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册国学经典主题诵读
一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_人教部编版(2022)

一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_人教部编版(2022)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确实是训练幼儿的观看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畴,让幼儿在观看事物、观看生活、观看自然的活动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义、进展语言。
在运用观看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看于观看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看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如何会向高层次进军?专门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畴专门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刻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如此,就会在有限的时刻、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经典国学再现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确实是训练幼儿的观看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畴,让幼儿在观看事物、观看生活、观看自然的活动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义、进展语言。
在运用观看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看于观看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看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师叙,勿违抗。
我是小助手1.恩:恩情。
2.从:顺从,服从。
3.友:友爱。
4.恭:尊敬,尊敬。
5.序:次序。
6.敬:尊重。
7.师:师从、遵守、按照的意思。
我是小翻译父母和儿女之间要注重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要尊敬。
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
假如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臣子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
前面提到的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十义,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抗。
十册国学经典主题诵读

卜册国学经典主题诵读卜册国学经典主题诵读一、人与动物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庄子逍遥游》(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鲲。
鲲的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鲲变化成鸟,鸟的名称叫鹏。
鲲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上的云。
)2、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xu)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一一《庄子》(泉水干了,两条鱼一同被搁浅在陆地上,互相呼气、互相吐沫来润湿对方然而对于鱼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海水终于漫上来了,两条鱼也要回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最后他们相忘于江湖。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一一《老子》二、艺术魅力1、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学记》、(善于唱歌者,能使人沉醉在歌声中流连不忘,善于教学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志向而努力不懈。
)2、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青松。
一一曹植《洛神赋》(她长得体态轻盈柔美象受惊后翩翩飞起的鸿雁,身体健美柔曲象腾空嬉戏的游龙;容颜鲜明光彩象秋天盛开的菊花,青春华美繁盛如春天茂密的青松)三、人生感悟1、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勤于学习就像春天的禾苗一样,看不到它增高,实际上它每天在长高•放下学习好比磨刀的石头,看不到它变薄,其实石头每天都在变薄•)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四、民风民俗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国学经典诵读——《论语》一、学而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二、为政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8.子曰:“由,诲(huì)汝(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10.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11.子张学干禄(lù)。
子曰:”多闻阙(quē)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多见阙殆(dài),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yú)矩。
”15.子曰:“君子不器。
”1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三、八佾(yì)17.孔子谓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8.子谓韶(sháo):“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9.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四、公冶长20.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wū)也。
于予与何诛(zhū)?”2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目录

目录
第一单元论语
为政第二 (1)
第二单元采撷哲思
1.泛舟朱熹 (31)
2.观书有感朱熹 (34)
3.莺梭刘克庄 (36)
4.蚕妇吟谢枋得 (40)
第三单元论语
八佾第三 (44)
第四单元秋光岚影
1.古朗月行李白 (70)
2.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李白 (74)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77)
4.中秋月苏轼 (80)
第五单元寄景抒怀
1.题淮南寺程颢 (84)
2.冷泉亭林稹 (87)
3.题松汀驿张祜 (89)
4.过香积寺王维 (93)
第六单元忧国思乡
1.秋兴其一杜甫 (97)
2.秋兴其三杜甫 (101)
3.秋兴其五杜甫 (104)
4.秋兴其七杜甫 (108)
第七单元踏雪寻梅
1.雪梅其一卢梅坡 (112)
2.雪梅其二卢梅坡 (114)
3.梅花林逋 (117)
4.梅王淇 (121)。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主题诵读全资料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主题诵读(2015版)第一单元主题:走进千山万水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舟行人剡》崔颢),面对大自然中美丽的山山水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不免让我们想起了《论语》中的一段话:—————————。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当我们来到海边,面对大海,极目远眺,海风吹面,波涛汹涌,不免感慨万千,思潮涌动,就会随口吟诵起曹操的诗句:—————————。
)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会春夏秋冬的四时变化,山山水水,日月星辰,万事万物生老病死、生生不息,其中充满了人生的哲理,正如《庄子·知北游》中的句子:—————————。
)第二单元主题:以诚待人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做一个道德高尚的君子需要经常反省自己:怎样做人?怎样交友?怎样学习?我们可以从《论语》中找到答案:—————————)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论语》(君子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气质呢?《论语》中有专门的论述:“庄重”、“忠诚和信用”、“慎交友”、“有错就改”,你能记得原句吗:—————————。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论语》(做人必须有诚信,没有诚信的人是什么样子呢?《论语》中有精彩的比喻::—————————。
)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精心整理国学经典诵读——《论语》一、学而1.子曰:“学而时习之,知而不愠(y ùn),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乎?传不习乎?”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则以学文。
”4.子曰:5.有子曰:6.子曰: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 ǎng)8.子曰:“由,诲(hu ì)汝(r ǔ)是知也。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其何以行之哉?”10.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11.子张学干禄(l ù)。
子曰:”多闻阙(qu ē)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多见阙殆(d ài ),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y ú)矩。
””y ì)”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四、公冶长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w ū)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 “再,斯可矣!”五、里仁24.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25.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 ǐng)也。
”27.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8.子曰:“君子欲讷(nè)于言而敏于行。
”29.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30.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1.子曰:32.子曰:利仁。
”. 33.子曰:34.子曰:天命之谓性,率(l ǜ臾(yú)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shèn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shèn仲尼曰: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yǐ)乎!民鲜(xiǎn)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各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内容(2015版本)

6.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三字经》)
三
热爱
祖国
1.天地泰宁,君之德也。君德昭明,则阴阳风雨以和,人赖之而生也。是故只承君之法度,行孝悌于其家,服勤稼(jià) 穑(sè),以供王职,此兆人之忠也。(《忠经·兆人》)
3、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
五
壮丽的祖国河山
1、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史记》
2、秩秩(zhì)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
3、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论语》
3.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声律启蒙)
二
学校
生活
1.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周易·乾卦》)
2.庄敬日强,安肆(sì)日偷。(《礼记·表记》)
3.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学记》
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2. tiān dì xuán huáng yǔ zhòu hóng huāng
天 地 玄 黄, 宇 宙 洪 荒。
rì yuè yíng zè chén xiù liè zhāng 。
日 月 盈 昃 , 辰 宿 列 张 。
hán lái shǔ wǎng qiū shōu dōng cáng
寒 来 暑 往, 秋 收 冬 藏。
为 学 者 ,必 有 初。 小 学 终 , 至 四 书。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篇一:各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各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小学一二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二)古典词:《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小学三四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家训》《学庸论语》《孟子》(二)古典诗词:《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夏日绝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望天门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片片蝶衣轻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守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小学五六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尚书》《孝经》《易经》(二)古典诗词:《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竹枝词》《泊船瓜洲》《望湖楼醉书》《春江晚景》《题西林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赠花卿》《示儿》《石灰吟》《竹石》《过零丁洋》《黄鹤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天净沙--秋思》《渔歌子》《独坐敬亭山》《春望》《别董大》《竹里馆》《春夜喜雨》《乌衣巷》《望岳》(杜甫)《观书有感》(朱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满江红》《如梦令》(李清照)《念奴娇o赤壁怀古》《关雎》(诗经)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篇二: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弟子规》二、《三字经》三、《百家姓》四、《千字文》五、《论语》10段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册国学经典主题诵读
一、人与动物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
垂天之云。
——《庄子逍遥游》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鲲。
鲲的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鲲变化成鸟,鸟的名称叫鹏。
鲲的背,不知道它有
几千里。
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上的云。
)
2、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xu)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
(泉水干了,两条鱼一同被搁浅在陆地上,互相呼气、互相吐沫来润湿对方然而对于鱼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海水终
于漫上来了,两条鱼也要回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最后他们相忘于江湖。
)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
二、艺术魅力
1、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学记》、
(善于唱歌者,能使人沉醉在歌声中流连不忘,善于教学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志向而努力不懈。
)
2、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青松。
——曹植《洛神赋》
(她长得体态轻盈柔美象受惊后翩翩飞起的鸿雁,身体健美柔曲象腾空嬉戏的游龙;容颜鲜明光彩象秋天盛开的菊
花,青春华美繁盛如春天茂密的青松)
三、人生感悟
1、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
(勤于学习就像春天的禾苗一样,看不到它增高,实际上它每天在长高.放下学习好比磨刀的石头,看不到它变薄,其实
石头每天都在变薄.)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老子》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人不是圣贤,都会犯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错,如果犯错了能改正,就是最好的了。
)
四、民风民俗
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端午》
(端午节是从谁开始说起的?流传万古是为了纪念屈原。
我笑楚江空荡浩渺,却不能洗清正直的大臣的冤屈)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他送我木瓜,我拿美玉回报他.不是为了回报,是求永久相好呀!
他送我红桃,我拿美酒回报他.不是为了回报,是求永久相好呀!
他送我的是李子,我拿美玉回报他.不是为了回报,是求永久相好呀!)——《诗经·卫风·木瓜》
五、深深怀念
1、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
(如果天下想太平,我们先把国家治好。
国家要想治好,先把家庭治好。
家庭要想治好,先把我们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我们先把自己管好。
)
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
不能。
——《孟子》
(,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饿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七、科学精神
1、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周易》
(走到尽头就要变化,变化以后就能通达,通达以后便能使你的事业长久!”人要自助,才能天助,能够自立自强的人才能大吉大利)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学》
(如果能够创新不守旧,那么每一天都要创新,并且长久保持下去)
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道德经》
(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反而听来无音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
”
4、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绌。
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道德经》
八、依依惜别
1、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老子》、
(谋划大事难事,要从小处和容易处考虑。
天下的难事,都是先从容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
)
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
(天下没有比水再柔弱的了,但是攻克坚强之物的却没有能胜过它(水)因为不管用什么都不能代替它。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已与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
——《老子》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
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
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