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音乐史练习题 (7)

合集下载

中国音乐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音乐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音乐史试题一填空题 (每空1 分共20 空计20 分)1 在远古社会中,诗歌,音乐,舞蹈三者溶为一炉,不可分离,所以古代文献中常把音乐写作( );2 到周代时, 周的统治者把从黄帝开始之周代的由各代所制的乐舞,统称(" "), 用于宴飨和祭祀活动中;3 《诗经》中的"国风"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北方黄河流域以秦声为主以( ) 为代表的民歌;一类是长江中,下游以周南,召南为代表的民歌;4 春秋, 战国时代, 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圆篇》中对乐律学提出了(" ") 的理论,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 ) 的律学理论;5 到汉武帝时, 西汉进入到全盛时期.(" "), 公元前112 年西汉政府设立了在我国音乐历史上有名的音乐机构———( );6 " 相和歌"的另一种含义是一种歌曲的演唱形式.它最早为无伴奏的(" "), 以后发展成"但歌",一直发展到由( ) 相和歌;7 北魏的太武帝在统一北中国以后, 曾大量接受了先进的汉族音乐文化,( ) 在这个时期利用鲜卑族民歌曲调, 填新词"凡一百五十章", 叫作(" "), 也叫" 北歌".8 《声无哀乐论》是我国魏晋时期的一篇( ) 著作,全文是用"秦客" 问(" ") 的对话形式写成;9 隋, 唐时代, 一些经过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创造和提炼的民歌中的一些好的曲调, 经过文人的选择,( ), 加工, 并用新词配曲的音乐叫做 (" ");10 工尺谱是以记写音乐符号的(" 11 姜夔的词体歌曲现保存有 ( 尺谱 ), 这是仅见的宋代 ( ), 况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12 唱赚是唐 , 宋时期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 , 曲本叫( ) 其音乐 范围很广 , 既包含传统的艺术歌曲 , 也有当时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 间歌曲; 13 弹词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艺人 , 其中以乾隆年间 的苏州艺人王周士 ,嘉, 道年间的( ),毛菖佩, 俞秀山,陆瑞廷尤为著名 . 二 单项选择题(共 10 题 每题 1 分 计 10 分)1 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作者是 :a (嵇康),b ( 陈康士 ),c ( 郭沔)2 见诸记载的琵琶曲《楚汉》最早演奏者是 :a (成玉 ),b ( 汤应曾 ),c (张雄)3 《弦索备考》的编辑者是 :a (荣斋),b ( 华秋萍) ,c (王猷定)4 《乐府传声》的作者是 :a ( 徐青山),b ( 徐大椿),c ( 燕南芝庵 ) 5 《祖国歌》的填词者是 :a ( 沈心工 ),b ( 曾孝谷 ),c ( 李叔同)") 而得名的的一种记谱形式 ; ) 首, 这些作品都附带乐谱 ( 工 对于我们考证 , 了解宋代音乐的情6 《五四纪念爱国歌》的作者是:a (萧友梅), b(赵元任), c(黄自)7 二胡曲《良宵》的作者是:a(刘天华), b(阿炳), c(徐炳麟)8 歌曲《渔光曲》的作者是:a(聂耳), b(任光), c(青主)9 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作者是:a(李劫夫), b(李一鸣), c(卢肃)10 歌曲《古怪歌》的作者是:a(宋杨), b(费克), c(马可)三请解释下列名词每题5分共4题计20分1 相和大曲2 沈心工3 黄自4 《黄河大合唱》四简述题共1 题计20 分简述南戏五论述题共1 题计30 分乐记》二评分标准及答案1 评分说明:A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严格按答案给分.B 名词解释题: 按所答要点的多少和正确程度给分.C 简述题: 要求按题意作出正确回答,并作简要的说明.D 论述题: 要求文字表述清晰,理论观点正确,论述符合逻辑,E 联系实际部分要紧扣题意, 不要简单的踩点给分.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 分1 乐舞;2 "六代乐舞";3 郑,卫之音;4 三分损益;5 律学;6 "汉承秦制";7 乐府;8 徒歌;9 由各种管弦乐器伴奏;10 鼓吹乐;11 真人代歌;12 音乐美学著作;13 东野主人;14 推荐;15 曲子;16 工尺谱;17 十七首;18 词乐曲谱;19 赚词;20 陈遇乾.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 分1 C;2 B;3 A;4 B;5 A;6 A;7 B;8 B;9 C; 10 A.三请解释下例名词每题5 分1 相和大曲相合大曲是在相和歌的基础上,经过专业音乐家与文学家对其进行改编,加工后的一种提高了的音乐形式, 是相和歌的最高发展阶段.其特点是:歌唱,器乐,舞蹈三种艺术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有器乐伴奏的歌唱,有乐器伴奏的歌舞,并有纯粹器乐演奏部分的综合歌舞大曲形式.2 沈心工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 1897 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 年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同年在东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 研究乐歌的创作,1903年回国任教原校,后担任附小校长.1911年任该校校长, 1922年兼任大学训育主任.先后编创了许多学堂乐歌作品和《学校唱歌集》等.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 1947 年病逝于上海.3 黄自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沙川(今上海市人),我国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年入清华学校,1921 年开始学习钢琴,1922 年开始学习和声,1924 年赴美国留学,入欧伯林大学学心理学,1926年学习音乐理论,作曲和钢琴. 1928年转入耶鲁大学继续学习音乐,1929 年创作交响序曲《怀旧》并获学士学位并回国.1930 年任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作曲教授兼教务主任.其创作的题材,体裁丰富多样, 作品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并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音乐家.4 《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我国人民作曲家冼星海于1939 年创作的一部具有杰出影响的一部大合唱.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 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描述了在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痛述了日寇的残暴和人民所遭受的沉重灾难.最后又以惊人的笔墨勾画出一幅幅中国人民纷纷起来保卫祖国,反抗日寇侵略的壮丽情景.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成功地反映和歌颂了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情, 是中国音乐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大和唱作品.四简述题20 分简述南戏计20 分(答案要点)南戏是北宋宣和年间在浙东永嘉一带的民歌, 曲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戏曲,也叫"永嘉杂剧","戏文". 后来又进一步吸收了唱赚,诸宫调和杂剧中的歌舞,念白等成分, 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立风格和特点的戏曲剧种.宋代的南戏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能构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它的剧目,不论是民间传说或实事逸闻, 一般都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南戏的音乐与元杂剧有着很大的区别,其音乐有五声调式构成,风格比较流利婉转,与用七声音阶风格的杂剧大异其趣;南戏的剧本也比较灵活,其剧本可长可短,所用的只曲与套曲也可多可少,不受一宫一折的限制,可随时转换宫调和曲牌; 南戏的演唱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既可以独唱,又可以对唱,轮唱,合唱等.不仅如此,凡登场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演唱,与元杂剧的区别十分明显.南戏到明,清时代变成传奇, 为我国后来的戏曲音乐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五论述题(答案要点)计30 分《乐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现传《乐记》共11 篇,被保存在《礼记》之中,其内容包括:①音乐本质与特征; ②音乐与伦理,政治的关系;③音乐的美感认识; ④音乐的社会教育作用等.关于音乐的本质,《乐记》认为:音乐的产生是由于外界事物引起人的思想感情变化的结果,人的思想感情与音乐作品是一致的.《乐记》的作者反对当时有些人把音乐单纯作为奢侈品或消遣物的看法,也反对那种根本否认音乐存在的观点, 认为音乐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记》还进一步论证了音乐的内容只要有真实根据,便具有深刻的认识意义.指出"乐者,象成者也".说明音乐是不能娇揉造作,弄虚作假的,它要反映真实的思想感情,从而充分肯定了音乐对现实的反映.《乐记》认为在音乐同政治的关系方面,音乐是反映政治的,是有其深刻的思想内容的,因此,提出了:"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在音乐具有社会教育作用方面,《乐记》还认为音乐作为人们思想感情的语言,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并且还认为音乐对于社会的风气和人们的道德以至于国家的政治能够给予有力的影响,即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观点.在《乐记》作者的眼中,音乐成了一种进行教化最有力的工具.正因为如此,政治和道德的要求就成为评价音乐最重要的标准.所以,社会功利主义倾向也是中国先秦音乐美学的又一特点.同时,《乐记》还认为" 礼,乐,刑,政" 都是巩固统治的工具, 它们各自都要有其不同的作用.而"乐" 的作用就是要对人的心灵起巨大的感染力量.《乐记》还认为要充分发挥其音乐的教育功能,还必须强调其政治,道德的标准《乐记》还肯定了音乐具有娱乐作用,指出:"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所谓的"乐者,乐也"有两层意思,"乐者"是指音乐能表现欢乐的情感;而"乐也"则是指音乐能使听者感到欢乐,能给人以快感,从而肯定了音乐的美感作用.而"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则进一步肯定了人人都有欣赏音乐的审美要求和欲望."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流;以欲忘道,则或而不乐."因此,《乐记》肯定"乐得其道"而否定"乐得其欲",所以必须以道德来制约欲望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乐记》中也有许多糟粕,如作者提出的"乱世之音","亡国之音" 等都成为可以镇压进步音乐的罪名,正因为如此,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也就能够同"乐由天作" 之类的唯心主义观点并行不悖地存在于《乐记》之中.总之,《乐记》集中地反映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它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音乐美学理论,使之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音乐美学体系, 可以说是中国儒家关于"礼乐"的一个总结.。

中音史复习(近代史)题

中音史复习(近代史)题

中音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华彦钧:(阿炳)江苏无锡人,在二胡、琵琶的创作、演奏上有相当大的造诣;琵琶技艺尤为高超。

以卖唱奏乐为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曾派员前往无锡录制他演奏的曲目,但只初步录了6首,遗憾是他于1950年冬病故。

二胡代表作:《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代表作:《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

2、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19年元月正式成立了蔡元培自任会长的“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它是一个新型音乐社团。

先后组建了国乐和西乐两部分,并设中乐唱歌班等。

聘请萧友梅为导师,并实际主持该会。

因此。

音研会实为北京大学所设一所业余音乐学校。

特点:①专业性、学术性;②倡导“美育”教育;③传授中外音乐知识和技能;④促进世界文化运动;⑤创编音乐作品、创办音乐期刊。

3、上海国立音乐院: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校——国立音乐院。

1929年7月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萧友梅为院长。

特点:①专业性、学术性;②倡导“美育”教育;③传授中外音乐知识和技能;④促进世界文化运动;⑤创编音乐作品、创办音乐期刊。

学生以当时黄自“四大弟子”之称的贺绿汀、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为代表4、丰子恺:(1898—1975)原名润,1919年取字子恺,浙江桐乡人。

是李叔同的学生。

“五四”时期同吴梦非、刘志平,在上海创办了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和中华美育会。

是一位美术家,中国漫画的创始人,是文学家,翻译家,音乐理论家。

编写翻译编译了《孩子们的音乐》、《音乐的常识》、《近代二大乐圣的生涯与艺术》等。

5、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第一阶段:“九一八事变后”开始;(1)标志:国力音专成立抗日救国会,进行爱国主义歌曲创作;(2)代表作品:《抗敌歌》、《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3)代表人物:黄自、聂耳等2、第二阶段:1935年初;(1)标志:“民众歌咏会”、“业余歌咏团”等抗日爱国音乐社团的相继成立;(2)代表作品:《救国军歌》、《松花江上》等;(3)代表人物:吕骥、任光、冼星海等。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乐史》(第3版)[考研真题]【圣才出品】第1部分名校考研真题⼀、单项选择题是()在⾃⼰的《乐话》和《⾳乐通论》中提出“⾳乐是上界的语⾔”。

[燕⼭⼤学2014年研]A.丰⼦恺B.王光祈C.青主【答案】C【解析】青主以通信体的格式,诗化的语⾔撰写的《乐话》是我国近代⾳乐家青主的代表作之⼀。

在这部著作⾥,青主鲜明地提出了⾳乐的本质是“上界的语⾔”,是⼀种独⽴的艺术,他更加关注⾳乐的本体以及⾳乐的哲学内涵,对中国⾳乐美学学科的构建产⽣了直接⽽深远的影响。

⼆、名词解释1.黄⾃[中国传媒⼤学2013年研;青岛⼤学2014年研]答:黄⾃是作曲家、⾳乐教育家。

其贡献主要表现在⾳乐教育、⾳乐创作和⾳乐理论三个⽅⾯。

⾳乐教育⽅⾯,他的许多⾳乐理论课程在中国属第⼀次开设,培养出⼀批专业作曲⼈才;⾳乐创作成果丰硕,体裁、题材⼴泛,代表作品如歌曲《旗正飘飘》、《玫瑰三愿》,清唱剧《长恨歌》以及器乐作品《怀旧》等,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整严谨;⾳乐理论⽅⾯有论著《和声学》、论⽂《怎样才可产⽣吾国民族⾳乐》以及多部⾳乐教材留世。

2.⼤同乐会[中国传媒⼤学2014年研;⼭东师范⼤学2013年研;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研;华南理⼯⼤学2014、2012年研]答:⼤同乐会是1920年由郑觐⽂等⼈发起成⽴于上海的⾳乐社团,前⾝是“琴瑟乐社”。

其宗旨是“专门研究中西⾳乐,筹备演作⼤同⾳乐,促进世界⽂化运动”。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演奏古代雅乐、仿制古乐器、传授各种民族乐器演奏技艺、整理改编传统乐曲、搜集已经散失的寺庙和失传的古代宫廷和民间乐器并请⼯匠绘图试制乐器,积极组织演出活动等。

该会是活跃在20世纪20—40年代的规模最⼤、历史最长的民族⾳乐社团,对我国民族⾳乐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谭⼩麟[西南⼤学2012年研]答:谭⼩麟,作曲家、琵琶演奏家。

谭⼩麟是近代中国室内乐创作的主要作曲家,代表作品有《⼩提琴和中提琴⼆重奏》、《浪漫曲》、《弦乐三重奏》及《⾃君之出矣》、《彭浪矶》等。

中国音乐史近代部分期末复习题全集

中国音乐史近代部分期末复习题全集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下近现代部分)1、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民初新式学堂开设的“乐歌”课和社会上广泛流行的一种歌唱形式,一直至“五四”时期盛行不衰。

2、所谓“新式学堂”,是指近代历史上包括教会学堂、私立学堂和政府设立学堂三种类型。

3、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是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

沈心工是乐歌运动的杰出代表,我国近代音乐之先驱者。

4、萧友梅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于1927年组建了中国第一所独立的专业高等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乐院”(1929年改名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5、儿童歌舞表演曲儿童歌曲中加进歌舞表演的形式称之为儿童歌舞表演曲。

6、儿童歌舞剧是以反映儿童生活题材为主要内容,以儿童为观众对象,由儿童自己表演的包含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形象、歌舞音乐、舞台道具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但以“歌舞”为其主体。

7、艺术歌曲是指旋律、歌词和钢琴伴奏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并且融合为一个整体的歌曲形式。

旋律富有音乐美感,精心构思,有较高的声乐技巧;歌词凝练如诗,具有诗的形象和意境;钢琴伴奏细腻流畅,尽力烘托出歌曲的情绪气氛。

8、《宋元戏曲考》。

王国维著。

写于1912年。

《宋元戏曲史》于1914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是王国维在吸取明清文人戏曲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崭新成果。

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新的突破。

成为以科学的观念方法研究我国戏曲史的开山之作。

《宋元戏曲史》对近代中国音乐史学和其他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是我国第一部戏曲史论著。

9、上海工部局乐团1921年正式定名,是由外国乐手组成的管弦乐团。

最早为1879年成立的上海公共乐队,是一支铜管乐队。

1907年扩大为管弦乐队。

乐队共有33人。

1918年意大利音乐家梅百器(Mario Paci )到上海定居后,担任公共乐队的指挥,正式改名为上海工部局乐团。

建国后,在上海工部局乐团的基础上,组立了上海乐团,后改称上海交响乐团。

10、国乐改进社1927年5月由刘天华、吴伯超、曹安和、郑颖孙、张友鹤、萧淑娴、汪颐年等35人发起成立的国乐社团。

中国近现代音乐

中国近现代音乐

沈心工与李叔同
• 1、沈心工 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乐歌之一《男儿第一志 气高》,就是沈心工当时的第一首习作。此歌后来在国内广为 传唱(初名为《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 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学堂乐歌,创作于1902年,借鉴日本歌 曲《手戏》曲调作词,数十年广泛传唱,是沈心工留学日本东 京时的处女作。 • 《黄河》的歌词由杨度在1904年所作,第二年被沈心工谱曲。 这是我国最早由本国人自己作曲的学堂乐歌之一,调子非常的 雄沉慷慨,气魄万千,切合歌词的精神。 • 2、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 艺术全才,在书画、诗文、戏剧、音乐、艺术、金石、教育各 个领域都有极深的造诣。1918年入杭州虎跑寺出家,从此精 修佛教律宗,又成为佛门一代高僧。代表作:《送别》、《祖 国歌》、《清凉歌集》等。 • 《祖国歌》:李叔同作词作曲。 • 《送别》:李叔同作词,曲调源自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
• 1冼星海于1936年参加歌曲作者协会等进步音乐组织。这时所作歌曲 有 《救国军歌》、《夜半歌声》、《热血》、《拉犁歌》、 《青年进行曲》 等 • 2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的大型( A ) • A、声乐套曲 B、器乐套曲 C、交响诗 D、奏鸣曲 D • 3 下列音乐家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是( ) • A、聂耳 B、贺绿汀 C、萧友梅 D、冼星海 • 4 下列作品是聂耳的有( ACDFG ),冼星海的有( B E H ) • A、卖报歌 B、生产大合唱 C、金蛇狂舞 D、义勇军进 行曲 E、黄河大合唱 F、铁蹄下的歌女 G、毕业歌 H、 在太行山上 • 5《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是( 光未然 ),曲作者是( 冼星海 )。 • 6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于1939年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两 岸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题材,歌颂了伟大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人民,塑造 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形象。下列哪些是《黄河大合唱》中的歌 曲?( 246 ) (1)《祖国颂》 (2)《黄水谣》(3)《松花江上》(4)《保卫黄 河》(5)《铁蹄下的歌女》(6)《黄河怨》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教材配套题库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教材配套题库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教材配套题库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填空题二、单项选择题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五、论述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第2章西洋音乐文化的传入及中国新音乐的萌芽第3章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初期建设第4章“抗日救亡”时期的中国新音乐第5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下的中国新音乐第6章20世纪40年代“沦陷区”和“国统区”的中国音乐第7章20世纪40年代“边区”和“解放区”的音乐第8章民主革命时期的音乐思想和理论研究•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填空题1《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是()。

[河北大学2017年研]【答案】冼星海查看答案【解析】《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大型合唱声乐套曲,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

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2沈心工的第一首乐歌是(),第一部乐歌教材是()。

[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研]【答案】《体操——兵操》;《学校唱歌集》查看答案【解析】沈心工编写学堂乐歌的歌曲题材面比较广阔丰富,语言浅而不俗、意味深长,而且相当一部分歌曲的词曲结合如出一体。

例如他的第一首乐歌《体操——兵操》;沈心工所编的《学校唱歌集》,特别是他于1912年出版的《教育部审定学校唱歌集》(即一般所提的“重编学校唱歌集”)基本上做到了从选材及用语切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是我国最早的小学音乐教材。

3北大音乐传习所成立于()年,是在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研]【答案】1922;北京大学音乐团查看答案【解析】1916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成立了“北京大学音乐团”。

中国音乐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聊城大学

中国音乐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聊城大学

中国音乐史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聊城大学第一章测试1.近代以来,群众的音乐生活及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主要现象有()。

参考答案:传统音乐的新发展;群众歌咏的产生和发展;近代西洋音乐文化的传入;传统音乐和近代新音乐文华的并存和发展2.京剧艺术前阶段以老生戏为主,代表演员“后三杰”是()。

参考答案:孙菊仙;王桂芬;谭鑫培3.评剧是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曲剧种,它最早产生于()。

参考答案:河北4.鸦片战争以来,涌现了一些生动地反应这个时代和群众生活的“新民歌”,它们的主要内容是()。

参考答案:热情歌颂群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精神和爱国热情;反应在官僚买办压迫剥削下中国早期工人的苦难生活和迫切要求解放的愿望;反应农民群众受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压迫的痛苦生活;反应少数民族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民族压迫5.苏州弹词通过艺人的努力钻研,在“五四”后又发展了许多的流派,如()。

参考答案:祁连芳“祁调”;杨振雄“杨调”;蒋月泉“蒋调”;徐云志“徐调”第二章测试1.被誉为“吾国音乐界开导第一人”“提倡音乐教育最早者之一”的是()参考答案:沈心工2.1907年,曾志态、高寿田、冯亚雄等人在上海创办了音乐社团()参考答案:夏季音乐讲习会3.我国近代第一个由中国人组成的西式管弦乐队一上海贫儿院的创办人是()参考答案:曾志志4.1927年建立的国立音乐院,首任院长是()参考答案:萧友梅5.()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开端:参考答案:学堂乐歌6.乐歌《送别》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它的创作方式是()参考答案:依曲填词7.学堂乐歌传唱最广泛的歌曲《中国男儿》的旋律主要来自于()参考答案:日本歌曲《学生宿舍的旧吊桶》8.下列哪个文艺团体是由郑觐文发起的,以研习民乐为主的业余音乐社团()参考答案:大同乐会9.下列不属于学堂乐歌的内容的是()参考答案: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新政的胜利10.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家有着“少年风流倜傥,青年为人师表,中年皈依佛门”奇特人生经历的是()参考答案:李叔同第三章测试1.赵元任的独唱歌曲主要收入哪部歌集()。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填空题)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填空题)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填空题)名词解释沈心工:原名沈庆鸿, 字叔逵, 笔名心工, 上海市人。

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 早年留学日本。

回国后一直从事音乐教育,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作品有《学校唱歌集》等。

1947 年病逝于上海。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中国音乐社团。

前身为北京大学音乐团。

不久改名北京大学音乐会,1919 年1 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由校长蔡元培任会长。

创刊《音乐杂志》。

1922 年12 月,在音乐研究会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该会遂告结束。

它既培养了一定数量的演唱、演奏人才和音乐教师,又活跃了当时的社会音乐生活,起到了开创社会新风和推行社会音乐教育的良好作用。

王光祈:20 世纪20 年代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

我国现代音乐学的奠基人,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

他研究音乐是希望达到音乐救国的目的。

他是最早运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进行音乐理论研究的音乐家。

著有《欧洲音乐进化论》《论中国古典歌剧》等。

左翼音乐运动:是20 世纪30 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并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运动。

由于“左翼音乐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造就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支自觉接受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音乐队伍,在革命歌曲创作和群众歌咏运动的发动组织方面,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对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学院派:是“国立音专”的代称。

其本义概念应指以我国最高音乐学府为核心的音乐流派。

其基本特征是:一、理论作曲或音乐表演均经由正规、系统、严格的专业训练;二、名教授云集;三、优异成果(音乐创作或理论研究)叠出;四、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美学理念(如重视音乐的艺术性和强调作品的艺术质量);五、影响乃至领导音乐时代潮流。

因此,学院派是一个国家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标志。

救亡派:其产生标志着“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高潮时期的来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绝大多数工农革命歌曲的创作方式是。

、旧曲填新词
2 北伐战争时期产生的《工农兵联合歌》是选取学堂乐歌《》的曲调填词的。

中国男儿
3 1926年“求实”编印的《》中介绍了许多以外国革命歌曲填词的改编曲。

革命歌声
4瞿秋白的《》是我国工农革命歌曲中留存的唯一的创作歌曲。

赤潮曲
5 1929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中明确指出:应成为革命宣传中有力的武器,革命的文艺必须与结合、为服务。

1、革命文艺
2、政治
3、群众
6 “”是我国最早的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培养文艺干部的艺术学校。

1、高尔基戏剧学校
7 革命根据地最主要的音乐形式是和。

1、革命民歌
2、工农红军歌曲
8 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正式成立了“”,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个革命文学团体。

他们以文艺理论为指导,以的解放为目标,热情开创了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

1、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2、马克思主义
3、工农劳动大众
91932年9月周起应(周扬)翻译的《》(美国,佛里门著)对苏联社会主义革命音乐的发展和意义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1、苏联的音乐
10 年春,、安娥、任光、聂耳、张曙等在上海成立了名为“”的音乐小组,又名“”或“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

1、1933
2、田汉
3、苏联之友社
4、中苏音乐学会
11为电影《风云儿女》写了主题歌《》和插曲
《》。

1、聂耳
2、义勇军进行曲
3、铁蹄下的歌女
12《码头工人》是聂耳为舞台剧《》所写的插曲。

1、扬子江暴风雨
13 1935年2月22日,上海部分爱国学生、职工和市民自发组织了一个业余歌咏组织“”,该组织在上海救亡抗日歌咏运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民众歌咏会
14 1936年4月,吕骥、周巍峙等人提出了“”的口号。

1、国防音乐
15《新编“九一八”小调》的曲作者是。

1、吕骥
16“”简称“三厅”,这是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建立的一
个以体现共同领导抗日的统一战线领导机构。

由任厅
长,任艺术处长,任艺术处主管音乐的主任科员。

1、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
2、武汉
3、国共合作
4、郭沫若
5、田汉
6、冼星海
17《丈夫去当兵》是创造的新的歌曲体裁——说唱性的。

1、张曙
2、叙事歌曲
18电影歌曲《渔光曲》及民族器乐合奏曲《彩云追月》的曲作者是。

1、任光
19《大刀进行曲》的词曲作者是。

1、麦新
20《五月的鲜花》的词曲作者分别是和。

1、光未然
2、阎述诗
21《松花江上》的词曲作者是。

1、张寒晖
22 1938年1月17日在武汉成立了音乐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群众组织“”。

1、中华全国歌咏协会
23创作的《》在齐尔品举办的“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中获头奖。

1、贺绿汀
2、牧童短笛
24《游击队歌》是贺绿汀创作的一首(体裁)。

1、混声合唱
25艺术性独唱曲《嘉陵江上》的曲作者是。

1、贺绿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