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合集下载

浅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

浅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

浅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关键词】英语文化教学策略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并展现教材中的英语文化素材,将文化与语言教学有机结合,创设文化交流场景,使学生理解英语文化,获得跨文化的认同感,在中外文化的对比中,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和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初中英语文化意识课程目标的内涵及意义英语新课程目标中把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课程目标之一,认为文化意识不仅是指对异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而且包括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觉察和反省。

教师要宏观把握英语教学的文化意识课程目标,从传统的注重语言知识转变为重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使学生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增强跨文化意识,最终达到文化意识课程目标的要求。

文化意识作为英语教学的课程目标,有利于学生跳出本民族汉语言文化价值观的束缚,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获得语言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并逐渐将这些有意识的文化内化为自身一种无意识的文化感知,实现文化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的策略1.把握认知特点,激发文化习得动力语言文化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是学生在感受母语与目的语文化冲突的过程中,实现行为、态度、认知重新构建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认知特点和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自我调节思维活动及情感的表达,提高学习英语文化的动机水平,自觉地融入文化学习,使学生在英语语言与母语的文化冲击中内化文化信息,构建文化意识。

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3“Halloween”时,我先从我国一些传统节日的习俗说起,在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涨之时,投影万圣节的图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What’s the story about the festivals?和How to celebrate the festivals?这样,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不仅对万圣节的由来、时间、装饰、饮食、活动等有了清晰地了解,而且能感受到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拓宽学生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视野,加深对文化的理解感悟和认同。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意识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意识

英语会话 比赛等活动 ,为学生创设 良好 的学习英语文化背景知
识 的学 习环境 , 让 学生 切身体验外 国文化 。
与此同时还应当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比如阅读英美优秀文学作品阅读英语报刊杂志等并且要积极地引导学生积累阅读中的文化知识以便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英语词汇的外延及内涵理解西方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在初中英语教学 中如何渗透文化意识
江 苏省 阜 宁县 罗桥 初级 中学 邓 照清
以后 的 学 习及 发展 奠定 坚 实 的基 础 。

为在 西方国家 , 除了一些特殊情况 , 一般称 呼应 当直接用“ Mr s ” “ Ms ” “ M r ” “ Mi S S " 加上家庭名字 即可 , 而不会 用我们 中国人常用 的方式 。另外 , “ Wh a t i s y o u r n a me ?” 在英语教材中有着相 当高
在初 中英语 阅读 中 ,语言知识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个很重要 的因素 。只有 将语言放置在一定 的文化环境 中, 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其内涵。 所 以,在阅读 中 ,教师应 当帮助学生系统 地掌握一定 的文化知
识, 全 面了解英语 国家的传统风俗 、 历史文化 以及人们 的生活方
式、 思维 习惯等 , 以便更好地把握整个篇章的内涵 。在英语课堂 与此 同时 , 还应 当正确地指导学 生进行广泛 的课外阅读 , 比如阅

多途 径 地 渗 透 文 化
渗透文化 意识 的途径并不是单一 的, 而是 多种多样 的, 比如
英语 广播 、 英语角 、 英语 电影 电视等 。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途径
活跃 学 习气 氛 , 强 化 学 生 的 文 化 意识 。一 方 面 , 教 师 可 以在 教 学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J ● ● J● ● j J● ◆ ● 川 ¨ ◆ ● J ¨● ● J● J J J●
语 言 学 习 究竟 有 什 么 意 义 ,许 多学 者 对 这 个 问题 都 有 过 精 辟 的
阐 述 。著 名 的语 言 教 育 家 拉 多 ( a o 认 为 : 不 懂 得 文 化 的模 式 Ld ) “ 和准 则 ,就 不 可 能 真 正 学 到语 言 ” 。人们 在使 用 英 语 交 际 时 , 尽
L n ug 1 2 ) 书 中 就 指 出 : a g ae(9 1 一
“ 言 的背 后 是 有 东 西 的 ,而 且 语 言 不 能 离 开 文 化 而存 在 。 ” 语 文
化 意 是 指 英 语 学 习 者 通 过 学 习和 培 养 所 具 有 的 在 学 习 、 解 、 理
交 际 中 ,特 别 是 在 交 际 实 践 中对 语 言 上 所 表 现 出的 文 化 差 异 现
英 语 的 机 会 ,鼓 励 学 生 广 泛 地 利 用 校 外 资 源 。 例 如 : 教 学 完
G et g ,n ou t n 内 容 后 , 让 学 生在 课 后 或 是 家 里 扮 演 各 r i s It d c o s en r i 可 种 角色 , 习语 言 。如 : 学 师 生 问 好 : o d m r i 练 教 G o o n n g,by n osa d g l, od m ri rM … 。学 生 向老 师 问好 时 , 是 向 一个 老 i s G o o n M / s r u g 只 师 问好 , 如换 了 一 个 老 师 也 许 又 不 知 道 该 如 何称 呼 了 ; 有 , 假 再 老 师 说 的 话 如 何 自然地 让 学 生 运 用 呢 ? 为此 , 让 学 生扮 演 老 师 我 的 角 色 向 其 它 学 生 说 : G o on g b y ad g l ”其 它 同学 “ od m ri , o s n i s n r.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一、教什么“文化”成功的英语交际不仅需要语言知识,而且需要文化知识。

对中学英语教学而言,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教学中要注意中西方文化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异同。

很多学生认为,学英语只要学好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

而事实上,即使是词汇量非常大,语音、语调、语法都没有问题,若不了解西方文化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常识,在交际中还是会出现不得体的言行。

例如:在汉语称谓中,职务、部分职业和职称均可被列为头衔,而英语中则不然,如英语中就没有teacher wang (王老师)这种称呼。

第二,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意识到词汇的不同的文化内涵。

如linell davis所说的那位女士由于不了解“责任”一词中英文的不同文化内涵而词不达意。

再如“dog”一词在英语中,尤其在英语谚语中,往往隐含褒情善意,这时它的字面意义发生了转化,用来喻指某种人,相当于fellow。

如:a lucky dog(幸运儿),what a lazy dog you are(你这个家伙真懒)!但在汉语中,“走狗”,“哈巴狗”等,都含有贬义。

而中国人对“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但西方人对“dragon”却没有好感,他们认为它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是灾难的象征。

第三,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了解一些中西方文化基本的价值观。

价值观念是任何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们所回避不了的指令、是人们行为的规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处事的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的标准等等。

了解一些中西方文化基本的价值观有助于学生理解西方人的某些行为方式。

在当今中国社会,尽管传统的群体主义已远远超过了它原有的意义,但人们对集体或群体仍有很强的归属感。

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群体取向和他人取向。

在群体取向影响下,中国人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在必要时可以忽略,可以牺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英 语 教 学 中 的 文化 指 的是 目标 语 言 国家 的 历 史 地 理 、 风土 人 在课堂教学 中 , 要充分挖掘西方传统节 日的文化 内涵 , 调动学生专
情、 传 统习俗 、 文学艺 术 、 行为规范等。 语言是文化传播 的主要途径 习异 国文化的积极性 。中国的传统佳节在学生印象 中应该是 比象 也是文化传 承的重要载体 。而文化寓于语 言 , 语言不能独立 于文 熟悉的 , 而对西方传统的圣诞节 、 万圣节 、 感恩节等重要节 日, 可 化之外 。因此 , 要掌握英语这 门语言 , 就必须理解英语 中所蕴 含的 利用一些 图片或者录像等形象地 展示给学生看 , 有助 于学生更 汤 文化 ,英语文化的渗透对于初 中英语教学尤为重要 ,对文 化的了 入地 了解传统节 日文化。
治 学 之 法
2 0 1 3 一 O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文/ 浦 晓红

要: 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中, 一个 明显的特 点是增加 了很 多关 于英语 国家的社会 文化背景知识 、 风俗 习惯 以及 社交足
维方式的 内容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 学过程 中要深刻挖掘英语教材 中的文化信息 , 帮助 学生学 习课文 中所渗透 的英语文化 , 引导- q 生注意比较英美 文化 与中国文化的异同。从初 中英语教 学过程 中所涉及 的文化进 行挖掘, 分析其 内在 的文化含 义及其如何在初 中英诟 课堂教学 中渗透透英 美文化展开教学, 让教师懂得在 初中英语课 堂教学 中, 既要 重视语言知识 的传授 , 又要加强跨文化意识的渗透 。t 学 生认识到英语学 习的意义和价值 , 体验英语学 习的乐趣 。 关键词 : 初 中英语教学; 文化渗透; 文化意识
知 识 融 入 教 学 实践 中 去 。 三、 比较 中西 文 化 差 异 。 渗 透 课 堂 英 语 教 学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现象,探讨如何在教育过程中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际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通过分析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英语教育中文化渗透的方式,我们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如文化故事、多媒体资源利用等。

本文强调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现代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

最后,本文提供了一些建议,以促进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育;文化渗透;跨文化交际引言: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际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变得愈加重要。

初中英语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阶段,应该更加重视文化教育的渗透和融合。

本文将深入研究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现象,探讨如何在教育过程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文化认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文化渗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与方法文化渗透是现代教育中一个备受关注的教学方法,尤其在初中英语教育中,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文化渗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有助于培养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

本部分探讨文化渗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并介绍一些实际的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这一方法。

1.1意义:(1)培养跨文化意识: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涉及到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背景。

通过文化渗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习惯,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文化敏感度。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增强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2)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文化渗透能够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习语言,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通过学习与文化相关的词汇、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学生能够更自然地运用语言,避免了机械记忆和死板的语言教学。

(3)增强学习动力:文化渗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动力,因为他们对了解其他国家和文化感兴趣。

这种兴趣有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有耐心和毅力去掌握英语。

1.2方法:(1)教授地道的口语表达:在课堂中引入地道的口语表达,例如俚语、习惯用语等,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日常交流中的真实用语。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及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对策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及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对策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及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对策1. 引言1.1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及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In the teach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ultural penetr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Cultural infusion in English teaching can broaden students' horizons,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promote mutual respect among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It can also help students develop empathy, tolerance, and appreciation for diversity.2. 正文2.1 提倡多元文化教育提倡多元文化教育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及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一环。

多元文化教育旨在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帮助他们建立开放包容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各种文化背景的素材和教学资源,让学生接触到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

通过播放来自不同国家的音乐、展示各地道地的美食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带来的乐趣和魅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例如组织文化交流展览、举办文化主题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促进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通过提倡多元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仅获得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打开心灵的视野,促进全球化时代的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策略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文化影响着语言的发展,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决定了学习外语不能单纯的学习语言知识,必须注重外语的文化内涵。

而要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必须注重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该放在与语言知识与技能培养同等重要的位置。

长期以来我们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对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一直没能得到重视。

教师往往很重视中学生的语法,语音,应试技巧等的应用,而忽略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导致学生在真实的语言交际能力中常常出现中文式英语。

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文化意识,初中英语教学,渗透英语作为当今最流行的语言,被广泛使用,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语言技能。

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一门语言的过程,也是与来自另一种文化的人接触的过程。

语言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决定了外语学习不能简单地学习语言知识,而须注重外语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利用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渗透1、通过词汇教学传播文化意识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文化负荷最大的部分。

词汇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许多词语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词汇来渗透学生的文化背景。

例如,在古代,皇帝会称自己为“天子真龙”。

我们也会称自己为“龙的后裔”。

龙在中国文化中是权威的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财富和未来。

它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英语中,“龙”这个词的意思是凶猛的长翅膀的怪物、魔鬼、鼩鼱等。

西方国家的人害怕龙,把他们视为不祥的动物。

龙在英语词汇中是一个贬义词。

再比如,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我们经常用它来做一些不好的比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区分这些词语,并比较中西文化差异。

2、通过阅读文章传播文化徐国章教授曾经说过,只有通过阅读,你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练习,享受学习外语的真正好处。

而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我们的文化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意识渗透
论文摘要:文化与语言有看紧密的联系,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不同的民族有若不同的文化背景,这导致中西方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也为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扰,要克服这种阵碍就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社会文化能力。

本文分析我国初中英语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丈化意识的策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行文化教学是由于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所决定的。

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英语语法、词汇、语音等基本的英语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以及思维方式,这样学生才能准确的理解和使用英语。

1初中英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只注重语法、词汇、翻译等知识的讲解,而没有考虑到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学习,教师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只要学会外语,就一定能正确使用,殊不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某种文化下,我们认为很合理的一句话,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可能被视为无礼。

这就使得学生不能准确的利用英语进行交流,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缺少一定的积累。

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
接受老师讲解的东西,没有有效的进行情景设置,模仿实际的语言对话,学生缺少语言学习环境和适当的训练,不能体会英语语境交流中中西文化的差异,不能准确的利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2)重视英语知识的传授,忽视文化知识的渗透。

目前在我国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表现在英语词汇、语法、阅读和听写儿方面的教学,而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很少涉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依旧使用以前的中式思维方式去学习英语,很难准确的理解英语语句的现实意义。

(3)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学生和老师都围着考试、升学转。

在课堂教学过程,教师所讲授的都是与考试有紧密联系的语法、词汇知识,而与考试无关的西方文化则是置之一旁,虽然学生的应试成绩有很明显的提高,但文化知识面不广,不能很好的利用英语进行交流,造成了我国当前初中学生的“哑巴英语”的现状。

2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策略
2.1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的原则
在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准确理解英语表达的意思,就要让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个初步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遵守以下两个原则,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导入作相关的取舍。

(1)实用性原则。

对初中生来说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基本是与日常交际相关联的内容,因此我们在进行文化导人时,要围绕这些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去除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让学生反复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循序渐进原则。

初中生有自己的年龄特点,他们受自身知识和认识能力的影响,对新鲜事物有一个由浅人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的认知过程,我们在对其讲授英语国家文化背景时也要遵守这个原则,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2.2初中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策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导人英语国家文化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面,具体的方法和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创设情景对话的文化语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最容易发生的就是用语错误,这不仅是交际用语的使用规范和礼仪习俗造成的,更重要的是受英语国家文化背景语境因素的制约。

我们通过创设情景对话就是要让学生记住相关的交际用语,接收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利用适当的对话训练,鼓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减少“哑巴英语”的形成。

(2)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文化教学。

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通过对比本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两种文化的异同,突显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刺激学生对差异的敏感度,主要可以从价值观、思维方式两方面去对比,比如谦虚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交往的过程中别人赞扬自己时,自己却会谦虚一番:哪里、哪里,很一般了。

而在英语国家里当别人赞扬自己时都会很开心的说"Thank you",如果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交谈时,中国人拒绝赞扬,会让对方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导致交际失
败的。

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说明让学生充分认识文化差异,使学生客观、理性的对待中西文化的不同特征,加宽文化知识面,才能正确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3)引导学生阅读西方文化材料。

初中英语教学的课时有限,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很难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要求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大量阅读西方英语材料,从作品中吸收西方文化知识,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还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阅读的文化材料进行交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4)展开研究性课程,加宽学生知识面。

研究性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不同的课题展开研究,从而获取知识。

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几个课程选择,比如①西方人的幽默。

②英汉谚语的对应;③中、西方人日常用语的差异等课题展开研究。

教师根据学生的选题,把学生组合起来帮助他们制定研究计划,让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分头去收集材料,最后集中在一起整理,相互讨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很多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加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利于学生加强交流,启发思维,共同提高。

总之,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化,只有在了解了对方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跨文化交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给学生创设跨文化交流的情景对话,引导学生阅读西方文化材料,开设研究性文化课程,都是为了扫清学生英语学习的障碍,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也是当今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学的根本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