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生物考点
江苏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江苏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生物学科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江苏地区的生物高考知识点广泛,涵盖了生物学的多个分支领域,以下是对江苏生物高考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细胞生物学- 细胞结构与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等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特点。
- 细胞代谢:包括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基本代谢过程。
遗传学- 遗传的分子基础:DNA的结构、复制和转录。
-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 基因表达调控: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生物进化-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自然选择、物种形成等。
- 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物种多样性的起源和进化树的构建。
生态学-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包括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环境污染、生物入侵等。
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基因克隆、基因编辑技术等。
- 细胞工程:细胞培养、组织工程等。
- 生物制药:疫苗、抗体药物的开发。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人体生理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 神经生理学: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内分泌系统:激素的分类和作用。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长发育: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生长发育过程。
-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光合作用、水分和营养的吸收。
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 生物统计基础: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 实验设计原则:对照实验、随机实验等设计方法。
生物伦理与社会责任- 生物技术伦理:基因编辑、克隆技术等的伦理问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公约和政策。
结束语:江苏生物高考知识点的总结归纳不仅涵盖了生物学的基础理论,还包括了应用技术和伦理问题,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希望以上的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江苏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汇总

江苏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汇总生物作为理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江苏的高中生物考生来说,掌握并熟练运用生物的基本知识点,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对江苏生物高考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汇总,帮助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1. 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高考生物来说至关重要。
重点关注以下知识点:(1)细胞膜和细胞壁:了解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的渗透调节机制。
(2)核膜和染色体:了解核膜的特点和功能,掌握染色体的结构和遗传物质DNA的含义。
(3)细胞器:了解常见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的结构和功能,还要了解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
2. 遗传学遗传学是生物重要的分支学科,涉及到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掌握以下知识点有助于解答高考中的遗传相关题目:(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基因的组成,掌握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
(2)遗传物质DNA:了解DNA的结构和复制方式,还要了解RNA 的作用。
(3)遗传的分子基础:掌握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理解遗传密码的概念。
(4)遗传的规律:掌握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结合定律)和多基因遗传等遗传规律。
3. 生物的能量转换生物体需要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了解生物的能量转换过程对于理解生物体的运作方式至关重要。
重点关注以下知识点:(1)光合作用:了解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和反应物、生成物,掌握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2)呼吸作用:了解呼吸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和反应物、生成物,还要了解高能磷酸化等呼吸作用的过程。
(3)发酵作用:了解发酵作用的基本过程和类型,掌握产酒酵母和乳酸杆菌的发酵作用。
4. 生物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生物体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能够维持内部稳定的物质和能量平衡。
了解生物体内部稳态调节的机制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关注以下知识点:(1)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内分泌系统的主要腺体以及分泌的主要激素。
生物江苏高考知识点

生物江苏高考知识点一、身体结构与功能1. 细胞与组织: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组织是由一组相同或类似的细胞组成,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2. 器官与器系:生物体由多个不同的器官组成不同的器系,包括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3. 生物体调节:生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实现内部环境的稳定。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传递信息,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分泌调节各个器官的功能。
二、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遗传物质: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携带着生物体遗传信息。
RNA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2. 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是DNA的功能片段,携带着遗传信息。
等位基因是同一基因位点上的不同表现形式。
基因突变和重组是遗传变异的重要原因。
3. 进化与生物的分类:生物通过进化适应环境的变化。
生物的分类包括纲、目、科、属和种等。
生物分类和进化关系密切,揭示生物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三、生物体的物质与能量交换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和蓝藻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 营养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揭示了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生物体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能量和物质的转移。
四、生物的生长与繁殖1. 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细胞的有丝分裂是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过程。
细胞分裂可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2. 繁殖方式:生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包括二分裂、孢子形成和萌发等方式。
有性繁殖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进行。
3. 生长调节: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调节和影响。
光周期、温度、水分和激素等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
以上仅为部分生物江苏高考知识点的简要介绍,生物作为一门复杂的学科,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广泛和深入。
江苏生物高考知识点归纳

江苏生物高考知识点归纳江苏省的生物高考考试,是许多学生备战的重要目标。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总结知识点,本文将对江苏生物高考的常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述。
一、细胞与分子遗传在细胞与分子遗传部分,主要包括细胞结构和功能、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遗传物质的复制、基因的表达等内容。
1. 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物质运输、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
2.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生物的组成、物质的组成、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
3. 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具有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特征,并能进行基因的遗传和表达。
4. 遗传物质的复制遗传物质复制是指DNA的复制过程,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的复制方式和过程。
5. 基因的表达基因的表达是指遗传信息由DNA转录成RNA,再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包括转录、翻译和蛋白质的合成等步骤。
二、遗传与进化在遗传与进化部分,主要包括数量遗传与分子遗传、基因组学与生物技术、进化与适应等内容。
1. 数量遗传与分子遗传数量遗传研究的是性状在个体间传播的规律,分子遗传研究的是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作用和变异。
2. 基因组学与生物技术基因组学研究的是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和进化,生物技术则是运用生物体中的遗传物质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
3. 进化与适应进化是指物种发生、变异和繁衍的过程,适应则是个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三、物质的组成和转化在物质的组成和转化部分,主要包括生物基元和物质代谢等内容。
1. 生物基元生物基元是指组成细胞和生命活动的化学元素和有机物,包括水、无机盐、有机物等。
2. 物质代谢物质代谢是指生物体对外界物质进行吸收、利用和消耗的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发酵作用等。
四、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部分,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保护、生物技术的应用等内容。
江苏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江苏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生物是高中课程中的一门重要科学学科,也是高考中的重点科目之一。
江苏省作为高考改革的试点省份,在生物考试中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对生物知识点要求较为全面。
本文将对江苏生物高考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代谢、运动、分泌、排泄等。
3. 细胞器官的功能: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物质的性质:DNA、RNA。
2. 遗传基因的分离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分离率计算。
3. 重要的遗传规律:显性、隐性遗传、半显性遗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
4. 染色体理论:雄性染色体、雌性染色体、等位基因的基因图谱等。
5. DNA的复制:半保留复制、酶的作用等。
6. 基因工程:重组DNA技术、克隆等。
7. 进化理论:达尔文进化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
三、生物的生长与发育1.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稀释生长、分化生长、开花等。
2. 动物的生长与发育:原位发生、胚胎发生、变态发育等。
3. 节肢动物的发育:昆虫的鞘翅变态、全变态、不完全变态等。
四、物质与能量的转换1. 线粒体的呼吸作用:糖代谢、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等。
2. 光合作用:光反应、暗反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等。
3. 细胞的能量供应:ATP的合成与分解。
4. 物质的转化:无机物的吸收与利用、有机物的合成等。
五、生物的调节与协调1. 植物的调节和协调:激素的合成与作用,光周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
2. 动物的调节和协调: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等。
3. 人体的调节和协调: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等。
六、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1. 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
2. 生物技术的应用:基因检测、基因药物等。
3. 人类与疾病:遗传病、传染病、诱发因素等。
4. 健康与生活方式:饮食健康、运动健康、心理健康等。
江苏高考生物全部知识点

江苏高考生物全部知识点生物是江苏高考科目中的一门重要科目,涉及很多基础概念和理论。
在考前的复习阶段,了解和掌握生物的全部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从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生物的稳态调节、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人类的生命与健康等五个方面,系统地介绍江苏高考生物的全部知识点。
一、分子与细胞分子与细胞是生物学的基础,也是江苏高考生物的重要考点之一。
这个部分主要涉及细胞的组成与结构、细胞内外物质的运输、细胞的代谢及能量供应等。
首先,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共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而真核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核。
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集合体,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核是细胞内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
其次,细胞内外物质的运输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的重要过程。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道和运输体可以实现物质的主动和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是指物质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被动运输是指物质沿浓度梯度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
最后,细胞的代谢和能量供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通过吸收有机物和无机物来进行代谢,其中最重要的代谢过程是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可以分为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可以产生大量能量供细胞使用。
二、遗传与进化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江苏高考生物的重点考点。
这个部分主要涉及基因的组成和结构、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基因的变异与基因工程等。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由DNA组成,包括密码子和非密码子两个部分,密码子决定了蛋白质的合成,非密码子具有调控功能。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是指基因经历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最终表达为蛋白质。
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将一个DNA分子复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转录是指将DNA的信息转录成RNA分子;翻译是指将RNA的信息翻译成蛋白质。
江苏高考生物知识点分值

江苏高考生物知识点分值江苏高考生物科目是理科类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考生来说,了解生物知识点的分值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通过对重点知识的分析和学习,考生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考试成绩。
下面将重点探讨江苏高考生物知识点的分值及其重要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生物知识点的分值分布。
根据往年的高考试卷,生物科目的知识点分值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与变异、种群与环境的关系、人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生物技术与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物质的交换与能量转化等。
其中,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与变异、种群与环境的关系三个方面的知识点分值较高,涵盖了高考生物的核心内容。
对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而言,考生需要重点学习细胞膜、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点。
这一部分的知识点分值较高,主要是因为细胞是生物活动的基本单位,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理解其他生物学知识。
在考试中,考生可以通过掌握典型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遗传与变异也是考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基础,并且与人的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
在这一部分的考试题目中,经常会出现染色体结构、基因变异和变异与遗传病的关系等内容。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遗传与变异题目。
种群与环境的关系也是生物知识点中的重点内容。
生物是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了解种群与环境的关系有助于理解生物的适应性和演化过程。
在考试中,种群与环境的关系知识点往往与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分布有关,考生要着重了解种群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
除了以上重点知识点外,其他方面的知识点虽然分值不高,但同样需要考生重视。
人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生物技术与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物质的交换与能量转化等都是考试中的常见题型,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整体提高分数。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高效的学习计划。
江苏生物高考知识点新教材

江苏生物高考知识点新教材近年来,中国高考改革不断推进,各个省份也纷纷调整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江苏省作为高考改革的先行者之一,生物科目也进行了调整,新增了一些知识点,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一、细胞生物学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物新教材强调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理解。
学生需掌握细胞的基本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结构的形态和作用。
2. 细胞的代谢过程:新教材注重对细胞代谢过程的探究。
学生需了解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物质运输、物质转化等基本代谢过程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分子基础:生物新教材突出了基因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学生需理解DNA、RNA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基本遗传现象。
2. 遗传的规律:新教材对遗传规律进行了详细阐述。
学生需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连锁与重组、基因互作和基因突变等遗传规律的原理和应用。
三、生物技术1. 生物工程技术:新教材对生物工程技术进行了全面介绍。
学生需了解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其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2. 生物材料技术:生物新教材对生物材料技术进行了扩充。
学生需了解生物材料的特性、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以及与传统材料的比较和优势。
四、生态环境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新教材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详细刻画。
学生需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规律,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平衡。
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新教材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有所强调。
学生需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五、生物多样性1. 物种多样性:新教材对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拓展。
学生需了解物种形成和灭绝的原因,以及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方法。
2. 遗传多样性:新教材对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进行了深入阐述。
学生需了解遗传多样性的测定方法和保护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考点重点难点疑点热点焦点归纳考点重点难点疑点热点焦点一: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一、各种元素相关知识归纳化学元素能参与生物体物质的组成或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N就植物而言,N主要是以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2-、NO3-)的形式被植物吸收的。
N是叶绿素的成分,没有N植物就不能合成叶绿素。
N是可重复利用元素,参与构成的重要物质有蛋白质、核酸、ATP、NADP+,缺N就会影响到植物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N在土壤中都是以各种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如NH4+、NO2-、NO3-等。
无机态的N在土壤中是不能贮存的,很容易被雨水冲走,所以N是土壤中最容易缺少的矿质元素。
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P参与构成的物质有核酸、ATP、NADP+等,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
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
P对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必需的,但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
在一般的淡水生态系统中,由于土壤施肥的原因,N的含量是相当丰富的,一旦大量的P进入水域,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就会出现“水华”现象,故现在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Fe2+是血红蛋白的成分;Fe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稳定的、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故Fe是一种不可以重复利用的矿质元素。
Fe在植物体内的作用主要是作为某些酶的活化中心,如在合成叶绿素的过程中,有一种酶必须要用Fe离子作为它的活化中心,没有Fe就不能合成叶绿素而导致植物出现失绿症,但发病的部位与缺Mg是不同的,是嫩叶先失绿。
I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Mg是叶绿素的构成成分;B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有利于受精作用;Zn有助于人体细胞的分裂繁殖,促进生长发育、大脑发育和性成熟。
对植物而言,Zn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
如催化合成吲哚乙酸的酶中含有Zn,没有Zn就不能合成吲哚乙酸。
所以缺Zn引起苹果、桃等植物的小叶症和丛叶症,叶子变小,节间缩短;Na+是维持人体细胞外液的重要无机盐,缺乏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甚至昏迷等症状;K+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还能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的兴奋性,缺乏时心肌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Ca是骨骼的主要成分,Ca2+对肌细胞兴奋性有重要影响,血钙过高兴奋性降低导致肌无力,血钙过低兴奋性高导致抽搐,Ca2+还能参与血液凝固,血液中缺少Ca2+血液不能正常凝固。
二、细胞亚显微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点归纳1.动、植物细胞一般均有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高等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特有的细胞器是液泡、叶绿体。
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低等植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低等动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是液泡。
能合成多糖的细胞器有叶绿体、高尔基体。
2.具有膜结构的是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等。
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核膜、线粒体、叶绿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
没有膜结构的是细胞壁、中心体、核糖体等。
3.能产生水的细胞结构有线粒体(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核糖体(脱水缩合)、叶绿体(暗反应)、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细胞核(DNA 复制)。
4.与蛋白质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运输)、高尔基体(加工、分泌)、线粒体(供能)。
需说明的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装配机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合成某些专供运输到细胞外面的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等;而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主要供细胞内利用。
内质网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
高尔基体本身没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但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
5.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供能)、核糖体(合成载体蛋白)。
6.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或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光能转换:光能一电能一活跃的化学能一稳定的化学能)、线粒体(化能转换:稳定的化学能一活跃的化学能)。
7.储藏细胞营养物质的细胞器是液泡。
8.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9.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或有相对独立的遗传系统的半自主性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行为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10.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间期蛋白质合成)、中心体(由它发出的星射线构成纺锤体)、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线粒体(供能)。
11.含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有色体(类胡萝卜素等)、液泡(花青素等)。
另外,在能量代谢水平高的细胞中,线粒体含量多,动物细胞中线粒体比植物细胞多。
蛔虫和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无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
需氧型细菌等原核生物体内虽然无线粒体,但细胞膜上存在着有氧呼吸链,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蓝藻属原核生物,无叶绿体,有光合片层结构,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高等植物的根细胞无叶绿体和中心体。
附着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为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等。
12.原核细胞:无核膜,无大型细胞器,有核糖体,一般为二分裂。
由于无染色体,因此不出现染色体变异,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13.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结构形式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核仁、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液泡。
三、“蛋白质”知识小专题复习建议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高分子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有关蛋白质的知识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知识点。
在高中课本中有许多章节都讲述了有关蛋白质的知识,复习时我们可将蛋白质列为一个小专题进行复习。
冲刺阶段,除选做一些该小专题的练习题(如专题训练题)之外,还应该建立好专题的知识体系:1.教材中和蛋白质有关的知识点归纳:2.自然界常见蛋白质的成分(1)大部分酶: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除少数的酶是RNA外,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
(2)部分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其成分为蛋白质。
(3)载体:位于细胞膜上,在物质运输过程中起作用,其成分为蛋白质。
(4)抗体:指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等细胞外液中。
(5)抗毒素:属于抗体,成分为蛋白质。
一般指用外毒素给动物注射后,在其血清中产生的能特异性中和外毒素毒性的成分。
(6)凝集素:属于抗体,成分为蛋白质。
指用细菌给动物注射后,在其血清中产生的能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成分。
另外,人体红细胞膜上存在不同的凝集原,血清中则含有相应种类的凝集素。
(7)部分抗原:引起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某些抗原成分是蛋白质。
如红细胞携带的凝集原、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的衣壳,其成分都是蛋白质。
(8)神经递质的受体:突触后膜上存在的一些特殊蛋白质,能与一定的递质发生特异性的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激起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或发生抑制。
(9)朊病毒:近年来发现的,其成分为蛋白质,可导致疯牛病等。
(10)糖被: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有保护、润滑、识别等作用。
(11)单细胞蛋白:指通过发酵获得的大量微生物菌体。
可用作饲料、食品添加剂、蛋白食品等。
(12)丙种球蛋白:属于被动免疫生物制品。
(13)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线粒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呼吸色素,由一条大约含有110个氨基酸的多肽链组成。
(14)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均为蛋白质。
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下,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起到止血和凝血作用。
(15)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的含Fe2+的蛋白质。
其特性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16)肌红蛋白:存在于肌细胞中,为肌细胞储存氧气的蛋白质。
(17)干扰素: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可溶性糖蛋白。
正常情况下组织或血清中不含干扰素,只有在某些特定因素的作用下,才能使细胞产生干扰素。
(18)动物细胞间质:主要含有胶原蛋白等成分,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用胰蛋白酶处理才能获得单个细胞。
(19)含蛋白质成分的实验材料:黄豆研磨液、豆浆、蛋清、蛋白胨、牛肉膏等。
3.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1)化学组成和结构可表示为下图。
可联系的内容有:组成蛋白质的化学元素、基本单位;氨基酸的概念、种类、结构通式、缩合成肽的过程;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数和控制合成蛋白质的基因中碱基数的关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症、病因;由肽链形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结构特点——多样性。
4.蛋白质的性质(1)两性。
可联系的内容是:蛋白质分子结构中有游离的一NH2和一C00H。
(2)盐析。
可联系的内容是:蛋白质分子直径为10-7m~10-9m,具有胶体的性质;蛋白质的分离和提纯。
(3)变性。
可联系的内容是:高温消毒灭菌;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凝结,使人中毒。
(4)水解反应。
可联系的内容是:人体内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5)显色反应。
可联系的内容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产生紫色反应;一般有苯环存在的蛋白质分子与浓硝酸作用时产生黄色反应。
(6)被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般的气味。
可联系的内容是:毛织品、真丝织品及羊角梳鉴定。
5.蛋白质的功能(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2)调节细胞和生物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
可联系的内容有: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酶的特性,酶受温度和pH的影响;胰岛素的产生及其主要生理作用;生长激素的产生及其主要生理作用。
(3)其他作用。
可联系的内容有:运载作用——载体;免疫作用——抗体;运输作用——血红蛋白;运动作用——肌肉蛋白。
6.蛋白质的代谢蛋白质的代谢,可用下图表示。
可联系的内容有:蛋白质的化学性消化过程及部位;氨基酸被吸收的方式、途径;蛋白质的中间代谢(在细胞内);蛋白质代谢与糖代谢、脂肪代谢之间的关系。
7.蛋白质的应用(1)生物学意义——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2)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可联系的内容有:动物的毛和蚕丝的成分都是蛋白质,它们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动物的皮经过鞣制后,可加工成柔韧的皮革;白明胶是用骨和皮等熬煮而的,可用来制造照相感光片和感光纸;牛奶中的蛋白质一一酪素除做食品外,还能和甲醛合成酪素塑料;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酶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医药、制革、试剂工业上。
四、高中生物知识体系中的“水”1.水的存在(1)细胞中的水水是活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约占细胞鲜重的80%~90%,在干种子和休眠时的种子中含水量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