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话
洪洞“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移民记忆与历史真实从明嘉靖年开始,“大槐树”开始出现在关于移民的传说中,成为北方人群对祖先历史的集体记忆,并经过清初的修谱牒、碑文逐渐凝结为一个精神意象。
至清末民初,作为中国移民史上辐射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移民发源地,“大槐树”已经不再是山西移民的家园象征,而成为现代民族主义话语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济南“槐荫”得名便来自洪武年间的大移民,槐荫人对山西洪洞大槐树有深厚的感情,这里面包含了厚重的移民文化。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我国北方地区祖辈相传,妇孺皆知。
几个世纪以来,洪洞县古大槐树迁民遗址,被海内外众多华夏子孙喻为“家”,称做“祖”,看做“根”,成为众人心中的故乡。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政府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
持续17年的元末农民战争主战场在黄河下游、黄淮平原一带,使山东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乐陵一县,仅剩400余户;潍县之族姓,惟存李、金二姓……连当朝皇帝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
”与元政府武力统治国家不同,明太祖朱元璋是个很有头脑的政治家,他知道用经济来发展国家。
当时,农业占国民经济的百分之八九十,恢复农业,离不开劳动力,快速恢复劳动力的办法就是移民。
明初移民席卷全国,最为大家熟知的便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
可以说,当时山西是移民的不二之选。
据史料记载,明朝建立时,山东、河南的人口都只有不到200 万,而山西的人口竟达400多万。
这得益于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西有吕梁山,东有太行山,在天然屏障的护佑下,受战争的影响比较小。
但晋北、晋中都是山地,只有晋南地区可以耕种,人多地少,百姓的生活非常苦。
于是,朱元璋决定将“狭乡之民迁于宽乡”,数十万的山西农民,不得不被迫离开故乡,迁往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迁徙大潮,由此展开。
山西最难懂的各县方言!你知道怀仁排第几吗?

山西最难懂的各县方言!你知道怀仁排第几吗?古交老乡俱乐部脊背锅——指脊背圪地块——指膝盖手幅幅——手帕娘娘——祖母、奶奶阳曲方言阳曲老乡俱乐部韩菜——咸菜失甲子天——阴天个出打蛋——不精干打滑侧——溜冰黑涝啊——乌鸦。
娄烦方言娄烦老乡俱乐部四倒衩衩——衣袋地势——地方喜秀——星星地势——地方逼低——挖苦、挑刺。
清徐方言清徐老乡俱乐部荷——搬动、承担的意思恶水——指脏水起阔了——指别人说的是费话,没用的话兀刚——指“那”个地方吃婆姨——指取媳妇。
2大同——山西老乡俱乐部大同方言大同老乡俱乐部大同版大话西游:曾经有个女女,摆在岗面前,岗硬是没带的朝理她,等到岗知道没求了才想有她不赖,如果老天能再给岗一次机会,岗会跟女女说:你跟岗哇。
浑源方言浑源老乡俱乐部蛮—扔爪害—糟蹋各产—撒娇滴溜—用手提丢懂了—瞌睡吴个踏—唠叨不机迷—不知道带铜了—有点傻石累的—脏兮兮大同县方言大同县老乡俱乐部有一种尴尬叫克良有一种话多叫各塌有一种姿势叫各就有一种勇气叫责楞有一种坏人叫各抛有一种傻瓜叫瞎货有一种狂妄叫戳莽有一种诅咒叫方主左云方言左云老乡俱乐部有一种状态叫磕睡马扒有一种形象叫灰迷促眼有一种外表叫能带乎粗有一种性感叫红麻不溜有一种姿态叫歪三扎愣有一种安静叫巧巧个迷有一种着装叫稀松特拉阳高方言阳高老乡俱乐部我,一个丁一本儿的阳高人,插小心儿在村里头长大,没见求过个事面,土憋一个,可我思慕力哇,人不能活的求也不蛋,总的想望点儿啥力哇,哼哼,我就每天各究路半半老洒那女儿们,你甭说,我们村那女儿们都卡吸人,眼睛毛生生的,嘴唇红定定的,脸蛋粉出出的,身架苗条细干的,看见兰怪见奈的不行。
天镇方言天镇老乡俱乐部激令:有活力肿愤愤:恼怒扎愣三天:出风头冷头湿哇:扑得猛独节不撩:多动症瞎枯眼:目光短浅骨头烂气:说话不受听木迷二眼:不分青红皂白广灵方言广灵老乡俱乐部然滴--一般木哩--没有年生--去年能带--鼻涕尔啦--丢了劣过--让开除除--看看尖滴--小气灵丘方言灵丘老乡俱乐部有一种姿势叫——个溜蜷棒有一种志向叫——么B出息有一种笔迹叫——瞎求划拉有一种微笑叫——个慈烂蛋有一种散步叫——绕地个转有一种神态叫——求迷惑出有一种走姿叫——扎溜芭叉3朔州——山西老乡俱乐部朔州方言朔州老乡俱乐部朔州人说食物是别有韵味的。
洪洞方言撷趣

洪洞方言撷趣2009年11月27日星期五上午 10:36洪洞人个性耿直远近闻名,也许正是赖于耿直的原因,洪洞方言就变化发展的较慢,至今仍然保留了许多早时期的发音和词句,说起来十分古雅有趣。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厮跟:二人相从曰厮跟,这个“厮”字,当与“厮守”、“厮杀”中的“厮”字同义,现代汉语中说“相跟”或“相随”,都比较平板甚至于僵硬,而“厮跟”就让人感觉更有动感。
便宜:此“便宜”bianyi)非彼廉价之“便宜”(pianyi)也,指已经做好了,现成了。
到洪洞人家里去做客,他说:“饭立马就便宜了,吃了再走。
”说得真诚,做得也实在,是真让你吃,不吃会见怪。
不像有的地方的人,不断地问:“吃了饭再走吧?”却不住地偷偷往锅里加冷水。
营生:洪洞人发音为“yesan” 并不十分准确,可见汉语拚音也实在有限,原指谋生、做生意,(见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六卷“沈小官一鸟害七命”注十八),现在洪洞人将“营生”外延扩大。
妇女做针线也可以叫做“做营生”。
这里又引出一个“做”字,在洪洞话里读“zi” 有“生产、制造”的意思,洪洞人骂某汉奸“不是人做的”,或直说是“狗做的”,说得文一点,谓衣冠禽兽。
但洪洞方言来得简单明了,而又意趣横生。
一般:现代汉语中该词的涵义有了萎缩,仅指“普通”或“跟……一样”,但在洪洞方言中,可能用以说年龄,谁和我一般的,就是同年的意思。
而说:“我才不和他一般呢!”则是说我不和他一般见识。
老杀:这个词未曾在书面文字中见过,算是我的主观臆想,指老年人寿终正寝。
晋南还有的地方用“殁”了,也比较雅,但是却不如用“老杀”好,如“捧杀”、“痛杀”、“羞杀”等一样用法,“杀”字有点楞,但这正是洪洞人的个性,不必藏着掖着。
说“死了”未免有些不敬,说“薨了”老百姓又够不着,那就还是“老杀”,既直白,又能说明老人是因老而去,不是凶事。
踅:以前总怀疑上街逛了一圈是“学”了一圈,认为我们洪洞人的确是好学不厌,后来认识了“踅”字,也是在明清小说之中多见,方知是个挺文雅的字,指转一转,折回来。
山西洪洞方言日常用语

山西洪洞方言日常用语以下是部分山西洪洞方言的日常用语举例:
1.问候类:
你好:你干啥咧(nǐ gàn shá liē)?
吃饭了吗:你吃来来(nǐ chī lái lái)?
晚上好:黑间好(hēi jiān hǎo)。
2.家庭成员称呼:
父亲:爸(bà)、爹(diē)
母亲:家(jiā)
伯父:伯伯、拖爸
伯母:姆姆、拖家
叔父:爸爸、夫夫
婶母:小妈、婶子
3.人体部位:
头:登脑、低脑
4.动物名称:
麻雀:续娃儿
老鼠:圪拉里家
羊:约儿
5.食物:
馒头:吃地
6.其他词汇:
不知道:不晓道(bú xiǎo dào)
今天:今儿个(jīnr ge)
明天:明儿个(míngr ge)
没有原因:木来头(mù lái tóu)
很多:捏一哇(niē yī wā)
有点嚣张:得瑟(dé sè),在当地土话中可能表示“嚣张”之意7.动作类:
放下:撂那(liào nà)
挂起来:挂熟地
走开:走球(zǒu qiú)
请注意,方言发音和词汇可能因地区内部不同区域有所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真实情况请以洪洞当地方言为准。
洪洞的宣传语

洪洞的宣传语
洪洞陶瓷之乡是中国陶瓷之乡,位于山西省南部,汾河两岸,是一个集陶瓷加工、生产、销售、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特色小镇。
洪洞县早在唐代就盛产陶瓷,素有“天下陶器出洪洞”之称,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洪洞的陶器文化渊源流长,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
以下是洪洞的宣传语,让我们一起了解它的魅力所在。
1. 山西陶瓷之乡,中国陶瓷名镇——洪洞陶瓷之乡
2. 陶艺之乡,匠心独运——洪洞的传统陶瓷
3. 神秘的古瓷,源远流长——洪洞瓷器的千年历史
4. 美丽的汾河畔,盛产陶瓷——洪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背景
5. 彩釉艳丽,造型华美——洪洞瓷器的精湛工艺与独特风格
6. 瓷器之美,源于洪洞——洪洞县瓷器的珍贵文化遗产
8. 珍贵的文化瑰宝,打造中华陶瓷新名片——洪洞瓷器的文化价值和现代化发展
9. 精深的文化内涵,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璀璨——洪洞陶瓷之乡的文化影响力
10. 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品牌形象——洪洞陶瓷之乡的创新发展和市场营销。
洪洞 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问我祖先来何处?。
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各们都听过或是听说过这首歌谣么?这首歌谣是中华民族寻根情节的浓缩。
在这个既没有美景也没有宏伟建筑的地方,每天游客不绝,干什么呢?仅仅为的是一睹大槐树的遗迹,为的是追寻一下自己祖先是否从这里出发.现在我们也去追寻一下我们的祖先:大槐树旅游区位于洪洞县城古槐北路公园街,西临大运高速公路,东依南同蒲铁路和霍侯一级公路,南距临汾市30公里,北距太原市公里,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绿地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
洪洞大槐树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
洪洞大槐树移民以范围最广、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被称为“世界移民之最”,其对研究中国移民史、家谱、族谱、根祖文化乃至华夏文明史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多少年来,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成为亿万古槐后裔寻根祭祖、探本溯源的圣地。
据文献记载:从明洪武元年(年)至永乐十五年(年)近50年的时间内,明朝政府在大槐树下广济寺院设局驻员,编排队伍,发放“凭照川资”,先后18次大规模移民于京、冀、豫、鲁、皖、苏、鄂、秦、陇等18个省市,多个县市。
这对于当时医治战争创伤,巩固明政府统治地位,恢复战后经济及促进民族融合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历经多年的沧桑岁月,古槐后裔繁衍生息,现已遍布全国各地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问我祖先在何处”也就成为海内外流传千古的民谣和槐乡后裔追根溯源的指南。
洪洞大槐树也因此名扬四海。
近年来,党和国家各级领导人乔石、李铁映、肖扬、宋平、万国权、谷牧、张震、姜春云、布赫、孙孚凌、陈锦华等以及张玉凤、陈大洛、贾平凹、李讷、孟伟哉、黄宗英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曾莅临参观考察,并泼墨泼墨给与了很高的评价;不少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港、澳、台的古槐后裔也前来寻根;除了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外国游客前来观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外出旅游观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洪洞乡土文化》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洪洞的秀山丽水,它不仅养育了诸如皋陶、师旷、韩文这样的千古风流人物,也孕育了灿若星辰的洪洞文化;它不仅撩拨着世代文人骚客的心弦,使冯梦龙、蒲松龄、李存葆等著名文学家为洪洞而文思如涌,更培养了孟伟哉、郑笃、李骏虎等现当代文坛大家。
正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题材广泛、独具洪洞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为洪洞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作为新一代洪洞人,如何从小就能在这片土地上浸润文化的气味?如何才能领略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作品?我们责无旁贷地开发了乡土文化课程资源,让我们的学生享用这美丽的盛宴。
一、开发洪洞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背景。
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明确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乡土文化阅读、创作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和活动中多角度认识家乡,深入了解家乡,从而赞美家乡。
洪洞文化创作氛围浓厚,一批青年作家积极耕耘。
二、开发洪洞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开发洪洞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应建立开放性原则,打破学校围墙,沟通社区,建立学生——教师——作家的联动机制,使得洪洞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更切合实际。
1.洪洞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除了教师和学生参与外,还包括家长、当地和外地的作家、学者等社会人士。
2.洪洞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不能只停留在书面和课堂上的探讨,要让学生参与实践,走出课堂,走进新华书店、图书馆、网络空间,走到广阔的山川自然和社会生活当中。
(二)特色性原则特色性原则讲究的就是原汁原味——洪洞特色。
洪洞监狱话苏三

我在 青 少年 时就 曾多次 看过 京剧 和评 剧 《 堂 玉
文 畅 , 名 邢 德 昶 ,99 5 本 13 年 月
春》 深为剧中的悲欢离合 , , 忠贞爱情所感动 , 很喜欢
王 三公 子和 苏三 这 两个 人物 , 时还 能 哼唱 “ 三离 有 苏 了洪 洞县 , 身来在 大 街前 ” 名段 子 。后 来 的这些 将 这
在 崔 玉 华 七 岁时 其父 去 世 ,家 道 衰 落 , 她 被 人贩 子骗 走 , 拐到北 京 , 卖给 了妓 院。苏
三 这个 名字是崔玉华被卖到妓 院后 更改 的, 这个 名字用的时间较 长 , 似乎成 了她
的真 名 , 妓 院她 的情 人王 三 公 子王 金 龙 在 又给她 改 名为玉 堂春 。后来 妓院 鸨儿 把她 卖给 了洪 洞 富商 沈 雁林 , 洪 洞 蒙 冤落 入 在 这座 监 狱 。我 还 问 导 游小 姐 , 王 金 龙是 那 不是 也 实 有其 人? 导 游小 姐说 , 然玉 堂 既 春 实 际生 活 中有 之 , 当然 王金 龙 也 是 实 际 生 活 中有 之 。戏 曲 中说 他 家 在 南京 , 实 其
一
的经历 。我站 在蜡像 前 , 凝视 了很 久很久 。
面 对 蜡像 , 问 为我 们讲 解 的导 游 小 我
姐 :实 际上 有 无苏 三 其人 ? ” “ 她说 :实 有 “
其 人 。” 于是她 详 细地告 诉我们 : 实际上 的 苏 三 并不 姓 苏 , 是姓 崔 , 而 名字 叫崔玉 华 , 是 明代 人 。她 的父 亲原 是 山西 大 同知府 ,
年在电视里 , 无论是全本《 玉堂春》 还是折子戏《 女起 解》《 、三堂会审》也不知看了多少遍 , , 特别是中央电 视台的戏曲频道 , 时常播放京剧《 玉堂春》 我百看不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 洪洞话6级试题~超难
1.“地闹”是人身体的哪个部位?
A.嘴
B.腿
C.胳膊
D.头
2.“不超毛”形容一个人:
A.勤奋好学 B.做人失败 C.刁钻、顽固 D.热情好客
3.在下列人物关系中,哪个情境下甲最容易对乙说:“白在!!”:
A. 甲是顾客,乙是小卖部店主,甲与乙就某商品讨价还价未果,曰“白在!!”
B. 甲是顾客,乙是小卖部店主,乙问甲是不是需要另一个物品,甲曰“白在!!”
C.甲是老师,乙是学生,乙贪玩不好学,甲曰“白在!!”
D.甲是顾客,乙是超市收银员,乙服务态度恶劣,甲曰“白在!!”
4.“乃投”形容人:
A.手大
B.脚大
C.额头大
D.JJ大
5.“擦格斗”是洪洞一种:
A.面食
B.烧酒
C.陈醋
D.酱油
6.“三哟坛”是:
A.一种特殊品种的鸡蛋
B.洪洞本地水果
C.一种老陈醋品牌
D.一种蔬菜
7.“眼四四”是:
A.四碗稀饭
B.西红柿
C.洪洞街道名
D.稀饭连锁店品牌
8. “我追木俩”的意思是:
A.那人不能吃辣
B.那人腹泻
C.那人嘴馋
D.那人死了
9.“二敢子”(又作“二竿子”)用于形容人:
A.爱打抱不平
B.胆小如鼠
C.胆大包天
D.做事鲁莽
10.“二以子”(又作“二竿子”)用于形容人:
A.勇猛
B.娘娘腔
C.胆小
D.鲁莽
11.“袜子”一般是形容某个人:
A.长得可爱
B.孝顺
C.没出息
D.长得丑
第二部分
经典对话:
1.两只麻雀在树上聊天
甲:聊,怎么金马不刷琦呢?
乙:怪俩
甲:喔一哈儿你干啥恰呢?
乙:饿咩扥饿一哈到我打货熬理
甲:喔你可真熄火
乙:喔你可
甲:或喔面走哈,饿快跌哈气俩
乙:再走饿呀跌哈气俩。
2.厕所奇遇
甲:快者,聊,你滴帽子才那多呢?
乙:贼呢?有死啊?
甲:稿fie哈,叫着
乙:才喔接西南角索索里
甲:饿日,求玩一元俩?
乙:把噎死或说
甲:喔里kei有字么?
乙:木~~~
甲:与饿俩刀子吧!(题外话~,纯属娱乐)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1.“熄火”
2.“打坏波”
3.“河流”
4.“还”
5.“倒灶”
6.“冷我”
7.“民我儿干探”
第四部分
连线题:
a 头伏 A 麻雀
b 和服 B 厨房
c 还 C 那个
d 需哇 D 拖鞋
e 我接 E 喝水
f 撒板 F 鞋
g 立喽 G 豆腐
洪洞方言之中令我感觉最特殊的就是,大人们会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嘀咕(前列腺),炭包(睾丸),或许他们会认为这是一种祈福的寓意,应该和本地的风俗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具体情况,却无从考证。
洪洞方言博大精深,将此方言流传千古,乃是我们洪洞人之所必须!!
作者:曲帅(广胜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