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3《画杨桃》
部编版小学语文《画杨桃》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画杨桃》课文原文及赏析
《画杨桃》课文原文:
我们的教室里挂着一幅画,画的是一个杨桃。
这幅画是老师在课堂上要我们画的。
我看到的杨桃是正面的,像个五角星。
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
同学们看了都笑起来,说:“你画的不是杨桃,而是五角星。
”老师看了看我的画,走到我的座位上,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上,对大家说:“这幅画很有意思。
你们看,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样子是不一样的。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
老师的话让我深思。
的确,如果我们只从自己的角度看事物,可能会产生误解和偏见。
我们需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才能更全面、更真实地理解事物。
赏析:
《画杨桃》这篇课文通过一个小学生的视角,讲述了他在课堂上画杨桃的经历。
文章以画杨桃为线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观察事物应多角度、全面的道理。
课文中的“我”因为坐在杨桃的正面,所以看到的杨桃像五角星,这与同学们从其他角度看杨桃的形象不同,因此引发了同学们的嘲笑。
然而,老师的出现扭转了局面,他指出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样子是不一样的,强调了观察事物应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原则。
这篇课文寓教于乐,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引导小学生认识到观察事物不应片面,而应全面、客观。
同时,也教育孩子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目跟随大众的观点,敢于坚持自己的看法。
此外,课文的语言简洁明了,情节生动有趣,易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和启示意义。
总的来说,《画杨桃》是一篇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优秀课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3《画杨桃》知识点+图文解读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13《画杨桃》知识点+图文解读课文知识点一、生字笔画笔顺二、会写字及组词图tú(图画)(图书)(图形)课kè(上课)(下课)(课文)摆bǎi(摆放)(摆平)(摆手)座zuò(座位)(星座)(座号)交jiāo(交往)(成交)(交代)哈hā(哈哈大笑)(哈欠)(哈气)页yè(页面)(书页)(页码)抢qiǎng(争抢)(抢先)(抢夺)嘻xī(笑嘻嘻)(嘻嘻哈哈)三、易错字摆:右部上边是“罒”。
座:部首是“广”,不要写成“厂”。
页:“页”的末笔是点。
四、多音字倒dào(倒车)dǎo(摔倒)五、近义词准确—精确严肃—严厉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六、反义词准确—错误严肃—随和七、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
“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
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作者先略写父亲教导我画画要实事求是,接着具体地叙述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事,最后写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描写,突出老师对“我们”循循善诱的教育,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结果的思想方法。
课文从一件事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来龙去脉交待得十分清楚。
此外,课文对人物语言、神态的描写具体细致,形象生动,能准确反映人物内心世界。
老师神态由严肃到和颜悦色,老师的话语通俗易懂,循循善诱,饱含哲理,表现出高超的教育艺术。
学生们开始嘻嘻哈哈,以为“我”把熟悉的杨桃画成五角星,非常好笑;了解真实情况后,显得很尴尬,反映学生们的率直、天真。
八、课后习题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后哈哈大笑,说“我”画的不是杨桃,而是五角星。
13《画杨桃》-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3画杨桃教学目标1.认识“室、靠”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图、课”等10个字,会写“图画、老师”等12个词语。
2.能积累“靠、而”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3.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4.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示。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示。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示。
教学策略识字写字1.识字。
读准字音:“室、审、晌”都是翘舌音,“肃”是平舌音;“晌、抢”是后鼻音,“班”是前鼻音;“倒”是多音字,应结合具体语境识记。
识记方法:(1)与熟字比较识记。
如:晌—响、诲—悔、抢—枪、悦—说、审—婶。
(2)同偏旁归类识记。
如:“嘻”与“哈”,都是口字旁,都与笑有关。
(3)扩词识记。
与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不仅能巩固识字,而且能丰富词语积累。
如:靠—靠近、可靠、依靠;而—而且、反而、而后;班—班级、班长、班会;肃—肃静、严肃、肃立。
(4)联系生活识记。
如“班”,可结合学校的班级指示牌来识记;“页”,可结合课文的页码或查字典时要找的页码来识记。
2.写字。
可归类指导书写:“课、摆、哈、抢、嘻”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室、交”都是上下结构的字,“页”是独体字,“座”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图”是全包围结构的字。
书写时,可以通过比较等方法归类指导,如:“摆”和“抢”偏旁相同,结构上有相似之处。
朗读指导本文细致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展现出人物认识和情感的变化。
本课人物对话较多,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出恰当的语气。
教学时,要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朗读实践,发展学生语感。
“我”的画交出去的时候,几个同学“哈哈大笑”,嘲笑“我”。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这句话,要带着反问、指责的语气朗读。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3.画杨桃 部编版

生字认一认
kào
靠近
ér
美而香
bān
班级
dào
倒车
shěn
审问
shì
视线
sù
严肃
shǎng
晌午
yuè
悦耳
huì
教诲
多音字
dào 倒着走
倒
dǎo 摔倒造句: 他倒着走的来自候不小心摔倒了。词语释义
【轮流】依照次序一个接替一个, 周而复始。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教诲】教训;教导。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之涣《凉州词》
课后作业
你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先描述一下 它的外貌特点吗?然后自己动手试着画一 画,看谁画的最像。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第二部分(5至 16):写老师 让嘲笑“我” 的同学轮流坐 到“我”的座 位上观察杨桃。
第三部分(17 至18):写老 师教导同学们 要学会站在别 人的角度看问 题。
课文解读
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 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 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这里介绍“我”的位置和 “我”看到的杨桃的形状,为 下文“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 做了铺垫。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3《画杨桃》生字课件

qiǎng
音序: Q 偏旁:扌 组词:争抢 笔顺:
结构:左右 笔画数:7 抢夺 抢劫
造句:田地间,农民正在抢种水稻。
xī
音序:X 结构:左右
偏旁:口 笔画数:15
组词:嘻嘻 嘻哈 笑嘻嘻
笔顺:
造句:他不好意思地嘻嘻笑了一下。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3画杨桃生字课件
根据部编版教材整理 二年级语文下册
1画 杨 桃
3
会写字
tú
音序: T
结构:全包围
偏旁:囗 笔画数:8
组词:图画 图片 图形
笔顺:
造句:图画里的小螃蟹非常可爱。
kè
音序:K 结构:左右
偏旁:讠 笔画数:10
组词:课文 课堂 课程
笔顺:
造句:小丽正在背诵课文。
bǎi
音序: B
结构:左右
偏旁:扌 笔画数:13
组词:摆动 摆放 摇摆
笔顺:
造句:细长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zuò
音序: Z
结构:半包围
偏旁:广 笔画数:10
组词:座位 上座 入座
笔顺:
造句:小明正坐在座位上看书。
shì
音序: S
结构:上下
偏旁:宀 笔画数:9
组词:教室 室内 卧室
笔顺:
造句:爸爸妈妈的卧室非常温馨。
jiāo
音序: J
结构:上下
偏旁:亠 笔画数:6
组词:公交 交往 立交桥
笔顺:
造句:我国的立交桥非常多。
hā
音序:H 结构:左右
偏旁:口 笔画数:9
组词:哈欠 哈腰 哈哈大笑
笔顺:
造句:我早晨起床直打哈欠。
yè
音序: Y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3《画杨桃》

2、读了这段文字材料,你又有什么体会?(学生谈)
3、看来小时侯父亲和老师的教诲对作者岑桑的一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真的使他一生受用。
让我们再好好地来读读课文中老师、父亲的那段话。
4、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间,这节课要结束了。
说说看,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我把岑桑的“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从自己出发,这样你才能不断设计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一句话送给同学们,让学生朗读记住,并希望他们将来也能有所出息。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父亲和老师说的话。
2、课外阅读《残雪断想》作者:岑桑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3《画杨桃》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画杨桃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画杨桃》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对杨桃进行写生练习,“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
老师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结果,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学情方面,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三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够扫除生字障碍、读通读顺课文,抓住关键词语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对课文有一定的理解。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针对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与技能: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师与父亲的话;2、过程与方法:通过“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另外结合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我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师与父亲的话”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理念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议、写等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实现“本真语文”的课堂回归。
三、教法学法虽然说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方法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根据课程标准中年级学段目标,针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法:角色扮演法、朗读体会法,点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学法是: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以分角色朗读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在《画杨桃》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准备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一)整体回顾,复习导入1、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已认识了杨桃,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师:那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画杨桃》(设计意图:回忆课文主要内容,增强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激起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二)研读品味,尝试探究:1、交流课前预习问题:“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是什么?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3.画杨桃(优质教案)

《画杨桃》教案教学目标:1. 会认“靠”等14个生字,会写“图”等9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
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感悟读文,理解“我”从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杨桃的样子。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杨桃的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杨桃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
(板书:画杨桃)2.齐读课题。
二、指导自学,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把语句读通顺,同时标出自然段。
2.采用查字典、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大家讨论解决。
三、认读生字,感知内容。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认读生字词。
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错误读音。
翘舌音:“审”(shěn)、“晌”(shǎng)、视(shì)“肃”(sù):平舌音。
笔顺:(共8笔)“诲”:四声(huǐ),注意与“悔”的读音区别。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同桌交流)4.扩展训练。
近义词:教诲──教导审视──审察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反义词:准确──错误难忘──淡忘5.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杨桃,“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
老师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明白了同一件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四、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引导学生观察“图、交、摆、嘻、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3.记忆字形: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识记,和同桌交流难字的识记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出示)
我对父亲的话语是如此的印象深刻,是因为,能从文中找到一个词语来说明吗?(叮嘱)谁知道“叮嘱”是什么意思?从父亲的叮嘱里,你明白了什么?
是圆的就,是方的就,不要把圆的画成,也不要把方的画成,否则就是。练读父亲的话: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教诲”和“受用”。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同学们说得很好,确实,在父亲和老师的影响下,作者最终成长为一个作家。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情况。
岑桑,生于1926年,我国当代著名作家。1985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当你还是一朵花》、《在大海那边》、《岑桑散文选》,诗集《眼睛和橄榄》等20余种。评论集《美的追寻》获第二届广东鲁迅文学奖,《岑桑作品选》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等。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边记边在课本上的田字格里描红。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提醒书写姿势要正确,书写要规范。
4、拦路虎被你们制服了,再读书就更容易了。画杨桃,怎么画成五角星呢?感兴趣么?你再读读这篇文章。过一会儿,咱们来个读书比赛。
怎么样?谁愿意发起挑战,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大声地读给同学们听?
在我粗心大意、画得想当然的时候,父亲仿佛在跟我语重心长地说:
3、我正是抱着这种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画杨桃的,(对照板书)尽管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我自己觉得还是(把那种自信、满意读出来。)
四、课堂小结
对于这幅画,作者自己认为,交上作品的那一刻,他一定会在心里想:;可是,同学们又是如何看待我的这幅画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9)多么有爱心的老师!从一幅美术课作品的事情中,既保护了我的自尊,又没有因为同学的嘲笑而斥责他们,更语重心长地给我们讲出了其中的道理,读读老师说的话,看看你能明白些什么?(课件出示)
指名读,分组读,齐读,谈谈自己的理解。指导背诵。
10)此时,坐在教室里的我,听着老师的话语,耳边又想起父亲的叮嘱:。
2、补充出示父亲的话:男、女生 对读 父亲和老师的话,你发现了什么?
三、引导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我究竟是怎样画杨桃的呢?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出了我画杨桃的经过?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出我“画杨桃”的句子。
1)自己读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你是怎么理解“我”这种“老老实实”的作画态度的呢?(生读书思考)
你能把那份认真读出来么?学生练习读句子。
指名读句子。有什么问题么?
是呀,一直和蔼可亲的老师,怎么变得严肃起来了?默读3--12段,看看自己能读懂些什么?
学生读书,思考,汇报自己的想法,明白老师在通过:看、走、坐、审视一系列动作,从“我”的角度去观察实物。
4)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聚集目光的力量,注视着我这里。此时我就是文中的那位老师,我把杨桃的一端正对着大家,(现场演示、慢慢移动让全班同学都体验这个角度)看,你看到了什么?你可以放声地与旁边的同学交流。
3、检查读书情况:
老师考考大家,怎么样?
1)看,老师把课文中难读的这些“拦路虎”请到大屏幕上来了,你们认识么?
认读生字 嘱 审 肃 晌 悦 诲
指名读,正音:“嘱”读zhǔ,不要读成shǔ;“审”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肃”是平舌音;“晌”读shǎng,不要读成xiǎng。
2)给生字找个好朋友吧,读读看,怎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叮嘱、想当然靠边、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
2、父亲是怎样教育我学画画的?美术课上,我是怎样画杨桃的?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探究“同学们”的心理转变,丰富“实事求是”
1)同学们又是如何看待我的这幅画的呢?学生读书,找出相关的句子
课题
13画杨桃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倒”。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内容中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2、说出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1)明明是普普通通的杨桃,可在作者的眼里却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这是为什么呢?咱们班里谁坐的位置和岑桑在教室里的位置一样?在他的位置上观察和你的位置上观察,一样么?观察点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会?
2)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有观察点的原因,还有别原因么?把1、2自然段结合在一起,认真读读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看看,刚才你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呢?
(生自由读课文)
课堂是最动听的声音,是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刚才大家读得真不错。谁来说说自己的读书所得?
2、会读书,爱思考,你们可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再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开动脑筋,看能不能自己把课文中的生字学会?
5)现在,你就是刚才发出嘲笑声的同学,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你心里想说些什么呢?拿起你的笔,写下你想说的话。(学生动笔写话,教师巡回指导)
6)很多同学都已经写完了,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的心声吧!请用心地倾听,别人的理解可能就是自己不曾想到过的。
7)听着你们用真情写下的话语,我分明感受到了你们心中的那一份愧疚!就把这份愧疚送到这则对话中读出来吧。
4、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间,这节课要结束了。说说看,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我把岑桑的“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从自己出发,这样你才能不断设计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一句话送给同学们,让学生朗读记住,并希望他们将来也能有所出息。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父亲和老师说的话。
2、课外阅读《残雪断想》 作者:岑桑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画成“脑子里想象的那样”,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想当然”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想当然”?
还是在那个前排靠边的座位,如果我想当然地去画,也许会把杨桃画成什么样呢?
还可能画成什么样?不管是把它画成苹果,画成香蕉,还是画成平时最常见的那样,结果都是
4)在我开始要画画的时候,我的耳畔总会想起父亲严肃地说:
哪对同桌想试一试?
小组分角色读句子。听着这些充满愧疚的回答,看着你们充满愧疚的脸庞,我知道你们再也笑不出来了,(对照板书)因为你们已经学会如何用“实事求是”的眼光去评价别人的画了。
8)从同学们的读书声中,老师发现同学们已经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了,神情变得怎么样了?-----“和颜悦色”。
什么是“和颜悦色”?
教学难点
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借助于注音、字典学读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
2、搜集含有水果名称的词语。
3、搜集关于态度的名言。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学生字、词,理解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老师写一位很了不起的作家、出版家的名字,是----(板书:岑桑)
在著名作家岑桑的心中,这个杨桃可不仅仅是有趣,已步入晚年的他,直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上小学时“画杨桃”的经历,你们想知道其中的故事吗?
好,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板书课题)13、画杨桃 (生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头脑中也许产生了一些疑问,说说看,你们想知道什么?学贵有疑,会读书,会思考,就一定能有更多的收获。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引言激趣:
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出示杨桃)
这是——杨桃,杨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还能生津止渴、止血止痛呢!真正的杨桃是在秋季和冬季才成熟的。看,有趣吗?
课本上也向我们做了介绍呢,请大家翻开课本44页,咱们来看一下“资料袋”中告诉了我们些什么?
5、指名接读课文。正音,评价
6、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就将文章读得通顺流利了,从你们津津有味的表情中,我发现你们还若有所思呢。的确,只有细细地品读,才能品出其中的味来!那么,这节图画课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学生交流。
看来,图画课上的嘲笑声、大家的讨论、老师的教诲都是因为我那幅画得象五角星的杨桃图而引起的,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那堂图画课,目睹我的那幅杨桃图。
岑桑说:“多年来,我一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人、做事,这是从小时候老师、父亲对我的教诲。几十年来在文学上我自己留下的却只有几行脚印,那些浅浅的脚印为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便将不留半点痕迹了。”
2、读了这段文字材料,你又有什么体会?(学生谈)
3、看来小时侯父亲和老师的教诲对作者岑桑的一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真的使他一生受用。让我们再好好地来读读课文中老师、父亲的那段话。
(课件出示)
2)哪组同桌愿意来尝试着读一读?(同桌对读,说说自己这样读的理由:哈哈大笑)
同学们会怎样地笑呢?就带着这种讥讽的笑、轻蔑的笑、讽刺的笑,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则对话。
3)从你们异口同声的话语中、从课堂上传出的嘻嘻的笑声中,我听出了你们对这幅画的嘲笑。自己认认真真地画出的画,竟无端地受到大家这样的嘲笑,此时的我,心里有多么难受!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课文中的哪一句话写出了老师的态度?找出来,读读看。
他们的话,是这样的相似。
3、这个道理仅适用于画画吗?我们从课文中跳出来,学习、生活中做别的事情。“是什么样,画什么样”,怎么理解?
4、我们做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终生受益。所以文章最后说“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