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 学会抒情教案
《学习抒情》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学习抒情》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学习抒情》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学习抒情》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学习抒情”课文。
本课程是语文课程中的一节阅读理解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抒情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该篇课文通过对比两则关于夏天的描述,介绍了“抒情”的写作特点,启发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感悟与理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抒情”的概念。
了解文学抒情的写作特点,以及抒情在文学作品表达中的作用.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从感性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抒情的魅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对课文的认真分析,让学生领会文学作品意义的深层次内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教师通过一幅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图片引入课堂,激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引领学生对图片进行简短的描述,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这张图片有什么感触吗?”2.阅读课文教师向学生朗读课文,调整语调表情,让学生感受文字的情感表达。
学生在听教师读完后,跟着教师再读一遍,同时在发现错别字和错漏字的时候提出并修正。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课文的主旨、文化内涵和写作手法。
3.理解课文教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1.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 如何理解“抒情”?它是什么?3. 文中通过什么方式表达抒情呢?4.如何理解文中的“绿茵茵的草地,天蓝蓝的天空”?5. “清风送来的是阳光的气息”这句话表达了什么?4.文学鉴赏教师向学生讲解抒情的写作手法,帮助学生认识含蓄的抒情、直截了当的抒情、隐喻的抒情以及比喻的抒情,并通过心理暗示的方式,启发学生产生观感和共鸣的情感。
此外,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5.巩固练习教师通过安排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同时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学习抒情》教学设计共3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学习抒情》教学设计共3篇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学习抒情》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抒情体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掌握抒情表达的方法;学习文章鉴赏的基本方法,掌握文章鉴赏的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文章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熟练度;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促进心灵成长。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写作学习抒情》作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抒情体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2. 抒情文鉴赏技巧3. 抒情写作实践三、教学设计1.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类型的情感表达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情感表达的多样性,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情感表达欲望。
2. 知识阐述通过课堂讲解,介绍抒情体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文学作品抒情表达的技巧和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些实用性写作指导。
3. 课堂练习通过组织语文讲解、作品点评、作文写作等多种形式的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文章阅读和写作能力。
4. 课后反馈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点评作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建议。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抒情体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学会使用各类文学手法进行情感表达;掌握文章鉴赏的基本技能,能够较为准确地鉴别文章的类型和风格。
教学难点:对于抒情体的鉴别和写作,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和想象力,这对于一些缺乏阅读和写作经验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难度。
同时,鉴别文章和鉴别句子应用的方法和技巧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训练和教导。
六、教学手段1. 课堂讲解:通过语言和图片等形式,系统化地讲解抒情体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2. 阅读与作品点评:通过组织各类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点评,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评价能力。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抒情作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
2. 掌握抒情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抒情作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
2. 掌握抒情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写作:学习抒情》2. 抒情作文示例3. 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网球老师上课之前,学生完成口头作文:回想一件令你感到温馨的事,用一两句话抒发出你心情。
2. 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老师做点评,引入下面的学习内容。
二、展示与讲解(15分钟)1. 展示课文《写作:学习抒情》,介绍抒情作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2. 解读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三、讲解和练习(15分钟)1. 讲解抒情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 给学生分发抒情作文示例,让学生阅读示例并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和特点。
3. 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经历写一篇抒情作文,要求注意语言表达和情感描写。
四、合作与分享(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写的抒情作文,并相互评价。
2. 选取几篇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和点评。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进行自我总结,总结抒情作文的写作要点和方法。
2. 教师进行课堂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抒情作文,并写出对自己作文的评价和改进意见。
2. 准备下节课的教学内容。
2024-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

2024-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抒情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抒情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作文的感染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抒情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难点:抒情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让自己感动、愤怒、开心等情绪波动的事情呢?当时你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抒情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三、课堂讲解1.讲解抒情的概念:抒情是指作者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的一种写作手法。
2.讲解抒情的分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3.讲解抒情的技巧: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以及描绘细节、渲染氛围等表现手法。
四、实例分析1.分析教材中的例文,让学生了解抒情手法的运用。
2.学生举例分析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抒情手法。
第二课时一、课堂实践1.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素材,尝试运用抒情手法进行写作。
2.教师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提升作文质量。
二、作品欣赏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写作心得。
2.教师点评学生作文,给予肯定和指导。
2.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观察、感悟、表达情感,提升写作水平。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抒情手法的运用。
2.提问:抒情在写作中的作用是什么?二、课堂实践1.让学生尝试运用抒情手法改写一篇课文,提升文章的感染力。
2.教师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给出建议。
三、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改写后的课文,分享写作心得。
2.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给予肯定和指导。
2.引导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作文的感染力。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抒情手法的运用。
2.提问:如何在写作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二、课堂实践1.让学生以“我的家乡”为主题,运用抒情手法进行写作。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下《写作学习抒情》省优教案

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的基本要素,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2.学会运用抒情的写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情怀。
3.学会通过写作来表达对学习的热爱和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1.运用写作的基本要素进行抒情写作。
2.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学习的热爱和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运用写作的基本要素进行抒情写作。
2.如何准确表达自己对学习的热爱和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准备:1.《写作学习抒情》课文。
2.学生课本。
3.板书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作及学习抒情。
3.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对他们未来的重要性,并给予肯定的评价。
4.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会运用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学习的热爱和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Step 2 学习抒情写作1.教师介绍抒情写作的概念,并举例解释什么是抒情写作。
2.让学生阅读课文《写作学习抒情》并理解其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并进行讨论。
4.教师辅导学生进行抒情写作,提供适当的写作指导和反馈。
Step 3 自主探究1.学生们独立完成一篇关于学习的抒情文章,表达自己对学习的热爱和追求知识的愿望。
2.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提供建议和改进的意见。
Step 4 拓展延伸1.给予学生更多的写作练习,让他们在抒情写作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2.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来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感悟,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抒情写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表达对学习的热爱和追求知识的愿望。
课堂上,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示范、指导等,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抒情写作的基本技巧,能够进行自主的写作实践。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们提高了对写作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培养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抒情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写作学会抒情》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2.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3.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学重难点】1.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2.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学方法】品读法、练习法【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抒情是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
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同学们生活中常说的“今天天气真好啊!”“这件衣服真漂亮!”等等都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
下面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抒情,学习如何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文体知识抒情:指在文中表露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增加文章的感染力,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就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别的事物,直接的表白和吐露自己的思想情感。
为了增强表达效果,直接抒情有时会采用以下方法:1.利用修辞手法来抒情;2.通过变换人称来抒情。
间接抒情,即把情感渗透在记叙、描写和议论中。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寄情于景;2.寓情于事;3.融情于理。
二、话题一片段作文。
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
200字左右。
(一)作文提示1.可以描写场面、事物,也可以叙述故事。
情感的抒发要有内容,有凭借。
2.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
(二)审题指导1.选择一种情感,对这种情感进行回味和思考,以产生深刻的体验。
2.思考这种情感的触发点是什么。
例如,你为什么会有强烈的“幸福感”?使你“痛苦”的原因是某个人的一句话,还是令人伤心的场景?3.通过描写场面、事物或叙事故事等,让你的情感表达有所凭借,让读者能体会到并产生情感共鸣。
4.最后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事情方式。
(三)范文《幸福简单而温暖》我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学生,从来没想过幸福是什么。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推荐5篇)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推荐5篇)第一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抒情是人类进行创作的缘由之一,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范文一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学目标:1.了解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
2.在写作实践中,能够采用多种抒情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3.善于发现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的美;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感受幸福。
教学方法:写作--修改--点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没有无心之文”,写作离不开情感的抒发,无论记叙、议论甚至在说明事物时,作者的笔法都带着自己的感情,情感就是文字的灵魂。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写作时怎样抒情。
二、写作指导1.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
2.除了直接抒情以外,还可以将情感渗透在叙述和描写中,即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法: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2)间接抒情①借景抒情法: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
②触景生情法:触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思,发为感叹述怀的方法。
③咏物寓情法: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④咏物言志法:感于外物而述志抒怀的方法。
⑤融情于事法: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
⑥融情于理法:把感情寄寓在说理之中,理中含情,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以使理闪烁出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拨动人的心弦。
⑦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作文一、片段作文选取适当的抒情方式,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
200字左右。
写作提示:1.选择想要表达的情感,回忆自己产生这种情感的情境。
2.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 学习抒情 教案

学习抒情【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习作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学会记叙文的写法。
2、启发引导学生在"记事"中,恰当的抒情,吐真情,文章才能具有感染力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同学们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表现自我的能力。
煅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4、说真事、写真情【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同学们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表现自我的能力。
煅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抒情,既表达情思,抒发情感。
适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分钟)1.导言:“今天天气真好啊!”“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这些句子运用的是哪种表达方式?抒情,就是对主观感情的抒发和表达。
表达方式除抒情外,还有记叙、描写、议论、说明。
2.板书:学习抒情二、讲解抒情的相关知识(10分钟)从情感的表达方式上讲,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
1. “我爱你,中国!”这是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比较直白、热烈,多用带有浓重感情色彩的判断句、陈述句等,同时经常会在句中使用感叹词,如“好美啊”、“真想你呀”。
直接抒情还经常用于作者感受最深刻、感情最强烈的地方,以精练的语言表达浓郁的感情和强烈的感染力。
2、间接抒情则比较含蓄。
它往往借助于叙述、描写和议论等手法来抒发感情。
如“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有的借人抒情,通过对人物行为的描写来表达。
如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到:“妈妈欣慰地笑了。
她的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我看了很久很久。
”通过对妈妈笑了、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我看等行为描写,来表现妈妈因“我”的进步而高兴、“我”因自己的行为使妈妈欣慰而自豪的情感。
(2)、有的借物抒情,在对事物状态的描摩中抒发感情。
如:“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3)、有的借事抒情,将主观感情隐藏在对事件的记叙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
教学目标
1.了解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
2.在写作实践中,能够采用多种抒情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3.善于发现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的美;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感受幸福。
重难点
1.了解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
2.在写作实践中,能够采用多种抒情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教学方法
写作——修改——点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没有无心之文”,写作离不开情感的抒发,无论记叙、议论甚至在说明事物时,作者的笔法都带着自己的感情,情感就是文字的灵魂。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写作时怎样抒情。
二、写作指导
1.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
2.除了直接抒情以外,还可以将情感渗透在叙述和描写中,即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法: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2)间接抒情
①借景抒情法: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
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
②触景生情法:触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思,发为感叹述怀的方法。
③咏物寓情法: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④咏物言志法:感于外物而述志抒怀的方法。
⑤融情于事法: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
⑥融情于理法:把感情寄寓在说理之中,理中含情,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以使理闪烁出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拨动人的心弦。
⑦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作文一、片段作文
选取适当的抒情方式,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
2020左右。
写作提示:
1.选择想要表达的情感,回忆自己产生这种情感的情境。
2.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例文欣赏:
我总是呆在一段时光里,怀念另一段时光。
如果把童年再放映一遍,我们一定会先大笑然后放声痛哭,最后挂着泪,微笑着睡去。
让我化作羽毛,徜徉在这无边的回忆。
有时我沉默,不是不快乐,只是想把心掏空。
人生,不过一杯茶,满也好,少也好,争个什么!浓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
急也好,缓也好,那又如何?暖也好,冷也好,相视一笑。
因为看轻,所以快乐;因
为看淡,所以幸福。
多几分快乐,少几分忧愁;多几分幸福,少几分痛苦;多几分憧憬,少几分绝望。
相信阳光必将驱散阴云,雨后彩虹终会露出她醉人的微笑。
作文二、我的家乡
写作提示:
1.写作内容:可以写家乡的景色、特产、风俗,以及你在家乡的生活……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有侧重地写作。
2.写作时,可以直接表达感情,也可在描写、叙事中渗透感情。
3.写完初稿后,要进行修改。
例文欣赏:
我的家乡
望着被云雾笼罩的天空,回想起童年时候的家乡。
一丝思念便涌上心头。
虽然说时隔了十年,但是那时的景象仍然记忆犹新。
童年,是一支小夜曲,悠久,绵长;童年是一幅山水画,让你永远欣赏;童年,是一片奇异的星空,神秘无穷;童年,是一汪清泉,洁白无邪;童年是一种心情。
回忆童年,像咂摸一瓶陈年老酒,时间越久,味儿越浓。
袅袅青烟在家乡的上空飘荡着,屋檐边的瓜架上倒挂着丝丝未出藤的小瓜苗,几只鸭子迈着方步,在院子里觅食。
那时的我,总是坐在屋门口,摇着奶奶的小扇,偶尔的望着天空。
一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那时的天是那样的蓝,那样的亮。
清澈的小溪,泉水淙淙。
枝头的鸟儿,啁啾歌唱。
花间的蝴蝶,翩翩起舞。
连田遍野,一望无际。
把人们的烦忧一扫而空。
我喜欢徜徉在这碧绿的天地里,更喜欢伫立在那飘散着泥土之香的小山丘,眺望着那使人充满活力的田野,载着满怀的绿意
回故乡。
我爱家乡,喜爱家乡的雨天!每当下雨时,天是雾和雨织成的朦胧,白茫茫的一片;那三三两两的茅屋,静静地横陈着,接受雨水的洗礼;路上的行人,渐渐地稀少了,只有那不堪寂寞的鸭群,不停嘎嘎着,白长袍的鹅先生,站在屋檐下,伸长着颈子,享受着雨水的淋漓;这真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神仙境地。
这里的夜宁静而又美丽。
天上的星星静静地向我眨着眼睛,浓密的森林在我身后伫立着,淡淡的星光一直披撒到那树尖上,为树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纱。
不时有蟋蟀在草间鸣唱,小鸟在林间低鸣,空气中还飘有淡淡的奶牛味,让我感受到了这家乡夜晚,是那么的宁静,是那么的美丽。
我爱家乡,爱它的河流,爱它的雨天,更爱它那宁静的夜晚。
【点评】这篇文章作者运用了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的家乡,回忆了家乡的河流,家乡的雨天,家乡那宁静的夜晚。
文中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让我们读者深有体会。
作文三、我的烦恼
写作提示:
1.选材:想一想你有什么烦恼?选择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内容。
2.写“烦恼”的时候,要把事情、原因写清楚,还要写出烦恼时的具体感受,让人读了以后能体会你的处境和心情。
例文欣赏:
我的烦恼
娇艳的蔷薇因为昂翘的刺而不再可爱;醇美的酒因为浓烈的酒精而不再芬芳;盛灿的爱因为太深而成为甜蜜的
负担。
——题记
“学海无涯苦作舟”是一种如何孤寂、烦闷的心情。
青春需要活力的舞伴。
跳跃的细胞却在渐渐被爱吞噬。
天气晴好,浮云在空灵的世界自由飘荡,阳光暖得融化了心。
“出去逛?”“啊?这……好吧。
”
安静地撂下了电话,心里却是澎湃的海潮在击鸣。
我应允了邀请,可我又该如何面对那张严肃的面孔,求得应准;或是偷偷溜出去,抛下一颗焦灼的心。
我慢慢推开了门。
“妈!”我轻轻地唤了一声。
“嗯?”她在忙碌,忙碌于那堆油腻的碗筷。
冷冷的水声中偶尔碰撞出沉闷的咳嗽。
“我……同学约我去玩?”
“谁?”她立马转回了身,警戒地望着我。
“是……”是啊,对方是一个成绩并不怎么优秀却善良到让人心疼的女生。
但,妈妈相信的只有拥有漂亮成绩的人。
她只能看到这些。
“是一个成绩很好的女生,每次考试都不落前三名。
”我只觉得手心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是啊,对面是一个爱我如此深的人,我怎么能欺骗她,伤害她?
妈妈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泡沫中隐现的是一双沟壑纵横的手,写满了沧桑的苦痛。
我的心隐隐抽搐了一下。
肥皂泡的梦被爱裹得紧紧的。
青春的生命需要自由的飞翔。
有一天,我将破茧而出成为美丽的蝶。
爱却在永远裹紧我的翅膀。
沉重、甜蜜的负担。
——后记
【点评】这篇习作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叙写烦恼,妈妈的爱成为我沉重、甜蜜的负担,令我烦恼。
开篇有题记,结尾有后记,构思巧妙,深化了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