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分类汇总参考国家标准完整

合集下载

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目录624

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目录624
GB 1886.10-2015食品添加剂冰乙酸(又名冰醋酸)
卫生部公告2015年第8号更新
8.食品添加剂冰乙酸(低压羰基化法)
食品添加剂冰乙酸(低压羰基化法)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
9.食品添加剂碳酸钾
GB 25588-2010食品添加剂碳酸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0.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68.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
GB 1888-2014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
卫生部公告2014年第07号更新
69.食品添加剂酒石酸氢钾
GB 25556-2010食品添加剂酒石酸氢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70.食品添加剂复合膨松剂
GB 25591-2010食品添加剂复合膨松剂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90.食品添加剂新红
GB 14888.1-2010食品添加剂新红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91.食品添加剂新红铝色淀
GB 14888.2-2010食品添加剂新红铝色淀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92.食品添加剂诱惑红
GB 17511.1-2008食品添加剂诱惑红
93.食品添加剂诱惑红铝色淀
GB 17511.2-2008食品添加剂诱惑红铝色淀
54.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
GB 22558-2008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
55.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钠
GB 16313-1996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钠
56.食品添加剂维生素E(dl-a-醋酸生育酚)
GB 14756-2010食品添加剂维生素E(dl-a-醋酸生育酚)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57.食品添加剂山梨酸

179个食品添加剂标准目录大全

179个食品添加剂标准目录大全

179个食品添加剂标准目录大全(一)(一)☆GBN246-1985 食品添加剂果胶☆GB1886-1992 食品添加剂碳酸钠☆GB1887-1998 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GB1888-1998 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GB1889-2004 食品添加剂磷酸氢钙☆GB1890-1989 食品添加剂六偏磷酸钠☆GB1891-1996 食品添加剂硝酸钠☆GB1892-1980 食品添加剂硫酸钙☆GB1893-1998 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GB1894-1992 食品添加剂无水亚硫酸钠☆GB1895-2004 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GB1896-1980 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铵(铵明矾)☆GB1897-1995 食品添加剂盐酸☆GB1898-1996 食品添加剂沉淀碳酸钙☆GB1899-1984 食品添加剂亚铁氰化钾☆GB1900-1980 食品添加剂 2,6-二叔丁基对甲酚☆GB1901-1994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GB1902-1994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GB1903-1996 食品添加剂冰乙酸(冰醋酸)☆GB1904-1989 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GB1905-2000 食品添加剂山梨酸☆GB1906-1980 食品添加剂乳化硅油☆GB1907-2003 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GB1908-1980 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钠☆GB1909-1987 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钠☆GB1916-1980 食品添加剂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GB1917-1994 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发酵法) ☆GB1975-1980 食品添加剂琼胶☆GB1976-1980 食品添加剂海藻酸钠☆GB1986-1989 食品添加剂单硬脂酸甘油酯(40%) ☆GB1987-1986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GB2023-2003 食品添加剂乳酸☆GB2513-2004 食品添加剂高锰酸钾☆GB3149-2004 食品添加剂磷酸☆GB3150-1999 食品添加剂硫磺☆GB3263-1982 食品添加剂没食子酸丙酯☆GB3861-1983 食品添加剂香兰素☆GB3862-1983 食品添加剂天然薄荷脑☆GB4349-1993 食品添加剂丁酸乙酯☆GB4479.1-1999 食品添加剂苋菜红(二)☆GB4479.2-1996 食品添加剂苋菜红铝色淀☆GB4480.1-2001 食品添加剂胭脂红☆GB4480.2-2001 食品添加剂胭脂红铝色淀☆GB4481.1-1999 食品添加剂柠檬黄☆GB4481.2-1999 食品添加剂柠檬黄铝色淀☆GB4571-1996 食品添加剂紫胶红色素☆GB4578-1984 食品添加剂糖精钠☆GB4926-1985 食品添加剂红曲米☆GB5175-2000 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GB5176-1985 食品添加剂红花黄色素☆GB6225-1986 食品添加剂丙酸钙☆GB6226-1986 食品添加剂乳酸钙☆GB6227.1-1999 食品添加剂日落黄☆GB6227.2-1995 食品添加剂日落黄铝色淀☆GB6228-1986 食品添加剂越桔红☆GB6718-1986 食品添加剂萝卜红☆GB6772-1986 食品添加剂冷磨柠檬油☆GB6773-1986 食品添加剂97%柠檬醛☆GB6774-1986 食品添加剂苯乙醇☆GB6775-1986 食品添加剂乙酸苄酯☆GB6776-1986 食品添加剂乙酸异戊酯☆GB6777-1986 食品添加剂丁酸异戊酯☆GB6778-1986 食品添加剂异戊酸异戊酯☆GB6779-1986 食品添加剂茉莉浸膏☆GB6780-1986 食品添加剂桂花浸膏☆GB6781-1986 食品添加剂乳酸亚铁☆GB6782-1986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GB6783-1994 食品添加剂明胶☆GB7655.1-1996 食品添加剂亮蓝☆GB7655.2-1996 食品添加剂亮蓝铝色淀☆GB7656-1987 食品添加剂丙酸钠☆GB7657-1987 食品添加剂D葡萄糖酸δ内酯☆GB7658-1987 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液☆GB7912-1987 食品添加剂栀子黄(粉末、浸膏)☆GB8004-1987 食品添加剂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GB8270-1999 食品添加剂甜菊糖甙☆GB8271-1987 食品添加剂甜菜红☆GB8272-1987 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GB8273-1987 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钠☆GB8274-1987 食品添加剂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制剂☆GB8275-1987 食品添加剂α-淀粉酶制剂(三)☆GB8276-1987 食品添加剂糖化酶制剂☆GB8315-1987 食品添加剂己酸乙酯☆GB8317-1987 食品添加剂乳酸乙酯☆GB8318-1987 食品添加剂生姜油(蒸馏)☆GB8319-2003 食品添加剂亚洲薄荷素油☆GB8816-1988 食品添加剂异构化乳糖液☆GB8817-2001 食品添加剂焦糖色(亚硫酸铵法,氨法,普通法) ☆GB8818-1988 食品添加剂可可壳色素☆GB8819-1988 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GB8820-1988 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锌☆GB8821-1988食品添加剂β-胡萝卜☆GB8849-1988食品添加剂乙氧基喹☆GB8850-1988 食品添加剂对羟基苯甲酸乙酯☆GB8851-1988 食品添加剂对羟基苯甲酸丙酯☆GB8920-1988 食品添加剂碳酸钠包装☆GB9990-1988 食品添加剂活性钙☆GB9991-1988 食品添加剂菊花黄☆GB9992-1988 食品添加剂黑豆红☆GB9993-1988 食品添加剂高粱红☆GB10287-1988 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GB10348-1989 食品添加剂乙酸芳樟酯☆GB10349-1989 食品添加剂己酸烯丙酯☆GB10350-1989 食品添加剂丁酸苄酯☆GB10351-1989食品添加剂桉叶素含量80%的桉叶油☆GB10352-1989食品添加剂α-戊基肉桂醛☆GB10353-1989食品添加剂松油醇☆GB10354-1989 食品添加剂苯甲醇☆GB10355-1989食品添加剂乳化香精☆GB10615-1989食品添加剂丙酸☆GB10616-2004 食品添加剂藻酸丙二醇酯☆GB10617-1989 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丙二醇法)☆GB10618-1989 食品添加剂正丁醇☆GB10621-1989 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石灰窑法,合成氨法) ☆GB10783-1996 食品添加剂辣椒红☆GB10794-1989 食品添加剂L-赖氨酸盐酸盐☆GB10795-1989 食品添加剂呈味核苷酸二钠☆GB10796-1989 食品添加剂5'-鸟苷酸二钠☆GB11958-1989 食品添加剂肉桂油☆GB11959-1989 食品添加剂香叶油☆GB11960-1989 食品添加剂留兰香油☆GB11961-1989 食品添加剂广藿香油(四)☆GB11962-1989 食品添加剂丁酸☆GB11963-1989 食品添加剂己酸☆GB12486-1990 食品添加剂改性大豆磷脂☆GB12487-2004 食品添加剂乙基麦芽酚☆GB12488-1995 食品添加剂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GB12489-1990 食品添加剂吗啉脂肪酸盐果蜡☆GB13481-1992 食品添加剂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斯潘60)☆GB13482-1992 食品添加剂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斯潘80)☆GB13509-1992 食品添加剂木糖醇☆GB13510-1992 食品添加剂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GB13736-1992 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GB13737-1992 食品添加剂L-苹果酸☆GB13886-1992 食品添加剂黄原胶☆GB14750-1993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A☆GB14751-1993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1(盐酸硫胺)☆GB14752-1993 食品添加剂核黄素(维生素B2)☆GB14753-1993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6(盐酸吡哆醇)☆GB14754-1993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GB14755-1993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GB14756-1993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E(dl-α-醋酸生育酚)☆GB14757-1993 食品添加剂烟酸☆GB14758-1993 食品添加剂咖啡因☆GB14759-1993 食品添加剂牛磺酸☆GB14888.1-1994 食品添加剂新红☆GB14888.2-1994 食品添加剂新红铝色淀☆GB14889-1994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钾☆GB15044-1994 食品添加剂卡拉胶☆GB15358-1994 食品添加剂DL-酒石酸☆GB15559-1995 食品添加剂杭白菊浸膏☆GB15570-1995 食品添加剂叶酸☆GB15571-1995 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钙☆GB15572-1995 食品添加剂乙酸钙☆GB15612-1995 食品添加剂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GB15809-1995 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钙☆GB15961-1995 食品添加剂红曲红☆GB16313-1996 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钠☆GB16314-1996 食品添加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五)☆ GB17203-1998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钙☆ GB17511.1-1998 食品添加剂诱惑红☆ GB17511.2-1998 食品添加剂诱惑红铝色淀☆ GB17512.1-1998 食品添加剂赤藓红☆ GB17512.2-1998 食品添加剂赤藓红铝色淀☆ GB17787-1999 食品添加剂左旋肉碱☆ GB/T17779-1999 食品添加剂 L-苏糖酸钙☆ GB19191-2003 食品添加剂天然维生素E☆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1997年增补) ☆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1998年增补) ☆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1999年增补) ☆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2000年增补) ☆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2001年增补) ☆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2002年增补) ☆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2003年增补) ☆ G B/T 12493-1990 食品添加剂分类和编码☆ GB/T 5009.074-2003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 GB/T 5009.075-2003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 GB/T 5009.076-2003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食品添加剂分类及相关标准

食品添加剂分类及相关标准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在我国,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中定义食品添加剂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包括营养强化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定义食品添加剂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范畴比较广泛,除了一般作为食品添加剂管理的物质外,法律和标准还明确把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等都作为食品添加剂进行管理。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食品添加剂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可按其来源、作用和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类。

按来源分类有天然和人工合成两大类。

天然食品添加剂是指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获得的天然物质。

天然食品添加剂又分为由动植物提取制得和由生物技术方法如发酵或酶法制得两种。

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主要是指采用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通过氧化、还原、缩合、聚合、成盐等合成反应而得到的物质。

按作用和功能分类,可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3类。

每个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常常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作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列举了23类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

(1)酸度调节剂酸度调节剂是指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

主要酸度调节剂品种有柠檬酸、乳酸、酒石酸、冰乙酸、氢氧化钠、碳酸钾等。

(2)抗结剂抗结剂是指用于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主要抗结剂品种有亚铁氰化钾、二氧化硅、滑石粉、硅铝酸钠等。

(3)消泡剂消泡剂是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

主要消泡剂品种有内二醇、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月桂酸(吐温20)、聚二甲基硅氧烷等。

(4)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是指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分类汇总参考国家标准完整

食品添加剂分类汇总参考国家标准完整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着色剂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着色剂
护色剂
水分保持剂
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司盘20) 聚氧乙烯( 20 ) - 山梨醇酐单月 桂酸酯(吐温20) 聚氧乙烯( 20 ) - 山梨醇酐单棕 榈酸酯(吐温40) 乙酰化单甘油脂肪酸酯 硬脂酸钾 聚甘油蓖麻醇酯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 磷酸三钠 六偏磷酸钠 三聚磷酸钠 焦磷酸钠 磷酸二氢钠 磷酸氢二钠(钾) 磷酸二氢钙(磷酸钙) 焦磷酸二氢二钠 磷酸氢二钾 磷酸二氢钾 乳酸钠60% 乳酸钾 L-盐酸赖氨酸 牛磺酸 维生素 A (视黄醇或醋酸视黄醇 或棕榈酸视黄醇) 稳定性维生素A 维生素B1(盐酸硫胺素) 稳定性维生素B1 维生素B2(核黄素) 稳定性维生素B2 维生素 B6( 盐酸吡哆醇或 5 ’ - 磷 酸吡哆醇) 维生素B12(氰钴胺或羟钴胺) 左旋肉碱(左旋酒石酸盐)(维 生素BT)(微生物法制备) 左旋肉碱(化学合成法) 维生素C(L-抗坏血酸) 稳定性维生素C 维 生 素 D D2( 麦 角 钙 化 醇 ) D3(胆钙化醇) 维生素E(d-α 生育酚) 天然维生素E 稳定性维生素E 烟酸或烟酰胺 维生素K(植物甲萘醌) 胆碱 肌醇

食品添加剂分类大全39441

食品添加剂分类大全39441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一、标准定义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不尽相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和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按照这一定义,以增强食品营养成分为目的的食品强化剂不应该包括在食品添加剂范围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中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二、主要作用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其主要作用大致如下:1、利于保存,防止变质例如: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

又如:抗氧化剂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动氧化物质的形成。

此外,还可用来防止食品,特别是水果、蔬菜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

这些对食品的保藏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2、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食品的色、香、味、形态和质地等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表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表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表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色、香、味和保持或增强食品质量,延长食品保质期或增加营养价值而在食品加工中所使用的具有一定技术效果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对食品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规定。

一般来说,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包括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用量、使用范围等内容。

在中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同制定和发布。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分为色素、甜味剂、增稠剂、防腐剂、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发酵剂、酶制剂、增味剂、增香剂等多个类别,每个类别下又包含多种具体的食品添加剂,对于每种食品添加剂都有详细的使用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标准进行,不得超出规定的用量和使用范围。

此外,对于一些特定人群,如婴幼儿食品、孕妇食品等,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有特殊的规定,以保护这些特定人群的健康。

除了国家标准外,各个行业也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特点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进一步的规定。

比如,对于某些特定的食品加工行业,可能会有特殊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以适应该行业的特殊需求。

总的来说,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使用标准,才能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食品生产企业和从业人员都应该加强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学习和执行,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产品。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维护食品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在实际生产和加工中,食品企业要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食品添加剂,精确控制使用量,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完整word版)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目录624

(完整word版)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目录624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38.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硅
GB 25576-2010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硅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39.食品添加剂硅铝酸钠
GB 25583—2010食品添加剂硅铝酸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40。食品添加剂滑石粉
GB 25578-2010食品添加剂滑石粉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41.食品添加剂微晶纤维素
GB 1886。103—2015食品添加剂微晶纤维素
卫生部公告2015年第8号更新
42.食品添加剂硅酸钙
GB 1886。90—2015食品添加剂硅酸钙
卫生部公告2015年第8号更新
43。食品添加剂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
GB 1916—2008食品添加剂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
GB 1886。10—2015食品添加剂冰乙酸(又名冰醋酸)
卫生部公告2015年第8号更新
8。食品添加剂冰乙酸(低压羰基化法)
食品添加剂冰乙酸(低压羰基化法)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
9。食品添加剂碳酸钾
GB 25588-2010食品添加剂碳酸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0.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21.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钾
GB 25560—2010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22。食品添加剂磷酸三钠
GB 25565—2010食品添加剂磷酸三钠
添加剂磷酸二氢钙
GB 25559—2010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钙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54.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
GB 22558-2008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

(完整版)食品添加剂分类大全

(完整版)食品添加剂分类大全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一、标准定义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和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郝利平,夏延斌,陈永泉,廖小军.食品添加剂.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2. 食品级添加剂白色素.白色素[引用日期2013-05-25]3. 郑晔; 王皓; 刘震华;.浅析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食品工业, TheFood Industry, 编辑部邮箱,2012年07期4. “勾兑”代人受过消费者对餐饮标准化存三误区5. 添加剂恐慌——谈《食品真相大揭秘》.书汇网[引用日期2013-04-1]6. 那些添加剂在食品中不得添加.食品安全检测[引用日期2014-11-24]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二、主要作用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其主要作用大致如下:1、利于保存,防止变质例如: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

又如:抗氧化剂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动氧化物质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分保持剂
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司盘20) 聚氧乙烯( 20 ) - 山梨醇酐单月 桂酸酯(吐温20) 聚氧乙烯( 20 ) - 山梨醇酐单棕 榈酸酯(吐温40) 乙酰化单甘油脂肪酸酯 硬脂酸钾 聚甘油蓖麻醇酯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 磷酸三钠 六偏磷酸钠 三聚磷酸钠 焦磷酸钠 磷酸二氢钠 磷酸氢二钠(钾) 磷酸二氢钙(磷酸钙) 焦磷酸二氢二钠 磷酸氢二钾 磷酸二氢钾 乳酸钠60% 乳酸钾 L-盐酸赖氨酸 牛磺酸 维生素 A (视黄醇或醋酸视黄醇 或棕榈酸视黄醇) 稳定性维生素A 维生素B1(盐酸硫胺素) 稳定性维生素B1 维生素B2(核黄素) 稳定性维生素B2 维生素 B6( 盐酸吡哆醇或 5 ’ - 磷 酸吡哆醇) 维生素B12(氰钴胺或羟钴胺) 左旋肉碱(左旋酒石酸盐)(维 生素BT)(微生物法制备) 左旋肉碱(化学合成法) 维生素C(L-抗坏血酸) 稳定性维生素C 维 生 素 D D2( 麦 角 钙 化 醇 ) D3(胆钙化醇) 维生素E(d-α 生育酚) 天然维生素E 稳定性维生素E 烟酸或烟酰胺 维生素K(植物甲萘醌) 胆碱 肌醇
营养强化剂
叶酸 泛酸 生物素 硫酸亚铁 葡萄糖酸亚铁 柠檬酸铁 富马酸亚铁 柠檬酸铁铵 氯化高铁血红素 焦磷酸铁 铁卟啉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甘氨酸亚铁 柠檬酸钙 葡萄糖酸钙 碳酸钙或生物碳酸钙 乳酸钙 L-乳酸钙(生产用菌珠:米根霉 TL-527-9) 磷酸氢钙 活性钙 天门冬氨酸钙(鳌合型) L-苏糖酸钙 甘氨酸钙 枸橼酸苹果酸钙 骨质磷酸钙 珍珠乳酸钙 硫酸锌 葡萄糖酸锌 乳酸锌 甘氨酸锌 柠檬酸锌 碘化钾 碘酸钾 海藻碘 葡萄糖酸钾(酶法生产) 亚硒酸钠 硒酸钠 硒蛋白 氟化钠 富硒酵母 富硒食用菌粉 硒化卡拉胶 硫酸镁 葡萄糖酸镁(酶法生产) 硫酸铜 硫酸锰
抗结剂
消泡剂
膨松剂
乳化剂
磷酸三钙 二氧化硅(矽) 微晶纤维素 硬脂酸镁 乳化硅油 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DSA-5)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戊四醇醚(PPE) 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BAPE) 聚氧丙烯甘油醚 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 聚二甲基硅氧烷 碳酸氢钠(钾) 碳酸氢铵 轻质碳酸钙(碳酸钙) 硫酸铝钾(钾明矾) 硫酸铝铵(铵明矾) 磷酸氢钙 酒石酸氢钾 胶姆糖基础剂 聚乙酸乙烯酯 丁苯橡胶 蔗糖脂肪酸酯 酪蛋白酸钠(酪朊酸钠) 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司盘60) 山梨醇酐三硬脂酸酯 山梨醇酐单油酸酯 单硬脂酸甘油酯(单、双、三甘 油酯) 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 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司盘40) 硬脂酰乳酸钙 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 硬脂酰乳酸钠 松香甘油酯(酯胶) 氢化松香甘油酯 乙酸异丁酸蔗糖酯 聚 氧乙烯山 梨醇酐 单硬脂酸酯 (吐温60) 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吐 温80) 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 辛、癸酸甘油酸酯 改性大豆磷脂 丙二醇脂肪酸酯 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 聚甘油单硬脂酸酯 聚甘油单油酸酯
名称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没食子酸丙酯(PG) D-异抗坏血酸钠 茶多酚(维多酚) 植酸(肌醇六磷酸) 植酸钠 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 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4-己基间苯二酚 抗坏血酸(维生素C) 迷迭香提取物 甘草抗氧化物 抗坏血酸钙 磷脂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二氧化硫 焦亚硫酸钾 焦亚硫酸钠 亚硫酸钠 亚硫酸氢钠 低亚硫酸钠(保险粉) 硫磺 苋菜红 苋菜红铝色淀 胭脂红 胭脂红铝色淀 赤藓红 赤藓红铝色淀 新红 新红铝色淀 柠檬黄 柠檬黄铝色淀 日落黄 日落黄铝色淀 亮蓝 亮蓝铝色淀 靛蓝 靛蓝铝色淀 叶绿素铜钠盐 β -胡萝卜素 β -胡萝卜素(发酵法) 二氧化钛 诱惑红 甜菜红 姜黄 红花黄 紫胶红(虫胶红) 越桔红 辣椒红 辣椒橙 焦搪色(不加氨生产) 焦糖色(加氨生产) 红米红 栀子黄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其他
酸处理淀粉 氧化羟丙基淀粉 磷酸酯双淀粉 葫芦巴胶 聚丙烯酸钠 沙蒿胶 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 醋酸酯淀粉 高锰酸钾 4-氯苯氧乙酸钠 异构化乳糖液 蔗糖聚丙烯醚(糖助剂10) 固化单宁 咖啡因 氯化钾 6-苄基腺嘌呤 凹凸棒粘土 月桂酸 松香季戊四醇酯 辛基苯氧聚乙烯氧基 二甲基巯硅氧烷 白油 半乳甘露聚糖 酪蛋白钙肽 酪蛋白磷酸肽 羟基硬脂精 己二酸 辣椒油树脂 乙酸钠 碳酸氢钠 氯化钙 硫酸锌
酶制剂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着色剂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着பைடு நூலகம்剂
护色剂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分类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 漂白剂 漂白剂 漂白剂 漂白剂 漂白剂 漂白剂 漂白剂
菊花黄浸膏 黑豆红 高粱红 玉米黄 萝卜红 可可壳色 红曲米 红曲红 落葵红 黑加仑红 栀子蓝 沙棘黄 玫瑰茄红 橡子壳棕 NP红 多穗柯棕 桑椹红 天然苋菜红 金樱子棕 姜黄素 酸枣色 花生衣红 葡萄皮红 兰锭果红 藻蓝(淡、海水) 植物炭黑 密蒙黄 紫草红 茶黄色素 茶绿色素 柑桔黄 胭脂树橙(红木素/降红木素) 胭脂虫红 酸性红 亚硝酸钠 硝酸钠 亚硝酸钾 硝酸钾 木瓜蛋白酶 蛋白酶(地衣芽孢杆菌) 蛋白酶(米曲霉) 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 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制剂 α -淀粉酶制剂 糖化酶制剂 精制果胶酶 β -葡聚糖酶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甜味剂
稳定和凝固剂
增稠剂
γ -亚麻油酸 花生四烯酸(廿碳四烯酸) (ARA)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双鞭甲 藻) 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23 )(金 枪鱼油) 核甘酸5’单磷酸胞苷(5’CMP ) 5 ’ 单 磷 酸 尿 苷 ( 5 ’ UMP ) 5 ’ 单 磷 酸 腺 苷 ( 5 ’ AMP) 硫酸钙(石膏) 氯化钙 氯化镁(盐卤,卤片) 丙二醇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柠檬酸亚锡二钠 葡萄糖酸δ 内酯 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 琼脂 明胶 羧甲基纤维素钠 海藻酸钠 海藻酸钾 果胶 卡拉胶 阿拉伯胶 黄原胶(汉生胶) 海藻酸丙二醇酯 罗望子多糖胶 羧甲基淀粉钠 淀粉磷酸酯钠 羟丙基淀粉醚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甲壳素(几丁质) 黄蜀葵胶 亚麻籽胶(富兰克胶) 田菁胶 聚葡萄糖 槐豆胶 β -环状糊精 瓜尔胶 结冷胶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皂荚糖胶 氧化淀粉 乙酰化己二酸双淀粉钠
酸度调节剂
纳他霉素(微生物发酵法) 单辛酸甘油酯 糖精钠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 环己基氨基磺酸钙 异麦芽酮糖醇(氢化帕拉金糖) 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又名甜 味素) 麦芽糖醇 山梨糖醇(液) D-甘露糖醇 木糖醇 赤藓糖醇(生产用菌珠:解脂假 丝酵母) 甜菊糖甙 甘草 甘草酸一钾及三钾 乙酰磺氨酸钾(安赛蜜) 甘草酸胺 L- α - 天冬氨酰 -N- ( 2 , 2 , 4 , 4-四甲基-3-硫化三亚甲基)-D丙氨酰胺(阿力甜) 乳糖醇(4-β -D-吡喃半乳糖-D山梨醇 罗汉果甜甙 三氯蔗糖(蔗糖素) 柠檬酸 乳酸 酒石酸 苹果酸 偏酒石酸 磷酸 乙酸(醋酸) 盐酸 己二酸 富马酸 氢氧化钠 碳酸钾 碳酸钠(包括无水碳酸钠) 柠檬酸钠 柠檬酸钾 碳酸氢三钠(倍半碳酸钠) 柠檬酸一钠 磷酸三钾 磷酸钙 亚铁氰化钾 硅铝酸钠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酶制剂
增味剂
防腐剂
葡萄糖氧化酶 α -乙酰乳酸脱羧酶 木聚糖酶(米曲霉) 真菌淀粉制剂 脂肪酶(米曲霉) 磷酸酯酶A2 乳糖酶 谷氨酰胺转胺酶(品质改良剂) 转移葡萄糖苷酶(黑曲霉) 真菌淀粉酶(米曲霉) 谷氨酸钠 L-丙氨酸 甘氨酸 5‘-鸟苷酸二钠 5‘-呈味核苷酸二钠 琥珀酸二钠 苯甲酸 苯甲酸钠 山梨酸 山梨酸钾 丙酸钙 丙酸钠 对羟基苯甲酸一酯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脱氢乙酸 脱氢醋酸钠 乙氧基喹 仲丁胺 桂醛 双乙酸钠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酒精发酵法) 二氧化碳(石灰窑法) 二氧化碳(合成氨尾气法) 二氧化碳(甲醇裂解法) 噻苯米唑 乳酸链球菌素 过氧化氢(或过碳酸钠) 乙萘酚 联苯醚 2-苯基苯酚钠盐 4-苯基苯酚 五碳双缩醛(戊二醛) 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胺(新洁尔 灭) 2,4-二氯苯氧乙酸 稳定态二氧化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