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 4.4月相
七年级科学下册44《月相》优质教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44《月相》优质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科学下册第44课《月相》,依据浙教版教材内容进行设计。
主要涉及教材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的第五节,详细内容围绕月相的概念、成因、变化规律以及月相与潮汐的关系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相的概念,理解月相形成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观察月相变化的能力,使其能解释生活中的月相现象。
3. 引导学生了解月相与潮汐的关系,激发他们对地球宇宙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月相的概念、成因及变化规律。
难点:月相与潮汐的关系,以及月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球模型、地球模型、手电筒、月相变化图。
2.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月球模型、地球模型和手电筒,模拟月相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月相的变化。
2. 知识讲解(1)月相的概念及成因(2)月相的变化规律(3)月相与潮汐的关系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如何观察月相,以及如何根据月相判断农历日期。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观察月相变化图,填写观察记录表,并尝试画出月相变化过程。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月相的概念、成因2. 月相的变化规律3. 月相与潮汐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分析月相变化规律。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绘制月相变化图,并说明月相变化规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月相与潮汐的关系,探索地球宇宙现象的奥秘。
推荐阅读《探索宇宙》等科普书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知识讲解中的月相变化规律3. 例题讲解中的月相观察方法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中的观察记录与分析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关键环节。
通过模拟月相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直观感受月相变化,从而加深对月相概念的理解。
新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4.4月相

4.4月相
——雅文教育
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
月相形成原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我们见到的月光其实是太阳的反射光。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地球上的观测者所看到的、被太阳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却发生着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不同月相的月亮出没时刻表
月相变化规律
上弦月下弦月
上(弦月)下(弦月)
上(半月)下(半月)
上(半夜)下(半夜)
西(边天)东(边天)
西(边亮)东(边亮)
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
出现在西侧的天空,出现在东侧的天空,
是月亮的西侧半边明亮。
是月亮的东侧半边明亮。
浙教版科学七下4.4月相

浙教版科学七下4.4月相一、聚焦教材1.月相是指月球的各种。
月相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月球本身以及一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2.月相的变化周期平均为天,称为,每个月的朔为农历的,望为—或,农历的初七、初八为,二十二、二十三为。
二、A练就好基础基础达标3.如图所示,2021年5月26日,我国一些地区观察到了“超级月亮”景观,它还有个别致的名称叫“超级粉红月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天杭州地区昼夜等长B.月球表面的暗区是平原和盆地C.“超级月亮”是由于当天月球体积变大了D.看•到“超级粉红月亮”是因为月球的大气层反射粉色的光4.产生月相变化的原因是()①月球是一个球体②月球本身不发光③月球绕地球运动④月球相对地球、太阳位置的变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2021七下•杭州期末)如图是观察月相的模拟实验,完成该活动的下列有关操作中,错误的是()A.小球应沿ATH逆时针方向移动B.在移动小球的同时,灯光也随之转动C.记录的是观察到小球光亮部分的形状D.若没有灯光,可用一半黑一半白的小球代替6.(2020七下♦下城期末)我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6月17日(农历初八)成功发射,并顺利与“天和”核心舱对接,三名航天员将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相关的科学试验。
这一天,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最接近于()7.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周六,中秋节)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
如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甲T乙T丙T丁绕着太阳公转,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当晚的月相是_(填月相名称)。
8.读“月相示意图(阴影表示暗部)“,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所示月相的名称。
A.;B.;C.;D.O(2)在一个农历月中,上述月相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是(填字母)。
(3)上图月相图与下图中的日、地、月位置关系一一对应,请在括号中填出。
MNOPA-;B-;C-;D-三、B更上一层楼能力提升9.(2020七上啷州期末)在时间单位中,1公历年约365天,1农历月约30天,1天有24小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课件-4.4 月相

第4章 地球与宇宙
1.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称为__月__相____。从新月开始,经 历_上__弦__月___、__满__月____、_下__弦__月___、新月,它的一个 周期变化称为__朔__望__月__,平均时间为___2_9_.5_3___天。
2.产生原因是:①月球不发光也不透明; ②_月__球__围__绕__地__球__公__转__一__周__的__时__间__约__为__一__个__月____; ③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内发生 __周__期__性____变化。
7.当日、地、月三个天体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地球 上观察到的月相为( A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点拨】当月球处于地日之间时,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 月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此时不存在看到太阳光照亮的月 球部分的情况,所以是新月,A符合题意。
8.“嫦娥五号”是我国登月计划的重要一步,以下与月球 相关的描述合理的是( D ) A.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会发光 B.“嫦娥五号”登月后不会受到月球引力的作用 C.月球上有氧气,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自由呼吸 D.“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农历十五、十六看到的月 相是满月
(3)我们观察的月球有圆缺变化的原因: _日__地__月__三__者__的__位__置__不__断__发__生__变__化____。
【点拨】读图可知,A、B、C、D四处月相的名称是:A新 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 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 朔望月;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 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 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动,从而产 生了月相的变化。所以我们观察到的月球有圆缺变化的原 因是:日、地、月三者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4月相精品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44 月相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4章“月相”内容。
具体涉及教材第四至六节,详细内容包括月相定义、月相变化原因、月相观察方法以及月相与潮汐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月相概念,掌握月相变化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月相能力,解月相与潮汐联系。
3. 激发学生对天文学兴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月相变化原因,月相与潮汐关系。
2. 教学重点:月相定义,观察月相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球模型、地球模型、手电筒、挂图。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月球模型和地球模型,引导学生思考月球是如何围绕地球旋转,月相又是如何产生。
2. 例题讲解:(1)什是月相?(2)月相变化原因是什?(3)如何观察月相?3. 随堂练习:(2)让学生观察月球模型,画出不同月相形状。
4. 讲解月相与潮汐关系,通过挂图和实例进行说明。
六、板书设计1. 月相定义2. 月相变化原因3. 观察月相方法4. 月相与潮汐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月相定义及其变化原因。
(2)观察并记录一周内月相变化,画出月相图。
2. 答案:(1)月相是指月球在绕地球旋转过程中,从地球上看到月球被太阳光照亮形状。
月相变化原因是月球绕地球旋转,同时地球绕太阳旋转。
(2)根据实际观察完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月相概念和变化原因掌握较好,但对月相观察方法掌握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持续观察月相,解月相与季节关系。
(2)探讨月相与潮汐对人类生活影响。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我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特别关注教材章节和详细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月相知识。
特别是第四至六节内容,不仅包含月相基础知识,还涉及月相与潮汐关联,这是学生理解难点,也是我教学中重点。
名师导学——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4 月相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4 月相学习指要一、知识要点1.月相是指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月相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以及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月相的变化周期为29.53天,接近于农历的l个月。
3.根据月相的形状可以大致判断当天的农历时间。
月相变化与农业生产、天气、潮汛、航空等有关。
二、重要提示1.月球的自转速度和公转速度相同,所以月球正对着太阳的一面一直没有变化。
虽然我们所看到的月相在不停地变化,而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月相只是月球正对太阳一面的一部分。
2.区别上弦月和下弦月的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上上上西西”是指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的西侧天空,而且是月亮的西侧半边明亮。
“下下下东东”是指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的东侧天空,而且是月亮的东侧半边明亮。
科学广场林肯妙用“月相”洗冤情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不仅具有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而且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据传,林肯在年轻时曾经当过律师,有一次他利用自己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为一个贫苦农民洗清了不白之冤,从而在美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一个名叫阿姆斯特朗的青年农民被指控谋财害命。
林肯以律师的身份查阅了这个农民的全部案卷,感觉其中的某些细节不尽真实。
开庭审理时,原告的证人一口咬定是被告所为,原告的证人是这样陈述的:“在那年的10月18日晚上11点钟,我正好站在一个草堆的后面。
我亲眼看见有一个青年人,在草堆的西边大约30米的一棵大树旁作案。
因为那天晚上的月亮非常明亮,所以月光照清了被告的脸庞,我敢断定作案人就是他!”那位叫阿姆斯特朗的被告听后大怒,但是纵然他有一千张嘴也难以说清楚。
此时,林肯从容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当庭宣布这个证人的证词完全是编造出来的。
接着林肯说出了其中的原委:“l0月18日那天晚上的月相正好是上弦月,也就是说月球只露出了半个脸。
晚上ll点钟的时候月球已经西沉下去了,因此就不会有月光了。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4.4月相教学课件共19张PPT含视频及音频

月相变化的顺序: 上弦月
初七、初八
月相变化
满月(望) 十五、十六
新月(朔) 农历初一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按月相周期对下列图形进行排序
① ② ③ A.月球各个方向的形状差不多
月相在一个月中的连续变化
④
⑤
某星期天小明外出旅游,一早起来只见弯弯的月亮挂在东方天边,此时约为农历(
⑥
)
⑦
月球绕地运动,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满月、上弦、新月、下弦 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平均为________天,称为__________。
D.初七、初八
说出月球分别在轨道A、B、C、D四处时的月相与日期
月球绕地运动,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每个月朔为农历的__________,
A.月球各个方向的形状差不多
月相变化的顺序正确的是 ( )
地球
农历初一
满月、 十五或十六
上弦月、 初七或初八
月相变化规律:
上(弦月)上(半月)上(半夜)西(边天)西(边亮) 上弦月 初七、初八
满月(望) 十五、十六
新月(朔) 农历初一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下(弦月)下(半月)下(半夜)东(边天)东(边亮)
例1、月相虽有变化,但月球始
终以同一面对着地球,这是
明 月 几 时 有 ? 把 酒 问 青 天 。
4.4 月 相
定义: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你看,你看,月亮的各种“脸”
月相在一个月中的连续变化
东
西察模拟实验 太阳: 一人拿手电筒固定不动 地球: 一人拿摄像头观察月相, 可原地转动 月球: 一人拿月球仪,绕地球 公转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4月相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44 月相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4页的“月相”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月相的定义、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相的种类及其对应的日期、月相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月相的概念,掌握月相的种类及变化规律。
2. 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理解地球、月球运动对月相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相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
重点:月相的种类及其变化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球仪、地球仪、投影仪、月相变化图。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笔记本、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月球仪和地球仪展示月相变化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月相变化的原因。
2. 例题讲解(1)什么是月相?月相的种类有哪些?(2)月相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月相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如何?3. 随堂练习(1)请学生根据观察,绘制一个月相变化图。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
4. 知识讲解(1)讲解月相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种类及其变化规律。
(2)阐述月相变化的原因,解释地球、月球运动对月相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月相的概念、种类及变化规律。
2. 月相变化的原因。
3. 地球、月球运动与月相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月相的概念及种类。
(2)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
(3)观察并记录一个月相变化过程,绘制月相变化图。
2. 答案:(1)月相是指月球在绕地球运动过程中,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光照亮的部位。
月相种类有: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等。
(2)月相变化的原因是月球绕地球运动,同时地球绕太阳运动,导致月球被太阳光照亮的部位不断变化。
(3)月相变化图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月相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在解释月相变化原因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道了月相的形状跟月球出现 的时间和出现的地点的关系后, 我们也可以通过月相的形状来 判别当时的大致时间
东边亮是下弦月,下半夜 出现,应该是早晨拍的
一嫌疑犯,被证人指证在农历初八晚上12 点在草垛东侧往西看,清清楚楚看见疑犯的 脸。你如何推测?
上弦月晚12点,月已落山,或 正悬于西方近地平线,由东往 西看正是对光,而犯人背光, 不可能看清。
上弦月 迟升后落 正午 半夜 上半夜见于西 初七、初
下弦月 早升先落 半夜 正午 下半夜见于东 二十二、
满月 此起彼落 黄昏 清晨 通宵可见
月相变化规律一:
月 相 名称 新月 或朔 上弦 月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间。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朝西面。 出 现 的 大 致 时 日 、地 、月 视觉形状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间(农历) 位置关系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月球的各种圆缺状态
D
C
B
E F H G
A
用铅笔涂黑看到的阴影部分
D
E
C B A
F
G
H
将实验结果与观察到的月相进行连线
你会说下列各月相的名称吗?
新月 娥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 凸月 下弦月 残月 新月
(朔)
(望)
月相的形成原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我们见 到的月光其实是太阳的反射光。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 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地球上的观测者所看到的、被太阳照亮的 月球部分的形状却发生着有规律地变化, 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6、诗句“月落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 C 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描写的月相是 ( ) A、新月 B、满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
地球 、
三者
3、下图所示意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四种月相,按时间 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B )
①
A、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②
③
④
B、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满 4、与太阳此起彼落,通宵可见的月相是___月。
A 5、“傍晚一弯明月挂在树梢”的明月应是 ( ) A、月面朝西 B、月面朝东 C、位于东部天空 D、位于仰头正中天空
写出图A、B、C、D月相的名称,并回答问题: (图中的方向为左西右东)
A 下弦月
B 满月
C上弦月 D下蛾眉月
1、后半夜在东南方向天空可见的月相是 AD ,通宵 可见的月相是 B ,前半夜在西南方向夜空可见 的月相是 C ,月末几天出现在东南方夜空的月相 是 D 。
月球 2、月相变化是由于 太阳 、 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造成的。
水调歌头
-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什么是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中考资源网
月球和地球一样不会发光, 太阳总是把半个月球照亮。但 我们看到的月球却有圆缺的变 化。这是为什么呢?
D
E F
C B
A
H G
用一个一半涂成黑色 的乒乓球表示月球, 白色部分始终向前表 示被太阳光照亮的部 分。分别按A-----H的 逆时针方向观察球被 光照亮部分的形状。 在空心球中用铅笔画 出不同方位球光亮部 分的形状
满月(望月) 十五、十六 下弦月 廿二、廿三
三球一直线(地在中间)一轮明月(晚出晨落,通 宵可见) 三球垂直 半圆,月面朝东 (下半夜东边天空)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练习“写出与下列诗句相应的月相”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 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上弦) B.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 人约黄昏后。 (满月) C.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鹘。 (新月) D.采莲去,月没春江曙。 (满月) E.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残月) F.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满月)
探究月相变化规律:
在课本142 页用铅笔画 出在地球上 观察到的新 月、满月、 上弦月、下 弦月的月相 (用阴影线 表示暗部)
夜晚见月情 没比较 形 同升同落 清晨 黄昏 彻夜不见
天,月面朝西 天,月面朝东
新月
出现日 期[农 历] 初一
八 二十三 十五、十 六
西(边亮)
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 半夜,出现在西侧的天空, 是月亮的西侧半边明亮。 (上弦月之前月相)
月相变化规律二
1、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 出现在西边的天空西边亮(月面朝西)。 2、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 出现在东边天空东边亮(月面朝东)。
可以简记为: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春节
新月
元宵节 端午
满月 上弦月
重阳
上弦月
中秋节
满月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五月初五 九月初九 八月十五
上弦月
上(弦月)
下弦月
下(弦月)
下(半月) 下(半夜) 东(边天) 东(边亮)
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 半夜,出现在东侧的天空, 是月亮的东侧半边明亮。 (下弦月之后月相)
上(半月)
上(半夜)
西(边天)
小结:
一、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二、月相的形成原因:
1、月球不发光。
2、日、地、月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三、月相变化的规律
月相名称 上弦月 农历大致时间 初七、八 日、地、月位置关系 三球垂直 月相视觉形状 半圆,月面朝西 (上半夜西边天空) 新月(朔月) 初一 三球一直线(月在中间)不可见(晨出晚落)
初一 大致在一条直 线上,月居中。
大致成直角, 月在地以西
不可见
半圆。上半夜 见于西部天空, 月面朝西 通宵可见, 一轮明月 半圆。下半夜 见于东半部天 空,月面朝东
初七、初八
满月 或望
下弦 月
十五、十六
大致在一条直 线上,地居中。
大致成直角,月 球在地球以东
二十二、二十三
朔望月: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我国的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每月 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我们现在过的什么节是根据农历确定的,你知 道这些节日时的月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