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1课时 线的认识(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同步备课】第1课时线的认识(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本学期四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第一单元为「线的认识」。
本次备课是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了线的概念和特征。
1.2 学情分析学生年龄在9-10岁之间,正处于比较好奇和好学的阶段,想象力和探索欲强,对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在几何概念方面却较为薄弱,需要教师重点强调,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概念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掌握线的定义和特征。
•了解线的种类和表示方法。
•能够在生活中观察并准确描述线的形状和方向。
2.2 能力目标•能够进行简单的线段测量。
•能够描述简单的几何模型中的线段、直线、射线等。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1 导入(1)出示两条线段,一条是横线,一条是竖线,请学生说出它们的异同。
(2)通过学生回答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线的认识。
3.2 探究(1)请学生根据出示的不同线段,一组一组地进行分类,分类标准为线段的方向、长度等。
(2)老师在黑板上绘制两条垂直的直线,然后让学生默想:用一支笔把这两条直线连起来,会得到什么结果?请学生用语言形容一下所连接的结果。
(3)同样的,老师在黑板上绘制两条相交的线段,然后请学生画出将它们连接起来所得到的结果,并形容连接后的结果特征。
(4)讲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特征,充分展示教材中的相关图案及其解释。
(5)共同观测一组物质实例,并在组内说明线的种类和特征。
3.3 引申(1)请学生在所给定的题目中找出所有的线段,并进行测量。
(2)针对一些真实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抽象出线段,并注意其长度、方向等特征。
3.4 小结通过复习课堂中学到的概念和特征,让学生能够自主、直观地认定和判断线的性质。
4.1 学生评价针对本节课所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小测验,了解每个学生掌握课程的情况,并做出相应调整。
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观察和发现线的存在,提高他们对几何概念的关注度。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线的认识》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这一章节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活动和思考空间,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但对于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和性质的理解还较为肤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和性质。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和性质。
2.学生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情境,引导学生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图片、实例等。
2.教学道具: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模型。
3.练习题:针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和性质的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直线、射线和线段实例,如电线、射线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定义,利用PPT和教学道具进行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它们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量角器、直尺等工具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并观察它们的特征。
4.巩固(10分钟)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总结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和性质。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
5.拓展(10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有关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数学题目,让学生解答,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精选15篇)

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精选15篇)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北师大版篇1线的认识一、教学内容线的认识(教材16、17页)二、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1、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与线段、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四、教具准备电脑。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线吗?(黑板边、书本边、铅笔盒的边……)很好,看来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在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线中,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在数学中也一样,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直的线。
(板书:线的认识)(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1、认识直线同学们,笔直的线里也学问!电脑出示铁轨图,引导学生观察师:图中画的是铁轨,铁轨很长,笔直的铁轨,一眼望不到头,像这样两端可以无限延长,没有端点的线,就叫做直线。
(1)画一画让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直线(2)说一说(直线有什么特征?直没有端点无限)2、认识线段电脑出示马路中的斑马线,引导学生观察马路中的斑马线大约有多长?(师:不管是几米,他都有一定的长度,都可以度量出来,像这样的线叫做线段,它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
你能不能画一条线来表示它?(1)画一画(2)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征?直两个端点有限)3、认识射线电脑出示夜景图,学生观察师:这是一条什么线?你什么时候见过?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的说说)你能画一画吗?(1)画一画让学生尝试画射线(2)说一说(射线有什么特征?直有一个端点无限)4、比较三种线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图形端点个数延长情况与直线的关系直线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长线段两个端点不能延长是直线的一部分射线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长是直线的一部分5|、认一认、说一说(电脑出示各种直线、线段、射线)6|、线的读法(1)直线一条直线有两种读法,可以读作直线ab,也可以把字母倒过来读作直线ba。
《线的认识----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线的认识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教授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线的认识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
我们将通过学习,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定义,掌握它们的特点,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定义,明确它们的特点。
2. 能够识别和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
3.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线段、射线和直线进行描述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定义,以及它们的特点。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区分它们,并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直尺、彩笔、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大家拿出自己的直尺,观察一下直尺上的线,你们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吗?2. 概念讲解:线段、射线和直线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
线段是有两个端点的线,它的长度是有限的;射线是有一个端点,另一端无限延长的线;直线是无限延长的线,没有端点。
3. 特点讲解:线段的特点是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的特点是有一个端点,无限延长;直线的特点是无限延长,没有端点。
4. 例题讲解: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例题,通过例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
5. 随堂练习:请大家用彩笔画出一个线段、一个射线和一个直线。
六、板书设计我将会在黑板上板书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定义和特点,以便大家能够清晰地看到和理解。
七、作业设计请大家完成练习本上的题目,题目包括:(1)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2)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和直线的长度是无限的。
2. 应用题:请在纸上画出一个线段、一个射线和一个直线,并标明它们的名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大家已经对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练习,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线与角 1.线的认识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 1.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本教学设计的导入阶段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线,探究阶段借助生活中的事物抽象出线段、射线、直线,这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线段、射线、直线有了探究的欲望。
2.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巡新知。
只有主动学习,疹自主探究,学生才能对知识跑理解的更深刻,记忆的更扎佯实。
本课时的设计重视让学迎生动手实践,主动获取知识久。
如在感知三种线的特征的贾过程中,让学生画一画;在俯拓展延伸中,让学生实际做窥一做,试一试。
这些设计既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郑能让学生进行有序的合作交淀流和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教溃师准备 PPT 课件学生准备帘直尺、木板、图钉、硬纸条厅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新课梯师:1 / 4同学们,谁能说一说生留活中哪里有线吗? (黑板边浪、书本边、铅笔盒的边徊 ) 师:很好,看来你们搔观察得非常仔细,在我们的俩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刚谋才同学们说的这些线中,有仕直的线也有弯的线,在数学锌中也一样,有直的线也有弯郁的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蔷研究直的线。
设计意图忻:从生活中的事物引出线,侵让学生感受线,并能从现实允情境中抽象出数学中的直线坎、射线与线段。
⊙情境创设窖,初步感知 1.认一认。
( 讣 1)感知直线。
①创设情境炸,感知直线的两端可以无限厌延伸。
《线的认识》(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线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能够识别和描述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直线、射线和线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及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直线、射线和线段。
三、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等。
2.学具:直尺、圆规、练习本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直线、射线和线段,如黑板的边缘、墙角等。
(2)提问:你们知道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特点吗?2.探究新知(1)直线①定义:直线是无限延伸的,没有端点。
②特点:直线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无法度量长度。
③举例:黑板边缘、书本边缘等。
(2)射线①定义:射线有一个端点,另一端无限延伸。
②特点:射线可以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无法度量长度。
③举例:太阳光线、手电筒光线等。
(3)线段①定义: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
②特点:线段可以度量长度,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的长度。
③举例:书本的厚度、桌子的长度等。
3.巩固练习(1)让学生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4.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总结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及特点。
(2)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有什么收获?5.课后作业(1)让学生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直线、射线和线段,并举例说明。
五、板书设计线的认识1. 直线:无限延伸,没有端点,无法度量长度。
2. 射线:一个端点,另一端无限延伸,无法度量长度。
3. 线段:两个端点,长度有限,可以度量长度。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及特点。
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北师大版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北师大版數學教案設計
教案标题: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理解线的概念,掌握线的性质。
2. 难点:运用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线,如道路、电线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事物的共同特点,引出线的概念。
(二)新知探究
1. 讲解线的概念: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没有宽度和厚度,只有长度。
2.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线,归纳线的性质,如直线是两端无限延伸的,射线是一端无限延伸的,线段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等。
(三)实践活动
设计一些活动,如画线、剪线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线的概念和性质。
(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线的概念和性质。
(五)作业布置
设计一些关于线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关注他们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教学框架,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希望这个框架能对您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线的认识》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图形的世界”中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区别。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线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可能对直线、线段和射线的概念和特征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直线、线段和射线的概念,认识它们的特征和区别。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征和区别。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感受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点。
2.采用操作活动法,让学生动手画直线、线段和射线,进一步巩固概念。
3.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图片和实例。
2.准备画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工具(如直尺、铅笔等)。
3.准备小组讨论的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如电线、尺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是什么形状。
进而引出直线、线段和射线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直线、线段和射线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线条,动手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并标明它们的特征。
讨论结束后,各组向全班展示并解释自己的作品。
4.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种线条,并说明理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直线、线段和射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线的认识”是空间与图形的内容。
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了解它们的特点并知道三者的区别与联系,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直线。
由于线段、射线与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教材中安排了“看一看”的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了三幅生动具体的情境图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这一认知特点,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能够建构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正确读出三种线。
二、学情分析线段、射线与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但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图形。
这些图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素材,所以在教学中,多让学生从身边的、常见的、能感受到可以想象的现象中发现熟悉的线段、射线、直线,再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这是学生直观地学习理解线、应用线的有效途径,也是对抽象的概念一种具体的认识和规范,更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借助实际情境,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
并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与直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4、培养操作、观察、发现、总结、概括等能力。
5、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看一看”,“认一认”,“拉一拉”,“量一量”等数学活动,借助实际情景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
四、教法学法:教法:创设情境、演示讲解。
学法:观察思考、实际操作、活动探究、归纳概括。
五、教学用具:教具:激光灯、细绳、直尺、幻灯片。
学具:细绳、直尺。
六、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
难点:理解直线与射线的含义。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个玩具。
(师拿出激光灯)师:你愿意和老师一起玩吗?生:师射出一条光线,端点在墙上。
问你看到了什么?生:师:生活中的线多吗?生:百度图片搜索_线段在生活中的体现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
(板书课题)(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1、认识线段(1)建立线段的数学模型,认识端点师:观察这一束线,它从什么地方开始,到达什么地方?生答。
师引导得出这条线的起点和终点的地方叫这条线段的端点。
师:这条光线有几条端点?他是什么形状的?生答后师问:你能用手中的线拉一条像这条光束的线吗?生互相交流,师指一名生到前展示。
师:XX同学两只手捏住的中间这一段直直的线就是一条线段,两只手捏住的线的两端就是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
请你像老师这样指出你同桌手中线段的两个端点、摸出线段的长度。
板书:直、两个端点。
(2)量线段。
师:请你用直尺量出你手中线段的长度。
指3个生汇报。
师:看来有的线段长一些,有的短一些,但是我们都可以用直尺量出它的长度,是不是所有的线段都可以量出它的长度,为什么?师根据回答引导出。
因为线段有两个端点(终点和起点)所以是有限长的。
(3)画线段师用手中的线绳拉出一条线段,问:你能把这一条具体形象的线画在黑板上吗?(生讨论,师生划线)师让两名学生捏住线(此线已用粉笔沫涂过)的两头拉直,贴在黑板上,师捏起线的中间轻轻一弹,问:把它画在黑板上了吗?又问:两位同学捏住的两头叫什么?在黑板上如何表示?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点来表示线段的端点。
(课件演示线段的形成)师:请你想办法在练习本上画出1条15厘米长的线段,师巡视指画法不同的学生画在黑板上,同位互相看一看画的线段,反馈出线的问题。
如:画弯,没点两个端点,画的方向等。
追问:你认为谁画的对?为什么?不加两个端点行吗?两个端点的作用是什么?你认为画线段时要注意哪几点?强调线段的方向可以自由调整。
(4)读线段师:谁能帮老师给黑板上的这条线段起个名字?怎么读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两个端点命名,给线段命名,生读,师板书:读作:线段AB(或BA)指出有两种读法。
强调:读线段时可以从任意一个端点读起。
师:请你像老师这样给你画的线段命名,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
(5)找线段师: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条线段,请你找出1条线段,用手指出它的两个端点,摸出它的长度,与同桌说一说。
同位互动,指2个生汇报。
2、认识射线。
(1)建立射线的数学模型师用激光灯透过玻璃向教室外射出一束光线,问:它的起点是哪?如果没有遮挡,它的终点在哪?它和刚才射到墙上的线有什么不一样?生答师引导出:像激光灯、手电筒发射出的这样直直的光线就叫做射线,发射出光线的电灯泡就是它唯一的端点。
因为射线没有尽头,所以它无限长。
(2)寻找射线师:想一想,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物体发出的射线?百度图片搜索_能够发光的物体百度图片搜索_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引导学生说出:激光、探照灯、红外线、灯泡等。
师:别忘了恩泽地球上万物生灵的太阳发出的光线也是射线。
(3)画、读射线师:射线有什么特点?怎么画?怎么读呢?请你先思考再动手试一试,完成后和同桌交流。
师巡视发现问题,让一组同桌到黑板上板演。
师:刚才你在画射线时遇到了哪些困惑?又是怎样解决的?射线又如何读呢?引导学生在辩论中明确:要先画一个端点,然后沿着任意一个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指出:由于射线无限长我们只需要画出线的一部分就可以了。
为了方便读,要把射线的端点用大写字母“A”表示,再在射线上任取一个点用“B”表示,但是不能取在两端,读作:射线AB,不能读射线BA,读射线时要从端点读起,只有一种读法。
3、认识直线(1)建立直线的数学模型(课件演示金箍棒的变长功能百度视频搜索_大闹天宫) 师:现在孙悟空手中的静止不动的金箍棒是我们今天学的什么线?如果悟空把金箍棒放在地上使金箍棒向天上无限延伸,它就变成了我们学的什么线?如果金箍棒向两端直直的无限延伸时呢?它就变成了一种新的线——直线。
(2)画、读直线师:直线又有什么特点?怎么画?怎么读呢?请你先思考再动手试一试,完成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师巡视发现问题,让一个四人小组到黑板上板演。
师:谁有不同的想法?追问:点A、点B是直线的端点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在辩论中明确:由于直线无限长我们只需要画出线的一部分就可以了。
为了方便读,要在直线上任意取两个点用A、B表示,但是不能取在两端,读作:直线AB(或BA),读直线时从哪一端读起都可以,有两种读法。
(课件演示)(4)找直线师:实际上在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真正的直线,比如当一条笔直的马路一眼望不到头向两端直直的无限延伸时才可以把它近似的看作一条直线。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百度图片搜索_生活中的直线例如:高压线、铁路、高速公路等。
(三)实践活动,归纳特征比较三线的区别与联系: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三种线,请你认真观察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或不同的地方?同桌交流,理解后完成下表:指生说其余同学补充。
(课件演示异同点)指出:看来三种线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课件演示: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在直线上截取1条线段;一条线段去掉1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可以得到一条射线;线段、射线也是直线的一部分。
(四)综合运用,感知提升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直线、射线、线段3位好朋友,下面让我们和它们一起来玩玩闯关游戏,好吗?第一关:猜谜语,打一线的名称。
1、有始有终(线段)2、无始无终(直线)3、有始无终(射线)第二关:下面说法对吗?为什么?(1)3厘米的线段比5厘米的直线短2厘米。
()(2)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3)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4)画一条5厘米长的射线。
()(5)一条直线长500千米。
()第三关:比一比,看谁画的多?1.先任意画一点A,要求所画的直线都要经过A点。
看10秒钟内谁画得多!通过实践体会到: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
2、过两点,画直线。
学生操作体会。
追问:能不能再画呢?总结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第四关:你发现了什么?从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许多条道路,哪条路最短?(小结: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第五关: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师引导总结数线段的规律。
(五)、全课总结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
(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这是一节优秀的教学设计。
1、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需要生活化,靠生活来理解数学。
学校和课堂是教学的第一生活资源库,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
线的认识,这是一节抽象的概念课,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理解。
教学设计中,由于激光的发散度极小,学生可以观察到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是一条直直的线。
把激光照射在墙上,可以观察到这条光线的起点和终点,还可以估一估这条线的长度,这样学生很容易去感触线段、射线的端点,。
再用激光笔向教室外射出一束激光。
这时,这束激光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也无法估计它的长度,从而引入“射线”的概念。
通过比较这两束激光,学生也容易发现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这种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素材、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始终渗透着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让学生深刻理解了由线段延长后形成射线和直线的过程,初步感悟了线是由点组成的微分观念,以及射线和直线可以无限延伸的无穷观念。
2、用把激光笔(激光灯)发出一束激光照射在墙上,从而引入“线段”的概念,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由于激光的发散度极小,学生可以观察到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是一条直直的线。
把激光照射在墙上,可以观察到这条光线的起点和终点,还可以估一估这条线的长度。
再用激光笔向教室外射出一束激光。
这时,这束激光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也无法估计它的长度,从而引入“射线”的概念。
通过比较这两束激光,学生也容易发现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3、用课件演示金箍棒的变长功能,引入直线,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首先是富有童趣,是儿童喜闻乐见动画现象。
其次是辩证的看待线段和直线,线段有两个端点和一定的长度,但把一条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时,线段就转化为一条直线,这时原来的线段失去了端点,并且由定长转化为无限长。
4、在教学时,我不但重视学生的观察,也重视学生的操作,并且在细微的地方引起学生的足够的重视。
指导学生在纸上画出线段,射线和直线,并用字母表示。
特别强调:线段AB和线段BA可以表示同一条线段,但射线AB,不能读射线BA,读射线时要从端点读起,只有一种读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教学设计颍州区颍西办事处谢庄小学:邢兰氏2012年12月衡水金卷2018届全国高三大联考理科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集合,,则 ( )A. B.C. D.【答案】C【解析】.所以,.故选C.2. 记复数的虚部为,已知复数(为虚数单位),则为( )A. 2B. -3C.D. 3【答案】B【解析】.故的虚部为-3,即.故选B.3. 已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