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课教学设计说明
武术教学设计(精编8篇)

武术教学设计(精编8篇)武术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前滚翻、游戏“智取”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前滚翻是一种保护性动作,通过练习前滚翻,让学生掌握在摔倒时正确的保护动作。
为今后生活学习提供安全保障。
并帮助和启发学生开展一些创意活动;发展学生体能,提高灵敏、协调能力;培养克服困难,团结协作,敢于在体育活动展示自我的精神。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并且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
他们都比较活泼、思维反应敏捷,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差,在集体活动中有时不能顾及团队。
所以,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对培养其社会适应性也有积极意义。
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结合教材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讨,互相合作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技巧是小学三至四年级体育教学的主要教材内容之一,比一二年级滚动与滚翻教材提高了动作的难度。
三年级学生是柔韧和灵敏素质发展的敏感时期,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但感知事物直接视听和形象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也容易分散注意力。
因此,在课中运用了“道具”——手绢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课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分散与集中,友伴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尝试练习为主.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体育运功的愉悦,并能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技巧。
1.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教学常规。
2.准备活动:教师创设游动物园情景,让学生模仿在游览过程中所见动物的走与跳.3.学生自主体验尝试前滚翻动作.互相探讨动作。
4.学生大胆展示动作,学生评价。
5.教师评价表扬,讲解动作要领.示范动作。
《武术》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武术》教学设计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武术》教材第三章“基本拳术”,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的“长拳基本动作”及第四节“长拳组合练习”。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长拳的基本手法、步法和身法,并能够组合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熟悉长拳的基本手法、步法和身法,提高学生的动作质量。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增强体质,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3. 通过武术教学,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拳组合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教学重点:长拳的基本手法、步法和身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拳教学视频、示范动作图解、音响设备。
学具:武术服装、护具、拳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武术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长拳的特点。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长拳的基本手法、步法和身法,讲解动作要领。
3. 示范与练习(10分钟):教师示范长拳基本动作,学生跟随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组合动作练习(10分钟):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的组合动作进行练习,注意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6. 情景模拟(15分钟):模拟比赛场景,让学生体验实战,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长拳基本动作:手法、步法、身法2. 长拳组合练习:动作连贯、协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复习长拳基本动作,自编一个长拳组合动作。
2. 答案:学生可根据所学基本动作,结合自身特点,创编一个具有个人风格的长拳组合动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长拳的基本手法、步法和身法,提高了学生的动作质量。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武术拳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武术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武术不仅具有独特的健身价值,还能增强人的意志品质,提高道德修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武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武术的魅力,提高武术技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2.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武术动作,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武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4. 道德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知识:介绍武术的起源、发展、流派、特点等。
2. 武术基本动作:包括拳法、腿法、摔法、擒拿等。
3. 武术套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套路进行教学,如太极拳、少林拳等。
4. 武术器械:教授武术器械的基本使用方法,如剑、枪、棍等。
5. 武术理论:讲解武术的呼吸、节奏、步伐等理论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武术表演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武术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武术的内涵。
2. 武术基本动作教学(1)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跟学。
(2)教师逐一纠正学生的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武术套路教学(1)教师示范套路,学生跟学。
(2)教师逐一讲解套路动作要领,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
(3)学生分组练习套路,教师巡回指导。
4. 武术器械教学(1)教师示范器械使用方法,学生跟学。
(2)教师逐一讲解器械的使用技巧,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练习器械,教师巡回指导。
5. 武术理论教学(1)教师讲解武术的呼吸、节奏、步伐等理论知识。
(2)学生结合实践,总结武术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武术教案10篇

武术教案10篇标题:武术教案10篇教案1:基础功训练教学目标:通过基础功训练,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站立姿势、基本的呼吸技巧和身体平衡。
教学内容:站立姿势、呼吸技巧、身体平衡训练教学方法:示范、指导、练习评估方法:观察学生的站立姿势、呼吸技巧和身体平衡的表现教案2:基本拳法练习教学目标:通过基本拳法练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拳法动作和拳击技巧。
教学内容:直拳、钩拳、勾拳、上勾拳等基本拳法动作教学方法:示范、指导、练习、对练评估方法:观察学生的拳法动作的准确性和技巧的运用情况教案3:腿法练习教学目标:通过腿法练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腿法动作和踢击技巧。
教学内容:直踢、侧踢、回旋踢、膝撞等基本腿法动作教学方法:示范、指导、练习、对练评估方法:观察学生腿法动作的准确性和技巧的运用情况教案4:套路训练教学目标:通过套路训练,学生能够掌握武术套路的基本动作和连贯性。
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武术套路进行训练教学方法:示范、指导、练习、演示评估方法:观察学生套路动作的准确性、连贯性和整体表现教案5:应用技巧训练教学目标:通过应用技巧训练,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拳法、腿法和套路技巧应用于实战情境中。
教学内容:实战技巧、应对策略教学方法:示范、指导、练习、对练评估方法:观察学生在实战情境中的技巧应用和应对策略的灵活性教案6:武术哲学与道德教育教学目标:通过介绍武术哲学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精神修养。
教学内容:武术哲学、道德教育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案例分析评估方法:学生对武术哲学和道德教育的理解和应用情况教案7:武术器械训练教学目标:通过武术器械训练,学生能够掌握常见武术器械的使用技巧和基本动作。
教学内容:剑、刀、棍、鞭等武术器械的基本动作教学方法:示范、指导、练习、对练评估方法:观察学生武术器械动作的准确性和技巧的运用情况教案8:身体柔韧性训练教学目标:通过身体柔韧性训练,学生能够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教学内容:拉伸训练、关节活动、身体平衡训练教学方法:示范、指导、练习、对练评估方法:观察学生身体柔韧性和灵活性的提高情况教案9:武术表演与比赛准备教学目标:通过武术表演与比赛准备,学生能够展示所学武术技巧并提高比赛表现水平。
武术课程教学设计《少年功夫扇》

武术课程教学设计《少年功夫扇》《武术课程教学设计《少年功夫扇》》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一、指导思想本课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武术教学特色而设计的,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学练、团结协作的品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力争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武术的魅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武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对于中学体育教学而言,武术是一个既能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又能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发展学生个性,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好教材。
本节课是武术短兵器——功夫扇的教学。
功夫扇是武术传统器械之一,由于它材质较轻,安全系数较高,学生对功夫扇的学习有很浓厚的兴趣,因此在中学开展功夫扇的教学有很大优势。
本套自选功夫扇套路共11式,是由弓、马、扑、虚、歇等基本武术步型组成,结合了开扇、刺扇、劈扇、云扇等动作,既简单易学,又能体现武术的精气神。
功夫扇套路单元共安排6次课,本节课为第4次课,属于复习提高课。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也是我校开展武术校本课程的教学对象。
此年龄段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敢于表现自我,因此一些带有模仿性、表演性的练习能够较好的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之他们经过初一一学年的武术基本功学习,有了一定的武术功底,也为功夫扇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困难因素:学生缺乏对套路节奏的把握,缺少武术意识。
针对这一问题,本节课安排了组合动作的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套路的节奏。
3、课堂教学方法手段的设计:为更好的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采用了教师示范和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为了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武术动作要领及要求,还制订了便于学生练习的《武功秘籍》。
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正确示范以及与同伴之间的互帮互助,可以使本节课的教学质量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本节课的另一特点就是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武术教案模板(5篇

武术教案模板(5篇第一篇:基础入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武术基础教程》的第一章“武术基本知识”和第二章“基本动作训练”,具体内容包括武术的历史发展、基本手形、步形以及简单的组合动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手形、步形等。
2. 掌握基本动作要领,形成正确的动作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律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基本动作的协调性与流畅性。
重点:基本手形、步形的正确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视频、音响设备、示范器材。
学具:武术服装、护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武术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武术的历史发展和基本知识。
3. 动作示范:演示基本手形、步形,讲解动作要领。
4. 实践练习: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 组合动作练习:将基本动作组合,进行连贯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武术基本知识框架图。
2. 基本手形、步形动作要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复习课堂所学基本动作,录制视频。
2. 答案:正确完成基本手形、步形动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动作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观看经典武术比赛,了解不同流派。
第二篇:拳术训练第三篇:器械训练(同上,仅需替换相应内容)第四篇:套路学习(同上,仅需替换相应内容)第五篇:实战技巧(同上,仅需替换相应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练习三、板书设计四、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在教学过程中,难点与重点的设定至关重要。
难点通常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困难或难以掌握的部分,而重点则是指对于整个课程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的部分。
a. 降低动作难度,让学生先掌握基本动作要素。
b. 采用分解教学法,将复杂动作拆解为简单部分,逐一讲解。
c. 设计有针对性的辅助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与流畅性。
2. 重点设定: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明确本节课的重点。
九年级《武术》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武术》的教学中,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武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2.掌握武术的基本功,如拳、掌、勾、踢、蹲等基本动作,以及组合动作的练习方法。
3.学会基本的武术套路,如长拳、南拳等,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5.家庭互动作业: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练习武术,增进亲子关系,同时让家人了解武术,关注学生的成长。学生可在家中组织小型武术比赛,邀请家人担任评委,共同体验武术的乐趣。
1.作业布置需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度调整难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2.教师应及时检查作业,给予评价和指导,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4.教学拓展:
(1)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武术比赛,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和实践能力;
(2)开展武术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特长,丰富校园文化;
(3)邀请武术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讲述古代武术家的故事,如霍元甲、叶问等,引导学生了解武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他们对武术的敬意和兴趣。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2.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通过讲述武术的历史典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基本动作教学:采用分解教学、示范教学等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武术基本动作;
(3)套路教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套路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4)德育教育:结合武术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武术教学设计(共5篇)

武术教学设计(共5篇)第1篇:武术教学设计小学体育四年级《武术》——武术:基本功和动作组合3——(2)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武术是我中华民族体育的瑰宝,是一项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运动项目。
小学阶段应将培养武术学习的兴趣和姿态放在武术教学目标的首位。
通过武术基本手型和步法的学习,使得学生初步建立武术组合动作的套路概念,激发民族自豪感。
习武先要习德,武德教育要从“抱拳礼”学习开始。
上下课要有礼;表演前后要有礼;师生之间要有礼;互相学习要有礼。
培养学生“以礼始,以礼终”,规范其行为方式,树立崇尚武德的精神。
二、相关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以武术基本功组合套路为主教材。
本教材共设三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
是以武术基本手型、基本步型、基本动作组合套路为主的学习,其动作简单明快、刚柔相济、张弛有致、造型优美、有较强的健身性和观赏性,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武术基本功组合动作的套路有一个初步了解,为五年级学习“五步拳”奠定基础。
综合活动通过“捉尾巴”、“撕名牌”游戏的辅助练习,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协调能力。
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享受“快乐体育”教学所带来的体验。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的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借班上课。
虽然教学对象是完全陌生的一批孩子,但四年级学生的共通点;对体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运动技能虽一般,但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对动作认识有自己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掌握动作要领较快。
教师在教学中少讲解,多示范,多提示;多采用激励的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练积极性。
三、学习目标(一)掌握武术基本功及组合动作,明确组合动作步法的方向路线。
(二)学会游戏“捉尾巴”、“撕名牌”的方法和规则,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三)发展身体协调、灵敏性等素质,提高下肢力量。
(四)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克服困难及团队协作意识。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武术基本手型、步法动作正确、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容分析本课容为五步拳全套动作及部分技术动作的攻守对抗(新授),选自体育与健康一书武术项目实践部分中的第二部分五步拳。
这项容既有着重上肢手型的练习,又有着重下肢步型的练习,而且均要求全身各部分的协调性,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符合高一学生的身心特点,也符合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
五步拳是本次课的新授教材,它是武术运动中最常用的一种组合动作,五步拳是后面武术教学容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前面所学手型和步型技术的综合运用,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连接各种技术动作和实际对抗能力。
武术基本功组合拳共4个课次,本课为第1课次,是新学教材,重点是基本手型和步型的身体协调,攻中有防。
为第2课次的少年拳教学作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根据高一学生的体育能力现状,针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主题式情境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2)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五步拳基本技术及攻防要素。
(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
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已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
武术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之一,虽没有基础,但对学习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
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教学观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挖掘能引起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的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本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既懂又会,掌握灵活的运动学习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智育因素,为终身体育服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教法设想:五步拳采用尝试、比较教学法,使学生在尝试中、在与事例动作比较的过程中得出五步拳技术的要点,再结合以往所学技术,自创方法,进行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采用练习法,使学生在多次练习中掌握技术;用演示法,使学生的创造成果得到表现和肯定。
整堂课采用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法。
(3)学法指导:本课采用“尝试---比较---讨论----创造----练习----比赛----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同时渗透德育容,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
在体验、想象、演示、分析比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五步拳动作的标准性。
难点:培养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
六、教学流程图热身→搏击操(音乐伴奏)教:引导、提问、巡视、纠错。
(音乐)教材(五步拳)队形变化(攻防对抗)示:用、练、编。
整理太极拳放松[简单动作](音乐)、小结、。
下课回收器材。
七、教学过程1、课堂常规1分钟2、搏击操5分钟柔韧操[a体前屈c横叉d竖叉e翻腰]3分钟柔韧性踢腿(正踢、侧踢)2分钟(音乐相伴)学生在动感时尚的节拍里跟随老师共跳搏击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模仿能力,既活动了身体,又调动了武术激情,为本课的新授教材奠定基础。
3、教师示演示全套技术动作2分钟武术图解武术的三种手型掌拳勾五步拳图示{本节课学习容并步抱拳(图1)搂手弓步冲拳(图2)弹腿冲拳(图3)马步架打(4)}歇步盖打(图5)、提膝仆步穿掌(图6、7)、虚步挑掌(图8)、起势、收势(图9)。
并步抱拳(图1)搂手弓步冲拳(图2)弹腿冲拳(图3)弹腿冲拳(图3)马步架打(图4)、歇步盖打(图5)提膝仆步穿掌(图6、7)虚步挑掌(图8)起势、收势(图9)4、学习五步拳技术动作17分钟采用的组织形式是教师示讲解、师生共同完成、集体练习、参与比赛,动作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完成五步拳技术动作。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音乐相伴)教师:(1)教师递进式讲解共同完成动作(2)鼓励、纠错(3)攻防讲解(4)评价学生:(1)领悟(2)集体操练(3)优中选优共同完成(4)攻防练习〈模拟〉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结合学生示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对示的学生表扬鼓励并纠正错误。
引导学生探究分析五步拳的技术要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积极模仿的好习惯。
目的是既热身,又以此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5、分组进行创编攻防动作,由小组长负责与组员一起商讨创编新动作,教师观察指导教师评价讲解攻防作用(五步拳实用技法析解)10分钟五步拳实用技法析解(一)、五步拳实用技法要点提示(1、五步拳套路动作运用时要整学活用,随机应变,不可拘泥于拳路,一成不变。
(2、实用时既要注意动作明显用法,又要领会暗藏用法,应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招法欲用至纯熟,必须经过单招练习、对招喂手、实战运用等过程,并要配合功力练习,如击靶、摔沙人、踢木桩等。
(4、因个人的体能、悟性、掌握动作情况等方面都存有差异,所以在练习时首先要从顺手的、简单的招法练起,逐步再练习较难的招法,这样利于初学者兴趣的提升并为掌握较难动作起到铺垫作用。
(二)、五步拳实用技法析解(1、并步抱拳实用法(a)顶肘击肋(图10、11)(b)挎肘别摔(图12、 13)(c)缠臂胸撞(图14、15)。
(2、搂手弓步冲拳实用法(a)晃面击胸(图16、17)(b)搂臂击肋(图18、19)(c)防腿击心(图20)(3、弹腿冲拳(a)弹裆击面(图21)(b)格肘踢裆(图22)(c)拍头弹面(图23)(4、马步架打(a)马步挑打(图24、25)(b)挡臂横击头(图26、27)6、简易太极拳放松3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打太极拳进行放松,音乐伴奏,使学生在身心上得到充分放松,愉快地结束本课。
7、总结,收回器材,师生再见!2分钟八、教学效果的预计因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对教材的特点、重、难点、学生的情况等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教法与学法的选择遵循了教学原则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预计会顺利地达到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参与各项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情感融洽。
预计平均心率为115—125次/分,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45--55%,练习强度为中。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武术五步拳教案班级:高一(1)班人数:40人课时:第一课时复习部分一、讲解本课程教学宗旨学武以强身,尚武以修德,涵武以励志,学武贵在强身健体,防身,而不是用于打架斗殴。
一、复习武术基本手型和步型1基本手型拳、掌、勾要点:握拳拳面要平;掌、四指要并拢;勾、五指捏拢,手腕要下垂。
2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歇步、仆步。
要点:弓步要前腿弓、后腿绷、挺胸、塌腰;马步要挺胸、脚跟外蹬;虚步要前脚尖虚点地;歇步两腿交叉靠拢全蹲;仆步要全脚掌着地。
难点:虚步要虚、实分明。
教法:1.教师做完整的示。
2.教师边示边讲解3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示图解:拳掌勾仆步弓步歇步马步虚步学法:1观察教师完整示动作,了解动作的基本特点。
2随教师的示和讲解一起做。
3学生自己练习,并根据教师的指导完善自己的动作。
要求:学生在做步法练习时,动作要规、幅度要大。
多多3分钟中中基本二、认识了解阶段五步拳由9个基本动作组合而成,其中歇步冲拳→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相对较难,五步拳: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冲拳-提膝仆步穿掌一虚步挑掌(1)、⒈预备姿势:并步抱拳:如图:双手放于腰间,双脚并拢⒉弓步冲拳:成左弓步,左手向左平搂收回腰间抱拳;教法1.教师演练成套动作2.讲解五步拳的部分实战攻防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法1.讲解:弓步冲拳步的技术要领以及易犯错误2.示:(分解完整)1)慢动作示(分解完整)2)正常速度示(分解完整)3.指挥学生练习(口令)4.纠正练多2分钟20分钟中部分(第二和三课时)冲右拳,目视前方;如图:左大腿于地面平行,右腿绷直要有力度!⒊弹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冲左拳,收右拳,目视前方;如图:⒋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冲右拳,目视右方;如图:两大腿于地面平行,脚尖正对前方;⒌歇步盖冲拳①、左脚向右脚后插一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左下盖,掌外沿向前,身体左转90°,收左拳,目视右掌;如图:教法1讲解:弓步冲拳接弹腿冲拳的技术实战攻防要领2.示:(模拟演练攻防技术)3.鼓励学生创造性模仿,领会动作技术重点4.指挥学生练习(口令)5.纠正再练1.讲解:怎样把单个基本动作进行组合串连,注意出拳的力度和手法,左右膝关节弹动技术的掌握,并要求重点学习步法的动作技术以及连贯性2.示:(分解示)1)慢动作示2)正常速度示3)改变方向的动作示3.指挥学生练习(口令)4.纠错再练1.讲解:侧交叉步的技术动作及要领2.示:(分解示)1)慢动作示2)正常速度示3)改变方向的动作示3.指挥学生练习(口令)4.纠错再练1.讲解:侧并步的技术动作及要领以及易犯错误2.示:(分解示)1)慢动作示2)正常速度示3)改变方向的动作示3.指挥学生练习(口令)4.纠错再练多多多多中中中中基本部分(第四和五课时)②、上动不停,两腿屈膝下蹲成歇步,同时冲左拳,收右拳,目视左拳;如图:⒍提膝仆步穿掌两腿起立,身体左转。
随即左拳变掌,顺势收至右腋下;右拳变掌,由左手背上穿出,手心向上。
同时左腿屈膝提起,目视右手如图:⒎上动不停,左脚落地成仆步;左手掌指朝前,沿左腿侧穿至左脚面。
目视左掌、如图:⒏虚步挑掌左腿屈膝前弓,右脚前上成右虚步。
同时左手向后划弧成勾手,右手顺右腿外侧向上挑掌,目视前方。
如图:⒐并步抱拳左脚向右脚靠拢成并步。
同时左钩手和右掌变拳,回收抱于腰间,目视前方:如图:1)示2)讲解3)强调连接法的方法,进一步对教学重点进行讲解分析指出易犯错误4)及时纠错1)示2)讲解3)强调眼神于动作的协调配合,提膝的高度以及仆步的幅度;动作要干脆有力,舒展大气。
4)及时纠错,做对比示,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
1)示2)讲解3)强调连接法的方法,进一步对教学重点进行讲解分析指出易犯错误4)及时纠错1)示2)讲解3)强调连接法的方法,进一步对教学重点进行讲解分析指出易犯错误4)及时纠错讲解:多多多多中中中中1.分组自主练习:1)10个一组,共4组2)轮换方法:从右至左依次上前领操2.小组长领操流程5)教师巡视观察6)选出好的领操员带领全班练多5分钟中结束部分1、放松活动(配合音乐打一段简易太极,调节呼吸)2、师生互评,下课1、教师组织领做(带头示),学生学习,体会跟随呼吸放松身体2、指出本课优点与缺点3、组织:四列横队多5分钟小小结1、希望90%能学会动作方法,做到冲拳、弹踢、架打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