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中国地理复习知识点

中国地理复习知识点

中国地理知识要点总结一、概况(认真参考地图册146---178页,按顺序随时翻阅)1、重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地形区和省区?45°N-------准噶尔盆地-(蒙古)-东北平原40°N-------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北京35°N-------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秦岭-淮河30°N-------雅鲁藏布江谷地-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25°N-------云贵高原-南岭山地-台湾岛2、记住几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落实到地图上)季风非季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800㎜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一线到青藏高原东南部400㎜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西坡—张家口市—兰州---拉萨附近—喜马拉雅山东部200㎜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内外流区域界线:---------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一线,南段接近200MM 等降水量线中国三级阶梯分界线:---一、二级: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3、秦岭-淮河一线意义?1)、黄土高原南界;2)、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800MM 等降水量线(湿润半湿润)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4)、河流有无冰期5)、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6)、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二、中国的国土和疆域1、简述中国的地理位置及意义?大兴安岭的意义: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400MM 等降水量线通过季风与非季风分界内流与外流区地势1、2级阶梯森林与草原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部纬度位置:主要为中纬度,五带位置:大部分为北温带,南部为热带,无寒带1)、南北跨纬度约50°,气候差异大,有利于农业发展多种经营和实行多种耕作制度。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北临黄海、东海和渤海,西与14个国家接壤,南濒南海,陆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二、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北高南低,地势南高北低。

主要地势有平原、丘陵、高原和山地。

中国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现阶梯状。

1. 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包括松花江和辽河平原。

2.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有大量小山丘和丘陵,由商南纵向的山脉和沿海平原组成。

3. 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中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

4. 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南亚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势复杂,山地多。

5. 中国西北地区地势复杂,有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众多山脉。

6. 中国南部有许多低山丘陵,是湘江、赣江、崇山峻岭,大部分地区是丘陵和盆地。

三、气候中国气候多样,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旱涝频繁,温差大。

温带气候占中国面积的70%以上,热带气候约占2%。

1. 华北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天气变化大。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2. 华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季雨水多。

3. 西南地区气候多变,风雨无常,气候复杂多样。

4. 西北地区干旱,雨量少,气候干旱,季节明显。

5.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温度极低,雨量较少。

四、水系中国河流众多,流域面积达784.1万平方千米。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多个省市。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流经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其他著名河流还包括长江支流、黑龙江、珠江、淮河、壶口、松花江等。

五、自然资源中国是全球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等。

中国的山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21.66%,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六、文化遗产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等。

如长城、敦煌莫高窟、颐和园、泰山等。

同时还有丰富的古代文化和历史文化。

七、人口和城市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人口大国,也是城市化率较高的国家。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初中,地理,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一)疆域和行政区划1.位置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时差4小时多。

2.辽阔的疆域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o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o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oN),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疆界和邻国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

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

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

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

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行政区划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

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二)人口和民族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截止2006年12月31日,我国约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略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腾冲——漠河)。

农村人口比重大,占57%,城镇人口比重小,只有43%。

中国常用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常用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常用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40万平方千米。

中国地势多样,地形复杂,既有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也有世界最深的井陉盆地。

一、地理位置1. 中国地跨东经73°33' 到东经135°05' ,北纬3°52' 到北纬53°33' ,广大的辽阔地域位于亚洲东部。

东临太平洋,东南和南临鳌虾海、南海,南部毗邻东南亚诸国,西南连缅甸、老挝、越南,西接印度、巴基斯坦等国,西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12个国家相邻。

2. 地形地势中国地形多种多样,东、南、中部是丘陵、山地地势较复杂,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多,西北为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脉;西部有许多河谷;北部则有坝上高原、内蒙古大草原等;华南有许多深切峡谷,如桂林的喀斯特地貌等。

二、水系1. 长江中国的大河系中,长江是最强的一条,长江河流总长约6300公里,是中国主要河流之一,有“中华之母”之称。

流域面积180.5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第一大河,是世界第三长河。

中下游形成河口众多、分汊复杂、湖泊很多的鱼米之乡。

2.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黄河干流总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4.8万平方公里。

源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郑溪镇南约20公里处的谭门(也有说在玉树、果洛地区境内),最终辗转进入渤海。

黄河、黄土、中华民族,且性呼应的形象。

3. 珠江珠江为东江、西江和北江的合称,中国的第三大河,河长约2400公里,流经贵州、广西、广东三省,流域面积约60多万平方公里。

以湖泊为特点。

4. 西沙群岛、南沙群岛、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明燕龙、东海北部、钱塘江河口、鲈红岛河口、黄岩岛、涠洲岛、南沙岛等一些河流、河口和地形。

三、气候中国属于亚洲大陆性季风气候,总体上分布有寒带、温带、暖带、副热带和热带气候。

气候变化较为明显,在不同地理位置可以体验到四季分明的变化。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一、中国的疆域1•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云南南部西双版纳、海南、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没有寒带。

2. 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与不足优越性:①东部地区深受海洋影响,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②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及同海外各国的交往;③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等直接往来不足:①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构造带交汇处,地质灾害严重;②地处西北太平洋西部,受台风影响大3. 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与不足优越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足:最北部纬度高,热量不足,气温低;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不利于农作物种植。

4.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台湾;5. 我国少数民族当中壮族人口最多,约1600万人口;珞巴族人口最少约60万,其中处于中国控制区的有2300余人。

二、中国的地形1. 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三级阶梯分界线重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我国多样的地形对发展经济的影响?有利: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利: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困难。

同时,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相对不足。

3•中国的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 ----- 阴山,昆仑秦岭,南岭。

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台湾的玉山,大陆的长白山一武夷山,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雪峰山。

西北一一东南走向的山脉和弧形山脉:阿尔泰山一祁连山,喜马拉雅山。

4. 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中,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全部位于第一阶梯,是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和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及新疆北部的准格尔盆地和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则都位于第二阶梯上。

(完整版)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中国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和范围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内海为渤海和琼州海峡,黄海、渤海全部分布在⼤陆架、东海⼤部分、南海⼀部分。

海岸线长18000多千⽶。

经纬度位置:4°N-53°N(分属热带和北温带),73°E-135°E(分属五个时区)。

范围:北⾄⿊龙江主航道中⼼线;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新疆帕⽶尔⾼原;东⾄⿊龙江和乌苏⾥江主航道中⼼线交汇处。

2.邻国:14个陆上邻国(陆界长2万多千⽶),6个隔海相望国家。

3.⾏政区划:34个省级⾏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政区。

4.民族: 56个民族,汉族⼈⼝最多,少数民族中⼈⼝最多的壮族(满、回、苗、维吾尔、彝、⼟家、蒙古、藏)。

各民族⼤杂居、⼩聚居。

汉族分布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

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贵州、⼴西、新疆等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

5.⼈⼝:东部⼈⼝多,⼈⼝密度较⼤;西部⼈⼝少,⼈⼝密度⼩。

⼈⼝密度线:⿊龙江⿊河⾄云南的腾冲⼀线。

农村⼈⼝⽐重仍然偏⼤。

城市发展政策: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城市,建设新型乡镇,⼤⼩城市有机结合,城乡⼈⼝合理布局。

侨乡:⼴东、福建。

⼈⼝⽅⾯的基本国策:控制⼈⼝数量,提⾼⼈⼝素质。

⼆、地形1.地形的总体特征:地势西⾼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区⾯积⼴⼤(2/3)。

30°N、38°N、45°N沿纬线作剖⾯:90°E、100°E、110°E2.地形地势对⽓候河流的影响利于湿润空⽓深⼊内地形成降⽔;使许多⼤河⾃西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河流从⾼⼀级阶梯流⼊低⼀级阶梯地段,落差⼤,产⽣巨⼤⽔能;3.主要⼭脉——构成地形⾻架,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结合地形图)东西⾛向:北:天⼭—阴⼭;中:昆仑⼭—秦岭;南:南岭东北—西南⾛向:东:台湾⼭;中:长⽩⼭—武夷⼭;西:⼤兴安岭—太⾏⼭—巫⼭—雪峰⼭弧形⼭脉:喜马拉雅⼭世界最雄伟,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海拔8848⽶其他⾛向:西北——东南⾛向:阿尔泰⼭、祁连⼭;南北⾛向:横断⼭脉、贺兰⼭注意:跨三级阶梯的⼭脉——秦岭;位于第三级阶梯的⼭脉:长⽩⼭、南岭、武夷⼭、台湾⼭脉。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概况一、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优越的地理位置中国地处北温带和热带交界处,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地理位置优越。

2.辽阔的疆域中国国土辽阔,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疆域广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丰富。

3.优越的地理位置带来的好处中国疆域广阔,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广,国防回旋余地大,利于国防安全。

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同时,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人民友好往来。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交流。

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济。

4.众多的邻国中国陆地接壤14个邻国,海上隔海相望6个邻国。

5.行政区划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我国的地形、地势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主要山脉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祁连山、阿尔泰山、贺兰山和横断山脉。

喜马拉雅山是中国和世界最高的山脉。

三、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中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

1.四大高原中国的四大高原包括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和湟水谷地,人口稀少。

内蒙古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地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主要以草原畜牧业为主,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也发展较快。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则以丘陵山地为主,农业和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2.四大盆地中国的四大盆地包括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巴里坤盆地和东北平原盆地。

中国的基本地理知识点

中国的基本地理知识点

中国的基本地理知识点一.中国的疆域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①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平方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

②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

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

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③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3、领土四至: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南北跨近50个纬度,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个纬度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历史上的行政区划:现行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教材:八年级上册第8页三.中国的人口数量世界第一: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理知识要点总结一、概况(认真参考地图册146---178页,按顺序随时翻阅) 1、重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地形区和省区?45°N-------准噶尔盆地-(蒙古)-东北平原40°N-------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北京 35°N-------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秦岭-淮河30°N-------雅鲁藏布江谷地-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2、记住几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落实到地图上)季风非季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 800㎜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一线到青藏高原东南部400㎜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西坡—张家口市—兰州---拉萨附近—喜马拉雅山东部 200㎜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内外流区域界线:---------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一线,南段接近200MM 等降水量线中国三级阶梯分界线:---一、二级: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3、秦岭-淮河一线意义? 1)、黄土高原南界; 2)、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800MM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4)、河流有无冰期 5)、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6)、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 二、中国的国土和疆域2、读地图册142页图“熟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位置、范围?3、说出我国领土四至点?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34′N)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4°N)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135°E)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E)4、熟读我国14个陆上邻国?说出新疆和云南的邻国?(新疆8个、云南3个)三、中国的近海1、比较我国四个海区?1)、位置最北、面积最小、水深最浅、盐度最低-渤海位置最南、面积最大、水深最深、盐度最高-南海2)、全部大陆架--渤海和黄海3)、黄海-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北起鸭绿江口、南至长江口北岸。

4)、东海-我国大陆与我国我国台湾岛、日本的琉球群岛和九州岛之间,大陆架最宽。

南海-台湾海峡是南海与东海间的交通要道2、我国潮滩的分布及开发利用?分布:40%分布在杭州湾以南沿海省区、60%以上分布于杭州湾以北沿海各省市;开发利用:浙闽沿海---养殖贝类;苏北沿海---盐业、种植棉花、成为商品棉基地;上海金山石化—填海造陆;3、我国海岸类型及分布?杭州湾以北——沙岸或泥岸为主-----海积地貌杭州湾以南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岩岸为主,水深,多良港-----海蚀地貌4、我国近海油气田分布?(主要在大陆架)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浅滩、南海珠江口、莺歌海和北部湾等油气盆地。

5、长芦盐场的形成条件?台湾布袋盐场的形成条件?长芦盐场:北方为沙岸、泥岸,雨期短,春季至初夏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有利晒盐;布袋盐场:位于台湾山脉的西侧、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纬度低、蒸发旺;6、舟山渔场的形成条件?(前两个条件必写)1)台湾暖流和黄、渤海冷水团在此交汇,海水易搅动,促使营养物质上浮,有利浮游生物繁殖,饵料充足;且水温适宜,冷暖水性鱼类在此交汇洄游,数量众多;2)长江、钱塘江、甬江等大河入海,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有利浮游生物繁殖,饵料充足,为多种鱼类提供良好的繁殖、索饵、洄游场所;3)海区位于大陆架,海水浅、阳光足,可直射海底,有利海洋生物繁殖;4)纬度适中,多优良避风港,有利捕捞;7、潮汐能的分布?潮汐能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等沿海。

四、中国的地形(图册144或最后一页)1、读中国的地形图,熟悉以下重要的山脉和地形区:东西走向:北列:天山、阴山 中列:昆仑山、秦岭 南列:南岭东北-西南:东列:台湾山脉 中列:长白山-武夷山西列:大兴安岭-太行 山-巫山-雪峰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2、中国的地形基本特征?及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气候、经济等影响) 1)、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影响我国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自然环境、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1)、地形多样—利于农业发展多种经营。

东部大平原有利于耕作业的发展,成为经济文化发达,人口稠密,城镇密集的地区;西部高原山地牧业发达;丘陵山地适宜发展林业、矿业、旅游业; 2)、山地的迎风坡,有利于地形雨的形成并富水力;但地形崎岖,土层薄,可耕地面积少,且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不利耕作;崎岖的山区不利于发展交通运输,限制山区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3)、我国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东西向的山脉对寒冷的偏北风有削弱作用,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分布状况对气候、河流和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1)、有利于夏季风将海洋上湿润的空气送入内地,形成降水。

同时广大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东西自然条件差异大; 2)、决定了我国许多大河东流入海,既有利于沟通我国的海陆交通,又便于我国东西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3)、由于地势起伏大,河流的落差大,特别是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4)东部沿海地势低平,有利于海洋事业发展五、中国的气候1、中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分布、特征、成因?2、中国热量带分布和农业熟制之间的联系?3、中国一月气温分布特点?及说明原因?各地太阳辐射不均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高温多雨、冬温和少雨山顶上终年冰雪覆盖中国七月气温分布特点?及说明原因?4、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5、中国东部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读懂下图,理解南方雨季长于北方的原因)6、对中国气候的评价?东部地区雨带推移气候复杂大陆性季风雨热同期不利有利多样气候显著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特征1、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适合喜热作物——水稻、玉米种植区大大向北扩展2、雨热季节配合好,有利于树木、牧草、农作物的生长1、降水集中夏季,春旱、夏涝严重2、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3、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适合多种农作物、动植物的生长,因此我国动植物资源及其丰富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7、中国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六、中国的陆地水2、长江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长江流经省区: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省区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3、长江上中下游的开发利用及治理?我国西北、华北源于蒙古及我对国民经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季节不粤、台、琼、浙、源于热带洋面霜冻,影响生除西藏、云贵外源于西伯利亚、破坏草原,加速荒漠化,影响严重地区,有时袭至江淮地区国的沙漠,在春季随风吹袭春季沙尘暴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常出现旱涝灾害均,年际变化大,台风带来的暴雨春夏多旱夏秋多洪涝旱灾洪涝狂风暴雨带来灾害,但也可以缓解旱情闽等沿海地区的大气漩涡,西北太平洋最多夏秋季节台风严寒、大风、产、生活的我国大部分地区蒙古一带的强冷空气侵入秋末、冬季、初春寒潮带来后果影响地区形成原因发生时间气象灾害1、读地图册154~155页图,熟悉以下河流:内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主要水系:注入太平洋: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长江、淮河、闽江、珠江、澜沧江(湄公河) 注入印度洋: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2、能画出长江水系图、黄河水系图、珠江水系图(熟悉三条大河所经省区、地形区、主要支流、湖泊、沿河主要的城市)上游:源头到湖北宜昌(金沙江-川江-三峡) 特点:峡谷河流,水量充足,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开发利用:大型水利枢纽与水电站兴建(葛洲坝与三峡) 问题:水土流失(原因:水量充沛、坡陡流急、植被破坏) 问题治理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黄河流经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晋、秦、豫、鲁,9个省区,注入渤海。

黄河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5七、中国的农业1、读图记住中国九大商品粮基地?并说明南方和北方商品粮基地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2、读图记住中国五大商品棉基地?并分析不同地区棉花种植区位条件?3、在地图上找出中国主要经济作物集中分布地区?(读地图册161页)桑蚕基地------太湖平原(最大)、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 油料作物------油菜(长江流域);花生(山东40%和粤桂闽三地丘陵);大豆:北方地区 糖料作物------甘蔗:亚热带作物,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海南、 滇南、四川盆地 甜菜:中温带,松嫩平原(商品粮基地)、河套平原、新疆北部 饮料作物------茶叶:亚热带丘陵,红壤,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和浙江、湖南 水果-------柑橘:亚热带、热带,长江流域、华南苹果:温带,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热带经济作物------橡胶等,海南、云南西双版纳(东南亚为世界最大产胶区) 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闽南(泉州、漳州、厦门)主要出口产品: 花卉、蔬菜、水果种植、塘鱼、禽畜4、中国三大林区的分布和特点?东北林区——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最大天然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 林木蓄积量占全国1∕3以上亚寒带针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西南林区——西南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区、喜马拉雅山东南坡:第二大天然林区 林木蓄积量占全国1∕4以上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东南林区——东南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人工林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竹林广泛分布是一大特色 5、中国四大牧区特征?1)新疆牧区:阿尔泰山、天山地区 草场类型多样、垂直差异显著 新疆细毛羊2)青海、西藏牧区:牧草低矮,产量低;高寒牧区 牦牛、藏系羊3)内蒙古牧区:从西←东 经度地带性明显(水分差异)草场质量最好,载畜量最多6、中国四大农业区划分?及分析各农业区农业生产条件?中部干草原、荒漠草原区西部半荒漠、荒漠区草场质量好三河马、三河牛(呼伦贝尔草场)产草量低羊(宁夏滩羊、鄂尔多斯羊毛)水草条件差山羊、骆驼(阿拉善骆驼)东部东北华北旱作农业区东南水田农业区西北内陆农业区青藏高原农业区八、中国的交通运输业1、能够画出中国主要的铁路线?(参考地图册158页) 东北——“丁字形”铁路骨架 关内:“五横”“七纵”铁路骨架2、熟悉主要铁路枢纽城市和各城市经过的铁路线?上海、北京、天津、徐州、郑州、兰州、株洲、宝鸡、成都、重庆、贵阳、哈尔滨、沈阳、乌鲁木齐 青藏高原农业区西北内陆农业区东北、华北旱作农业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华北平原同商品粮基地形成条件热量不足夏季高温多雨,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旱涝、盐碱、风沙,水源不足节水农业、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利、排灌结合、引淡淋盐等新疆绿洲地带、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1、深居内陆,气候干、沙漠广大——绿洲农业、灌溉农业和放牧业2、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地形平坦,地广人稀——优质瓜果、长绒棉基地水源紧缺,冬季受寒潮影响大,土壤盐碱化、荒漠化植树造林、退耕还草、节水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1、天然草场广阔,高原山地——高寒农牧业2、河谷与高原相比,海拔低、降水多、气温较高,土壤肥沃——河谷农业3、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高产热量不足培育良种,温室大棚1、国民经济的发展2、人口和城市的分布3、科学技术的进步4、资源的分布5、地质、地貌等自然条件 随着科技发展,自然因素的限制越来越小,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 (如成昆铁路、青藏铁路、南疆铁路等的建成) 1、所经地区经济发达,运输压力大; 2、所经地区地势平坦,自然条件好;3、采用高架线路,减少占用耕地,利于高速通行5、京九线所经城市规模较小,简述其修建的意义?减轻京广线的运输压力、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加强沟通香港与内地的联系 6、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7、河流航运价值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自然和经济人文条件)?8、上海港成为中国第一大港的优势区位?港口的地理位置与交通: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点、长江的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