___红__、__绿_、__蓝_三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这三种色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而其他颜色的光都可以通过这三种颜色适当混合而得到,因此这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狙击考点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常考角度】光的直线传播例1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树叶的实像 B.树叶的虚像C.太阳的实像 D.太阳的虚像【思路点拨】利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章多彩的光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

Image
12/9/20颜色决定
,如蓝色的墙只能反射
的光。
第五页,共十五页。
凸透镜成像
• 1透2镜.会聚,中(h对u央ìjù) 光(zhōn线发gy散ān有g()f较āsàn)厚、边作缘用凸较;薄中的央透较镜凹薄叫 ,边缘较厚的透镜叫 透镜,对光主线光轴
有 光轴 作用。
光心
• 13.通焦过距透镜两个球f面球焦点心的直线,叫做
• 8,.传改光变播从(ch一uánb种ō)方斜介向射质(x发iéshè生) 光的折射。
入另一种物质时 的现象,称为
同一
两侧
• 9.折射光线增、大 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平面内小大,于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可分逆别位于法
线的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
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
第九页,共十五页。
• 试题剖析:光照射到镜面时发生了第一次 反射(fǎnshè),反射(fǎnshè)光线照射到另一平面 镜发生了第二次反射(fǎnshè),所以应画出两 条反射(fǎnshè)光线。在做反射(fǎnshè)光路图时 ,应先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fǎnshè)角等于 入射角作出反射(fǎnshè)光线,两次的作法均 相同。
• (1)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节 到同一高物度距小后于,焦无距(论jiāojù怎),所样成移的动像为光虚屏像,始终 无法得到清晰的像,其原因可能(kěnéng)是 (写出其中的一种可能)。
• (2)上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由于燃
多彩的光中考复习ppt课件

1.光源 物理学中,把能自行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光源的分类
天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电鳗等等 人造光源:开着的灯、点燃的蜡烛等等
注意:月亮不是光源。
v 2.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光在空气中
--沿直线传播
光在玻璃中 --沿直线传播
光在水中 --沿直线传播
注:介质不均匀时,光线也会发生弯曲。 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凸面镜和凹面镜
凹面镜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
1.可以把平行的光会聚在一点上
应用:太阳灶
拓展延伸
凸面镜和凹面镜
2.可以把焦点处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 应用:手电筒,汽车灯,探照灯的反光装置
本课小结
实 验 是 重 点!
平 面 镜成 像特 点
实验方法 成像特点
替代法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成像原理 应用
替代平面镜
替代烛像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实 验 步 骤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物 、 像 关 于 平 面 镜 轴 对 称
①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②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伪本影(日环食)
神秘的日食和月食
日食
日食
日食
月食
月食
月食
月食
5.小孔成像
站队时站直了 射击时瞄准靶心
思考: 雷声和闪电同时发生,为何先看到闪电?
在空气中光速比声速大
光速度的比较 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
c3180m/s
中考物理总复习冲刺第四章多彩的光.doc

第四章多彩的光(一)目录:狙击知识点狙击考点狙击知识点知识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
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光斑是()A.树叶的实像B.树叶的虚像C.太阳的实像D.太阳的虚像【思路点拨】利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
【自主解答】C【解题技巧】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变式训练:1.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平面镜成同种均匀物漫反射/ 折射I处可补充的现象是(C )A.镜子中优秀的“自己”B.湖水有青山的倒影C.阳光下绿树的影子D.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2.骑行是一种时尚的健身运动。
如图所示,图中骑行者影子的形成是由于(C )A.光的反射B.光的色散c.光的折射D.光的直线传播卷考点二平而镜成像【常考角度】(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A(2) 平面镜成像特点应用命题角度❶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例2小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 他应选取两支外形(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进行实验。
(2) 小滨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3) 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他把蜡烛A 放在距玻璃板30 cm 处,蜡烛A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 到蜡烛A 的距离是—cm ;当蜡烛A 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⑷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 明。
(5)实验过程中,小滨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小滨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是 ________________【思路点拨】(1) 实验时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 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在物体的一侧,既能看到物体的像,也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 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4章多彩的光复习.docx

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一、填空1.光在__________________ 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其它透明物体中传播速度____ 光在真空屮传播速度(填“〉”、“ =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 km/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1所示表示光在物体表而反射的情况,图中是反射光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法线,浓、\\\是入射角,是反射角。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反射XIX 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 ; 等于。
简单的说就是“三线共面,两线分居,A/ 「\B两角相等。
”当光线垂直照射到物体的表面上吋,入射角等于____ ,反射角等于—o :N3._______________ 镜面反射:在表面发生的反射现彖。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牛了_______ ;漫反射:在 _____ 表面发牛的反射现象。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____ 的缘故。
镜而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___________ 定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____ 像;像与物—相等;像和物到平面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______ 0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_____ 入射角,当光线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光垂直介质表而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____ 折射角、反射角、入射角都是—度.6.(2014-口银)丽丽在湖边树怕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_____ 形成的太阳的像,她看到湖水中有树的倒影和鱼,其中“倒影”是光的______ 现象.7.(2014・泰安)湖边的路灯距湖面高3m,湖水深7m,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倒影〃距离湖面_m.&春节小凯到沂河边游玩,发现在河面上方大约20 m处有只飞翔的水鸟,同时他也发现水深3米的水里出现了水鸟的像,那水鸟的像距离水面为_____ m0当水鸟逐渐靠近距离水面2 m吋,水鸟距自己的像有________ m,在下降过冲中它像的大小将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暗房里的红色灯光下观看口纸,口纸呈_______________ 色,观看绿纸,绿纸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
复习总结《多彩的光》

复习《多彩的光》1、能发光的物体称为。
2、光在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并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
4、影子、日食、月食、日晷仪、小孔成像、三点一线瞄准、站直队列、激光准直等都说明了。
5、现在已经公认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速)约为。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选填“快”或“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
6、在宁静的水面会出现景物的倒影。
宁静的水面是天然的。
这些实际就是光的现象。
总之,平面镜成像都是光的现象。
7、入射光线在镜面上的投射点称;过入射点,与镜面垂直的直线叫做;线与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线与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8、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反射角入射角。
9、反射包括反射和反射两种情况。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如黑板上的字),是由于反射的缘故;毛玻璃上发生的反射是反射;白纸上发生的反射是反射;镜面玻璃上发生的反射是反射。
10、漫反射光的反射定律(选填“遵循”或“不遵循”)。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像与物体的大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体相对于平面镜。
12、物理学中把能呈现在上的像称为实像;不能在上呈现,只能用直接看到的像称为虚像。
13、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看见池中的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要“浅”;透过玻璃砖看粉笔“错位”了;叉鱼时要对着看到的鱼的虚像的下方叉去才能叉到鱼;海市蜃楼等现象,都是光的现象。
14、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在入射点与水面垂直的直线叫做;线与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入射角;线与线之间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15、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
16、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光的折射 1、折射定律
三线共面、两线异侧、同增同减、光速大角度大。
2、光路的判断与作图 3、实例:海市蜃楼
如图所示,光线斜射到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发 CO 生了反射和折射,可以判定图中________ 是入 射光线,________ 是折 OB 是反射光线,________ OA 右 侧是玻璃。 射光线,界面的________
《多彩的光》
2019年4月9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不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V真空>V气>V液>V
固。
2、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 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
试判断下列哪一组都是光源 ( D ) A.电池和萤火虫 B.电池和烛焰 C.萤火虫和月亮 D.萤火虫和烛焰
如图2,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B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 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恰好在镜后26 cm处的 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 至凸透镜前10 cm处,则( D )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 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
)
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里沿直线传播。 B.光在空气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C.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传播方向一 定会改变。 D.光射到任何表面上都会发生反射,从而改变 了光的传播方向。
太阳光通过一个很小的方形小孔照射到孔后的 光屏上出现光斑,光斑的形状是( A ) A.圆形 B.正方形 C.长方形 D.三角形
如图5所示,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 置,它所成的图像的形状是( B )
2f
P Q F 图5 F A B C D p/ Q/ p/ Q/ p/ Q/
Q/
P/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在如图26所示的实验装置的中,要使像 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你采取的调节方法是: 将光屏往下调 。 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 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 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 7.5 (3)接着使烛焰向右移动5cm,此时应该将 光屏向________ 右 (选填“左”或“右”)移到某一 放大 位置,才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 ________ (选填“放大”“缩 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 (4)把图27甲所示的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 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 这个像是图27乙中的 B ,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 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照相机 (填“放大镜”“照相 机”或“投影仪”)。
小丽利用如图21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 的关系”的实验: (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2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合适。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 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大小 的关系。 (2)在实验过程中,小丽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 像完全重合,确定了 像 的位置。为 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 不能 (选 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 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虚 像。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22 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不 成 像
正立 放大 虚
找不到像的 原因
与物同侧 放大镜
3、凸透镜成像实验
①实验要求: 按顺序依次放置 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 ②凸透镜焦距的测量(2种方法) 聚光法、2倍焦距法 ③成像规律的分析与应用 ④找不到像的原因: U=f 不成像 ⑤成像大小的变化规律: 物近像远像变大 对比凸透镜成像与平面镜成像
甲
乙 图7
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 平面镜中呈现铅 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 之间的距离为8cm 时,像的高度为 h1,像 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 的距离为 4cm 时,像的 高度为 h2,像到平 面镜的距离为 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断 正确的是( D ) A.s1=s2 B.s1<s2 C.h1>h2 D.h1=h2
某人身高1.70米,位于平面镜前3米处,所成的 像离镜面______ 米,像到人的距离是___ 3 6 米 ;若 人向前走了1米,则所成的像离镜面___ 2 米,像到 人的距离是___ 不变 (填变大,变小 4 米,像高______ 或不变)。若人以0.2米/秒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则像以 米/秒的速度远离人。 0.4
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 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 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 未点燃 (选填“点燃” 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 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 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 等效替代法 .(选填“控制变量法” 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 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虚 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不变 .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 只将玻璃 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 不变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 运动”或“不变”).
画出如图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30°
下面哪一种现象是由漫反射引起的( C) A、黑板反光,看不清粉笔字 B、通过平静的水面看到岸边树的倒影 C、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电影银幕上的像 D.在烈日下看到玻璃上发出的刺眼的光
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 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 纸照射,如图1所示,从侧面看去( D ) A.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C.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二、光的反射 1、反射定律: 三线共面、两线异侧、两角相等 2、利用反射定律作图 光路是可逆的!
3、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漫反射的每一条光线也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如图所示,入射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则入 射角为_____ 60° ,反射角为_____ 60° ;若面镜绕入射 点O顺时针转动5°,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 130° 。 夹角为_______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 镜、光屏处于图9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 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 ) A.幻灯机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图9
照集体照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把全 体人员都照上,其方法是( D )。 A.照相机、镜头不动,只要人站近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向外伸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D.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填上适当了透镜
把一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 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 前15 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B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位于凸透 镜前某位置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呈现一个倒立、 放大的实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 与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换,则在光屏上将出现一个 ( B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得不到实像
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 红色 光;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 花反射______ 黑 色。 花,则这朵花呈现______
下列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D ) A.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B.画面五彩缤纷的彩色电视机 C.色彩丰富的水彩画 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 绿 、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舞台上某演员穿白上衣 蓝裤子,当只有黄色的灯光照到该演员的身上时, 黄 黑 该演员的上衣呈 色,裤子呈 色。 如图6甲所示,白纸上写有红色“OK”字样,小 明戴上眼镜看,发现纸上的字不见了(如图6 乙),则他戴的镜片颜色是( A ) A.红色 B.绿色 OK C.蓝色 D.白色
①特点:等大、等距、虚像、对称(实例分析)
②作图
3、平面镜成像的实质:光的反射
4、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实例: 倒影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 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台上, 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 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 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1)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目的是_____________ 。 2)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距离的关系 ______________。 3)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关系。 _____________ 4)移走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 光屏上不能 ______接收到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虚 像。 ,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 5)小红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 不变 ______(填“变大”或“不变”)。
小明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是图2中的(
D)
图2
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 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7的两种简便方法:如 图7甲所示,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 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 平面镜 成像原 理;如图7乙所示,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 对着阳光,在白纸上也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利用 了光沿 直线 传播的原理。
如图7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 人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是(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