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址点坐标

合集下载

第六章 界址点坐标测量(2012备)

第六章  界址点坐标测量(2012备)

通过上述的计算表明,利用普通经纬仪测角、钢尺量距 这种方法在考虑已知点误差的情况下,界址点P的点位中误 差可能超过5cm;但若采用J2经纬仪测角、光电测距的方法是 完全能达到界址点±5cm法律精度要求的。
(2)线性插值法
如图所示,有一排房屋,其端点K1、K2已用某种方法测得了坐 标,而A、B、C、D为位于K1、K2直线上的一些特征点,这时只 用钢尺丈量它们之间的间距,就可按下列插值公式推算待定点的 坐标。 DA
第六章
第一节
界址测量
界址点的测量精度和方法
一、界址点的测量精度
界址点坐标的精度,可根据土地经济价值 和界址点的重要程度来加以选择。在我国,考 虑到地域之广大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界址点 精度的要求有不同的等级。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对界址点精度的规定

界址点坐标测量方法
(1) 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是界址点坐标测量的主要方法。 如右图A、B为两已知控制点,其坐标xA、 yA、xB、yB,则B、A方向的坐标方位角 则αAB也是已知的。现在A点安置仪器, P β B
解:如下图所示,建立建立一个局部坐标系,原点在K1,X′轴方 向K1K2重合,Y′方向为K1K2顺时针旋转90°。在此坐标系中i点 的坐标为(S,h)。不难得出下列求算i点在大地坐标系中的坐标之 公式:
X i X 1 cos 12 S sin 12 h Y i Y 1 sin 12 S cos 12 h
因 K1、K2、i三点按顺时针方向排列,本题的h>0。
12 tan
1
630 . 766 478 . 538 420 . 574 384 . 952
76 4 9 4 6

地籍测量课后习题

地籍测量课后习题

1地籍的定义: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

2地籍信息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六个问题:第一,“是谁的”,具体指权属主与土地及其附着物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二,“在哪里”,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空间位置。

第三,“有多少”,具体指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量的描+述。

第四,“在什么时候”,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时间。

第五,“为什么”,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利用的存在依据及其有关说明。

第六,“怎么样”,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过程说明或依据。

3现代地籍的功能:地理性功能、经济功能、产权保护功能、土地利用管理功能、决策功能、管理功能4地籍的分类:(1) 按地籍的用途划分,地籍可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2) 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地籍可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3) 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划分,地籍可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5地籍调查的目的、内容和原则(1) 目的:为维护土地制度、保护土地产权、制定土地政策和合理利用土地等提供基础资料(2) 内容:税收地籍调查的内容、产权地籍调查的内容、多用途地籍调查的内容(3) 原则:①符合国家土地、房地产和城市规划等有关法律的原则②实事求是的原则③符合地籍管理的原则④符合多用途的原则6地籍测量的含义和内容(1)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2)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

具体内容:①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②界线测量,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③地籍图测绘,测绘分幅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房产图、宗地图等;④面积测算,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面积的平差和统计;⑤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地籍簿册的修编,以保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与正确性;⑥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CAD导出界址点坐标步骤

CAD导出界址点坐标步骤

1、首先在CASS7.0软件中打开要生成坐标的图形
2、在工具栏中的“地籍”→“绘制地籍表格”→“界址点坐标表”
3、在底下的命令窗口可以看到“制定表格左上角点”
4、在空白位置点击鼠标左键,然后选择封闭的复合线,坐标就可以自动生成了。

5、如果要生成表格的形式,在工具栏中找到“地籍”→“绘制地籍表格”→“界址点成果表(excel)”→“手动选择宗地”,表格就会自动生成;
特别提示:因为系统识别原因,本步操作如果CAD是2006的版本,Excel需要安装2007以下的版本,本机只安装了2019版本,因此没有截图。

另外,如果在选择界址点坐标表时出现未知命令,需要重新配置安装环境
选择安装Express Tools,将安装包复制到安装路径下找到acad.msi工具,即可安装成功。

界址点测定概述

界址点测定概述

界址点测量
测定界址点是地籍细部测量的核心工作.测定界址点的位置有两种方法,即解析法和勘丈法.
1、解析法测定界址点:即利用地籍控制点起算数据(坐标、方位角)及实际观测数据(角度、距离),按公式计算界址点的坐标.
2、勘丈法测定界址点:利用量取界址点之间、界址点与其邻近地物点的关系距离在图上确定界址点位置,界址点的坐标可以在图上图解获得.
不同的测量方法对应不同的地籍测量作业方式:所有界址点都采用解析法测定界址点时,叫解析法地籍测量;部分界址点采用解析法测定界址点叫部分解析法地籍测量;当所有界址点都采用勘丈法测定时,叫做图解勘丈法地籍测量. 界址点测量方法
编辑
1、解析法
解析法是采用全站仪、GPS接收机、钢尺等测量工具,通过全野外测量技术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艰巨的方法。

主要方法有: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截距法、GPS定位法。

2、图解法
图解法是采用标识界址、绘制宗地草图、说明界址点和说明权属界线走向等方式描述实地界址点的位置,由数字摄影测量加密或在正射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扫描数字化的地籍图和地形图上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方法。

界址点测量精度要求。

07_地籍测量(第七章_界址点测量)

07_地籍测量(第七章_界址点测量)


量 学
Cadastral Surveying
4、直角坐标法
也叫截距法、直线支距法、 支距法。 通常以一导线或其他控制 线作为轴线,测出某界址 点在轴线上的投影位置, 量测出投影位置至轴线一 端的位置。
s s AP
河南理工大学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Copyright © 2010,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采集器
19
地 籍

量 学
Cadastral Surveying
河南理工大学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Copyright © 2010,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0
地 籍

量 学
Cadastral Surveying
§7.2 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斲
一、准备工作 二、野外界址点测量的实斲 三、野外观测成果的内业整理 四、界址点误差的检验
地 籍

量 学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河南理工大学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Copyright © 2010,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地 籍

量 学
Cadastral Surveying
§7
界址测量
§7.1 界址点的测量斱法 §7.2 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斲 §7.3 用高精度摄影测量斱法加密界
方法与解析法一样,但数据来源不同
河南理工大学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Copyright © 2010,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界址点坐标一

界址点坐标一
10
图解法精度较低,适用于农村地区和城镇 街坊内部隐蔽界址点的测量 前提:要求的界址点精度与所用图解的图 件精度 一致 的情况下采用 。
11
一、极坐标法 图7-1 极坐标法图示
XP=XA+S cos(AB+) YP=YA+S sin(AB+)
AB

arctan
YB XB
YA XA
表中详细地说明了界址点实地位置的情况, 并丈量了大量的界址边长,草编了宗地号, 详细绘有宗地草图。这些资料都是进行界 址点测量所必需的。
21
2. 界址点位置野外踏勘 在地籍调查的工作人员引导下进行以下
工作: 实地查找界址点位置; 了解权属主的用地范围; 在工作图件上用红笔 清晰地标记出界 址点的位置和权属主的用地范围。
8
在地籍测量中要求界址点精度为±0.05m 时必须 解析法 测量界址点。
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可以是: 光学经纬仪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 电磁波测距仪 电子经纬仪 GPS接收机 等。
9
(2) 图解法
在地籍图上量取界址点坐标的方法称图 解法。
特点:
作业时,要独立量测两次,两次量测坐标的 点位较差不得大于图上0.2mm,取中数作为界 址点的坐标。 采用图解法量取坐标时,应量至图上0.1mm。
第四节 勘界测绘
一、勘界测绘概述 二、勘界测绘的工作内容及流程 三、勘界测绘的技术问题 四、勘界测绘各级检查验收及成果上交
2
界址点坐标
一、含义
界址点坐标是在某一特定的坐标系中界址点地理 位置的数学表达。 它是确定地块(宗地)地理位置的依据,是量算宗 地面积的基础数据。 界址点坐标对实地的界址点起着法律上的保护作 用。 界址点标志被移动或破坏,则可根据已有的界址 点坐标,用测量放样的方法恢复界址点的位置。 如把界址点坐标输入计算机,则可以方便地进行 管理和用于规划设计。

界址点的测量方法及精度评价

界址点的测量方法及精度评价

坐标。如图 2 中 P′为偏心照准点, 野外设置 P′时借助直角测设器确定 P′点, 使∠DP′P=90°( 实践证 明使∠DP′P 在 88°~92°之间即可 ) 。野外 测定水平距离 DOP′及水平角 β, 用钢尺丈量 PP′的距离 e, 则偏心角 γ 及 DOP 为 :
γ=arctg e Dop'
xp=xo+ Dop·cosαop
yp=yo+ Dop·cosαop
( 1)
其 中 : αOP=αao+(LP- LO)±180°
该法是测定界址点的主要方法。一般应用全站仪测定 β角和 OP
之间的距离, 即可求出界址点 P 的坐标。其测站点可以是基本控制点,
也 可 以 是 地 籍 控制 点 。 有时测站点与 P 点不通视, 可作简易的照准偏心观测来确 定 P 点
解析法是通过 测区测站点, 根据距离及角度 测量结果, 按 一定的 图 形 解 算 出 界 址点 坐 标 的 方 法 。这 种方 法 是 目 前 城 镇 界 址 点 坐 标 测 定 的主要方法。其边角测定精度应同于三级地籍控制 点的要求和精度。 本 文 针 对 城 镇 界址 点 测 量 的 方 法 进 行 探 讨 。
由于以上四种图形缺少检查条件, 所以野外观测时应特别仔 细,
无 论 边 长 和 角 度测 量 都 不 能 出 现 差 错 。 已 知 成 果 也 不 能 用 错 。
1.5 内外分点法
如图 6 所示, 在两个互相通视的已知点 A、B 的连线 上选定 1 、2 、
3 、4 作为测站点 , 按要求量取 相邻两点 间的距离 , 通过计 算垂直线法( 正交法) 如图 5 所示, 已知 A, B 两点, 欲测定界址点 Pi, 则以 A, B 为轴线, 自界址 点 Pi 向 轴线作垂线( 垂足由直角 棱镜设角 器定出) , 设以一个 已知点为原点 ( 图中 A 为原点, 只要量出原点 A 至 垂足 di 的距离 Di 和各垂线长度 bi, 就可确定 i 点的坐标。

勘测定界界址点坐标交换格式

勘测定界界址点坐标交换格式
{点号,地块圈号,X坐标,Y坐标
...
...
点号,地块圈号,X坐标,Y坐标}
界址点数,地块面积,地块编号,地块名称,记录图形属性(点、线、面),图幅号,地块用途,地类编码,@
{点号,地块圈号,X坐标,Y坐标
...
...
点号,地块圈号,X坐标,Y坐标}
注意:
所有的逗号分隔符都必须是英文输入法状态下的逗号;地块圈号不能小于零;数据产生日期的格式为:2000-12-12;坐标系为54北京坐标系或80国家大地坐标系;投影类型为高斯克吕格或等角多圆锥;几度分带为3或6;带号、精度、转换参数、界址点数、地块面积、地块圈号,X坐标,Y坐标必须为数字型;且不能用该(9999,000,000)方式表示;地块编号、地块名称、记录图形属性(点、线、面)、图幅号、地块用途、地类编码、点号的每项里不能含有“,”、“@”符号。
J07,1,3751499,39438660.7
J08,1,3751499,39438683.65
J01,1,3751508.5,39438683.65
5,0.0247,2003-12,双桥乡地块2,面,I-50-77-(14),公共基础设施,,@
J01,1,3755389.7,39437380.2
J02,1,3755389.7,39437410.7
J03,04,1,3755382.2,39437380.2
J01,1,3755389.7,39437380.2
J01,1,3751508.5,39438683.65
J02,1,3751508.5,39438690.15
J03,1,3751502,39438690.15
J04,1,3751502,39438688.2
J05,1,3751494.5,39438688.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