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练习题及答案(15)含答案
造价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案例分析》

3.如果在工程保修期间发生了由施工单位原因引起的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问题,业主在多次催促施工单位修理而施工单 位一再拖延的情况下,另请其他施工单位维修,所发生的维修费用该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1.事件1费用索赔成立,工期给予延长。因为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是承包商不可预见的。
事件2费用索赔不成立,工期索赔不成立,该工作属于承包商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
【案例三】
某国有资金投资的某重点工程项目计划于2013年8月8 日开工,招标人拟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项目施工招标,并委托某 具有招标代理和造价咨询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编制该项目的标底和最低投标限价。该机构还接受了该项目投标人D的投标文件 的编制。招标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2013年2月8日,已通过资格预审的A、B、c、D、E 5家施工承包商拟参与该项目的投标,招标人规定2月20~2 月23日为招标文件发售时间。3月6日下午4时为投标截止时间。投标有效期自投标文件发售时间算起总计60天。 事件2:考虑该项目的估算价格为l0000万元,所以投标保证金统一定为200万元,其有效期从递交投标文件时间算起总计 60天。 事件3:评标委员会成员由7人组成,其中当地招标监督管理办公室1人、公证处1人、招标人1人、技术经济方面专家4 人。评标时发现E企业投标文件虽无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委托人授权书,但投标文件均已有项目经理签字并加盖了单位公章。评 标委员会于5月28日提出了书面评标报告。C、A企业分列综合得分第一、第二名。 事件4:5月30日招标人向c企业发出了中标通知书,6月2日C企业收到中标通知书,双方于7月1日签订了书面合同。7月
造价工程师《工程造价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某企业拟兴建一项工业生产项目。
同行业同规模的已建类似项目工程造价结算资料,见表1-1:表1-1已建类似项目工程造价结算资料表中,A生产车间的进口设备购置费为16430万元人民币,其余为国内配套设备费;在进口设备购置费中,设备货价(离岸价)为1200万美元(1美元=元人民币),其余为其他从属费用和国内运杂费。
问题:1.类似项目建筑工程费用所含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综合税费占建筑工程造价的比例分别为%、%、%、%,因建设时间、地点、标准等不同,相应的价格调整系数分别为、、、;拟建项目建筑工程中的附属工程工程量与类似项目附属工程工程量相比减少了20%,其余工程内容不变。
试计算建筑工程造价综合差异系数和拟建项目建筑工程总费用。
2.试计算进口设备其他从属费用和国内运杂费占进口设备购置费的比例。
3.拟建项目A生产车间的主要生产设备仍为进1:2设备,但设备货价(离岸价)为1100万美元(1美元=元人民币);进1:2设备其他从属费用和国内运杂费按已建类似项目相应比例不变;国内配套采购的设备购置费综合上调25%。
A生产车间以外的其他主要生产项目、辅助生产项目和附属工程的设备购置费均上调10%。
试计算拟建项目A生产车间的设备购置费、主要生产项目设备购置费和拟建项目设备购置总费用。
4.假设拟建项目的建筑工程总费用为30000万元,设备购置总费用为40000万元;安装工程总费用按表中数据综合上调1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工程费用的200/6,基本预备费费率为5%,拟建项目的建设期涨价预备费为静态投资的3%。
试确定拟建项目全部建设投资。
(问题1~4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试题一:(20分)问题1:(5分)(1)建筑工程造价综合差异系数:%×+%×+%×+%×分)=分)(2)拟建项目建筑工程总费用:分)=(万元)分)问题2:(3分)进口设备其他从属费用和国内运杂费占设备购置费百分比:(16430-1200×/16430分)=%分)问题3:(8分)(1)计算拟建项目A生产车间的设备购置费方法一:①拟建项目A生产车间进口设备购置费:1100×%)分)=(万元)分)②拟建项目A生产车间国内配套采购的设备购置费:分)=(万元)分)③拟建项目A生产车间设备购置费:+分)方法二:①拟建项目A生产车间进口设备从属费用及国内运价为x x/(1100×+×1=%(2分)x=(万元)分)②拟建项目A生产车间国内配套采购的设备购置费()×(1+25%)(1分)=(万元)分)③拟建项目A生产车间设备购置费1100×++分)=(万元)分)方法三:①拟建项目A车间进口设备费为x(x-1100×/x=%(2分)x=(万元)分)②拟建项目A生产车间设备购置费()×(1+25%)+(2分)=(万元)分)(2)主要生产项目设备购置费:+(4800+3750)×(1+10%)(1分)=(万元)分)(3)拟建项目设备购置总费用++×(1+10%)(1分)问题4:(4分)拟建项目全部建设投资:方法一:[30000+40000+7916×(1+15%)]×(1+20%)×(1+5%)×(1+3%)分)=×××=(万元)分)方法二:(1)拟建项目安装工程费:×(1+15%)=(万元)分)(2)拟建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0%分)=(万元)分)(3)拟建项目基本预备费:+×5%分)=(万元)分)(4)拟建项目涨价预备费:++×3%分)=(万元)分)(5)拟建项目全部建设投资:+++=(万元)分)评分说明:将若干步骤合并计算,计算式列式正确,结果正确,得满分;计算式列式不正确,不得分。
2015年造价工程师职称考试《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真题及标准答案

2015年造价工程师职称考试《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真题(总分:150.00,做题时间:240分钟)一、案例分析题试题一(20分) 某新建建设项目的基础数据如下:(1)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10年,建设投资36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
(2)项目建设投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总额2000万元,贷款年利率6%(按年计息),贷款合同约定运营期第1年按项目最大偿还能力还款,运营期第2~5年将未偿还款项等额本息偿还。
自有资金和贷款在建设期内均衡投入。
(3)项目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残值率5%,直线法折旧。
(4)流动资金250万元由项目自有资金在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不用于项目建设期贷款的偿还)。
(5)运营期间正常年份的营业收入为900万元,经营成本为280万元,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所得税率为25%。
(6)运营期第1年达到设计产能的80%,该年的营业收入、经营成本均为正常年份的80%,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产能。
(7)在建设期贷款偿还完成之前,不计提盈余公积金,不分配投资考股利。
问题:(分数:20.00)(1).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贷款利息。
(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建设期贷款利息的计算:第1年利息=1000×6%/2=30(万元) 第2年利息=(1000+30+1000/2)×6%=91.80(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30+91.80=121.80(万元))(2).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偿还的贷款本金和利息。
造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练习题及答案(15)

背景:某承包人参与一项工程的投标,在其投标文件中,基础工程的:工期为4个月,报价为1200万元:主体结构工程的工期为12个月,报价为3960万元。
该承包人中标并与发包人签订了施工合同。
合同中规定,无工程预付款,每月工程款均于下月末支付,提前竣工奖为30万元/月,在最后1个月结算时支付。
表3.1现值系数表问题:1.若按原合同工期施工,该承包人基础工程款和主体结构工程款的现值分别为多少?2.该承包人应采取哪种加快施工进度的技术措施方案使其获得最大收益?(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试题答案:(20分)问题1解:基础工程每月工程款A1=1200/4=300(万元)则:基础工程每月工程款的现值为:Pv1=A1(P/A,1%,4)(P/F,1%,1)=300×3.902×0.990=1158.89(万元) 主体结构工程每月工程款A2=3960/12=330(万元)则:主体结构工程款的现值为:Pv2=A2(P/A,1%,12)(P/F,1%,5)=300×112.55×0.951=3532.16(万元)问题2点击【造价工程师学习资料】或复制打开?wenkuwd,注册开森解:该承包商可采用以下三种加快进度的技术措施方案:(1)仅加快基础工程的施工进度。
则:Pv基=400(P/A,1%,3)(P/F,1%,1)+330(P/A,1%,12)(P/F,1%,4)+30(P/F,1%,16)-60=400×2.941×0.990+330×11.255×0.961+30×0.853-60=4699.53(万元)(2)仅加快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进度。
则:Pv结=300(P/A,1%,4)(P/F,1%,1)+360(P/A,1%,11)(P/F,1%,5)+30(P/F,1%,16)-60-8(P/A,1%,6)(P/F,1%,4)=300×3.902×0.990+360×10.368×0.951+30×0.853-8×5.795×0.961 =4689.05(万元)背景:某六层单元式住宅共54户,建筑面积为3949.62┫。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专项试题及答案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专项试题及答案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专项试题及答案1案例一:某电器设备厂筹资新建一生产流水线,该工程设计已完成,施工图纸齐备,施工现场已完成“三通一平”工作,已具备开工条件.工程施工招标委托招标代理机构采用公开招标方式代理招标.招标代理机构编制了标底(800万元)和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中要求工程总工期为365天.按国家工期定额规定,该工程的工期应为460天.通过资格预审并参加投标的共有A、B、C、D、E五家施工单位.开标会议由招标代理机构主持,开标结果是这五家投标单位的报价均高出标底近300万元:这一异常引起了业主的注意,为了避免招标失败,业主提出由招标代理机构重新复核和制定新的标底招标代理机构复核标底后,确认是由于工作失误,漏算部分工程项目,使标底偏低.在修正错误后,招标代理机构确定了新的标底.A、B、C三家投标单位认为新的标底不合理,向招标人要求撤回投标文件.由于上述问题纠纷导致定标工作在原定的投标有效期内一直没有完成.为早日开工,该业主更改了原定工期和工程结算方式等条件,指定了其中一家施工单位中标.问题:1.如果招标失败,招标人可否另行招标?投标单位的损失是否应由招标人赔偿?为什么?2.A、B、C三家投标单位要求撤回投标文件的作法是否:正确?为什么?3.上述招标工作存在哪些问题?4.根据该工程的特点和业主的要求,在工程的标底中是否应含有赶工措施费?为什么?5.根据该工程的具体条件,造价工程师应向业主推荐采用何种合同(按付款方式划分)? 为什么?答案:1.(1)招标人可以重新组织招标.(2)招标人不应给予赔偿,因招标属于要约邀请.2.(1)不正确.(2)投标是一种要约行为;3.在招标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1)开标以后,又重新确定标底.(2)在投标有效期,内没有完成定标工作.(3)更改招标文件的合同工期和工程结算条件.(4)直接指定施工单位.4.应该含有赶工措施费.因该工程工期压缩率(460—365)/460=20.7%>20%5.应推荐采用总价合同.因该工程施工图齐备,现场条件满足开工要求,工期为1年:风险较小.案例二某工程:业主在招标文件中规定:工期T(周)不得超过80周,也不应短于60周.某施工单位决定参与该工程的投标.在基本确定技术方案后,为提高竞争能力,对其中某技术措施拟定了三个方案进行比选.方案一的费用为C1=100+4T;方案二的费用为C2=150+3T;方案三的费用为C3=250+2T.这种技术措施的三个比选方案对施工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均没有影响.各关键工作可压缩的时间及相应增加的费用见表5-11.假定所有关键工作压缩后不改变关键线路.关键工作 A C E H M可压缩时间/周 1 2 1 3 2压缩单位时间增加的费用/(万元/周) 3.5 2.5 4.5 6.0 2.0问题:1.如果该工程的施工阿络计划如图5-I所示,则压缩哪些关键工作可能改变关键线路?压缩哪些关键工作不会改变关键线路2.若招标文件规定,施工单位自报工期小于80周时,工期每提前1周,其总报价降低2万元作为经评审的报价,则施工单位的自报工期应为多少?相应的经评审的报价为多少?3.该工程采用问题,1中选用的技术措施方案时的工期为80周,造价为2653万元。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练习题与答案_0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练习题与答案们为广大考生准备了2020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练习题与答案,各位同学赶快学起来吧,做好万全准备,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通过。
更多相关请持续关注。
一、某工程有两个备选施工方案,采用方案一时,固定成本为160万元,与工期有关的费用为35万元/月;采用方案二时,固定成本为200万元,与工期有关的费用为25万元/月。
两方案除方案一机械台班消耗以后的直接工程费相关数据见表2.1。
为了确定方案一的机械台班消耗,采用预算定额机械台班消耗量确定方法进行实测确定。
测定的相关资料如下:表2.1 两个施工放啊直接工程费的相关数据方案1方案2材料费(元/m3)700700人工消耗(工日/m3)1.81机械台班消耗(台班/m3)0.375工日单价(元/工日)100100台班费(元/台班)800800完成该工程所需机械的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为12分钟,一次循环生产的产量为0.3m3 ,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为0.8,机械幅度差系数为25%。
问题:1、计算按照方案一完成每m3 工程量所需的机械台班消耗指标。
2、方案一和方案二每1000 m3工程量的直接工程费分别为多少万元?3、当工期为12个月时,试分析两方案适用的工程量范围。
4、若本工程的工程量为9000 m3,合同工期为10个月,计算确定应采用哪个方案?若方案二可缩短工期10%,应采用哪个方案?答:1、方案一机械纯工作1h的生产率= 60/12 0.3 =1.5(m3/h)机械产量定额=1.580.8=9.6(m3/台班)机械定额时间=1/9.6 =0.10 (台班)每m3工程量机械台班消耗=0.10(1 25%)=0.13 (台班/m3)2、方案一直接工程费=700 1.8100 0.13800=984(元/m3)每1000m3工程量直接工程费=9841000=984000(元)=98.4(万元)方案二直接工程费=700 1.0100 0.375800=1100(元/m3)每1000m3工程量直接工程费=11001000=1100000(元)=110(万元)3、设工程量为q(m3)则:方案一:c1=160 3512 0.0984q=580 0.0984q方案二:c2=200 2512 0.1100q=500 0.1100q令:580 0.0984q=500 0.1100q求得盈亏平衡点:q=6896.55m3 (盈亏平衡图如下)结论:当工程量小于6896.55m3选用方案二当工程量大于6896.55m3选用方案一4、若本工程的工程量q=9000m3、合同工期t=10个月时,方案一:c1=160 3510 0.09849000=1395.6(万元)方案二:c2=200 2510 0.11009000=1440(万元)应采用方案一。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与答案及解析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与答案及解析一、背景某公司承建一项城市道路工程,道路全长10.5km,其中包括一段长1.2km的U形弯道。
工程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
沥青混凝土的设计指标如下:1、压实度:95%;2、透水性:小于等于0.03mL/min;3、摩擦系数:大于等于0.4;4、抗疲劳性:大于等于80次/mm。
二、问题1、请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点和缺点。
2、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哪些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达到设计年限?3、在U形弯道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哪些特殊的质量控制措施?4、请简述本工程的质量控制重点。
5、如果在工程完工后的第3年,U形弯道路段出现严重的车辙、推移和拥包现象,试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答案及解析1、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点主要包括: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施工期短、养护方便;维修简便、开放交通快等。
其缺点主要包括:对沥青质量要求高、对温度敏感、表面易损坏、对水和温度敏感、冬季易产生龟裂等。
2、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为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达到设计年限,应采取以下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特别是沥青的质量;严格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和搅拌质量;保证路面基层的质量;严格控制施工温度;加强压实和养护工作。
3、在U形弯道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以下特殊的质量控制措施:加强模板的支撑和固定;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搅拌质量;加强养护工作,防止出现收缩裂缝。
4、本工程的质量控制重点包括:原材料质量、混合料的配合比和搅拌质量、路面基层质量、施工温度控制、压实和养护工作等。
5、如果在工程完工后的第3年,U形弯道路段出现严重的车辙、推移和拥包现象,可能的原因包括:车辆超载、沥青混合料质量不好、路面压实度不足等。
解决方案包括:加强交通管制,限制车辆超载;加强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对出现问题的路段进行返工处理,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随着中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造价工程师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习题及答案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习题及答案案例分析(每题20分)1某国有资金投资的某重点工程项目计划于2013年8月8 日开工,招标人拟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项目施工招标,并委托某具有招标代理和造价咨询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编制该项目的标底和最低投标限价。
该机构还接受了该项目投标人D的投标文件的编制。
招标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1:2013年2月8日,已通过资格预审的A、B、c、D、E 5家施工承包商拟参与该项目的投标,招标人规定2月20~2月23日为招标文件发售时间。
3月6日下午4时为投标截止时间。
投标有效期自投标文件发售时间算起总计60天。
事件2:考虑该项目的估算价格为l0000万元,所以投标保证金统一定为200万元,其有效期从递交投标文件时间算起总计60天。
事件3:评标委员会成员由7人组成,其中当地招标监督管理办公室1人、公证处1人、招标人1人、技术经济方面专家4人。
评标时发现E企业投标文件虽无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委托人授权书,但投标文件均已有项目经理签字并加盖了单位公章。
评标委员会于5月28日提出了书面评标报告。
C、A企业分列综合得分第一、第二名。
事件4:5月30日招标人向c企业发出了中标通知书,6月2日C企业收到中标通知书,双方于7月1日签订了书面合同。
7月15日,招标人向其他未中标企业退回了投标保证金。
问题:1.该项目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有何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请指出事件1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请指出事件2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4.请指出事件3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5.请指出事件4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参考解析【问题1参考答案】1)该项目招标人委托某具有招标代理和造价咨询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编制该项目的最低投标限价的做法不妥当。
因为按有关规定,招标人不得规定最低投标限价。
2)该项目招标代理机构接受了该项目投标人D投标文件的编制的做法不妥当。
因为按有关规定,接受委托编制标底的中介机构不得参加编制标底项目的投标,也不得为该项目的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或者提供咨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练习题及答案(15)含答案
背景:
某承包人参与一项工程的投标,在其投标文件中,基础工程的:工期为4个月,报价为1200万元:主体结构工程的工期为12个月,报价为3960万元。
该承包人中标并与发包人签订了施工合同。
合同中规定,无工程预付款,每月工程款均于下月末支付,提前竣工奖为30万元/月,在最后1个月结算时支付。
表3.1 现值系数表
问题:
1.若按原合同工期施工,该承包人基础工程款和主体结构工程款的现值分别为多少?
2.该承包人应采取哪种加快施工进度的技术措施方案使其获得最大收益?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
试题答案:(20分)
问题1
解:基础工程每月工程款A1=1200/4=300(万元)
则:基础工程每月工程款的现值为:
Pv1=A1(P/A,1%,4)(P/F,1%,1)=300×3.902×0.990=1158.89(万元)
主体结构工程每月工程款A2=3960/12=330(万元)
则:主体结构工程款的现值为:
Pv2=A2(P/A,1%,12)(P/F,1%,5)=300×112.55×0.951=3532.16(万元)
问题2
解:该承包商可采用以下三种加快进度的技术措施方案:
(1)仅加快基础工程的施工进度。
则:
Pv基=400(P/A,1%,3)(P/F,1%,1)+330(P/A,1%,12)(P/F,1%,4)+30(P/F,1%,16)-60
=400×2.941×0.990+330×11.255×0.961+30×0.853-60
=4699.53(万元)
(2)仅加快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进度。
则:
Pv结=300(P/A,1%,4)(P/F,1%,1)+360(P/A,1%,11)(P/F,1%,5)
+30(P/F,1%,16)-60-8(P/A,1%,6)(P/F,1%,4)
=300×3.902×0.990+360×10.368×0.951+30×0.853-8×5.795×0.961
=4689.05(万元)
背景:
某六层单元式住宅共54户,建筑面积为3949.62┫。
原设计方案为砖混结构,内、外墙均为240mm砖墙。
现拟定的新方案为内浇外砌结构,外墙做法不变,内墙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浇筑。
新方案内横墙厚为140mm,内纵墙厚为160mm,其他部位的做法、选材及建筑标准与原方案相同。
两方案各项指标见表2-1。
表2-1设计方案指标对比表
问题:
1.请计算两方案如下技术经济指标:
(1)两方案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单方造价各为多少?每平方米差价多少?
(2)新方案每户增加使用面积多少平方米?多投入多少元?
2.若作为商品房,按使用面积单方售价5647.96元出售,两方案
的总售价相差多少?
3.若作为商品房,按建筑面积单方售价4000元出售,两方案折合使用面积单方售价各为多少元?相差多少?
答案:
问题1:
解:1.两方案的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单方造价及每平方米差价见表2-2。
表2-2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单方造价及每平方米差价计算表
注:单方造价=概算总额/建筑面积;或:单方造价=概算总额/使用面积
由表2-2可知,按单方建筑面积计算,新方案比原方案每平方米高出34.57元;而按单方使用面积计算,新方案则比原方案高出3.59
元。
2.每户平均增加的使用面积为:(2881.98-2797.20)/54=1.57(┫)
每户多投入:(4300342-4163789)/54=2528.76(元)
折合每平方米使用面积单价为:2528.76/1.57=1610.68(元/┫)
计算结果是每户增加使用面积1.57┫,每户多投入2528.76元。
问题2:
解:若作为商品房按使用面积单方售价5647.96元出售,则
总销售差价=2881.98×5647.96-2797.20×5647.96
=478834(元)
总销售额差率=478834/(2797.20×5647.96)=3.03%
问题3:
解:若作为商品房按建筑面积单方售价4000元出售,则两方案的总售价均为:
3949.62×4000=15798480(元)
折合成使用面积单方售价:
砖混结构方案:单方售价=15798480/2797.20=5647.96(元/┫)
内浇外砌结构方案:单方售价=15798480/2881.98=5481.81(元/┫)
在保持销售总额不变的前提下,按使用面积计算,两方案
单方售价差额=5647.96?5481.81=166.15(元/┫)
单方售价差率=166.15/5647.96=2.94%
背景:
某工程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人3月1日在指定媒体上发布了招标公告,3月6日至3月12日发售了招标文件,共有A、B、C、D 四家投标人购买了招标文件。
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日(4月5日)前,四家投标人都递交了投标文件。
开标时投标人D因其投标文件的签署人没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而被招标管理机构宣布为无效投标。
该工程评标委员会于4月15日经评标确定投标人A为中标人,并于4月26日向中标人和其他投标人分别发出中标通知书和中标结果通知,同时通知了招标人。
在施工过程中,该工程的关键线路上发生了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工期延误:
(1)由于发包人原因,设计变更后新增一项工程于7月28日至8月7日施工(新增工程款为160万元);另一分项工程的图纸延误导致承包人于8月27日至9月12日停工。
(2)由于承包人原因,原计划于8月5日晨到场的施工机械直到8月26日晨才到场。
(3)由于天气原因,连续多日高温造成供电紧张,该工程所在地区于8月3日至8月5日停电,另外,该地区于8月24日晨至8月28日晚下了特大暴雨。
在发生上述工期延误事件后,承包人A按合同规定的程序向发包人提出了索赔要求。
经双方协商一致,除特大暴雨造成的工期延误之外,对其他应予补偿的工期延误事件,既补偿直接费又补偿间接费,间接费补偿按合同工期每天平均分摊的间接费计算。
问题:
1.指出该工程在招标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该工程的实际工期延误为多少天?应予批准的上期延长时间为多少天?分别说明每个工期延误事件应批准的延长时间及其原因。
3.图纸延误应予补偿的间接费为多少?
4.单方人工费的增加额为多少?
试题答案:(20分)
问题1
招标管理机构宣布无效不妥,应由招标人宣布,评表委员会确定
中标人并发出中标通知书和中标结果通知不妥,应由招标发出。
问题2
该工程得实际工期延误为47天应批准得工期延长为32天。
其中,新增工程属于业主应承担得责任,应批准延长工期11天(7月28日至8月7日);
图纸延误属于业主应承担得责任,应批准延长工期15天(8月29日至9月12日);
停电属于业主应承担得责任应批准延长工期3天
施工机械延误属于承包商的责任不予批准延长工期
特大暴雨造成的工期延误属于业主应承担的风险范围,但8月24~25日属于承包商机械未到场延误在先,不予赔偿应批准工期延长3天(8月26至8月28日)
问题3
所以,合同价中每天的间接费为:708.98/300=2.36(万元/天)
图纸延误应补偿的间接费为:15×2.36=35.40(万元)
问题4
解:计划的单方人工费为:50÷(8×1.5)=4.17(元/┫)
实际的单方人工费为:(50+10)÷{7×(1-10%)×1.5}=6.35(元/┫)则,单方人工费的增加额为:6.35-4.17=2.1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