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宝宝吃鱼》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宝宝吃鱼》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宝宝吃鱼》含反思I.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引导幼儿了解鱼肉的营养价值和好处,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幼儿的健康意识和饮食素质。
II. 教学重点1.了解鱼肉的营养成分;2.理解鱼肉对人体的好处;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健康意识。
III. 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尝鲜,克服对陌生食物的恐惧心理;2.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图片,让幼儿能够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IV. 教学准备1.鲜鱼、盐、葱、姜、醋等调料;2.胶带、剪刀、白板、彩笔、图片等教学工具。
V.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引导幼儿回忆上次学习的健康课程内容;2.通过图片向幼儿介绍本课程内容,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步骤二:讲解1.向幼儿简单介绍鱼的分类和营养成分;2.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生动地讲解鱼肉对人体健康的好处;3.与幼儿亲密接触,让幼儿听到鱼肉的声音,感受到鱼肉的特点。
步骤三:操作1.听取幼儿对鱼肉的印象;2.向幼儿展示现场拥有的鲜鱼,并介绍如何进行腌制;3.与幼儿一起动手烹饪,让幼儿了解食物的来源和处理过程。
步骤四:总结1.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回顾所学内容;2.引导幼儿进行集体反思,提出各自对本次课程的感想和收获。
VI.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和反思,评价幼儿的学习情况,包括幼儿的认知水平、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
VII.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可操作性强,引入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但在语言表达方式上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下一次课程中,可以更多地运用幼儿熟悉的语言和生活场景,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同时,应多加引导幼儿进行反思和总结,深入挖掘幼儿对学习的感受和体验,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宝宝吃鱼教案(三篇)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宝宝吃鱼教案(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宝宝吃鱼教案一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家务劳动教案附教学反思二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小鬼当家教案三
- 1 -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宝宝吃鱼教
案一
中班健康活动宝宝吃鱼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了解鱼的营养价值,知道经常吃鱼有益于大脑发育,多吃鱼聪明,掌握吃鱼的正确方法,能做到"吃鱼时不吃饭、吃饭时不吃鱼",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健康活动课,快来看看宝宝吃鱼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鱼的营养价值,知道经常吃鱼有益于大脑发育,多吃鱼聪明。
2、掌握吃鱼的正确方法,能做到"吃鱼时不吃饭、吃饭时不吃鱼"。
3、努力尝试自己吃鱼,并保持干净不浪费。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鱼的营养价值,知道经常吃鱼有益于大脑发育。
难点:掌握吃鱼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
猫妈妈头饰、小桶,带磁性的玩具钓鱼杆、小鱼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玩"小猫钓鱼"游戏。
教师(头戴猫妈妈头饰):今天猫妈妈要去钓鱼了,谁愿意和我们一起去钓鱼呀?带领幼儿到户外玩钓鱼游戏。
二、组织幼儿谈话,了解鱼的营养价值。
2 / 2。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宝宝吃鱼》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宝宝吃鱼》一、教学目标1.了解鱼肉对宝宝的营养价值。
2.学会如何挑选新鲜安全的鱼肉。
3.掌握健康的鱼肉烹调方法。
4.培养宝宝爱吃鱼肉的好习惯。
二、教学准备1.鱼肉图片或实物。
2.PPT或黑板。
3.鱼肉食谱。
三、教学过程活动一:引入1.教师出示鱼肉图片或实物,引导宝宝探究图中的是什么食物。
2.通过语言的模拟与动作的模仿,激发宝宝对鱼肉的好奇心和兴趣,提出问题:鱼肉的味道如何?为什么你们喜欢吃鱼肉呢?活动二:认识鱼1.教师通过PPT或黑板,介绍鱼肉的营养成分和对宝宝成长的好处。
2.让宝宝边认真观察鱼肉图片或实物,边聆听教师的讲解,慢慢了解鱼肉的特点和价值。
3.通过教师问答或小组活动,加深宝宝对鱼肉的认识,例如:鱼肉的颜色、味道、肉质等。
活动三:挑选鱼1.教师展示新鲜安全的鱼肉,并与宝宝分享鱼肉的挑选技巧。
2.引导宝宝在实物或图片中寻找新鲜鱼肉的特征,如鱼眼清晰、鱼鳞紧密等,并讲述怎样判断鱼是否新鲜、安全。
3.让宝宝发表自己理解和发现的地方,加深对鱼肉挑选的理解。
活动四:烹调鱼肉1.教师通过PPT或食谱,分享健康的鱼肉烹调方法,如清蒸、水煮等。
2.在实践中,让宝宝参与鱼肉烹调过程,让宝宝感受健康食品的美味与营养。
3.引导宝宝表达自己的口感和喜好,并与教师分享,加深宝宝对健康营养的理解。
活动五:品尝和总结1.让宝宝品尝新鲜熟练的鱼肉,并对其味道与口感进行评价。
2.教师通过问答,引导宝宝总结今天的认知与体验,回答提出的问题:鱼肉味道如何?宝宝学到了什么?今后要怎么吃鱼肉才健康?四、教学评估教师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问答或采用综合成果评价的方式,全面考察宝宝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同时,观察宝宝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综合评估宝宝在个人合作、环境卫生、安全意识上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程注重实践操作,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宝宝通过动手、制作、品尝和总结,加深鱼肉的认识和健康食品的理解。
同时,为宝宝选对鱼、烹制鱼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中班健康活动宝宝吃鱼教案反思

中班健康活动宝宝吃鱼教案反思这是中班健康活动宝宝吃鱼教案反思,是优秀的中班健康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1、了解鱼的营养价值,知道经常吃鱼有益于大脑发育,多吃鱼聪明。
2、掌握吃鱼的正确方法,能做到吃鱼时不吃饭、吃饭时不吃鱼。
3、努力尝试自己吃鱼,并保持干净不浪费。
活动准备:猫妈妈头饰、小桶,带磁性的玩具钓鱼杆、小鱼幼儿用书活动过程:一、教师带领幼儿玩小猫钓鱼游戏。
教师(头戴猫妈妈头饰):今天猫妈妈要去钓鱼了,谁愿意和我们一起去钓鱼呀?带领幼儿到户外玩钓鱼游戏。
二、组织幼儿谈话,了解鱼的营养价值。
教师将幼儿钓好的鱼集中在一起,放于幼儿面前,提问:你们喜欢吃鱼吗?为什么?鱼有什么营养价值?(知道鱼的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容易被人体吸收。
鱼里还含有磷,能帮助大脑发育。
多吃鱼,少吃肥肉,还能防止小孩子肥胖)三、引导幼儿讨论鱼的吃法。
教师:鱼可以怎么烧?你吃过哪些鱼?你喜欢吃什么鱼?出示好吃的鱼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喜欢吃鱼的食欲。
四、教师和幼儿讨论吃鱼的正确方法教师:猫妈妈和小猫们钓了这么多的小鱼,妈妈来烧烧,我们一起吃鱼吧!教师(端出烧好的带鱼):你们会吃鱼吗?怎样吃鱼才不会被鱼刺卡住?教师示范吃鱼的方法:先把鱼肉旁边的小刺去掉,然后吃掉一面的鱼肉,再吃另一面的鱼肉,鱼肉吃完后就会出现一个完整的鱼刺骨。
五、阅读幼儿用书,学习吃饭时如何吃鱼看图说说:图上小朋友在吃饭的时候,是怎么吃鱼的?引导幼儿谈谈吃鱼时须注意的问题,知道吃鱼时不吃饭,吃饭时不吃鱼,以免被鱼刺卡住。
重点:了解鱼的营养价值,知道经常吃鱼有益于大脑发育。
难点:掌握吃鱼的正确方法。
教学反思: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
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吃鱼》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吃鱼》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吃鱼的好处,增强他们对健康饮食的意识;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3.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4.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
教学内容1.吃鱼的好处;2.鱼类的分类;3.如何安全地吃鱼;4.制作鱼形煎饼。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老师向幼儿介绍这节课要学习的主题,询问幼儿对吃鱼的印象,并介绍吃鱼的好处。
第二步:学习吃鱼的好处老师向幼儿介绍吃鱼的好处,包括鱼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增进视力、促进大脑发育等,让幼儿了解吃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第三步:学习鱼类的分类老师向幼儿介绍鱼类的分类,包括淡水鱼和海水鱼,再根据鳞片和口形进行细分,让幼儿学习鱼类的基本分类。
第四步:如何安全地吃鱼老师向幼儿介绍吃鱼的注意事项,包括如何挑选新鲜的鱼、如何清洗鱼和烹饪鱼,让幼儿了解如何安全地吃鱼。
第五步:制作鱼形煎饼1.给每个幼儿分配一个煎饼模具和一个小碗,让他们把碗底倒扣在煎饼模具里,然后将模具放在平底锅上;2.给每个幼儿分别准备好面糊、葱花、鸡蛋和火腿肠等食材,让他们自己选择搭配;3.让幼儿把面糊倒入模具里,再加入葱花、鸡蛋和火腿肠等食材;4.等到一面煎成金黄色后,用铲子翻过来再煎一面,直到两面都煎好;5.把鱼形煎饼盛盘,让幼儿一起品尝自己制作的美食。
反思这节课让幼儿学习了吃鱼的好处以及鱼类的分类,还让他们动手制作鱼形煎饼,增强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动手能力。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整个流程有些仓促,部分幼儿没有时间完成自己的煎饼,需要在下次课上提前准备好食材和工具,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
中班健康教案《宝宝吃鱼》

中班健康教案《宝宝吃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鱼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的好处。
2. 培养学生喜欢吃鱼的饮食习惯。
3. 教育学生注意食品安全,学会正确食用鱼类。
二、教学重点:1. 认识鱼的营养价值。
2. 学会正确食用鱼类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了解鱼的各种营养成分。
2. 教育学生注意食品安全,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鱼类。
四、教学准备:1. 鱼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鱼制品实物(如鱼丸、鱼豆腐等)。
3. 食品安全宣传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鱼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鱼类。
2. 讲解鱼的营养价值,如: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
3. 引导学生了解鱼的各种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4. 分组讨论:如何正确食用鱼类?如何辨别鱼类是否新鲜?5. 演示正确食用鱼类的方法,如:烹饪技巧、搭配食材等。
6. 案例分析:介绍鱼类食品安全事故,教育学生注意食品安全。
8. 课后作业:调查家人或朋友的饮食习惯,了解他们是否喜欢吃鱼,并解释吃鱼的好处。
六、教学延伸:1. 开展“我是小厨师”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鱼类菜肴。
2. 举办“鱼类知识知多少”竞赛,增加学生对鱼类的了解。
3. 邀请家长参与,分享家庭烹饪鱼类的方法和经验。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鱼类的兴趣。
2.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鱼类营养价值的认识。
3. 询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掌握正确食用鱼类的方法。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否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
2. 思考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考虑教学评价是否全面,能否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豆腐等。
2. 教育学生保持均衡饮食,合理搭配各类食物。
3. 增加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2. 回顾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2024年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宝宝吃鱼》

2024年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宝宝吃鱼》一、教学目标1.了解宝宝吃鱼对健康的好处。
2.引导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对食物的多样性认识。
3.提高宝宝的食物选择能力,培养独立进食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宝宝吃鱼的好处》2.益智玩具:鱼图示卡片、餐具模型等3.素材准备:新鲜鱼的图片、鱼的功效介绍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向宝宝们展示新鲜鱼的图片,引导宝宝们谈论鱼的颜色、形状,并询问鱼对身体有何好处。
2. 讲解宝宝吃鱼的好处(15分钟)通过PowerPoint课件,向宝宝们介绍宝宝吃鱼对健康的益处,如提高记忆力、增强免疫力、促进大脑发育等。
3. 合作活动:鱼状图示卡片(20分钟)老师分发鱼状图示卡片,让宝宝们分组合作,在卡片上标出鱼的不同部位,并描述各部位的功效与好处。
4. 制作“宝宝吃鱼”拼盘(20分钟)老师向宝宝们展示各种鱼类的模型,让宝宝们自由搭配,制作“宝宝吃鱼”拼盘,强调多样性饮食的重要性。
5. 结束(5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宝宝们在家与家长一起尝试吃鱼,并建议家长多提供鱼类食材。
四、延伸活动1.通过家长互动活动,鼓励家长上传宝宝吃鱼的照片,分享宝宝吃鱼的心得体会。
2.开展“鱼类知识小达人”竞赛,鼓励宝宝们主动学习鱼类相关知识。
3.制作《宝宝鱼类食谱》小册子,让宝宝们了解更多健康食材。
五、总结通过本周的健康教案《宝宝吃鱼》,宝宝们对鱼类的好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加了对健康食物的认识,为未来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奠定了基础。
希望家长们能够积极配合,一起呵护宝宝的健康成长!。
年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宝宝吃鱼》

年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宝宝吃鱼》一、教案概述本健康教案适用于年幼儿园中班,旨在引导幼儿了解鱼类的营养价值,以及鼓励他们多食用鱼类产品,提高健康意识。
二、教案目标1.了解鱼类对人体健康的益处;2.认识不同种类的鱼,并能简单区分;3.掌握正确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4.培养幼儿对食物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1.鱼类的营养价值;2.常见的鱼类及其特点;3.鱼的食用方法;4.食用鱼类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准备1.图片或图片卡片展示不同种类的鱼;2.食材和厨具准备(如鱼肉、调味料、烹饪工具等);3.素材制作(如故事、歌谣等,用于引导学生学习);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图片卡片,引导幼儿讨论鱼的外观特点及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第二步:学习知识1.讲解鱼类的营养价值,如富含蛋白质、维生素D等;2.展示常见的鱼类,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鱼,并简单区分它们。
第三步:实践操作1.展示食材和制作工具,让幼儿参与简单的烹饪活动;2.指导幼儿如何正确食用鱼类及注意事项,如烹饪时间、火候掌握等。
第四步:总结帮助幼儿总结所学知识,鼓励他们主动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想法,加深对鱼类的印象。
六、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互动表现以及实践操作的准确性,评估教学效果,同时鼓励幼儿在本课后重新尝试制作食物,检验学习成果。
七、延伸活动1.组织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一同品尝自制鱼类菜肴;2.设计游戏,巩固幼儿对鱼类的认识,增强学习乐趣;3.制作手工制品,如用纸板或泡沫板制作鱼的模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八、教案总结通过本次《宝宝吃鱼》的健康教案,幼儿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鱼类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互动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以上是年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宝宝吃鱼》的详细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幼儿们更好地了解鱼类的益处,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育:________ 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宝宝吃鱼》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宝宝吃鱼》
活动目标:
1、了解鱼的营养价值,知道经常吃鱼有益于大脑发育,多吃鱼聪明。
2、掌握吃鱼的正确方法,能做到”吃鱼时不吃饭、吃饭时不吃鱼”。
3、努力尝试自己吃鱼,并保持干净不浪费。
重点:了解鱼的营养价值,知道经常吃鱼有益于大脑发育。
难点:掌握吃鱼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猫妈妈头饰、小桶,带磁性的玩具钓鱼杆、小鱼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玩”小猫钓鱼”游戏。
教师(头戴猫妈妈头饰):今天猫妈妈要去钓鱼了,谁愿意和我们一起去钓鱼呀?带领幼儿到户外玩钓鱼游戏。
二、组织幼儿谈话,了解鱼的营养价值。
教师将幼儿钓好的”鱼”集中在一起,放于幼儿面前,提问:你们喜欢吃鱼吗?为什么?鱼有什么营养价值?(知道鱼的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容易被人体吸收。
鱼里还含有磷,能帮助大脑发育。
多吃鱼,少吃肥肉,还能防止小孩子肥胖)
三、引导幼儿讨论鱼的吃法。
教师:鱼可以怎么烧?你吃过哪些鱼?你喜欢吃什么鱼?
出示好吃的鱼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喜欢吃鱼的食欲。
四、教师和幼儿讨论吃鱼的正确方法教师:猫妈妈和小猫们钓了这
第 2 页共 6 页
么多的小鱼,妈妈来烧烧,我们一起吃鱼吧!
教师(端出烧好的带鱼):你们会吃鱼吗?怎样吃鱼才不会被鱼刺卡住?
教师示范吃鱼的方法:先把鱼肉旁边的小刺去掉,然后吃掉一面的鱼肉,再吃另一面的鱼肉,鱼肉吃完后就会出现一个完整的鱼刺骨。
五、阅读幼儿用书,学习吃饭时如何吃鱼看图说说:图上小朋友在吃饭的时候,是怎么吃鱼的?
引导幼儿谈谈吃鱼时须注意的问题,知道吃鱼时不吃饭,吃饭时不吃鱼,以免被鱼刺卡住。
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活动意图】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和臀等部位的丘疱疹、溃疡。
开展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家了解此病,对此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让孩子不再害怕,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及个人卫生习惯。
【活动目标】
1、学习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知识。
2、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
3、正确对待手足口病。
【活动过程】
第 3 页共 6 页
1、传播途径
(1)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
(2)主要通过粪口,飞沫和呼吸道传播。
(3)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4)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
2、症状
潜伏期2—5天,初期:低热,困倦、头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之后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泡。
并发症: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
3、预防
(1)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不吃生食。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4)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5)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
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6)花卉:吊兰、龟背竹、满天星、芦荟、龙舌兰。
(7)艾叶煮水泡脚,患儿隔离2周。
水泡结痂,皮疹消退,热度消退。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手足口病有了大体的了解,知道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洗头,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的和腐烂变质的食物;少吃冷饮,瓜果要洗干净再吃等等。
同时也学会了正确地洗手
第 4 页共 6 页
方法。
知道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又知道应该怎样预防和治疗,所以,消除了孩子们心中的恐慌感,对于手足口病不再害怕。
第 5 页共 6 页
幼儿教育资料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下载修改即可使用
第6 页共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