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理论课教案(1)

合集下载

武术课教案

武术课教案

武术课教案武术普修课教案理论课(一)基本信息教学内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授课年级学生人数课次主讲教教材:武术概述、武术的内容与分类学生学习武术的内容与分类知识是为让学生正确认识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技术打好坚实①有利于学生对武术运动的起源、发展具有一定了解,促进学生对武术学习生产兴趣。

②结合教学大纲,通过武术概论的学习树立正确对待习武的思想,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开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武术发展各阶段的基本情况。

2、武术的内容与分类、武术的特点与作用。

1、武术发展各阶段的历史背景。

2、武术特点与作用。

教学内容教学刻的领悟。

任务明确武术的概念,了解武术运动的发展历程,对武术的内容与分类有全面的掌握,方法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与分析一、武术运动的形成和发展:课的内容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它集健身、自卫、艺术欣赏民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

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在狩猎、抵抗猛兽袭击及战争中逐社会的发展,部落间的战争频繁发生,人们不断总结格斗经验,代代传习,逐渐形成了教学内容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武术的发展。

1956年将武术列为全国性了《关于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组成专家挖掘整理出了许多传统内容,使武术的年北京亚运会将武术列为比赛项目,并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

1994年国际武联正式这是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预示着独具民族特色的武术运动,正受到越二、武术的内容和分类:武术的内容丰富,流派众多。

通过在全国范围内的普查表明:源流有序、拳理分就达129个。

过去武术的分类法有多种,有的以名山、大川为界,划分为少林派、武有的根据拳种的练习特点及风格划分为内家、外家。

也有以姓氏划分的。

现在,一般对练、集体演练和格斗运动等五类。

(一)基本功和各种单势练习:课的内容武术中有许多基本功,如肩功、腰功、腿功、鼎功、桩功及各拳种的单势动作运动的基础,它们本身也是很好的锻炼方法,在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

武术理论课教案(一)武术概况介绍武术的起源及发展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或器械的各种套路。

武术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

1、武术起源于生产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

武术起源于生产和生产劳动。

早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人们为了生存,用些石器、木棍等打猎、捕鱼,又同野兽相斗,这样,人们逐渐获得了使用武器和格斗技能,它是武术格斗技术的萌芽。

随着原始生产工具的进化,尤其是它的实际效用,为后来的武术技术“劈、刺、砍、扎、等奠定了基础。

人们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中获得的一切知识、技术,不断地加以总结,传授给青年一代。

2、原始战争的出现,促进武术向军事战斗技能发展原始部落战争的实践,使武术在已有了狩猎的格斗和捕杀技能的同时,又有了军事战斗技能的发展,后来的武术运动,其内容就大都近于军事战斗技能而远于狩猎技能了。

3、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逐渐就有了对体育的要求,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创造了一种唤作“舞”的运动形式来进行锻炼筋骨,活动关节。

唐、宋朝时,才开始有简朴的武术套路。

例:李白的剑舞。

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4、解放后武术运动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的健康,重视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一九五六年国家体委把武术列为竞赛项目同时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初级刀术》,《初级枪术》,《初级棍术》等书籍和挂图。

并有了全国武术统编教材。

1982年召开了全国武术会议,1990年将武术列入全运会的竞赛项目。

并多次举办国际武术邀请赛。

从此,国内外武术发展的更快。

武术集体项目的比赛场地为16*14。

当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开始动作时比赛开始计时。

武术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攻击技艺美。

武 术 理 论 课 教 案

武 术 理 论 课 教 案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武术理论课教案
课 程:
系、年级、班:
教 研 室:
任 课 教 师:
20年 月 日至20 年 月 日
课次:1日期:
章(讲)节、节:
教学内容:识图学练、套路创编与武术裁判
重点:套路创编的方法、裁判法
难点:武术裁判规则及裁判法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内容
方法手段
一、教学任务
正确掌握武术图解知识,能够识图自学自练武术套路,并进行简单的武术套路创编。对武术比赛规则及裁判法有一定的了解。
2、武术组合动作的内容与分类
拳术组合
技击攻防技术组合
器械组合
对练组合
3、武术套路编排的一般方法
内容设计
结构构思
轮廓的确立
段落内容及重、难点动作的安排
风格特点设计
突出武术特点
发挥个人特长
路线方向安排
全套调整
(四)武术自学自练的原则与方法
1、自学自练武术的原则
少而精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持之以恒原则
平衡发展原则
1、武术散打规则介绍
竞赛的一般常识
得分标准与判罚
比赛场地和器材
2、武术散打竞赛裁判法简介
(七)思考题
1、武术图解知识包括哪些内容?识图自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2、试述合作自学法的步骤和要求。
3、什么是武术组合?武术组合的内容有那些?结合已经学过的武术技术,自己创编包含5-8个动作的武术组合。
4、在自学自练武术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竞赛的一般常识
评分标准与办法
动作质量的评定与动作质量应得分的确定
演练水平的评定与演练水平应得分的确定
难度的评定与难度应得分的确定

武术理论课教案(武德、武礼)

武术理论课教案(武德、武礼)
2013-12-4 6
武术大师---霍元甲
2013-12-4
7
人物简介
霍元甲 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他癿武艺出众,又 执仗正义,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先后在 天津和上海威震西洋大力士,是一位家喻户晓 癿民族英雄,他癿一生虽然短暂,但却轰轰烈 烈,充满传奇色彩。有夗部影规作品描述他癿 事迹。
2013-12-4
武术大师--叶问
2013-12-4
5
人物简介
• 叶问(1893-1972年),本名叶继问,是广东 佛山的大族富家子弟。从小受到家庭严谨的儒 家教育。7岁起便拜“咏春拳王”梁赞的高足 陈华顺(人称华公)为师学习咏春拳并成为陈 华顺封门弟子。陈华顺逝世后,叶问再随师兄 吴仲素钻研拳技。十六岁那年,赴港求学外文, 就读于圣士提反学校。后随梁壁(梁赞之子) 学武。1950年赴香港,在港九饭店职工总会内 传授咏春拳术。其弟子中最出名的是让中国武 术闻名世界的武打巨星李小龙。
2013-12-4 17
(五)武德的基本原则
崇德尚武,収扬民族精神,是今天我们所 提倡武德癿基本原则。武德在収展过程中,从 最初维护民族利益癿道德观,到现在把国家、 民族癿利益放在首位,冲破单一、狭隘癿道德 意识,终亍使尚武不尚德紧密结合,构成了中 国民族精神癿主体。崇德是尚武癿前提,尚武 是崇德癿反映,通过崇德尚武,最终要収扬 “自强丌息”,“厚德载物”癿民族精神,为 社会做出贡献!
2013-12-4 15
(四)武德的时代性价值
中华武德在现代社会 癿价值主要集中在弘扬民 族道德觃范上,中华武术 流传至今,丌仅在亍其强 身健体,防身自卫、娱乐 自身这些表层功能癿综作 用,更囿亍中华武德作为 一种深层次癿人文精神和 民族意识,它是各种国粹 文化癿代表,也是时代生 存价值癿体现。

小学体育与健康第二十八课武术(一)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第二十八课武术(一)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第二十八课武术(一)教案引言:武术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武术,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孩子们的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

本文将围绕小学体育与健康第二十八课的主题——武术(一),编写一份教案,帮助老师们有效地教授武术课程。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

2. 掌握基本武术动作的动作要领,并能进行简单的训练。

3. 培养学生的耐力与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介绍。

2. 武术动作的学习和训练。

3. 武术表演与合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导(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们介绍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激发学生们对武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武术动作的学习(30分钟):a. 示范与解说:老师进行简单的武术动作示范和解说,学生们观摩并听取老师的指导。

b. 分组练习:将学生们分成小组,互相合作进行动作练习。

每个小组由一个组长指挥,其他成员按照老师的示范进行动作练习。

c. 教师巡视与点评:老师巡视并给予学生们指导和点评。

3. 武术表演与合作练习(50分钟):a. 小组合作:学生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武术动作,展开小组合作。

每个小组设计一段简短的武术表演,包括基本动作的组合和配合。

b. 组间比赛:学生们分组进行武术表演比赛,由其他同学评分并给出建议和意见。

同时,老师也可组织一次全班武术表演展示,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4. 总结与反思(1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们回顾整节武术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同时,老师也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四、教学辅助材料和设备:1. 多媒体展示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2. 武术动作示范视频和图片。

3. 内外场地合适的活动场所。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和动作技巧的掌握情况。

初中体育武术理论教案

初中体育武术理论教案

初中体育武术理论教案年级:八年级教材内容:1. 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2. 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3. 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

2. 让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3. 让学生学会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难点: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的运用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武术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

三、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和示范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让学生进行集体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四、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15分钟)1. 教师讲解和示范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让学生进行集体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武术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探索。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掌握了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并学会了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

学生在练习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但在个别动作的掌握上仍需加强个别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动作规范性和运动能力。

武术课教案

武术课教案

武术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 掌握基本的武术动作和技巧。

3. 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4. 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理论知识介绍:武术的起源、发展和分类。

2. 武术基本动作和技巧:基本的进攻、防御和反击动作,如直拳、下踢、跳踹等。

3. 武术套路:教授一至两个基础套路,如太极拳基本套路或少林拳基本套路。

4. 武术器械:介绍常见的武术器械,如刀、剑、棍等,进行基本的器械操练。

教学过程:1. 热身运动:进行全身运动热身,包括跑步、拉伸、肌肉放松等,为后续的课堂活动做好准备。

2. 基本动作教学:介绍和演示基本的武术动作和技巧,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训练:学生们分组进行练习,老师逐个指导和点评,帮助他们纠正动作中的错误。

4. 套路练习:学生们按照教师的指导,逐步学习和练习所选的武术套路,注意动作的流畅性和技巧的准确性。

5. 器械操练:介绍武术器械的基本用法和动作要领,进行器械的基本操练,强调安全和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评估:1. 基本动作和技巧的评估: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

2. 套路和器械操练的评估: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地完成所学的武术套路和器械操练动作,同时注重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3. 学生自我评估: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估,提供机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成长。

拓展活动:1. 武术表演: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所学的武术动作或套路,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2. 武术文化学习: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如功夫电影、武术名人等,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3. 参观交流:组织学生参观武术馆、武术比赛等,与其他武术爱好者进行交流和学习互动。

武术理论课教案

武术理论课教案

武术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武术起源及发展历程,培养对武术的兴趣。

2.掌握武术基本理论知识,学习武术技巧。

3.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律精神。

二、教学内容:1.武术的起源和发展1.1 古代武术的源头1.2 武术在不同朝代的发展1.3 现代武术的流派与特点2.武术基本理论2.1 武术的内在精神与哲学2.2 武术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技术3.武术技巧与实践3.1 基本拳法与腿法的练习3.2 简单器械的使用与训练3.3 自我防卫技巧的学习与应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介绍武术的魅力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同时,询问学生对武术的了解程度和期望,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2.武术的起源和发展(2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和简短的讲解,介绍古代武术的起源,包括中国古代的拳法、剑术等。

然后讲解武术在不同朝代的发展,引导学生了解武术的演变和流派的形成。

最后,简要介绍现代武术的流派和特点,如太极拳、少林功夫等。

3.武术基本理论(30分钟)3.1 武术的内在精神与哲学讲解武术强调的精神境界,如尊师重道、忍耐和毅力等。

同时,讲解武术哲学的核心理念,如以柔克刚、追求和谐等。

3.2 武术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技术介绍武术的基本原理,如重心稳定、力的传导等。

然后重点讲解武术的核心技术,如拳法的出拳、腿法的踢腿等。

通过示范和让学生模仿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4.武术技巧与实践(60分钟)4.1 基本拳法与腿法的练习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基本拳法和腿法的练习,如直拳、勾拳、正踢腿、侧踢腿等。

先进行基本动作的单独练习,然后逐渐组合起来,形成简单的武术招式。

4.2 简单器械的使用与训练引导学生了解简单器械的种类和用途,如棍、剑、刀等。

然后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不同的武器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如刀法、剑法等。

4.3 自我防卫技巧的学习与应用介绍一些实用的自我防卫技巧,如解脱技巧、摔倒技巧等。

通过示范和模拟情景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防卫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任务:深入认识武术教学的特点,结合实际了解并部分掌握武术教学法,对套路
教学步骤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掌握中学武术教学的特点。
课的
部分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
时间




一、介绍武术的含义及来源
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两大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中国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兽多人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原始人为了生存,出于本能必须与自然界、禽兽进行搏斗,在生产、狩猎中练就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和使用工具的技能。后来又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制或木制的工具作为武器,并且产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斗捕杀技能,原始部落战争对武术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4、套路学习 5、技术创新实践
(五)套路教学要求
1、重视基本技术动作和基本功教学
2、研究技术动作的趣味性
3、注重技术动作的规范性
4、围绕重点动作分节施教
(六)攻防技术教学的步骤
1、基本动作学习 2、基本素质练习
3、攻防技术组合学习 4、攻防战术学习
5、模拟实战练习 6、实战练习
(七)攻防技术教学的要求
⑴练习方法
①模仿练习 ②重复练习 ③默想练习
⑵练习形式
①集体练习 ②分组练习 ③单人练习
④双人练习 ⑤综合练习 ⑥实战练习
3、评价法
⑴观察和提问 ⑵抽查与测验 ⑶教学比赛
4、多媒体教学法
⑴多媒体教学内容
①武术组合、套路和散打全程演示
②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
③结构复
⑤演示相关技术和理论资料
幻灯片讲解,利用一些图片或者视频引入主题,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氛围。
3min












二、教学内容 :
(一)武术教学的特点
1、重视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
2、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
3、结合攻防动作讲解示范
4、强调动作规范,突出不同拳种风格
5、注重内外兼修,提高演练技巧
(二)武术教学的要求
加强日常实践。
3


1、注重示范教学,运用多种形式教学
2、了解各种拳种风格和特点
3、提高安全教育意识
(三)武术教学法
1、指导法
⑴讲解法
①讲解的内容 ②讲解的方法
⑵示范
①完整示范 ②分解示范
③示范位置、示范面与示范速度
⑶领做与口令
⑷纠正错误
①指导法 ②静耗体验 ③语言提示 ④对比分析
⑸解析
①分析动作规律 ②剖析制约环节
2、练习法
⑵多媒体教学形式
①观看技术录像、光盘
②微格教学
5、探究教学法
⑴探究教学内容
①武术组合或套路记忆问题
②武术繁难动作掌握问题
③武术图解识别和自学问题
④武术动作改编创新问题
⑤武术教法运用的问题
⑥武术专项身体素质提高问题
⑵探究教学形式
①共同参与 ②自学任教 ③创新学习
(四)套路教学步骤
1、基本动作学习2、基本功练习3、组合动作学习
1、重视基本素质和基本技术动作教学
2、加强技术动作解析 3、注重武德教育
4、强化重点技术动作 5、突出防身技法教学
(八)中学武术教学的要求
1、注意武德教育
2、突出难点,围绕重点
3、以人为本,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5、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内容
6、注意中学教学的特殊性,以集体教学为主
7、加强安全教育
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对武术套路的教学步骤,教学要求进行讲解阐述。
然后,可以利用一段武术视频作为解析对象,讲述其套路教学的步骤及要求。
根据一些比赛的竞赛要求,讲述攻防技术的重要性。
然后,对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进行总结思考,布置作业。
40


40


40


归纳
总结
部分
教师要根据课堂效果以及氛围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态和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并对本堂课做出总结评价。下课后,根据教学过程对理论知识或者课堂设计做出调整或者修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可以根据实践教学经验和过程,总结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解决并深入研究调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8、培养骨干
(九)思考题
1.简述武术教学有哪些特点?
2.直观教学法的内容和应用方法有哪些?
3.在教学中如何灵活运用探究教学法?
4.武术套路教学有哪些步骤和要求?
5.简述攻防动作有哪些教学步骤和要求
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武术的特点、教学要求、教学法等进行深入的阐述。
根据相关的理论,给出教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体育理论课教案
学科
科目
授课班级
人数
时间
任课
教师
课次
武术
理论课
高一
40
2014.6.
陶前
1
1、教学内容:中学武术教材教法
2、教学的重点、难点:
①重点:武术教学的特点与要求
②难点:武术教学法与套路教学的步骤
3、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①目的:明确武术的民族精神,了解武术的内涵。使学生对武术与传统文化之间
的影响有全面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