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符号性及其命名理论

合集下载

汉语词汇语言符号特点和文化内涵解析

汉语词汇语言符号特点和文化内涵解析

汉语词汇语言符号特点和文化内涵解析【摘要】汉语词汇作为语言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构成、语法和意义特点。

通过对汉语词汇的解析,可以深入了解汉语在文化传承和交流中的作用。

汉语词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在文化交流中,汉语词汇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帮助传递文化信息和促进文化理解。

汉语词汇的独特魅力在于其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内涵,使之成为推动文化交流和传承的重要力量。

汉语词汇的不断发展和传承,不仅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也让汉语更加具有全球影响力,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魄力。

通过深入探讨汉语词汇的特点和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汉语这一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的语言之一。

【关键词】汉语词汇、语言符号、特点、文化内涵、构成特点、语法特点、意义特点、文化反映、文化交流、作用、推动、传承、重要性、独特魅力。

1. 引言1.1 汉语词汇语言符号特点和文化内涵解析汉语词汇作为语言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在表达和传播文化内涵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汉语词汇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着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

通过对汉语词汇的构成、语法、意义以及与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词汇在文化传承和交流中的重要性。

汉语词汇的构成特点主要包括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方式,这些构成方式反映了汉字的演变历史和文化传统。

汉语词汇的语法特点在于多音字、多义词等现象,这种多样性为汉语的表达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汉语词汇的意义特点则表现在其丰富的内涵和抽象的表达方式上。

许多汉语词汇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宗教、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汉语词汇对文化的反映体现在其带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通过这些词汇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情感表达。

汉语词汇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能够传达文化价值观念。

汉语词汇的独特魅力在于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学习和理解汉语词汇,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从而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

语言学纲要语言符号征候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语言符号征候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语言符号征候名词解释语言学纲要:语言符号、征候、名词解释一、语言符号在语言学中,语言符号是指用来表示语言单位的特定符号或标记。

语言符号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通过与特定的语音、文字、手势等形式相结合,来传达特定的意义。

语言符号的形成是人类为了交流而产生的一种工具,它使得人们能够以认知的方式来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思想。

语言符号具有以下重要特征:1. 任意性:语言符号与它们所代表的概念之间通常没有因果关系或逻辑关系。

英语中的单词"dog"并没有任何直接关联到它所代表的"狗"这个概念上,而这种关系是社会共识形成的结果。

2. 离散性:语言符号是离散的,即它们由有限的元素组成,这些元素被组合在一起形成单词、短语和句子等更复杂的符号。

3. 可组合性:语言符号可以灵活地组合成无限多种可能的形式,从而创造出不同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这使得语言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表达能力。

二、征候在语言学中,征候是指语言符号和语言所代表的概念之间的联系或关系。

征候在语言学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联方式。

征候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指示征候和象征征候。

1. 指示征候:指示征候是指语言符号直接与物体或概念之间的关联。

当我们说:"这是一只猫。

"时,语言符号"猫"直接指示或代表了我们所看到的具体动物。

2. 象征征候:象征征候是指语言符号与概念之间的间接关联。

在象征征候中,语言符号本身与所代表的概念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通过社会共识和语言共同体的约定来建立的。

英语中的单词"love"代表着爱的概念,但这种关系是通过社会和语言共识形成的。

三、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是一种语言学方法,用于对特定概念或术语进行定义和解释,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在语言学纲要中,名词解释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语言符号、征候等概念的解释,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提高我们对语言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汉语词汇语言符号特点和文化内涵解析

汉语词汇语言符号特点和文化内涵解析

汉语词汇语言符号特点和文化内涵解析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汉语词汇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语言符号的特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就汉语词汇的语言符号特点和文化内涵进行解析。

语言符号特点汉语词汇的语言符号特点主要包括形声字、意符、多音字、偏旁部首等。

形声字是汉语词汇的一大特点,即一个字既有意义,又有读音。

形声字的构造是由形旁和声旁构成,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读音。

“木”表示树木的意思,“本”表示根基的意思,而它们读音不同。

意符是汉语词汇的另一特点,即一个字的字形能够直观地反映出该字的意义。

“人”字由“亻”和“二”构成,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的形态。

多音字也是汉语词汇的特点之一,即一个字有多个读音。

“行”字既可以读作“xíng”,表示走路,也可以读作“háng”,表示商业单位。

偏旁部首是汉语词汇的构成要素之一,汉字通过组合不同的偏旁部首来构成词汇,每个偏旁部首都有自己的意义和读音。

“木”、“本”中的“木”部就是一个偏旁,在其他词汇中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

这些语言符号特点使得汉语词汇非常独特,同时也给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为形声字、多音字等特点使得汉语词汇的表意性和表音性都较强,需要学习者掌握更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才能准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词汇。

文化内涵汉语词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汉语词汇中的许多词汇都来源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生产生活、社会制度、道德伦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礼”、“义”、“仁”等词汇都反映出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观念的内涵。

汉语词汇中的许多词汇也反映了中国人的宗教信仰。

“佛”、“道”、“神”等词汇都体现了中国人的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等宗教文化的内容。

这些文化内涵使得汉语词汇具有了丰富的意义和内涵,也使得学习汉语词汇不仅是一种语言学习,更是一种文化体验和历史感悟。

汉语词汇语言符号特点和文化内涵解析

汉语词汇语言符号特点和文化内涵解析

汉语词汇语言符号特点和文化内涵解析汉语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繁荣的语言之一,而汉语词汇则是汉语语言符号的基本单位,拥有独特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汉语词汇的语言符号特点和文化内涵进行解析。

首先,汉语词汇的表意与语音耦合度较低。

即汉语词汇的意义与其读音没有直接的联系,不像一些语言如日语或希腊语,其发音可以透露词汇的含义。

如汉语中的“小”字,其音律与“晓”、“笑”等字差别较大,但是在语义上却完全不同。

这种表意与语音耦合度相对较低的特点,使得学习汉语者在发音方面需要更多的练习,获得准确的发音。

其次,汉语词汇的语音构成与意义密切相关。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其语音构成对汉语词汇的意义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ma”这个音节在不同声调中有着不同的意义,高声调表示“妈妈”,升降调表示“马”,平声调则为疑问语气。

再次,汉语词汇的构造方式比较自由灵活。

汉语中的词汇构造较为灵活,可以通过词根、偏旁、组合等方式进行构造。

例如,“哲学”这个词汇是由“哲”和“学”两个词汇组合构成的,这种构造方式可以方便地扩充词汇。

汉语词汇除了以上的语言符号特点外,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解析。

一、汉语词汇的象形性特点汉语中许多词汇具有象形性特点,即词汇形象化能力强。

例如,“马”字和“羊”字均具有象形化特征,其图形描绘了马和羊的形态。

这种象形性特点不仅说明汉字来源于实际物象,还能够衍生出很多有趣的民间故事、谚语等。

汉语词汇的音律特点在文化上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汉语语音中的音调、音节、音韵等元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韵律美感。

例如“中国话”四个字,其音调曲线由倒“U”型逐渐向上、向外伸展,富有韵律美感,具有声音的美学价值。

汉语词汇中还包含大量的文化背景特点,即词汇在语言和文化意义上的强烈相关性。

例如,“福”字在汉语中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因为它代表了幸运、吉祥、福气等含义。

这种文化背景特点使得汉语词汇具有明显的文化内涵,需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加强文化理解。

汉语词汇语言符号特点和文化内涵解析

汉语词汇语言符号特点和文化内涵解析

汉语词汇语言符号特点和文化内涵解析
汉语词汇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语言的基础,也是中国文化的表达和传承方式。

在汉语词汇中,有着许多独特的符号和特点,这些符号和特点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其次,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它所表达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汉语词汇中有着大量表达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哲学思想的词语,例如“仁义礼智信”、“黄粱梦”、“百花齐放”、“中庸之道”等等。

这些词语,往往深刻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情感表达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理念和方式,反映了中国人语言中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的思考和表达。

此外,汉语词汇还通过形象的比喻和象征等方式深刻表达了巨大的文化内涵。

例如“白云苍狗”、“海阔天空”、“青蛙见了大海”等形象的比喻,能够贴切地形象地表达出某些实际情况的深刻内涵。

这样的表达方式能够使人对某种情感或者人生经验有着更深刻的感受和领悟,是汉语词汇中非常特殊的一种表达方式。

总之,汉语词汇的语言符号特点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音节、声调和建构上,也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内涵和创造力。

作为中国文化的表达和传承方式,汉语词汇赋予中国文化以重要的语言载体和文化内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词语的符号性及其命名理论讲解

词语的符号性及其命名理论讲解
与此相反,词的意指关系却一直是皮尔士符号学的理论重点。
皮尔士把词语符号(也包括其他非语言符号)理解为代表或表现其他事物的东西,崐它可以被某人所理解或对某人具有一定意义。他认为符号由三个要素构成:1)媒介关崐联物(大致等于索绪尔的符号能指),2)对象关联物(大致等于符号的所指),3)崐解释关联物(符号主体即解释者)。
构成的词的双重意义系统又指示、代表了客观实在的蜂窝煤。从符号学的观点看,“蜂
窝煤”包括了两个层级的意指关系:1)能指(字面义)和所指(词汇义)之间的关系
;2)整个词语符号与它所指示、代表的对象之间的关系。这种双重的意指关系可用下
图表示:
能指+所指
词语符号
客观实在对象
1.2结构关系指一个词语在语言符号系统内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其他符号之间崐的关系。包括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两种:
善用比喻的索绪尔,曾把一个个词语符号比成一张撕成A、B、C若干份的纸,A崐、B、C…几部分是结构关系,而每一部分的正反两面即A\A1、B\B1、C\C崐1…是意指关系,词语符号一般都有这两种关系。
1.1意指关系如“蜂窝煤”一词,它的字面义是“象蜂窝的煤”,词汇义是
“一种多孔的生活用煤球”,字面义和词汇义构成了比喻关系;同时,这种由比喻关系
此外,由于索绪尔把语言看成是自足的封闭系统,他也不重视词语符号与外部世界崐的联系,即不重视符号的“对象关联物”的研究。他所谓的符号所指,不是真正的对象崐关联物,而是语言系统内部语义关系分配的结果。一个个的符号所指针对的不是客观对崐象,而是词义与词义之间的相互对立、区别。因此,在关系大于实体、结构高于表达的崐思想指导下,词语符号的“解释关联物”、即词语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也被忽视了,而崐词语的这种主体性却是它的符号属性的重要表现。

汉语词汇语言符号的文化内涵解读

汉语词汇语言符号的文化内涵解读

yuwenjianshe001@67汉语词汇语言符号的文化内涵解读吕梁学院中文系 贾琼摘要:汉语文化博大精深,以汉语词汇为代表,汉语词汇是汉语丰富与博大精深的具体表现,而这些汉语词汇则是由一个个的语言符号组成的,语言符号将音与义充分结合起来,以口头或是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人类进行语言交流的工具与媒介,这些语言还能够传达出人们的思维与感情,深层次地表现出语言符号里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今天我们就从汉语的词汇语言符号中探寻所表达出的文化内涵,首先对语言符号概念与特性进行分析,然后找出汉语中语言符号的具体表现,最后分析出语言符号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汉语词汇 语言符号 文化内涵一、汉语词汇中语言符号的概念与特性分析(一)语言符号的含义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语言符号的含义,语言符号是由发音与释意两部分构成的,音是一种物质表现形式,而义则是表示着语言符号的具体内容,两者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语言符号,语言符号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是以口头与书面的形态表现出来。

语言符号作为人类交往的重要工具,能够表达人类的思想与情感,传递知识文化,增进人类之间的感情与交流。

“从哲学意义上来看,思想是通过语言表达的。

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文化需要一个物质载体,而语言符号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语言符号的内涵丰富,每种特定的语言符号都有自己约定俗成的意思,这些是与中国文化内容紧密相连的,这些语言符号在文化熏陶中不断地习得,“是社会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象征以及意义是由每一种文化教给它的成员的”,汉语与英语的互译过程就是一个语言符号转换的问题,这个转换过程中牵扯到文化的内容,在中国人心中的某个特定事物的含义可能在别国人心中就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意思,每种文化给予了语言符号不同的意思,每个人在学习社会文化的过程中也习得了语言符号的含义与概念。

(二)语言符号的特征语言符号有许多自身的特性,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地分析一下:1.语言的声音性。

词语的指称意义

词语的指称意义
虚假概念即表示现实丑界中不存在的事物的词表示的概念如表示客观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的词有无指称对象的问题哲学家语言学家提出过不同的意见
第四章 词语的指称意义
词语的指称关系(денотация или референция):泛指词语与其所表示的 对象的各种不同性质的相互关系,而不仅 指实际交际语境中通过讲话者实现的词语 与具体对象的相互关系。也可以说,我们 这里谈的是广义的词语指称关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词义的研究发生了革命性 的变化。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是:明确将词义与 词的指称对象加以区别。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费雷 格的词义理论即符号既指称对象又表达意义。人 借助符号可表达符号的意义并表示符号指称的对 象,每一个词语不仅有相对的指称对象,而且有 一定的意义。在弗雷格的词义理论中,词义与词 的指称对象已不是一回事,不同的词语可能有共 同的指称对象但意义不同。最经典的例子即“启 明星”与“长庚星”都表示“金星”,但意义不 同。
• 罗素早期的指称论认为,表示虚构事物的词有指 称对象,认为名词可指称具体事物、抽象事物, 也可指称不存在的事物。事物是名称指示的项, 这包括现实存在的事物,也包括虚构的东西。
• 赛尔认为,在关于现实世界的言谈中,表示虚构任人物的 词语无指称对象;而在关于虚构世界的言谈中,这种词语 有指称对象。 • 罗素和奎因等提出,虚构对象的“存在”可用“有”表示, 以区别于现实事物的“存在”。 • 我们认为,词语的指称对象存在的范围吧不应以现实世界 语虚构世界来划界,而应以语音与语言以外的世界来划界。
一、词义与词的指称关系
• 早期的意义理论把词语的意义与词语的指称对象 等同,认为词语的意义也就是它的指称对象。这 就是词义理论中的“指称论”。罗素后期的指称 论认为,词的意义即词与其所指称对象间的关系。 因此,词语对象的相关性就成为词的意义所在, 即词语的意义也就是词语与对象的关系,即指称 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述第一、二类依存性,反映了对符号使用者的主体意识的依存性;第三类,则是崐一种对客体的依存。
3.2意义关系即语言符号内部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意义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命崐名关系,它涉及到命名者是采用何种方式将能指和所指结合成为一个词语符号的问题。崐北方人称为“蜂窝煤”的东西,湖南人则叫做“藕煤”,后者认为这种东西更象藕而不崐是蜂窝,因为湖南是产藕区。可见,人们是用他所熟悉的事物的词来为对象命名的,也
词语的符号性及其命名理论建设
孟华
0.引言
对于什么是词语的本质属性,传统上有两种代表性的解释:一是认为词语是观念的
符号(亚里士多德)、事物的名称;二是认为词语是语言中最小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
布龙菲尔德)。显然,前者着眼于揭示词语的符号属性,后者则强调词语的语言结构单
位性质。尽管更多的语言学者倾向于调和上述两种对立的词语观,但语言学界往往较多
所以说,皮尔士的符号学理论是关于意指关系即符号性的理论,索绪尔的符号学是崐关于词语结构关系的理论。
3.词语的符号性——意指关系分析
词语的符号性就是意指关系。下面,我们重点探讨词语符号的意指关系。
意指关系包括名实关系、意义关系、对应关系三种。
3.1名实关系即语言符号与外部世界即客观实体的关系。传统哲学的唯名论崐与唯实论之争,就是围绕这种关系而形成的不同哲学流派。柏拉图在其《对话录》中就崐介绍了两派的观点,一派是唯实论,认为名称是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一派为唯名论崐,认为词语符号是约定俗成的结果,是人为地给事物贴上的标签。现代语言分析哲学更崐是把语言符号与客观世界的意指关系看作是哲学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问题。英国哲学家崐罗素就认为语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结构,同时又常常使人们误入歧途。我们可以
借助于语言符号的分析来了解世界,因为语言符号和对象世界在结构上有对应关系。如
“蜂窝煤”和“藕煤”,不管这两个词语的意义看上去有多大的差异,它们总是与同一
个客观对象保持对应关系。
唯名论和唯实论实际上探讨的是词语符号与客观对象的分离性和依存性的问题。唯崐名论认为符号和对象是分离的,苹果这个东西可以吃,但“苹果”这个词不能吃,因为崐词和它代表的对象不是一回事。唯实论认为符号和对象是依存的,相等的。吉祥电话号崐码“888”意味着发财,认为结婚时吃“枣”和“栗子”就能早生孩子,这都是受唯崐实论影响的结果。
索绪尔不研究词语的物质属性。他所说的符号能指不是声音实体,而是抽象的关系崐单位。“天”字的物质表现手段如碑刻、印刷、书写或用嘴、用电话、用录音机发声都崐不重要,重要的是“天”字与其他符号的对立性差别。这好比象棋中的棋子,它的物质崐材料的属性不是关键因素,棋子用木料、塑料、或是金属表现都不影响它自身的价值,崐起决定作用的是棋子在整个棋盘中的关系,是关系而不是质料决定了它是“士兵”还是崐“将军”。因此,在结构主义语言学中,词语的可知觉性质严重地被忽视了,词语的物崐质材料仅仅被看成是可任意选择的意义载体,至于这些载体自身有什么表达特性,对意崐义产生什么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就形成了词语物质属性及其表达作用方面研究的空崐白。
构成的词的双重意义系统又指示、代表了客观实在的蜂窝煤。从符号学的观点看,“蜂
窝煤”包括了两个层级的意指关系:1)能指(字面义)和所指(词汇义)之间的关系
;2)整个词语符号与它所指示、代表的对象之间的关系。这种双重的意指关系可用下
图表示:
能指+所指
词语符号
客观实在对象
1.2结构关系指一个词语在语言符号系统内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其他符号之间崐的关系。包括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两种:
上述分成若干份纸片的例子,说明索绪尔非常清楚词语所具有的意指和结构两种关崐系,此外,他所划分出的语言和言语、共时和历时等两两相对的语言范畴,也都说明他崐充分注意到了语言自身结构与外部世界的区别和联系。但是,我们应当区别索绪尔的语崐言本体观和语言方法论。作为语言本体观,索绪尔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揭示了语言的崐动态和静态、语言与社会、结构与功能等等的对立统一关系;作为语言的方法论,他却崐站在唯理主义立场上,以描写语言自身的结构系统为最高目标,更重视语言结构而不是崐言语活动、更重视组合关系而不是聚合关系、更重视符号能指而不是所指、更重视共时崐状态而不是历时状态,进而有意排除了语言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研究。这种结构主义观点崐表现在词汇研究上,则是轻视词的意指关系研究。词语的意指关系就是词语的符号属性崐,国内学术界在这个领域鲜有建树,与索绪尔语言方法论的影响有直接联系。
由此可见,以聚合、组合为内容的词的结构关系,是语言符号系统内部的联系;而崐词的意指关系则是语言符号系统与客观世界、与命名者之间的外部联系。一个普通的词崐语符号都处于横向的结构关系和纵向的意指关系的某一交点上,或者说同时具有这两种崐关系而不可分割。
2.索绪尔和皮尔士的符号观
索绪尔和皮尔士被认为是现代符号学理论的创始人,而且,他们又分别代表了两种崐不同的符号学观点。当然,对我国学术届产生更大影响的是索绪尔,不是皮尔士。对比崐两者观点上的差异,有利于我们认识词语的符号属性。
如果说词语符号的名实关系主要探讨词语意指的客体性,即词语与客观对象的关系崐,那么词语的意义关系则通过词语自身语义结构的分析来探讨词语的主体性,即词语与
命名者的关系。一般说来,术语学、词典学、语义学等主要研究语言符号与客观对象的
关系,即意指关系中的名实关系;修辞学、商名学、人名学等则主要研究语言符号与主
唯名与唯实这两种对立的理论又是互补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词语符号名实崐之间两种基本关系类型:分离性和依存性。
一般的词语,其名实关系都保持一种分离性,人们能在意识中自觉地将符号和它所崐代表的对象分开;或者,我们在使用某个词语时它所代表的对象一般不在现场,如我们崐在谈论山、水、树时,这些词语代表的事物常常不在现场出现,这也是一种分离性。
但是有一些词语名实关系是依存性的。这有三类符号:第一类符号的名实是不可分崐割的。如感叹词“呸”,该词表示人的一种憎恶的感情,这种感情状态与它的符号“呸崐”的声音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或者说该符号的声音就是这种厌恶之情的本质直观,我崐们无论法将符号的声音和它所代表的对象明确地区别开来。第二类依存性的符号,其名崐实之间本来是分离的,但人们在错觉中把它们当成一回事。这就是语言崇拜或符号迷信崐的情况,如诅咒敌人的名字就认为他一定会遭殃。第三类依存性的符号,其名实之间具崐有当下性的直接联系。如一个产品的商标,它一般总是印在产品身上与产品一起出现。崐依存性符号实际上反映了语言与思维的相对依存性。
善用比喻的索绪尔,曾把一个个词语符号比成一张撕成A、B、C若干份的纸,A崐、B、C…几部分是结构关系,而每一部分的正反两面即A\A1、B\B1、C\C崐1…是意指关系,词语符号一般都有这两种关系。
1.1意指关系如“蜂窝煤”一词,它的字面义是“象蜂窝的煤”,词汇义是
“一种多孔的生活用煤球”,字面义和词汇义构成了比喻关系;同时,这种由比喻关系
此外,由于索绪尔把语言看成是自足的封闭系统,他也不重视词语符号与外部世界崐的联系,即不重视符号的“对象关联物”的研究。他所谓的符号所指,不是真正的对象崐关联物,而是语言系统内部语义关系分配的结果。一个个的符号所指针对的不是客观对崐象,而是词义与词义之间的相互对立、区别。因此,在关系大于实体、结构高于表达的崐思想指导下,词语符号的“解释关联物”、即词语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也被忽视了,而崐词语的这种主体性却是它的符号属性的重要表现。
与此相反,词的意指关系却一直是皮尔士符号学的理论重点。
皮尔士把词语符号(也包括其他非语言符号)理解为代表或表现其他事物的东西,崐它可以被某人所理解或对某人具有一定意义。他认为符号由三个要素构成:1)媒介关崐联物(大致等于索绪尔的符号能指),2)对象关联物(大致等于符号的所指),3)崐解释关联物(符号主体即解释者)。
词的聚合关系指对一组词进行音、义、语法特征分析后,根据类同的原则划分出的崐相同、相近或相反的关系。如“蜂窝煤”与“藕煤”是同义关系,“公式”与“攻势”崐是同音关系,“正确”与“错误”是反义关系,“美丽”与“复杂”是同词类关系等等崐,它们都属于聚合关系。
词的组合关系是一种线性结构关系。主要指1)在语言链条中一个词与另一个词的崐搭配关系,如“蜂窝煤”一词不可以受副词修饰;2)一个词在构成更大的语言单位时崐所处的地位,如“蜂窝煤”在句子中可充当主语和宾语。
2)内部形式的选择。词的内部形式是命名过程中利用含有意义的符号做能指形成崐的,它与所指构成一种语义象征关系。“蜂窝煤”和“藕煤”就是两个内部形式不同的崐同义词。其实,内部形式是命名者对事物的主观理解形式在词的能指结构中的表现。
意味形式和内部形式通称为词的动机性意义关系。当然,词的能指和所指的动机性崐联系有强弱之分,如“鸟”这个词的能指“”和所指“飞禽”之间看不出有什么崐动机性,这种动机性接近为零的关系方式一般称之为任意性。任意性也是意义关系的一崐种。
就是说,人们总是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来创造一个词语单位的。在这个创造过程中,命
名者面临两种选择:
1)意味形式的选择。所谓意味形式指词的物质表现所具有的某种象征意味。如汉崐语词“马”()和英语词“”(马),前者的读音有声调、以元音结尾,具崐有“音乐感”的象征意味;“柯达”商标在听觉上具有“响亮、悦耳、具有舶来品色彩崐”的象征意味;此外,象台湾两种著名洗发精的商标“脱普333”和“耐斯566”崐中的数字,与“松松松”和“乌溜溜”谐音,这种由符号的谐音而产生的语义联想也是崐一种意味形式;至于“猫”、“鸭”、“蛙”之类的取动物的叫声特点来命名的拟声词崐,更是一种意味形式的选择。
地侧重于词语的语法即语言结构单位的属性,因而对于是探讨关于语言与外部世界、表达者与被表达者的关系
,它对于从动态发生、表达的角度揭示词语的本质特征,尤其对于术语学、名称学、命崐名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壹.词的结构分析
1.词语的意指和结构关系
体即命名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意指关系中的意义关系。
3.3对应关系即词的能指和所指的对应关系。这主要表现为单义词和多义词崐的划分。单义词就是一个能指对一个所指的关系,多义词和同音词就是一个能指对多个崐所指的关系。或许还应该把语言学中的“有标记”和“无标记”范畴纳入词语符号的对崐应关系之中。汉语中有一些所谓的“移位词”,如“研究生、蛋、肉”等,这些词的意崐义经常在上下位概念中移动,“研究生”既可以包括博士生和硕士生,又可以专指硕士崐生;“蛋”既可以表示一切禽类的蛋,又可专指鸡蛋;“肉”也是如此。这三个词相对崐于另外三个词“硕士生、鸡蛋、猪肉”而言,前者意义是中性的、泛指的,是无标记成崐分;后者意义是狭义的、专指的,是有标记成分。“他们”和“她们”两个词也有这种崐对立,“他们”既可专指男人,也可包括女人;“她们”则专指女人,是有标记成分。崐顺便补充一句,社会语言学家认为“他们”和“她们”之间无标记与有标记的对立,崐反映了语言社会的性别歧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