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pptx

合集下载

201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

201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

201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旅游研究院编者按:2011年,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课题组共回收有效问卷30390份,游客评论57741条,游客投诉3201条。

调查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维持在80分以上的“满意”水平,全年处于78.61的“基本满意”水平,与2010年的78.95基本持平,近八成样本城市达到75分以上的“基本满意”水平。

综合指数处于“基本满意”水平2011年第四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80.09,全年处于78.61的“基本满意”水平,与2010年的78.95基本持平,呈现显著的季度性提升趋势。

1.现场问卷调查:游客满意度总体处于“满意”水平2011年第四季度现场问卷调查的游客满意度为84.05,全年处于82.36的“满意”水平,略低于2010年的83.75。

各类型游客的满意度均处于“满意”及以上水平,境内游客满意度高于出境游客满意度。

国内游客满意度快速提升,散客和团队游客满意度差距呈缩小趋势。

2011年第四季度国内游客满意度为83.60,全年处于82.06的“满意”水平,略低于2010年的83.55。

景点、娱乐、旅行社服务、住宿、交通的满意度相对较高,购物、餐饮、价格、旅游公共服务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国内团队游客和散客满意度分别为84.30、80.85,团队游客对旅游公共服务、景点、住宿等各项服务的整体满意度都高于国内散客,国内散客与团队游客的满意度差距呈减小趋势。

入境游客满意度总体超过国内游客的满意度。

2011年第四季度入境游客满意度为88.11,全年处于85.09的“比较满意”水平,略低于2010年的86.77。

娱乐、景点、住宿、旅行社服务、交通的满意度相对较高,购物、餐饮、价格、旅游公共服务的满意度相对较低,与国内游客的评价基本一致。

调查口岸城市的全年入境游客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北京、上海、沈阳、成都、西安、广州、重庆。

从入境客源地看,远程游客的满意度较高,近程及周边客源地的游客满意度较低,满意度前五位是哈萨克、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

2011年度旅游景区数据分析报告

2011年度旅游景区数据分析报告

2011年度巴州旅游景区(点)发展情况统计数据分析报告2011年度巴州主要旅游景区点(30家)接待游客113万人次,营业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14%和70%。

其中17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07万人次,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20%和82%。

一、旅游景区发展特点一是重点旅游景区聚集效应显现。

17个A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08万人次,营业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20%和82%。

6个4A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8万人次,营业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25%和87%。

17家A级景区接待人次、营业收入分别占30家景区点的95%和96%;6个4A景区接待人次、营业收入分别占30家景区点的78%和85%;博斯腾湖景区接待人次、营业收入分别占30家景区点的48%和19%,接待人次在去年基础上升17个百分点。

二是新增项目催化效应逐步释放。

博斯腾湖景区投资拉动作用显著,累计接待游客51万人次,营业收入2140万元,同比增长84%和81%,2012年春节黄金周,博斯腾湖景区凭借大河口景区及新建白鹭州沙漠滑雪场,接待游客2.4万人次,营业收入120万元,同比增长28%和51%。

焉耆相思湖累计接待游客8.4万人次,营业收入586万元,同比增长1.9倍和1.4倍。

三是节庆活动拉动作用显著。

连续多年举办的自治区特种旅游节、自治州冰雪节、博湖捕鱼节、焉耆美食节在节庆活动规模、层次、形式上不断创新,成为激发都市游的重要因素。

如博湖捕鱼节活动接待游客15.5人次,旅游企业直接收入900万元,同比增长分别达50%和80%;2011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景区(点)累计接待游客14万人次,实现营业总收入90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倍和1.4倍。

二、旅游景区存在问题一是受国道和景区道路扩建、翻修影响,巴音布鲁克景区接待人次大幅下滑,接待游客4.6万人次,营业收入360万元,同比下降47%和39%;罗布人村寨相对平稳,实现接待游客11.9万人次,营业收入954万元,同比上涨13%;二是龙头景区亟待增强吸引力。

2011年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展望

2011年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展望

2011年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展望本人有幸应邀参加了美亚商旅举办的2011年新产品同行推介会,听到了很多来自旅游分销最前沿的声音,印证了之前基于自己对旅游行业了解而做出的种种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猜想和研判,至此2010年岁末之际,我想谨以此文对2011年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有共鸣的部分希望能得到业内进一步探讨的机会,部分观点的不成熟之处恳请各位专业人士斧正。

展望1:中国国内游市场将持续强劲增长中国经济持续近30年的高速增长,增加了中国居民的人均收入,人们在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的同时追求高品质生活必经发展为一种趋势,外出旅游是提高生活品质的有效方式,被长期压抑的居民出游心理需求将伴随着其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得到释放。

近些年,国内游市场特别是著名景点和短线游产品的持续热销就源自于初次出行人数的增加。

80后一代已经逐步成长为旅游产品的核心消费群体,这批缺乏艰苦生活经历和长期饱受溺爱的一代秉持着新的消费观念,他们倾向付出其可支配收入的更大比例用于诸如旅游这类休闲产品的消费上。

个性和潮流的需求,偏感性的消费观和丰富的资讯是这类人群的特点。

随着80后一代经济支付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其消费对国内游市场消费的拉动能力将显著增加。

展望2:外国人士入境游自由行市场将步入低迷以中国作为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外国人士数量将维持甚至存在减少的可能性。

原因主要有两点:1、金融危机使得美国、欧洲、日本等传统国际旅游客源输出国的经济陷入低迷,其本国居民可支配收入锐减,理性而务实的他们自然选择放弃休闲类支出,其原本奢侈的出国度假预算就是首先控制的对象。

2、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在人民币对外币的不断升值和对国内购买力的下降的双重作用下,使得外国人士入境游特别是自由行产品的成本日益高涨。

相比较之下,传统旅游目的国的旅游产品价格优势明显,譬如:港澳游客到中国三亚的旅游成本要普遍高于东南亚的泰国、马尔代夫、印尼的海岛游成本。

展望3:外国人士入境MICE产品市场将持续增长和入境游市场低迷相反的是,外国人士入境商务旅行特别是会议和展览产品(MICE)市场将高速发展。

2011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1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1 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11 年 , 我国旅游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国内旅游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出境旅游市场继续快速增长。

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 1.35 亿人次 , 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484.64 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1.2%和5.8%;国内旅游人数 26.41 亿人次,收入 19305.39 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 13.2%和 23.6%;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 7025.00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22.4%;旅游业总收入 2.25 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 20.1%。

一、入境旅游——入境旅游人数 13542.35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2%。

其中:外国人 2711.20 万人次,增长 3.8%;香港同胞 7935.77 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澳门同胞2369.08 万人次,增长 2.2%;台湾同胞 526.30 万人次,增长 2.4%。

——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 5758.07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3.4%。

其中:外国人2194.10 万人次,增长 3.1%;香港同胞 2691.59 万人次,增长 3.2%;澳门同胞427.94 万人次,增长 8.9%;台湾同胞 444.44 万人次,增长 1.8%。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 484.64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5.8%。

二、国内旅游——全国国内旅游人数 26.41 亿人次,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 13.2%。

其中:城镇居民 16.87 亿人次,农村居民 9.54 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 19305.39 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3.6%。

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 14808.61 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 4496.78 亿元。

在春节、“十一”两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4.55 亿人次,实现旅——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 731.0 元。

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877.80 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 471.40 元。

2011年度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

2011年度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

2011年度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目录第一章引言 (3)第二章 2011年旅游业发展概况 (3)1.2011年旅游业发展概况 (3)2.2011年国内游市场分析 (4)第三章 2011年入境游市场分析 (5)1.入境游市场总体概况 (5)2.入境旅游者构成分析 (7)3.入境外国旅游者构成分析 (7)3.1 入境外国旅游者目的构成 (7)3.2 入境外国旅游者区域构成 (8)3.3 入境外国旅游者年龄构成 (9)3.4 入境外国旅游者性别构成 (9)4.重点城市入境旅游人数对比分析 (10)第四章 2011年1-12月出境游市场分析 (11)第五章 2012年旅游业发展展望 (12)第一章引言2011年国内旅游业持续较快增长,国内旅游人数约26亿人次,同比增长12%;国内旅游收入约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

无论从人数还是消费上,城镇居民占我国国内旅游的比重都在稳步上升,特别是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已占国内旅游收入的3/4。

第二章 2011年旅游业发展概况1.2011年旅游业发展概况2011年,中国旅游业仍然保持了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良好开局。

虽然2011年国际环境非常严峻,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有所放缓,但经过多方的努力,仍然取得了旅游经济总体平稳较快发展的好成绩,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预计高达18%,旅游市场呈现“两高一平”格局,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入境旅游轻微增长。

2011年我国旅游业红利双收,而强有力的政策,是2011年旅游业发展的最大助力。

1.国内游市场:2011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6亿人次2011年全年,2011年国内旅游人数约26亿人次,同比增长12%;国内旅游收入约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

2.入境游市场: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24%2011年,我国累计入境旅游人数达到 13542.35万人次,同比增长1.24%。

其中,外国旅游者2711.21万人次,同比增长3.77%;香港同胞7935.77万人次,同比增长 0.05%;澳门同胞2369.08万人次,同比增长2.23%;台湾同胞526.3万人次,同比增长2.38 %。

2011年旅游行业发展研究

2011年旅游行业发展研究

2011年旅游行业发展研究——赵立欧“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的深邃全观”第一篇旅游宏观产业环境【重要观点】⏹从国内旅游看,“黄金发展期”的大格局已基本形成。

旅游经济增速(15%)继续高于国民经济增速(11.2%)。

⏹中央1号文件明确积极发展乡村旅游。

⏹旅游产业的灵魂是文化,2011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

旅游产业转型与文化生态将产生深度融合。

⏹六个旅游热点区域引来投资者重点关注:海南、北部湾经济区、新疆、长三角城市群、武汉、成渝。

⏹近年旅游投资有三个热点:旅游地产是重点,投资景区是焦点,投资酒店是热点。

⏹景区项目成为圈地新领域。

矿老板全面进入旅游业,山西、内蒙、东北比较突出。

⏹旅游地产已创造出三类模式。

一是华侨城模式(旅游加地产模式),把土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二是港中旅的海泉湾模式(造地模式),通过海滨滩涂造地,直接建设旅游小镇;三是西安曲江新区模式(提地模式),通过成片开发与项目运作,提升土地价值。

⏹酒店房产为核心地产;休闲房产为景观地产;文化房产为主题地产;生态房产为田园地产;娱乐房产为聚合地产;六是复合房产为生活地产。

⏹旅游业泡沫化程度总体偏低。

如酒店行业,发达国家所有酒店都经历过资本运作的过程。

未来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将推动中国旅游酒店布局新调整。

未来十年,中国酒店行业的兼并、收购等资本化运作会很突出。

⏹旅游的各个领域都需培育出一批精品。

需在传统旅游六要素的基础上再加上文(化)、深、慢、漫、精、境六要素进行产业升级。

如“农家乐”进一步发展,就应该做乡村俱乐部、乡村酒店。

⏹健康与休闲需求激增。

自驾游、自助游风靡全国,汽车俱乐部将进入旅游市场参与竞争,旅游业将进入休闲化和度假化的发展模式。

但观光旅游仍是居民休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低收入居民(而非富有者)是中国国内旅游的主体。

在分析国内旅游时需更多关注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和支出。

⏹旅游休闲产品创新最终应形成五力:视觉震撼力、历史穿透力、文化吸引力、生活沁润力、快乐激荡力。

2011年全年中国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2011年全年中国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2011年全年中国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2011年,我国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家庭人均现金累计收入均保持高位增长,其中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810元/人,同比增长8.4%,增速高出上年0.6个百分点;农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尚未公布,已公布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达到6977元,同比增长了17.9%。

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为旅游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消费能力。

图表 1 2008-2011年各季度我国城乡居民人均累计收入情况
2011年,我国国内出游人数达26.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3.2%;国内旅游收入19306亿元,同比增长23.6%。

图表 2 2000-2011年我国国内年出游人数情况
上述内容摘自全球分析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欲了解更详尽的内容请购买报告全部内容。

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势头(2011年第一季度)

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势头(2011年第一季度)

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势头(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2011年上半年,旅游总收入有望突破1万亿元,增长约15%。

其中国内旅游人数约13亿人次,增长10%,国内旅游收入约9000 亿元,增长20%;入境旅游人数约6600万人次,增长1%,入境过夜旅游人数约2750万人次,增长1.2%;旅游外汇收入约225亿美元,增长 1.5%;出境旅游人数约3000万人次,增长11.5%。

4月7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了2011年第一季度旅游经济运行情况。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有关负责人表示,2011年旅游业开局良好,第一季度旅游市场呈现“两高一平”发展格局,中国公民旅游保持快速增长,国际旅游市场将出现结构性调整。

o2011-2015年中国文化旅游产业运行形势及“十二五”投资热点聚焦研究报告o2011-2015年中国民族文化旅游行业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o2010-2015年中国旅行社行业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o2011-2015年珠海旅游业运行新动态及“十二五”投资前景展望分析报告o2011-2015年中国观光旅游行业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研究成果,第一季度国内旅游发展环境优于国际环境,旅游市场总体上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旅游产业和区域旅游保持较高景气水平,旅游业发展开局良好。

预计2011年第一季度旅游接待总人数7.9亿人次,同比增长14%,旅游总收入5900亿元,同比增长19%。

第一季度旅游市场呈现国内市场持续较快增长、入境市场增幅回落、出境市场保持较快增长的“两高一平”发展格局。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2011年一季度国内旅游人数7.60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5.2%;国内旅游收入5262.2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3.3%。

预计入境旅游人数约3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入境过夜旅游人数约1300万人次,同比增长1.1%;旅游外汇收入约10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外国人、台湾同胞、香港同胞等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幅均有较大程度回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景区发展仍有不足
虽然旅游景区发展取得了快速持续有效发展,但是其 发展仍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挑战。
1.旅游景区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精品旅游景区总 量供给不足,容量压力加大
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 A 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规模 前 50位的基本上都是 4A、5A级旅游景区,平均接待规模达 到 752.52万人次,最低也达到 423.82万人次。前 8 位 A 级
2.旅游景区发展越来越成熟,精品旅游景区已成为我 国旅游景区的中坚力量
报告显示,从景区接待游客、营业收入、门票收入三 项指标看,2011年全国 A 级旅游景区发展稳定,精品旅游景 区成为我国 A 级旅游景区的中坚力量。
从接待游客数量看,5A级旅游景区年平均接待数量 最多,是我国 A 级旅游景区的优势产品;4A级旅游景区年接 待总量最多。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 A 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
发展持续快速有效
根据全国 A 级旅游景区统计管理系统中各地上报的景 区数据,2011年全国 A 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达到 25.54亿人 次,营业收入达到 2658.60亿元,门票收入达到 1149.94亿 元,三项指标均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报告指出,全国旅游
景区发展主要取得以下五个方面的成就:
1.旅游景区日益成为带动全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主体, 其地位进一步增强
类、温泉度假类、商业类和复合型景区不断涌现,拓展了景 区发展的空间。
5.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景区接待 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报告指出,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 变,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旅游景区,老景区提升改造,新景区 不断建设,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服务项目逐渐增 多,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旅游景区管理理 念和服务素质的提升及景区服务项目的完善,为全国旅游景 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创造出有利的发展空 间。
景区,接待规模都超过了 1000万人次,精品旅游景区数量较 少,造成精品旅游景区容量压力加大。
从各等级 A 级旅游景区来看,5A级精品旅游景区平 均接待人次最多,供需矛盾最为突出,容量压力最为严重。 我国高等级精品旅游景区总量数量不足,尤其是 5A级旅游景 区的总体数量与日益增加的游客数量相比存在着供给不足。
4.景区发展空间逐渐拓展,新兴、新型旅游景区不断 涌现,并形成新的热点景区
如新疆阿克陶县克州冰川公园景区 2011年门票收入 为 3.12亿元,排在全国第 8 位,浙江金华市浦江仙华山景区 和台州市玉环县大鹿岛景区 2011年门票收入分别为 2.31和 2.30亿元,分别排在第 14、15位。此外,文化类、体育运动
《2011年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发布
全国 A 级旅游景区实现持续快速有 效发展
接待游客 25.54亿人次,营业收入 2658.60亿元,门票收入 1149.94亿元 徐万佳
□本报记者徐万佳
近日,国家旅游局发布《2011年中国旅游景区发展 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全国旅游景区积极改善旅游接 待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有效克服通货膨胀、突发自然灾害 等诸多不利影响,紧紧抓住节假日和各种节庆活动等契机, 实现了持续快速有效的发展。
客 25.54亿人次。其中,5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 5.53亿人 次,占 A 级旅游景区接待总数的 21.71%,平均每家景区接待 游客 392.20万人次;4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 11.88亿人次, 占 A 级旅游景区接待总数的 46.64%,平均每家景区接待游客 84.92万人次。
从营业收入看,4A、5A级旅游景区占全国 A 级旅游 景区的比例达到 8 成多。其中,4A级旅游景区更是游客接待 的主体和消费热点。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 A 级旅游景区实 现营业收入 2658.60亿元。其中,5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 413.94亿元,占全国 A 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的 15.57%,平均 每家景区营业收入 2.9417亿元;4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 1744.84亿元,占全国 A 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的 65.63%,平 均每家景区营业收入 1.2562亿元。
报告显示,截至 2011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旅游景区 20976家,其中,A 级旅游景区 5573家。旅游景区已成为居 民旅游消费的热点之一,景区收益不断增加。2054亿人次,平均每人到景区游 览约 2 人次;营业收入达到 2658.60亿元,在全国旅游总收 入的比重在不断提高。2011年全国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规模和 综合营业收入增长均超过 20%,增速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星级饭 店和旅行社行业,旅游景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报告显示,游客接待量方面,四季度游客接待量分别 占全年接待量的 21.22%、26.37%、28.91%和 23.49%。营业收 入方面,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占全年总量的 20.69%、 26.83%、29.08%和 23.40%。门票收入方面,四季度门票收入 分别占全年总收入的 20.35%、26.30%、28.71%和 24.64%。
2.旅游景区发展还存在门票经济特征突出、综合带动 性不强、依托景区的目的地整合度不够等问题
从门票收入看,4A、5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比重较 高,占全国 A 级景区的 78.83%,4A、5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 A 级旅游景区的主体支撑。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 A 级旅游景 区门票收入 1149.94亿元。其中,5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 158.53亿元,占全国 A 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的 13.77%,平均 每家景区门票收入 23102.65万元,一些重点景区如故宫 2011 年门票收入达到 5.9亿元;4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 747.96亿
元,占全国 A 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的 65.06%,平均每家景区 门票收入 5346.33万元。
3.全国 A 级旅游景区各季度发展均衡,不存在明显的 季节性波动
报告指出,从接待游客、营业收入、门票收入三项指 标看,全国 A 级旅游景区各季度发展虽然略有差异,第 3 季 度略高于其他季度,但总体发展较为均衡,不存在明显的季 节性波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