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超纤合成革染色工艺探讨样本
超细尼龙纤维PU革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探讨

\ \
\
1 / m i n
5 0℃出布 清洗
艺参数 的控制进行分散 / 酸性一浴一步法染色探讨 。
1 试验
染料 助剂
投稿 日期 :2 0 1 3 — 0 9 — 0 2
作者 简介 :李长余 ( 1 9 7 6 一) ,男,湖南泸溪人 ,助理工程师 ,从事酸性染料的应用研 究工作。
第3 6卷 第 3期 2 0 1 4年 3月
染 整 技 术
T e x t i l e Dy e i n g a n d F i n i s h i n g J o u r n a l
V0 l - 3 6 No . 3
Ma l " . 2 01 4
超细 尼龙纤维 P U革 一浴一步 法染 色工艺探讨
L I Ch a n g - y u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H a n g z h o u X i a s a H e n g s h e n g( S u n s h i n e ) C h e mi c a l C o . , L t d . ,Ha n g z h o u 3 1 0 0 1 8 ,C h i n a ]
材 料 :P A / P U合 成革 ( 5 0 / 5 0),分散 红 L R L 、
酸性 红 S 一 2 B 、匀 染剂 A ( 工业 品 ),冰 乙酸 ( 分 析
纯 )。
仪 器 :精 密 电子天 平 ,红外 线染 样机 S T A R L E T
D L 一 6 0 0 0 , 紫 外 一可 见 分 光 光 度 计 A g i l e n t 8 4 5 3 ,
有 多种 极性 基 团 ,可 以通过 氢键 和配 位键 上染 酸性 和金 属络合 染料 Ⅲ 。 由于超 细纤维 P u革 含有 2 种组
艳丽牢活性染料尼龙染色工艺研究及应用

添 加 CaCl2, 并 简 化 了 后 处 理 工 艺 c 优 化 工 艺 应 用 于 实 际 生 产 缩 短 了 染 色 流 程 ,减 少 了 浅 色 的 色 花 疵 病 ,提 高 了
染色重现性。
关键词:活 性 染 料 ;艳 丽 牢 染 料 ;上 染 率 ;K / S 值
中图分类号:TQ619. 2
大吸收峰吸光度值。上染率的计算如下公式所示: 将 c r 或 s o f 从纤维上取代下来,即发生了发生离子
上 染 率 二 (1_ A^ ^ ) xl00% A原液吸光度
1.3. 2 牢度测试
耐 水 洗 牢 度 参 照 ISO 105C0 6 测 试 方 法 。根据 IS0 / BS标准褪色灰尺及沾色灰尺评定皂洗后色变及
袁昂程凯朋徐蓓蓓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宁 波 3 丨5800)
摘 要 :讨 论 了 艳 丽 牢 系 列 活 性 染 料 应 用 于 尼 龙 纤 维 的 染 色 工 艺 , 考 察 了 盐 的 种 类 及 用 量 、 染 色 深 度 、 染 浴 p H
值 、后 处 理 工 艺 等 因 素 对 染 色 效 果 的 影 响 。按 染 色 深 度 细 化 了 染 色 工 艺 :在 浅 色 (1.5% o . w . f . 以 下 ) 染 色 中 不
2. 1 无机盐种类对染料上染率的影响
属于第二主族元素,其离子最外层没有电子,酰胺
分 別 测 试 CaCI2、NaCl、Na2S()4 对艳丽牢活性 基中氮存在孤对电子,两者可形成配位键,发生络 染料 上染尼 龙纤 维时 上 染率 的影 响 由于 艳丽 牢 黑 合 作 用 4 。CaCl2 的这种络合作用可屏蔽聚酰胺分子
不同阶段的染料上染率变化,结果见 图2
于阴离子的缓染作用时,就表现出促染作用。
提高不定岛型海岛纤维合成革摩擦色牢度方法讨论

与蛋白质纤维相 比, 尼龙 ! 的 染 色基团氨基含量仅为羊毛的 " # "$ , 因 此尼龙 ! 超细纤维染色较难, 尤其在 染深色时难度更大。酸性染料分子质 量小, 亲 水 性 基 团 多, 其在染尼龙 ! 时, 染液的 %& 值在等电点以下, 纤维 上氨基以—’&( ) 形式存在, 染料阴离 子仅靠库仑力被纤维吸附, 扩散进入 纤维, 与纤维中的—’&( ) 生成离子键 结合, 染色饱和值与纤维中氨基的含 量相当, 由于纤维中氨基含量较低, 所 以染色饱和值相当低。染料分子中含 的亲水基团如磺酸基数目越多, 则一 个染料离子占据的氨基正离子位置也 多, 从而使染色饱和值更低, 很难染深 浓色, 而且湿牢度也不好。 中性染 料 ( 金 属 络 合 染 料) 上染 尼龙 ! 时, 染料以阴离子形式与氨基 正离子成盐式键结合, 同时染料分子 还可以 同 纤 维 以 氢 键 和 范 德 华 力 结 合, 故中性染料对尼龙有较好的亲和 力。染料 与 尼 龙 纤 维 发 生 超 当 量 吸 附, 使得纤维上吸附的染料分子数量, 大大超 过 纤 维 大 分 子 末 端 氨 基 的 数 量, 所以染料上染百分率高, 染色的饱 和值大。另外, 中性染料分子质量大, 上染后在纤维内形成络合物, 染料分 子体积增大, 较难扩散出来, 且中性染 料中金属离子会与聚酰胺结合, 形成 不溶性的染料固着在纤维上, 所以中 性染料湿牢度较好。 *) 染料浓度 对于同一类染料, 同样工 艺 拼 色 且色光相同的样品来说, 颜色越深, 摩 擦色牢度越差, 这主要是因为摩擦色 牢度反 映 的 是 染 色 试 样 上 的 染 料 分 子, 透过界面向测试白布转移的程度。 测试试样与白布之间染料分子存在浓 度梯度, 当受到摩擦外力作用时, 染料 会克服染料与纤维间的键能, 部分染 料向白布转移, 使白布染上颜色。一 般来讲, 浓度越大, 测试试样与白布之 间的浓度梯度越大, 染料分子越易向 白布转移, 其摩擦色牢度就越差。 *+ *, 各试验方法摩擦色牢度比较 ") 色母粒着色法, 具体操作参照 试验方法 "+ *+ " 。 *) 直接染色法, 此方法为超细纤 维合成革通常的染色工艺, 本试验选 择 /01234 依索伦系列染料 ( 金属络合 染料) , 对超细纤维合成革先进行精炼 处理, 然后按照试验方法 "+ *+ * 进行 染色。 () 聚氨酯上色剂处理后染色法, 该方法先对超细纤维合成革进行精炼 处理, 然后使用聚氨酯上色剂安美宝 &5/ 按照试验方法 "+ *+ ( 处理, 最后 染色。 6) 染色后皂洗, 该方法为直接染 色法后增加皂洗工序, 选用氨纶混纺 染 色 专 用 皂 洗 # 还 原 清 洗 剂 ’7 "8.$ 皂 洗, 皂洗工艺参照试验方法 从表 * 及表 ( 可以看出: 直接染 色法, 其样品的干、 湿擦色牢度最差, 这主要是因为染料用量多, 且大量浮 色并未洗去, 因此其摩擦色牢度最差。
合成纤维最佳染色工艺的探讨(DOC)

毕业论文(“卓越计划”学生用)题目:合成纤维最佳染色工艺的探讨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姓名:李官博学号: 201206029120 专业:轻化工程班级: 1291 学习企业: 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企业指导教师:杨明学校指导教师:陈镇完成日期:2016年5月10日诚信声明本人声明: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2、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科研成果,也不包括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3、我承诺,本人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合成纤维最佳染色工艺的探讨姓名李官博院部化学化工专业轻化工程班级1291学号201206029120 学习企业名称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企业指导教师姓名杨明学校指导教师陈镇教研室主任潘璞一、基本任务及要求:1、课题内容:结合工厂生产经验,分析现今大货生产过程中几种合成纤维(锦纶、涤纶)染色工艺的不足之处,找到解决其影响因素的途径,从而探讨出这几种合成纤维在实际生产中的最佳染色工艺。
课题内容主要为分析锦纶、涤纶的各种特性选取相应的染料,了解这两种纤维的现行染色工艺的优缺点以及结合实验和实际生产探讨出它们的最佳染色工艺这三个环节,故探讨合成纤维(锦纶、涤纶)的最佳染色工艺主要在这三个环节中,通过假设、实验、总结分析、论证等方法,得到合成纤维最佳染色工艺的可行性方法。
2、任务要求:a、完成2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一篇;11000—13000字毕业论文一篇;并作好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和实验记录。
b、毕业论文资料含以下几个部分:毕业论文工作手册、开题报告(含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合订)、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及任务书合订、科学论文实验记录本、电子文档)。
具体格式与规范,详见教务处相关资料。
二、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1. 第1—2周查阅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2. 第 3 周检查、修改并提交文献综述、开题报告3. 第 4 周实验准备;4. 第5—11 周实验、测试;5. 第12—13周实验数据整理、补充实验、撰写毕业论文初稿;6. 第14—15周修改并提交毕业论文、工作手册,原始记录7 第16 周毕业论文答辩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1 前言. (1)1.1 阳离子可染改性涤纶纤维的发展 (1)1.1.1 涤纶纤维的发展与不足 (1)1.1.2 阳离子可染改性涤纶纤维的性能与发展 (1)1.2 电脑系统测配色的发展 (2)1.3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3)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1.1 实验材料 (5)2.1.2 实验药品 (5)2.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5)2.2 实验方法 (5)2.2.1 阳离子可染改性涤纶纤维的染色 (5)2.2.2 基础数据库的建立与修正 (7)2.2.3 电脑系统测色出配方 (8)2.2.4 电脑系统修色 (9)2.3 测试方法 (10)2.3.1 表面色深度K/S值测试 (10)2.3.2色差的测试 (10)3 结果与讨论 (11)3.1影响单色基础数据库的因素 (11)3.2影响电脑系统测配色、修色的因素 (15)4 结论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附录 (29)合成纤维最佳染色工艺的探讨摘要:本文主要对合成纤维(锦纶、涤纶)利用分散染料和酸性染料染色的最佳染色工艺进行了研究。
超纤合成革生产工艺

超纤合成革生产工艺超纤合成革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其生产工艺相对较为复杂。
下面将介绍超纤合成革的生产工艺流程。
超纤合成革生产工艺主要分为原料准备、预处理、涂层、干燥、涂层处理和包装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超纤合成革的主要原料是聚氨酯,混合其他辅助原料如添加剂和增塑剂,通过特殊的工艺制备成涂层剂和底布。
2. 预处理:将底布进行预处理,如经过砗磲轧制、刷毛等工序,以提高其吸附能力和柔软度。
3. 涂层:将制备好的涂层剂均匀地涂覆在底布上。
涂层剂是由聚氨酯和其他添加剂组成的液体,通过刮涂或喷涂的方式将涂层剂涂覆在底布上。
4. 干燥:通过烘干的方式,将涂层剂中的溶剂蒸发掉,使涂层剂固化。
5. 涂层处理:对已干燥的涂层进行进一步处理,如加工压花、印花等。
这一步骤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以增加超纤合成革的多样性。
6. 包装:将加工完成的超纤合成革卷曲或者裁剪成规定尺寸进行包装,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超纤合成革生产工艺中最关键的环节是涂层和干燥过程。
涂层需要保证涂层剂能够均匀地覆盖在底布上,这需要使用专业的涂布设备和工艺控制。
同时,干燥过程需要掌握合适的温度和时间,以保证涂层剂能够充分固化。
超纤合成革生产工艺的改进主要集中在涂层剂的研发和工艺控制上。
通过改进涂层剂的成分和配方,可以提高超纤合成革的性能和质量。
同时,优化涂层的工艺参数,如刮涂速度、压力等,也可以提高涂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总之,超纤合成革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使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工艺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和优化,超纤合成革的生产工艺将会更加成熟和高效。
尼龙染色工艺优化试验

酸性匀染剂实验方案
实验方法:
一.工作液配制:
1. 缓染性能测试工作液配制:
尼龙白纱:2g
染料:新晟PA兰 1.5%
匀染剂: 1.5 g/l
PH35:0.5 g/l
浴比:1:50
染色工艺:100℃X40min
2. 移染性能测试工作液配制:
尼龙色纱:2g---用(PA兰1.5%染色)
尼龙白纱: 2 g
匀染剂:Y g/l(Y=1.5、3)
HAC:1g/L
浴比:1:50
染色工艺:100℃X40min
二.实验工艺:
1.缓染性能测试:
按照实验要求配制好工作液,染样机以1℃/min速率升温,升温到50℃、60℃、70℃、80℃、90℃时分别取纱样,将纱样洗净烘干待用。
将染色残液拍照留底,并进行残液染色,染色工艺为100℃×40min。
纱样烘干后测试布样K/S值,做上染温度与K/S 值的曲线。
2.移染性能测试:
按照移染性测试配方配制好工作液,放入2.5g色纱和2.5g白纱,在染样机中100℃处理40分钟,纱样烘干后测试纱样K/S值,然后计算移染率。
实验结果:
1.不同温度取样K/S值:
2.缓染性曲线:
3.缓染性测试贴样表:
4. 移染性能测试结果:
实验结论:
综上LSP匀染剂最优。
尼龙超纤合成革染色工艺探讨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衣着面料的花色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方面的装饰、装潢也越来越高档化,真皮面料已成为人们的追求和渴望。
由于真皮面料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制约,数量有限,因此难以满足广泛的需要和制成多花色、多风格及实现机械化大生产。
为了适应人们广泛的需求,先后开发了聚氯乙烯人造革﹑聚氨酯合成革﹑聚氨酯人工皮革﹑超细纤维人工皮革(又称超真皮)。
目前高档合成革的生产主要在日本,韩国及我国的台湾,国内在这方面起步比较晚,97年才从国外引入第一条超纤革生产线,但从2002年开始我国超纤革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过程。
超细纤维服装面料具有强度高、质量均一、手感柔软滑爽、悬垂性好、可洗性好、易贮存、色泽鲜艳多样、绒毛丰满均匀、利于设计和裁剪等优点,并且超细纤维服装面料具有天然真皮的许多特点,同时又兼容传统面料的特点,因此可以为服装设计师提供广阔的设计空间,彻底摆脱真皮尺寸不规则、内在质量差异大、颜色变化少的弊端,有利于进行时装化的设计。
该产品广泛用于男女上衣、休闲装、风衣、女裙等服装领域以及汽车坐套、沙发、箱包、装饰材料、高级鞋材及制球等多个行业。
所以说超细纤维织物是一种新型、高效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
由于织物中含有性质不同的成分,给超细纤维的染色带来了一定困难。
锦纶超细纤维PU合成革就是这样一类产品。
锦纶超细纤维PU合成革的组成及主要工艺原理锦纶超细纤维PU合成革由锦纶超细纤维和聚氨酯两个组分组成。
它的生产的主要工艺原理为:(1)海岛纤维制做。
利用两种或三种切片,以不同的比例进行混融纺丝,生产出细度达0.01d以下的束状海岛超细纤维,束状超细纤维与天然真皮中的束状超细纤维相似。
(2)模拟真皮结构基材。
天然真皮的基本成分主要是束状超细胶原纤维,并呈三维立体结构络合在一起,从而赋予天然皮革优良的柔软性和丰满的手感。
目前先进的针刺非织造布加工技术完全可以将纤维加工成三维立体络合基材,使其络合密度达到高于天然真皮的密度结构,使其无论外观特征和内在结构特性均接近和达到真皮程度。
海岛型涤纶超细纤维PU合成革的染色问题

海岛型涤纶超细纤维PU合成革的染色问题
由于海岛超纤人工革是极超细尼龙纤维和聚氨酯组成,而极超细尼龙纤维上染速度快、匀染性差、染深性差、耗染料量大、染色牢度低,聚氨酯同纤维对染料的亲和力不同,影响染色的均匀性,因此其染色难度很大。
做了大量的染化料、助剂和染色工艺的试验,优选了适宜的染料、助剂,确定了适当的染色工艺,实现了染匀、染深、染透以及保持高色牢度的目标。
首先染料的确定:产品能否染匀、染透、不出现色差、保持好的牢度,主要取决于染料。
另外,选择染料首先要照顾对纤维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同时还要对聚氨酯有良好的上染性。
我们在有关公司的配合下和大学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主要选择了以酸性染料为主,附带部分中性和分散染料对海岛超纤人工革进行染色取得了成功。
染料需具备如下性能:提升性好,上染率高,容易染成深色;匀染性好,重现性优良;移染性好,遮盖性优良;配伍相容性好;耐日光、升华和干湿牢度好;热迁移性小。
更多信息于中国海岛丝交易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衣着面料的花色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各方面的装饰、装潢也越来越高档化, 真皮面料已成为人们的追求和渴望。
由于真皮面料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制约, 数量有限, 因此难以满足广泛的需要和制成多花色、多风格及实现机械化大生产。
为了适应人们广泛的需求, 先后开发了聚氯乙烯人造革﹑聚氨酯合成革﹑聚氨酯人工皮革﹑超细纤维人工皮革(又称超真皮)。
当前高档合成革的生产主要在日本, 韩国及中国的台湾, 国内在这方面起步比较晚, 97年才从国外引入第一条超纤革生产线, 但从开始中国超纤革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过程。
超细纤维服装面料具有强度高、质量均一、手感柔软滑爽、悬垂性好、可洗性好、易贮存、色泽鲜艳多样、绒毛丰满均匀、利于设计和裁剪等优点, 而且超细纤维服装面料具有天然真皮的许多特点, 同时又兼容传统面料的特点, 因此能够为服装设计师提供广阔的设计空间, 彻底摆脱真皮尺寸不规则、内在质量差异大、颜色变化少的弊端, 有利于进行时装化的设计。
该产品广泛用于男女上衣、休闲装、风衣、女裙等服装领域以及汽车坐套、沙发、箱包、装饰材料、高级鞋材及制球等多个行业。
因此说超细纤维织物是一种新型、高效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
由于织物中含有性质不同的成分, 给超细纤维的染色带来了一定困难。
锦纶超细纤维 PU 合成革就是这样一类产品。
锦纶超细纤维 PU 合成革的组成及主要工艺原理
锦纶超细纤维PU合成革由锦纶超细纤维和聚氨酯两个组分组成。
它的生产的主要工艺原理为:
( 1) 海岛纤维制做。
利用两种或三种切片, 以不同的比例进行混融纺丝, 生产出细度达0.01d以下的束状海岛超细纤维, 束状超细纤维与天然真皮中的束状
超细纤维相似。
( 2) 模拟真皮结构基材。
天然真皮的基本成分主要是束状超细胶原纤维, 并呈三维立体结构络合在一起, 从而赋予天然皮革优良的柔软性和丰满的手感。
当前先进的针刺非织造布加工技术完全能够将纤维加工成三维立体络合基材, 使其
络合密度达到高于天然真皮的密度结构, 使其无论外观特征和内在结构特性均
接近和达到真皮程度。
( 3) 浸渍、分离抽出。
将呈三维络合结构的非织造布基材浸渍聚氨酯树脂, 再用聚氨酯海绵体将束状超细纤维套串起来, 同时又不使聚氨酯浸入超细纤维束内。
为使其与纤维束之间保持微小的滑移间隙, 再经过特殊的分离抽出技术处理, 使纤维束进一步分开, 并抽掉一种成分, 最终形成由络合在一起的束状超细纤
维与具有开式微孔结构的聚氨酯海绵套网络成一体的片状材料。
( 4) 后整理。
为使产品具有真皮的特性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需要再进行多种颜色的染色、柔软处理、仿麂皮处理、贴膜处理。
经过这些整理, 保证了产品的染色牢度、良好的柔软手感和仿皮效果。
尼龙的染色原理及影响因素
1. 尼龙纤维的特性
⑴尼龙纤维具有以下官能团
-NH2 末端氨基
-COOH 末端羧基
-NH- 分子链中的亚氨基
尼龙纤维同染料的结合主要是依靠纤维分子在酸性条件下末端带正电的氨基与染料分子中的磺酸基之间的结合完成, 离子键结合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染色的品质。
2. 影响尼龙染色因素分析
⑴染料
染料用量
染料的饱和浓度
染料之间的配伍性 ( 不加匀染剂和加匀染剂 )
染料的饱和系数
染料同纤维的相对亲和性
⑵纤维
纤维的饱和吸收值 Sf
纤维吸收染料的速率V
纤维的 PH 修正值
⑶染色所使用的助剂
促进染色匀染
帮助染料染色同步
提升某些方面的色牢度
⑷ PH 值
影响染料的上染速率及染料的移染能力
影响最终的染料吸尽率
⑸温度的影响
始染温度
升温控制
最高染色温度及持温时间
⑹染色机械
影响染料的匀染效果
影响升温的速度
影响面料风格
聚氨酯的结构和染色性能
⑴聚氨酯的结构
聚氨酯是一种主链上含有较多氨基甲酸酯基团的高分子合成材料, 是由聚酯或聚醚等聚多元醇为柔性链段 ( 软段 ) 与二异氰酸酯和低分子扩链剂等为刚性链段 ( 硬段 ) 交替缩合而成的高弹性嵌段聚合物。
软段较易运动, 以缠卷态与硬段交替存在于大分子中, 即硬段分散于软段基质中 , 构成非连续相, 硬段与软段间的相分离程度分别取决于硬段与硬段之间或硬段与软段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常温下, 软段处于高弹态, 而硬段则处于玻璃态或结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