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方法

合集下载

12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12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2.热流型DSC
与DTA仪器十分相似, 是一种定量的DTA仪器。
不同之处在于试样与参 比物托架下,置一电热片, 加热器在程序控制下对加 热块加热,其热量通过电 热片同时对试样和参比物 加热,使之受热均匀。要 求 试 样 和 参 比 物 温 差 ΔT 与试样和参比物间热流量 差成正比例关系。
DSC曲线
100%
ΔHf*:100%结晶度的熔融热焓(对于每一种高聚物来说, ΔHf* 是定值,其值可从表中查得,也可通过外推法求的。
13.4 热分析中的联用技术
单一的热分析技术,如TG、DTA或 DSC等,难以明确表征和解释物质 的受热行为。
如:TG只能反映物质受热过程中质 量的变化,而其它性质,如热学等 性质就无法得知有无变化和变化的 情况。
DSC常与DTA组装在一起,用 更换样品杆和增加功率补偿单元 达到既可作DSC,又可作DTA。
13.3.2 影响DSC的因素
DSC的影响因素与DTA基本上相类 似 , 由 于 DSC 用 于 定 量 测 试 , 因 此 实验因素的影响显得更重要,其主 要的影响因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实验条件:程序升温速率Φ,气氛 2.试样特性:试样用量、粒度、装填
温度和熔融热焓偏低。
但是当结晶的试样研磨成细颗粒时,往 往由于晶体结构的歪曲和结晶度的下降 也可导致相类似的结果。
对于带静电的粉状试样,由于粉末颗粒 间的静电引力使粉状形成聚集体,也会 引起熔融热焓变大。
3)试样的几何形状
在高聚物的研究中,发现试样几何 形状的影响十分明显。对于高聚物, 为了获得比较精确的峰温值,应该 增大试样与试样盘的接触面积,减 少试样的厚度并采用慢的升温速率。
2.无论试样产生任何热效应,试样和参 比物都处于动态零位平衡状态,即二者 之间的温度差T等于0。

聚合物的热谱分析—示差扫描量热法(DSC)

聚合物的热谱分析—示差扫描量热法(DSC)

聚合物的热谱分析—示差扫描量热法(DSC)1. 实验目的(1)了解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2)初步学会使用DSC仪器测定高聚物的操作技术。

(3)用DSC测定环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2. 实验原理示差扫描量热法(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ntry)是在程序温度控制下,测量试样与参比物之间单位时间内能量差(或功率差)随温度变化的一种技术。

它是在差热分析(DTA,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热分析技术,DSC在定量分析方面比DTA要好,能直接从DSC 曲线上峰形面积得到试样的放热量或吸热量。

DSC仪主要有功率补偿型和热流型两种类型。

NETZSCH公司生产的系列示差扫描量热仪即为功率补偿型。

仪器有两只相对独立的测量池,其加热炉中分别装有测试样品和参比物。

这两个加热炉具有相同的热容及导热参数,并按相同的温度程序扫描。

参比物在所选定的扫描温度范围内不具有任何热效应。

因此,在测试的过程中记录下的热效应就是由样品的变化引起的。

当样品发生放热或吸热变化时,系统将自动调整两个加热炉的加热功率,以补偿样品所发生的热量改变,使样品和参比物的温度始终保持相同,使系统始终处于“热零位”状态。

这就是功率补偿DSC仪的工作原理,即“热零位平衡”原理。

假设试样放热速率为ΔP(功率),试样底下热电偶的温度将高于参比物底下热电偶的温度,产生温差电势VΔT(图中上负下正的温差电势),经差热放大器放大后送到功率补偿放大器,输出功率ΔPc使试样下的补偿加热丝电流Is减小,参比物下的补偿加热丝电流Ir增大,使参比物热电偶温度高于试样热电偶的温度,产生一个上正下负的温差电势,抵消了因试样放热时产生的VΔT,使VΔT→0,即使试样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差ΔT→0。

功率补偿型DSC曲线与基线之间所围的面积代表试样放热量或吸热量。

聚合物的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聚合物的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实验名称:聚合物的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年级:2011级材料化学日期:2013-10-17 姓名:学号:同组人:一、预习部分1、差热分析差热分析(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法是一种重要的热分析方法,是指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和参比物的温度差与温度或者时间的关系的一种测试技术。

该法广泛应用于测定物质在热反应时的特征温度及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包括物质相变、分解、化合、凝固、脱水、蒸发等物理或化学反应。

广泛应用于无机、有机、特别是高分子聚合物、玻璃钢等领域。

差热分析操作简单,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发现同一试样在不同仪器上测量,或不同的人在同一仪器上测量,所得到的差热曲线结果有差异。

峰的最高温度、形状、面积和峰值大小都会发生一定变化。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热量与许多因素有关,传热情况比较复杂所造成的。

虽然过去许多人在利用DTA进行量热定量研究方面做过许多努力,但均需借助复杂的热传导模型进行繁杂的计算,而且由于引入的假设条件往往与实际存在差别而使得精度不高,差示扫描热法(简称DSC)就是为克服DTA在定量测量方面的不足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20世纪60年代,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被提出,其特点是使用温度范围比较宽,分辨能力和灵敏度高,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功率补偿型DSC和热流型DSC,主要用于定量测量各种热力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

差示扫描量热法是在程序升温的条件下,测量试样与参比物之间的能量差随温度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有补偿式和热流式两种。

在差示扫描量热中,为使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差保持为零在单位时间所必需施加的热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为DSC曲线。

曲线的纵轴为单位时间所加热量,横轴为温度或时间。

曲线的面积正比于热焓的变化。

DSC与DTA原理相同,但性能优于DTA,测定热量比DTA准确,而且分辨率和重现性也比DTA好。

dsc测试方法有哪些

dsc测试方法有哪些

dsc测试又称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仪的基本应用包括:材料的熔点测定、热历史研究、结晶度测定、油和蜡的热分析、固化转变、原材料分析、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量、结晶温度测量、粘流转变温度测量、氧化诱导时间测量、比热测量、等温结晶及等温动力学研究、纯度测量等,广泛应用于材料、生物、食品、医药、临床、冶金、地质、矿产、航空航天、石化、军事考古等领域。

根据测量方式的不同,dsc测试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功率补偿型和热流型,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结构设计的原理不同。

它的主要方式1、功率补偿型DSC测试方法功率补偿型DSC主要特点是有两个独立的炉体(量热计),分别对参比物和样品进行加热,各自有独立的传感装置,这种类型的DSC对两个炉体的对称性要求比较高。

采用的是动态零位平衡原理,即要求样品与参比物温度,不论样品吸热还是放热时都要维持动态零位平衡状态,也就是始终要维持样品与参比物温度差趋向零。

总而言之,功率补偿型DSC测定的是维持样品和参比物处于相同温度所需要的能量差,并直接将其作为信号输出,反映了所测试样品的热焓的变化,如公式(1)所示。

上式中:dQs/dt:单位时间给样品的热量,dQr/dt:单位时间给参比物的热量;dH/dt:热焓的变化率或称热流率。

2、热流型DSC测试方法热流型DSC的设计只有一个炉体,待测试样品和参比物放在加热器件的不同位置,其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在给予测试样品和参比物相同的输入功率的条件下,测定待测试样品和参比物质两端的温差(∆T),它是试样热量变化的反映。

然后,根据热流方程,将温差(∆T)换算成热流差(Φ)作为信号进行输出,标准DSC的单项热流方程公式如下:上式中:Rth为传感器的热阻,单位为K/mW;∆T为试样和参比的温度差,单位为K;Φ为热流,单位为mW。

DSC可用于除气体外,固态、液态或浆状样品的测定。

装样的原则是尽可能使样品既薄又广地分布在试样皿内,并且样品要尽量小,以便减少试样与试样皿之间的热阻。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2021/6/20
13
简单的DSC热谱图
热焓变化率, 热流率(heat flowing),
单位为毫瓦(mW)
吸收热量,样品热容增加, 基线发生位移
结晶,放出热量,放热峰; 晶体熔融,吸热,吸热峰
2021/6/20
14
向下的为样品的吸热峰(典型的吸热效应有熔融、解吸), 向上的为放热峰(典型的放热效应有结晶、氧化、固化), 曲线上的台阶状拐折(典型的比热变化效应为二级相变,包 括玻璃化转变、铁磁性转变等)。
由于结晶度与熔融热焓值成正比因此可利用dsc测定高聚物的百分结晶度先根据高聚物的dsc熔融峰面积计算熔融热焓h的测定用一组已知结晶度的样品作出结晶度图然后外推求出100结晶度的测定无定形高聚物或结晶高聚物无定形部分在升温达到它们的玻璃化转变时被冻结的分子微布朗运动开始因而热容变大用dsc可测定出其热容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 DSC是动态量热技术,对DSC仪器重要的校正就 是温度校正和量热校正。
➢ 为了能够得到精确的数据,即使对于那些精确 度相当高的DSC仪,也必须经常进行温度和量热 的校核。
2021/6/20
29
1.峰面积的确定
一般来讲,确定DSC峰界限有以下四种方法: (1)若峰前后基线在一直线上,则取基线连线作为峰
A:DSC峰面积cm2 ΔH:用来校正的标准物质的转变热焓:mcal/mg S:记录纸速cm/s a:仪器的量程(mcal/s) m:质量
2021/6/20
35
任一试样的转变或反应焓值:
选用的标准物质,其转变温度应与被测试样所 测定的热效应温度范围接近,而且校正所选用 的仪器及操作条件都应与试样测定时完全一致。
2021/6/20
升温速率对高岭土脱水反应 DSC曲线的影响 23

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方法

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方法

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方法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指非晶态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也是非晶态物质由高温状态转变为低温状态的临界温度。

Tg的测定方法对于材料研究和工业应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方法。

一、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差示扫描量热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容变化来确定Tg。

在实验中,样品被加热或冷却,同时测量其与参考样品之间的温差。

当材料经过玻璃化转变时,其热容会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可以确定Tg。

二、动态机械分析法(DMA)动态机械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材料在恒定应变或恒定应力下的力学性能来确定Tg的方法。

在DMA实验中,样品被施加一个小的力,然后随着温度的变化,测量其应变或应力的变化。

当材料经过玻璃化转变时,其应变或应力会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可以确定Tg。

三、热膨胀法热膨胀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线膨胀系数来确定Tg 的方法。

在实验中,样品被加热或冷却,同时测量其尺寸的变化。

当材料经过玻璃化转变时,其线膨胀系数会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可以确定Tg。

四、动态热机械分析法(DMTA)动态热机械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材料在恒定频率下的机械性能来确定Tg的方法。

在DMTA实验中,样品被施加一个小的力,并以一定频率振动,同时随着温度的变化,测量其机械性能的变化。

当材料经过玻璃化转变时,其机械性能会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可以确定Tg。

以上几种方法都是常用的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材料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总结:玻璃化转变温度是非晶态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也是非晶态物质由高温状态转变为低温状态的临界温度。

准确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对于材料研究和工业应用非常重要。

差示扫描量热法、动态机械分析法、热膨胀法和动态热机械分析法是常用的测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方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方法

DSC测试过程的步骤
样品准备
准备纯净、干燥的样品,并将其放置在DSC样品 舱中。
测量热响应
测量样品与参考样品之间的温差,得出样品的热 性质。
控制升温
以固定的升温速率升温样品,常见的升温速率为 10°C/min。
数据分析
根据热曲线,分析样品的热稳定性、物相转变、 反应动力学等信息。
DSC测试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 试源自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一种常用的热分析技术,用于测量物质热性质。通过 分析样品在控制升温条件下的热响应,DSC可以提供有关材料的热稳定性、热 传导、物相变化等关键信息。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方法 的原理
DSC通过比较被测样品与参考样品之间的热响应差异来测量热性质。当样品吸 收或释放热量时,DSC测量并绘制样品温度与参考温度之间的差异曲线,从而 提供有关样品热行为的信息。
热效应分析
研究反应的热放热或吸热性质, 评估反应的热稳定性。
聚合反应研究
研究聚合反应的起始温度、聚合 速率等关键参数。
DSC测试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1
药物热性质表征
测量药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热行为,为药
药物相变分析
2
物配方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研究药物的晶型转变、熔化过程等,影
响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性。
3
配方优化
1 热稳定性评估
通过测量材料的热分解、熔融温度等参数, 评估材料的热稳定性。
2 相变分析
研究材料的物相变化过程,如晶化、熔化、 聚合等。
3 热导率测量
4 物性表征
通过分析样品的热响应,计算材料的热导率。
了解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比热容等物理性质。
DSC测试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K=ΔHWs/AR
量程校正 K值测定
在铟的记录纸上划出一块大 小适当的长方形面积,如取高度 为记录纸的横向全分度的3/10即 三大格,长度为半分钟走纸距离, 再根据热量量程和纸速将长方形
面积转化成铟的ΔH,
按K=ΔHWs/AR计算校正系
数K’。若量程标度已校正好,则K’ 与铟的文献值计算的K应相等。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
• DTA面临的问题
定性分析,灵敏度不高
•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
Differential Scaning Calarmeutry
——通过对试样因热效应而发生的能量变化进行及时补 偿,保持试样与参比物之间温度始终保持相同,无温差、 无热传递,使热损失小,检测信号大。灵敏度和精度大 有提高,可进行定量分析。
若量程标度有误差,则K’与按 文献值计算的K不等,这时的实 际量程标度应等于K/K’R。
DSC的影响因素
样品因素: 试样量 试样粒度
试验条件: 升温速率,气氛
主要操作参数:试验量,升温速率和气氛
DSC曲线的数据处理方法
称量法: 误差 2%以内。 数格法: 误差 2%—4%。 用求积仪:误差 4%。 计算机: 误差 0.5%。
1、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原理 (1)功率补偿型差示扫描量热法
通过对试样因热效应而发生的能量变化进行及时补偿,保 持试样与参比物之间温度始终保持相同,无温差、无热传 递,使热损失小,检测信号大。零点平衡原理
(2) 热流式差示扫描量热仪
通过测量加热过程中试样热流量达到DSC分析的 目的,试样和参比物仍存在温度差。 采用差热分析的原理来进行量热分析。
比热测定
dH / dt mC p dT / dt 式中,为热流速率(J∙s-1);m为样品质量(g);CP为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at
Tg
Flow Start up
Transient
Ordering Process
Tm
Cold
DH
CrystallizationCur源自ngDegradation
Temperature
.
五、数据处理及实验报告要求
Tg= Tc= Tm= ΔH= fc= ΔH/ ΔH* ΔH*---完全结晶的熔融热
.
二、 DSC的基本原理
差示扫描量热仪待测的热量几乎全部是由电能来补偿的。
这类DSC有各自独立 的铂-铱合金微电炉
铂电阻温度计 铂丝加热电阻
.
平均温度控制回路: 保证试样和参比物的 温度按程序控温速率 升、降温。记录升、 降温情况。
.
补偿回路: 试样吸、放热与参比物产 生温差时及时进行功率补 偿,使ΔT→0,并记录补偿 的情况,即维持ΔT→0所 需要的能量差ΔW。
.
典型的DSC曲线
1.试样与参比物 试样:除气体外,固态,液态样品都可测定。 装样:尽量使样品薄而匀地平铺与坩埚底部,以 减少试样与器皿间的热阻。 坩埚:高聚物一般使用铝坩埚,使用温度低于 500℃, 参比物:必须具有热惰性,热容量和导热率应和样 品匹配。一般为Al2O3,样品量少时可放一空坩埚。
.
预习报告
2.仪器、样品
1.实验原理 +
及操作步骤
和目的
3.数据处理
4.思考题
实验报告
.
.
2.主要影响因素
(1) 样品 样品量:一般用量为5---10mg (10---20mg) 样品量少,分辨率高,但灵敏度低,峰温偏低。 样品量多,分辨率低,但灵敏度高,峰温偏高。
.
(2) 升,降温速度 一般的升,降温速度范围为5----20 ℃/min
最常用的为10 ℃/min
不同升降温速度测得的数据不具 可比性!!!
差示扫描量热法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测定聚合物的熔点和结晶度
指导教师:朴光哲 辅导教师: 研究生若干 实 验 室:3-315 居室: 高分子学院楼428
.
实验目的和要求
• 了解DSC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范围 • 掌握测定聚合物熔点及其热效应的方法 • 学会DSC曲线的数据处理
.
一、DSC的定义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测量输入给样品与参比物的功
率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方法。
差示扫描量热仪
(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DSC)
差示扫描量热法
(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
(3)气氛: 氛围气体:一般使用惰性气体,如N2,Ar,He等 主要是防止加热时样品的氧化, 减少挥发物对仪器的腐蚀. 必要时也可以压缩空气为气氛, 测定样品的氧化反应。
氛围气体不同时 DSC曲线不同
.
四、 DSC在高聚物研究中的应用
.
Polymer Transitions
Stress
Relief
反应或转变热:
.
DSC仪器(上海CDR-34P型) 同时兼备热流型和功补型的特点。
(1)保留均温块结构,以保持基线稳定和高灵敏度。 (2)配置功率补偿器,以便获得高分辨率。
上海CDR-34P型
.
三、DSC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典型的差示扫描量热(DSC) 曲线以热流率(dH/dt)为纵 坐标、以温度(T)为横坐 标,即dH/dt-t(或T)曲线。 曲线离开基线的位移即代表 样品吸热或放热的速率 (mJ·s-1),而曲线中峰或 谷包围的面积即代表热量的 变化。 因而差示扫描量热法可以直 接测量样品在发生物理或化 学变化时的热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