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区观察记录
科学区区域观察记录(精编版)

科学区区域观察记录科学区区域观察记录篇一【活动目标】1、观察粗细不同的小棍绕线圈数的不同,初步感知周长。
2、体验科学观察、发现、记录的乐趣。
【活动准备】粗细不同的小棍、动物玩偶、线、房子模型、记录表等。
【操作要点】1、观察三根棍子的不同,猜猜哪只小动物先到家。
2、旋动棍子,看哪一只小动物先到达第三层。
观察此时三只动物所处位置的高低,以及粗细不同的棍子上绕线的圈数。
3、按小动物高低的顺序(即小动物快慢顺序),依次找出它们对应的棍子,并在记录表上用符号标注。
【指导建议】1、活动前可提供不同粗细的小棍、线等,通过绕线游戏初步感知棍子粗细与周长长短的关系。
2、可进一步引导幼儿理解活动原理:同等距离或长度的线,粗的小棍绕的圈数少,快到达;细的小棍绕的圈多,满到达。
(幼儿教育)科学区区域观察记录篇二观察区域:科学区观察幼儿:孙海鹏、贾明毅、祝子凯观察目的:增加幼儿探索的欲望,通过自己动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观察实录:孩子们一进区,就选择了新投放的拼图开始拼起来。
刚开始一玩,幼儿就把有关联的图片一下拼了出来,剩下的图片不由使个别幼儿皱起眉头来,左试试,右比比都不对,急得他们直抓头。
这时在一旁观察的贾明毅兴奋得叫起来:“这块应该放在这,你看这不是吗!”边说明毅边把一块拼图放在了合适的地方。
鹏鹏进区后还是选择了大型拼图,他很迅速的从很多小拼图中找出了边缘上的拼图拼搭起来,拼完后,鹏鹏拿起了其他拼图想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要放到的合适的地方,于是他翻到卡片后面,看看标记,很快找到了对应的地方。
当收区音乐响起来的时候,鹏鹏看了看没有拼摆完的拼图,有些不舍的方回了原处。
评价分析:对于简单的四拼、十拼的兴趣已经淡化,比较喜欢数量较多,有困难的拼图,但在拼图过程中,幼儿都没有长久的坚持完成拼图活动,拼几下就放弃了的种种现象表明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时对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水平了解还不透彻,目标过高,导致幼儿跳起来也没有摘到苹果,从而使幼儿失去了对拼图的兴趣。
幼儿园科学区域观察记录

幼儿园科学区域观察记录第一次观察记录:观察草莓种子发芽我们把一些草莓种子放在湿纸巾上盖好,放在一个透明的容器里。
每天早上我们都来观察种子的变化。
第一天:我们看到种子是黑色的,并且非常小。
我们仔细观察种子的外形和颜色。
第二天:一些种子的外部开始变化,变为淡黄色。
我们看到湿纸巾上开始出现一些小小的白点。
第三天:我们观察到有些种子发芽了。
发芽的种子上有一根小小的白色芽。
第四天:发芽的种子变长了一些,芽也变绿了。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小小的叶片。
第五天:有些种子的芽长得更大了,叶片也更多了。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草莓的形状。
通过这个观察,我们学到了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
第二次观察记录:观察水的状态变化我们把一些水放在一个透明的容器里,通过观察水的变化,学习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第一天:我们把容器放在室内,发现水是液体状态,可以自由流动。
第二天:我们把容器放在冰箱里,观察到水慢慢变冷,变成了固态,变成了冰块。
第三天:我们把冰块放在室温下,观察到冰块慢慢融化,变成了液体状态。
通过这次观察,我们了解到不同温度下水的状态会发生改变,掌握了水的三态变化的基本知识。
第三次观察记录:观察石头在水中的浮沉我们把不同大小的石头放在一个透明的容器里,加满水后观察石头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第一组观察:我们放了一个小石头和一个大石头进入容器中,发现小石头浮在水面上,而大石头沉到了容器底部。
第二组观察:我们换了一个更大的容器,放入一个小石头和一个中等大小的石头。
我们发现小石头浮在水面上,而中等大小的石头在水中悬浮。
通过这次观察,我们发现石头在水中的浮沉与石头的大小和水的体积有关。
通过幼儿园科学区域的观察,幼儿可以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更深入地了解和探索科学知识。
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他们培养了耐心与细心,学会了观察、分析和总结。
这些经验和能力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班科学区域观察记录

小班科学区域观察记录本次观察记录的主题为小班科学区域观察。
观察时间为一周,我们选择了六个不同的科学区域进行观察,分别是动物、植物、天气、力学、化学和生态。
动物区域观察记录:我们在动物区域观察了小鸟、蚂蚁和金鱼。
我们给小鸟提供了食物和水,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小鸟对食物和水非常敏感,它们会立刻飞过来吃食物或喝水。
我们还观察到蚂蚁的行为,它们会互相合作搬运食物,并且会形成一个队列。
金鱼则在观察的过程中展示出了优美的游动动作。
植物区域观察记录:我们在植物区域观察了向日葵和仙人掌。
我们给向日葵提供了阳光和水,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向日葵会随着太阳的位置转动。
仙人掌则在观察的过程中展示出了它们特殊的外形和抗旱的能力。
天气区域观察记录:我们在天气区域观察了晴天、雨天和阴天。
在晴天观察中,我们观察到阳光明媚、天空湛蓝。
在雨天观察中,我们观察到雨滴落在地面上,并且地面会变得湿滑。
在阴天观察中,我们观察到云层密布、阳光较弱。
力学区域观察记录:我们在力学区域观察了磁铁、弹簧和积木。
我们发现磁铁可以吸引铁质物体,并且两个磁铁之间也可以相互吸引或排斥。
弹簧会根据外力的作用而伸长或缩短,并且会恢复原状。
我们还利用积木进行了简单的平衡和摩擦力实验。
化学区域观察记录:我们在化学区域观察了水和沙子的混合物。
我们加入了一些水和沙子到容器中,并且搅拌均匀。
观察的结果是水和沙子可以被混合在一起,但是它们不能完全溶解。
生态区域观察记录:我们在生态区域观察了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关系。
我们发现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而动物通过传播花粉帮助植物繁殖。
我们还观察到一些昆虫在植物上寻找食物,这对植物来说是一种危害。
通过这次观察,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动物、植物、天气、力学、化学和生态的知识。
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和规律。
这次观察记录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科学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观察和实践,孩子们将会变得更加好奇和探索科学的世界。
幼儿园幼儿科学观察记录表3篇

学生姓名
观察日期
观察时间
观察内容
观察结果
小燕
2021/10/04
上午
植物生长
小燕观察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叶子变绿了
小杰
2021/10/05
下午
动物行为
小杰观察了蚂蚁搬运食物的行为,蚂蚁有团队合作精神
小欢
2021/10/06
上午
物体特性
小欢观察了水的沸腾过程,温度达到100摄氏度开始沸腾
观察记录表3
幼儿园幼儿科学观察记录表3篇
观察记录表1
学生姓名
观察日期
观察时间
观察内容
观察结果
小明
2021/10/01
上午
植物生长
小明观察了种子在土壤中发芽,并长成了小苗
小红
2021/10/02
下午
动物行为
小红观察了鸟妈妈哺育幼鸟的过程,幼鸟开口要食物
小亮
2021/10/03
上午
物体特性
小亮观察了磁铁吸附金属的特性,吸附力很强
学生姓名
观察日期
观察时间
观察内容
观察结果
小华
2021/10/07
上午
植物生长
小华观察了植物的营养吸收过程,根部吸收水和养分
小俊
2021/10/08
下午
动物行为
小俊观察了蜜蜂采集花蜜的行为,蜜蜂通过触角感知花朵的香气
小云
2021/10/09
上午
物体特性
小云观察了不同材料的导电性,金属导电性最好
以上是幼儿园幼儿科学观察记录表的三篇内容。每篇记录了不同学生在植物生长、动物行为和物体特性方面的解和观察能力的发展情况。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精选5篇)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范文,欢迎阅读!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篇1记录:本月主题是“我们吃什么”,今天的区域活动一开始,只有欣欣一个小朋友在美工区,她一开始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玩,后来老师进入区域后,她对老师说:“我快过生日了,我想做个蛋糕。
”老师说可以呀,并告诉欣欣可以找小朋友一起帮忙,于是她去叫来了好朋友语薇和梦杨就开始慢慢尝试做蛋糕了。
过了一会轩轩也进入到这个区域中,他看见欣欣她们在做蛋糕,就和欣欣她们一起做,两人负责做蛋糕的底盘,一个负责做蛋糕的层数,一个负责用彩色点点装饰蛋糕,最后,她们合作完成了一个大蛋糕,很兴奋的告诉老师。
乐乐看见他们玩得怎么开心,于是也想参加进来了,他说我来做几根蜡烛吧,最后她们把一个插着蜡烛的有很多层的蛋糕展示出来。
分析:美工区玩橡皮泥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大的吸引力,因此只有欣欣一个人进区,但孩子想出做蛋糕是新的内容,对孩子们来所很有趣,所以当别的孩子看到美工区中的快乐带动了她们,最后活动区里有5个孩子在活动,而且很快乐,效果也很好。
通过活动的观察我们发现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对于生活中蛋糕的样子是很熟悉,所以孩子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做出插蜡烛又有很多层的蛋糕。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篇2观察地点:陆渡幼儿园星星班教室。
观察者:xxx观察要点:1.能否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参与活动,有一定的持久性。
2.活动中能否和同伴合作游戏,共同商讨操作方法,有一定的协作意识。
3.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经验。
活动背景:本次区域活动是以主题为背景开设的。
由于之前欣赏过一个《我家漂亮的尺子》的数学绘本,发现孩子们对于测量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在此基础上,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发展需求,结合主题的开展,在本次的区域活动中我增添了通过运用多种材料来测量班级内物品的长度与宽度并用自己的进行记录的活动内容。
大班区域观察记录50篇

大班区域观察记录50篇观察记录:今天科学区幼儿自主探索游戏,小萱和我说要玩钓鱼游戏,我说那怎么玩呢,她找来了昨天折的小金鱼,向我要了回形针,旁边的小朋友也送来了小鱼,小萱开始认真的别回形针,又拿了环形的磁铁开始制作鱼竿,我给她提供了筷子,小萱在系线时遇到了困难,在我的帮助下完成了鱼竿的制作。
小萱开始钓鱼,一条有一条,小鱼稳稳的上钩,过后她又找了许多,其他物品钓起来,她说:“老师这些东西太重了,钓不起来。
”“吸铁石都能吸住吗?”“两个电筒能吸住,其他的不能。
”小萱回答道,边上的孩子嚷了起来“吸铁石吸铁的东西。
”其他孩子看到小萱玩钓鱼,也欲欲跃试,小维在钓的'时候一直钓不到,小萱站在一边指导他“要钓那回形针,纸头吸不住的。
”小维开心的钓到了鱼。
观察感悟:游戏是孩子自发的,让孩子充分体验到了动手做、游戏乐的愉悦。
孩子对游戏的全过程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吸引了周围的伙伴加入游戏中来,孩子通过自己动手、自己选材、在游戏中互助互动,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特别是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想到去钓一钓其他物品,是我们始料不及的,这说明孩子敢于想象,敢于大胆实践。
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分析,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帮助、引导和支持他们将活动维持下去。
同时,教师须考虑到给孩子观察、探索的事物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开展的活动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有心人,和孩子们共同探索这个大千世界吧!区域名称:建构区观察对象:小羽记录者:顾丽亚观察重点: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小羽大胆用语言与别人交往。
幼儿活动情景记录:孩子们正在自由地玩着积木,只见小羽独自一人坐着玩衣角,她耷拉着脑袋坐了一会儿,最终微微抬起头看了看积木。
我走过去问“你想玩吗?”她点了点头,没说话,只用眼睛看着我。
一会儿她站了起来,慢慢走了过去,还不时回过头看我,我笑着点点头,她走到了孩子们的身边。
正在小羽认真的拼插积木时,我看见他对面的小宇拿了她几个玩具。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科学区颜色观察记录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科学区颜色观察记录今天我在幼儿园中班的科学区进行了一次颜色观察实验。
实验旨在让孩子们通过观察不同颜色的物体,了解颜色的特性和感知。
以下是观察记录:观察记录一:物体:红色小球观察结果:孩子们纷纷表示这个小球是红色的,大多数都能准确地辨认出来。
他们开始描述小球的形状、大小,并表达了自己对红色的印象,如“红色是我的最爱”,“红色很漂亮”等。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对红色的辨识度较高,并对红色产生了积极的情感。
观察记录二:物体:蓝色小方块观察结果:与红色小球相比,孩子们在辨认蓝色小方块时的表现略显各异。
大部分孩子能够准确识别出蓝色,但也有少数孩子将其错误地描述为绿色或紫色。
在询问他们错误的原因时,发现他们在形状上将颜色产生混淆。
这表明幼儿在颜色认知中,还需要一定的练习和指导。
观察记录三:物体:黄色玩具车观察结果:黄色玩具车引起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他们能迅速识别出这是一辆黄色的玩具车,并开始用手模仿开车的动作。
在询问孩子们对黄色的感受时,他们纷纷表示黄色是一个温暖、明亮的颜色。
这个观察结果符合一般对黄色的认知和感受,同时也反映出幼儿对颜色的情感体验。
观察记录四:物体:绿色树叶观察结果:这次观察呈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虽然大多数孩子能够准确识别出这是绿色的树叶,但有几位孩子将其错误地描述为橙色或黄色。
我们进行了一些讨论,发现这是因为他们将树叶的形状和颜色联系在一起,没有独立地进行颜色辨识。
这个观察结果提示我们,在幼儿的颜色认知中,形状和颜色之间的区分还需要加强。
观察记录五:物体:紫色花朵观察结果:在观察紫色花朵时,孩子们表现出了较好的颜色辨识能力。
他们能准确地说出这是紫色的花朵,并开始描述花朵的形状和香味等。
同时,他们还探讨了紫色的象征意义,认为紫色代表神秘和高贵。
这次观察表明,孩子们对于紫色的认知不仅停留在表面,还带有一定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以上观察记录,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在颜色观察实验中有着不同的表现。
幼儿园(小班)区域观察记录(科学区) (3)

观察班级
小X班
观察对象
所在区域
科学区
记录人
观察时间
观察情况
与记录
在科学区中,正在进行“气球摩擦”实验。这个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们了解气球摩擦产生的效果,从而探索摩擦力的概念。
我为幼儿分发了一个充好气的气球,并为每个气球绑上一根绳子。我示范将气球的绳子绕在一个小物体上,然后让幼儿们尝试用手控制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绕着物体转动。
2.鼓励幼儿自主操作,让他们亲身体验实验效果。
3.引导幼儿在实验中观察和探究,提出自己的想法。
4.在幼儿进行实验时,提问引导他们思考,促进他们的逻辑思维。
5.鼓励幼儿在实验后分享自己的发现,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评价与分
析
从观察情况中可以看出,幼儿们通过实验操作,探索了气球摩擦产生的效果。他们通过手动控制气球的绳子,观察到气球开始转动,从而理解了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幼儿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教育策略
1.提供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A拿着气球,试图让气球绕着小物体旋转。刚开始时,他的气球没有产生明显的转动效果。他用力地拉动气球的绳子,发现气球开始旋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他兴奋地笑着说:“看!我做到了!”幼儿B也尝试了一下,发现气球开始转动时,她欢呼起来:“好玩!”
我提问:“为什么气球会转动呢?"幼儿C犹豫了一下,然后说:“因为绳子和气球之间有摩擦力,所以气球会转动。”我点赞并解释:“对,正是因为摩擦力,使得气球绕着转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记录表
观察者:观察日期:5月18日观察时间:10:03—10:23
观察班级:大一班观察地点:科学区观察对象:颜颜
观察目标:科学区的观察反思
今天我观察了的颜颜小朋友,先到科学区拿了一
些大小不一的量杯,好像要测量什么,可是她之后又
去拿了一些吸管,玩了起来,根本不管已经拿来的量
杯了,在那穿吸管了。
没过一会儿,颜颜小朋友把量杯和吸管收拾好又
来到了益智区,她拿了吸铁板,开始拼撘起来。
只见她用了一个红色的圆形做了一个头,黄色的
长方形做身体,用绿色的三角形做膀臂,蓝色的梯形
做下身。
好了之后看了看,又将两个白色的正方形放
在绿色三角形的膀臂上,好像一个大力士。
这时候颜
颜露出了笑容。
二、分析评价
颜颜在区域活动中对于简单的拼撘很兴趣,但在拼图过程中,颜颜对于难度大的没有尝试,这种现象表明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时对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水平了解还不透彻,目标过高,导致幼儿不敢大胆尝试、发挥,从而使幼儿失去了对拼图的挑战兴趣。
由此问题,我们改变了材料的投放。
降低了拼图的难度,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得到了发展,中等能力的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互相交流完成了拼图过程,能力强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完成一部分拼图内容后,又根据拼图标记拼摆了一半多,这说明两种方法达到的效果都不错。
三、支持策略
区域活动时要指导幼儿对数的实际意义的认识,并做有效记录,小组活动时全面了解每个孩子的发展的程度,及时更换材料,增强趣味性,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可以有目的的对玩拼图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其学习观察和分享能根据事物之间的颜色,图案等进行判断,使其学会学习。
在游戏中也要锻炼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互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