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干燥方式对甘薯干品质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三种干燥方法对蔬菜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研究

三种干燥方法对蔬菜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研究

三种干燥方法对蔬菜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研究作者:胡中伟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21期摘要:本文是以通过热风、真空以及冷冻的凡是进行干燥后的菠菜、胡萝卜干制品以及水菜作为实际的研究对象,通过复水性、色泽以及营养指标方面将其进行了一定的检验。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真空冷冻的方式进行干燥的产品一般质地都比较疏松,复水性比较好,以及产品的色泽保存的比较好,而通过热风的方式进行干燥的产品一般密度比较大,复水性比较差,产品的色泽方面具有明显的变化,实际中胡萝卜干的产品品质比菠菜以及水菜的制品都好。

关键词:干燥;蔬菜;干制品;品质1 前言干制品的复水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它能够衡量干燥工艺技术,其中干制品的食用需要经过复水的过程。

而对于干制品的复水性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由于干燥方式的不同以及参数的不同都会对于干制品的品质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选择菠菜、胡萝卜以及水菜,实验材料通过超市进行购买,分别通过任峰、真空以及真空冷冻的方式将其干燥,并且制得三种干制品。

(2)对于干制品复水比进行测定,选取5g的蔬菜干样,记作G干并且取得6只规格为800ml的烧杯,其中3只中装上500ml的沸水,3只内装500ml自来水,把蔬菜片进行称重处理之后快速的放到各个烧杯中进行浸泡,隔五分钟进行捞出,沥水两分钟后使用滤纸将其含的水分进行吸干,将其称重记为G复,其中复水比的计算就是用G干除以G复。

(3)其中密度的测定是对一定重量的样品进行称重,将其放置于一定容器的油中,对其进行容积变化量的测量,得到单位体积样品的重量,这就是其密度。

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的方法是分光光度法,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叶绿素的含量进行测定,运用常压烘干法来测定水分的含量,在运用2,6-D氧化还原滴定法来进行VC含量的测定。

颜色的测定主要是使用NR-3000自动色差仪来实现的。

3 结果与分析将研究对象采用热风、真空以及真空冷冻的方式进行干燥而得到的干制品由HD、VD 和FD表示。

不同土壤类型对甘薯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不同土壤类型对甘薯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不同土壤类型对甘薯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作者:井水华段成鼎范建芝杨淑娟周红梅王春兰李艳霞黄成星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第07期摘要:在两种土壤类型条件下,对60个不同的甘薯品种(系)进行了干物质积累的比较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在丘陵地区(棕壤土)种植的甘薯,有86.7%的品种(系)烘干率高于平原地区(褐土)种植的相同品种(系),增加幅度为0.2~7.0个百分点,有13.3%的品种(系)烘干率降低,降低幅度为0.1~2.0个百分点。

说明甘薯干物质的积累受土壤类型影响较大,棕壤土比褐土更有利于甘薯干物质的积累。

关键词:土壤类型;甘薯;干物质;烘干率中图分类号:S531.06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7-0065-03甘薯是一种块根作物,其主要产品为富含水分的薯块,习惯上干率或干物质含量是评价其品质的首要指标。

干率因干燥方法不同分为烘干率和晒干率。

烘干率是甘薯最常用的品质指标,烘干率是指采用70℃鼓风烘干法测定的干物质含量。

甘薯的品质特性除受品种等遗传因素影响外,不同栽培环境对甘薯干物质的积累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探讨不同土壤类型对甘薯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及同一品种在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种植其块根干物质积累是否存在差异,笔者在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进行了甘薯品系烘干率的比较试验,从而确定哪种土壤类型更有利于甘薯干物质的积累,同时确定甘薯品系烘干率的稳定性和增高的潜力,为加快甘薯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山东省主栽甘薯品种徐薯18和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近年来选育的甘薯新品种(系)。

1.2试验方法在两种土壤类型条件下对60个不同甘薯新品种(系)进行试验。

邹城试验基地:土壤类型为丘陵棕壤土,土壤碱解氮含量100mg/kg,速效磷40mg/kg,速效钾110mg/kg,有机质含量为1.2%;前茬作物为花生。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农场:平原褐土,土壤碱解氮含量80mg/kg,速效磷28mg/kg,速效钾170mg/kg,有机质含量1.0%;前茬作物为甘薯。

粮食高温干燥与品质变化

粮食高温干燥与品质变化
中心形成温度梯度和湿度梯度。这两个梯度构成粮食内部湿热传导的推动力——热量向内部传导、
水分向表面转移,最终达到干燥降水的目的。 从上述原理可以看出,干燥介质的温度越高,粮食内部温度和湿度梯度越大,降水的推动力越
大,干燥速率越快,干燥机效率越高。但是,粮食是有生命的物质。干燥过程必须是增进其储藏稳定 性,保持和改善粮食品质的过程。
降速干燥阶段,粮食表面水分汽化逐渐完成,表面不能维持全面湿润,一部分结合水开始汽 化,干界面向中心移动,粮食开始升温。此时提高热风温度,会出现粮食表面结壳、变色、焦糊、产 生裂纹等现象,使粮食品质下降。此时应调整热风温度,使粮粒表面蒸发速度与内部水分扩散速 度协调。同时采取缓苏等工艺手段,使内部水分充分扩散到表面后再进行干燥,以达到保护粮食
—216—
粮食高温干燥与品质变化
作者: 作者单位:
芦燕敏 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郑州)
相似文献(2条)
1.会议论文 芦燕敏 粮食高温干燥与品质变化 2004
粮食干燥是借助热能使粮食中的水分汽化,使粮食水分降至安全储藏水分的过程.按照不同的热能供给方式,干燥又可分为对流干燥(热风干燥)、传导干燥(接触干燥)、辐射干燥和介电加热干燥等.粮食干燥主要采用前两种干燥形式,(热风)作为干燥介质,与粮食接触并使粮食受热,表面水分蒸发 ,使粮粒表面至中心形成温度梯度和湿度梯度.这两个梯度构成粮食内部湿热传导的推动力--热量向内部传导、水分向表面转移,最终达到干燥降水的目的.
通过对在辽宁省应用的3种典型粮食烘干机(混流式、圆筒横流式、顺流式)使用情况的调研和现场性能测试,并对不同操作工艺(不同风温、风量、停留时间等)条件下,粮食干燥前后的品质变化进行检测和比较,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现有粮食干燥技术装备在设备性能、操作工艺、自动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提高粮食烘干技术、烘干机优化设计、规范 操作技术等内容,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发展设想.

三种干燥方法对蔬菜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研究

三种干燥方法对蔬菜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研究

三种干燥方法对蔬菜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研究以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三种方式制得的菠菜、水菜及胡萝卜干制产品为对象,对其复水性、色泽、营养指标等情况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的产品质地疏松、复水性好、色泽保存好;热风干燥的产品密度大、复水性差、颜色有显著变化;胡萝卜干制品的品质优于菠菜和水菜干制品。

干制品需经过复水以后食用,所以其复水性是衡量干燥工艺技术的一个重要指标。

影响复水性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干燥方式和参数对于制品的质量影响很大。

近年来国内外对干制品的品质研究有较多相关报道。

研究表明,用3%的盐和6%的蔗糖的混合溶液对蔬菜原料进行渗透性预处理,将显著提高产品的复水性同时减少产品皱折的产生;热风干燥在处理过程中因为容易引起蔬菜表面硬化和皱折收缩,因此热风干燥得到的产品难于复水。

有学者以三种干制方法制得的胡萝卜、菠菜、水菜干制品为对象,研究它们的产品复水性以及色泽、质地、营养成分等指标差异。

研究发现:(以下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制得的干制品分别简称为HD、VD和FD)复水性菠菜干制品:用沸水和冷水进行复水试验时复水比都随复水时间的延长而上升。

HD、VD 和FD用沸水的最大复水比分别为3.27、4.68和4.78,用冷水的最大复水比分别为2.47、3.29、3.97;100℃的复水比均高于25℃的复水比;在100℃复水时间约为8min,8min以后复水比变化很小,25℃下大约需45min。

相同温度下,复水比最高的是FD,在25℃和100℃时分别为3.97和4.78,而相应的HD只有2.4和3.37。

水菜干制品:用沸水和冷水进行复水试验时复水比都随复水时间的延长而上升。

HD、VD 和FD用沸水的最大复水比分别为5.37、5.16和5.90,用冷水的最大复水比分别为3.01、2.76和4.0;FD和VD菠菜比HD复水比高,复水比最高的是FD,在25℃和100℃时分别为4.0和5.90;100℃的复水比均高于25℃的复水比;在100℃复水时间约为8min,8min以后复水比变化很小,25℃下大约需要45min。

不同干燥方式对甘薯干品质的影响

不同干燥方式对甘薯干品质的影响

2013年第4期江苏调味副食品总第135期不同干燥方式对甘薯干品质的影响赵广河,马振娇,陈振林(贺州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系,广西贺州542800)摘要:采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热风联合微波干燥三种方式对甘薯进行干燥,研究三种干燥方式对甘薯干品质的影响。

干燥至相同的水分含量所需时间:热风干燥>热风一微波联合干燥>微波干燥;持水力:热风一微波联合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吸脂性:热风一微波联合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色泽、收缩度均为:热风一微波联合干燥优于微波干燥优于热风干燥。

热风一微波联合干燥产品品质优良且生产成本较低,可用于甘薯干燥加工的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甘薯干;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热风一微波联合干燥;品质中图分类号:TS255.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8481(2013)04—0017—03甘薯又名红薯、白薯、番薯、红苕、地瓜等,为旋花科甘薯属蔓生性草本植物。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甘薯产量占世界生产量的88%_l J。

甘薯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B。

、B:,胡萝卜素以及钙、磷等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纤维素含量高达7.8%旧1。

通常采取干燥的方式加工、储藏甘薯。

甘薯富含淀粉和还原糖,是一种极难干燥的物料∞j。

合理的干燥方法和有利的干燥条件是甘薯干生产的关键。

本实验采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及热风联合微波干燥三种工艺制备甘薯干,并对三种工艺生产的甘薯干的品质进行分析、比较。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市售新鲜甘薯,选择大小相近且表皮无损伤的。

1.2仪器与设备D H G-914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 Z F—O B型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跃进有限公司),M G823L A3一N R型微波炉(美的有限公司),M P6001型电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有限公司),80.2B型低速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有限公司),FW l00型高速万能粉碎机(天津泰斯特有限公司)。

甘薯干生产加工工艺

甘薯干生产加工工艺

甘薯干生产加工工艺甘薯干生产加工工艺是指将新鲜的甘薯进行去皮、切片、烘干等工艺制成的食品。

甘薯干在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加工和食用方法。

例如在中国,甘薯干多呈现出红色或黄色的颜色,口感略酸且易嚼,非常适合作为小零食;而在非洲,则将甘薯干制成粉末,作为主食和添加剂。

甘薯干的制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1. 选材:选择新鲜、无病虫害、品质良好的甘薯,以保证甘薯干的品质。

2. 去皮:将甘薯洗净后用刀或去皮机去皮。

去皮时不要刮伤甘薯肉,以免影响口感。

3. 切片:将去皮后的甘薯切成均匀的薄片,以方便后续的烘干处理。

4. 脱水:将切好的甘薯片过水,去除表面的淀粉,然后用食品级脱水机去除水分。

5. 烘干:将脱水后的甘薯片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

烘干的温度和时间根据不同的甘薯品种和加工需求而定。

6. 冷却:将烘干后的甘薯干进行自然冷却,以保证甘薯干质量。

同时,冷却后的甘薯干体积会变小,有利于包装和储存。

7. 包装:将冷却后的甘薯干进行包装。

一般采用食品级塑料袋或铝箔包装,以保证甘薯干的卫生和保质期。

甘薯干的加工过程相对简单,但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切片均匀度:甘薯干的外观质量取决于切片的均匀度。

切片过厚或过薄都会影响甘薯干的品质。

2. 烘干温度:烘干温度过高会使得甘薯干脆硬,过低则容易发霉。

因此,在烘干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甘薯品种和加工需求来控制温度和时间。

3. 保质期:甘薯干的包装要密封严实,并在干燥、阴凉处储存。

一般来说,甘薯干的保质期为6-12个月。

甘薯干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同时,甘薯干还有助于调节血糖,降低血脂,有益于全身健康。

因此,甘薯干在各地都有很广泛的市场需求。

总之,甘薯干的加工工艺相对简单,符合国人的口味偏好和营养需求,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未来,也需要更多厂家加强甘薯干的生产标准化和品质控制,推动甘薯干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番薯干实验报告

番薯干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番薯,又称甘薯、地瓜,是一种广泛种植的块茎植物,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

近年来,番薯干作为一种传统的食品加工产品,因其便于储存、携带和食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探究番薯干的生产工艺及其营养成分,本实验对番薯干进行了制作及营养成分分析。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番薯干的生产工艺。

2. 分析番薯干的主要营养成分。

3. 评估番薯干的食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新鲜番薯、食盐、石灰、清水。

2. 实验设备:切片机、烘干机、电子天平、干燥箱、pH计、色差计等。

四、实验方法1. 番薯预处理:将新鲜番薯清洗干净,去皮,切成薄片。

2. 盐碱处理:将切片番薯浸泡在1%的食盐和石灰溶液中,浸泡时间为24小时,以促进番薯的软化。

3. 烘干:将处理后的番薯片放入切片机中,切成薄片,然后放入烘干机中烘干,温度控制在50℃~60℃,烘干时间为24小时。

4. 营养成分分析:采用干燥法测定番薯干的水分含量;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肪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钙、铁、钾等矿物质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番薯干的生产工艺:本实验采用盐碱处理和烘干的方法制作番薯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制作的番薯干口感好、颜色鲜亮、营养成分保留较好。

2. 番薯干的主要营养成分:实验结果显示,番薯干的水分含量为14.2%,脂肪含量为0.8%,蛋白质含量为1.2%,维生素C含量为25mg/100g,钙含量为35mg/100g,铁含量为1.2mg/100g,钾含量为200mg/100g。

3. 番薯干的食用价值:番薯干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它不仅口感好,而且具有以下功效:- 提供能量:番薯干含有丰富的糖分,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

- 增强免疫力:番薯干中的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

- 促进消化:番薯干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

气象条件对甘薯栽培和品质的影响

气象条件对甘薯栽培和品质的影响

气象条件对甘薯栽培和品质的影响1. 引言1.1 气象条件对甘薯栽培和品质的影响气象条件是影响甘薯栽培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气象因素包括气温、降水、光照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甘薯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

气温是影响甘薯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适宜的气温有利于植株生长,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则会影响甘薯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降水对甘薯产量和质量也有着重要影响,适量的降水有利于植株吸收养分,但过多或过少的降水都会影响甘薯的生长和发育。

光照对甘薯糖分积累也有重要影响,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植株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糖分的积累。

气象灾害如干旱、水涝、热浪等也会对甘薯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科学合理利用气象条件,调控甘薯栽培技术,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有助于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保障农民的收益。

2. 正文2.1 气温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气温是影响甘薯生长发育的重要气象因素之一。

适宜的气温能够促进甘薯的生长和发育,而高温或低温则会对甘薯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适宜的气温有利于甘薯的生长。

在适宜的气温下,甘薯能够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养分,快速生长。

一般来说,甘薯的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之间。

高温会导致甘薯生长迟缓,甚至停滞,影响产量和品质;低温则会导致甘薯生长缓慢,易受病虫害侵害,产量减少。

气温对甘薯的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长发育有不同影响。

地下薯的生长需要比较平稳的气温,过高或过低的气温会导致地下薯的生长受到影响,影响产量和质量;而地上部分的生长对气温的要求相对较高,适宜的气温有助于地上部分的茁壮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气温是影响甘薯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合理调控气温有助于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

在栽培过程中,务必注意气温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保障甘薯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2.2 降水对甘薯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降水是甘薯生长发育中至关重要的气象条件之一,对甘薯产量和品质影响巨大。

恰当的降水量和分布可以提高甘薯的产量和品质,而过多或过少的降水则会导致甘薯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称重。持水力表示为水质量(g)/干样质量(g)。
1.3.8吸脂性测定
磨碎机磨碎干样,40目筛网过筛,取磨好的样
品(0.5±0.002)g放置于装有10 ml葵花籽油的试
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24
20
h,4000
r/min条件下离心
燥箱中,控制温度在75℃,每30 min记录一次物料 质量并换算成含水率,直至含水率达到20%。之后
分、油脂的浸入。在微波干燥过程中湿物料的温度 梯度与水分梯度是一致的,利于物料内部水分的迁
微波干燥同等质量的干薯片所需时间最短(见
表2)。主要是因为微波干燥加热的热源在内部,
“内高外低”的温度梯度与“内高外低”的湿度梯度 相一致,故能促使甘薯内部水分迅速扩散到表面而 蒸发,从而使干燥时间大大缩短。热风干燥热源在 外部,物体温度“外高内低”,由于甘薯为不良导体, 传热很慢,使温度梯度与湿度梯度方向不一致,因
表3不同干燥方式对甘薯干的持水力和吸脂性的比较
此所需干燥时间较长。
表2不同方法干制甘薯片的时间
干燥方式 热风干燥 干制时间/min
480 50 375
移,从而提高了水分的扩散速率,加快了干燥过程。
水分过快逸出,对物料组织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
影响了外界水分、油脂的浸入。热风一微波联合干
燥避免了热风干燥后期较长时间的干燥和微波干 燥时水分的快速逸出,干燥过程对物料组织结构的 破坏较小,有利于外界水分、油脂的浸人。
将甘薯清洗去皮,切片(5±0.5)mm,放人料 水比为1:3的沸水中漂烫熟化,3 min后捞出沥水。
烫漂可破坏或钝化甘薯中的酶系统,防止酶促褐变 和维生素的氧化,并能加快干燥速度Mj。过度烫漂 将导致甘薯色泽、风味的劣变及营养成分的损失。 因此,烫漂时间、温度应该适宜。
1.3.2初始水分含量的测定
X/%:盟X
1.2仪器与设备
DHG-914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 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ZF—OB型电热恒温干燥箱
(上海跃进有限公司),MG823LA3一NR型微波炉(美 的有限公司),MP6001型电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 有限公司),80.2B型低速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有
%2—百
mo(1一Xo)
(2)
式中:蜀为甘薯片初始含水量,m。为甘薯片初 始质量,m。为甘薯片含水率为邑时的质量,蜀为 不同干燥条件下设定的甘薯片含水量。
1.3.4热风干燥 称取样品50 g均匀平铺在托盘上,放人鼓风干 燥箱,控制温度在75℃,干燥过程中每30 min记录
限公司),FWl00型高速万能粉碎机(天津泰斯特有
限公司)。
甘薯又名红薯、白薯、番薯、红苕、地瓜等,为旋 花科甘薯属蔓生性草本植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 的甘薯生产国,甘薯产量占世界生产量的88%_l J。 甘薯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B。、B:,胡萝卜素以及 钙、磷等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纤维素 含量高达7.8%旧1。通常采取干燥的方式加工、储 藏甘薯。甘薯富含淀粉和还原糖,是一种极难干燥 的物料∞j。合理的干燥方法和有利的干燥条件是 甘薯干生产的关键。本实验采用热风干燥、微波干 燥及热风联合微波干燥三种工艺制备甘薯干,并对 三种工艺生产的甘薯干的品质进行分析、比较。
2013年第4期
江苏调味副食品
总第135期
不同干燥方式对甘薯干品质的影响
赵广河,马振娇,陈振林
(贺州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系,广西贺州542800)
摘要:采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热风联合微波干燥三种方式对甘薯进行干燥,研究三种干燥方式对甘薯干品质的影 响。干燥至相同的水分含量所需时间:热风干燥>热风一微波联合干燥>微波干燥;持水力:热风一微波联合干燥>热风干 燥>微波干燥;吸脂性:热风一微波联合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色泽、收缩度均为:热风一微波联合干燥优于微波干燥 优于热风干燥。热风一微波联合干燥产品品质优良且生产成本较低,可用于甘薯干燥加工的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甘薯干;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热风一微波联合干燥;品质 中图分类号:TS255.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481(2013)04—0017—03
=—L—二
m2
采用105℃烘箱法测定水分含量,计算公式为:
100
(1) ()
式中:x为样品中水分的质量分数,m,为样品的
质量,mj为样品干燥至恒重的质量。 1.3.3转换水分和干燥终点的判断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市售新鲜甘薯,选择大小相近且表皮无损伤的。
干燥试验中将甘薯片从干燥箱内取出,快速检 测其质量变化,当测得的甘薯片质量等于公式(2) 的计算值时,即到达相应的实验位点。
1.3
方法
1.3.1甘薯预处理
一次物料质量并换算成含水率,直至含水率达到,贺州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系讲师,硕士。
万方数据
8%。干样密封保存。试验重复三次,取算术平 均值。 1.3.5微波干燥
1.3.7持水力测定
磨碎机磨碎干样,40目筛网过筛,取磨好的样 品(0.5±0.002)g放置于装水10 ml的试管中静置
水率达到8%。干样密封保存。试验重复三次,取 算术平均值。
表1甘薯干感官品质评分标准
2结果与分析
2.1
好地保持物料原有的内部结构;在热风干燥中期,
湿物料的温度梯度与水分梯度是相反的,不利于物
不同方式干制时间的比较
料内部水分的迁移;在干燥后期甘薯外焦里湿。长 时间的加热破坏了物料组织结构,不利于外界水
24 h"1,4000
称取样品50 g均匀平铺在微波炉托盘中央,控 制功率在250 w。干燥过程中每5 min记录一次物 料质量并换算成含水率,直至含水率达到8%。干 样密封保存。试验重复三次,取算术平均值。 1.3.6热风一微波联合干燥
称取样品50 g均匀平铺在托盘上,放入鼓风干
r/min条件下离心20 min,弃去上层
置于微波炉托盘中央继续加热20 s。干燥过程中每

rain,弃去上层物质,称重∞j。吸脂性表示为油质
量(g)/干样质量(g)。
1.3.9感官品质评价 干燥甘薯片可通过感官品质评价,包括色泽、 皱缩、口感三项指标。其中色泽占40%,外形和口 感各占30%,评价标准见表1。
min记录一次物料质量并换算成含水率,直至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