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义与现代主义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1、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波及其他国家。
古典主义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尊重王权,崇尚理性。
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
明确主张语言准确、精炼、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
人物塑造类型化。
以法国的拉辛、高乃依、莫里哀为代表。
2、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一种文艺思潮。
浪漫主义在政治上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在艺术上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重视丑的美学价值,惯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喜好。
以法国的雨果、乔治·桑,德国的歌德、席勒和英国的拜伦、雪莱为代表。
3、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
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把广阔真实的反映时代的风俗史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理想,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应生活。
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与外倾性两种倾向。
以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果戈里、托尔斯泰为代表。
4、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时间最早、影响最大、波及面最广的一个文学流派。
在西欧文学史上,19世纪后期的象征主义称为前期象征主义,以与20世纪的象征主义相区别。
诗人让·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的一篇《象征主义宣言》标志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
象征主义注重挖掘人的内心世界,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虚幻而痛苦的,只有隐匿在背后的内在的世界才是真实的,运用暗示、通感和象征的手法来隐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前期象征主义以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爱伦·坡为代表。
后期象征主义以英国的艾略特为代表。
现代文学流派介绍

现代文学流派介绍现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流派。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现代文学流派,包括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1.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现代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流派之一。
它强调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以展现普通人的生活为主题。
现实主义作品通常以客观的方式描绘社会问题和人民的困境,关注社会阶层差异、人性的复杂性以及社会冲突。
代表作品有《红与黑》、《战争与和平》等。
2. 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延伸,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更加深入的观察和揭示。
自然主义作品关注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因果关系,突出环境和遗传对个体的影响。
它以更加科学的态度解剖人性,展现人的天性与社会环境的互相影响。
代表作品有《人间草木》、《老人与海》等。
3. 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一种强调意象和隐喻的文学流派,着重在作品中通过形象式的象征表达思想和情感。
象征主义作品倾向于追求超越现实世界的东西,抽象、隐秘和宇宙的力量成为其典型特征。
代表作品有《周末航行》、《时间的光芒》等。
4. 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流派在20世纪初兴起,反对传统文学表达方式,以新颖的形式与观点挑战读者的传统认知。
现代主义作品强调对语言的实验和个体感受的表达,以及对时间、空间和意识流的创新运用。
代表作品有《尤利西斯》、《洛丽塔》等。
5.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突出了多元性、异质性和相对主义的观点。
后现代主义作品颠覆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采用碎片化和混杂的方式呈现信息,揭示了现代社会的不稳定性和混乱性。
代表作品有《百年孤独》、《无人生还》等。
总结:现代文学涵盖了多种流派,每一种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无论是现实主义的真实反映,还是象征主义的隐喻意象,抑或是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性,现代文学以其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为读者提供了思考和欣赏的空间。
无论你对哪种流派感兴趣,都能在现代文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作品。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内涵及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内涵及特征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是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期间,在欧美文坛上崛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思潮。
它反对传统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强调表现现代人的内心世界和感受,采用实验性的写作技巧和反传统的语言风格。
以下是关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内涵及特征的详细介绍:一、内涵:1. 反传统倾向: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反对传统的文学观念和创作方法,强调表现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体验。
它认为传统的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表达需求,因此试图通过创新和实验来打破传统的束缚。
2. 表现主义倾向: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强调表现主义,即通过象征、隐喻、梦幻、意识流等手法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它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只有人的内心世界才是真实的。
因此,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往往呈现出一种超现实、梦幻般的氛围。
3. 形式创新: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注重形式创新,采用实验性的写作技巧和反传统的语言风格。
例如,现代主义小说常常采用非线性叙事、多重视角、时空跳跃等手法,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4. 批判社会现实: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对现实社会持批判态度,认为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矛盾导致了人的异化和孤独。
它关注社会边缘人群和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试图通过文学作品来揭示社会现实的阴暗面。
二、特征:1. 主题内敛: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隐藏在象征、隐喻等手法之中。
读者需要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意义,才能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2. 形式多样:现代主义文学的形式非常多样,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
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作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最适合的形式来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3. 反传统语言风格: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往往与传统语言风格不同。
它们常常使用简洁、明快、直接的语言,追求表达的精确性和力量感。
4. 关注个体与内心世界: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它们往往描绘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挣扎,展现他们在现实中的困境和无奈。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现代诸多体育思想的对比研究

Vol 41/No 02/Westleather-81㊀-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现代诸多体育思想的对比研究崔志杰作者简介:崔志杰(1974.10-)ꎬ男ꎬ汉族ꎬ山东德州人ꎬ大学本科ꎬ德州学院体育学院ꎬ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ꎮ(德州学院体育学院ꎬ山东德州253000)摘㊀要:体育思想是体育事业的指导思想ꎮ在我国现代体育史上ꎬ曾经出现过自然主义体育思想㊁苏联体育思想㊁体质教育思想㊁终身体育思想等多种体育思想ꎮ本文通过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现代诸多体育思想进行对比ꎬ以重新认识自然主义体育思想ꎮ关键词:自然主义体育思想ꎻ现代体育思想ꎻ对比中图分类号:G80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1602(2019)02-0081-01㊀㊀体育思想是培养体育人才的蓝图ꎬ它来源于体育实践ꎬ又反过来指导体育实践ꎬ并在体育实践中不断进行调整㊁更新与完善ꎮ现代中国在六十多年的岁月里ꎬ经历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ꎬ体育思想也几度变革ꎮ在今天这个倡导全民健身的时代ꎬ我们更有必要研究包括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内的诸多现代体育思想 只有看清来时的路ꎬ才能更好地走向远方ꎮ1㊀自然主义体育思想18世纪中叶ꎬ深受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教育应当回归纯洁的自然状态ꎬ遵从天性与童心ꎬ培养不受任何宗教枷锁禁锢的 自然人 ꎮ1901年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伍德教授与赫塞灵顿教授提出 新体育思想 ꎬ后经哥伦比亚大学体育系主任威廉士发展ꎬ正式定名为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 ꎮ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以生物学的教育学原则为指导ꎬ以人对体育运动的生理需求为基础ꎮ自然主义体育思想认为健壮的身体是对儿童开展智育㊁德育等其它教育的物质基础ꎬ所以主张通过自然的方式ꎬ让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进行体育锻炼ꎬ获得健康的身体ꎮ在方法上ꎬ鼓励儿童自由活动ꎬ遵从儿童天性ꎬ任儿童自由发展ꎻ在活动方式上ꎬ选择游戏㊁舞蹈㊁攀爬㊁球类㊁田径等活动ꎬ而反对19世纪末风行于威廉德国整齐划一的体操[1]ꎮ1920~1940年代ꎬ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一直是美国体育的指导思想ꎮ时至2018年的今日ꎬ在美国体育中仍然可以看到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影子ꎮ1918年ꎬ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传入我国ꎬ获得广泛欢迎ꎮ但好景不长ꎬ1928年国民党建立反动独裁统治ꎬ强行推行民族主义体育思想ꎬ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从此退出历史舞台ꎮ新中国成立后ꎬ我国又实行苏联体育思想㊁体质教育思想ꎬ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彻底被人们遗忘ꎮ改革开放后ꎬ我国体育思想日趋多元化ꎬ自然主义体育思想重新被人们提及ꎮ2㊀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现代诸多体育思想的对比2.1㊀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苏联体育思想的对比1949~1966年ꎬ我国引入并实行苏联体育思想ꎮ苏联体育思想认为体育是共产主义教育的一部分ꎬ鼓励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促进生长发育ꎬ增强体质ꎬ培养集体道德ꎬ重视竞技运动ꎮ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主张 把孩子当成孩子看 ꎬ认为人是体育锻炼的主体ꎬ人是体育事业服务的对象ꎻ而苏联体育思想则认为 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与保卫者 ꎬ体育事业必须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服务ꎬ为国家培养未来的工人与士兵㊁及在国际竞技运动赛事中夺冠的冠军ꎮ由于苏联体育思想强调体育事业的神圣性ꎬ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体育活动的趣味性[2]ꎮ2.2㊀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体质教育思想的对比十年浩劫结束后ꎬ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重上正轨ꎮ1979年5月ꎬ在扬州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提出: 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根本目的ꎬ在于增强学生体质ꎮ 从此ꎬ体质教育思想成为新时期体育指导思想ꎮ体质教育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中心ꎬ主张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ꎬ提高学生身体素质ꎬ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对疾病的免疫能力ꎮ体质教育思想脱离了苏联体育思想的禁锢ꎬ逐渐向人回归ꎬ有其优点ꎮ但在实践中ꎬ体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中国体育事业形成了封闭式体育模式ꎬ要求学生必须反复进行单一㊁重复的动作训练ꎬ所有动作必须整齐划一ꎬ实际上变成了准步兵军训ꎬ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ꎮ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则强调服从自然法则ꎬ根据儿童的智力与身体发育情况ꎬ以儿童的需要和天性为中心开展体育活动ꎬ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ꎮ 践行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美国ꎬ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棒球㊁游泳㊁网球㊁瑜珈㊁舞蹈等课程ꎻ而在体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学生ꎬ只能选择无休止的广播体操+正步走+短跑ꎮ2.3㊀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终身体育思想的对比改革开放以来ꎬ我国体育思想走向多元化ꎮ1990年代ꎬ我国体育工作者通过对比国民体质发现ꎬ与日本㊁美国㊁挪威等国居民相比ꎬ我国居民在身高㊁速度㊁爆发力㊁肺活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3]ꎮ究其原因ꎬ在于发达国家居民践行终身体育ꎮ有鉴于此ꎬ我国也提出了终身体育思想ꎮ终身体育思想认为:无论是在人的少年期㊁青春期㊁还是成年期ꎬ老年期ꎬ体育锻炼都非常重要ꎬ因此ꎬ人应当终身进行体育锻炼ꎬ终身接受体育教育ꎻ要在整个人生中始终保持浓厚的体育兴趣ꎬ学习㊁掌握体育基础知识㊁技术㊁技能ꎬ终身坚持体育活动ꎮ比较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终身体育思想ꎬ我们可以明显终身体育思想的外延明显超越了自然主义体育思想ꎮ但二者都强调身心一元ꎬ主张把身体锻炼应融合进日常生活中去ꎬ应循序渐进㊁有规律地锻炼身体ꎬ以不断增进体质ꎬ长久保持身体健康ꎮ结束语通过对比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诸多现代体育思想ꎬ我们可以窥见中国体育思想正在逐渐摆脱封闭模式的束缚ꎬ回归人性ꎬ并日益走向多元化㊁个性化ꎮ参考文献:[1]㊀张磊ꎬ王健.身体: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重要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ꎬ2014ꎬ37(06):97-103.[2]㊀梁立启ꎬ邓星华.国外学校体育思想的传入及其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J].体育学刊ꎬ2013ꎬ20(05):12-16.[3]㊀武海潭ꎬ季浏.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范式的流变 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ꎬ2013ꎬ36(06):109-114.。
现代文学中的自然主义观念探究

现代文学中的自然主义观念探究自然主义是一种文学思潮,强调对世界的客观描述和描绘。
它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现实主义密切相关。
与现实主义不同的是,自然主义更加强调对社会和人性的批判。
现代文学中的自然主义观念对于我们理解当代世界和人类相互关系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自然主义观念在文学中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表达来体现。
自然被视作一个可以观察和研究的领域,自然规律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行为和命运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小说《野性的呼唤》以北极为背景,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冲突和人性的脆弱。
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冷酷和残酷描写,伦敦展现了人类欲望对自然的侵略以及人类面对自然无情力量时的无助。
其次,自然主义观念也在文学中以对社会的描述和批判的方式体现。
自然主义文学作品常常呈现出在社会不公和经济压迫下,人类的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困境。
法国作家埃米尔·左拉的小说《戴帽子的买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小说以法国中产阶级的生活为背景,揭示了社会阶级的固化和资产阶级对底层人民的剥削。
自然主义作品通过对社会不公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呼唤着社会正义和人道主义精神。
此外,自然主义观念在现代文学中也通过对人性的深入探讨来体现。
自然主义文学作品经常展现人性的黑暗面和弱点。
法国作家爱米尔·祖拉固的小说《悲惨世界》被认为是自然主义写实主义的巅峰之作。
小说以法国革命时期为背景,讲述了贫苦人民的悲惨命运和社会不公。
通过对人性的揭示和考察,小说探索了人性的贪婪、自私和道德堕落。
自然主义作品对人类本性的真实揭露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的思考。
然而,自然主义观念在现代文学中受到了一定的批评。
有人认为自然主义在某种程度上过于片面地强调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无助和被动。
同时,自然主义文学作品往往描绘了负面形象和消极情绪,给读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因此,有人质疑自然主义在提供积极能量和愉悦感方面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在现代文学中,自然主义观念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性的描绘和批判,探索了人类与自然、社会和自己的关系。
欧洲文学史上,各大流派(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之间的关系

2.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的主要精神是突出人的地位,反对宗教迷信神学教条和权威主义对人的精神的愚弄,主张自由、平等、博爱,提倡个性解放。崇尚个人的价值观在欧洲文化中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希腊,德谟克利就提出原子是真实存在的,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万物的生灭,都是原子结合或分离的结果,其实,他所强调的只有个别才是真实的存在,是崇尚个人的价值观的最早理论基础。亚里斯多德则十分强调道德行为的基础在于人的自由意志。亚里斯多德则十分强调道德行为的基础在于人的自由意志,人必须对自己的自由选择独立负责,即使在抹杀人性的中世纪,个人容于集体,但在经济哲学内部,依然存在着到底个别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一般是真实存在的争论。14实际到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揭开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篇章。这时的人文主义强调个人的至上性。表现出个人主义的倾向,个人主义有两个层次的表现,第一层次指培养、实现个性,即以后所谓的自由主义,强调个人主义的物质需要和生物性需要,反对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17世纪以后,个人主义被进一步理论话和系统化,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说,“崇尚自我”渗透在西方文化的每个角落。
十九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经济在欧洲各发达国家急剧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落后国家的封建统治更趋反动。批判现实主义在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得到发展,它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揭露现实的丑恶和黑暗,对资本主义秩序起了一定的破坏作用,艺术技巧也取得巨大成就,达到资产阶级文学发展的顶峰。但是贯穿其中的个人主义、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思想,在工人运动日益高涨的情况下,也暴露出它的消极和保守的一面。
文学中的现代派与自然主义

文学中的现代派与自然主义引言:文学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而现代派和自然主义是文学史上两个重要的流派。
本教案将通过分析现代派和自然主义在文学中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两个流派的作品。
一、现代派的特点与表现形式现代派是20世纪文学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突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追求形式的创新和思想的超越。
现代派文学作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主观性与内心独白现代派文学作品强调个体的主观感受,通过内心独白的形式展现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中通过不同人物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1.2 意象与象征现代派文学作品经常使用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生动的形象和隐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提奥·安哲罗普洛斯的小说《荒原》中的荒原意象,象征着人类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1.3 叙事结构的打破现代派文学作品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通过跳跃、碎片化的叙述来展现故事。
例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至灵之路》中,时间和空间的跳跃使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动和人物内心的变化。
二、自然主义的特点与表现形式自然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强调对现实的客观描写和对人性的深入观察。
自然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对社会现实的揭示自然主义文学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写,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丑恶。
例如,埃米尔·左拉的小说《纳纳》中描绘了巴黎社会的堕落和道德沦丧。
2.2 对人性的深入观察自然主义文学作品对人性进行了深入观察,展现了人类的本性和欲望。
例如,弗兰克·诺里斯的小说《石头门》中通过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人性的贪婪和残忍。
2.3 对环境的决定论自然主义文学作品认为人的行为受到环境的影响和限制,强调环境对人性的塑造作用。
例如,约翰·斯坦贝克的小说《愤怒的葡萄》中通过对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悲剧命运。
西方文学流派简介

西方文学流派简介西方文学源远流长,孕育了许多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简要介绍几种西方文学流派,让读者对西方文学的多样性有所了解。
1. 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是指受古希腊罗马文学影响的文学流派。
在古典主义文学中,作者追求对称、规则和秩序,强调理性和稳定。
其中最著名的是古希腊的史诗《奥德赛》和古罗马的史诗《埃涅阿斯纪》。
古典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有莎士比亚、米尔顿等。
2. 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追求自由和独立的精神。
浪漫主义文学的作品通常充满了对自然、爱情和人类内心世界的热情表达。
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包括雪莱、拜伦和柯勒律治等。
其中《弗兰肯斯坦》和《唐璜》等作品成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3.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追求真实和客观的描写,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生活的底层。
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狄更斯、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等。
他们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人类的苦难和社会的不公。
4. 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的延伸,更加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
自然主义文学的作品通常描写人类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强调遗传和环境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决定性作用。
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有埃米尔·左拉、斯蒂芬·克莱恩和杰克·伦敦等。
5.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兴起的文学流派,它以对传统文学形式的颠覆和对现代社会的反思为特点。
现代主义作品通常采用非线性叙事、流派交融和意识流等技巧,以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现实的多重性。
著名的现代主义作家有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塞缪尔·贝克特等。
6. 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对现代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批判。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是对大故事的怀疑和对个体经验的重视,对语言和符号的游戏和颠覆。
后现代主义作品通常以多重叙事、断裂的时间和空间结构、模仿和拼贴等手法呈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主义
(一)概况介绍
定义:自然主义是十九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资产阶级文学流派,强调文学创作的科学性、真实性,否认文学的典型化原则,主张作家应超越政治和道德,对社会采取纯科学态度,把社会的人看作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用生理学、遗传学去解释人的思想活动和社会现象。
作为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自然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于七十到八十年代特别盛行,突出地表现在这一时期的法国文学中,并逐渐影响到其它国家。
自然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当时颇有影响的实证主义哲学,以法国哲学家孔德为代表。
他认为,随着历史的发展,到十九世纪人类的认识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即实证阶段。
特点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等,主张研究社会艺术也应采用科学实证的方法。
著名文学批评家、美学家丹纳(泰纳)当时根据孔德的实证主义观点,又根据贝尔纳的生物进化和遗传观点,进一步提出文学创作和发展的决定论——种族、环境、时代。
种族强调生理遗传,环境指民族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时代指国家的文化传统。
这三点才能决定国家的文学创作。
这给自然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最初的哲学基础。
最后,法国作家左拉提出自然主义的文学观点。
他在《实验小说论》中主张作家应忠实记录生活,不带政治目的,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进行文学创作,提出“实验小说”的口号,通过实验达到对人的科学认识,依靠科学解剖人类社会。
这样,当时许多作家放弃任何功利目的,用纯客观的态度,描写人的遗传特性和动物本能,用生理学来分析解剖。
理论家是爱米尔•左拉,文学上的代表作家是法国的龚古尔兄弟、左拉、莫泊桑,德国的霍尔茨、霍普特曼和哈尔特兄弟,英国的班奈特、乔治•吉辛和乔治•莫尔,美国的诺里斯•德莱赛和杰克•伦敦。
(二)特征:
1、在描写现实上,与现实主义一致,都是一种指向客体的艺术;但如何描写有不同的形式,自然主义将艺术的再现功能发展得更绝对、更彻底,追求具体而周全的描写,把客观场景和事物都作为描写的对象,在他们看来,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艺术再现的对象,即便是卑污的事物、丑陋的事物、尴尬的事物、人的道德观念无法容忍的事物,都有如实进入艺术领域的权利。
柳鸣九说:“应该看到,由于自然主义,人类的文学才完全超出了沙龙、舞会、林荫道、乡间别墅的天地,而才有了矿井、坑道、小酒店、贫民窟、洗衣坊、工厂里的车间、农村里的集市、大城市中的菜市场,以及农民在地里头的劳动、工人的操作技术、乡间酿酒的程序、交易所里的各种金融业务……”甚至使场景事物往往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而不是服从主题的需要。
“而且,所有这些都不是作为背景被粗略地加以勾画,而是作为文学表现的内容被加以细致详尽的描写”。
2、自然主义引进自然科学,力求避免浪漫色彩、主观性、人为的安排,排斥一切小说性、戏剧性的成分,全力追求平淡无奇甚至琐碎的生活图景,也就不再选择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开始显示出自然主义小说情节淡化的趋向。
3、自然主义引进科学方法,比现实主义更追求严酷的现实性,更大胆直面现实丑恶,去描写各种丑恶现象,真正做到了让任何现象都得以进入文学作品,拓宽了文学表现范围。
4、自然主义在分析人物,解剖现实,运用了生理学、遗传学,这是第一次开始从新的角度(生理、遗传)观察、表现、分析人,侧重于人的自然性的一面,可以说自然主义在表现人方面增加了角度,开拓了写实,对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有启迪作用。
5、自然主义敢于引进科学,注重全面描写,不受主题限制,也就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表现上层社会,更多表现人民的贫困生活,左拉、龚古尔兄弟以其作品更多更具体地表现了社会下层生活和当时突出的劳资矛盾。
自然主义作家创作的基础仍是人道主义,尽管他们极力回避道德。
(三)自然主义存在的问题
1、缺少艺术的提炼,显得过于烦琐、冗长、呆板。
2、对于丑恶肮脏事物的描写,大胆有余,节制不足,有时读后让人感到恶心。
3、以生理、遗传分析人,开拓了表现人的新领域,但又绝对化,导致了对人的社会属性、阶级属性的忽略,导致了对正常人性描写的乏缺,使得人物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由此观之,自然主义的思想性确实不如现实主义。
(四)作品举例
1、《热曼妮•拉瑟顿》(龚古尔兄弟著)写热曼妮悲惨的一生。
十四岁遇变故,后爱上帮工的儿子于皮永,未婚造成事实,于皮永放荡成性,热曼妮失望,控制他。
小孩出生后,热曼妮被于皮永抛弃,她陷入不能自拔的堕落中,染上酗酒的习气,愈爱愈恨,酒精不能消除思念,她偷钱逃走,与油漆匠同居,更酗酒,被抛弃,成为实际的妓女,监视于皮永,病倒死去。
作品实现了作者要表现下层人民生活痛苦的愿望。
热曼妮•拉瑟顿对生活的向往被击毁,导致堕落,这是现实使然,作者是自然主义者,强调热曼妮以生理的满足错认成是对爱情的追求,最终丧失理智而死去。
2、《玛德莱拉•菲拉》(左拉著)在灵与肉的矛盾中,以自杀解决之,作者过分强调人物行动中的生理因素。
3、《泰雷兹•拉甘》(左拉著)是作者最典型的自然主义作品,作者研究的是人的内在素质,而非外部特征,说明人是受生理本能支配的。
拉甘是私生子,在姑妈家中长大,与表妹卡米耶结婚,卡米耶体弱多病,拉甘则有奇异的狂热的天性,两人性格不合。
拉甘与卡米耶的朋友洛朗相勾结,两人杀死卡米耶,犯了罪恶感。
以疯狂的纵欲排除恐惧,最后导致残酷的埋怨和仇恨,直至萌发了只有死亡才能解除罪恶感的念头。
小说更象犯罪心理学的报告,作家着重表现两人为自己的情欲去犯罪及犯罪后的心理状态。
现代主义
(一)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内容
1、反映社会危机
有形:两次大战、经济恐慌、劳资冲突、种族纠纷、暴力犯罪
无形:弥漫于整个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
尼采有一句石破天惊的话:“上帝死了,要重新估价一切价值”,上帝不仅是救世主,实指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
乔治•桑说:“上帝是永恒的主宰,但已不管事了。
”上帝死了,西方的传统价值观念丧失了,精神支柱倒塌了,理想王国摧毁了,永恒的主宰没有了,是非标准没有了,生活的动力没有了,奋斗目标没有了,有的只是困惑、迷惘、痛苦、绝望,所以,上帝的死表明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达到多么严重的程度,“世界”在人们的感叹声中崩溃了。
2、表现人的异化
(1)人丧失了人的价值,成为“非人”。
卡夫卡的《变形记》,主人公格里高尔成为甲虫,不能说话、行动、养家糊口,丧失了生存的条件,被社会所不忍,被家人所抛弃。
人何以变成甲虫,变成非人,人的本质是什幺?格里高尔的本质是挣钱养家,一旦不能挣钱,就成为“非人”。
(2)人与人间的关系,互不沟通,没有了解、温暖,只有矛盾冲突,只有疏远、隔阂、
冷淡。
劳•伦斯在《恋爱中的女人》通过主人公的自诉:“我与别人的距离犹如一颗星与另颗星的距离”,萨特在《禁闭》中说:“他人是我的地狱”。
尤奈斯库的剧本《秃头歌女》写一对秃头谈话,发现这两个人居然是夫妻,夫妻之间都陌生到这种程度,何况他人。
(3)人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反成为财富的奴隶,表现了人与物的关系。
尤奈斯库的《椅子》,写老年夫妻结婚五十年,举行家庭庆贺会,来宾很多,舞台上排满了椅子,夫妇俩无立足之地。
不善言辞,请了一位演说家,而演说家又是哑巴。
说明人被物排挤得不仅无立足之地,连说话的机会也没有了。
现代派里反映人与物关系最触目惊心的是人按照自己的样子制造出机器人代替人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功能齐全,而人在机器人面前越来越无力。
(4)由于人异化成为非人,失去自己的价值,自我的本质,于是就产生失落感,成为无家可归的人,于是人们就要寻找精神上的归宿。
许多作品反映人无家可归、失落,进而寻找归宿。
代表作是尼采的诗《孤独》,借写乌鸦要归巢,但在寒冷的世界找不到家乡来写诗人自己在世上的无可名状的孤独感、失落感、无处安身的哀怜。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著名的是艾里生的小说《隐身人》,一个黑人无名无姓,一心想知道自己的身世,就想方设法去寻找线索,走了许多地方,都受人摆弄,弄不清楚自己是什么人,最后只好躲在地下,成为隐身人,由寻找自我到自我消失,人的异化发展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