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习题集(带答案)

1-1沁园春·长沙一、基础知识积累运用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意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百舸(gě)橘(jú)子洲遒劲(强劲有力)B.峥嵘(zhēng róng)携(xié)遏(è)制C.漫江(满)寥(liáo)廊挥斥(斥责)D.惆怅(chàng)稠(chóu)密辟谣(pìyáo)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毛泽东的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豪迈”“雄壮”,这是和诗人的壮阔胸襟相联系的。
B.《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诗结构相类似,意境相似,都体现了作者开创一番辉煌的革命事业的伟大抱负。
C.毛泽东的诗词为千百万读者所喜爱,是因为其既有着极强的艺术性,也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含。
D.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其诗词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4.“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二、文本阅读分层训练(一)阅读下面诗句,完成1—4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1.“漫江”的意思是:。
“霜天”即:。
2.总领下文的一个词是:。
3.这段文字描写的具体景物有哪些?答:。
4.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哪个句子?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怅”的原意是,这里用来表达。
2.“沉浮”同意思相近,这里指。
3.这段文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三)阅读下面句子,完成1—3题。
人教A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习题及答案全解全析

20XX年人教A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习题及答案全解全析以下是小编整理了人教A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习题及答案全解全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A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习题及答案全解全析第一单元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悠长風子斐然成章榆荫另辟蹊径B.浮藻迷盲焚膏继晷编纂拭目以待C.有尝徇私自怨自艾笙萧矫枉过正D.叱骂刍议天伦叙乐砥砺风雨如晦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像染过一样)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飞翔在空中)C.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阻止)1/ 15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乐府等。
B.《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句数、阕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
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调、四调的区别。
D.文学史上一般把“五四”后创作的诗歌称为现代诗歌,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因沿用了古典诗词的形式,所以属于古典诗词。
5.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舸争流。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粪土当年万户侯。
(4)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软泥上的青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2/ 15甘心做一条水草!(6)撑一只长篙,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必修一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试卷及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B.这人一贯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所以大伙都不怎么喜欢他。
C.我国乒坛健儿在四十三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以三比二力克瑞典队勇夺冠军,体育馆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雷声和雨声。
D.在十四届亚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名将罗雪娟不负众望,以1分06秒84的成绩刷了新的亚洲纪录,并且为中国队再添一金。
2.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这则笑话因为对人民疾苦漠不关心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所以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②他在国内影视界和社会上知名度都极高,在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堪称炙手可热的名人。
③这部小说的构思又精巧又严密,真是无懈可击。
④她的演技,可以说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扮演的慈禧太后栩栩如生, 演得真绝了。
⑤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⑥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一份行业报告显示,英国政府通过高效使用公共大数据技术,每年可节省约330亿英镑,相当于英国每人每年节省约500英镑。
B.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应该用独到的思想启迪、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启迪人的心灵,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
C.2016年9月以来,九度视频推出“五年思变,我为广州代言”专题采访。
所采访的人员不仅改变着华南创投圈的历史,促进了社会变革,也经历着自身年龄、身份、职业等各种变化。
D.11月26日,第二届华侨华人与中国周边公共外交研讨会在华侨大学举行。
此次研讨会旨在践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以为轮()②须臾()③吾尝跂而望矣()④假舆马者()⑤跬步()⑥驽马()⑦锲而舍之()⑧金石可镂()⑨蟹六跪而二螯()(2)给多音字注音:①木直中绳()中国()②其曲中规()歌曲()③槁暴()残暴()④日参省乎己()山东省()⑤君子生非异也()生命()⑥功在不舍()房舍()⑦下饮黄泉()饮马长城()2.词语释义①学不能够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其曲中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③虽有槁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④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声非加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而神明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圣心备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一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出于蓝(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句填空①____________________;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卷一、语言基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寥廓.(kuò)彷.徨(páng)长篙.(hāo)共.其乏困(gòng)B.瓦菲.(fēi)督亢.(háng)间.道(jiān)挥斥方遒.(qiú)C.青荇.(xìng)寡.人(guǎ)创.伤(chuāng)人为刀俎.(zǔ)D.峥.嵘(zhēng)彳.亍(chì)箕.踞(jī)夜缒.而出(zu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百舸挣流颓圮摇曳瑕不掩瑜B.浪遏飞舟勠没笙箫杞人忧天C. 一去不返苍芒斑澜意气风发D. 劳苦功高火钵戍守天伦叙乐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公羊传》《榖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称。
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整理编写,共33卷,分为十二策。
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D.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徽、羽、变宫、变徽七音。
变徽是徽的变调,声调激愤;羽,声调悲凉。
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B.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C.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D.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5.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B.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道谢C.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D.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乃.令秦武阳为副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轲B. 又欲肆其.西封吾其.还也C.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D.夫晋,何厌之.有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7.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A.是寡人之过也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群臣侍殿上者D.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二.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8.(1)她是有,,。
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题语文(测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出题人:兰显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留。
第Ⅰ卷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意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百舸(gě)橘(jú)子洲遒劲(强劲有力)B.峥嵘(zhēng róng)携(xié)遏(è)制C.漫江(满)寥(liáo)廊挥斥(斥责)D.惆怅(chàng)稠(chóu)密辟谣(pì yáo)2.“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3.对《再别康桥》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然别离时那富于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B.诗人把潭水比作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与浮在潭面上的水藻相杂,沉淀在潭水的深处,幽幽的、醇醇的,如梦一般。
C.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悠然的心境。
D.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4.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躲在乡愁里,才发现______________①我不是无根浮萍②不是断线的风筝③不是世俗风雨中无处栖身的孤雁A.③②①B.①③②C.①②③D.②③①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二、(6分,每小题3分)(一)、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6—7题。
高一语文必修一月考试题(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时代”,读什么?信息技术代有更替,近两年来,微信成为很多人的移动聊天室,用户已超过6亿。
君不见,候机室内,人人运指玩手机;地铁车厢,茫茫一片低头族。
对许多人来说,“微信阅读”业已成为重要的阅读方式。
订阅号渐渐增多,“选择”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将各种内容推送给我的公共号,的确是我订阅的;而我订阅的,又是我感兴趣的。
看不懂、不感兴趣、不认同其观点甚至仅仅是“讨厌这个账号名”,都可以成为我不订阅、不看的理由,何况,订了我也可以不看,更不用说还随时能“取消关注”了。
在这样的“自由选择”下,我的阅读趣味乃至知识水平,决定了我能看到什么。
我读到的固然是我喜欢的,但我抛弃的却可能会更有价值。
这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认知的丛林,我无法走出“自我”这个陷阱。
固化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很可能让我无法去拥抱更为广阔的世界,寻求更为深刻的精神享受,甚至让我对世界的想象力开始萎缩。
简单点说,太舒服的阅读,让我无法“突破”自我。
虽然没有大数据支撑,但微信的普遍状况,也证明着这样的观点。
朋友圈中分享的公共账号页面,很多都有“揭秘”“爆料”“有染”等种种令人惊悚词汇,更不乏“不得不看的人生格言”“30岁之前要明白的50个道理”等或浓或淡的心灵鸡汤。
多有无法深究的八卦,多有似是而非的劝诫,多有浅尝辄止的思考,多有不知所云的感悟……有人调侃说,这样的分享,说者未必懂,而听者也未必信,不过是在寻求饭局上的谈资。
这样的阅读状况,难免会让人担心背后日渐失血的心灵图景。
更重要的是,每天更新的订阅人数、页面访问量,让公共账号的提供者们,精准地掌握着读者的口味,从而不断满足甚至迎合着读者的阅读偏好。
这样的“正反馈效应”,将使这个新的阅读市场越来越像一个提供廉价用品的超市。
你的选择,也决定了你可能有的选择。
人人爱八卦,则高谈阔论种种内幕、秘闻的内容就增多;个个爱鸡汤,则励志类、成功学、创业经难免泛滥。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题(有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题(有答案)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凝重(nínɡ)世人瞩目(zhǔ)纳粹(suì) 焚尸炉(fén)B.婆娑(suō) 堪称典范(kān)嬉笑(xǐ) 明媚温暖(méi)C.凋谢(diāo) 步履蹒跚(lǚ)装载(zài) 紫荆花(jīnɡ)D.戕害(qiānɡ) 雏菊怒放(chú)嚼蜡(jué) 重蹈覆辙(fù)【解析】A项,“粹”读cuì;B项,“嬉”读xī,“媚”读mèi;D项,“嚼”读jiáo。
【答案】 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漂扬蒙蒙细雨撤离降旗仪式B.掩映世人瞩目汽艇阳光明媚C.帐蓬草地碧绿详细不由自主D.追逐表情茫然窒息绿树成茵【解析】A项,“漂扬”应为“飘扬”。
C项,“帐蓬”应为“帐篷”。
D项,“绿树成茵”应为“绿树成阴”。
【答案】 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________在南海的夜幕中。
(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________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3)还有一些参观者________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A.消失竟然注视B.消逝竟然凝视C.消逝居然凝视D.消失居然注视【解析】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致没有。
消逝:同“消失”,侧重时间上慢慢成为过去。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竟然:同“竟”,表示出于意料之外。
“居然”程度更重一些,语气较重。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注视:注意地看。
【答案】 D4.(2012•江西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高一,新的开始,同样地做题。
下面是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为大家提供参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挥斥(chì)遒劲(qiú)橘子洲(jú)B.逶迤(yí)看守(kàn)沁园春(qìn)C.磅礴(pánɡ)中肯(zhōnɡ)怅寥廓(chànɡ)D.遏止(è)当初(dànɡ)岁月稠(chóu)【解析】B项,“看”应读“kān”;C项,“中”应读“zhònɡ”;D项,“当”应读“dānɡ”。
【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漫江碧透火势蔓延轻歌慢舞漫无边际B.百舸争流苛政如虎道路坎坷克敌制胜C.苍海桑田苍茫大地满目疮痍天下苍生D.鱼翔浅底材料翔实神态安祥周密详细【解析】A项,慢—曼;C项,苍海—沧海;D项,安祥—安详。
【答案】B().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生活为背景,叙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C.《东方红1949》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那段观众早已熟悉的历史,带着观众重新回忆了那段红色的峥嵘岁月,因此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D.一匹脚踏飞燕、身姿矫健的骏马气宇轩昂,凌空奔腾,骏马矫健的身影与基石上镌刻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几个金色大字交相辉映。
【解析】C项,“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A项,“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胜,形容朝气蓬勃、富有才华。
不能用来形容“学习和生活故事”。
B项,“指点江山”指评论国家大事,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D项,“气宇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一般用于形容人。
【答案】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微信是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
.B.近日,受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消息的影响,选购其文学作品书籍的人数猛增。
C.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将分赴黑龙江、湖北等地,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政协联合调研,提出了关于稳定粮食生产、拉动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D.通过阅读红色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自我与世界,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解析】A项,成分残缺,缺少“具有”一词的宾语,应在“显示实时输入状态”后加“的功能”。
C项,语序不当,应为“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的建议”。
D项,乱用介词,造成整个句子无主语,删掉“通过”。
【答案】B5.默写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
(3)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记否,(4).【答案】(1)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2)粪土当年万户侯(3)漫江碧透百舸争流(4)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925年6.作者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的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答案】从山上选取了“林”,从江面选取了“舸”,从天空选取了“鹰”,从水中选取了“鱼”来进行描写。
其中“林”是静景,“舸”“鹰”“鱼”是动景。
“层林”所处的“万山”是远景,“鱼翔浅底”的“鱼”是近景。
此外,写景由上到下,层次分明。
.7.面对美丽的秋景作者为何“怅”!“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含意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答案】①诗人面对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及在大自然和宇宙中竞自由的“万物”,自然地想到了万物的主宰者,想到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而生“怅”。
②“主沉浮”在这里是指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际上诗人提出了一个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
★8.(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3题)“层林尽染”“百舸争流”中的“染”和“争”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答案】“染”字形象地写出了岳麓山一带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丽美景。
“争”字让碧绿无尘的江面充满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了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9.上片“看万山红遍”以下各句,下片“恰同学少年”以下各句,是铺叙,也就是古人所说“赋、比、兴”手法中的“赋”。
此处使用“赋”有怎样的艺术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答案】诗人使用铺陈、排比的手法,先抒发了对美好秋景的赞美之情,后回忆了“同学少年”的激情岁月。
这样写,使词句连贯直下,非常有气势,为后文的抒情、议论做了铺垫。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0~13题。
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0.“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洁而鲜明地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
你是怎样理解“挥鞭”一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中关键词的赏析。
诗歌语言讲究精练,一字传神。
鉴赏关键词时应联系全词的主旨,从遣词造句及修辞等方面仔细揣摩、推敲、理解,同时注意名词“鞭”的象征意义,兼顾动词“挥”的动态、力度。
【答案】“挥鞭”是一个典型的蕴藉丰富的动态意象,作为片段过程,它概括了人物驰骋沙场、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作为瞬间动作,它显示了人物沉雄豪放、威猛英武的性格特征。
11.词中描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倾注了词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景物特点的能力及分析借景抒情这种表达技巧的作用的能力。
解答第一问应抓住几组关键意象“大雨”“白浪滔天”“一片汪洋”等去分析特点,第二问可以结合作者一贯的创作风格去作答。
【答案】概括描写了壮阔的海景,倾注了词人对人民大众无限关切的思想情感。
12.联想与想象是诗歌的两只翅膀。
作者由上阕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之景,联想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本题应根据词中的设问句“知向谁边!”与时间跨度句“往事越千年”这两句来寻找答题的区间,再将词中的关键句——“东临碣石有遗篇”用合理的语言表述出来。
【答案】联想到一千多年前曹操登临碣石山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
.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确,作品的主旨往往就是作者本人的观点。
其次应明确主旨句常出现的位置,一般来说,主旨句常出现在作品的开头、结尾部分。
再次还要明确主旨句在性质上大都是议论、抒情的句子。
【答案】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二)阅读下面的两首词,完成第14~16题。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4.请简要分析“犹有花枝俏”中“俏”字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