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有机氟材料
有机氟材料

有机氟材料的结构及其应用学生姓名:任丽丽指导老师:刘耀华(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092班太原山西)摘要: 高性能、低(无)污染是当今发展的主要趋势,氟树脂独特的结构特点使它具有很高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和耐候性,独特的电学性能,优良的表面性能和光学特性,从而使其成为可能同时具有这两项要求的材料之一。
本文主要阐述了有机氟材料的结构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尤其是在涂料和皮革工业上的应用。
指出今后皮革化学品将会向着多功能、高质量、环保型的方向发展。
另外还对国内外有机氟材料的发展做了简单的一些介绍。
关键词:氟材料结构与性能涂料皮革工业氟树脂前言:近年来,有机氟材料已经被应用于很多行业,例如涂料、皮革工业、保护文物的行业等等。
有机氟聚合物优异的耐候性、耐腐蚀性、耐玷污性、耐化学品性、斥水斥油性、绝缘性等,被广泛地应用于文物保护中。
氟系涂覆材料,由于其优异的耐侯性、耐腐蚀性、耐热性、耐化学品性、防污性、斥水斥油性及低摩擦性等优良特性,成为化工设备、海上平台、大型船舶防护等极端恶劣环境中使用的最高技术涂料。
本文将对有机氟材料的结构和应用进行介绍。
1.氟化学简介及有机氟材料的结构特点1.1氟化学概述1.1.1引言含氟化合物是当前增长最为迅速的精细化学品之一,广泛应用在材料、农药、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
氟元素被引入分子后,分子的化学性能会产生深刻的变化。
由于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有机氟化物,因此这完全是一门地地道道的人工合成的化学新领域,从而给有机化学家提供了无限机会。
1896年氟代乙酸乙酯的合成标志着有机氟化学的开始,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
在此期间,几次历史性的突破极大地促进了有机氟化学的发展,如本世纪三十年代氟利昂应用于制冷工业,二战期间曼哈顿工程的实施,五十年代高生理活性氟脲嘧啶的合成等等【l】。
氟元素具有高负电性,它形成的有机氟聚合物具有卓越的耐化学性、热稳定性,优良的介电、耐热、耐药品、不燃、不粘及摩擦系数小等性能,是综合性能极佳的合成材料【2】。
PFOS的简介

PFOS(全氟辛烷磺酸)简介偶氮染料禁令之后,近日欧盟议会又通过了一项PFOS(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禁令。
该禁令规定,欧盟市场上销售的制成品中PFOS的含量不能超过总质量的0.005%,这标志着欧盟正式全面禁止PFOS在商品中的使用。
据介绍,PFOS是目前最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它具有疏水疏油的特性,用途广泛。
PFOS可以通过呼吸和食用被生物体摄取,其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存在于血液中,其余则蓄积在动物的肝脏组织和肌肉组织中。
动物实验表明,每公斤动物体重有2毫克的PFOS含量就可导致死亡。
据德国媒体报道,10月24日,欧盟议会正式通过决议,规定欧盟市场上制成品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含量不能超过质量的0.005%,这标志着欧盟正式全面禁止PFOS在商品中的使用,该禁令的过渡期为18个月。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氟化有机物在工业生产和生活消费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同时具备疏油、疏水等特性,被广泛用于生产纺织品、皮革制品、家具和地毯等表面防污处理剂;由于其化学性质非常稳定,被作为中间体用于生产涂料、泡沫灭火剂、地板上光剂、农药和灭白蚁药剂等。
此外,还被使用于油漆添加剂、粘合剂、医药产品、阻燃剂、石油及矿业产品、杀虫剂等,包括与人们生活接触密切的纸制食品包装材料和不粘锅等近千种产品。
一、 PFOS介绍PFOS代表全氟辛烷磺酸盐(perfluorooctane sulphonate)的英文缩写,它由全氟化酸性硫酸基酸中完全氟化的阴离子组成。
术语Perfluorinated 常常用于描述物质中碳原子里所有氢离子都被转变成氟。
目前,PFOS已成为全氟化酸性硫酸基酸(perfluorooctane sulphonic acid)各种类型派生物及含有这些派生物的聚合体的代名词。
当PFOS被外界所发现时,是以经过降解的PFOS形态存在的。
那些可分解成PFOS的物质则被称作PFOS有关物质。
氟化有机硅(MQ)树脂_丙烯酸酯聚合物的性能研究

氟化有机硅(M Q )树脂/丙烯酸酯聚合物的性能研究蒲 侠,葛建芳,周新平,陈灿成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广州510225) 摘 要:以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氟化M Q 硅树脂,通过原位聚合法和共混法将氟化M Q 硅树脂引入丙烯酸酯中,制备出氟化M Q 硅树脂/丙烯酸酯聚合物,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酯聚合物引入氟化M Q 硅树脂后,疏水性能、力学性能及耐热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种方法制备的氟化M Q 硅树脂/丙烯酸酯聚合物性能略有差异。
关键词:氟化M Q 硅树脂;丙烯酸酯;疏水;力学性能中图分类号:T Q 6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12(2010)08-0001-03S t u d y o n P r e p a r a t i o n a n d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P o l y m e r s o fF l u o r i n a t e d S i l i c o n e (MQ )R e s i n /A c r y l a t eP u X i a ,G e J i a n g f a n g ,Z h o u X i n p i n g ,C h e n C a n c h e n g(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h e m i c a l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Z h o n gK a i U n i v e r s i t yo f 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G u a n g z h o u 510225,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T h e t i t l e M Qs i l i c o n e r e s i n w a s p r e p a r e d w i t h s o l -g e l p r o c e s s ,w h i c h w a s t h e n b l e n d e d w i t ho r i n -s i t u c o p o l y m e r i z e d w i t h p o l y a c r y l a t e s t o f o r m t h e f l u o r i n a t e d s i l i c o n e (M Q )r e s i n /a c r y l a t e p o l y m e r s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o f M Qf l u o r i n a t e d s i l i c o n e i n p o l y a c r y l a t e w i l l i m p r o v e t h e h y d r o p h o b i c p r o p e r t i e s ,m 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a n d t h e r m a l s t a b i l i t y .T h e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f i n a l p r o d u c t s b y t h e s e t w o p r o c e s -s e s s h o w e d s l i g h t d i f f e r e n c e . K e y Wo r d s :f l u o r i n a t e d M Qs i l i c o n e ;a c r y l a t e ;h y d r o p h o b i c ;m 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451022501000530)作者简介:蒲侠(1977—),女,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研究工作,主要方向为纳米材料。
一些有机氟化物及其用途

一些有机氟化物及其用途
有机氟化物是一类由碳原子与氟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其中至少含
有一个碳氟键。
它们具有一系列与氟原子相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因此在不同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1. 氟化聚合物:有机氟化物可用于制备氟聚合物,如聚四氟乙烯(PTFE)。
PTFE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常用于制备防粘涂层、密封材料和电线绝缘层等。
2. 氟代溶剂:氟代溶剂是具有良好溶剂性的有机氟化物。
常见的有
机氟溶剂包括三氯氟甲烷(Freon)、四氟甲烷(PFC)等。
它们被广
泛应用于化学合成、涂料、清洗剂和制冷剂等领域。
3. 医药领域:一些有机氟化物被用于医药领域。
例如,氟苯丙嗪是
一种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氟米特隆是一种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
4. 农药:有机氟化物也被广泛应用于农药中。
氟虫脒是一种常用的
杀虫剂,它对多种害虫具有高效的杀灭作用。
5. 表面润滑剂:一些有机氟化物如全氟辛基硅烷,可用作表面润滑剂。
它们可以在材料表面形成类似于蜡的润滑层,从而减少表面摩擦、防止粘连和降低材料的磨损。
总的来说,有机氟化物在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医药和农药等领域中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有机氟化物对环境和健康的潜在危害,应使用和处理时需谨慎。
三氟乙醇开发前景广阔

三氟乙醇开发前景广阔三氟乙醇指的是2,2,2-三氟乙醇,是一种重要的脂肪族含氟中间体,由于含有三氟甲基的特殊结构,因此其性质不同于其他的醇类,可以参与多种有机合成反应,尤其是用于合成含氟的医药、农药和染料。
三氟乙醇的国内外需求量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含氟精细化学品的重要的中间体之一,目前国内尚没有生产,开发与生产前景非常广阔。
一、合成技术三氟乙醇的文献合成路线较多,其中已经工业化或具有工业化前景的路线,按起始原料分主要有以下几种:1.三氟乙酰氯法以三氟乙酰氯为原料,经催化加氢还原反应得到三氟乙醇,催化剂一般选用钯/铝。
该法生产设备简单,原料转化率高、产品质量好,不足之处是原料三氯乙酰氯与副产品氯化氢分离比较困难。
合成可分为气相和液相两种方法。
气相反应可以在常压或加压下进行,液相反应必须在加压下进行。
一般情况下,三氟乙醇的收率可以达到75%-95%。
2.三氟醋酐法由三氟醋酐液相加氢还原生产三氟乙醇是国内外生产三氟乙醇的最早方法。
该法技术简单,操作方便,但三氟醋酐容易发生深度还原,生成半缩醛、酯、酸以及烃等副产物。
三氟乙醇的收率一般可以达到75%。
3.三氟醋酸法在催化剂作用下,三氟醋酸发生氢化反应生成三氟乙醇。
反应可以在气相中进行,也可以在液相中进行。
由于气相反应的反应温度高,产品收率低,工业上一般采用液相法进行生产。
催化剂选用铑、铷或铱。
其中连续固定床液相催化加氢法具有反应能力大、操作简单、原料转化率和产品收率高等特点,被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
4.三氟醋酸酯法以三氟醋酸酯为原料,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如氧化铜、氧化锌、氧化铁、氧化铬、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铝、氧化硅或这些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作用下进行反应可以制得到三氟乙醇。
该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价格低、寿命长、容易再生、催化效率高,原料转化率及选择性好等优点,不足之处在于产品三氟乙醇与生成的水易形成共沸物,分离有一定的难度。
5.三氟乙醛法在催化剂钯/碳、共催化剂脂肪类叔胺的存在下,三氟乙醛的衍生物如水合物和/或半缩醛在液相中进行催化氢化反应,可以定量地制备三氟乙醇。
非晶态含氟树脂

非晶态含氟树脂非晶态含氟树脂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较低的表面能和优异的耐化学性能。
本文将从含氟树脂的定义、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进行介绍。
一、含氟树脂的定义和特性含氟树脂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氟原子的树脂材料。
由于氟原子的特殊性,含氟树脂具有以下特性:1. 低表面能:含氟树脂的分子结构中的氟原子与周围环境形成强烈的作用力,使得其表面能较低。
这使得含氟树脂具有良好的防粘附性,能够抵抗各种物质的附着。
2. 优异的耐化学性:含氟树脂对酸、碱、有机溶剂等化学品具有较高的耐受性。
这使得含氟树脂在化工、医药、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 高温稳定性:含氟树脂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能够在高温下保持其特性不发生明显变化。
这使得含氟树脂在高温环境下具有较好的性能表现。
二、含氟树脂的制备方法含氟树脂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乳液聚合法、溶液聚合法、乳化聚合法、悬浮聚合法等。
其中,乳液聚合法是制备含氟树脂的常用方法之一。
乳液聚合法是指将含氟单体与乳化剂、稳定剂等添加剂通过乳化、聚合等步骤制备成含氟树脂乳液,然后通过热固化或溶剂蒸发等方法得到含氟树脂固体。
这种方法制备的含氟树脂具有分散性好、颗粒细小等特点。
三、含氟树脂的应用领域由于含氟树脂具有低表面能、耐化学性和高温稳定性等特性,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 抗粘附涂层:含氟树脂可以制备成抗粘附涂层,应用于锅具、管道等表面,使其具有良好的防粘附性。
2. 高温润滑剂:含氟树脂可以制备成高温润滑剂,应用于高温环境下的轴承、齿轮等摩擦部位,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
3. 耐腐蚀材料:含氟树脂具有优异的耐化学性,可以制备成耐腐蚀的材料,应用于化工设备、储罐等领域。
4. 电子材料:含氟树脂可以制备成具有良好电绝缘性能的材料,应用于电子元件、电路板等领域。
5. 医疗器械:含氟树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化学性,可以制备成医疗器械,应用于手术器械、人工器官等领域。
氟树脂种类——精选推荐

氟树脂的主要品种有聚四氟乙烯(PTFE)、聚三氟氯乙烯(PCTFE)、聚偏氟乙烯(PVDF)、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聚氟乙烯(PVF)等。
其中以聚四氟乙烯为主。
1生产方法氟树脂常用悬浮聚合、溶液聚合和本体聚合制得成型用产品,用乳液聚合制得涂料用产品。
聚四氟乙烯则多用悬浮聚合和分散聚合法生产。
悬浮聚合制得的悬浮聚四氟乙烯,系在聚合釜中以水为介质,过硫酸铵作引发剂,稀盐酸为活化剂,使四氟乙烯于0.5~2MPa压力和40~45℃下引发聚合制得白色粒料,经捣碎、研磨、干燥得到不同粒度的粉状产品。
分散聚合时需加少量分散剂(全氟辛酸铵)和稳定剂(氟碳化合物),以氧化还原体系催化剂进行引发聚合。
聚合有高压和低压之分。
高压为2MPa和25℃,低压力0.6~0.7MPa和10~38℃。
聚合所得分散液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后,于15~20℃进行机械搅拌,再经凝聚、洗涤、干燥,即得白色松散粉状产品──分散聚四氟乙烯。
分散聚合制得的含聚四氟乙烯20%左右的分散液,加入乳化剂,制得固体含量约为60%的乳白色乳状体的聚四氟乙烯浓缩分散液。
性能聚四氟乙烯可以在260℃高温下长期使用,-268℃低温下短期使用。
介电性能不仅优异,且不受工作环境、温度、湿度和工作频率的影响。
在高温下也不与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起作用,即使在“王水”中煮沸也无变化,故有“塑料王”之称。
润滑性特别是自润滑性很好,对钢的静摩擦系数仅0.02,动摩擦系数0.03,自摩擦系数0.01。
主要缺点是有冷流性,在负荷和高速条件下尺寸不稳定;刚性、耐磨和压缩强度较差,需加硫化钼和青铜粉等填料改性;耐辐照性和加工性不好。
可熔性聚四氟乙烯不仅具有聚四氟乙烯的原有特性,而且高温机械性能(250℃拉伸强度为13MPa,而聚四氟乙烯为8.5MPa)和加工性能大为改善。
氟塑料46的最大优点是加工性、阻气性和低温柔性好,耐冷流性优,但耐高低温性能比聚四氟乙烯差,耐应力开裂性能欠佳。
碳酰氟和氟化氢-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碳酰氟和氟化氢-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碳酰氟和氟化氢是有机化学中两种重要的化合物。
碳酰氟是一种与酸酐相似的有机氟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氟化氢则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具有强大的氟化能力和广泛的化学用途。
本文将会对碳酰氟和氟化氢的性质、应用以及它们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性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将会探讨碳酰氟的化学性质和主要应用领域,如有机合成反应和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然后,我们将会深入研究氟化氢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如材料制备、冶金工艺和化学品生产等领域。
随后,我们将会重点讨论碳酰氟和氟化氢之间的反应以及它们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这些反应可以通过加成、消除、取代等不同的反应机制来实现,为有机合成提供了重要的合成工具和方法。
我们将会介绍一些具体的例子,展示碳酰氟和氟化氢在构建C-F键和引入氟原子方面的优势和应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会总结碳酰氟和氟化氢的重要性和前景,并讨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
随着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领域的不断发展,碳酰氟和氟化氢作为重要的氟化合物,将会在有机合成方法学、药物研发、材料科学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将会对碳酰氟和氟化氢的性质、应用以及它们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性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旨在对读者提供对这两种化合物的深入了解和应用的启发。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聚焦于对碳酰氟和氟化氢的概述,包括它们的定义、基本性质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本文的目的,即通过深入研究碳酰氟和氟化氢的性质、反应以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探讨其重要性和前景。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碳酰氟和氟化氢的性质和应用。
首先,我们将介绍碳酰氟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其次,我们将重点讨论氟化氢的性质,探讨其在化学反应和工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篇新型化工材料第13章新型有机氟材料13.1 新型有机氟材料产业背景及其重要地位新型有机氟材料是现代新型化工材料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化工材料子产业之一。
新型有机氟材料是指含有氟元素的碳氢化合物,具有卓越的耐化学性和热稳定性,还具有优良的介电性、不燃性和不粘性,摩擦系数极小等其它许多合成材料所不及的优点,可广泛用于军工、电子、电器、机械、化工、纺织等各个领域。
从其性能和用途来分,有机氟材料可分含氟烷烃、含氟聚合物及其加工产品和含氟精细化学品。
①含氟烷烃以氟利昂为代表。
氟利昂主要是氟化的甲烷和乙烷,也可以含氯或溴。
这类化合物多数为气体或低沸点液体,不燃,化学稳定,耐热,低毒。
主要用作制冷剂、喷雾剂等,最常用的是氟利昂-11(CFCl3)和氟利昂-12(CF2Cl2)。
这类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含氟化工原料或溶剂。
如二氟氯甲烷用于合成四氟乙烯;1,1,2-三氟三氯乙烷用于合成三氟氯乙烯,也是优良的溶剂。
含氟碘代烷如三氟碘甲烷等为重要的合成中间体。
一些低分子含氟烷烃和含氟醚具有麻醉作用,并有不燃、低毒的优点,可用作吸入麻醉剂,例如1,1,1-三氟-2-氯-2-溴乙烷(俗称氟烷)已广泛用于临床。
②含氟聚合物及其加工产品主要有氟塑料、氟橡胶和氟涂料。
氟塑料主要产品包括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F4]是目前上耐腐蚀性能最佳材料之一,如耐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有"塑料王"之称。
可制成管材、板材、棒材、薄膜及轴承、垫圈等另件,广泛地应用于电气/电子、化工、航空航天、机械、国防军工等方面。
耐热性突出,使用温度为-200~+250℃、此外还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及具有不沾着、不吸水、不燃烧等特点。
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FEP,F46]的绝缘性能也相当优良。
还具有阻燃性、低发烟性和易加工性,是局域网(LAN)电缆绝缘的理想材料。
最高可以耐205℃,可作加热电缆,热电偶以及汽车高温电缆。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F40]是最强韧的氟塑料,具有极好的耐擦伤性和耐磨性。
主要用于那些既要阻燃、低发烟、耐化学介质,又要耐擦伤性和耐磨性的电线电缆。
如汽车,航空电缆和加热电缆。
聚偏氟乙烯[PVDF,F2]是一种结晶型的高聚物,熔点较低,约在160~170℃;机械强度高,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电性能良好。
还具有优异的耐候性、抗紫外线、抗辐射性能和加工性能;可做成管、板、棒、薄膜和纤维。
主要用于化工设备防腐材料、电子/电器电线、航空电线、光导纤维的外涂层、高介电常数的电容器薄膜和电热带等。
氟橡胶氟橡胶具有耐高温、耐油及耐多种化学药品侵蚀、机械强度高、密封性能好等特点,是现代航空、导弹、火箭、宇宙航行等尖端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材料。
近年,随着汽车工业对可靠性、安全性等要求的不断提升,氟橡胶在汽车中的用量也迅速增长。
氢橡胶主要包括以下产品:氟橡胶23,国内俗称1号胶,为偏氟乙烯和三氟氯乙烯共聚物。
氟橡胶26,国内俗称2号胶,杜邦牌号VITON A,为偏氟乙烯和六氟丙烯共聚物,综合性能优于1号胶。
氟橡胶246,国内俗称3号胶,杜邦牌号VITON B,为偏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三元共聚物,氟含量高于26胶,耐溶剂性能好。
氟橡胶TP,国内俗称四丙胶,旭硝子牌号AFLAS,为四氟乙烯和碳氢丙烯共聚物,耐水蒸汽和耐碱性能优越。
偏氟醚橡胶,杜邦牌号VITON GLT,为偏氟乙烯、四氟乙烯、全氟甲基乙烯基醚、硫化点单体四元共聚物,低温性能优异。
全氟醚橡胶,杜邦牌号KALREZ,低温性能优异,氟含量高,耐溶剂性能优异。
氟硅橡胶,低温性能优异,具有一定耐溶剂性能。
氟涂料目前仍以三氟氯乙烯共聚物[FEVE]涂料为主,这是种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型有机溶剂型氟涂料,在室温下可通过刷涂、辊涂、喷涂等普通涂装方法,涂覆在各种基材表面,不仅耐候性优异,而且耐溶剂、耐酸碱等防腐蚀性优良,还能改善颜料分散性和溶剂可溶性,使氟涂料具有极佳的装饰性,在飞机、跨海大桥、新干线列车、交通车辆、建筑钢结构、户外大型构筑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社会环保意识增强,各国对VOC含量的限制日益严格,开发水性氟涂料已成为氟涂料发展趋势和方向。
③含氟精细化学品主要有含氟中间体(芳香族氟化物和脂肪族氟化物)、含氟医药、含氟农药、含氟表面活性剂等。
芳香族氟化物是合成医药,农药和染料的重要中间体,目前研制开发出来的芳香族氟化物有十几大类,近千个品种。
这些氟化物绝大多数在欧、美、日有工业化生产,在我国仅氟苯类、三氟甲苯类、氟氯苯类、氟苯胺类化合物等有批量生产。
含氟医药的疗效比一般药物均强好几倍,开发最为活跃。
目前世界上已商品化和正在开发的含氟医药有近百种。
部分重要产品有:镇静剂氟哌利多;抗肿瘤药氟脲嘧啶;消炎药二氟拉松;激素类药氟氢可的松、氟氯耐德、,氟氢缩松、氟地卡松;抗心率失常药氟卡尼;抗真菌药氟康唑、氟胞嘧啶;抗癌药磷酸氟达拉宾;催眠药氟马西尼;抗哮喘药氟尼缩松;抗忧郁药氟西汀(百忧解,抗忧郁药类世界销量第一);减肥药氟拉明。
含氟农药有除草剂和氟蚜蝗、除虫脲、含氟拟除虫菊酯等杀虫剂。
含氟表面活性剂和含氟化合物处理剂含氟表面活性剂已广泛用作电子元件清洗剂、防雾剂、脱模剂和丝绸纺织工业的匀染剂、金属光泽处理添加剂等;与此同时,我国有一半以上的含氟中间体出口。
13.2 我国新型有机氟材料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世界氟材料工业经过近八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几百亿美元的市场销售额,其中氟化氢属基础化工原料,是氟利昂的替代产品,既可作为化工原料,亦可作为最终产品如制冷剂、发泡剂等;而含氟聚合物作为一类具有特殊性能的工业材料,近年来需求更大,其中聚四氟乙烯已进入成熟阶段,其年平均需求增长速度为2-3%,其它品种大多处于成长阶段,年增长速率平均为5-6%,有的甚至高达12 %。
世界氟材料主要生产国家集中在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中国。
全球含氟材料生产比例为美国33%、欧洲20-30%、日本25%,俄罗斯与亚洲占8—18%。
全球含氟材料消费比例为:美国44.5%、欧洲32 %、日本13%、中国6.5%、其他地区4%。
国际上氟材料主要生产商为7 家跨国公司(Dupont、Denyon、ICI、Atofina、Daikin、旭硝子和Ausiment),它们占了世界氟材料产量的80%,其他氟化学品的70%。
在2007年世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世界氟材料工业发展依然保持增长,证明行业前景仍被看好。
全球化购并、兼并和联合已经成为氟材料工业的当前发展特征和未来趋势,而且国际上发达国家逐渐将中国作为氟化工原料的生产基地和氟制品的销售市场。
我国萤石(生产氟材料的原材料,主要成分为氟化钙)资源丰富,有发展氟材料工业的自然优势。
我国氟材料工业起步于5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一个从科研到生产,从原料配套到加工应用制品的完整体系,具备了一定的开发能力和生产基础,成为化工产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氟材料的需求将大大提高。
从各类氟材料产品的前景来看,氟氯烷进入衰退期,其替代品如HFC-134a(1,1,1,2四氟乙烷)将出现广阔的市场;氟塑料进入成熟期,通过新技术(如纳米技术)向更广领域发展;氟橡胶进入增长期,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氟橡胶将出现巨大商机;氟涂料将随着建筑、化工产业的增长而增长。
氟氯烷的衰退和代用品的兴起氟氯烷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1987 年的《蒙特利尔协议》已明确规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在1996 年和2010 年停止使用氟氯烷类产品。
我国于1998 年正式加入了《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在蒙特利尔多边基金的援助下,从1993 年开始开展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淘汰工作,到目前为止,已获得多边基金执委会批准地赠款约5.5亿美元,将淘汰 7 万多吨消耗臭氧层物质,拆除51320 吨CFC 生产线和10568 吨哈龙生产线。
目前正在为2010 年削减100%的淘汰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工作。
随着对氟氯烷物质的生产进行限制,氟氯烷替代物市场需求巨大。
在众多的替代物中,不含氯原子的氢氟烃HFC134a,物性与制冷剂CFC12非常相似,是目前公认的CFC12最佳替代物。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HFC134a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HFC134a在我国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一方面其市场规模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005年、2010年国内市场需求量分别约为1万吨和2万吨,国外需求量2005年至少有18万吨;另一方面,国内企业还没有形成相应的生产能力,目前只有西安金珠和浙江巨化有一定的生产能力。
中心示范基地就受到同行业的好评。
汽车空调业将在2002年1月1日以后,新生产的汽车全部停止使用CFC-12为工质的汽车空调器,新的汽车空调器必须以HFC-134a为工质。
据统计,1999年新车CFC-12淘汰率已达到71.4%,2000年上半年达到78.8%。
化工行业2001-2010年每年淘汰CFC生产少至2200吨,多至6550吨,到2010年除必要用途,将停止CFC生产。
烟草行业将在2007年1月1日前逐步拆除58家卷烟加工企业共73台CFC-11烟丝膨胀装置,即1090吨CFC产量。
氟氯烷类替代品有很多种,有HFC-134a、HFC-152a、HCFC-22、HCFC-141b、HCFC-123、碳氢化合物和非共沸混合物制冷剂等。
目前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看,HFC-134a目前都是比较理想的替代物。
目前该产品在我国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一方面其市场规模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1999年中国的产量只有50~60吨,而需求量却达到2600吨,2005年、2010年国内市场需求量分别约为1万吨和2万吨,另一方面,国内企业还没有形成相应的生产能力,目前只有西安金珠和浙江巨化计划投入生产。
含氟聚合物走向成熟目前全球有氟树脂生产厂家20多家,遍布世界十几个国家。
经过20世纪80年代较快速的发展之后,目前发展速度有所减缓。
目前世界氟树脂主要生产厂家有美国杜邦公司、英国ICI 公司、日本旭硝子和大金公司等,它们的年生产能力为3000吨至2万吨不等。
从生产技术上看,含氟聚合物基础原料的氟化技术已较为完善,其中包括元素氟化技术、氟化金属氟化剂的氟化技术、无水氟化氢在催化剂存在下的氟化技术等。
同时在这些反应技术的开发中,还解决了能耐强腐蚀介质的设备材质及仪表控制问题,使之达到了工业化生产的规模。
国外含氟化合物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普遍采用色谱分析和微机检测控制技术。
在聚合工艺、聚合反应工程等方面都在不断进行系统研究。
因此,国外氟树脂品种和质量都遥遥领先。
此外,还开发了一整套后处理工艺及预烧结技术,适用于自动模塑加工粉末流动性好的品种及相关氟塑料合金等,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氟树脂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