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案(excel部讲义分)ok
(完整版)Excel教案全集

具栏” → “格式工具栏” → “编辑栏” → “工作区” → “工作表课题: 认识 Excel教学目标: 了解 Excel 的启动、退出熟悉电子表格的功能、特点及应 用, 掌握 Excel 窗口各个组成部分,学会区分工作表和工作簿,了解 工具菜单自定义与选项命令教学重点:工作表和工作簿的关系,制定义 Excel 窗口界面教学难点:灵活使用各种工具制定义 Excel 窗口界面教学方法: 教授 、演示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二、 复习导入在前面学习了排版、 编辑文件考试试卷等文件操作, 我们使用的是 word 软件。
如果我们要想对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 那我们要使用的就是 Excel 软件了。
Excel 的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兼容性好; 使用方便; 也具有网络功能。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 Excel [板 书]三、 讲授新课1. Excel 的启动提问: Word 软件是怎样启动的?引出 excel 的启动。
三种方法: 1) “开始” → “程序” →“Micro soft Excel ”2)双击“桌面”上的 Excel 快捷方式3)右击“桌面”空白处 →“新建”→Excel 工作表2. Excel 的窗口1) . 比较 Execl 窗口与 Word 窗口的异同按由上到下的顺序为: “标题栏” → “菜单栏” → “常用工... ... 标.签. ” → “水平滚动栏” → “状态栏” → “垂直滚动栏”2)工作区:全选按钮;行号;列标;单元格;水平分割框(右上角) ;垂直分割框(右下角) 。
(介绍 Excel 的工作表)3. Excel 工具栏的显示与隐藏(可略)方法: 1)右击键菜单栏或工具栏,选快捷菜单显示或隐藏的工具栏名称。
2) “视图”→ “工具栏” → 常用、格式、绘图。
适宜: Word/Excel 等大部分编辑软件。
说明:本命令属于开关命令(单击就打开、再单击就隐藏) 4.菜单栏与工具栏的移动(可略)方法:鼠标指向菜单栏的双线处,拖动菜单栏到指定位置。
《Excel的基本使用》教案

《Excel的基本使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概念和界面布局。
2. 让学生学会在Excel中输入和编辑数据。
3. 让学生了解Excel的基本操作,如单元格格式设置、数据排序和筛选等。
二、教学内容1. Excel的基本概念和界面布局什么是ExcelExcel的界面布局2. 在Excel中输入和编辑数据输入数据的方法编辑数据的方法填充数据的方法3. 单元格格式设置字体设置颜色设置边框设置单元格大小设置4. 数据排序和筛选排序的原理和方法筛选的原理和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Excel的基本概念和界面布局,输入和编辑数据的方法,单元格格式设置,数据排序和筛选。
2. 教学难点:单元格格式设置的细节操作,数据排序和筛选的高级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操作法、小组讨论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电脑软件操作、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Excel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2. 讲解Excel的界面布局,让学生熟悉各个标签页和工具栏。
3. 演示如何在Excel中输入和编辑数据,讲解相关方法。
4. 讲解单元格格式设置的方法,并进行示范操作。
5. 讲解数据排序和筛选的方法,并进行示范操作。
6. 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操作练习。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操作方法。
8.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小组讨论、平时表现。
2. 评价内容:Excel基本概念掌握、数据输入与编辑能力、单元格格式设置、数据排序和筛选技能。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软件:Microsoft Excel。
2. 教学素材:Excel教案、PPT课件、练习题、视频教程。
3. 硬件设施:电脑、投影仪、白板、教学用具。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90分钟)。
2. 教学环节:导入(5分钟)、讲解(40分钟)、示范操作(20分钟)、实践练习(10分钟)、总结(5分钟)。
EXCEL教案(刘老师)

EXCEL教案(刘老师)一、教学目标:1. 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2. 学会在EXCEL中输入数据、编辑单元格、格式化数据。
3. 掌握EXCEL中的基本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4. 学会数据分析、图表制作和数据透视表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EXCEL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介绍。
2. 数据输入和编辑单元格的方法。
3. 数据格式化的技巧。
4. 基本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5. 数据分析、图表制作和数据透视表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EXCEL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2. 演示法:示范数据输入、编辑单元格、格式化数据、数据分析、图表制作和数据透视表的操作。
3. 练习法: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4. 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四、教学准备:1. 安装有EXCEL的计算机。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PPT。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EXCEL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2. 数据输入:讲解数据输入的方法,示范操作。
3. 编辑单元格:讲解编辑单元格的方法,示范操作。
4. 数据格式化:讲解数据格式化的技巧,示范操作。
5. 基本公式和函数:讲解公式和函数的使用,示范操作。
6. 数据分析:讲解数据分析的方法,示范操作。
7. 图表制作:讲解图表制作的方法,示范操作。
8. 数据透视表:讲解数据透视表的应用,示范操作。
9. 练习: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10.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
2. 学生能独立完成数据分析、图表制作和数据透视表的应用。
3. 学生能有效运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拓展:1. 掌握高级筛选和高级排序的应用。
2. 学习使用宏和VBA编程。
3. 了解云函数和大数据分析工具在EXCEL中的使用。
七、教学案例:1. 学生分组,每组提供一个实际问题,如销售数据统计、财务报表分析等。
2.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使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
execl培训课程设计

execl培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包括单元格的编辑、格式设置、数据录入等。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Excel中的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Excel图表功能,创建并编辑不同类型的图表,以展示数据分析结果。
4. 学生能够掌握数据筛选、排序和条件格式等数据处理技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计算,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提升数据分析技能。
3. 学生能够运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Excel,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信息素养。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分享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3.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体会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技能培训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结合理论讲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Excel有一定了解,但熟练程度不一。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际案例和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程中的情感态度变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Excel基本操作与界面认识:包括工作簿、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单元格的选取、编辑、格式设置等。
- 教材章节:第一章 Excel概述与基本操作2. 公式与函数的应用:讲解常见的公式和函数,如SUM、AVERAGE、COUNT等,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公式与函数3. 数据处理技巧:涉及数据排序、筛选、条件格式、数据验证等操作。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数据处理技巧4. 图表制作与编辑:介绍不同类型的图表及其适用场景,教授如何创建、编辑图表,以及美化图表的技巧。
Excel培训教程完整版

2-3 资料的显示方式与调整单元格宽度
Excel会自动判断使用者输入的资料型态,来决定资料的预设显示方式,例 如数字资料将会靠右对齐;文字资料则会考左对齐。若输入的资料超过单元 格宽度时,Excel将会改变资料的显示方式。
当单元格宽度不足显示内容时,数字资料会显示成“###”,而文字资料则会 由右边相邻的储存格决定如何显示。
档名前显示打钩符号, 表示是目前所在的工 作簿
显示Excel中所 有已开启的工 作簿
按一下即可 切换至此工 作簿
2-2 在单元格中输入资料
2-2-1 认识资料的种类 单元格的资料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种是可计算的数字资料(包括日期、时
间),另一种则是不可计算的文字资料。 可计算的数字资料:由数字0-9及一些符号(如小数点、+、-、$、%...)所组 成,例如15.36、-99、$350、75%等都是数字资料。日期与时间也是属于数 字资料,只不过会含有少量的文字或符号,例如:2024/06/10、08:30PM、 3月14日…等。 不可计算的文字资料:包括中文字样、英文字元、文数字的组合(如身份证号 码)。不过,数字资料有时亦会被当成文字输入,如:电话号码、邮递区号等。
1-1-3 工作簿与工作簿视窗
工作簿与工作表
✓ 工作簿是Excel使用的文件架构,我们可以将它想象成是一个工作夹, 在这个工作夹里面有许多工作纸,这些工作纸就是工作表:
工作夹
工作表
单元格与单元格位址
✓ 工作表内的方格称为“单元格”,我们所输入的资料便是排放在一 个个的单元格中。在工作表的上面有每一栏的“列标题”A、B、C、…, 左边则有各列的行标题1、2、3、…,将列标题和行标题组合起来,就 是单元格的“位址”。例如工作表最左上角的单元格位于第A列第1行, 其位址便是A1,同理,E栏的第3行单元格,其位址是E3。
Excel电子表格(教案)

Excel电子表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Excel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培养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技巧。
3. 让学生能够运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Excel的基本概念和界面布局2. 数据输入与编辑3. 单元格格式设置4. 公式与函数的使用5. 数据排序与筛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Excel的基本概念和界面布局2. 数据输入与编辑3. 公式与函数的使用4. 数据排序与筛选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Excel的基本概念、界面布局、数据输入与编辑、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数据排序与筛选等知识点。
2. 示范法:通过示范操作,展示Excel的各种操作步骤和技巧。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 安装有Excel的计算机2. 投影仪或白板3. 教学PPT4. 练习数据和案例5. 教学笔记板书工具教案内容请参考下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Excel电子表格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2. 新课内容:讲解Excel的基本概念、界面布局、数据输入与编辑、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数据排序与筛选等知识点。
3. 示范操作:演示Excel的各种操作步骤和技巧,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操作方法。
4. 练习: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操作练习:检查学生的操作练习结果,评估他们掌握Excel技能的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Excel表格培训》课件

《Excel表格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Excel 2010教程,主要包括第二章“Excel基本操作”的第三节“工作表的编辑”。
具体内容包括:工作表的选定、插入、删除、复制和移动;单元格的选定、插入、删除、复制和移动;字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的设置;行高、列宽的调整;公式的输入和编辑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能够熟练地运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Excel的基本操作,包括工作表和工作单元格的编辑、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调整行高和列宽等。
难点:公式的输入和编辑,以及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
学具:学生计算机、Excel 2010软件、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学生班级成绩统计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讲解Excel的基本操作,包括工作表和工作单元格的编辑、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调整行高和列宽等。
3. 讲解公式的输入和编辑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在Excel中运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4.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主设计一个Excel表格,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任务。
6.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Excel基本操作流程图。
设计说明:通过流程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Excel的基本操作步骤,便于记忆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Excel制作一份家庭成员信息表。
要求: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使用合适的字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调整行高和列宽,并运用公式计算家庭成员的平均年龄。
EXCEL电子表格教案

EXCEL电子表格教案第一章:EXCEL基本操作1.1 认识EXCEL界面熟悉EXCEL 2010的界面布局,包括快速访问工具栏、菜单栏、功能区、编辑栏、单元格、工作表标签等。
1.2 创建工作簿了解工作簿的概念,掌握新建、保存、打开和关闭工作簿的方法。
1.3 管理工作表掌握插入、删除、重命名、复制和移动工作表的方法。
1.4 输入数据学习在单元格中输入文本、数字、日期和时间等数据的方法。
第二章:数据编辑与格式化2.1 编辑数据掌握选择、复制、剪切、粘贴和清除单元格数据的方法。
2.2 单元格格式化学习设置单元格的字体、颜色、大小、对齐、边框等格式。
2.3 数据验证了解数据验证的概念,学会使用数据验证功能限制输入数据的范围。
2.4 条件格式掌握使用条件格式功能突出显示数据的高级技巧。
第三章:公式与函数3.1 公式基础学习公式的概念,掌握公式的输入和编辑方法。
3.2 常用函数了解常用函数(如SUM、AVERAGE、COUNT、MAX、MIN等)的用法,学会在公式中使用函数。
3.3 单元格引用掌握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的概念及应用。
3.4 数组公式了解数组公式的概念,学会使用数组公式进行复杂计算。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图表4.1 数据排序与筛选学习使用排序和筛选功能对数据进行排序和筛选。
4.2 数据透视表掌握数据透视表的概念,学会创建和编辑数据透视表。
4.3 图表制作学习图表的基本概念,掌握创建、修改和删除图表的方法。
4.4 图表数据分析了解图表的分析功能,学会使用图表进行数据趋势分析和比较。
第五章:高级应用技巧5.1 条件求和学习使用SUMIF和SUMIFS函数进行条件求和。
5.2 数据透视图掌握数据透视图的概念,学会创建和编辑数据透视图。
5.3 宏与VBA了解宏和VBA的概念,学会录制宏和使用VBA编写简单的自动化脚本。
5.4 数据连接学习将外部数据源(如数据库、文本文件等)连接到EXCEL中进行分析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