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教案)难忘九一八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教案.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教案.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教案篇一: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晅滨中学曹艳芬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描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国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历史的意识。

教学的重点难点1、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难点:西安事变如何解决。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启发引导教学准备《松花江上》歌曲、《西安事变》片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课前我先播放一首歌曲《松花江上》,听后想想:这首歌反映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一曲悲怆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

它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懑。

九一八事变这一国耻,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没齿难忘。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 14课“难忘九一八”。

二、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三、学生预习。

(出示预习要求:预习时,请认真捕捉有效地历史信息: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意义、原因(背景)等。

)四、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自主完成“导学案”的“独立试航”。

——然后请一个同学在全班交流答案。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难忘九一八教案优秀范文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难忘九一八教案优秀范文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难忘九一八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掌握九一八事变的基本史实,包括时间、地点、主要经过和结果。

理解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熟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抗争历史。

技能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历史事件分析其原因、经过和影响。

提高学生的历史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取相关资料。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清晰阐述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认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加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影响。

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抗争精神。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历史事件的相关视频片段或图片展示,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九一八事变是什么吗?它对中国历史有什么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九一八事变的背景,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2. 知识讲解与梳理详细讲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包括时间、地点、主要事件和结果。

分析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探讨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讲述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抗争历史,强调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与交流分组讨论九一八事变对当今中国的启示,每组选出代表发言。

小组间互相提问、质疑,深化对九一八事变的理解。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

4.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扮演九一八事变中的不同角色(如普通市民、士兵、政府官员等)。

在模拟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历史事件的真实感和紧迫感。

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九一八事变的影响和意义。

5. 课堂总结与升华总结九一八事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强调其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八年级第四五单元历史学案

八年级第四五单元历史学案

9月18日定为国耻日,是因为()C.②③④D.①②③④、蒋介石在发给张学良的密电中说“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应予不抵抗,力”这份电报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有关()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南京大屠杀、西安事变又叫()B.双十二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D.国民党内部各派别之间矛盾的加剧)B.粉碎亲日派的企图C.实现全民族的抗日D.寻找发展红军的机会)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D.停止内战、实行抗战“不论我们对这一时间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3、同学们如何评价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呢?1的过程。

2、3(11、____年23(2(3)阅读(445、长达____1.2.3.①②3.为什么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B.柳条湖事件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赵登禹 C佟麟阁 D 申仲明)B 东北人民抗日游击队C 第十七路军D 第二十九军《大刀进行曲》是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歌曲中的“鬼子们”指的是什么人?()B.日本侵略者C.法国侵略者D.泛指一切侵略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后,工农红军被改编为()A.中国人民解放军B.中国人民支援军D.八路军和新四军)B.北平C.重庆D.西安).30多万人C.10多万人D.300多万人(2)七七事变 (3)西安事变1840年以来,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

请阅读以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上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皇帝也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12月,日军占领中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从此南京的“一请回答这是近代史上中国的首都第几次被外来侵略者攻陷?日军占领南②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立、不自由、不富强的老状态里。

这是个黑暗的前途。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

八年级历史教案-难忘九一八 最新

八年级历史教案-难忘九一八 最新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过程。

2.掌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及后果。

3.掌握九一八后全国人民的心声和东北的局部抗战。

4.掌握西安事变的背景(包括中华民族危机的严重、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蒋介石的两面政策等)过程及和平解决的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3.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

2.通过本课学习,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3.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1.九一八事变。

2.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请先听一段音乐《松花江上》(教师播放)。

同学们,我们从这低沉、忧伤的乐曲中,能听到什么呢?我们听到的是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是东北人民对日寇侵占家乡的愤懑;是东北父老对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景象的惨痛。

请同学们想一个问题,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今天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看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

它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寇野蛮侵略我国东北的愤懑。

那么,九一八事变是如何发生的呢?它给东北人民带来了哪些沉重灾难?对当时中国的政局有哪些影响?下面我们来学习具体内容。

[板书]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难忘九一八一、九一八事变1.九一八事变的背景[教师引导]同学们请看一组投影。

918历史纪念主题班会教案样本3篇

918历史纪念主题班会教案样本3篇

918历史纪念主题班会教案样本3篇本教案样本旨在通过纪念918历史事件,加深学生对国家历史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第一篇:回顾历史,缅怀先烈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918事变的经过及历史意义。

-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918事变的经过2. 918事变的历史意义3. 缅怀先烈,继承遗志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918事变的经过及历史意义。

2. 学生分享了解到的英雄事迹,缅怀先烈。

3. 讨论如何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第二篇:警钟长鸣,勿忘国耻教学目标- 让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分裂、民族灾难的严重后果。

-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

教学内容1. 国家分裂、民族灾难的严重后果2. 勿忘国耻,警钟长鸣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国家分裂、民族灾难的严重后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第三篇:立志报国,共创未来教学目标-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教学内容1. 新时代下的责任和使命2. 立志报国,共创未来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下的责任和使命。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和计划,讨论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以上三篇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918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希望这份教案样本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份完整的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难忘九一八教案模板

一份完整的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难忘九一八教案模板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很荣幸能在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材中教授九一八事变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在我的教案模板中,我希望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让他们在深入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同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目的。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基本事件过程、原因和影响。

(2)了解东北地区的历史状况和社会背景。

(3)了解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掌握分析历史事件影响的方法和过程。

(2)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引导他们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相关历史信息。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他们从历史事件中体会到国家利益与个人命运的紧密联系。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事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自身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九一八事变对中华民族和世界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三、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原因。

第二课时:九一八事变的事件过程和影响。

第三课时: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发展。

第四课时:抗日战争的战略格局和主要事件。

第五课时: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影响。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探究式学习: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搜索资料、自主探索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成小组,自主讨论、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历史事件的影像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历史事件。

五、教学评估:1、掌握历史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的测试: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在实际分析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2、课堂反馈评估:通过课堂中的提问、讨论、演示等方式,及时获取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情况及其兴趣和理解程度,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和修正。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16课难忘九一八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16课难忘九一八

第 16 课难忘九一八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第 16 课难忘九一八【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2、议论中共为何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育学生学会剖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

3、联合本课内容,建立和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要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教法、学法】:【新课导入】:【自学指导】一、九一八事变1、时间:2、地址:3、简单经过:4、蒋介石对待九一八事变的态度及结果:5、中国人民局部(东北人民)抗战的开始。

(列举当时在东北坚持抗战的队伍)二、西安事变1、背景:( 1)占据东北后,日军进一步侵略 _______,中华民族到了存亡存亡的关头。

( 2)中共提出成立的主张。

(3)爱国将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受了中共的主张,并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4)蒋介石拒不接受 _______________的主张,亲临西安督战。

2、目的:3、时间:4、事变发生后,中共的态度怎样?5、结果:6、和平解决的意义:二次备课二次备课【思想拓展】议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戮了不计其数的共产党人和革命民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单不主张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开释他。

谈谈这是为何?【当堂训练】同步训练【学(教)后心得】班级: 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第 16 课难忘九一八【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2、议论中共为何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育学生学会剖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

3、联合本课内容,建立和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要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自学指导】一、九一八事变1、时间:2、地址:3、简单经过:4、蒋介石对待九一八事变的态度及结果:5、中国人民局部(东北人民)抗战的开始。

难忘九一八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

难忘九一八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

难忘九一八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
 余福生
 一、课程标准: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前期分析
 (1)、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人教版)上册的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第一课。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送了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仅四个多月,东北三省沦陷。

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从此开始,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都是中华民族不屈抗战的具体表现。

经过八年艰苦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2)、学生分析:参与学习的是初二(2)班的学生。

这个班的学生比较活跃,集体主义精神突出,很积极回答问题。

但是在思维上较于简单,归纳能力有待提高。

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该尽量结合直观教材,通俗的讲授,同时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历史史实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结果;简单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了解日本在东北三省犯下的战争罪行;记住西安事变的时间、地点、目的和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忘九一八学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了解一组新闻:
1、变爆发70周年,____(省、市、区、县)及____(省、市、区、县)将相继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

____(省、市、区、县)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张一波教授认为,这一天是国耻日,全体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这惨痛的历史教训。

“在这样的日子里,再搞嫁娶和开业之类的庆典活动,实在不应该”。

2、在去年“九一八”前夕,曾担任____(省、市、区、县)副省长和政协副主席的林声在一次有老红军、老战士和二战受害劳工参加的座谈会上,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吁,他说:“现在还有一些市民在9月18日这天仍然搞一些喜庆活动,这是不合时宜的”。

林声的倡议不仅得到了在场的老红军、劳工等的热烈掌声,一些商家和市民也积极响应这一呼吁。

3、去年,原定于9月18日开业的沈阳一酒店为了纪念这一国耻日,特意推迟了开业日期。

一些原打算这一天喜结良缘的年轻人也改变了结婚日期。

4、今年“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前,张一波等人说:“国家应通过立法等形式形成一种制度,最少也应号召人民不要忘记国耻,牢记这一天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5、近年来,每当9月18日事变爆发之时,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

6、____年9月18日,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72周年的国耻日。

而这几天的珠海,却发生了足以令整个中国愤怒的一幕——数百名日本男客人组成的一个观光团,在一个五星级酒店中大肆“买春”,并公开称“就是来玩中国‘小姐’的”。

7、晨报合肥专讯13日下午2时,鄂州、珠海两地警方联手,成功抓获“9·16”珠海特大组织、介绍卖淫案重要涉案嫌疑人廖某。

14日,鄂州警方将廖某移交珠海警方。

承上启下,设问过渡:“九一八事变”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这个国耻纪念日?相信同学们学了这一课就会得出正确的答案。

(布置学生阅读68——72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着作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在学生阅读时,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录音,烘托本课历史氛围。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九一八事变
1、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直接目的是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

最终目的是侵占整个东北,进而独占中国。


2、69页“文献资料”说明蒋介石对日寇的进攻实行什么政策?(不抵抗政策。


3、不抵抗政策造成什么后果?(只有四个多月时间,东北三省100多万平
方公里的锦绣山河沦陷。


4、东北沦陷后,中国人民怎样展开局部抗战?(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
军部队组成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等建立东北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教师小结、过渡: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英勇抗敌,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激发了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的抗日决心。

西安事变
1、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共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主张建立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启发学生从课文中归纳:
a、根本原因:日军进一步侵犯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这就使得具有爱国传统的炎黄子孙同仇敌忾,站到一起。

中共的抗日主张对于爱国的张学良和杨虎城起到了感召的作用。

b、直接原因:蒋介石顽固反共、一意孤行,激起爱国学生和官兵的强烈不满。


3、怎样评价西安事变?(这场“兵谏”目的在于逼蒋联共抗日,属于爱国和正义的事件。


4、教师介绍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a.日本:暗中支持国民党中的亲日派向西安发动进攻,以便它扩大侵略中国。

b.英美: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英美在华势力,希望和平解决,保住蒋介石的统治地位。

c.国民党内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准备乘乱夺权。

d.国民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