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指导大全
议论文阅读技巧

议论文阅读技巧阅读议论文是提高综合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方法,下面是一些阅读议论文的技巧:1. 阅读前:在阅读之前,先浏览文章的题目、作者和摘要,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致内容,这有助于你对文章的整体框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理清逻辑关系: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分析作者的观点以及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议论文通常会提出观点、论据和结论,要注意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判断它们是否合理和有说服力。
3. 理解作者意图:要试着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目的,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这可以通过仔细阅读论文中的论证和论据来推测。
4. 注意论证方法:作者通常会使用一些论证方法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例如举例、比较、对比、引用权威观点等。
要注意这些论证方法,并分析它们对于作者观点的支持程度。
5. 控制阅读节奏:控制好自己的阅读节奏,不要过于匆忙或过于迟缓。
需要花足够的时间来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但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阅读速度,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阅读。
6. 理解并评价观点:阅读过程中,要努力理解作者的观点,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判断力对其进行评价。
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例如观点是否合理、是否有证据支持、是否有其他观点等。
7. 做笔记: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做一些简单的笔记,记录关键信息和自己的看法。
这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还有助于后期复习和整理思路。
8. 加强练习:多做一些阅读议论文的练习,通过实践来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议论文进行阅读,并尝试回答问题或写下个人观点。
总之,阅读议论文需要结合细致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以及对文本背后意图和论证方法的理解。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可以逐渐提高阅读议论文的技巧和能力。
议论文阅读指导

议论文阅读指导一、知识梳理(一)议论文及其三要素1、概念: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来阐明作者观点的一种文体。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也是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它是议论文的灵魂。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表明主要见解,能统率全篇观点的是中心论点;只能统率局部的观点的是分论点。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
论点特点:要求正确、严密。
(2)论据:作者在文中所使用的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论据种类: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有代表性的古今中外的事例,现实中的现象,自己的经历,确凿的数据,统计数字,可靠的史实等道理论据:公认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等。
论据特点:要求准确、典型、真实。
论据作用:无论是哪一种论据,都只有一个作用:证明中心论点、分论点。
(3)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纽带。
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论证特点:要求严密。
(4)三要素小结论点——需要证明什么论据——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怎样证明(二)议论文的结构1、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体现在结构形式上就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2、各部分作用:引论(开头)担负着提出问题的任务;本论(正文)是主体部分。
结论(结尾)是分析论证的结果,担负着总结全文或强调中心论点,明确认识或提出希望的任务。
(三)表达方式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但有时也要用记叙、描写、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
这些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都是为文章的中心论点服务的,都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这些表达方式常常和议论交织在一起,直接间接地为议论服务。
但要注意,议论文中使用的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都是辅助手段,决不能喧宾夺主、越俎代庖。
(四)语言特点严密性是议论文语言的第一要素。
二、阅读指导(一)能找出中心论点,提取、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1、中心论点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初三总复习议论文阅读指导

在使用论证方法时,应注意其逻 辑性和合理性,避免出现逻辑漏
洞或错误。
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语言表达是议论文的基本要求,准确性和逻辑性是语言表达的重要方面。 在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用词准确、句式规范、语法正确,避免出现歧义或误解。
此外,应保持文章逻辑严密,避免出现前后矛盾或信息混乱的情况。
指导
根据阅读练习的内容和难度,提供相 应的阅读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 议论文阅读能力。
05 议论文写作实践与点评
学生写作实践一:《我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观点明确
该文明确表达了对人工智能的看 法,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
社会有积极影响。
论述充分
作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人工智能的 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 相应的解决方案。
学生写作实践三:《谈成功的关键因素》
主题突出
文章围绕成功的关键因素展开论述,主题明确。
分析深入
作者对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结构完整
文章结构完整,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符合议论文的写作规范。
点评与建议
整体表现
以上三篇议论文写作实践在观点表达、论述充分、逻辑清晰等方面表现良好,但在语言表达和用词准确方面还有 提升空间。
03
分析论证结构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结构, 了解作者如何展开论证, 如何逐步推理论证自己的 观点。
注意推理过程
注意作者的推理过程,理 解作者如何从已知事实推 导出结论,掌握推理的方 法和技巧。
判断逻辑严密性
判断论证的逻辑严密性, 检查论证中是否存在逻辑 漏洞或矛盾,提高自己的 逻辑思维能力。
识别论证中的谬误
初三总复习议论文阅读指导
议论文阅读指导

议论文阅读指导(整理:刘凌)一、定义: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逻辑推理来表明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阐发对某一现象的见解和主张。
二、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1、论点: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
(正确鲜明)(1)注意: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论点,有的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也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2)找论点的方法:一要看文章的标题二要注意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如:⑪标题揭示;⑫开头提出;⑬ 议论过程中鲜明提出;⑭结尾归纳;⑮ 文章中没有提出,需读者自己归纳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真实可信)2 、论据的种类①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
②道理论据:某种正确的理论、名言警句、公理等。
3、论证方法及作用举例论证:用具体事例加以论证,使人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或主张。
格式:用……事例有力的论证了……的观点或道理。
道理论证:(也称为引用论证)引用名言或警句加以论证,使论证具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格式:引用名言(格言俗语)有力的论证了……观点或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比喻论证:能够生动形象的证明作者的观点,使说理生动,让人容易理解。
格式: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把…比作…,形象生动的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深入浅出。
对比论证:突出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或重要性,使说理更有力度。
格式:用……与……进行对比,鲜明突出……的观点。
三、议论文论证方式 (区别于论证方法)1、立论——在论证过程中,通过论述逐渐确立自己观点的过程。
2、驳论——批驳别人错误观点的过程。
反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四、议论文的论证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如果从文章内容的逻辑关系来分析,议论文具体的结构形式可分为两大类:1.以横式结构(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为主。
常见的有:①“总论——分论——总论”式。
即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归纳总结。
议论文阅读复习指导

议论文盘点一、议论文: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二、议论文阅读要点一、准确找出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它仅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1.请判断以下各句哪是论点,哪是论题.1敬业与乐业2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3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6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2.我的发现:1论点在句式表达上应该是:2论点可能出现在文中以下地方:;;;;有时论点表述不集中,要在把握段意的基础上,再加以概括. 3.论点的类型:中心论点、分论点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1请判断以下几句哪是中心论点,哪是分论点.A.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B.珍惜梦想的“有效期限”.C.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D.珍惜生命的“有效期限”.中心论点:分论点:2我的发现: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二、要能分辨论据:论据是对论点进行论证的材料、依据.1.论据分为两类: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与史实、统计的数字等;自然科学的定义、定理、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2.请判断以下论据的类型.1、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2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下面是一位同学在作文学贵有疑中用到的论据材料,请按照材料必须说明观点的要求进行分析,看看这些材料是否都恰当.①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牛顿就有了疑问:苹果为什么落地呢他据此思考再思考,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②李政道:“遇到问题,要敢于问个为什么.”③刘禹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④清代学者戴震,幼年读书时就敢于提问,经常把老师问得无言以答,后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⑤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⑥司马迁遭受腐刑,坚持撰写史记.以上材料恰当的是只填序号:三、掌握论证方法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论证过程为:先提出观点,再举事实或讲道理等加以论证,最后再做结论.1.判断以下各题所用论证方法.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2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3对于强者,他是嘲笑者对于弱者,他是安抚者.他使压迫者不安,使被压迫者安心.以嘲笑对付权贵;以怜悯安抚百姓. 4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2.请归纳一下常见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常见论证方法作用: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明论点.: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借助显浅的或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方,来证明论点;:引用名人名言、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四了解论证方式: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其观点,说明其观点的正确.如我们学过的、 .驳论——批驳错误观点,然后确立其正确观点.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有三种形式:.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通过来反驳对方的错误观点.五、理清文章结构1.基本结构: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2.常见论证结构:——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总再分后总.3.请判断以下文段的论证结构.1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从结构上看,这两个文段采用的是2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从结构上看,这两个文段采用的是3敬业与乐业一文作者一开始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又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这篇文章的论证结构是4.我的发现:有时全文的论证结构与某些段落的论证结构六、体味文章语言1.请认真阅读以下句子,回答后面的问题.1“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之一”能否去掉2“有一回,他百丈禅师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这句话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语言 .3“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请说说“简直一词蕴含着作者内心怎样的情感.2.我的发现:议论文的语言①②;③ .三、中考演练:珍惜“有效期限”①曾经欣赏过台湾漫画家几米一幅题为有效期限的漫画,画的中心是一片浅绿的水,上部有一些叶片粗大、开满了紫花的藤儿,中间偏下是两块石头,大石头上坐着一大一小两个人,小石头上蹲着一只好奇的小青蛙,左下角一只小纸船正悄然无声地驶来.旁边有诗云:一艘小纸船,悠悠地飘过来,吸饱水分,渐渐沉没.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②美好的事物永远是有有效期限的.我们喜欢梅花,是因为它独自绽放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喜欢菊花,是因为它只是微笑在金色的秋日.假若世界上的花朵没有有效期限,我们对花的那份期待就会大打折扣.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③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父母可以陪伴你的上半生,却无法呵护你的下半生;儿女能够陪伴你的下半生,却不可能参与你的上半生……你无法在所有的时空里称心如意拥有你想要的全部天伦之乐,就像一只鸟无法在每一个季节都拥有自己优美的歌喉.于是,有了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有了“香九龄,能温席”的孝行;有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慨叹……亲情的“有效期限”贯穿了我们生命的全过程,充塞着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④珍惜梦想的“有效期限”.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有了梦想却不为之付出真诚努力,梦想便会成为空想.怀抱强国梦想的屈原,用血泪凝结成千古传诵的离骚;济世救人为目标的李时珍,踏千山尝百草着成鸿篇巨着本草纲目;视科学研究为生的居里夫人,历经十二年的努力,提炼出世界上第一克镭……梦想的“有效期限”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⑤珍惜生命的“有效期限”.庄子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因此,司马光用警枕提醒自己珍惜时间;雨果剃去了头发和胡须来拒绝浪费生命;鲁迅把别人喝咖啡时间用在不间断的工作上……生命向我们昭示这样的真理:越是害怕时间消失的人,他们脚步走得越远,生命的半径越大;越是觉得时间过剩的人,他们的世界越小.⑥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这是大自然不可移易的规律,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珍惜.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论证的3分2.第①段引用吉米漫画及小诗的作用是什么1分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作用:论证方法:3.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过程3分4.选文中有许多值得品味的地方,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写在下面,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3分四、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请将你的看法写出来并加以论证至少用到一种论证方法.答案:一1.论题、论点、论点、论点、论题、论点2.1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2标题;开头;末尾;中间.3.1C;ABD;2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是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二1.事实论据、道理论据;2.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3.①②④⑤三1.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2.增强文章说服力;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可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四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驳论证五3.并列式;层进式;总分式 4.并不一致,要具体分析.六1.1不能,“之一”强调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只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区分根据,去掉后成了主要根据,语言不够准确、严密. 2叙述简洁、概括3“简直”一词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愤慨.2.①准确,严密;②叙述语言概括而简洁;③用词鲜明、生动,有感情色彩.三、1.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2分.珍惜亲情珍惜梦想珍惜生命2.激发阅读兴趣,引出论题.1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3分3.本段文字首先提出要“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这一观点,接着举了家庭生活的例子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最后,引用古人的观点来告诉我们亲情的有效期限贯穿了我们生命的全过程,我们一定要珍惜.3分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惟一,就语言特点或思想内容某一方面谈即可得满分.写出喜欢的句子1分,联系生活谈感受2分例如:“香九龄,能温席”,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九岁的孩子尚且知道以行动孝顺父母,我们更应该关心父母,尊重父母.。
议论文阅读指导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自己见解和主张的文体。
议论文在说理过程中,也穿插着记叙、说明等成分,但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说明是为了交代写作背景、提供议论对象、陈述事实论据,从而间接或直接地为说理服务。
一、议论文的知识点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需要证明什么)、论据(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怎样进行证明);2、议论文的两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3、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归谬法);4、议论文反驳的方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5、议论文的结构和写法: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6、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鲜明、概括、生动。
准确性是指议论文要准确无误地阐述作者的主张,讲清道理。
要求文章中词语表意要准,句子陈述要严密。
鲜明性是指论点的表述要鲜明,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爱憎分明,褒贬判然。
概括性就是将具体事物加以抽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有高度的概括。
生动性是为了清楚地阐明作者的观点,启发人,说服人,引起读者思维上的共识。
7、议论文的分类:从论证方式上看有三种即立论、驳论和立论与驳论相结合;从内容上看有思想评论、哲理性散文和政治评论等。
议论文阅读,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议论文的论证方式;议论文的结构和议论文的语言。
二、议论文常见的考查内容1、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和归纳;2、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顺序的安排按要求补写论据;3、常见的论证方法的辨识、理解及其作用;4、分析论证的结构层次,便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5、理解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与作用;6、认识并区分立论、驳论,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等论证方式;7、议论文的语言。
议论文阅读,就内容而言,考查的重点是把握中心论点,明确文中使用的论据及其作用;就形式而言,考查的重点是论证的结构层次分析。
三、议论文常见的考查方式1、以整体阅读和综合分析为主2、题型涉及填空、辨析、简答、指出或归纳论点、补充论据、结构分析等。
阅读指导之议论文

阅读指导之议论文练习【知识点】1.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证法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形象)地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也有力的论证了……中心论点(论点要写明),从而使论证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也有力的论证了……中心论点(论点要写明)。
从而使论证更有权威性。
道理论证也包括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俗语谚语等情况,作用: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观点(分论点),也有力的论证了……中心论点(论点要写明)。
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浅显易懂,易于读者接受。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分论点),也有力的论证了……中心论点(论点要写明)。
从而使论证更全面。
⑤引用论证:引用……名言充分有力地论述了……观点(分论点),也有力的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论点要写明)。
从而使具有权威性、说服力。
2.论证思路常见题型为写出文章的思路,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层的内容。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3.开头的内容有: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议论文阅读指导

议论文阅读指导考查要求: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2.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5.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一)考查要点一: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
1.题型示例:重点研读以下文章:2012中考《微公益》海淀一模、西城一模、朝阳一模(23题)、石景山一模、二模海淀二模、西城二模、东城二模、2.解题思路:(1)看题目A.有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检验之后没有问题,摘抄题目即可。
B.有的标题是论点的简述,只要从文中找到完整的表述论点的判断句检验就可以了。
如:石景山二模、P124《要讲三种话》、C.有的标题是文章的论题,依据论题找论点。
如:P131《匠人与大师》、海淀二模、西城二模D. 没有题目先找论题。
(2)看论题什么问题先搞清楚作者论述的是什么问题。
然后找作者对这个论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从前往后依次找。
取前不取后。
再区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可以用这个句子判断:关于xx问题作者认为……如:西城一模、丰台期末201301《眼光》、东城二模(3)看提示关键词文中有提示文章论点的词语,提示词语一般是“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可见”、“由此可见”、“综上所述”、“我发现”等等。
(4)也可以依据论点引入的方式:A.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B.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再提出中心论点。
C.根据亲身经历的某生活事例提出论点。
D.从故事中引出问题,再提出论点。
以上是准确把握中心论点的依据,也是确认中心论点的几种方法,它们往往要互相参照,配合使用,交互印证,才更有效。
(二)考查要点二:*****题型示例:1、写一句话,阐明论据与观点的联系。
2012《微公益》第三题2011 01海淀期末《能者与多劳》第二题(4月月考试题)P123三《包容》第三题P128四《忍耐之人方能成大器》第二题2、分析论据作用中考说明P36 55小题、P38 56石景山一模丰台二模21题P128四《忍耐之人方能成大器》第一题P122一《君子不器》第一题P132四第一题考察道理论据的作用:P124《要讲三种话》第三题P119《学会盘活自己》(1)P123《包容》(1)3、问论据为什么能够证明观点或者选择辨析,要求说明理由2011年中考题P117 二《君子之交淡如水》(3)中考说明P38 58小题海淀一模丰台一模东城一模西城二模P118一《沉住气成大器》(3)****解题方略:论据包括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无论哪种论据都或前或后地围绕、支撑着论点进行陈述、阐释,和论点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
知识储备
议论文阅读的中考要求
1.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3.联系实际,对观点做出判断。 4.结合上、下文,理解、分析关键性词句,掌握 议论性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中考考点
1、辨识归纳中心论点、分论点。
2、论据及其作用、补充论据。
3、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 如中考攻略P65《财富与幸福》 • 关注过渡段 • 第6段
• 提出问题(引论) 总
(并列关系)
议论 文结
•
分析问题(本论) 分(递进关系)
构
(总分、分总、总分总)
• 解决问题(结论) 总
议论文语言特点
• 准确性 • 概括性 • 生动性
议论文阅读复习一
如何把握论点
一、怎样找准文章的论点?
谈谈你的理解。(论点:战胜逆境终成才) ①司马迁遭受“宫刑”摧残,含羞忍辱,埋头 苦修,终有《史记》赫然问世。 ②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答案:第①句可以。因为它叙述了司马迁在逆境 中奋斗,终于写成《史记》的史实,能证明“战胜 逆境终成才”的观点。第②句不可以。因为这句引 言强调的是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 而本文观点 是 “战胜逆境终成才“,因而不能作论据。
根据全文内容,在第①段的横线处补入准确的文字,使第①段成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 时代呼唤__最__具___创___意__和___活___力__的___、___多___功__能___的___、__善___于___协的作创新型人才。
考点三 评价文中作者的观点\述说感受启发
中考攻略P65第3题
P68第3题 联系生活实践,做作者的粉丝,与作者观点保 持一致。
珍惜时间,就等于延长生命。鲁迅先生说过:“无端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 财害命。”可见时间的宝贵,所以说,时间就是生命。
在时间的长河里,人生只不过是在河面上航行的一片轻舟而已,是乘风破浪, 还是被时间之河所淹没,这便要看掌舵者的本领啦!
瞧,“嘀哒”一下,这一秒就过去了,这一秒永远回不来,而下一秒随即来到, 时间就是这样过去的。朋友,你不还犹豫什么,寸金难买寸光阴啊!
古往今来,一切事业有成的人都是极其珍惜时间的。鲁迅先生几乎将喝咖啡的 时间都用在写作上。富兰克林说:“朋友,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 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这些有所成就的人,对时间的爱惜,用“吝啬”来形 容是毫不夸张的,一分一秒被他们紧紧地握在手中,不肯挥霍,不肯松懈,把全身 心都融进了崇高的事业中。
• 论证论点:有业、
•
敬业、 (并列关系)
•
乐业
• 总结全文:敬业和乐业也就是责任心和乐趣。
• 中考攻略P68第2题 (并列关系)
• 中考攻略P67《学术人尤其需要自律意识》 3、4、5段之间的关系
(并列关系)
(递进关系)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问题 : 作者由一道选择题,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事实。 第二部分(第3段),作者批评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
方法: 考点一: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1. 文章题目:(一句完整的话,可能是中心论点,如: 《中考攻略》P67(二、三、五、六
标题是并列关系的,找出两者之间关系的句子。如: 《中考攻略》P65(四)
题目由偏正短语构成的,在题目上加“是什么”(即: 标题+ “是什么” ),如:“成功的秘诀” “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2、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 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 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 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哪两 句?选择答案,将它们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 的括号内。 (A、D)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2、罗兰·布歇内尔从看电视中萌发创意,发明了交互式 乒乓球电子游戏。(事实论据)
3、某心理论据)
论证方法
• 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
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思想,逻辑修辞使人善辨——《谈读书》 )
考点四:给文章拟标题
原则: 1.短小、简明 2.抓文中关键词语或句子 3.可以是论题,可以是论点
议论文阅读复习二
如何分析论据
1、定义: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事实论据:有现实代中表的性现古象今中,外自的己事的例经,历,
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2、类型
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
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叙述要简
练习:中考攻略P60-68 找出中心论点 • 《三思而行》: • 最后一句 • 《信仰之光》
• 人应该有真正的信仰,让自己的人生有崇高的追 求。(自己概括、紧扣文题)
• 《传统文化须敬畏》 • 标题:传统文化须敬畏 • 《为自己而高兴》 • 标题:我们要为自己而高兴。 • 《财富与幸福》 • 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 • 《学识人尤其需要自律意识》 • 标题 • 《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 标题 、结尾
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
其次、然后等。如《敬业与乐业》。分论点位于 d段尾有 “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 此”“归根结底”等表示总结性的词语(二模试 题)
找论点练习:
珍惜时间
古人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来比喻时间的宝贵,相信这已是 家喻户晓的。而现在,人们又将它引申为“时间就是生命”。其实,无论是古也好, 今也好,都有共同的意思:珍惜点点滴滴的时间。
听。 • B发现了一本好书,总想让他人与自己一同感
动。 • P65第1题
考点三 分析论据的作用
• 答题格式:这句(段)话运用( )论据, 证明了( )论点(观点)。
• 答题技巧:就近原则,瞻前顾后。
• 《中考攻略》P65第1题
练习:好的论据要能恰当证明论点。 1、下面的两个例句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
2.文章开头(1-2段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如(二模《辩证看 压力》、攻略》P62(一) )
3.文章结尾:(《攻略》P62(一) 如《三思而行》) 4.文章中间,紧扣标题找: (如《中考攻略》P65(四) 5.找不出的自己紧扣标题去概括文章论点。 如P61 特别注意:
1. 中心论点,统摄全文。 2. 须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完整句子。
• 对比论证(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比喻论证(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敬业与乐业》)
议论文结构
• 提出问题(引论) 总 • 分析问题(本论) 分 • 解决问题(结论) 总
分析问题(本论) 分
结构
(并列关系)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 提出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明扼要.
道理论据:
公认的道理、格言、名人名
言、原理、定理等。
补充概括事实论据方法:谁+做什么
考点一 找出论据,分辨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名人事例、社会现象、确凿数据、可靠史实
事实论据
公认的道理、原理、定理、格言、民谚、俗 语、名人名言
道理论据
考点二概括事实论据
• 包含两个要素:谁+做事情/怎么样 • 《中考攻略》 P63 第3题 • 答:A列举了写了一篇好东西,总想去读给别人
维模式,提出“不放弃探求”的重要性。 (过渡段) 第三部分(第4~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第4~8段),阐释创造性思维的必需要素。 第二层(第9~12段),阐释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依据。 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 提出希望,勉励广大读者经常保持好奇心,重视小的灵感,成为
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世界科学史上创举———“相对论”,也因此成 为科学史上的巨星。荣誉是汗水的结晶,爱因斯坦的成功凝聚着他大半生的心血, 确定结论的前夕,他曾一口气在阁楼上工作了两个星期,反复思索,多方面验证。 当他疲惫不堪,面黄肌瘦地下阁楼时,拿在手中的正是当今的“量子理论”基础— ——相对论,300多个小时,在碌碌无为者面前滑过,而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却为物 理研究从宏观到微观的过渡铺平了成功之路。
4、论证思路(论证结构、论证过程)
5、重要词、句的含义及作用。
6.评赏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7、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社会生活、自己的实际谈看法、 感想、评价。
议论文整体阅读思路方法:
1、认真通读全文,要求边读边划出 各段的中心句或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把握作者所表达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
考点二 写出文中某个论据证明的观点或 概括文章论点
《攻略》P62第2题: 第③段划线句子写苏格拉底的信仰,
文章用它来证明什么观点? 《信仰之光》
答:证明了“真正看重信仰的人通过独立思考 来确定自己的信仰”的观点。
P65 第1题
方法:在论据(论证方法的前后找它证明的观点)
范例二:
①时代呼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创新型人才。 ②当前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科研、军事、文化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 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首先应当是最具创意和活力的。他们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激 情,富于怀疑性批评性的追根究底的求索精神,而又有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 他们充满探索欲、求知欲、进取欲,具有永不停息的求新求变的勇气和不畏艰险、锲而 不舍的意志和毅力。回溯科学史,没有对托勒密宇宙体系的背叛,哪来伟大的哥白尼变 革?没有对亚里士多德物理理论的怀疑,哪来伽利略在运动学上的重大变革?没有对牛 顿经典力学的超越,又怎么会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③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及人文科学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加速,随 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适应性需求日益增强,人们要 求创新型人才也应当是多功能的。他们不仅一专一能,而且多专多能,具有多才多艺的 特点。仅以当前迅猛兴起的信息网络而言,它就熔铸了计算机、微电子、光电传输、卫 星技术、自动化、半导体、多媒体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网络经济、网 络文化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集科技、文学、经贸、外语于一身的人才。 ④经济全球化时代,既充满激烈竞争,又亟待协调与合作,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还应 当是善于协作的。他们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团队拼搏的精神,他 们善于在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科学与人文、理论与经验、思想与实践、精神与效 益、个人与社会等等关系之间,不断地进行协调,化解矛盾,防止内耗,同心协力应对 各种严峻的挑战。这样,才有可能赢得机遇,竭尽潜力,不断创新,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