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井施工方案反滤层

合集下载

大口井工程施工方案523

大口井工程施工方案523

大口井工程施工方案
1大口井下部干砌石砌筑方法
本工程大口井侧壁下侧采用干砌石砌筑,施工时采用挖掘机将块石送到井底,由人工砌筑。

干砌片石要用手锤加工,满足施工的实际需要。

片石应交错放置,防止石块间的接缝一线相通。

应按设计厚度要求,将片石横放,各个片石紧密相靠,长度应按图纸规定尺寸选择,连续使用不得超过4块,且两端需加丁字石。

每砌一块块石,在填塞其周围的缝隙时,应选取适当石片,以大面朝里,先将缝隙嵌好,然后砌置周围块石。

在整个厚度方向或砌体采用单层块石时,片石错缝铺砌,相邻片石间的所有空隙应该用尺寸合适的碎石填满或用铁钎嵌入碎石以保证填塞紧密。

2大口井反滤垫层铺设方法
干砌石外侧和底部设反滤层,滤料分3层,在回填滤料的同时,在滤料外进行原土回填。

①砂石反滤垫层的铺设,应根据设计图纸将砂料、碎石分层铺设。

②砂石垫层按设计图纸和样桩高程铺设而成,砂、石中不得含有草根杂质、碎石最大粒径控制在垫层厚度的2/3以内,不使用风化砂石。

砂石垫层施工时自下而上进行,铺设时防止其下的土工膜等不受损坏。

③铺筑时,应使滤料分类堆放并处于湿润状态,以免颗粒分离和混杂,防止杂物或不同规格的料物混入。

④铺设采用机械运入,按高程桩分层人工铺设,碎石采用平板振动器震动密实。

反滤层专项施工方案

反滤层专项施工方案

东辰仙海院子(1#~31#)楼工程反滤层专项施工方案二○一九年六月一、编制目的明确盲沟及施工现场填方区增加连砂石(反滤层)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

二、编制依据根据建设单位2018年11月26日签发的编号:008号通知相关于内容执行。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东辰仙海院子(1#~31#)楼工程施工现场盲沟及填方区连砂石(反滤层)施工。

四、材质要求1、连砂石(反滤层)回填过程中,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

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材料,每1000m2为一批,当不足1000m2时也按一批计。

每批抽样一组。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分别进行平行检验和见证检验,均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现场抽样检验连砂石最大粒径、含泥量,并在施工过程中观察有无草根、垃圾等杂质变化情况。

2、反滤层材料含泥量、颗粒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要求。

连砂石(反滤层)填料材质、含泥量必须经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东风20吨自卸汽车5台,50型装载机1台,240型挖掘机1台,25吨压路机一台,蛙式打夯机3台。

2、施工方法2.1、施工前应进行压实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参数,并报监理确认。

2.2、正式施工前应对下承层进行标高、宽度、长度、坡度等情况进行检验,并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2.3、由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装运;根据需铺厚度、宽度、长度、采用网格法布料,必要时采用二次整平,压路机压实。

压实方法及遍数按试验工艺数据进行控制。

2.4、连砂石(反滤层)的压实质量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要求。

六、连砂石(反滤层)质量控制与检测1、连砂石(反滤层)质量控制1.2、连砂石(反滤层)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抓好三个方面:填料与原材料控制;施工过程控制;试验与检测控制。

1.3、严格控制填料及原材料质量,制定原材料的进货检验和进场前检查验收制度,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场。

尾矿库初期坝反滤层施工措施

尾矿库初期坝反滤层施工措施

(1)反滤层施工情况反滤层做法:第一层为:2—20mmi卒石垫层,厚度200mm第二层为:砂砾石层,厚度200mm第三层为:500g/m2两层土工布,第四层为:砂砾石层,厚度200mm第五层为:块石护坡,厚度300mm反滤层必须各层粒度均匀合格,分层分明,厚薄均匀,其中土工布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用尼龙线缝接,反滤层底部与排渗盲沟连接,反滤层及排渗盲沟的施工时应做好DN15C X 6的排渗钢管的安装。

(2)主要施工方法①砾石卒石层铺筑初期坝内坝坡为1:2 坡度,首先安排挖机对坝面进行整平,使坝坡平整,满足设计要求的坡度,进场的砂砾料的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运输过程不混料,铺料时从马道往下卸料,人工从下向上进行整平,随时用做有厚度标记的钢筋来控制厚度。

整平使用2 米的刮杆进行整平,铺筑进砂砾料应适当加水,相邻层面应拍打平整,铺料厚度应严格控制,每10m宜设一个样板,并经常进行检查,分段铺筑时,应做好接缝处各层之间的连接。

使缝层次清楚,不发生层间错位、折断、混杂,平面或斜面接头上的横向接缝,应设成不小于1:2 的斜坡,不得在铺好的反滤层上,自上向下滚石或其他物料,施工人员行走应铺跳板。

为保证各层的下料时不损坏已施工完的层面,在坝面分段预留2m宽的下料通道,并从下向上按上述要求处理好分段的接缝。

②土工膜、土工布的铺筑进场的土工膜、土工布经试验合格后才能施工,已做好砂砾层经验收合格后做好隐蔽记录,再铺筑土工膜。

土工膜、土工布运至马道从上向下铺筑,留纵向接缝,各辐间接接宜采用专用缝纫机和线进行,搭接宽度200mm当采用手工缝合时,针距不得大于20mm应缝合两道。

土工膜、土工布在坝肩的处理,按设计要求。

在坝肩开挖出沟槽,土工布铺过沟槽并向上留400mn宽度,沟槽用C20砼浇筑,上部回填土应用人工仔细夯实。

土工布上部砾石层施工应用溜槽下料,不能直接在土工布上下料,对已铺好的土工布妥善加以保护,避免长时间曝晒,防止极细颗粒泥土堵塞孔隙。

反滤层施工方案

反滤层施工方案

反滤层施工方案反滤层(反渗透膜)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反滤层,也称为反渗透膜,是用于水处理系统中,利用半透膜的分离作用,将溶液中的离子、大分子有机物等通过渗透作用分离出来,以实现水的净化和浓缩的过程。

本工程旨在对某工厂的反滤层进行施工和安装,以提高水处理系统的净化效率和稳定性。

二、工程原理反滤层主要依靠逆渗透分离原理进行水的处理,逆渗透原理是指通过半透膜将溶液中的溶质从高浓度渗透至低浓度的过程。

反滤层材料是一种具有极小孔径的特殊膜材,能够将水分子和溶质从高压一侧渗透至低压一侧,从而实现水的净化和浓缩。

三、工程实施方案1. 设计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水处理系统的要求,设计出反滤层的布置方案,并在现场进行安全和施工评估。

2.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方案,采购符合水处理系统要求的反滤层膜材和相关设备,保证质量可靠。

3. 施工准备:施工前,需对现场进行清理和消毒,确保施工的环境卫生和安全。

4. 膜组装:按照设计方案,对反滤层膜材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和组装,确保膜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同时,在膜组装过程中,需保证膜材不受损坏和污染。

5. 连接管道:根据设计方案,对反滤层的进水、出水和副流管道进行连接,保证管道的密封性和连通性。

6. 安装设备:将所需设备(如泵、阀门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和连接,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7. 测试运行:安装完成后,对反滤层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运行,排除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8. 质量验收:对施工完成的反滤层进行质量验收,并进行记录和报告,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和要求。

四、工程安全和质量控制1. 工地安全: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进行标识和隔离,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2. 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保证施工质量,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3. 设备操作安全: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农村打井大口井施工技术要点

农村打井大口井施工技术要点

农村打井大口井施工技术要点农民自建的水源井大多数为浅井,有大口井和对口抽式井两种,大口井施工常采用的方法为:大开槽法人工开挖或沉井法排水施工。

大开槽法人工开挖,所需施工机具有: 推土机、运输设备、排水设备等。

适宜地层为,第四系松散层: 含水层较薄、埋藏浅。

施工技术要点:1. 应尽量避免在雨季进行,施工场地要保证排水畅通。

2.挖土边坡应根据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确定,一般为1:1.5 ,弃土坡脚至挖方上口要有一定的距离。

3.含水层部位的滤料围填应符合要求,回填土要有一定超高,冬季回填土中的冻土含量不得超过巧% 。

4. 井壁进水的大口井,其井壁进水孔和反滤层,必须按设计要求布设,施工中要防止进水孔堵塞。

5. 井底进水的大口井,其反滤层的厚度和滤料粒径,均应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反滤层铺设前必须将井底泥浆及沉淀物清除。

滤料应过筛除泥,量方备用。

6. 成井后应进行抽水试验,一般只做一次大降深抽水,水位稳定延续时间不少于8 小时。

同时测定井的动水位和井的出水流量。

沉井法排水施工,所需施工机具有:卷扬机、运输机械、排水机具、加压防斜设备等。

适宜第四系松散层,涌水量不大、流砂层较薄。

施工技术要点:1. 基槽应按稳定边坡开挖,易坍塌地层须挖成阶梯形。

基槽底应挖至地下水位以上0.5-1.om ,槽壁与井筒外壁的间距,一般为0.6 一0.sm 2.浇注刃脚应选择在坚实土层土,否则要进行夯实处理。

混凝土刃脚强度要达到设计强度的70% 时,方可在刃脚上浇砌井筒。

3.井壁厚度允许偏差: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士巧mm ,砌石士30mm 。

4.井筒下沉时应保持平稳,当发现位移或倾斜时,必须及时纠正。

5.采取排水法人工施工时,沉井内的水位应随井筒下沉而下降,一般控制在开挖面以下0.5 一 1.0m 。

人工挖土每次开挖深度以0.3m 为宜。

6.井壁进水的大口井,其井壁进水孔和反滤层,必须按设计要求布设,施工中要防止进水孔堵塞。

7.井底进水的大口井,其反滤层的厚度和滤料粒径,均应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反滤层的作用及做法

反滤层的作用及做法

反滤层的作用
反滤层(inverted layer)是指在大口井或渗渠进水处铺设的粒径沿水流方向由细到粗的级配沙砾层。

反滤层是由2-4层颗粒大小不同的砂、碎石或卵石等材料做成的,顺着水流的方向颗粒逐渐增大,任一层的颗粒都不允许穿过相邻较粗一层的孔隙。

同一层的颗粒也不能产生相对移动。

设置反滤层后渗透水流出时就带不走堤坝体或地基中的土壤,从而可防止管涌和流土的发生。

反滤层常设于土石等材料修筑的堤坝或透水地基上,也常用于防汛中处理管涌、流土等险情。

隔离层在建筑业构造做法中通常指地面和屋面部位,处于防水层和结构层之间,其作用是减少结构变形对防水层的不利影响。

例如:在卷材防水或涂膜防水层上设置块体材料或细石混凝土时,应在二者间设置隔离层。

隔离层可用干铺塑料薄膜、土工布、卷材抑或低强度等级的砂浆。

坝体排水和反滤层施工方案

坝体排水和反滤层施工方案

坝体排水和反滤层施工方案1. 引言在大坝工程施工中,坝体排水和反滤层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坝体排水和反滤层的作用是防止坝体内部的水渗漏,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坝体的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坝体排水和反滤层施工的方案和步骤,以确保坝体的安全和稳定。

2. 坝体排水方案坝体排水的目的是排除坝体内部的水,并将其引导出坝体。

以下是坝体排水的施工方案:2.1 排水井的设置在坝体内部设置合适的排水井是坝体排水的重要步骤。

排水井的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坝体内部水的分布情况•排水井的数量和位置•排水井的尺寸和深度2.2 排水管道的布置排水管道的布置需要根据排水井的位置和坝体的结构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

排水管道可以采用地下管道和开放式排水渠等形式进行布置。

2.3 排水系统的维护排水系统的维护是坝体排水工作的关键。

定期检查排水井和排水管道的状况,及时清理和维修排水设施,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和正常运行。

3. 反滤层施工方案反滤层是建立在坝体与土层之间的防渗层,其作用是防止水从上层渗透到下层。

以下是反滤层的施工方案:3.1 材料选择反滤层材料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抗渗透性能•抗变形性能•抗侵蚀性能常用的反滤层材料有粘土、人工土工合成材料等。

3.2 施工工艺反滤层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坝体表面的处理:清理坝体表面的杂物,确保处理后的表面平整、干燥。

•反滤层材料的铺设:将选择好的反滤层材料铺设在坝体表面,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铺设。

•反滤层材料的压实: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反滤层材料进行压实,提高反滤层材料的密实度和抗渗性能。

•反滤层的质量监测:施工完成后进行反滤层的质量监测,确保反滤层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 结论坝体排水和反滤层的施工是保证大坝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的排水方案和反滤层施工方案,可以有效地防止坝体内部的水渗漏,提高大坝的安全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进行质量监测和维护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坝体的安全稳定。

大口井施工组织设计(反滤层)

大口井施工组织设计(反滤层)

新建准格尔至鄂尔多斯铁路工程大口井施工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呼准鄂铁路项目经理部二○一六年九月二十日目录1.大口井工程概况 (1)1.1大口井简介 (1)2.施工部署 (1)2.1大口井的主要施工方法选择 (1)2.2沉井工艺流程 (2)2.3施工阶段划分与施工内容概述 (2)2.4主要施工机械与机具配备计划 (5)2.5主要劳动力使用计划 (6)3.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7)3.1工程测量 (7)3.2井外深井降水与井内明排水结合的施工方法 (8)3.3沉井制作方法与技术措施 (8)3.5沉井下沉方法与技术措施 (15)4.沉井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的主要措施 (19)4.1沉井质量主控项目的检验标准 (19)4.2沉井易渗漏部位的质量控制要点 (19)4.3安全施工措施 (19)5.安全文明措施 (20)5.1安全施工措施 (20)5.2文明施工措施 (21)6.沉井下沉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22)6.1沉井下沉纠偏 (22)6.2障碍物处理 (23)6.3摩阻力过大的处理 (24)大口井施工方案1.大口井工程概况拟建三座大口井,分别位于DK176+350右1000m处、DK161+535左50m处、DK188+78右80m处。

工程设计单位为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有关沉井工程的概况简述如下:1.1大口井简介1.1.1大口井规模与构造本工程的大口井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取水构筑物,按沉井施工,井口内径为5米,井底至地面高度为16米左右,壁厚0.25米,沉井底部设0.5米反滤层。

大口井上部设阀门井,用于阀门开启及机械检修。

1.1.2沉井所选用的材料(1)混凝土:均采用C30混凝土。

(2)钢筋:HPB300、HRB400。

(3)钢板及型钢:Q235B钢(4)焊条:HPB300钢筋采用E4303型焊条焊接;HRB400钢筋采用E5503型焊条焊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准格尔至鄂尔多斯铁路工程大口井施工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呼准鄂铁路项目经理部二○一六年九月二十日目录1.大口井工程概况 01.1大口井简介 02.施工部署 02.1大口井的主要施工方法选择 02.2沉井工艺流程 (1)2.3施工阶段划分与施工内容概述 (1)2.4主要施工机械与机具配备计划 (4)2.5主要劳动力使用计划 (5)3.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6)3.1工程测量 (6)3.2井外深井降水与井内明排水结合的施工方法 (7)3.3沉井制作方法与技术措施 (7)3.5沉井下沉方法与技术措施 (14)4.沉井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的主要措施 (18)4.1沉井质量主控项目的检验标准 (18)4.2沉井易渗漏部位的质量控制要点 (18)4.3安全施工措施 (18)5.安全文明措施 (19)5.1安全施工措施 (19)5.2文明施工措施 (20)6.沉井下沉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21)6.1沉井下沉纠偏 (21)6.2障碍物处理 (22)6.3摩阻力过大的处理 (23)大口井施工方案1.大口井工程概况拟建三座大口井,分别位于DK176+350右1000m处、DK161+535左50m处、DK188+78右80m处。

工程设计单位为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有关沉井工程的概况简述如下:1.1大口井简介1.1.1大口井规模与构造本工程的大口井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取水构筑物,按沉井施工,井口内径为5米,井底至地面高度为16米左右,壁厚0.25米,沉井底部设0.5米反滤层。

大口井上部设阀门井,用于阀门开启及机械检修。

1.1.2沉井所选用的材料(1)混凝土:均采用C30混凝土。

(2)钢筋:HPB300、HRB400。

(3)钢板及型钢:Q235B钢(4)焊条:HPB300钢筋采用E4303型焊条焊接;HRB400钢筋采用E5503型焊条焊接。

(5)井内的钢管及钢制管件均涂防腐涂料二遍,阀门井内的钢管及钢制管件涂防锈漆二道,再涂面漆一道。

2.施工部署2.1大口井的主要施工方法选择本工程大口井选用沉井法,沉井法是用于深基础和地下构筑物施工的一种工艺技术,其原理是:在地面上或地坑内,先制作开口的钢筋混凝土井室,待井室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在井内挖土使土体逐渐降低,沉井井室依靠自重克服其与土壁之间的摩阻力,不断下沉直至设计标高,然后经就位校正后再进行反滤层处理。

沉井方法有多种选择,如: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一次制作、一次下沉和分节制作、分节下沉等。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设计的具体要求,沉井的主要施工方法将作以下选择:2.1.1沉井方法:采用排水下沉工艺技术根据对拟建场地的土层特征、地下水位及施工条件的综合分析,设计要求本工程的沉井采用排水下沉的施工方法。

该方法可以在干燥的条件施工,挖土方便,容易控制均衡下沉,土层中的障碍物便于发现和清除,井室下沉时一旦发生倾斜也容易纠正,而且反滤层的施工质量也可得到保证。

2.1.2制作与下沉方法:多节制作、多次下沉沉井施工的一般方法为:一次制作、一次下沉;分节制作、一次下沉;多节制作、分节下沉(制作与下沉交替进行)。

沉井过高,施工技术难度较大,而且在下沉时容易发生倾斜,因此应采用分节制作、分节下沉方法。

沉井分节制作的高度,应保证其稳定性并能使其顺利下沉。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与设计要求,对沉井应采用多节制作、多次下沉的方法。

2.2沉井工艺流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与施工方法,沉井主要工序详见“沉井工艺流程图”。

2.3施工阶段划分与施工内容概述分阶段、按步骤组织施工,针对各阶段的工程特点与工艺要求明确分期管理目标,并落实相应的技术与管理措施,这是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的有效方法。

根据施工工艺流程安排,沉井工程的主要施工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施工阶段:2.3.1施工准备阶段工程开工前后应抓紧落实施工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施工的组沉井工艺流程图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及现场准备等工作。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概括如下:(1)熟悉施工图纸与地质资料等技术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性的专项施工方案。

(2)平整场地至要求的标高,铺设施工道路,开挖排水沟,接通水源和电源。

(3)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座标导点和水准引测点完成沉井的定位测量工作。

为了控制沉井的位置与标高,在场内须设置沉井的轴线与标高控制点。

(4)及时组织施工机具、材料及作业队伍进场,充分落实各项开工准备工作。

(5)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在沉井外布设真空深井泵井点管,并提前进行预降水工作。

(6)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完成沉井基坑的放坡开挖工作,为及时进行第一节沉井的制作创造条件。

2.3.2第一节沉井制作与下沉阶段沉井工程进入了实施性的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对开挖的沉井基坑测量定位和抄平,完成沉井刃脚的砂垫层和支垫架工作。

(2)第一节沉井的钢筋绑扎和支模。

(3)第一节沉井的混凝土浇捣、拆模与养护,同时完成沉井第一次下沉的有关准备工作。

(4)沉井第一次下沉起沉标高为地面下 1.2m,逐步下沉至设计要求的标高,其中包括完成相关的井室内挖土和明排水工作。

井室外的深井降水必须连续进行。

(5)沉井过程中的轴线与标高复核,严格控制沉井的位置与垂直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6)加强对沉井过程中的监测与监控措施,确保沉井与周边环境的安全。

2.3.3多次沉井制作与多次下沉循环阶段待第一节沉井下沉至设计要求的标高后,开始进入多次沉井制作与多次下沉循环阶段。

主要施工内容有:(1)根据设计规范有关要求,完成上下节沉井之间的施工缝处理工作。

(2)沉井的钢筋绑扎和支模。

(3)沉井的混凝土浇捣、拆模与养护,同时完成沉井下次下沉的有关准备工作。

(4)沉井循环下沉,逐步下沉至设计要求的底标高,其中包括井室内的挖土、明排水及井室外的深井降水。

(5)沉井过程中的测量复核和纠偏措施,包括对周边环境的监测与监控措施。

(6)沉井的稳定监测,同时完成反滤层施工的有关准备工作。

2.3.4井底反滤层施工与收尾阶段沉井下沉至设计的底标高后,必须进行观测检查,其稳定性被确认满足设计与规范后方可进行反滤层和后续工序的施工。

该阶段的施工内容主要有:(1)反滤层铺设前必须将井底泥浆及沉淀物清除,同时完成井壁的清理与施工缝的处理工作。

(2)反滤层的厚度和滤料粒径,均应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滤料应过筛除泥,量方备用。

(3)成井后应进行试验抽水,一般只做一次大降深抽水,水位稳定延续的时间不少于8小时。

同时测定井的动水位和井的出流量。

2.4主要施工机械与机具配备计划根据各施工阶段的实际需要,合理选择、布置及使用施工机械,是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效和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本工程沉井各阶段所配备的主要施工机械与机具详见下表:2.5.1劳动力组织的特点与一般工程不同,本工程为沉井构筑物,工艺技术独特,专业性强,一般需要连续地快速施工,因此劳动力组织具有以下特点:(1)真空深井泵降水及井内土方开挖等作业均为专业性较强的施工项目,需要选择具有资质的专业分包队伍组织施工。

(2)根据沉井应连续施工的需要,与沉井有关的降水、挖土等劳动力应组成两班制,实行昼夜交接班作业。

劳动力的投入量需要作相应的增加。

(3)沉井的操作技术要求高,因此劳动力的组织应选择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熟练技工。

2.5.2主要工种的劳动力配备数量(1)深井降水:井点打设5人,日常降水管理2人(2)钢筋工:8人(包括钢筋制作成型)(4)支模木工:6人(5)混凝土工:8人(6)泥工:4人(7)排水工:2人(8)普工:6人(9)测量工:2人3.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3.1工程测量3.1.1测量工作安排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满足设计图纸与施工质量的要求,现场测量工作将按以下部署进行:(1)测量工作应抓紧在施工准备阶段开始。

根据施工总平面图的座标控制点,引测工程轴线和高程控制点,为全面开展施工创造条件。

(2)根据本工程沉井的施工特点,在场内建立平面主轴线控制网和水准复核点,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3)施工前期的测量工作应由公司专业测量师负责、施工员或技术员配合完成。

施工期间,现场施工员或技术员负责操平放线工作,公司专业测量师负责定期复核。

(4)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完成沉井的沉降观测工作。

3.1.2沉井的测量控制方法(1)沉井位置与标高的控制:在沉井外部地面及井壁顶部设置纵横十字中心线和水准基点,通过经纬仪和水准仪的经常测量和复核,达到控制沉井位置和标高的目的。

(2)沉井垂直度的控制:在井筒内按4或8等分作出垂直轴线的标记,各吊线坠逐个对准其下部的标板以控制垂直度,并定期采用两台经纬仪进行垂直偏差观测。

挖土时,应随时观测沉井的垂直度,当线坠离标板墨线达50mm时,或四周标高不一致时,应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3)沉井下沉控制:在井筒外壁周围测点弹出水平线,或在井筒外壁上的四个侧面用墨线弹出标尺,每20mm一格,用水准仪及时观测沉降值。

(4)沉井过程中的测量控制措施:沉井下沉时应对其位置、垂直度及标高(沉降值)进行观测,每班至少测量两次(在班中和每次下沉后测量一次)。

沉井接近设计的底标高时,应加强观测,每2小时一次,预防超沉。

(5)测量工作的管理措施:沉井的测量工作应由专人负责。

每次测量数据均需要如实记录,并制表发送给有关各部门。

测量时如发现沉井有倾斜、位移、沉降不均或扭转等情况,应立即通知值班技术负责人,以便指挥操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使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以内。

3.2井外深井降水与井内明排水结合的施工方法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的沉井采用排水下沉的施工技术。

采用该项技术的前提条件是落实沉井内外的降水措施,确保沉井过程不受地下水的影响。

经对多种降水方案的比较与论证,我公司认为采用井外深井降水与井内明排水结合的方法较为合理可行,尤其是深井降水,具有排水量大、降水深及平面布置干扰小等优点。

3.3沉井制作方法与技术措施3.4.1作业条件沉井制作与下沉前,应充分落实相应的作业条件,全面完成以下几方面的施工准备工作:(1)编制实施性的施工方案,用于指导沉井施工。

编制方案必须根据沉井工程的特点、地质水文情况及已有的施工设备、设施等条件,并经过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以此保证方案的经济合理性与技术可行性。

在方案中要重点考虑沉井制作与下沉的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2)布置测量控制网。

在现场要事先设置沉井中心线和标高的测量控制点,作为沉井定位放线和下沉观测的依据。

(3)深井降水点的布设工作已结束,其施工质量已通过验收符合设计和规范的有关要求。

(4)根据设计要求完成了沉井基坑的开挖。

基坑的开挖深度为沉井的起沉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