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校园欺凌知识测试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考题】(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
每题2分,共50分)1、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欺凌事件频发。
如果你遭遇校园欺凌,你会()①沉着冷静,机智勇敢②寻找师长帮助,通过合法途径解决③忍气吞声,尽量逃避④寻求法律保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当前,我国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我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因为()①每个人都是创业者②每个人都是创新者③时代需要创新精神④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也许你曾和老师闹过、赌气过、对抗过……但最后发现,他却成了你人生中不可替代的人。
如同影片《老师·好》让我们体会到的,原来那个管你最严的老师,爱你最深。
每个老师都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每个老师想要让你上进、为你前程打算的心,一定是最真诚的。
这说明()A.只有最严厉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B.我们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C.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老师的批评、教育 D.好教师应该包容学生的所有错误4、宪法至上,法治才有权威和尊严。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这是因为()①宪法是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和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④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我国实施50多年的劳动教养制度,因违反宪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提出废止。
随后,国家将启动相关法律程序。
这表明()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②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③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享有最高立法权④普通法律是宪法的立法基础A.①②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④6、在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A.国务院B.人民代表大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各级人民政府7、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思想道德素质C.社会舆论导向D.大众媒体评论8、古语说:“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校园安全教育的测验问题和答案

校园安全教育的测验问题和答案问题1:校园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校园安全教育的目的是提供学生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以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预防事故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问题2:校园安全教育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答案2:校园安全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如何防范校园暴力和欺凌行为;- 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等;- 如何正确使用校园设施和器材,避免意外伤害;-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如何与陌生人保持距离,提高警惕性;- 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防范网络欺诈和网络骚扰。
问题3:校园安全教育应该由谁负责组织和实施?答案3:校园安全教育应由学校和教师共同负责组织和实施。
学校可以设立安全教育部门或委员会,负责制定教育计划和资源,并与教师合作进行教学。
教师则应负责在课堂上进行具体的安全教育教学。
问题4:校园安全教育可以采用什么形式进行?答案4:校园安全教育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包括但不限于:- 课堂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安全教育;- 校园活动:组织安全演、模拟逃生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对能力;- 宣传海报和手册:制作校园安全宣传海报和手册,向学生传达安全知识;- 家长会议:在家长会议上向家长介绍校园安全教育的内容和重要性。
问题5:校园安全教育应该如何评估效果?答案5:校园安全教育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 学生问卷调查:向学生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安全意识的提高情况;- 教师观察: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研究中是否能够正确运用安全知识和技能;- 事故统计:统计校园事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评估安全教育对事故预防的影响。
以上是关于校园安全教育的测验问题和答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善用法律》章节测试

善用法律一、单选题1.2022年2月17日,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大泉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防治校园欺凌方面,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可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包括教育和矫治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等。
而作为青少年,避免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应该()①认真聆听防欺凌专题讲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②发生被欺凌事件后息事宁人,以免把事情闹大③学会调节情绪,遇事沉着、冷静、机智、灵活④积极参加防欺凌演练,掌握以暴制暴的技能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下列行为与漫画(如下图)内涵相一致的有()①巧用方法,寻找机会报警求助②乐于助人,奋不顾身制止犯罪③勇于牺牲,救助失足落水同学④保持理性,讲究策略智斗歹徒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①有机智求救他人抓住歹徒②记住不法分子的特征和行为,及时拨打110报警③不畏强暴,以死相拼④巧妙周旋,趁机逃脱后及时报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2022·云南昆明·中考真题)下列图中,对知识间相互关系示意正确的是()A.B.C.D.5.河南中学生刘一宁在入驻的酒店遇到有人大喊“救命”,及时上前与歹徒进行搏斗,有效保护了被侵害人,他的行为广受社会好评,并受当地部门嘉奖。
对此事理解正确的有()①青少年因心智未成熟要远离犯罪②见义勇为受到全社会褒扬和敬佩③要敢于并善于与犯罪行为作斗争④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我们的责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在上学路上,如果正巧目睹了一起车祸,且发现有人受了重伤。
这时候你最好()A.迅速通知家长或老师B.拍照留下证据,并发朋友圈C.记下车牌号码,拨打“120”和“110 ”D.尽快离开,避免上学迟到7.“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
”道德与法治课本上的这句话启示我们,遭遇不法侵害时要()A.忍气吞声不斗争B.保持沉着巧周旋C.勇于斗争不退却D.寻求他助不自护8.(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如图,面对校园暴力,青少年应该()①沉着冷静、机智应对②以牙还牙、以暴制暴③忍气吞声、委曲求全④及时向学校报告或拨打110报警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9.进入夏天后,随着疫情的缓解,夜市、餐馆生意开始火爆,猜拳声、喧闹声不绝于耳,常常延续到凌晨,让附近的居民夜不能寐,苦不堪言。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测试

一、测试目的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本测试旨在检验学生对安全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安全风险。
二、测试对象全体中小学生三、测试内容本次测试分为四个部分:基础知识、校园安全、家庭安全和社会安全,共20道题目。
四、测试时间60分钟五、测试题型1. 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2. 多选题(每题3分,共10分)3.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4. 简答题(每题5分,共5分)六、测试题目一、基础知识(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安全常识?()A. 不玩火,不玩电B. 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C. 随意触摸高压电线D. 不乱吃陌生人的食物2. 在发生火灾时,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A. 直接跳窗逃生B.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逃生C. 爬到楼顶等待救援D. 返回家中寻找值钱物品3. 发现有人落水,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A. 直接跳入水中救人B. 立即报警并大声呼救C. 等待他人救援D. 拿起石头砸向落水者4. 在遇到陌生人求助时,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A. 直接给予帮助B. 谨慎询问对方需求,确保自身安全C. 随意透露个人信息D. 立即报警5. 以下哪种行为容易导致交通事故?()A. 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B. 逆行骑车C. 走人行道D. 穿反光衣物二、校园安全(多选题,每题3分,共10分)6. 以下哪些是校园安全知识?()A. 注意个人物品保管B. 遵守课堂纪律C. 避免与陌生人接触D. 遵守消防安全规定7. 以下哪些是预防校园欺凌的措施?()A. 勇敢拒绝欺凌行为B. 及时向老师或家长反映C. 主动与同学沟通交流D. 忍耐并等待事情自行解决8. 以下哪些是校园食品安全知识?()A.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B. 避免食用过期食品C. 注意食品卫生D. 随意购买路边摊食品9. 以下哪些是预防校园火灾的措施?()A. 不在校园内吸烟B. 遵守消防安全规定C. 不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D. 随意乱扔烟头10. 以下哪些是校园安全教育内容?()A. 防火、防盗、防骗B. 防校园欺凌C. 防溺水D. 防交通事故三、家庭安全(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家庭用电安全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注意用电安全。
校园欺凌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校园欺凌知识竞赛题及答案1. 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他不愿做的事是校园欺凌。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2. 校园欺凌还会通过写字条、写信、发信息、发朋友圈、微博的方式发生。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3. 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需要负刑事责任。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4. 孩子回家经常有伤心、沮丧的情绪,可能是遭受到了校园欺凌。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5. 孩子的书本、衣服等个人物品无故损坏、撕破、丢失,可能是遭受到校园欺凌。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6. 校园欺凌会发生在任何场所,厕所、宿舍、校门口及周边等相对隐蔽之处是高发区。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7. 孩子身体表面无缘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可能是遭受到了校园欺凌。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8. 孩子给同学起绰号、对同学进行嘲笑、侮辱,给同学带来不适,是校园欺凌行为。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9. 怂恿他人排挤某位特定的同学,故意不和该同学玩、说话,不理睬该同学,也是一种校园欺凌形式。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0. 孩子遭受欺凌,回家跟家长哭诉,家长肯定他告诉了自己,并表达理解孩子遭受到欺凌很委屈、难过,舒缓孩子的情绪,和他一起去找老师共同处理。
( )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1. 发现同学( )有可能是受到校园欺凌的信号 [单选题] *A.不和某个同学玩B.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痕(正确答案)C.不愿上学逃学、装病请假12. ()是校园欺凌 [单选题] *A不跟同学说话B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正确答案)C不借物品13. 我国刑法对犯罪年龄的界定是() [单选题] *A已满16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正确答案)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故意伤害不负刑责。
C已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14. 遇到校园欺凌() [单选题] *A沉着冷静,拖延时间,争取机会求救(正确答案)B任其欺凌,默默忍受,不跟家长老师说C同坏人拼命15. 发现同学()可能是校园欺凌的信号。
校园欺凌调查问卷

校园欺凌调查问卷引言概述:校园欺凌是指学生在校园内对其他学生进行身体或者心理上的恶意攻击或者威胁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伤害,还对整个校园氛围和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校园欺凌的情况,本文将设计一份校园欺凌调查问卷,以采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一、校园欺凌的定义和形式1.1 校园欺凌的定义:校园欺凌是指在学校环境中,一方对另一方实施持续或者反复的、故意的伤害、威胁或者排击行为。
1.2 身体欺凌:包括打、踢、推搡、抓、拽等肢体上的攻击行为。
1.3 心理欺凌:包括言语上的讥笑、恶意传言、吓唬、羞辱等对受害者心理造成伤害的行为。
二、校园欺凌的原因和影响2.1 原因:校园欺凌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包括受害者个人特征、家庭环境、同伴关系等因素。
2.2 受害者的影响: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包括焦虑、抑郁、自卑、学习成绩下降等。
2.3 整个校园的影响:校园欺凌不仅破坏了学生的学习氛围,还导致学生之间的信任和友谊关系受到破坏,影响校园的和谐稳定。
三、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措施3.1 教育宣传:学校应该加强对校园欺凌的教育宣传,提高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意识。
3.2 建立支持系统: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为受害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匡助。
3.3 建立监管机制:学校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保护受害者的权益。
四、校园欺凌调查问卷设计4.1 调查对象:选择一定数量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包括不同年级、性别和学习成绩的学生。
4.2 问卷内容:问卷应包括受访学生的个人信息、校园欺凌的经历和见证情况、校园欺凌的原因和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4.3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了解校园欺凌的普遍程度、影响因素和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结论:通过设计校园欺凌调查问卷,可以采集到相关的数据和信息,深入了解校园欺凌的情况,并为制定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防范校园欺凌知识测试

防范校园欺凌知识测试班级:姓名:成绩:一、判断题(4*6=24分)1、遭遇校园暴力事件一定要告诉家长、老师。
()2、16周岁以下完全无刑事责任。
()3、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是校园欺凌。
()4、孩子回家经常带着伤心、沮丧情绪很可能是校园欺凌的信号。
()5、学校只重视成绩而忽视了道德教育是造成校园欺凌的原因之一。
()6、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不是校园欺凌。
()二、选择题:(6*8=48分)1、()是校园欺凌①打架、斗殴②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③不借物品2、校园“小霸王”是()出现的。
①长得壮②过度溺爱,导致任性、骄横③暴力影片、游戏引起模仿3、我国刑法对犯罪年龄的界定是()①已满16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②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故意伤害不负刑责。
③14周岁以下完全无刑事责任4、遇到校园欺凌()①沉着冷静,拖延时间,争取机会求救。
②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③同坏人拼命5、发现同学()可能是校园欺凌的信号。
①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
②不同某同学玩③不愿上学,逃学、装病请假6.2018年3月12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王胜明表示,校园暴力或者校园欺凌各地都有发生,有的行为非常恶劣,对这个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社会也广泛关注。
为了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①.对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予以拘役处罚②.校园欺凌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③.人民法院要公开审理校园欺凌案件,以示警戒④.学校和家庭都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7.2018年5月28日,青岛全市两级法院集中开展“远离校园欺凌,法律护我成长”活动。
活动中,少审庭法官为同学们播放了由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制作的防治校园欺凌法治教育微电影《韶华叹》,然后结合影片对同学们开展应对校园欺凌法治教育。
面对校园欺凌,被欺凌者应该( )①.忍气吞声、息事宁人②.机智应对、依法维权③.以牙还牙、以暴制暴④.加强监管、严格执法8.近年来,全国各地频发校园欺凌事件,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对此,党和国家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严惩校园欺凌犯罪。
安全教育考试试卷

安全教育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遇到火灾时,应立即:A. 打开所有门窗B. 立即拨打119报警C. 使用灭火器或灭火毯D. 尝试自行扑灭2. 交通安全规则中,行人过马路应该:A. 随意穿行B. 走斑马线C. 跟随车辆D. 快速奔跑通过3. 在学校内,遇到陌生人声称是家长的朋友来接孩子,正确的做法是:A. 直接跟随陌生人离开B. 向老师或校警询问C. 告诉陌生人自己不认识他D. 跟随陌生人离开并告知家长4. 使用家用电器时,以下哪项行为是正确的?A. 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B. 使用湿手触摸电器开关C. 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D. 定期检查电器线路5. 遇到地震时,以下哪项行为是错误的?A. 立即躲在桌子下B. 快速跑到空旷地带C. 乘坐电梯下楼D. 保持冷静,听从指挥6. 校园欺凌包括以下哪些行为?A. 言语侮辱B. 身体攻击C. 网络欺凌D. 所有选项都是7. 遇到陌生人询问个人信息时,正确的做法是:A. 直接告诉对方B. 询问对方身份后再决定C. 拒绝回答并报告给老师或家长D. 随意编造信息8. 食品安全中,以下哪项行为是不安全的?A. 购买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B. 食用过期食品C. 清洗水果蔬菜后食用D. 选择有食品安全认证的产品9. 遇到网络诈骗时,正确的做法是:A. 立即转账B. 与对方继续沟通C. 保持警惕,不轻信,及时报警D. 尝试自己解决问题10. 在户外活动时,遇到雷雨天气,以下哪项行为是错误的?A. 寻找避雨的地方B. 站在高处C. 远离大树和电线杆D. 保持身体干燥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遇到火灾时,应该使用电梯逃生。
(错误)2. 过马路时,应该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
(正确)3. 学校是公共场所,可以随意吸烟。
(错误)4. 遇到陌生人时,应该保持警惕,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正确)5. 使用电器时,可以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
(错误)6. 地震发生时,应该立即跑出建筑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范校园欺凌知识测试
本次测试是了解我校教师进行校园欺凌相关培训后的掌握情况,希望老师们认真答题,切实知道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提高对校园欺凌的关注度,更好地采取措施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
谢谢大家的配合!
您的姓名:
一、选择题 (多项选择)1、()是校园欺凌
A打架、斗殴B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C抢夺物品
2、校园“小霸王”是()出现的。
A长得壮B过度溺爱,导致任性、骄横C暴力影片、游戏引起模仿D司法法律界定不清晰,惩戒不严。
法制教育缺失。
3、我国刑法对犯罪年龄的界定是()
A 已满16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故意伤害不负刑责。
C 14周岁以下完全无刑事责任。
4、遇到校园欺凌()
A沉着冷静,拖延时间,争取机会求救。
B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C同坏人拼命D保证人身安全。
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可以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不要意气用事激怒对方。
5、发现学生()可能是校园欺凌的信号。
A 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
B 不同某同学玩。
C不愿上学,学生非常不想上学,甚至逃学、装病请假,可能是在学校被人排挤欺负。
D个人物品丢失或损坏,学生的鞋子、书本、文具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破损
6.校园欺凌的处理--对受欺凌的学生
A.发现学生间欺凌行为采取措施及时制止;
B.对受欺凌学生及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避免伤害加重或再次发生(学校护送、同学、家长陪伴)
C.心理安抚和帮助,避免对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D.必要情况通知监护人,共同帮助、保护。
7 治理校园欺凌的措施?()
A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B 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C 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D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
二、判断题
8、处理校园欺凌时,对施害者依据“宽容不纵容,关爱又严管”的原则,
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害者进行教育管理、惩戒,可以进行适当体罚。
( )
9、学校不得对欺凌行为“捂盖子”( )
10、学生间并无预谋、一时性冲突,后果不严重也无后续伤害,错误一方承认错误,赔礼道歉并能彼此谅解,不宜按校园欺凌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