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筛板-精馏塔
化工原理设计 丙烯 塔顶 筛板 1.6 70剖析

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和控制方案共七章。
说明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详细的阐述,对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的设计也做了正确的说明。
鉴于设计者经验有限,本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错误,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第一章概述 (1)第二章流程简介 (3)第三章精馏塔工艺设计 (5)第四章再沸器的设计 (19)第五章辅助设备的设计 (26)第六章管路设计 (34)第七章控制方案 (35)设计心得及总结 (36)附件一C程序1 (38)附件二matlab程序2 (50)附录一主要符号说明 (51)附录二参考文献 (54)第一章概述精馏是分离过程中的重要单元操作之一,所用设备主要包括精馏塔及再沸器和冷凝器。
1.精馏塔精馏塔是一圆形筒体,塔内装有多层塔板或填料,塔中部适宜位置设有进料板。
两相在塔板上相互接触时,液相被加热,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向气相中转移;气相被部分冷凝,气相中难挥发组分向液相中转移,从而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得到高程度的分离。
简单精馏中,只有一股进料,进料位置将塔分为精馏段和提馏段,而在塔顶和塔底分别引出一股产品。
精馏塔内,气、液两相的温度和压力自上而下逐渐增加,塔顶最低,塔底最高。
本设计为筛板塔,筛板的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塔板阻力小且效率高。
但易漏液,易堵塞。
然而经长期研究发现其尚能满足生产要求,目前应用较为广泛。
2.再沸器作用:用以将塔底液体部分汽化后送回精馏塔,使塔内气液两相间的接触传质得以进行。
本设计采用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它是一垂直放置的管壳式换热器。
液体在自下而上通过换热器管程时部分汽化,由在壳程内的载热体供热。
立式热虹吸特点:▲循环推动力:釜液和换热器传热管气液混合物的密度差。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传热系数高。
▲壳程不能机械清洗,不适宜高粘度、或脏的传热介质。
▲塔釜提供气液分离空间和缓冲区。
3.冷凝器(设计从略)用以将塔顶蒸气冷凝成液体,部分冷凝液作塔顶产品,其余作回流液返回塔顶,使塔内气液两相间的接触传质得以进行,最常用的冷凝器是管壳式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板式精馏塔设计资料教程

umax C
L V V
umax — 最 大 空 塔 气 速 , m / s
L、V — 分 别 为 液 相 与 气 相 密 度 , kg m 3
负荷系数
C
C
20
20
0 .2
( C20 值 可 由 S m i t h 关 联 图 求 取 )
( 3) 加 料 板 位 置 的 确 定
求 出 精 馏 段 操 作 线 和 提 馏 段 操 作 线 的 交 点 x q 、 y q , 并 以x q 为 分
界线,当交替使用操作线方程和相平衡关系逐板往下计算到
xn xq 且 xn1 xq 时 , 就 以 第 n 块 板 为 进 料 板 。
( 4) 实 际 板 数 的 确 定
对高发泡系统及高压操作的塔,停留时间应加长些。
故在求得降液管的截面积之后,应按下式验算液体在降液管内的
停留时间,即
A f H T LS
5.注意事项: 写出详细计算步骤,并注明选用数据的来源; 每项设计结束后,列出计算结果明细表; 设计说明书要求字迹工整,装订成册上交。
第二部分:筛板式精馏塔设计方法
一. 工艺计算 二. 设备计算 三. 辅助设备计算 四. 塔体结构 五. 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一.工艺计算
主要内容是(1)物料衡算 (2)确定回流比 (3)确定理论板数 和实际板数 (4)塔的气液负荷计算 (5)热量衡算
(1).堰 长 lW : 依 据 溢 流 型 式 及 液 体 负 荷 决 定 堰 长 , 单 溢 流 型 塔 板 堰
长 lW 一 般 取 为 ( 0 . 6 ~ 0 . 8 ) D ; 双 溢 流 型 塔 板 , 两 侧 堰 长 取 为 ( 0 . 5 ~
精馏塔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1.塔型:选用重型浮阀塔F1型浮阀塔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节省材料,性能良好,广泛用于化工及炼油生产中,现已列入部颁标准(JB1118-68)内。
一般情况下采用重阀,只有在处理量大并且要求压强降得很低的系统(如减压塔)中,采用轻阀。
由于本设计采用常压操作即可完成任务故采用重阀。
重阀采用厚度未2mm的薄板冲制,每阀质量约为33g。
浮阀塔具有以下优点:生产能力大;操作弹性好;塔板效率高;气体压强及液面落差较小;使用周期长;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塔的造价低等。
2.操作压力:常压精馏因为常压下乙醇—水湿液态混合物,其沸点较低(小于100℃),故采用常压精馏就可以分离。
3.进料状态:泡点进料泡点进料的操作容易控制,而且不受季节的影响;另外泡点进料时精馏段和提留段塔径相同,设计和制造比较方便。
4.加热方式:采用间接蒸汽加热5.冷却剂与出口温度:采用25℃常温水为冷却剂,出口温度是40℃6.回流方式:泡点回流泡点回流易于控制,设计和控制是比较方便,而且可以节约能源。
3.1工艺条件和物性参数的计算3.3.1将质量分数转换成摩尔分数质量分数:0.425F X = 0.8346=0.92580.8346+0.1718D X ⨯=⨯⨯B 0.146=0.22120.146+0.918X ⨯=⨯⨯摩尔分数:()F 0.425/46=0.22430.425/4610.425/18x =+- 0.8300D x = 0.1000B x =3.1.2物料衡算摩尔流量:原料处理量=20.0115 1.85/t h -⨯= 故摩尔流量()()185010.42518500.42576.19/4618F kmol h ⨯-⨯=+=由F D B Fx Dx Bx =+ B F D =+ ()0.22430.176.1912.97/0.830.1F B D B x x D Fkmol h x x --==⨯=--()76.1912.9763.22/B F D kmol h =-=-= 质量流量:1850/F kg h = F D B Fx Dx Bx =+ B F D =+471.84/D kg h = 1378.16/B kg h =3.1.3平均分子量()()0.22434610.22431824.28/F M kg kmol =⨯+-⨯= ()()0.834610.831841.24/D M kg kmol =⨯+-⨯= ()0.1460.91820.8/B M kg kmol =⨯+⨯=3.1.4理论塔板数T N 的求取(图解法)乙醇—水气液平衡数据做x-y 图 (1) 最小回流比从下图读得,精馏线的斜率为min min 83340.5904183R R -==+,故min 1.441R =(2) 精馏段方程()min =1.2~2R R ,故取min =1.8 1.8 1.441 2.5938R R =⨯= 则精馏段方程为:y=0.7220.23111D x Rx x R R +=+++ (3) 提留段方程RR D=, 2.593812.9733.64L RD ==⨯=()/kmol h ()()146.61/V L D D R kmol h =+=+=1q =,()'46.61/V V kmol h =='33.6476.19109.83L L qF =+=+=()/kmol h则提留段方程为:''' 2.360.058B L By x x x V V=-=-故得到下图:由图得到全塔共需理论塔板13块,扣除再沸器后理论塔板数12N ,其中精T馏段12块,提留段0块E3.1.5全塔效率T(1)作t-x-y图:(2)计算黏度从t-x-y 图查得78.3C D t =︒,86.5C B t =︒,83.0C F t =︒ 则78.386.582.4C 22D B m t t t ++===︒ 由《流体力学与传热》附录二和P257液体粘度共线图可得水和乙醇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 ()L 82.4C =0.41mPa s μ︒⋅乙醇℃,()L 82.4C =0.3461mPa s μ︒⋅水℃()()()L L +1=0.22430.41+10.22430.34610.360Lm F F x x mPa s μμμ∴=⨯-⨯⨯-⨯=⋅乙醇水(3)相对挥发度:由t-x-y 图上查得,0.8300D x =, 0.84D y *= 0.1000B x =, 0.4385B y *=()()()()10.8410.83 1.07530.8310.841D D D D D y x x y α***-⨯-===⨯-- ()()()()10.438510.17.02850.110.43851B B B B B y x x y α***-⨯-===⨯--2.749m α∴=== 则计算全塔效率为:()0.2450.490.4913T m Lm E αμ-=⨯⋅=3.1.6实际塔板数1224.430.4913T P T N N E ===, 取整25P N = 其中,精馏段:12240.4913N ==精, 提留段:1N =精 3.1.7塔的工艺条件以及无聊数据计算(一)、操作压强因为常压下乙醇—水湿态混合物,其沸点较低(小于100C ︒),故采用常压精馏就可以分离。
(完整版)化工原理筛板精馏塔毕业课程设计

吉林化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筛板精馏塔分离苯—甲苯工艺设计教学院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材化 0801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张福胜2010年6 月 14日目录摘要.................................................... 一绪论.................................................... 二第一章流程及流程说明 (1)第二章精馏塔工艺的设计 (2)2.1产品浓度的计算 (2)2.1.1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 (2)2.1.2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22.2最小回流比的确定 (2)2.3物料衡算 32.4精馏段和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求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 3 2.4.2求操作线方程 32.5精馏塔理论塔板数及理论加料位置 32.6实际板数的计算32.7实际塔板数及实际加料位置3第三章精馏塔主要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 (5)3.1物性数据计算 (5)3.2精馏塔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9)3.3筛板流体力学验算 (13)3.4塔板负荷性能图 (16)第四章热量衡算 (21)4.1塔顶气体上升的焓 (21)4.2回流液的焓 (21)4.3塔顶馏出液的焓 (21)4.4冷凝器消耗焓 (21)4.5进料的焓 (21)4.6塔底残液的焓 (21)4.7再沸器的焓 (22)第五章塔的附属设备的计算 (23)5.1塔顶冷凝器设计计算 (23)5.2泵的选型 (24)5.4塔总体高度的设计 (25)结论 (27)致谢 (28)参考文献 (29)主要符号说明30摘要在此筛板精馏塔分离苯-甲苯的设计中,给定的条件为:进料量为塔顶组成为:进料馏出液组成为:塔釜组成:加料热状态:q=1塔顶操作压强: (表压)首先根据精馏塔的物料衡算,求得D和W,通过图解法确定最小回流比;再根据操作线方程,运用图解法求得精馏塔理论板数,确定温度奥康奈尔公式求的板效率,继而求得实际板数,确定加料位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筛板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筛板精馏塔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学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门课,它涉及到了化学工程领域中的各种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
而其中的丙烯丙烷筛板精馏塔是化学工程中常见的分离设备,其设计和操作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丙烯丙烷筛板精馏塔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操作。
一、丙烯丙烷的物理化学性质丙烯和丙烷是两种结构相近的烃类化合物,它们都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42 g/mol和44 g/mol。
它们的熔点和沸点都比较低,分别为-185.2℃和-47.6℃以及-42.1℃和-0.5℃。
在常温常压下,丙烯和丙烷都是易燃的气体,丙烯比丙烷更易燃,爆炸极限范围也更广。
二、筛板精馏塔的原理和结构筛板精馏塔是分离和提纯液体混合物的一种常见设备,它的热和质量传递效果、节能效果和运行稳定性都非常优秀。
它的基本结构由筛板、塔板、液相收集管、汽相收集管、塔体、进出料口和附件组成。
其中,筛板用于液相在塔内的分布和降温,塔板用于汽相的分布和降温,液相收集管和汽相收集管用于收集液相和汽相,进出料口用于引入和排出混合物,附件包括冷凝器、换热器、加热器、泵等。
筛板精馏塔的工作过程是:混合物通过进料口进入精馏塔,在筛板上分布后冷凝成液滴,通过塔板向上蒸发,在塔体中逐渐升温,汽相不断往上移动并在顶部冷凝成液体,液体沿着液相收集管流入下一层筛板,整个过程不断循环直至成品收集。
三、丙烯丙烷的筛板精馏塔设计丙烯和丙烷的物理化学性质较为相近,但在某些方面又有所不同,比如其沸点的差异较小等。
因此,设计丙烯丙烷精馏塔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结构和操作参数的选择。
1. 塔板和筛板的选择:由于丙烷较丙烯更易于液相和汽相的分离,因此在塔内,丙烷往往会优先偏向于下方的液面。
为了更好地控制液体的分布和温度,建议使用细孔筛板,以增加液滴的表面积和扩散速度。
同时,也可以加装搅拌器或者微波辐射器以增加筛板上的流动力和混合效果。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筛板-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精馏装置设计处理量:60kmol/h产品质量:(以丙稀摩尔百分数计)=65%进料:xf=98%塔顶产品:xD≤2%塔底产品: xw安装地点:总板效率:0.6塔板位置:塔底塔板形式:筛板回流比:1.2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设计日期:成绩:前言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和控制方案共七章。
说明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详细的阐述,对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的设计也做了正确的说明。
鉴于本人经验有限,本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错误,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目录第一章精馏过程工艺设计概述- 1 -一、概述-1-二、工艺设计基本内容-1-1、塔型选择- 1 -2、板型选择- 1 -3、进料状态- 2 -4、回流比- 2 -5、加热剂和再沸器的选择- 2 -6、冷凝器和冷却剂选择- 3 -三、工艺流程(见丙烯——丙烷工艺流程图)-3-第二章筛板塔的工艺设计- 3 -一、物性数据的确定-3-1、塔顶、塔底温度确定- 3 -2、回流比计算- 4 -3、全塔物料衡算- 4 -4、逐板计算塔板数- 5 -5、确定实际塔底压力、板数:- 6 -二、塔板设计-6-1、塔高计算- 6 -2、塔径计算- 6 -3、塔板布置和其余结构尺寸的选取- 7 -4、塔板校核- 9 -5、负荷性能图- 10 -第三章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工艺设计- 12 -一、设计条件及物性参数-12-二、工艺设计-13-1、估算再沸器面积- 13 -2、传热系数校核- 14 -3、循环流量校核- 16 -第四章管路设计- 20 -一、物料参数-20-二、设计-20-第五章辅助设备的设计- 22 -一、储罐设计-22-二、传热设备-23-三、泵的设计-24-第六章控制方案- 27 -附录1.理论塔板数计算- 28 -附录2.过程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30 -附录3.主要说明符号- 34 -参考资料:- 34 -第一章精馏过程工艺设计概述一、概述化学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就是将化学工业X畴的某些设想,实现为一个序列化的、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可安全稳定生产的工业生产装置。
【优秀毕设】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筛板精馏塔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生工081姓名:丁尚************陈国钰************设计题目:乙醇水溶液筛板精馏塔的工艺设计一.基础数据1.原料液量:8000kg·h-12.原料液组成:乙醇:22.6% ,水:77.4%3.原料液温度:25℃4.馏出液组成:乙醇含量大于:93.2%釜液组成:乙醇含量小于:1.1%(以上浓度均指质量分率)5.操作压力:常压二.设计范围1.精馏系统工艺流程设计,绘流程图一张2.筛板精馏塔的工艺计算3.筛板精馏塔塔板结构的工艺设计,绘制塔板负荷性能图,塔板结构图和整体设备结构图4.附属设备选型计算2011.7.8目录第一章:概述 (2)第二章:精馏工艺流程确定 (4)第三章: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5)第四章:塔板数的确定 (10)第五章:塔板结构的工艺设计 (19)第六章:塔板流体力学校核 (29)第七章:塔板负荷性能图 (33)第八章:塔的总体结构的确定 (39)第九章:馏塔附属设备选型计算 (46)参考文献 (51)附录 (52)第一章概述塔设备是化工,石油化工和炼油等生产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它可使气液或液液两相之间进行紧密接触,达到相际传质及传热的目的。
它是实现精馏,吸收,解吸和萃取等化工单元操作的主要设备。
塔设备在化工过程中有时也用来实现工业气体的冷却与回收,气体的湿法净制和干燥,以及兼有气液两相传质和传热的增湿,减湿等。
在板式塔中,塔内装有一定数量的塔盘,气体以鼓泡或喷射的形式穿过塔板上的液层使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质,两相的组分浓度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
在填料塔中,塔内装填一定段数和一定高度的填料层,液体沿填料表面成膜状向下流动,作为连续相的液体自下向上流动,与液体逆流传质。
两相的组分浓度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
不管是何种塔型,除了首先要能使气(汽)液两相充分接触,获得较高的传热效率外,还希望能综合满足下列要求:(1)生产能力大。
在较大的气(汽)液流速下,仍不致发生大量的物沫夹带及液泛等破坏正常操作的现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板式精馏塔设计

4.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应根据设计指导思想阐明设计特点,列出设计主
要技术数据,对有关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作出技术上和经济上的 论证和评价。应按设计程序列出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对所选用 的物性数据和使用的经验公式图表应注明来历。
设计说明书应附有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塔板结构简图和计算 机程序框图和原程序。
其 中 利 用 t~ x~ y 关 系 ,并 借 助 二 次 样 条 插 入 的 方 法 ,求 得
塔顶塔底的温度,进而求取全塔的平均温度,从而可以根据全
塔平均温度求取全塔平均相对挥发度。
式 中 : R ---回 流
R m in — 最 小 回 流 比
—全塔平均相对挥发度
12
3.理论板数和实际板数的确定
用双溢流型塔板。
2
平 直 堰 的 hOW 按 下 式 计 算
hOW
2 .8 4 1000
E
Lh
3
lW
式中
lW Lh
—堰 —塔
长, 内液
m; 体流
量
,
m
3
h
E — 液 流 收 缩 系 数 , 查 图 求 取 。 一 般 可 取 为 1, 误 差 不 大
(2)、提馏段气液负荷计算(同上)
2021/3/12
16
5、热量衡算
总热量衡算 QV QW QL QB QF QR
式中: QV 、QW、QL、QB、QF、QR 分别是塔顶蒸汽带出的热
量、塔底产品带出的热量、塔设备的热损失、塔釜加热量、进料带入 的热量、回流带入热量、
其中:塔设备的热损失Q L 0.1QB
( 4) 实 际 板 数 的 确 定
板效率:利用奥康奈尔的经验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精馏装置设计处理量:60kmol/h产品质量:(以丙稀摩尔百分数计)=65%进料:xf塔顶产品:x=98%D≤2%塔底产品: xw安装地点:总板效率:0.6塔板位置:塔底塔板形式:筛板回流比:1.2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设计日期:成绩:前言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和控制方案共七章。
说明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详细的阐述,对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的设计也做了正确的说明。
鉴于本人经验有限,本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错误,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目录第一章精馏过程工艺设计概述................................... - 1 -一、概述 (1)二、工艺设计基本内容 (1)1、塔型选择................................................. - 1 -2、板型选择................................................. - 1 -3、进料状态................................................. - 2 -4、回流比................................................... - 2 -5、加热剂和再沸器的选择..................................... - 2 -6、冷凝器和冷却剂选择....................................... - 3 -三、工艺流程(见丙烯——丙烷工艺流程图) (3)第二章筛板塔的工艺设计....................................... - 4 -一、物性数据的确定 (4)1、塔顶、塔底温度确定....................................... - 4 -2、回流比计算............................................... - 5 -3、全塔物料衡算............................................. - 5 -4、逐板计算塔板数........................................... - 6 -5、确定实际塔底压力、板数:................................. - 6 -二、塔板设计 (7)1、塔高计算................................................. - 7 -2、塔径计算................................................. - 7 -3、塔板布置和其余结构尺寸的选取............................. - 8 -4、塔板校核................................................. - 9 -5、负荷性能图.............................................. - 11 -第三章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工艺设计 ............................ - 14 -一、设计条件及物性参数 (14)二、工艺设计 (14)1、估算再沸器面积.......................................... - 14 -2、传热系数校核............................................ - 15 -3、循环流量校核............................................ - 18 -第四章管路设计.............................................. - 22 -一、物料参数 (22)二、设计 (22)第五章辅助设备的设计........................................ - 24 -一、储罐设计 (24)二、传热设备 (25)三、泵的设计 (26)第六章控制方案.......................................... - 30 -附录1.理论塔板数计算......................................... - 31 -附录2.过程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 33 -附录3.主要说明符号........................................... - 37 -参考资料:................................................... - 38 -第一章精馏过程工艺设计概述一、概述化学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就是将化学工业范畴的某些设想,实现为一个序列化的、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可安全稳定生产的工业生产装置。
化学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2)工程设计阶段3)项目的施工阶段4)项目的开车、考核及验收单元设备及单元过程设计原则:1)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2)过程的经济性3)过程的安全性4)清洁生产5)过程的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蒸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含可液化的气体混合物)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中,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只能将混合物进行初步的分离。
为了获得较高纯度的产品,应使得混合物的气、液两相经过多次混合接触和分离,使之得到更高程度的分离,这一目标可采用精馏的方法予以实现。
精馏过程在能量剂驱动下,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中各组分的分离。
该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传质、传热的过程。
为实现精馏过程,必须为该过程提供物流的存储、输送、传热、分离、控制等的设备、仪表。
由这些设备、仪表等构成精馏过程的生产系统,即所要设计的精馏装置。
二、工艺设计基本内容1、塔型选择一个精馏塔的分离能力或分离出的产品纯度如何,与原料体系的性质、操作条件以及塔的性能有关。
实现精馏过程的气、液传质设备,主要有两大类,板式塔和填料塔。
本设计选取的是板式塔,相比较而言,在塔效率上,板式塔效率稳定;在液气比方面,板式塔适应范围较达,而填料塔则对液体喷淋量有一定要求;在安装维修方面,板式塔相对比较容易进行;由于所设计的塔径较大,所以在造价上,板式塔比填料塔更经济一些;而且,板式塔的重量较轻,所以,在本次设计中,设计者选择了板式塔。
在众多类型的板式塔中,设计者选择了溢流型筛板塔,相比较其它类型的板式塔,溢流型筛板塔价格低廉,装卸方便,而且金属消耗量少,非常适合板间距小、效率较高而且塔单位体积生产能力大的分离要求,同时其操作弹性大、阻力降小、液沫夹带量少以及板上滞液量少的优点也为之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市场,这些都是设计者选择其作为分离设备的原因。
2、板型选择板式塔大致分为两类:(1)有降液管的塔板,如泡罩、浮阀、筛板、导向筛板等;(2)无降液管的塔板,如穿流式筛板、穿流式波纹板等。
工业应用较多的是有降液管的塔板,如浮阀、筛板、泡罩塔板等。
本设计为筛板塔,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维修方便,造价低,气体压降小,板上液面落差小,相同条件下生产能力高于浮阀塔,塔板效率接近浮阀塔。
其缺点是稳定操作范围窄,小孔径筛板易堵塞,不适宜处理粘度性大的、脏的和带固体粒子的料液。
操作压力精馏操作可以在常压、加压或减压下进行,操作压力的大小应根据经济上的合理性和物料的性质来决定。
提压操作可以减少气相体积流量,增加塔的生产能力,但也使物系的相对挥发度降低,不利分离,回流比增加或塔高增加,同时还使再沸器所用的热源品位增加,导致操作费用与设备费用的增加。
对于我们所要处理的丙烯—丙烷物系来说,加压操作是有利的。
因为本次设计中,塔顶蒸汽要作为热源,所以当我们在1.6MPa的绝对压力下进行操作时,精馏塔内塔顶温度为42.99℃,塔底温度为51.22℃,这使得我们在冷凝器中可以使用品位较低的冷剂,再沸器可以使用品位较低廉价的热源,这样反而降低了能耗,也就降低了操作费用。
3、进料状态进料可以是过冷液体、饱和液体、饱和蒸汽、气液混合物或过热蒸汽。
不同的进料状态对塔的热流量、塔径和所需的塔板数都有一定的影响,通常进料的热状态由前一工序的原料的热状态决定。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如果进料为过冷液体,则可以考虑加原料预热器,将原料预热至泡点,以饱和液态进料。
这样,进料为饱和液体,汽化每摩尔进料所需热量等于r。
这时,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气相流率接近,两段的塔径可以相同,便于设计和制造,另外,操作上也易于控制。
对冷进料的预热器,可采用比再沸器热源温位低的其他热源或工艺物流作为热源,从而减少过冷液体进料时再沸器热流量,节省高品位的热能,降低系统的有效能损失,使系统的用能趋于合理。
但是,预热进料导致提馏段气、液流量同时减少,从而引起提馏段液气比的增加,为此削弱了提馏段各板的分离能力,使其所需的塔板数增加。
4、回流比回流比是精馏塔的重要参数,它不仅影响塔的设备费还影响到其操作费。
对总成本的不利和有利影响同时存在,只是看哪种影响占主导。
根据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与进料状态及组成我们可以算出达到分离要求所需的最小回流比为Rmin=11.02。
由经验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根据任务书要求,取回流比系数为1.2,所以计算时所用的回流比为R=13.22。
5、加热剂和再沸器的选择再沸器的热源一般采用饱和水蒸气,因为其相对容易生产、输送、控制,并且具有较高的冷凝潜热和较大的表面传热系数。
所以,设计者在本次设计中采用的是100℃下的饱和水蒸气(1个标准大气压)。
我们所要分离的物系为丙烯—丙烷,加热剂——热水不能与塔内物料混合,故采用间壁式换热器。
本设计采用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该再沸器是利用塔底单相釜液与换热管内气液混合物的密度差形成循环推动力,构成工艺物流在精馏塔底与再沸器间的流动循环。
这种再沸器具有传热系数高,结构紧凑,安装方便,釜液在加热段停留时间短,不易结垢,调节方便,占地面积小,设备及运行费用低等显著优点。
但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壳程不易清洗,因此不适宜用于高粘度的液体或较脏的加热介质。
同时由于是立式安装,因而,增加了塔的裙座高度。
6、冷凝器和冷却剂选择本设计用水作为冷却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