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氟化学
0710773-有机氟化物的性质及其应用-陆佳伟

有机氟化物独特性质及其应用近年来有机氟化学研究领域的发展非常迅猛,而含氟化合物几乎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机物中的氟元素神奇地赋予了该物质独特的性质,从而一些有机物有了氟元素的帮助下展现出了独特的化学魅力。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离不开有机氟化物,以前的冰箱、灭火剂常用的氯氟烷到现在的润滑剂、液晶显示器、医用药物、农用化学药品等。
有了氟元素的帮忙,有机物的用途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
氟是一个特殊的元素,对于自然界生物圈而言,有机氟化物几乎完全是外来的。
各种生物过程完全不依赖于氟元素的代谢,但从另一个方面而言,现在许多的药物或农用化学品又至少含有一个氟原子,它们因此而有着特别的功能。
尽管氟是所有元素中最活泼的,但有些有机氟化物就如同惰性气体那样稳定的。
有机氟化物的独特性质:要介绍有机氟化物的性质,首先介绍最简单的有机氟化物——全氟碳烷,它是一种非极性溶剂。
一般情况下,直链烷烃是线性锯齿形构型。
相反全氟碳烷具有螺旋形构型,由于连接于碳链1,3-位的氟原子之间的电子及立体排斥,直链烷烃的碳链具有一定柔性而全氟碳烷的碳链是刚性的棒状分子结构,这一性质是由于1,3-位上两个CF2基团的排斥张力导致的。
由于全氟烷烃低的可极化性造成与其它碳氢溶剂的混合性很差,因此就产生了第三相,即相对于有机相和水相的氟相。
固体全氟碳烷的表面具有最低的表面能,聚四氟乙烯的表面能为18.5达因/厘米,这种材料的低摩擦和不粘性能被用于特夫隆不粘锅等其他一些用具。
这一性质与含氟量直接相关。
【1】低表面能的形成可以确定是由于氟原子紧密覆盖的表面所致,因此所有材料中观察到的具有最低表面能的是氟化石墨(C2F)n和(CF)n,它的表面能仅6达因/厘米【2】。
当一个全氟碳链上联结一个亲水基团时就得到一个含氟表面活性剂,它可以将水的表面张力从72达因/厘米降低到15~20达因/厘米。
而类似的碳表面活性剂仅能降低到25~35达因/厘米。
有机氟化物对环境的影响是由于全氟烷烃和氯氟烷烃特别的化学稳定性导致的,迄今为止CFC已经被逐步停止使用,它们的替代物也在被开发,目前包括如下几种:氢氟碳烷HFC,氢氯氟碳烷烃和部分氟化的醚等。
含氟的化学式

含氟的化学式氟元素是地壳中最活泼的元素之一,其化学性质非常独特。
许多含氟的化合物在工业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含氟化学式及其应用。
1. 氟化钙(CaF2)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广泛用于制造玻璃、陶瓷和光学镜片。
氟化钙具有很高的抗热性和光学透明度,可以增强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2. 氟化氢(HF)是一种强酸,常用于制备有机化合物。
它在合成聚合物、制造农药和药物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同时,氟化氢也是一种强腐蚀剂,需要小心使用。
3. 氟乙酸(C2H3FO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用于制造农药、杀菌剂和防腐剂。
氟乙酸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能够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4. 氟丙酮(C3H3FO)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广泛用于工业催化剂的制备。
氟丙酮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可用于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
5. 氟硼酸(HBF4)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用于电镀和电子工业中。
氟硼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腐蚀性,可用于制备高纯度的金属薄膜和电子元件。
6. 氟聚合物(例如聚四氟乙烯)是一种特殊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氟聚合物广泛应用于制造管道、阀门和密封件等耐腐蚀材料。
7. 氟化铝(AlF3)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用于铝冶炼和制造陶瓷材料。
氟化铝可与铝矿石反应,从而提取纯度较高的金属铝。
8. 氟烷(例如三氟甲烷)是一类含氟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制冷剂和灭火剂。
氟烷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能够有效地冷却和灭火。
9. 氟醚(例如二氟二甲醚)是一类含氟有机化合物,常用作麻醉剂和溶剂。
氟醚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和良好的溶解性,可用于医疗和化学实验中。
总结起来,含氟的化学式在工业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些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功能,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在使用含氟化学品时,我们应该注意安全使用,并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以防止潜在的危险。
有机氟化学及其应用

有机氟化学及其应用有机氟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中氟原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的一个分支学科。
有机氟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因此在有机合成、药物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前景。
有机氟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氟化反应的反应机理、有机氟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有机氟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等方面。
在有机氟化反应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探索不同的反应条件、催化剂和反应体系,来寻找高效、高选择性的氟化反应方法。
例如,氟代烷基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氟化反应,可以将卤代烷基转化为氟代烷基。
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实现了对不同类型卤代烷基的选择性氟代烷基化反应。
有机氟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有机氟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可以在较高温度和强酸碱条件下稳定存在。
这使得有机氟化合物在高温反应、有机催化反应和酸碱催化反应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其次,有机氟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挥发度,可以作为溶剂、萃取剂和气体传递剂等应用于化学工业和生物医药领域。
此外,有机氟化合物还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药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化学和农药化学领域。
在有机氟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反应底物和反应条件,发展了多种高效的有机氟化合物合成方法。
例如,氟代烷基化反应、烷基氟化反应和芳基氟化反应等方法可以高效地合成不同类型的有机氟化合物。
此外,还可以通过光化学氟化反应、电化学氟化反应和催化氟化反应等方法合成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有机氟化合物。
有机氟化合物在药物化学和农药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许多已上市的药物和农药中含有氟原子,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药效。
例如,氟喹诺酮类药物和氟代磺胺类药物在治疗感染疾病和抗肿瘤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此外,有机氟化合物还可以作为荧光探针、成像剂和放射性示踪剂等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
有机氟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中氟原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有机氟化物

4: 脂肪族化合物亲核氟化 -X ,-OH 的氟取代
RX + F-
RF + X-
5: 芳香族化合物的亲核氟化
席曼反应
C-H + X2 C-X + HX + H
X F Cl Br I H -105 -25 -9 +6 kcal/ mol
F2 太剧烈,以 N2稀释 , F2 : N2 =5 : 95
②
C=C 的亲电加成
C=C + X2
C-C + H
XX
X F Cl Br I
H -111 -36 -23 -16 kcal/mol
Cl + O2
一个 Cl 与105个 O3 链反应.
1958年 : J Farman (英) 提出南极臭氧空洞 1987年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43国) 1996年 :西方停止生产 Freon ,发展中国家分阶段停用.
中国 : 9万吨 5万吨
三: 分子内氟效应,化学性质
δδ
O
HN
HO
O O
N
Me 爱滋病药, 以 F 代替叠氮 N3, 生理活性大大提高.
药
受容体
药与
匹配
N3
②诱导率低 : 表现出很多物理性质, 粘着力大----. C-F 键能大 :稳定,不易取代,氧化.
电负性大 : 形成 OF2, 与惰性气体形 成 XeFn (n:2,4,6)
3 : 氟化学史
1768年 : 马格拉夫 : H2SO4 + CaF2
------------------------------------------
-CH2OCH3 除虫菊酯 (效果不佳)
当代有机氟化学

当代有机氟化学以下内容:来自于‹当代有机氟化学-合成反应应用实验›,自101页开始。
全氟烷基阴离子基本上可用于通常生成烷基或芳基阴离子一样的方法所产生,通过适当的C-H酸前体,用强碱脱质子或用还原性卤素(通常是溴、碘)金属交换,另外一种也是全氟世界所独有的方法即负离子或其他阴离子加成到全氟烯烃。
所有的全氟烷基阴离子由于受到氟取代的吸电子诱导效应(-I)而稳定,同时又受到氟原子的孤电子对对碳负离子中心的p-π电子排斥而去稳定。
对于β-氟碳负离子,负的超共轭效应可起到稳定化作用。
如果碳负离子并非处于自由的状态而是和金属(一个硬的路易斯酸),由于巨大的晶格能的释放趋向将强烈促使全氟烷基金属化物发生碎片化。
若存在β-氟原子,则将发生β-氟消除而产生末端全氟烯烃;若仅有α-氟原子,则发生α-氟消除而生成二氟卡宾,全氟芳基锂即使在低温条件下(一般-20*-40℃)也能发生消除,产生相应的芳基炔和氟化锂并伴随大量放热。
氟离子是很容易加成到全氟烯烃的,由于它将赴原子取代的SP3碳转化成SP2碳,而解除了p-π排斥引起的张力。
全氟丙烯或全氟烯烃的加成反应机理高度区域选择性的,他总是生成一个与带负电荷碳连有着最多碳原子数的阴离子。
氟离子很容易加成至全氟烯烃并生成一个碳负离子,用催化量的CsF处理全氟烯烃有时可以生成许多齐聚体的混合物。
五-三氟甲基环戊二烯阴离子生成的例子深刻反映了这种类型的反应。
它可以被应用于高度选择性的合成,例如五-三氟甲基环戊二烯基铯。
F 2C CHCF 3CF 3F 3C3CCF 33通过氟离子对全氟烯烃的加成产生全氟烷基阴离子的方法可以用于制备目的。
应用适当底物的脂肪族或芳环的亲核取代反应可选择性的引入全氟烷基。
对于芳香底物而言,离核的离去基团通常是氟离子,因此此类反应可改用催化量的氟离子。
催化剂或者是一个无机氟化物(CsF )或在一个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由全氟烯烃的还原-脱氟产生。
长链全氟烷基锂化合物的生成通常是在更低的温度(<-78℃),他们通常是现场生成并立即和相应的底物(通常为羰基化合物如醛、酮或酯)直接进行反应。
有机氟化物标准

有机氟化物标准一、定义和分类有机氟化物是指含有氟原子的有机化合物,通常也包括含有氟原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它们广泛用于医药、农药、染料、塑料、电子等行业。
有机氟化物按其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脂环族和芳香族,按其性质可分为无机氟化物和有机氟化物。
二、化学结构有机氟化物的化学结构是由碳原子和氟原子组成的,其中碳原子通过共价键与氟原子和其他碳原子相连。
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有机氟化物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醇、酚、醛、酮、羧酸、胺等。
三、物理化学性质有机氟化物具有较低的熔点和较高的沸点,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通常较低,但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则较高。
有机氟化物还具有较大的电负性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因此常用于制备高性能的化学材料。
四、制备方法有机氟化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直接氟化法:将有机化合物与氟气或氟化氢反应,直接引入氟原子。
2. 催化氟化法: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有机化合物与氟化氢反应,引入氟原子。
3. 氧化氟化法:在氧化剂的作用下,使有机化合物与氟化氢反应,引入氟原子。
4. 其他合成方法:如电化学合成、光化学合成等。
五、分析方法有机氟化物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分析低分子量的有机氟化物。
2.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分析高分子量的有机氟化物。
3. 质谱法:适用于确定有机氟化物的分子结构。
4. 核磁共振法:适用于分析有机氟化物的分子结构。
5. 其他分析方法:如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等。
六、毒性有机氟化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上。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有机氟化物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如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等症状。
因此,在使用有机氟化物时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七、环境影响有机氟化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体和土壤中。
一些有机氟化物不易降解,容易在环境和生物体中积累,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使用有机氟化物时应注意环保要求,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八、储存和使用要求由于有机氟化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和环境影响,因此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1. 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有机氟化学1

有机氟化学1氟元素: “化学元素中举足轻重的小个子”尖端材料:在军用尖端材料中,含氟材料占近一半(由于其独特优异的稳定性和其它物理特性); 医药农药:最近报道,全球新注册的医药中10%含有氟元素;新注册的农药中,40%含有氟元素。
原子电负性Pauling 原子半径 (Å) Bondi 原子半径 键能 (CH 3-X) 键长CH 3-X H 2.1 1.20 1.20 99 1.09 F 4.0 1.35 1.47 116 1.39 Cl 3.0 1.80 1.75 81 1.77 Br2.8 1.95 1.85 68 1.93 O (OH)3.5 1.40 1.52 86 1.43 S (SH)2.51.851.80651.82有机含氟材料(包括有机含氟化合物、调聚物、聚合物)的起源可以上溯到19世纪后期。
1886年法国化学家Moissan首次分离出了单质氟,随后经过了19世纪30年代的氟利昂的发现,40年代曼哈顿计划氟材料的大量使用,才在5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既有浓厚学术性又有极强应用性的一门学科。
经过了100多年的曲折发展道路,有机氟材料领域不断得到提高,深刻影响了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氟化学发展中的里程碑1886年Moissan分离得到单质氟;1892年Swarts发现了三氟化锑作用下的氯/氟卤素交换反应;1928年Midgley发明了“氟利昂”;1938年Plunkett发现了聚四氟乙烯,标志着含氟聚合物的诞生;1947年Fowler发现了三氟化钴作用下的全氟化方法;1949年Simons发现了电化学氟化方法;1954年Fried对有机含氟物质在医学上的应用的研究;1962年George Olah利用含氟物质首次发现稳定的碳正离子存在;1962年Bartlett发现了惰性气体的氟化(XePtF6);1974年Molina和Rowland对某些氟利昂破坏臭氧层的研究;1979年Margraves发现了直接氟化;2003年O’Hagan分离出了第一个氟化酶。
(整理)当代有机氟化学

当代有机氟化学以下内容:来自于‹当代有机氟化学-合成反应应用实验›,自101页开始。
全氟烷基阴离子基本上可用于通常生成烷基或芳基阴离子一样的方法所产生,通过适当的C-H酸前体,用强碱脱质子或用还原性卤素(通常是溴、碘)金属交换,另外一种也是全氟世界所独有的方法即负离子或其他阴离子加成到全氟烯烃。
所有的全氟烷基阴离子由于受到氟取代的吸电子诱导效应(-I)而稳定,同时又受到氟原子的孤电子对对碳负离子中心的p-π电子排斥而去稳定。
对于β-氟碳负离子,负的超共轭效应可起到稳定化作用。
如果碳负离子并非处于自由的状态而是和金属(一个硬的路易斯酸),由于巨大的晶格能的释放趋向将强烈促使全氟烷基金属化物发生碎片化。
若存在β-氟原子,则将发生β-氟消除而产生末端全氟烯烃;若仅有α-氟原子,则发生α-氟消除而生成二氟卡宾,全氟芳基锂即使在低温条件下(一般-20*-40℃)也能发生消除,产生相应的芳基炔和氟化锂并伴随大量放热。
氟离子是很容易加成到全氟烯烃的,由于它将赴原子取代的SP3碳转化成SP2碳,而解除了p-π排斥引起的张力。
全氟丙烯或全氟烯烃的加成反应机理高度区域选择性的,他总是生成一个与带负电荷碳连有着最多碳原子数的阴离子。
氟离子很容易加成至全氟烯烃并生成一个碳负离子,用催化量的CsF处理全氟烯烃有时可以生成许多齐聚体的混合物。
五-三氟甲基环戊二烯阴离子生成的例子深刻反映了这种类型的反应。
它可以被应用于高度选择性的合成,例如五-三氟甲基环戊二烯基铯。
F 2C CHCF 3CF 3F 3C3CCF 33通过氟离子对全氟烯烃的加成产生全氟烷基阴离子的方法可以用于制备目的。
应用适当底物的脂肪族或芳环的亲核取代反应可选择性的引入全氟烷基。
对于芳香底物而言,离核的离去基团通常是氟离子,因此此类反应可改用催化量的氟离子。
催化剂或者是一个无机氟化物(CsF )或在一个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由全氟烯烃的还原-脱氟产生。
长链全氟烷基锂化合物的生成通常是在更低的温度(<-78℃),他们通常是现场生成并立即和相应的底物(通常为羰基化合物如醛、酮或酯)直接进行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此周而复始,结果一个氯氟利昂分子就能破坏多达10万个臭氧 分子。总的结果,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O3→3O2 (氟里昂分子起到催化剂作用)
1987年英国南极测量局的大气科学家采取了国际合作方式,在南极进行了臭氧层的研 究,这项实验表明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并且逐渐扩大。这一发现震惊了科学界。
2000
2004
2004 年
南极、北极、中国青藏高原
《蒙特利尔议定书》
• 1987年9月16日,《蒙特利尔议定 书》签署,这一天被联合国指定为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26会员国, 加拿大蒙特利尔) • 《蒙特利尔议定书》旨在保护臭 氧层,为保护臭氧层打下了基础。 协议签订后一个明显的成果是逐步 淘汰氯氟碳化物。
Disadvantages Toxic, corrosive and highly reactive gas Must control the tremendous heat of reaction Requires specialized techniques and equipment
含氟生理活性物质
•据澳大利亚科学家乐观的预测, 如果《蒙特利尔议定书》继续得以 有效实施,臭氧屏障将于不久的将 来开始复原,并将于2050年前完全 复原。
氟利昂替代品
• 研究发现碳氟化合物(与氟利昂类似,只是分子中没有 氯)不会破坏臭氧层,因此,可以用作氟利昂替代品, 如今在生产中被广泛使用。 • 尽管碳氟化合物用途广泛,但是它仍旧是一种破坏力强 大的温室气体
Disadvantages Highly Corrosive, skin contact can be fatal Reacts with glass Gas (B.P. 20 oC) at room temperature
Element Fluorine (F2) Advantages Relatively cheap and commercially available Can be used for deep or selective fluorination Can react via radical or electrophilictype mechanisms
氟利昂对地球的危害(破坏臭氧层)
• 氟利昂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它是20世纪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学性质 稳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广泛 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20 世纪80年代后期,氟利昂的生产达到了高峰,产量达到了144万吨。 在对氟利昂实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利昂已达到了20 00万吨。由于它们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 仍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一小部分升入平流 层。在对流层相当稳定的氟利昂,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 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 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科学家估计一个氯原子可 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
O F OH
其它用途
Teflon
Artificial blood Florus chemistry
Freon as Refrigerant (CF2Cl2)
Rocket Propellant
Nuclear Weapon Isolate uranium isotopes (UF6 )
氟利昂对地球的危害(破坏臭氧层)
• 由于氟利昂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滞留 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停留在对流层,小部分升入平流层。 • 在对流层的氟利昂分子很稳定,几乎不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当 它们上升到平流层后,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含氯的氟里 昂分子会离解出氯原子,然后同臭氧发生连锁反应(氯原子与臭氧分 子反应,生成氧气分子和一氧化氯基;一氧化氯基不稳定,很快又变 回氯原子,氯原子又与臭氧反应生成氧气和一氧化氯基……),不断 破坏臭氧分子。 Cl+O3→O2+ClO ClO+O→O2+Cl
F2
Etch glass (HF) Toothpaste (NaF: active ingredient, prevent cavity)
Fluorined Molecules in Industry
1. Material (Manhattan Project, for military use) 2. Medicinal and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3. Lubricator …………
第四讲
氟化学及其应用
祝 诗 发
2009-12-08
本讲内容
• • • • • • • • • • • 背景介绍 含氟生理活性分子 氟利昂 高级灭火剂 抗粘材料/氟碳涂料 人造血液 氟碳相 氟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超酸(新加) 氟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反应规律 参考文献
背景介绍
பைடு நூலகம்
Fluorine
Fluorine was first identified by Karl W. Scheele in 1771 and first isolated in 1886 by the French chemist Henri Moissan.
氟利昂命名八规则
1. 个位数:氟的原子数。
2. 十位数:氢的原子数加1。 3. 百位数:碳的原子数减1(0省略) 4. 按照碳为四价的原则, 余下的为氯原子数。 5. 环状化合物, 数字前面加一个英文字母C,并用破折号隔开。 6. 当溴原子部分取代或全部取代氯原子时,则在个位数字后加 一个英文字母字母B, 再在字后面标上溴取代的原子数。 7. 有异构体存在时, 如是最对称的,在个位数字后面不需标任何 符号, 如对称性小和不对称的, 则分别在个位数字后标明a、 b、c。对称性大小取决于碳原子两边原子量相加之和的差异 性大小, 原子量差异小的先排, 差异大的后排。 8. 如不饱和烯烃化合物, 则在千位数上用数字1表示。
氟利昂的用途 • 氟利昂主要用作制冷剂
CCl3F (F11)、CCl2F2 (F12)、 CClF3 (F13)、CHCl2F (F21)、CHClF2 (F22)、FCl2C-CClF2 (F113)、F2ClC-CClF2 (F114) 、C2H4F2(F152)、 C2ClF5 (F115)、C2H3F3 (F143)等等。以上氟里昂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 或易挥发液体,略有香味,低毒,化学性质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二 氯二氟甲烷CCl2F2(F-12)。二氯二氟甲烷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 熔点-158℃ ,沸点-29.8℃,密度1.486克/厘米(-30℃);稍溶 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与酸、碱不反应。二氯二氟甲烷可由四氯 化碳与无水氟化氢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得,反应产物主要是二氯二 氟甲烷,还有CCl3F和CClF3,可通过分馏将CCl2F2分离出来。
氟利昂命名
• 饱和结构: Fn(C-1)n(H+1)n(F) • 环状化合物:FC-n(C-1)n(H+1)n(F) • 溴取代结构:Fn(C-1)n(H+1)n(F)Bx • 不饱和结构:F1n(C-1)n(H+1)n(F)
CF2Cl2 CF2BrCl CF2Br2 F12 F12B1 F12B2 F2C CF2 F2C CF2 CF2=CF2 Fc-318 F1114
Teflon
Artificial blood Florus chemistry
Freon as Refrigerant (CF2Cl2)
Rocket Propellant
Nuclear Weapon Isolate uranium isotopes (UF6 )
冰晶石
Hydrogen Fluoride (HF) Advantages Cheapest form of ‘fluorine’ Most industrial fluorine compound made using HF
氟碳涂料在国内外的发展
• 1938年,美国杜邦公司,聚四氟乙烯树脂(PTFE、特氟龙)不粘涂料:将 聚四氟乙烯以微小颗粒状态分散在溶剂中,然后以360-380oC的高温烧结成 膜,该涂层可长期在-195-250oC下使用。其耐化学品性超过所有聚合物, 主要应用于不粘涂层;如:不粘锅内涂膜、聚合反应釜内衬。 • 20世纪60年代,Elf Ato公司,聚偏二氟乙烯氟碳树脂(PVDF、Kynar500): 它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水性、耐污染性、耐化学品性,尤其用于建筑物 的外部装饰有其他涂料无法相比的优点。但由于PVDF树脂不溶于普通溶剂, 涂膜的形成需要230-250oC的高温烧结成膜,所以只能应用在有固定加工场 所的、有烘烤设备的铝幕墙板、铝型材、彩钢板等耐高温外墙装饰材料的 基材上,限制了它的使用。 • 1982年,日本旭硝子公司,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树脂(FEVE):在氟烯 烃的基础上引进了溶解性官能团、附着性官能团、交联固化性官能团、促 进流变性官能团,不仅秉承了氟树脂的所有优良品质,而且还具有在常温 下溶解于芳烃、脂类、酮类等常规溶剂、常温下交联固化等性能。使得氟 碳涂料的应用领域扩大到了不耐高温的PVC型材、塑钢型材、玻璃钢、有机 玻璃等有机材质;无法进入烘箱的大型钢板、钢结构;需要现场施工的道 路桥梁结构、建筑外墙;以及有色金属、玻璃材质、陶瓷制品、石头木器 材质等
氟利昂
由碳、氟和氯组成的化 合物称为氟利昂(CFCs), 又称为氟氯烃,是氟氯代 甲烷和乙烷的总称。
氟利昂种类及命名规则
• 氟利昂名称通常以F开头,后面跟几个阿拉伯数字组成 的符号来表示,如F112。这类有机氟化合物通常指甲烷 和乙烷的氟化衍生物。
• 该数字命名法是美国化学家Henne、Midgley、McNary 等人为了研究工作书写简便和保密起见而制定的。在三 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美国杜邦公司独家使用这个命名方 法,并用它来推销氟利昂冷冻剂产品。后来用户和各厂 家都认为这套命名方法使用方便,容易记忆, 也较科学, 征得杜邦公司同意后,都先后使用这个数字命名方法。 1957年6月3日,美国加热冷冻空调工程师协会八正式公 布这个命名方法,规定了八条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