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导学案7.2.3
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导学1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学习目标】:1、了解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及缺乏症状。
2、加深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营养物质的类别、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难点:各种营养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食物中含有__ 、__ 、__ 、__ 、_ 、__ 等六类营养物质。
2、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是_ 、_ 、_ _ 并确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糖类、脂肪、蛋白质共同点:(1)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__ ;(2)都能为生命活动__ 。
不同点:(1)糖类:举例_ 、、_ _。
食物来源:、_ _ 、_ 。
作用:主要为__ 。
(2)脂肪:食物来源:__ 、_ 、__ 。
作用:人体的备用的_ _ 。
(3)蛋白质:食物来源:_ 、_ 、 _ 、__ 。
作用:构成__ 的主要物质,促进人体的__ ,以及受损细胞的__ 和_ ,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 __ 。
4.大约占体重60%---70%的是。
它的作用是__ 。
5、无机盐无机盐种类缺乏时症状食物来源含钙无机盐含铁无机盐含碘无机盐含锌无机盐含磷无机盐6维生素(1)、特点:不是构成细胞的_____,不为人体提供____,需要量很____,但很重要。
一旦缺乏时,会影响正常的____,甚至____。
(2)、常见种类及缺乏症:维生素A 缺乏症____食物来源于____;维生素B1缺乏症____食物来源于____;维生素C 缺乏症食物来源于____;维生素D缺乏症____食物来源于。
导学2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学习目标】:1.说出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由哪些器官组成;2.说出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部分的作用;3.阐述食物的消化的过程。
【学习重点、难点】: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消化系统的组成1.消化道:包括__ 、咽、食道、__ 、 __ 和肛门。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册)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学习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
2、掌握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3、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难点:根据生物的特征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阅读教材2—7页完成练习)1、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一般来说,生物的生活需要,生物能进行,生物能排出,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用,生物能,除外,生物都由组成。
二、课堂助学1、情景引入:举例:选一生物和非生物的标本和教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的一般方法,进行观察和比较,同时提出疑问?什么是生物?非生物?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本节课。
2、交流讨论:学生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绩,讨论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3、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学会观察:阅读课本P2页回答下列问题: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_______;观察要_______、_______和______,并及时做好________。
学习任务二:区别生物和非生物(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P3图片,分析生石花、钟乳石、机器人、珊瑚和珊瑚虫等,是否是生物?①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为什么说它是生物?②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为什么说它不是生物?为什么说机器人不是生物?请说明理由。
想一想到底什么是生物呢?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生物呢?(2)认真阅读教材P3—7结合图片完成下列问题①生物的生活需要,举例②生物能进行,举例③生物能排除身体产生的,举例④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举例⑤生物能和,举例⑥生物都有和,举例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三、诊断评价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B.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C.科学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可借助观察工具观察D.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计划,有耐心2. 仔细分析图片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3.请挑出一句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古诗A 一行白鹭上青天B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在生活中不需要呼吸 B.动物在生活中能自己制造有机物C.母鸡下蛋属于繁殖 D.植物对外界刺激不能做出任何反应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A.遗传和变异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活需要营养D.生长和繁殖6.俗话说:“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张 7.2.(3)相平衡关系相对挥发度

7.2.3 双组分理想溶液的汽液相平衡(相对挥发度)年级:高二科目:化工基础课型:新课主备人:张志伟时间:_________学习目标:1、理解挥发度和相对挥发度的概念;相对挥发度的意义;2、掌握相平衡关系的另一表达形式(含有α的表达式)及应用学习重、难点1.重点:掌握相平衡关系的表达式(含有α的表达式)及应用2.难点:相平衡关系表达式的推导过程学习用具:课本、导学案学习过程一、温故互查:1、拉乌尔定律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2、双组分理想溶液汽液相平衡关系:轻组分A的液相组成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汽相组成表达式_____________二、设问导读1、挥发度的概念[阅读课本P178,完成自学检测题1]2、相对挥发度的概念[阅读课本P178-P179,完成自学检测题2]三、自学检测1、挥发度3、相对挥发度α的几点说明:1)α=1,即y____x,此时__________用普通蒸馏方法进行分离。
2)α>1,即y____x,此时_____用普通蒸馏方法进行分离,且α愈大,分离愈_________3) α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四、巩固练习(小组合作)苯和甲苯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如下表所示,利用表中数据求:1)各温度下的相对挥发度2)各温度下的相平衡方程3)利用所得的平衡方程,根据例7-1计算结果中各点温度下的液相组成x,计算与之平衡的汽相组成,并与例7-1计算结果的y比较。
不同温度下苯和甲苯饱和蒸汽压的数据1)不同温度下的相对挥发度的计算结果填在下表2)相平衡方程3)由例7-1计算结果的各温度下x值,计算与之平衡的汽相中苯的摩尔分数y五、课后作业1)总结本节课知识点2)课本P211 思考题3.六、安全教育不在马路上踢球、跳皮筋、打闹、玩耍。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全册)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全册)
本文档是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全册),共包含800字以上的内容。
目录
- 第一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单位——细胞
- 第二章人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第三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第四章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第二单元:遗传与进化
- 第五章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 第六章遗传基础知识
- 第七章基因的转移和变异
- 第八章生物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 第三单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 第九章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
- 第十章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
- 第十一章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
- 第十二章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 第十三章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 第十四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
该文档涵盖了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的所有内容,是学生学习和复
习的好帮手。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遗传
和进化、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等知识。
同时,该文档注重生物
学的应用和实践,介绍了生物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人类
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希望本文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生物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
本导学案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全套研究导引,共包括八个单元内容,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单元:生物:揭示生命的奥秘
1. 生命的科学概念
2. 显微镜的使用
3. 细胞及其结构
4.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5.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单元:生物:生命活动与调节
1. 新陈代谢
2. 神经系统及其调节功能
3. 感觉器官及其生理生化特性
4. 内分泌系统及其调节功能
第三单元:生物:多样的生命体
1. 生物的分类方法
2. 人类及动物的五大群
3. 植物的分类
4. 菌类及生物技术
第四单元: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1. 生态基本概念
2.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3. 生态系统
第五单元:生物: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1. 光合作用
2. 呼吸作用
3. 发酵作用
第六单元: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遗传的现象及初步认识
2. DNA是遗传物质
3. RNA的主要功能
第七单元:生物:变异与进化
1. 物种的起源与分化
2. 进化的理论基础
3. 进化的证据及其支持
第八单元:生物:人类的生殖与发育
1. 人类的生殖系统
2. 性别与性的形成
3.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每个单元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训练三个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学习的内容,掌握学科知识和解题技能。
希望本导学案能够为学生在生物学习上提供帮助。
河北省石家庄创新国际学校八年级生物下册冀教版导学案7.2.1 7.2.3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生物圈(无答案)

第一、三节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及生物圈(预习展示课) 学习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生物圈的概念和组成2、能区分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环节预设:导学5,—读学15,—研学5‘—展示12’—巩固3读学积累读一读画一画记一记想一想一、要点勾画(从课本中找出下面的概念及问题答案,然后进行勾画并记忆)1、生态系统的概念。
2、生态系统包括哪些因素?3、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概念,分别主要指哪些生物?4、怎么区分地球上的六种生态系统(圈出你认为区分六种生态系统各自特点的关键词)5、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的组成(104页)。
6、生物圈的作用。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7、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积极影响如:;消极影响如:二、要点梳理__________思考1、一个装有多种鱼和水草的鱼缸能否看作一个生态系统?2、整个地球是生物圈吗?3、什么温室效应?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什么?(参考106页开眼界)4、夏天,为什么不能把宠物关在阳光照射下的汽车内?研学探究与展学提升问一问议一议讲一讲任务1、区分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任务2、105页探究竟。
生态系统动物多数细菌、真菌任务3、97页当堂练1题任务4、97页当堂练2题任务5、97页当堂练3题任务6、106页当堂练检测1、下列的哪一项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 )A.一片树林B.树林中的动物C.树林中的植物D.树林中的生物2、具有涵养水源、保护水土功能,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淡水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3、在我市的太平河里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鲫鱼B.浮游动物C.水藻D.淤泥4、在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A. 海带B. 草履虫C. 蘑菇D. 蝗虫5、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
这主要是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B.缺少生产者C.缺少消费者D.分解者很少6*、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 )A.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B.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C. 岩石圈、水圈、大气圈D.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7*、下列不属于环境污染的是()A. 水污染B. 大气污染C. 噪声污染D. 森林乱砍乱伐。
最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2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4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共2课时)第1课时——————————— 6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共2课时)第2课时————————————7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1课时————————9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2课时————————12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1课时—————————14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2课时—————————16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共3课时)第1课——————————————18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共3课时)第2课时—————————————20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共3课时)第3课时实验课—————————22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共2课时)第1课时——————————————24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共2课时)第2课时实验课——————————26第三节动物细胞(共2课时)第1课时————————————————28 第三节动物细胞(共2课时)第2课时实验课————————————30第四节细胞的生活(共2课时)第1课时———————————————32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共2课时)第2课时———————————————34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36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38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40第四节单细胞生物————————————————————————42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44第二节种子植物(共2课时)第1课时————————————————46 第二节种子植物(第2课时)———————————————————48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共2课时)第1课时—————————————— 50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共2课时)第2课时—————————————— 52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54第三节开花和结果(共2课时)第1课时———————————————56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共2课时)第2课时———————————————58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60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共2课时)第1课时——62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共2课时)第2课时——64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共2课时)第1课时———— 66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共2课时)第2课时———— 68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共2课时)第1课时—————————— 70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共2课时)第2课时—————————— 72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74参考答案————————————————————————————76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学习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预习导学】《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导学案(解析版)

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适用年级:八年级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
2.掌握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概念。
3.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4.近亲结婚的危害。
重难点: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重点)用基因显隐性的原理来解释现实生命现象。
(重点)通过基因显隐性的原理来解释现实生命现象。
(难点)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孟德尔将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得到子一代,又把子一代杂种高茎豌豆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子二代植株也有高茎的,也有矮茎的。
孟德尔对实验现象作出了解释。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如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未表现出的性状(如矮茎),叫做隐性性状。
(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
习惯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3)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例如,亲代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为DD,纯种矮茎豌豆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为dd,子代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别来自亲代双方,即Dd。
(4)子一代(Dd)的生殖细胞,有的含有D基因,有的含有d基因。
如果子一代之间交配,携带不同基因的雌雄生殖细胞结合机会均等,子二代决定豌豆高、矮茎的基因组成会有DD、Dd、dd三种,表现出的性状有高茎,也有矮茎。
可见,在子一代中,虽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它还会遗传下去。
(二)禁止近亲结婚1.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2.当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纯合时,个体表现为有病,很多在婚配或生育前就可察觉,但是,如果基因是杂合时,个体表现是无病的,却携带有隐性致病基因,婚配或生育前一般是不清楚的。
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隐性遗传病,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楼二中八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并能利用图解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 、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
3、通过对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学习,培养对科学实验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生殖过程中基因的传递图解
体细胞生殖细胞
父方:AA 受精卵
母方:aa
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1)相对性状有和之分。
(2)在相对性状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或两种。
(用大小写字母表示)(3)基因组成是Dd的,则D为基因,d为基因,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可以遗传下去。
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
二、合作探究
1、请认真阅读课本P32-33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思考
(1)著名的奥地利遗传学家,最早研究得出了基因与性状表现有关系,他认为性状有和之分。
例如,豌豆的高街霸竿对矮竿是性状,而便是性状。
(2)孟德尔的实验还证明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其基因组成有种,如果用Aa来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那么,表现为显性性状的有,表现为隐性性状的有。
(3)如果基因组成为Aa的,a控制的性状不表现,那么在遗传过程中,a是不是就会丢失?如果不是,又会怎样?
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4,关于禁止近亲结婚,并作答:
(1)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结婚。
那是因为血缘关系越他们的遗传基因也越相,如果婚配,那么致病基因相遇的可能性就越,后代得遗传病的汇率也就越。
(2)苯丙酮尿症是新生儿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遗传病,属遗传,即父母携带了这种病的基因,却没有,我国发病率约为1/16500,患儿表现为尿液有异味,且智力。
三、拓展创新
请再认真思考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思考:
1、孟德尔将杂交后的种子种下去为什么长出的植株都是高的呢?难道控制矮竿性状的基因没有传给子代吗?(通过图解来解释)
2、杂交豌豆的后代为什么高的多矮的少?
3、在《红楼梦》小说中人物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他们的爱情悲剧让读者唏嘘不已,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宝玉和黛玉结婚合适吗?为什么?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两杂种黄色米子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
A、0粒
B、30粒
C、60粒
D、90粒
2、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医学依据是()
A、近亲婚配其后代必患遗传病
B、近亲婚配其后代患隐性病的机会增多
C、人类的疾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的
D、近亲婚配有悖于伦理道德
3、关于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体细胞中的基因有显性的,则这个生物体表现为显性性状
B、生物体细胞中一旦出现隐性基因,则表现为隐性性状
C、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区分只是理论上的研究,对具体实践没什么作用
D、生物个体的性状主要由显性基因所控制,与隐性基因无关
4、人类有耳垂和无耳垂这对性状中,决定有耳垂的基因(A)是显性,决定无耳垂的基因(a)是隐性。
现有一对夫妇,一方有耳垂,另一方为无耳垂,他们生下一无耳垂男孩,请问:该夫妇的基因组成是()
A、A a和a a
B、AA和a a
C、Aa和Aa
D、a a和a a
5、在鼠中,黑色皮(B)对白色毛皮(b)是显性,一对杂交的黑色鼠交配,产生许多子代个体,它们表现型及比例最大可能是()
A、全部黑色
B、3黑:1白
C、2黑:2白
D、1黑:2灰:1白
(二)非选择题
6、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的,下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
(1)写出各个组合中两个集体的基因组成
(2)根据哪个组合能判断出显性性状?试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