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的小微企业云计算服务器配置搭建方案
企业服务器配置方案

企业服务器配置方案
首先,硬件配置是企业服务器的基础。
在选择服务器硬件时,需要考虑处理器、内存、硬盘、网卡等硬件参数。
处理器是服务器的核心组件,影响着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因此应选择性能稳定、核心数多的处理器;内存大小直接关系到服务器的运行速度和并发处理能力,建议选择高速、大容量的内存条;硬盘则需要选择高速、大容量的固态硬盘,以提高数据读写速度和存储容量;网卡则需要选择高速、稳定的网卡,以保障网络通信质量。
其次,软件选择也是企业服务器配置的重要一环。
操作系统是服务器的核心软件,建议选择稳定、安全的企业级操作系统,如Windows Server、Linux等;数据
库系统是企业数据存储和管理的关键,应选择成熟稳定、性能优越的数据库系统,如MySQL、SQL Server等;另外,企业还需要根据自身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应用
软件和中间件,如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
最后,网络环境也是企业服务器配置方案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企业服务器
通常需要考虑网络带宽、防火墙、负载均衡等网络设备和技术,以保障服务器的网络通信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企业还需要考虑服务器的部署位置和机房环境,以保障服务器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一个合理的企业服务器配置方案需要综合考虑硬件配置、软件选择
和网络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合理配置和充分考虑,才能为企业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服务器环境,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保障数据安全,提升用户体验。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为企业选择合适的服务器配置方案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云计算平台的部署和配置指南

云计算平台的部署和配置指南云计算平台是当代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它极大地改变了企业和个人使用和管理计算资源的方式。
通过云计算平台,企业能够快速部署和配置计算资源,灵活应对业务需求的变化。
本文将介绍云计算平台的部署和配置指南,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在自己的环境中构建一个稳定高效的云计算平台。
1. 硬件要求在开始部署云计算平台之前,首先要确保硬件满足最低要求。
至少需要一台服务器,此服务器应拥有足够的计算资源、存储空间和网络带宽。
硬件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的云计算平台而有所变化,因此在选择平台之前应该仔细研究厂商的文档并咨询专业人员。
2. 网络配置云计算平台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配置的优化。
在部署云计算平台之前,应该确保网络带宽充足,并且具备高可用性。
网络配置可以包括负载均衡、网络隔离和安全性措施等。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虚拟网络技术来提高网络性能和灵活性。
3. 操作系统选择云计算平台的部署和配置通常基于一个操作系统,所以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选择有Linux和Windows Server等。
选择操作系统时需要考虑平台的兼容性、可靠性和性能。
此外,还应该了解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和配置要求。
4. 虚拟化平台虚拟化技术在云计算平台中起着关键作用,它能够将一个物理服务器虚拟化成多个独立的虚拟机,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和管理。
常见的虚拟化平台包括VMware、KVM和Hyper-V等。
在选择虚拟化平台时,需要考虑平台的功能、可靠性和性能,并且确保其与其他组件的兼容性。
5. 安全性配置云计算平台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为它涉及到企业的核心数据和业务。
在部署和配置云计算平台时,应该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来保护系统免受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
这可以包括使用防火墙、加密通信、访问控制和安全审计等。
同时,还需要定期更新和维护系统的安全补丁,以防止已知漏洞被利用。
6. 自动化部署和配置为了快速部署和配置云计算平台,可以采用自动化工具和脚本来简化和加速这个过程。
企业服务器产品配置方案

企业服务器产品配置方案企业服务器是企业IT架构的核心部分,其配置方案应该根据企业的需求、规模和预算来确定。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企业服务器配置方案,可供参考。
1. 服务器类型:决定服务器类型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预算、工作负载类型和数量、扩展性需求等。
在这里,我们选择一个中型企业的服务器配置方案。
2. 基础配置:- 处理器:选择至少具备4个核心的服务器处理器,以确保能够处理企业级的工作负载。
可以选择更高端的处理器,以满足未来的扩展需求。
- 内存:至少16GB内存作为起始配置。
具体的内存配置应该根据企业的应用需求和用户数量来确定。
- 存储:选择企业级硬盘,具备良好的读写性能和可靠性。
对于存储需求较大的企业,可以考虑使用RAID阵列以提高数据可靠性和性能。
3. 网络配置:- 网络接口卡(NIC):至少选择具备多个千兆以太网接口的服务器,以支持企业的网络需求。
- 防火墙:考虑在服务器上安装防火墙软件或硬件,以保护企业的网络免受网络攻击和恶意代码的侵害。
- 负载均衡器:对于需要处理大量并发请求的应用,可以考虑在服务器配置中加入负载均衡器,以确保请求被平均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上,以提高性能和可靠性。
4. 操作系统和管理工具:- 操作系统:根据企业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比如Windows Server、Linux等。
注意,不同的操作系统可能有不同的硬件和软件要求。
- 远程管理工具:选择一个方便和安全的远程管理工具,以便管理员可以通过远程访问管理服务器,进行监控、维护和更新。
5. 可靠性和可用性:- 冗余配置:为了确保服务器的高可用性,可以采用冗余配置,比如冗余电源、冗余风扇和热插拔的硬件组件。
- 热备份:考虑设置定期备份和灾难恢复计划,以防止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
6. 安全性:- 安全硬件:可以考虑在服务器中增加硬件安全模块,以提供额外的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
- 数据加密:对于敏感数据,可以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保护数据的机密性。
云计算平台的搭建和配置方法

云计算平台的搭建和配置方法云计算已经成为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技术,它提供了灵活、可扩展的计算资源,使企业能够更高效地管理和利用其IT基础设施。
搭建和配置云计算平台对于实现高度可用、可扩展、安全性和可管理性的系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云计算平台的搭建和配置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云计算平台的选择在开始搭建云计算平台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云计算平台软件或服务。
常见的云计算平台包括OpenStack、VMware、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等。
选择云计算平台应根据具体的需求、预算和技术要求来进行评估和决策。
二、硬件要求在搭建云计算平台之前,需要确保具备足够的硬件资源。
这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
服务器的配置应根据负载预测和性能需求来确定。
此外,网络设备需要支持高带宽和低延迟的连接,以确保高效的数据传输。
三、网络配置云计算平台需要良好的网络配置来确保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在搭建云计算平台时,应确保所有服务器都能够相互通信,并且与外部网络连接。
此外,应配置防火墙、VPN和安全策略,以保护云计算平台免受恶意攻击。
四、软件安装和配置在搭建云计算平台时,需要安装和配置相应的软件。
这包括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云管理软件等。
操作系统应选择稳定、可靠的版本,虚拟化软件则可选择KVM、VMware等。
云管理软件如OpenStack提供了管理和监控云计算平台的工具和接口,可大大简化管理操作。
五、存储配置云计算平台需要可靠的存储系统来存储和管理数据。
常见的存储技术包括本地硬盘、网络附属存储(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AN)。
存储系统应具备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不同工作负载的需求。
此外,备份和灾难恢复计划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六、安全性配置云计算平台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在搭建云计算平台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来保护用户数据和系统。
这包括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加密、防火墙等措施。
同时,应定期更新软件补丁,并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审计,以保持系统的安全性。
云计算平台的配置和部署指南

云计算平台的配置和部署指南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云计算逐渐成为新时代的核心技术之一。
作为一种高效、灵活、可扩展的计算模式,云计算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为了充分利用云计算的优势和潜力,配置和部署一个可靠的云计算平台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提供一份云计算平台的配置和部署指南,以帮助您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云计算环境。
一、准备工作在开始配置和部署云计算平台之前,有几个关键的准备工作需要完成。
1. 硬件选择首先,您需要选择适合您需求的硬件设备。
云计算平台需要强大的计算、存储和网络性能,因此选择高性能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非常重要。
2. 软件选择其次,您需要选择合适的软件来搭建云计算平台。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云计算平台解决方案,例如OpenStack、VMware、Amazon Web Services等。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您的云计算平台软件。
3. 网络准备云计算平台需要强大的网络支持来保证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您需要确保网络拓扑设计合理,并保证足够的带宽和可靠性。
二、云计算平台的配置配置云计算平台是搭建云环境的第一步,下面是一些关键的配置步骤。
1. 安装和配置操作系统首先,您需要在服务器上安装操作系统。
根据您选择的云计算平台软件,您可能需要安装Linux、Windows或其他操作系统。
在安装完成后,您还需要对操作系统进行一些配置,例如打开必要的网络端口、设置IP地址等。
2. 安装云计算平台软件接下来,您需要安装选择的云计算平台软件。
不同的软件有不同的安装过程和要求,您可以参考软件的官方文档或用户指南进行安装。
3. 配置平台网络云计算平台需要一个可靠而高效的网络来进行实时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您需要配置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和交换机,确保其能够满足云计算平台的需求。
此外,还需要配置网络拓扑,并设置网络访问控制列表(ACL)和防火墙规则来增强网络安全性。
4. 配置存储系统云计算平台需要一个强大的存储系统来保存和管理大量的数据。
超详细的小微企业云计算服务器配置搭建方案

超详细的小微企业云计算服务器配置搭建方案对于个人或刚成立的小微企业来说,搭建一个云计算平台是一件不太容易实现的事情,小微企业云计算服务器该怎么配置搭建?给大家推荐一下这篇文章,希望能够给予一些启发与参考。
需求分析满足60 个以内的终端用户(使用场合为办公、教学、多媒体阅览、门柜业务、家庭等),允许适度的不可用,要求满足若干个员工(如财务人员、老板)的高安全性。
我们设计了单机和双机两种方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单机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建设和运维容易,适合对可用性要求不高的场合,如教学、家庭、小公司办公等;而双机能确保很高的可用性,但是架构稍微复杂,成本增加倒是不多。
系统设计采用Windows 的远程桌面服务,每个用户只能看到自己主目录中的资料。
对于要求数据高度安全性的用户,给其分配虚拟机或者容器,以达到完全与他人隔离的目的。
1、单机方案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我们在物理上采用了四级存储子系统(见图1)。
图1 单机方案首先用一块120GB 的固态盘安装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静态的配置文件,投入运行后开启写保护,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系统,病毒、断电、误删文件等都不会破坏系统,从而确保机器总能正常运行。
其次采用两块250GB 的固态盘做成RAID1(通过硬阵列卡或者软阵列来设置),有效存储容量是250GB,然后再与2TB 的机械硬盘做成存储池。
这个存储池用于存放虚拟内存页文件和用户经常使用的文档资料,同时C:盘上的目录C:\Users、C:\Temp 符号链接到这里。
这个存储池拥有2250GB 的容量,接近SSD 的性能。
Windows Server 2012 R2 的存储池管理和ZFS文件系统都能优化SSD 和HDD 的混搭环境,使得经常使用的文件存放在SSD 中,很少访问的文件存放在HDD 中,这些都是自动完成的,无须用户手工干预。
按60 个用户计算,每个用户可分配近40GB 的硬盘空间,这对于日常办公产生的资料来说足够使用。
云计算平台的搭建和配置教程

云计算平台的搭建和配置教程云计算是当今互联网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云计算平台,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快速部署和弹性扩展。
搭建和配置云计算平台是实现云计算的前提,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云计算平台的搭建和配置教程。
一、选择云计算平台在搭建和配置云计算平台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云计算平台。
常见的云计算平台有OpenStack、Kubernetes、Docker等。
下面将以OpenStack为例,介绍云计算平台的搭建和配置过程。
二、搭建OpenStack云计算平台1. 硬件准备在搭建OpenStack云计算平台之前,需要准备一台物理服务器来承载OpenStack组件。
这台服务器至少应具备以下硬件配置:64位的CPU、8GB 以上的内存、100GB以上的硬盘空间,并且应该具备虚拟化技术的支持(如Intel的VT-x或AMD的SVM)。
2. 安装操作系统在选择操作系统时,建议使用Ubuntu Server。
通过网络安装Ubuntu Server,并进行基本的系统配置。
3. 安装OpenStack组件首先,添加OpenStack的软件源,然后更新软件包列表。
接下来,安装OpenStack的核心组件,包括Keystone、Nova、Neutron等,以及数据库、消息队列和Web界面等必要的依赖组件。
4. 配置OpenStack组件配置OpenStack的组件是搭建云计算平台的关键步骤。
需要进行的配置包括网络配置、存储配置、认证配置以及各个组件的配置。
在配置过程中,需要配置组件之间的通信以及与外部网络的连接。
5. 启动OpenStack服务在完成OpenStack组件的配置后,需要启动相应的服务。
通过命令或者启动脚本启动服务,并进行一系列的启动检查,确保服务能够正常运行。
三、配置云计算平台1. 创建云主机实例在配置云计算平台时,首先需要创建云主机实例以供用户使用。
使用命令行或Web界面创建云主机实例,并指定实例的大小、镜像和网络等参数。
中小型云服务方案设计

中小型云服务方案设计中小型云服务方案设计包括基础架构设计、安全策略、数据管理和资源管理等方面,以下是一份简要设计方案,共计1200字。
一、基础架构设计中小型企业云服务需要一个可靠的基础架构来保证服务的可用性和性能。
我们建议采用虚拟化技术来实现云计算基础设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服务器虚拟化:将服务器资源虚拟化分配给不同的应用程序,可以提高硬件利用率和资源的灵活性。
可以使用开源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如KVM或Xen。
2. 存储虚拟化:采用存储虚拟化技术,将多个独立的存储设备虚拟化为一个统一的存储池,提供给应用程序使用。
可以使用软件定义存储(SDS)解决方案实现存储虚拟化。
3. 网络虚拟化:通过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对网络进行虚拟化管理,将物理网络转换为逻辑网络,提供灵活的网络拓扑和管理。
可以使用OpenFlow协议来实现SDN。
二、安全策略中小型云服务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安全策略来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安全措施:1.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实现多层次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云服务。
可以采用多因素认证、访问控制列表(ACL)以及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等技术。
2. 数据加密:对云端存储的用户数据进行加密保护,防止攻击者获取敏感信息。
可以使用SSL/TLS协议对数据传输进行加密,同时可以使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存储。
3. 安全监控与日志管理: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定期检查云服务的安全性,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漏洞。
同时,记录和管理云服务的日志,便于事后追溯与审计。
三、数据管理中小型云服务需要合理管理用户数据,提供高效的数据存储和备份解决方案。
1. 数据备份:建立数据备份策略,对云服务中的用户数据进行定期备份,确保数据不会丢失。
可以采用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等技术,减少备份数据量。
2. 数据冗余:通过数据冗余技术,将用户数据分布在多个存储节点上,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详细的小微企业云计算服务器配置搭建方案对于个人或刚成立的小微企业来说,搭建一个云计算平台是一件不太容易实现的事情,小微企业云计算服务器该怎么配置搭建?给大家推荐一下这篇文章,希望能够给予一些启发与参考。
需求分析满足60 个以内的终端用户(使用场合为办公、教学、多媒体阅览、门柜业务、家庭等),允许适度的不可用,要求满足若干个员工(如财务人员、老板)的高安全性。
我们设计了单机和双机两种方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单机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建设和运维容易,适合对可用性要求不高的场合,如教学、家庭、小公司办公等;而双机能确保很高的可用性,但是架构稍微复杂,成本增加倒是不多。
系统设计采用Windows 的远程桌面服务,每个用户只能看到自己主目录中的资料。
对于要求数据高度安全性的用户,给其分配虚拟机或者容器,以达到完全与他人隔离的目的。
1、单机方案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我们在物理上采用了四级存储子系统(见图1)。
图1 单机方案首先用一块120GB 的固态盘安装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静态的配置文件,投入运行后开启写保护,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系统,病毒、断电、误删文件等都不会破坏系统,从而确保机器总能正常运行。
其次采用两块250GB 的固态盘做成RAID1(通过硬阵列卡或者软阵列来设置),有效存储容量是250GB,然后再与2TB 的机械硬盘做成存储池。
这个存储池用于存放虚拟内存页文件和用户经常使用的文档资料,同时C:盘上的目录C:\Users、C:\Temp 符号链接到这里。
这个存储池拥有2250GB 的容量,接近SSD 的性能。
Windows Server 2012 R2 的存储池管理和ZFS文件系统都能优化SSD 和HDD 的混搭环境,使得经常使用的文件存放在SSD 中,很少访问的文件存放在HDD 中,这些都是自动完成的,无须用户手工干预。
按60 个用户计算,每个用户可分配近40GB 的硬盘空间,这对于日常办公产生的资料来说足够使用。
由于允许过度分配,所以每个用户几乎可以得到80GB 的空间。
对用户启用磁盘配额限制。
最后使用一台NAS 存储设备,容量为4TB 以上,用于离线备份,也可以考虑做同步备份。
安排一个后台备份任务,设定每30 分钟增量备份一次。
采用两块千兆网卡,捆绑在一起,这样正常时两块网卡平摊网络流量,即使一块网卡损坏,也不会中断用户会话。
配置32GB 的内存,至少一块4 核的CPU。
本方案也支持少量的虚拟机桌面(4 台以内),每台虚拟机要分配1.5GB 内存。
对于资金预算稍微宽松的公司来说,可以考虑增加一块2TB 的机械硬盘,两块做成镜像,以增加存储容错能力;相反,预算紧张的企业可以考虑只买一块250GB 的固态盘,及时做好数据备份,以增加数据的安全性。
2、双机方案与单机方案一样,双机方案仍然采用四级存储子系统(见图2),只不过采用一块250GB 的固态盘,再与机械硬盘做成混搭存储池,然后两台计算机的硬盘互为镜像,做成文件系统级同步。
存储空间划分为三个分区,分别命名如下。
1)配置盘D存放虚拟内存页文件,临时目录C:\Temp 符号链接到这里,要经常修改又不用同步到其他计算机的文件;存储虚拟机配置文件和虚拟机硬盘文件。
2)用户主目录盘EC:\Users 符号链接到这里,用户只能进入各自的目录并在自己的目录里创建更多的目录和文件,系统管理员无权进入用户目录。
3)共享文档资料盘F存放公司的共享文档,只有管理员有权利写,其他用户只能读。
图2 双机方案E 分区、F 分区和D 分区上的虚拟机文件目录要同步到另一台计算机,C:、D:盘对普通用户隐藏,普通用户在E:盘上的配额为40GB。
配置32GB 的内存,至少一块4 核的CPU;128GB 内存+2 块4 核CPU 能应付达100 个终端用户。
本方案也支持少量的虚拟机桌面(4 台以内),每台虚拟机要分配1.5GB 内存。
当然,物理机的配置足够高的话,还可以支持更多的虚拟机。
但不管怎么讲,仍以多用户桌面为主。
域控对于本方案至关重要,我们采用工控凌动小主板来组建方案中的域控器。
硬件选型组成个人计算机的四大部件分别是CPU、主板、内存和电源,它们关系到整台计算机的综合性能和稳定性。
但是作为云端的服务器租用,硬盘也至关重要,尤其是硬盘的IOPS 指标。
在下面提供的几个配单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各个配件的性能搭配和整机可靠性。
1、高档配置高档配置如表所示。
在单机方案中,不要工控小主板;在双机方案中,只采用一块250GB 的固态盘。
配件可在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的亚马逊上购买,整体价格大概便宜30% 左右。
全部采用一线品牌的配件能保证最大的稳定性,本方案基本上就是服务器租赁的配件,也能达到服务器的高可靠性。
4 核英特尔至强CPU 相比同类型的AMD CPU,价格要贵很多,但是能提供更大的固态盘带宽和更高的内存通信性能。
华硕的这块服务器价格主板支持双路至强,为以后纵向扩容预留了空间。
内存具备自动纠错功能(ECC),每根内存虽然比没有纠错功能的内存要贵200 多元,但是大大提高了稳定性,避免了因内存导致的蓝屏、死机等问题,所以还是比较划算的。
固态盘采用英特尔产品,因为这个牌子的固态盘稳定性早已被业界认同,同时IOPS 能达到4000 以上,只是价格有点贵。
海韵(Seasonic)额定660W 的电源代表业界最可靠的电源,对于300W 左右的负载,这款电源的电源转换效率最佳,600W 的额定功率也为以后扩充配置预留了足够的余量。
600GB 的企业级服务器万转SAS 机械硬盘就是为7×24 小时运行设计的,机械硬盘IOPS 远远落后于固态盘,但是比SATA 机械硬盘要先进,大容量、低价格是其两大优势。
Intel DN2800MT 工控小主板无风扇静音运行,用它来组建域控能保证万无一失。
配单中,主机配件不包括NAS 和工控小主板,而且4 核CPU 和固态盘还有进一步降价的空间,预计一年后整机价格应该还可以下降千元以上。
2. 中档配置中档配置如表所示。
这是台式机的配置,稳定性不如租服务器。
3. 低档配置低档配置如表3所示。
相比高档服务器配置,本款配置在性能方面略微降低了一些,在可靠性方面降低得比较多。
对于小微型成本敏感的公司来说,可以考虑采用本配单。
4. 家庭虚拟化主机对于家庭虚拟化主机,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表4 所示为一个参考配单。
本配置能轻松带动6 个以内的云终端。
终端选型:微算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的云终端。
软件选型小型私有办公云目前还是以微软桌面为主,用户习惯了使用微软的那套软件,等将来操作系统与硬件捆绑时,到底使用什么操作系统就无所谓了,毕竟我们在乎的是应用软件,就像今天的iPad,不用安装操作系统,直接在线安装需要的应用软件即可。
软件选型如表5 所示。
实现Windows Server 2012 R2 支持多用户桌面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开启远程桌面服务角色,并购买相应数量的许可证;第二种是打上多用户补丁,这个方法虽然成本低,但是存在法律风险。
如果需要创建虚拟机,则还需要启用操作系统的Hyper-V 角色。
NetSupport School 是针对教育培训机构的广播教学软件,当然也适合监控员工桌面的企业私有云,使用它之后,公司老板可以实时监控其他员工的桌面任务。
部署与运维1、单机部署1)安装和配置操作系统。
把机器硬件装配好,并设置好硬件阵列,把两块固态盘做成RAID 1。
如果有两块机械硬盘,也做成RAID 1。
安装Windows Server 2012 R2 到120GB 的SSD 上并打上最新的补丁;额外安装这些角色和功能:数据重复删除、桌面体验、存储服务、Hyper-V、用户界面与基础结构、Windows Server Backup。
命名好机器名称;把两块网卡捆绑在一起(服务器管理器→本地服务器→单击NIC组合旁边的“已禁用”→……)。
创建固态盘和机械硬盘混合的存储池(服务器管理器→文件和存储服务→存储池→新建存储池→……),再在存储池上创建虚拟磁盘,可以考虑为这些类别创建专门的虚拟盘:页文件、C:\Temp 目录、用户桌面环境、公司内的共享资料。
对存放用户数据和共享数据的磁盘启用重复数据删除,页文件指定常驻SSD 中(采用命令Set-FileStorageTier-FilePath-DesiredStorageTier$tier_ssd 完成,采用命令Clear-FileStorageTier-FilePath解除)。
把Windows Server 2012 R2 优化为桌面应用。
2)用户、配额和远程桌面。
创建60 个用户并加入“Remote Desktop Users”组和“Users”组,可以采用命令net user、net localgroup、wmic useraccount 等写成批命令来自动化完成创建用户的任务。
C:盘上的目录C:\Users 转向到其他磁盘,并针对用户启用磁盘配额。
对操作系统启用远程桌面并打上多用户补丁或者安装远程桌面服务功能。
3)安装并配置应用软件。
4)创建若干台虚拟机(这一步可选)。
5)善后处理。
打上全部软件的最新补丁。
隐藏无须让用户知晓的分区。
配置好防火墙。
设置好备份计划。
对整台网站服务器做一次完整备份(操作:服务器管理器→工具→ Windows Server Backup:系统备份→一次性自定义备份→勾选“裸机恢复”项,其他关联项自动被选中)。
知识小贴士裸机恢复:当整个系统损坏(含硬盘损坏)时采用裸机恢复,用启动光盘启动→修复计算机→疑难解答→系统映像恢复,然后根据提示操作即可。
启动系统盘写保护(采用UWF 或者Enhanced-Write-Filter 技术)。
2、双机部署双机部署与单机部署相比,多了机器间的同步配置、域控搭建等步骤。
1)安装域控。
在图2 中的域控上安装Windows Server 2012 R2 操作系统,取机器名BaseDS,网卡设为固定IP 地址,然后配置AD DS,域名为。
创建workmen 全局安全组,创建用户workmanN(N=1~60),都加入workmen 组。
两台独立服务器分别命名为Node1 和Node2,都加入域。
域控上的workmen 组加入两台服务器的本地组“Remote Desktop Users”中。
2)配置“DFS复制”(只在Node1 上操作)。
完成两台计算机间数据文件的双向同步,创建一个复制组,加入需要同步的目录。
注意,对于E:\Users 目录,子目录TEMP、Administrator、Administrator.WEISUAN 不同步。
只针对E:、F:两个盘做同步策略,D:盘的虚拟机文件改动频繁,建议一天或半天同步一次,其他两个盘做成实时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