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教案及教学反思

课外文言文阅读教案及教学反思
课外文言文阅读教案及教学反思

课外文言文阅读

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掌握文言文词语的含义,疏通文意,理解故事的内容及主旨所在,并

积累文章中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激发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学习重点和难点:

正确掌握文言文词语的含义,疏通文意,品评词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预习

一、正确朗读2篇文言短文,努力做到读准字音,关注句式读好停顿。

二、借助工具书,解释短文中的黑体字(注意一字多义)。

三、思考下列问题:

1、《何无贼》给你什么启示?

2、《鲁人锯竿入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附阅读材料:

何无贼

乡居有偷儿,夜瞰迂公室,公适归,遇之,偷儿大恐,并弃其所窃来羊裘而遁①。公拾得之,大喜。自是羊裘在念,每夜归,门庭晏然②,必蹙额③曰:“何无贼?”

【注释】①遁:逃。②晏然:平静的样子。③蹙额:皱眉头。

【练习】

1.解释加点字词:

①夜瞰.()②公适归()③自是羊裘在念()

④何无贼()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①偷儿大恐,并弃其所窃来羊裘而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夜归,门庭晏然,必蹙额曰:“何无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人锯竿入城

鲁①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②至,曰:“吾非圣人③,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世之愚,莫之及也。

【注释】①鲁:鲁国。②老父:老人。③圣人:才智超人的人。

【练习】

1.解释加点字词:

①执长竿()②初竖执之()③计无所出()

④俄有老父至()⑤但见事多矣()

⑥以锯中截而入()⑦遂依而截之()

⑧莫之及也()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①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世之愚,莫之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执竿入城的鲁人遇到的困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4.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文言文阅读

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文言文词语的含义,疏通文意,理解故事的内容及主旨所在,并积累文章中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激发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学习重点和难点:

正确掌握文言文词语的含义,疏通文意,品评词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情分析:

经过开学至今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但对于文言文的阅读还处在启蒙阶段。因此,补充文言文阅读材料,培养阅读兴趣和爱好,指导学生不断积累字词的解释,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是当务之急。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以对话交流导入

大家认为文言文难学吗?难,难在哪?有些语句不会翻译,以至于读不懂文章。那么,今天我们借《何无贼》和《鲁人锯竿入城》两篇文章来一起探讨一些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帮助大家解决这一难题。

二、初读课文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将文章读通读顺

1.放声,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没把握的读音和同学交流或请教老师)2.请一生读文,其他学生注意听是否读准了字音。

3.学生再自由读文,不仅读准字音,还要读清句读

4.全班齐读

三、自读通文意

1.小声读文,边读边译

要求:(1)这篇文章所出现的词句,使你联想到课内我们所学的哪些句子,请批注在空白处。

(2)将翻译有困难的词句作上相应的记号。

2.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进行交流

交流一:相互补充所联想到的课内语句

交流二:不理解的地方相互探讨,将共性问题作上记号,提交全班交流

交流三:关注词和句子的特殊现象

3.全班交流

老师示例:“公适归”

①读句子

②这个句子中的“归”使我联想到《郑人买履》里“反归取之”中的“归”,意思相近,结合语境这里是“回家、回来”的意思。

③翻译整个句子

④提出不会译的地方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的解释疏通文意。

4.再次齐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四、师生共同探讨文言文阅读方法和技巧

学生归纳字词翻译的方法:

A、借助工具书尽量做到一字一意。

B、将字词的解释串联成句。

C、对句子适当补充和修饰,努力使句意通顺完整。

D、适当的懂一些语法现象,如句子成分、词类活动等。

五、读懂内容

1、归纳两则故事的内容。

2、两则故事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六、布置作业:

完成短文后面的练习。

课外文言文教学反思:

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不同,所以指导学生朗读尤为重要。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老师通过流畅自如,声情并茂的范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文言文比较短小,所以我在课堂上直接出示全文,标号停顿记号,让学生在书上做好停顿记号,这样能流利的朗读古文。在这堂课中,采用以教师为线,以读为面的教学方法,收到良好效果。

多整理、多积累文言词语。文言文多是记录古代的生活,现代人多比较陌生,加之语言的变化,文言文的词义与今天差距较大,故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词义也有固定的,多积累自然就会熟悉。一般而言,实词意义较单一,如“走”为“跑”,“书”为“写”,“尝”为“曾经”等等;虚词意义较为复杂,如“之”的用法有七种,连词“而”表示的意义关系有六种,只要熟悉用法含义,做到心中有数,再遇到词语,根据语言环境去判断辨析,自然会容易的多。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后,教师给学生整理古今义差别较大的文言词语和用法较多的文言词语是必要的。对于难以理解的句子一定要对重点关键词反复记,才会掌握。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