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十六)历史

合集下载

202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一)

202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一)

202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8小题,共76分)1. 《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禅让制2. 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齐国开国国君、齐文化奠基者。

姜太公后裔代表每年到齐国故都山东临淄参加纪念姜太公诞辰祭礼。

姜太公后裔的祭祖活动与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相关()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3. 《左传·僖公》记载:“冬,(鲁禧公和晋文公等)会于温,讨不服也。

卫侯与元咺(卫国大夫)讼……卫侯不胜……元咺归于卫,立公子瑕。

”材料表明()A.分封制的仪式发生重大变化B.诸侯争霸战争受到有效遏制C.礼乐制与等级秩序得到强化D.宗法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4.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指篡政的乱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淳于越这一言论的意图是()A.普遍推行郡县制B.实行三公九卿制C.恢复宗法分封制D.用权术驾驭大臣5.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6. 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这位高官应是()A.太尉B.廷尉C.丞相D.御史大夫7. 据《汉书》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

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2020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考试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后附答案解析)

2020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考试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后附答案解析)

2020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考历史全真模拟卷(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先秦的文献和彝铭记载中屡有“宗周”的记载,《诗经·公刘》中说:“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与材料密切相关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2.战国时期某思想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下列言论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A.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B.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C.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3.“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材料中涉及的工具是A.翻车B.水排C.筒车D.耧车4.“这套制度在唐朝的政治运作中……让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政令与施政相分离,使得权力分配均衡合理且在有效监督下运行,做到理性决策,而且切实可行。

”“这套制度”主要表现为A.三公九卿制B.中朝制度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度5.“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于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

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

”下列属于“新时代的内容”的是A.格物致知B.心外无物C.天人感应D.经世致用6.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同州(陕西省大荔县)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

”这段材料表明宋代的商业A.商品种类繁多B.打破时空限制C.纸币广泛流通D.开始出现草市7.水利工程兴修是历代政府极为重视之事。

明朝时期政府兴修水利工程达2270处,清代更是多达3234处。

这从根本上说明了明清时期A.水利建设最为繁荣B.灌溉技术不断创新C.高度重视水运交通D.积极贯彻重农政策8.“近年洋货骤赢,土货骤绌,中国每岁耗银至三四千万两,则以洋布、洋纱畅销故也。

盖其物出自机器,洁白匀细,工者价廉。

2020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2020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2020 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计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诗》云:‘不愆(qi ā,n罪过之意)不忘,率由旧章。

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这主要表明作者()A. 主张礼法并用B.反对施行仁政C.重视继承传统D.强调人性本善2. 月“旦人物”是品评人物的成语,缘于汉朝的许靖、许劭,二人为当时著名贤士,开办讲坛,每月初一评论乡党,褒贬时政,评后验证,众皆信服,凡得好评之人,名声大振。

这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来,竞领二许一字之评以为荣。

这实质上反映()A. 察举制社会影响深B. 读书人极重视声名C. 社会重学风气浓厚D. 世家大族势力扩大3. 如表根据《新唐书食货志》《宋史食货志》《明实录》《中国矿物志》等编制,据此可知冶铁业()A. 官营体制的主体地位日益巩固B. 生产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C. 民营体制受官营体制沉重打压D.一定程度反映古代手工业发展4. 明太祖时,邢部侍郎茹太素上奏折,长达1.7 万字,从开头到第6 千字时,还未谈及正题,被太祖狠揍一顿。

太祖继续阅读奏折,发现其在结尾提出五条建议,采纳合理的四条,并由此命令制定文书规范,“使言者陈得失,无繁文”。

这主要体现出明朝()A. 工作作风极其简单粗暴B.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 注重简约文书提高效率D. 八股取士扼杀思想5. 1689 年,江南百姓向康熙进献《耕织图》,康熙非常喜欢,命宫廷画师重绘此图,耕图、织图各23 幅,形象地描绘稻作和蚕桑的生产过程,再现生产工具使用方法和过程,还为之作序题诗。

这主要反映出()A. 清朝推行重农政策B. 江南成为经济重心C. 清朝文学艺术繁荣D. 统治者文化修养高6. 1903 年,镇江郭礼征筹建大照电灯公司,经常镇道署呈报江苏抚院获准立案。

2020年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年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襄公二十年》记载,卫献公赐卫大夫免余60邑,免余不肯接受名分外的私邑,推辞说:“惟卿备百邑,臣六十矣。

下有上禄,乱也,臣弗敢闻。

”这说明A.中央集权春秋时期初步形成B.“礼崩乐坏”成为普遍现象C.等级制度仍有一定的约束力D.战国时期仍以贵族政治为主2.溢号是皇帝死后按照其生平事迹给予的褒贬称号,“溢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

”溢号早已有之,秦始皇时一度废止,西汉时又恢复,其后历代相沿。

这说明溢号A.真实反映了君王政治统治B.是削弱君主专制的主要手段C.旨在对君主行为加以约束D.口的是威慑天下并巩固统一3.在宋朝,李清照、岳飞、陆游、辛弃疾等创作了大量以忧国、爱民、誓死抗金为主题的词作。

从元代以后,曾经难以登大雅之堂的元杂曲、话本、白话小说为代表的市井文化却得到流传,并表现出诸多非议理学的倾向。

上述材料从侧面反映了A.文学家对社会动乱的感伤情怀B.理学对宋元社会的影响至深C.宋元时期兼容开放的学术氛围D.民族关系成为文学表达的主题4.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B.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C.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D.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5.元代王祯《农书》记载:“木奴千,无凶年。

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

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唯无凶年之患,抑亦有久远之利焉。

”作者在这里强调广种树木的作用在于A.能够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百姓生活B.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C.能够防止自然灾害,解决衣食问题D.比种粮食成本低,经济效益也会更好6.1917年4月,国务院在复众议院的咨文中表示:“下级审判厅法官所为判决,只须在法律范围以内,纵使误解法令以至判决不当,亦不能遽加以处分……此为绝对之原则。

202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高二历史试卷(后附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高二历史试卷(后附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高二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6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为了巩固统治,西周时期用血缘关系来维系统治集团内部稳定的政治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宗法制2.下图所示的分封形势出现于A.商朝B.西周C.西汉D.东汉3.“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它指的是A.都江堰B.郑国渠C.大运河D.赵州桥4.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世尊他为“亚圣”。

下列儒家思想观点中,属于孟子提出的闪耀着“民本”思想光芒的是A.“天行有常”B.“有教无类”C.“独尊儒术”D.“民贵君轻”5.汉代初年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主张“顺民之情,与之休息”。

其思想来源于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6.《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默陆,而藩国自析。

”据此可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诸侯特权B.削弱王国力量C.保证国家收入D.加强地区交流7.古书记载,南宋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

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

”这反映了当时该城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8.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A.全部销往海外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C.质量普遍不高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9.明代后期,有学者谓:江南一带,以前“四民各有定业,百姓安于农亩,无有他志……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这一现象反映了A.士、农、工、商结构被彻底打破B.自然经济逐渐瓦解C.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人们的观念D.政府放弃抑商政策10.明清之际,有一位思想家,他发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呼唤,后人将这句话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优题速享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XXX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

……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

违者科罪。

”该诏令在当时A.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B.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C.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2.XXX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

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

他这样做旨在A.推广儒家礼仪B.实现儒学生活化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3.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

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A.集权继续加强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4.表l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

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C.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D.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5.1902年,清政府官员XXX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兵士多系举人、廪贡、秀才之优秀分子”。

1905年12月22《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

江苏省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试题.doc

江苏省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试题.doc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时期“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王贰(偏重)于虢,郑伯(即郑庄公)怨王,王曰:‘无之’。

故周、郑交质。

王子狐为质於郑,郑公子忽为质於周。

”这说明当时A.出现了诸侯争霸现象B.分封制被取消C.传统政治秩序的动摇D.宗法制不再实行2.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和墨家都认为今不如昔,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甚至希望回到原始社会,这表明上述思想家A.代表没落的阶级B.都提倡了仁政和民本C.对现实政治不满D.具有共同的政治理想3.《三国演义》开篇叙述了东汉末年各地的灾害和异常的自然现象,比如青蛇降落、洛阳地震、雌鸡化雄、山岸崩裂,随后蔡邕上书认为是宦官乱政的结果。

对这种政治思想评述正确的是A.反映了儒学天人感应的思想B.最早产生于元末明初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4.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

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④大运河对本区域的交通影响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5.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

据此表可以推测①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6.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各国最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

2019-2020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中学业⽔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2019-2020年⾼中学业⽔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考⽣注意: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两部分,第⼀部分为选择题,第⼆部分为⾮选择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律不得分。

第⼀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个正确答案)1.下图勾勒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个不同阶段。

其中与③和④相对应的分别是A.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B.奴⾪社会和封建社会C.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D.奴⾪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2.世界三⼤宗教都起源于A.⾮洲B.亚洲C.美洲D.亚洲3.古希腊⼈在许多⽅⾯都胜古罗马⼈⼀筹,除了A.哲学B.⽂学C.艺术D.法律4.13世纪左右,西欧确⽴了除国王外,贵族和市民阶层也能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体制。

这⼀体制是是A.共和制B.君主⽴宪制C.等级君主制D.君主专制5.历史学家将商代的历史视为“信史”的依据是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青铜⼯艺⽇臻完善C.⽂献与⽂物相互印证D.国家特征已经形成6.“仁者爱⼈”、“⼰所不欲,勿施于⼈”的主张出⾃A.孔⼦B.韩⾮⼦C.⽼⼦D.董仲舒7.东汉末年,皇权⽇趋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战争冲击B.地⽅豪强势⼒膨胀C.外族⼊侵频繁D.“柔道”政策影响8.体现“汉化风⽓下南北民族融合“的历史事件是A.靖康之变B.清军⼊关C.唐蕃联姻D.孝⽂帝改⾰9.如果要求你在以上书⽬中找出述及鸦⽚战争的著作来阅读,应选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使古代中国⼈⾛上读书——考试——做官这⼀⼈⽣轨迹的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推举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11.“省“作为我国地⽅⼀级⾏政区的名称沿⽤⾄今,他最初设⽴于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2.在中国古代,作为⼀种怀柔远⼈和展⽰天朝威仪的对外贸易活动是D.民间贸易13.“中国王朝最后的盛世”指的是A.⽂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14.表⾯上它是希腊罗马⽂化的再⽣,实际上它是欧洲⽂化的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十六)历史★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学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

”其中“立子立嫡之制”是指A. 宗法制B. 禅让制C. 分封制D. 礼乐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立子立嫡之制”可知,该制度是宗法制所规定的嫡长子继承制,故A项正确。

禅让制是指统治者把部落首领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排除B。

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是指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保卫周王室,排除C。

礼乐制度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分封和宗法制必不可少的工具,与材料不符,排除D。

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

这一题就需要将宗法制、郡县制、分封制和禅让制作比较和区分,只有准确理解了各个概念,才可以准确作答。

2.“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反映了秦朝在地方实行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内阁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秦”、“为之郡邑”、“废侯卫”可知,秦统一之后,把诸侯们原来的国都改成了郡县,故C项正确。

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是指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保卫周王室,排除A。

宗法制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合二为一,与材料不符,排除B。

明朝确立内阁制,与秦朝不符,排除D。

3.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指A. 中国共产党成立B. 新文化运动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此后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故A项正确。

新文化运动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不符,排除B。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与材料不符,排除C。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排除D。

4.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 南昌起义B. 红军长征C. 秋收起义D. 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金沙水”、“大渡桥”指的是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这是红军长征中的战役,故B项正确。

南昌起义是在江西南昌,排除A。

秋收起义是在湖南,排除C。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役,排除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材料的关键词“金沙水”、“大渡桥”5.《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万民法》规定,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这些规定体现了A. 疑罪从轻B. 以礼入法C. 公平正义D. 礼法并重【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对特定个人进行特别规定,其目的是为了追求公平公正,故C项正确。

材料强调罗马法体现公平正义,与疑罪从轻不符,排除A。

BD项是中国古代法制的特征,而是强调罗马法体现公平正义,排除。

6.有学者说:“当新社会的曙光初露霞曦时,英国抓住机遇,领先走进一种新文明,以致后来国家都要跟在它后面,这个小岛带动了世界。

”英国领先走进的新政治文明是A. 民主共和制B. 君主专制C. 君主立宪制D. 人民代表大会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这个小岛带动了世界”“新政治文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故C项正确。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并不是民主共和制,排除A。

君主专制是指君主权力凌驾法律至上,地位至高无上,与材料不符,排除B。

D项是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

点睛:“英国领先走进的新政治文明”是答题的关键信息点;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7.美国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描述了一个繁荣的法国小镇惨遭二战蹂躏,后来因获得美国经济援助,生产生活又回复正常,与此相关的史实是A. 杜鲁门主义B. 马歇尔计划C. 尼克松主义D. 星球大战计划【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

马歇尔计划以经济手段帮助欧洲复兴经济,但是实际上是要控制西欧,以遏制苏联力量,是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故B项正确;ACD项是政治措施。

8.中国传统的农耕技术中使用的耕地工具是A. 商周的耒耜B. 西汉的筒车C. 铁犁、牛耕D. 脚踏三锭纺车【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出现牛耕,战国时期,铁犁用于牛耕;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故C项正确。

商周的耒耜不是中国传统的农耕技术中使用的耕地工具,排除A。

筒车是灌溉工具,不是耕地工具,排除B。

脚踏三锭纺车是织布工具,不是耕地工具,排除D。

9.明、清都在南京设局织造宫廷所需丝织品,这就是江宁织造。

明由提督织造太监主管。

清初仍旧。

顺治时曾由户部差人管理,旋仍归宦官之十三衙门,每年派人。

康熙二年(1663),改由内务府派员久任。

由此判断江宁织造属于A. 家庭手工业B. 民营手工业C. 私营手工业D. 官营手工业【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江宁织造生产宫廷所需丝织品,故可知是官营手工业,故D项正确。

家庭手工业生产产品一般是自己消费,与材料不符,排除A。

民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生产产品一般是流入市场,供民间消费,与材料不符,排除BC。

10.清统治者认为:“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A. 重农抑商B. 海禁政策C. 农商皆本D. 重视商业【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朝统治者把农业与工商业对立起来,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而工商业是“末业”,是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故A项正确。

海禁政策是指限制海外贸易,与材料不符,排除B。

材料反映重农抑商政策,而不是农商皆本,排除C。

D项说法与材料矛盾,材料强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

11.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

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B. 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企业C. 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限制D. 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材料中提到中国的纺织业和制针业日益衰落,制茶、缫丝等产业得到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故答案选D项。

A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是在19世纪7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企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才发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12.下表显示了1865~1905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数据(部分),该表反映了A. 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呈增长趋势B. 进口始终大于出口C. 民族独立成了中外贸易的前提D. 出口始终大于进口【答案】A【解析】根据图表,1865~1905年中国进出口都在不断增大,说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程度不断加深,故A项正确;1875年进口少于出口,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体现出民族独立,故C 项排除;除1875年出口大于进口外,其余都是进口大约出口,故D项错误。

13.1979年3月15日,瑞士雷达表首次在中国电视上播放了一条长达1分钟的广告。

同一天,上海《文汇报》上也登载了瑞士雷达表手绘插图的通栏广告。

这说明了A. 中国已经开始经济体制改革B. 中国企业开始面向国际市场C. 中国已经实行对外开放政策D. 中国开始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改革开放之前不允许资本主义的东西进入中国市场,电视和报纸登载瑞士雷达表广告,说明中国当时已经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故C项正确;经济体制改革是对内改革,故A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是1984年全面开始,故B项错误;中国开始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故D 项错误。

14.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

与走势图中从最高点到最低点变化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 1929-1933年经济危机B. 第二次世界大战C. 罗斯福新政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前,美国股市繁荣,1929年之后美国股市崩溃,发生经济危机,故股市从最高点跌到最低点,故A项正确。

美国股市从最高点跌到最低点是因为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无关,排除B。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股市趋于稳定,并逐渐上升,排除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信息与股市内容无关,排除D。

15.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A. 仁者爱人B. 忠恕之道C. 克己复礼D. 中庸之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材料当中的信息,鲁国的季氏是一个大夫,应该使用大夫的标准演奏乐舞,但是他却用了天子的标准,这违背了周礼的要求,故孔子才发出了自己的感叹,由此体现出了孔子克己复礼的观点。

故此题应选C项考点:孔子的思想点评:(1)思想核心:“仁”。

提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政治思想:①主张以德治民,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②强调“礼”,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