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观察记录

合集下载

小学生科学探索观察记录表5篇

小学生科学探索观察记录表5篇

小学生科学探索观察记录表5篇以下是五篇小学生科学探索观察记录表,每篇记录表包含日期、观察对象、观察内容、实验过程和结论五个部分。

小学生科学探索观察记录表1日期:2022年9月10日观察对象:植物的生长观察内容:今天我观察了我们家的盆栽,发现它的叶子比昨天更绿了,而且叶子上的脉络更加明显。

我还发现,盆栽的茎比昨天更高了,看起来很有生命力。

实验过程:我每天都会给盆栽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

我还会在下午的时候把盆栽搬到阳台上,让它们接受阳光的照射。

结论:通过这次观察,我明白了植物生长需要水分和阳光。

---小学生科学探索观察记录表2日期:2022年9月15日观察对象:鸡蛋的浮沉观察内容:今天我在实验中发现,鸡蛋在水中是会浮起来的。

我把鸡蛋放在一个透明的杯子中,然后慢慢往里面加水。

当我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鸡蛋就浮了起来。

实验过程:我在杯子中放入鸡蛋,然后慢慢往里面加水。

当我发现鸡蛋开始浮起来的时候,我记录下了水位。

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到鸡蛋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鸡蛋就能浮起来。

---小学生科学探索观察记录表3日期:2022年9月20日观察对象:冰融化观察内容:今天我在实验中发现,冰融化后会变成水。

我拿了一个冰块,放在一个透明的碗里,然后放在室温下。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冰块慢慢融化了,变成了水。

实验过程:我把冰块放在碗里,然后放在室温下。

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观察一下冰块的状态,直到它完全融化。

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到冰在室温下会慢慢融化成水。

---小学生科学探索观察记录表4日期:2022年9月25日观察对象:火山爆发观察内容:今天我在实验中模拟了火山爆发。

我拿了一个小碗,里面装了一些泥土,然后在一个角落挖了一个小洞。

我把一些火山灰色的物质放进小洞里,然后加入了醋。

突然,小洞里冒出了很多气泡,就像火山爆发一样。

实验过程:我先把泥土放进小碗中,然后在碗的一个角落挖了一个小洞。

我把火山灰色的物质放进小洞里,然后慢慢加入了醋。

幼儿园科学区域观察记录

幼儿园科学区域观察记录

幼儿园科学区域观察记录第一次观察记录:观察草莓种子发芽我们把一些草莓种子放在湿纸巾上盖好,放在一个透明的容器里。

每天早上我们都来观察种子的变化。

第一天:我们看到种子是黑色的,并且非常小。

我们仔细观察种子的外形和颜色。

第二天:一些种子的外部开始变化,变为淡黄色。

我们看到湿纸巾上开始出现一些小小的白点。

第三天:我们观察到有些种子发芽了。

发芽的种子上有一根小小的白色芽。

第四天:发芽的种子变长了一些,芽也变绿了。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小小的叶片。

第五天:有些种子的芽长得更大了,叶片也更多了。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草莓的形状。

通过这个观察,我们学到了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

第二次观察记录:观察水的状态变化我们把一些水放在一个透明的容器里,通过观察水的变化,学习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第一天:我们把容器放在室内,发现水是液体状态,可以自由流动。

第二天:我们把容器放在冰箱里,观察到水慢慢变冷,变成了固态,变成了冰块。

第三天:我们把冰块放在室温下,观察到冰块慢慢融化,变成了液体状态。

通过这次观察,我们了解到不同温度下水的状态会发生改变,掌握了水的三态变化的基本知识。

第三次观察记录:观察石头在水中的浮沉我们把不同大小的石头放在一个透明的容器里,加满水后观察石头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第一组观察:我们放了一个小石头和一个大石头进入容器中,发现小石头浮在水面上,而大石头沉到了容器底部。

第二组观察:我们换了一个更大的容器,放入一个小石头和一个中等大小的石头。

我们发现小石头浮在水面上,而中等大小的石头在水中悬浮。

通过这次观察,我们发现石头在水中的浮沉与石头的大小和水的体积有关。

通过幼儿园科学区域的观察,幼儿可以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更深入地了解和探索科学知识。

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他们培养了耐心与细心,学会了观察、分析和总结。

这些经验和能力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学区域观察记录3篇

科学区域观察记录3篇

科学区域观察记录3篇科学区域观察记录3篇科学区域观察记录(一):日期:xx年xx月xx日班级:大二观察记录者:xx专题要点:教师指导的有效性专题名称:科学区材料投放及教师指导情景记录:今日的区域游戏一开始,优优和萱萱来到了科学区玩起了天平。

优优首先把砝码小熊一个放进了左边的托盘,右边的托盘高高地翘了起来。

萱萱连忙放了一个砝码小熊两个到空的里面,可是又不平衡了,左边的又翘起来了。

优优看见了,说不对,应当两边放一样重的东西才能平平的。

说着,他拿下来一个砝码,这样就一样平了。

我表扬了他们俩爱动脑筋,之后我启发他们,如果把砝码2放上去,经过什么办法能够使他们一样多呢?萱萱大声说:”能够在少的托盘里再放一个!”我说:”你们能够试一试!”两个人又开始忙活起来。

思考分析:本周的数学团体活动的资料就是如何运用增添或者减少的办法让两组物体一样多。

正好天平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这个数学知识。

孩子们在称量的操作中比较了物体的多少,能运用增加和减少的办法让两边的物体一样多。

指南中指出,要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相同和不一样,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优优和萱萱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观察并发现了天平的秘密。

调整措施、指导要点:一、在科学区里多供给材料让幼儿动手动脑,并鼓励他们把自我的发现表达出来。

二、平时多向孩子介绍一些科学家的小故事,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一物多玩。

我们还能够将天平进行改装,把托盘拿掉变成杆杠,引导幼儿经过探索发现新的科学知识。

科学区域观察记录(二):科学区玩色观察记录观察实录:区域活动活动开始了,钱艺豪就很高兴的跑去科学区,看到有很多的颜色,可开心了,于是大声的朝对面的小朋友喊起来:”快来看、快来看那里有好玩的东西。

”听到他的叫喊声徐江涛、徐海军、丁溪都来了。

钱艺豪就很高兴带着他们开始了,只见钱艺豪只顾自我闷头用画笔取出一种黑色在调色盘中不停的调着,丁溪说:”这个是颜色不漂亮我的比你漂亮多了。

”徐海军不甘示弱的说:”我的最漂亮了。

中班科学小实验观察记录4篇

中班科学小实验观察记录4篇
这天,孩子们又来到了探索区,琳琳和天天一边在做实验探索,一变在嘀嘀咕咕:“小猪喜欢吃海绵球,不喜欢吃海洋球!”是啊,如果增加点情境,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和欲望是不是更浓烈?
观察反思
神奇的小球是探索物体的弹性形变,在一定的作用力下,物体会发生弹性形变,不同质地的材料弹性各不同。孩子通过自己的猜测—比较—验证—记录来找出最有弹性的小球。在观察中发现,科学探索提供的创设尤为重要,教师的讲解可以隐形的在环境中体现,这样也便于幼儿自主观察,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和观察能力等。在科学区角活动中,幼儿与环境对话,与操作材料对话, 减少了教师直接指导的机会,但却真正让教师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让幼儿成了自己的主人,自己想玩什么就玩什么。
今天的个别化学习开始了,昊昊和成成来到了新实验“打不湿的纸巾”前,他们按照实验操作步骤动起了小手,先把纸巾放到杯底,然后将杯子放进水盆里。。。“老师,我的纸巾怎么湿了?”
“宝贝,你换个角度试试看?”“老师,什么是角度?”“就是你把杯子的方向改变一下,原来是倾斜的,现在直直的放进去试试?”昊昊和成成按照我的方法,一遍又一遍的操作了实验,纸巾还是湿了,他们对于“垂直杯子放下去”这个概念不清晰,不能理解什么叫垂直。
观察反思
活动中幼儿的操作、探索欲望都是很强烈的,但是当遇到问题、困惑时,孩子们习惯性会来问老师并寻求帮助,例如实录中当孩子发现小灯不会亮,第一反应是寻求帮助,而不是去检查自己的线路是否连接正确,这是幼儿处理问题的惯性模式,也是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长期如此非常不利于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所以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自己发现、提出问题,当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孩子们可以一起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并进行验证。
观察记录
个别化活动开始了,天天和成成来到了土豆发电,没过多久,便遇到问题了,“老师,我们连接好了怎么小灯不亮呢?”天天问道,我走进一看,“你仔细看下步骤图,再看下线路都接对了吗?”天天低下头对照着步骤图,没过多久就找出来自己的问题,小灯泡顺利地亮了,高兴不已!这时,成成说:“老师,我们都检查过了,线路都对,为什么小灯泡不亮呢?”于是再分享交流时,我把成成小朋友的问题,让其他小朋友一起来找找,有的小朋友说小灯泡有问题,有的小朋友认为是土豆的问题,在进行验证时,小灯泡顺利亮了,孩子们发现了这组小朋友的土豆比较小,铜片和镁片没有插到底,与土,让幼儿逐一验证,哪个角度会能成功,杯子放下去纸巾不会湿。

科学区域观察记录30篇(1)

科学区域观察记录30篇(1)

科学区域观察记录30篇第一篇:植物生长的观察记录日期:2021年1月1日地点:实验室在本次观察中,我选择了一株豆类植物进行生长观察。

观察开始时,豆类植物仅有种子的形态,看起来干瘪无生气。

通过浇水、提供充足的阳光和适当的温度条件,观察到种子慢慢发芽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苗逐渐长出小叶子,并伸展出茁壮的根系。

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里,幼苗逐渐成长为一棵高大的植物,形态鲜活生机勃勃。

第二篇:细菌繁殖的观察记录日期:2021年1月15日地点:实验室本次观察记录了细菌的繁殖情况。

初始时,我们在培养皿中放入一些细菌营养液,然后在恰当的温度下进行培养。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细菌的繁殖速度非常快,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新的细菌集团。

第三篇:动物行为观察记录日期:2021年2月1日地点:动物园本篇记录了在动物园观察到的一种动物的行为。

这种动物是猴子,观察时我们发现它们喜欢在树上跳跃,追逐打闹,并且有规律地寻找食物。

猴子们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社交行为,互相之间有着互动和表达。

第四篇:天空中的云朵观察日期:2021年2月15日地点:户外本次观察记录了天空中不同形态的云朵。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云朵的形态丰富多样,有棉花状的云,也有像长条状的云。

更有趣的是,有小云朵不断变化,像是在表演一个美丽的舞蹈。

第五篇:地面植物的观察记录日期:2021年3月1日地点:公园本次观察记录了公园中地面上的植物。

我们发现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在地面上,它们的形态各异,有的是草本植物,有的是多肉类植物。

植物们在阳光下茂盛生长,给人一种绿意盎然的感觉。

…(继续记录下去,直至第30篇观察记录)。

大班科学活动区中的观察记录

大班科学活动区中的观察记录

大班科学活动区中的观察记录引言:在大班科学活动区中,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观察材料和实验工具,让孩子们通过观察记录的方式,探索自然世界的奥秘。

以下是我在大班科学活动区中观察到的一些记录,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观察记录一:蚕的生长变化实验材料:蚕的幼虫、蚕的蛹、蚕的蛹壳、蚕的卵观察目的:探索蚕的生长变化,了解蚕的生命周期观察过程:1.每天观察蚕的幼虫,记录幼虫的长度和颜色变化。

2.观察幼虫缠绕在一起,形成蚕的蛹壳的过程。

3.观察蚕的蛹,记录蛹的颜色和形状。

4.等待蛹破茧成蝶,观察并记录蝶的外形和翅膀的颜色。

观察结果:1.幼虫在观察期间经历了多次蜕皮,颜色也逐渐变深,身体也变长。

2.幼虫形成蛹的过程很神奇,缠绕在一起的幼虫在几天后变成了蛹壳。

3.蚕的蛹呈半透明的棕色,形状呈长卵圆形。

4.蛹在观察期间没有出现破茧的情况,无法观察到蝶的形态和颜色。

启发:通过这次观察,孩子们不仅了解了蚕的生命周期,还学会了观察记录的方法,并培养了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

二、观察记录二:水的状态变化实验材料:水、冰块、水蒸气观察目的: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认识水的循环过程观察过程:1.将水倒入一个容器中,观察水的颜色和形态。

2.将水放入冰箱冷冻室,观察水的冰冻过程以及冰块的形态。

3.将冰块放在温室中,观察冰块的融化过程,记录融化后水的形态。

4.将容器中的水加热,观察水的沸腾和水蒸气的产生,记录水蒸气的形态。

观察结果:1.水呈无色透明的液态,具有流动性和变形性。

2.冰块呈固态,形状规则且不可塑性。

3.冰块融化后形成水,呈液态,形态与初始水相同。

4.加热后的水沸腾,产生水蒸气,水蒸气呈无色气态,舒展自如。

启发:孩子们通过观察水的不同状态变化,了解了物质的三态特性。

并加深了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和意识。

三、观察记录三:植物的营养需求实验材料:种子、土壤、肥料、光照观察目的: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营养需求观察过程:1.在不同的盆中分别种植不同的种子,提供相同的土壤和光照条件。

中班科学发现室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科学发现室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科学发现室活动观察记录活动观察记录2021年5月10日,我们中班的小朋友们进行了一次科学发现室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观察动物的特征和行为。

以下是我们的观察记录:一、观察动物特征1. 虎头蛇身的蝴蝶我们在活动中观察到了一只虎头蛇身的蝴蝶。

蝴蝶的头部像虎头一样有黑色的斑纹,身体部分则呈现出蛇的形状。

我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了这只特殊的蝴蝶,并画下了它的形状和图案。

2. 大力水手的肌肉在科学发现室的植物区域,我们注意到了一棵茄子植物。

茄子的树干像大力水手的肌肉一样粗壮,还有很多分支。

我们摸摸树干,感受到了茄子植物强壮的生长力。

3. 海豚的鼻孔在水族馆的展示区,我们观察到了几只海豚。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它们的一个特征:在海豚头部前端有两个像鼻孔一样的小孔。

这些鼻孔被称为“呼吸孔”,海豚可以通过它们呼吸空气。

二、观察动物行为1. 猴子的攀爬在动物园里,我们观察到了一群猴子。

猴子们灵活地在树上跳跃、攀爬。

它们的手脚非常灵巧,能够轻松地在树枝之间移动。

我们仔细观察了猴子们的攀爬行为,并画下了它们的形象。

2. 鸟儿的鸣叫在公园里,我们听到了不同种类的鸟儿在鸣叫。

有的鸟儿叫声高亢悦耳,有的鸟儿叫声柔和婉转。

我们留心倾听,用心感受每一种鸟儿的声音,想象它们在传递着怎样的讯息。

3. 蚂蚁的合作在草地上,我们发现了一群蚂蚁正在合作运送食物。

它们组成了一个长长的队伍,一只蚂蚁将食物咬住,然后其他的蚂蚁依次将它传递给前方的蚂蚁。

这种互相合作的行为令我们非常惊奇和感动。

三、总结通过这次科学发现室活动的观察记录,我们了解到了不同动物的特征和行为。

动物世界是如此丰富多样,每一种动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动物们的行为与我们人类的行为有些相似,例如合作、表达等。

通过观察动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了自然界的奥秘,增长了我们的科学知识。

希望未来还能有更多的科学发现室活动,让我们能够继续观察并记录更多有趣的事物。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能够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激发我们的好奇心。

幼儿园幼儿科学观察记录表3篇

幼儿园幼儿科学观察记录表3篇
观察记录表2
学生姓名
观察日期
观察时间
观察内容
观察结果
小燕
2021/10/04
上午
植物生长
小燕观察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叶子变绿了
小杰
2021/10/05
下午
动物行为
小杰观察了蚂蚁搬运食物的行为,蚂蚁有团队合作精神
小欢
2021/10/06
上午
物体特性
小欢观察了水的沸腾过程,温度达到100摄氏度开始沸腾
观察记录表3
幼儿园幼儿科学观察记录表3篇
观察记录表1
学生姓名
观察日期
观察时间
观察内容
观察结果
小明
2021/10/01
上午
植物生长
小明观察了种子在土壤中发芽,并长成了小苗
小红
2021/10/02
下午
动物行为
小红观察了鸟妈妈哺育幼鸟的过程,幼鸟开口要食物
小亮
2021/10/03
上午
物体特性
小亮观察了磁铁吸附金属的特性,吸附力很强
学生姓名
观察日期
观察时间
观察内容
观察结果
小华
2021/10/07
上午
植物生长
小华观察了植物的营养吸收过程,根部吸收水和养分
小俊
2021/10/08
下午
动物行为
小俊观察了蜜蜂采集花蜜的行为,蜜蜂通过触角感知花朵的香气
小云
2021/10/09
上午
物体特性
小云观察了不同材料的导电性,金属导电性最好
以上是幼儿园幼儿科学观察记录表的三篇内容。每篇记录了不同学生在植物生长、动物行为和物体特性方面的解和观察能力的发展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背景:
小班的孩子喜欢玩水,每次请孩子们洗手时总有几个孩子要“洗”很久。

一次一个孩子洗完手后用餐巾纸擦手时发现餐巾纸都碎了还粘在了手上,孩子们都很好奇。

于是我们开展了这个区角活动,引导孩子观察不同纸的不同特性。

观察实录:
在科探区顾皓晨拿起一张挂历纸和一张餐巾纸放到水盆里,他对张欣煜说:
“你看挂历纸半天才湿,餐巾纸放进水就湿了”。

张欣煜说:
“那咱们想个办法让它湿得慢一点”。

顾皓晨自言自语说:
“挂历纸厚餐巾纸薄”。

张欣煜说:
“让挂历纸在下面餐巾纸在上面”。

就见他俩拿起餐巾纸往水盆里的挂历纸上一放,餐巾纸还是湿得很快。

顾皓晨说:
“不行,还是一样会湿,再想想怎么办”。

两个人又开始琢磨了,拿各种各样的纸试来试去。

张欣煜说:
“咱们给它放到船里不就湿不了了。

”两个人用牛皮纸、挂历纸、手工纸折了小船把餐巾纸放到船里,再小心翼翼的把小船放到水里,餐巾纸终于不湿了,两个人高兴极了。

观察指导分析
顾皓晨和张欣煜是好奇心很强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对细小的变化有敏锐的观察力,还喜欢自己想办法解决难题。

此次活动中,顾皓晨和张欣煜能够根据科学区的操作材料大胆探索,不但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同时思维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对比的方式发现挂历纸和餐巾纸遇到水之后的不同变化(挂历纸湿的慢,餐巾纸湿的快)。

针对发现的情况,他们能够分析总结出原因(挂历纸厚餐巾纸薄),并展开进一步的探索(怎么样才能够让它们放
在水里不湿)并最终总结出了方法(放在小船里就不湿了)。

这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索过程。

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通过科学探索活动也可以让幼儿感受到科学探索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