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镁的区别

合集下载

资源型矿物简介 氢氧化镁

资源型矿物简介 氢氧化镁

2、阻燃剂


定义:阻燃剂是用以提高材料抗燃性,即阻止材料被 引燃及抑制火焰传播的助剂。 分类:添加型和反应型 按阻燃元素的种类,阻燃剂常分为卤系、有机磷 系及卤-磷系、氮系、磷-氮系、锑系、铝-镁系、无机 磷系、硼系、钼系等。 用途:阻燃剂主要用于阻燃合成和天然高分子材料(包 括塑料、橡胶、纤维、木材、纸张、涂料等)中,在 材料中添加阻燃剂,有助于材料减低可燃性、防止火 势蔓延、减少烟雾发生、缩小毒性。
一个理想的阻燃剂须满足以下条件: (1) 阻燃效率高,获得单位阻燃效能所需的用量少; (2) 本身低毒或无毒,燃烧时生成的有毒和腐蚀性气体 量及烟量尽可能少; (3) 与被阻燃基材的相容性好,不易迁移和渗出; (4) 具有足够高的热稳定性,在被阻燃基材加工温度下 不分解,但分解温度也不宜过高,在250℃~400℃为宜; (5) 不致过多恶化被阻燃基材的加工性能和最后产品的 机械性能及电气性能; (6) 具有可接受的紫外线稳定性和光稳定性; (7) 原料来源充足,制造工艺简便,价格低廉。


2MgCl2 + Ca(OH)2 → CaCl2 + 2Mg(OH)Cl↓
Mg(OH)Cl + H2O → Mg(OH)2↓+ HCl ↑


(2) 卤水的氨水合成法 该方法以卤水为原料,经净化除杂后,在一定温度下加入 氨水进行合成反应,再经水热处理、固液分离、表面处理 、干燥、气流粉碎,即可制成阻燃剂型氢氧化镁。该过程 的化学反应用下式表示: MgCl2 + 2NH3•H2O → Mg(OH)2↓ + 2NH4Cl
的目的。
阻燃剂氢氧化镁要求颗粒表面极性小、粒子不易集 聚或成团结块,在非极性材料中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和分 散性。阻燃剂氢氧化镁的特性包括: (1) 具有纤维状或片状的晶型构造,这样可以大大改善高 分子材料的挠曲强度和延伸率; (2) 化学纯度高; (3) 比表面积一般小于 20m2/g ;燃烧时不产生有毒或腐蚀 性气体,约在340~430℃范围分解;

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的具体区别在哪

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的具体区别在哪
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的具体区别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那要看载体是哪能种,若是EVA,那么氢氧化镁很容易跟EVA的分解物质乙酸发生反应,出现不稳定状态。而氢氧化铝相对要温和的多。虽然阻燃性氢氧化镁要好一些,但填充后,材料较脆,相同条件下,氢氧化铝填充的树脂,韧性和延伸性要好得多。
在现代阻燃技术中,阻燃剂的复合技术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无机复合阻燃体系除保持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外,更兼有多种阻燃剂 的特性。因此,不同无机阻燃剂的复合协同作用,为阻燃技术的深 入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是两种 最重要的无机阻燃剂,其共同的特点是环境友好、阻燃、抑烟和填 充功能。氢氧化铝是问世最早的无机阻燃剂之一,氢氧化铝作为阻 燃剂具有稳定性好、无毒、不产生腐蚀性气体、阻燃效果持久等特 点,而且产品白度高。氢氧化镁阻燃剂是目前国内外正在积极开发 的一种无机阻燃剂,它除了具有氢氧化铝的以上优点外,其热稳定 性和抑烟性能都明显优于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在350oC以上才发生脱 水反应,且氢氧化镁的吸热量比氢氧化铝高17%,这样亦有助于提高 阻燃效率,同时,氢氧化镁更适用于加工温度高的聚合物。由此可 见,不同阻燃剂都有其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目前国内氢氧化铝用量较多,但随着高聚物加工温度的提高,氢氧化铝易分解,降低阻燃作用,氢氧化镁较氢氧化铝具有如下优点:
①氢氧化镁热分解温度达330℃,比氢氧化铝高100℃,故有利于塑料加工温度的提高,加快挤塑速度,缩短模塑时间;
②氢氧化镁与酸的中和能力强,可较快地中和塑料燃烧过程产生的酸性气体SO2、NOx、CO2等;
③氢氧化镁分解能高,有利于吸收燃烧热,提高阻燃效率;
④氢氧化镁抑烟能力强、硬度小,对设备摩擦小,有助于延长生产设备寿命

氢氧化铝和一些无机阻燃剂简介

氢氧化铝和一些无机阻燃剂简介

1.氢氧化铝简介氢氧化铝(Aluminium hydroxide),化学式Al(OH)3,是铝的氢氧化物。

氢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也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

相对分子质量78.0,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无味。

氢氧化铝开始脱水温度为200℃,300℃失去结晶水,溶于无机酸和碱性水溶液,不溶于水和乙醇。

多品种氧化铝由于其在晶形结构等方面的不同,使其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性质,氧化铝及其水合物性质各异,差别很大。

氢氧化铝常见的有三种晶体结构,水铝石(γ-Al(OH)3)、拜铝石(α1-Al(OH)3)、诺铝石(α2-Al(OH)3),之外还有不定型氢氧化铝。

2.氢氧化铝作为阻燃剂的应用2.1阻燃的原理氢氧化铝是塑料和有机聚合物一种理想的阻燃剂填充料。

因为氢氧化铝为白色粉末,物理性质和化学化学性质稳定,不吸潮,粒度可按需要加工生产,无毒无害,熟化时白度不变,具有填充、阻燃、消烟三大功能。

当塑料或聚合物与外部热源接触而燃烧时,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加热,(2)分解,(3)起火,(4)燃烧,(5)蔓延。

所有阻燃剂的作用原理都是通过抑制上述的一个或几个燃烧阶段来达到阻燃的目的的。

对氢氧化铝来说,它主要在加热和分解这两个阶段起作用,当受热温度超过200℃时,氢氧化铝开始吸热分解,放出三个结晶水。

该反应是强烈的吸热反应,分解时每克Al(OH)3吸热达878J,并且在300℃-380℃之间,其分解率最大,而这一温度范围又是大多数聚合物的分解温度。

正是基于氢氧化铝分解时大量吸热,因此,当含氢氧化铝的聚合物加热时,氢氧化铝因分解吸热,从而抑制聚合物温度的升高,降低其分解率;其次氢氧化铝在受热分解时放出水蒸汽,不会产生有毒、可燃或有腐蚀性的气体,同时稀释了聚合物分解所产生的各种可燃气体,使起火更加困难。

合成材料的阻燃性能与填料氢氧化铝的粒度有很大关系,随粒度的变细,限氧限数上升。

其次,填料的细化还有助于合成材料光滑度和力学性能的改善。

抗消化性溃疡药

抗消化性溃疡药

不良反应:常见恶心 呕吐 腹泻 腹痛 头晕 头痛 嗜睡 乏力。 乏力。
引起胃肠道感染。 引起胃肠道感染。 致癌倾向。长期用药,可引起促胃液素明显增高, 致癌倾向。长期用药,可引起促胃液素明显增高,刺激肠嗜铬样 细胞增生, 细胞增生,可能会引起胃类癌 。
三.胃黏膜保护药
形成胃黏膜屏障
米索前列醇) (一)前列腺素类 (米索前列醇)
选择性阻断M1胆碱受体。 选择性阻断 胆碱受体。可能是通过阻断胃肠壁内介导胃酸分泌的 胆碱受体 副交感神经节上的M1受体 受体, 副交感神经节上的 受体,从而阻断了迷走神经冲动的传导而抑制 胃酸分泌,在低剂量时即有效。 胃酸分泌,在低剂量时即有效。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急性胃粘膜出血, 临床应用: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急性胃粘膜出血,促胃液素瘤
不良反应:较轻,有口干 头痛 眩晕 嗜睡 眼干燥 视物模糊 调节麻痹。 较轻, 调节麻痹。
大剂量引起阿托品样副作用。 大剂量引起阿托品样副作用。对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患者无明显影响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丙谷胺) (三)促胃液素受体阻断药 (丙谷胺)
抑制促胃液素受体——抑制胃酸分泌 抑制胃酸分泌 抑制促胃液素受体 增加胃黏液己糖胺量——提高胃黏膜屏障作用 提高胃黏膜屏障作用 增加胃黏液己糖胺量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临床应用: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炎 (少用) 少用)
二、抑制胃酸分泌药
由胃壁细胞分泌的胃酸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因素。壁细胞膜的 组 由胃壁细胞分泌的胃酸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因素。壁细胞膜的H2组 胺受体、 胆碱受体 促胃液素受体与胃酸分泌有关, 胆碱受体、 胺受体、M胆碱受体、促胃液素受体与胃酸分泌有关,这些受体最后介 导胃酸分泌的共同途径是激活H+, K+-ATP酶(又称质子泵)。因此,M )。因此 导胃酸分泌的共同途径是激活 酶 又称质子泵)。因此, 受体、 受体和促胃液素受体的阻断药 以及H+, K+-ATP酶抑制药均 受体和促胃液素受体的阻断药, 受体、H2受体和促胃液素受体的阻断药,以及 酶抑制药均 可抑制胃酸分泌,都可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可抑制胃酸分泌,都可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氢氧化镁阻燃剂

氢氧化镁阻燃剂

氢氧化镁阻燃剂姓名:单显朋学号:20130591 班级:材料1305班【摘要】:随着高分子材料日新月异飞速发展,高分子复合材料应用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发展的需要,对氢氧化镁的阻燃剂的研发方向也有着改变,更加注重对氢氧化镁的阻燃剂新的性能的研究,励志开发出更加高效的阻燃剂适应市场的进一步的发展。

无论从合成资源还是从天然资源制得的氢氧化镁,用于阻燃剂量与日俱增,利用我国丰富的镁资源,依托技术创新开发高附加值的阻燃性氢氧化镁,是镁盐行业面临地一个共同课题。

氢氧化镁是阻燃性能好的高效无卤阻燃剂,火灾后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都具有抑烟性强、无毒、无腐蚀、不挥发、不析出、安全等特点,已经被公认是环保型阻燃剂,正因为氢氧化镁的安全、环保特性,在塑料、电缆、橡胶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我国拥有丰富的含镁矿物、富镁废弃物资源,因此氢氧化镁阻燃填料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本文简单介绍了阻燃剂的分类,氢氧化镁阻燃机理。

重点介绍了氢氧化镁阻燃剂的作用、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并指出氢氧化镁阻燃剂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的无机阻燃剂。

【关键词】:氢氧化镁阻燃剂环保发展方向【前言】:随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发展,高分子材料的易燃性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对阻燃剂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然而,随着人们对环境等因素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阻燃的无卤化、高效性、抑烟性、无毒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1.阻燃剂的分类阻燃剂按化学成份可以分为有机阻燃剂和无机阻燃两大类。

有机阻燃剂又分为磷系和卤系两个系列。

由于有机阻燃剂存在着分解产物毒性大、烟雾大等缺点,正逐步被无机阻燃剂所替代。

无机阻燃剂主要品种有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红磷、氧化锑、氧化锡、氧化钼、钼酸铵、硼酸锌等,其中以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因分解吸热量大,并产生H2O可起到隔绝空气作用,其分解后氧化物又是耐高温物质,故二种阻燃剂不仅可起到阻燃作用,而且可以起到填充作用,它所具有不产生腐蚀性卤气及有害气体、不挥发、效果持久、无毒、无烟、不滴等特点。

Mg(OH)2、Al(OH)3的阻燃机理与性能研究

Mg(OH)2、Al(OH)3的阻燃机理与性能研究
应式 如下 :
M g O H (
. —
兰卫
÷ g H Ot 3 8。 啦热放 () M O (} 。 ( ) 1
面组 成 : 受 热 分 ① 解 释 放 结 晶 水 , 同时 吸 收 大 量 的 热 量 ,从 而 抑 制 爆 炸 系 统温 度上 升 , 延 缓 反 应 物 热 分 解 并 降 低燃 烧速 度 ; ② 温 度 /C 分 解 产 物 任 爆 炸 气 图 4 A H差 失热 分析 曲线 T 图 3AT (P级) HC 的 氛 中形 成 的 稳 定 的 D A Q GD曲线 图 T-E 温速 率 4 nn %h i ) 氧 化镁 保护 层 , 分 散 在气体 中 , 起着 传 热传 质 屏 障层 的作 用 ; ③ 抑爆 作 用主要 由第一 步来决 定 。 由以上 分 析可 知 A H的 阻燃 、 T 抑爆 机 理 产 生大 量 水蒸气 降低 了气 相 燃烧 区中可 燃 物 3 :① A H在 3 0 , 4 T 0— 的 浓 度 ; 水 蒸 气 不参 与 增强 C ④ O释 放 的水 主 要有 以 下几 个方 面 fJ 30 5 ℃吸 收 大量 热能 脱去 结 晶水 , 从 火焰 中 并 气 反应 。 吸 收辐 射 能 , 摩 尔 A H吸收 热 能 1 K , 每 T . J起 9 2氢 氧化 铝 的阻燃 机 理 这 存 阻 燃 剂 中 , 氧 化 铝 f 水 合 氧 化 铝 , 冷却 作 用 , 使燃 烧爆 炸 系统 升温 速度 变慢 , 氢 三 这是 A H具 有 阻燃作 用 的 主要 原 T 简 称 A H 作 为重 要 的无 机 阻燃 剂 , 问世 最 降 解减 缓 , T ) 是 ② T e i酸碱 中 早 的无 机阻 燃剂 之 一 ,也是 无机 阻燃 剂 消 费 因 ; A H失 水后 能 形成 具 有 L ws 促进 脱 氢反 应 , 生成 保护 炭 量最 大 ( 机 阻燃 剂总 量的 7 %) 占无 O 的阻燃 剂 。 心 的活性 氧化 铝 , , 广 泛 应用 于 各种 塑料 、 涂料 、 氨 酯 、 聚 弹性 体 层 炭 量增 加)同 时也 能够催 化 炭的 沉积 及 和 橡胶制 品中 。它也 是 阻燃 剂 和阻燃 材 料 的 相 应炭 的氧 化反 应 ,因此 有助 于 降低 其烟雾 T 非 卤化 的解决 办 法之 一 。 目前 , 氢氧 化铝 阻燃 生 成 量 ,这 是 A H 具 有较 好 抑 烟 性 能 的原 T 刺 主要 用 于 E A、 D E L D E电缆料 ( 覆 因 ;③ A H 脱水 形 成 的水 蒸 气 能够 稀 释燃 V L P 、L P 包 烧、 爆炸 系统 可燃 性气 体 以及 氧气 的浓 度 , 特 层 和绝缘 层) 阻燃 。 的 对 A H 的热 分 析 结 果 如 图 3和 如 图 4 别 是稀 释火 焰 区 可燃 气体 的浓度 ,减 慢燃 烧 T 速度 或者 阻 止燃 烧 的继续 进行 ,同时水 蒸 气 所示 .表 1 、 为热 分 析结果 。 也 是 冷却 剂 ; A H脱 水 后 , 成 的三 氧 化 ④ T 生 表 1AT H热 分析 结果 l式 样 l 矢 l 始势 度 l T 峰 ℃l S 峰 ℃I 铝 可 以抑制 可燃 性气 体 、燃烧 热 、氧气 的传 重 营 起 解温 / D G 温, C 温, D l l H 3 12 I bl 0 0 I AO 20 1 I 25 9 l 25 7 l 递 , 能吸 附部 分 烟雾 和 可燃 物 ( 免 烟灰 的 9 4 也 避 ,使燃 烧 时 释放 出的 C 量 降低 ; O输 ⑤ 由 图 3可 知 , T 曲线 上 两 个 吸 热 峰 形 成) DA T 终 其 30 50 分 别 为 A H受 热脱 去 其结 构水 A H可 作 为电子 给予 体 , 止 自由基 反应 , 1%、3 %, T 的 吸热效 应 。E D 曲线上 的两 个峰 面积 分别 本身 则生 成 活性 较低 的无 机 自由基 ,由于 活 G 不 是 A H 释放 的气 体 中不 同 含量 H O的 响应 性 较低 , 足以引 发 自由基 反应 。 T 3结 论 值 。按 E D H O峰 标定 线 , 用 Q G G — 采 E D法 可 聚 合物 材料 容 易燃烧 ,燃 烧 中常 产生 有 知 含 水 量 分 别 为 O 9 g和 0】r 式 样 量 .r 8a .a f 2g 2 1 g,通 过 计 算 可 得 失 水 量 为 2 . %和 毒 和腐蚀 烟气 。这些 烟气 不仅 危 及到 人的 生 .m) 4 67 9 而且 还严 重 腐蚀 设备 和建 筑物 , 时 同 36 %, 以总足 水量 为 3 l 4 所 06 %。实 测失 水量 命安 全 , 给 消防救 援 带来 很大 困难 ,因此 人们 不断 的 为 3 .2 。 反 应 式 为 : 18 % !J f J— sⅢ f q ‘ .H ’ 2 H 。 2 05 + f 8%), 、 开发 和研 究新 型 阻燃 材料 。本 文从 热 分析 着 5 2 8 2 手 ,研究 了氢 氧 化镁 和氢 氧化 铝 两种 无机 阻 吸热 效应 反应 式 : , ・0 5 H 口— 三二 ‘ _ , , 。 ‘ 为 。 + H 。 57%)f1 燃材 料 的阻燃 机 理 , 阻 燃材 料 向着超 细化 、 0 ( 7 5 3 由图 4和表 1 还可 以看 出 ,T 失水 分 表 面处理 和 微胶 囊化 等 发展 ,提供 了一定 的 AH 两步进 行 : 一 , 20 30 第 步 在 1%一 7%快速 失去约 理 论依据 。

氢氧化镁

氢氧化镁

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在340℃~490℃之间分解,吸热量为187cal/g。

氢氧化镁的起始分解温度比水合氧化铝高得多,热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阻燃及消烟效果,特别适宜于加工温度较高的聚烯烃塑料。

Mg(OH)2用于PP时(添加量大于50%)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将Mg(OH)2用于PE时,其阻燃效果优于Al(OH)3。

这是因为氢氧化镁在燃烧时不仅仅进行脱水反应,还对聚合物有一定的碳化作用16],形成一个保护层,起到阻燃作用。

在相同的填充量下,不同的氢氧化铝、氢氧化镁配{TodayHot}比其阻燃效果差别不明显,但两种复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效果要好,因为虽都是脱水反应,但在分解温度和吸热量上有差别。

氢氧化镁需在更高的温度下才脱水,并同时有碳化效果。

而氢氧化镁的吸热量相对小些,因其抑制材料温度上升的效果不如氢氧化铝,两者复合使用则能相互补充,其阻燃性能比单独使用效果要好。

氢氧化镁具有较好的抑烟效果,含Mg(OH)2的PP试样的发烟开始时间明显延迟,其最大发烟量及4分钟后的发烟量要比卤化物/Sb2O3的PP试样低得多。

因此,在适当添加量的条件下,Mg(OH)2是PP的高效消烟填料。

Mg(OH)2的耐酸性差,在酸中会急速溶解,也容易受乳酸所影响而使制品表面留下指纹。

为克服Mg(OH)2分散性、相容性差的缺点,需开发相容性好的新品种。

可采用改善结晶粒径及凝集性能的方法,也可采用不饱和高级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及热传导性优异的组分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

氢氧化镁阻燃机理如下:氢氧化镁在受热时(340-490度)发生分解吸收燃烧物表面热量起到阻燃作用;同时释放出大量水分稀释燃物表面的氧气,分解生成的活性氧化镁附着于可燃物表面又进一步阻止了燃烧的进行。

氢氧化镁在整个阻燃过程中不但没有任何有害物质产生,而且其分解的产物在阻燃的同时还能够大量吸收橡胶、塑料等高分子燃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雾,活性氧化镁不断吸收未完全燃烧的熔化残留物,从使燃烧很快停止的同时消除烟雾、阻止熔滴,是一种新兴的环保型无机阻燃剂。

氢氧化镁阻燃剂

氢氧化镁阻燃剂

氢氧化镁阻燃剂简介氢氧化镁简称MH分子式Mg(0H)2分子量重58.33.白色粉末,相对密度2.39。

折射率1.561-1.581。

在300C以下稳定,320C幵始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430 C 时分解速度最快,490 C时分解完结。

溶于烯酸和铵盐溶液,不溶于水、乙醇。

氢氧化镁不仅有阻燃作用,还有一眼功能,无毒、无腐蚀性,多种性能优于氢氧化铝,安全廉价,属于环保型无机阻燃剂。

阻燃机理氢氧化镁在受热时(340-490度)发生分解吸收燃烧物表面热量到阻燃作用;同时释放出大量水分稀释燃物表面的氧气,分解生成的活性氧化镁附着于可燃物表面又进一步阻止了燃烧的进行。

氢氧化镁在整个阻燃过程中不但没有任何有害物质产生,而且其分解的产物在阻燃的同时还能够大量吸收橡胶、塑料等高分子燃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雾,活性氧化镁不断吸收未完全燃烧的熔化残留物,从使燃烧很快停止的同时消除烟雾、阻止熔滴,是一种新兴的环保型无机阻燃剂。

分类阻燃剂按化学成份可以分为有机阻燃剂和无机阻燃两大类。

有机阻燃剂又分为磷系和卤系两个系列。

由于有机阻燃剂存在着分解产物毒性大、烟雾大等缺点,正逐步被无机阻燃剂所替代。

无机阻燃剂主要品种有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红磷、氧化锑、氧化锡、氧化钼、钼酸铵、硼酸锌等,其中以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因分解吸热量大,并产生H20可起到隔绝空气作用,其分解后氧化物又是耐高温物质,故二种阻燃剂不仅可起到阻燃作用,而且可以起到填充作用,它所具有不产生腐蚀性卤气及有害气体、不挥发、效果持久、无毒、无烟、不滴等特点。

活性氢氧化镁:活性氢氧化镁阻燃剂,广泛应用于橡胶、化工、建材、塑料(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三元乙丙橡胶)及电子、不饱和聚酯和油漆、涂料等高分子材料中,特别是对矿用导风筒涂覆布、PVC整芯运输带、阻燃胶板、蓬布、PVC电线电缆料、矿用电缆护套、电缆附件的阻燃、消烟抗静电,可代替氢氧化铝,具有优良的阻燃效果。

种类间比较目前国内氢氧化铝用量较多,但随着高聚物加工温度的提高,氢氧化铝易分解,降低阻燃作用,氢氧化镁较氢氧化铝具有如下优点:①氢氧化镁热分解温度达330 °C,比氢氧化铝高100 °C,故有利于塑料加工温度的提高,加快挤塑速度,缩短模塑时间;②氢氧化镁与酸的中和能力强,可较快地中和塑料燃烧过程产生的酸性气体SO2 NOx、CO2等;③氢氧化镁分解能高,有利于吸收燃烧热,提高阻燃效率;④氢氧化镁抑烟能力强、硬度小,对设备摩擦小,有助于延长生产设备寿命氢氧化镁阻燃剂的改性研究氢氧化镁阻燃剂的阻燃效果很低, 单独使用时添加量需要在50%以上时才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但这样影响了聚合物材料的加工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镁的共性和区别
一、氢氧化铝目前居首位氢氧化镁居第二位,但是由于氢氧化镁的分解温度比氢氧化铝高出110℃~140℃因此更适合高温热塑性塑料加工。

二、由于氢氧化镁的热分解温度要高出氢氧化铝的温度,使得添加氢氧化镁的塑料能承受更高的加工温度,有利于加快挤塑速度,缩短模塑时间。

同时其分解能力比氢氧化铝高,热熔也高,有助于提高阻燃效率。

三、还有就是粒度比氢氧化铝小,对设备的磨耗小,有利于延长加工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氢氧化镁的PH值调节,氢氧化镁作为一种碱,有中和酸的能力,但它与传统的碱比较,是一种弱碱,具有独特的缓冲能力,使用氢氧化镁作中和剂是,即使过量,溶液的PH值最高也不会超过9,这是复合环保局最高极限的。

五、氢氧化镁适合料浆状产品,因其具有非沉淀性,非凝聚性,较好的流动性,易于泵送和储存,使用和调节控制方便。

六、氢氧化铝是用量最大和应用最广的无机阻燃添加剂。

氢氧化铝作为阻燃剂不仅能阻燃,而且可以防止发烟、不产生滴下物、不产生有毒气体,因此,获得较广泛的应用,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

使用范围: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合成橡胶、涂料及建材等行业。

七、氢氧化镁作为添加型无机阻燃剂,具有热稳定性好、无毒、抑烟、高效促基材成炭的作用,且在不产生腐蚀性气体的同时还具有
中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和腐蚀性气体功能,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绿色阻燃剂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然而,氢氧化镁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较差,往往导致阻燃材料力学性能下降。

因此,如何增加氢氧化镁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减少其使用量成为待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