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有限空间管理台账.doc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台账范本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台账范本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台账范本1. 有限空间信息记录- 有限空间名称: [填写有限空间的具体名称]- 有限空间位置: [填写有限空间的具体位置]- 有限空间描述: [填写有关有限空间的详细描述,包括尺寸、入口类型等信息]2. 有限空间许可证- 许可证号码: [填写有限空间的许可证号码]- 发放日期: [填写许可证的发放日期]- 有效期限: [填写许可证的有效期限]3. 有限空间进入记录- 进入日期: [填写进入有限空间的具体日期]- 进入人员: [填写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姓名]- 进入目的: [填写进入有限空间的目的,例如维修、清洁等] - 进入时间: [填写进入有限空间的具体时间]- 退出时间: [填写退出有限空间的具体时间]- 紧急情况联系人: [填写在紧急情况下需要联系的人员姓名和电话号码]4. 有限空间安全监测记录- 监测日期: [填写进行有限空间安全监测的具体日期]- 监测人员: [填写进行有限空间安全监测的人员姓名]- 监测内容: [填写进行有限空间安全监测的具体内容,如氧气浓度、有害气体浓度等]- 结果评价: [填写有限空间安全监测结果的评价,如正常、异常等]5. 有限空间安全设备检查记录- 检查日期: [填写进行有限空间安全设备检查的具体日期]- 检查人员: [填写进行有限空间安全设备检查的人员姓名]- 检查内容: [填写进行有限空间安全设备检查的具体内容,如通风设备、防爆灯等]- 检查结果: [填写有限空间安全设备检查结果,如正常、需要修理等]6. 紧急情况记录- 紧急情况日期: [填写发生紧急情况的具体日期]- 紧急情况描述: [填写发生的紧急情况的详细描述]- 处理措施: [填写针对紧急情况所采取的处理措施]- 结果评价: [填写对紧急情况处理结果的评价,如处理成功、处理失败等]以上是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台账的范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台账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和跟踪有限空间的安全管理情况,保证有限空间的安全使用和维护。
1.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1)高压柜前必须铺设绝缘胶板。
(2)高压试电笔、绝缘手套、绝缘套鞋、接地线等电工工具和防护用品必须按检验标准要求送检,并张贴标识,确保有效。
(3)除尘系统不得与带有可燃气体、高温气体、烟尘或其他工业气体的风管及设备连通。
(4)除尘系统的风管及除尘器不得有火花进入,风管内不出现厚度大于1mm积尘,风管的设计风速按照风管内的粉尘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25%计算。
(5)干式除尘器滤袋应采用阻燃及防静电滤料制作,运行工况应是连续卸灰、连续输灰。
席家范
(7)作业结束后,清理干净池内工具、杂物,作业和监护人员
签字保存记录。
白久丽
8
除尘系统(锅炉)
除尘系统未采取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措施,导致粉尘爆炸。
其他爆炸
(1)除尘系统应按照粉尘爆炸特性采取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的措施,设置监控装置,选用降低爆炸危险的一种或多种防爆装置。
(2)除尘器应在负压状态下工作。
(4)冷间内动力、照明、控制线路应根据不同的冷间温度要求,选用适用的耐低温的铜芯电力线缆,并宜明敷。
王春利
6
融霜作业环节(挑选间和储存库)
违反操作规程,融霜
作业间隔时间短,液
氨回抽不彻底。
中毒和窒息
(1)热氨融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超压,待系统内液氨回抽完全(压力降至零)后,方可向蒸发器管道供热氨。
(4)进入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良的有限空间,应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不能少于3~5次/h。通风换气应满足稀释有毒有害物质的需要。作业时,操作人员所需的适宜新风量应为30~50m/h。
(5)监护和救援人员应能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具。
(6)作业时间超过30min时,必须重新进行池内气体检测。
有限空间辨识管理台账

有限空间辨识管理台账背景介绍在工厂、车间等生产现场均有许多需要辨识和管理的有限空间,如进出口、危险区域、设备周围等。
对于这些有限空间,如何进行清晰的辨识、管理和监控,是保证生产安全和顺利的重要因素。
故有必要建立起有限空间辨识的管理台账。
有限空间辨识管理台账的内容1.空间分类:根据有限空间的特性和用途进行分类。
例如,按其位置分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按其用途分为危险区域、通风区域、安全通道等。
2.空间标识:对每一个有限空间进行清晰的标识,如标出空间特点、位置、用途、危险等级等信息。
对于标识采用管控色,如红色表示危险区域,黄色表示警戒区域等。
3.空间规范:针对每种空间类型,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如禁止吸烟、穿拖鞋、严禁违禁行为等,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4.空间审批:对于需要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建立起相应的审批流程。
如进行培训、安全考核等,并签署禁止违规行为承诺书。
5.空间监控:采用智能化监控设备对各有限空间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警处理,并进行安全回顾。
6.空间隐患排查:定期对各有限空间进行隐患排查、整改,并建立起相应的整改台账。
7.空间使用记录:对于有限空间的进出人员进行记录,包括姓名、工号、所进入的空间名称、时间等,并进行审核。
有限空间辨识管理台账的重要性1.保障人员生产安全:通过建立有限空间的辨识和管理台账,能够帮助企业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降低企业风险,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智能化监控设备的应用,将各种安全管理数据进行数字化记录和管理,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3.加强内部管理:通过规范化的审批流程和禁止违规行为承诺书签署,能够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避免不必要的人员和安全风险。
有限空间辨识管理台账的建立流程1.立项:通过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或者企业管理层对有限空间辨识管理台账的建设进行立项。
2.制定细则:制定有限空间辨识管理台账的具体细则,包括空间分类、空间标识、空间审批、空间监控、空间使用记录等。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台账范本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台账范本一、介绍有限空间指的是具有限制进出口、通风不畅或存在其他安全隐患的工作空间。
在处理有限空间工作时,严格遵守安全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台账是记录和管理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情况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讨论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台账的范本,以帮助各单位建立完善的台账制度。
二、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台账的要求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台账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事前准备•制定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目的、方法和所需措施。
•确定作业责任人和监控人,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检查有限空间的安全设施和装备是否完好可用。
•提前排查可能的危险物质(如有毒气体)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2. 进入和退出管理•记录每位进入有限空间的工作人员的姓名、工号、进入和退出时间。
•在进入有限空间前,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装备检查,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每次进入有限空间前,检测有限空间内空气质量,并记录测试结果。
3. 安全措施落实•按照作业方案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包括穿戴防护装备、携带救援装备等。
•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布置安全设施和标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每位工作人员进入和退出有限空间时,都需要签字确认已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 安全监控和应急预案•在有限空间外设置监控摄像设备,并保证能够清晰监控工作人员的情况。
•配备有限空间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温度等。
•制定完善的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
三、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台账的范本下面是一个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台账的范本,供大家参考:1. 作业名称:XX有限空间维护作业1.1 事前准备•作业方案:详细描述作业目的、方法和所需的安全措施。
•负责人:姓名、工号、联系方式。
•监控人:姓名、工号、联系方式。
•安全设施检查:检查安全设施和装备的可使用性。
•危险物质排查:排查可能存在的有毒气体等危险物质。
1.2 进入和退出管理•进入人员:姓名、工号、进入时间、退出时间。
(完整版)1.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5)制冷机房贮氨器等重要部位上部均应安装氨气浓度报警装置,当空气中氨气浓度达到100ppm或150ppm时,应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并应自动开启制冷机房内的防爆事故排风机。
(6)制冷机房内事故风机及应急照明均应采用防爆型。
(7)贮氨器上方宜安装水喷淋系统。
(8)氨制冷机房和设备间(靠近贮氨器处)门外应按有关规定设置消火栓,并采用开花水枪。
(3)除尘系统不得与带有可燃气体、高温气体、烟尘或其他工业气体的风管及设备连风管内不出现厚度大于1mm积尘,风管的设计风速按照风管内的粉尘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25%计算。
(5)干式除尘器滤袋应采用阻燃及防静电滤料制作,运行工况应是连续卸灰、连续输灰。
席家范
(9)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至少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2套,其他防护器具应满足岗位人员一人一具。非重大危险源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至少配备1套隔离式防护服、防毒面具及岗位人员一人一具橡胶手套、胶靴和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10)制定落实液氨泄漏现场处置方案,每年不少于两次的应急演练。
(11)每半年对避雷设施进行一次检测。
代永和
2
液氨管线
液氨管线超压破裂造
成液氨泄漏。
中毒和窒息
液氨管线禁止穿过有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
代永和
3
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
挑选一车间
挑选二车间
挑选三车间
氟利昂制冷属于低温作业
中毒和窒息、冻伤
人员较多的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不得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应用其他介质进行二次换热或采用单独的环保型冷媒空调系统。
(4)冷间内动力、照明、控制线路应根据不同的冷间温度要求,选用适用的耐低温的铜芯电力线缆,并宜明敷。
有限空间管理台账范本

有限空间管理台账范本有限空间管理台账范本为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办法。
名词解释:作业方:指实施具体作业操作的公司基层班组或施工承包商。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指作业人员进入或探入罐、槽车以及管道、烟道、下水道、阀井、池、涵洞等进出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的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危害识别:制定作业方案,进行危害识别,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将安全措施填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内。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应一起上报。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制:必须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后方可作业。
涉及到动火、用电等其他作业时,应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
工作程序: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类型:1.常规作业:进入下水道、阀井、池、涵洞等场所的常规性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
2.升级作业:作业中涉及动火、用电等以及进入可能含有油气、有毒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作业和存在发生一般以上事故的风险作业需要升级管理。
作业办理程序:1.升级作业:作业方提前三天制定出详细的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填写《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经作业部门安全员、部门负责人审核合格后,报公司安全保卫部审核,分管副总经理审批。
2.常规作业:作业方提前一天制定出详细的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填写《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经作业部门安全员审核合格后,报本部门负责人审批。
3.负责审批人员,应对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进行确认后,签发《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方案:由作业方提出申请,并编制《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按程序报送。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作业内容(包括作业原因、作业部位及作业程序);2.技术措施;3.风险识别和应急措施;4.现场安全环保措施。
5.进入或探入罐、槽车作业必须做风险评估报告。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和要求:作业前,作业方负责人应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作业空间的结构和相关介质,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处理、救护方法等。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台账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台账(参考模板)填写说明:1.“有限空间名称”对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的通知》(安监总厅管四〔2015〕56号)附件中给出的“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附件四)填写。
2.“有限空间类型”一栏填写:①密闭半密闭空间(设备)、②地上有限空间、③地下有限空间。
3.“所处位置”一栏应填写该处有限空间存在于企业的具体车间、场所、位置。
4.“空间大小”一栏填写有限空间的长宽高,以米为单位。
5.“作业频次”一栏填写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时段,如每天、每周、每月、常年不进入作业等。
6.“空间编号”企业自己编号,以便一一对应。
7.“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按照“缺氧→易燃易爆物质→有毒气体→其他危害因素”的步骤进行辨识,主要包括氧含量不足,中毒(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存在可燃性气体(甲烷等)、可燃涉爆粉尘(镁粉、铝粉、木粉、纺织纤维粉等)、触电、淹溺等。
8.“警示标识设置情况”一栏填写在何处设置护栏及警示标识。
9.“检测仪器仪表配备情况、应急器材配备情况”一栏,应如实填写已配备的仪器仪表、应急器材的具体名称和数量。
10.“已采取的对策措施”包括:(一)进入作业现场前,要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和以往事故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准备检测与防护器材;(二)进入作业现场后,首先对有限空间进行氧气、可燃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气体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三)对作业面可能存在的电、高/低温及危害物质进行有效隔离;(四)通风换气;(五)进入有限空间时应佩戴隔离式空气呼吸器或佩带氧气报警器和正确的过滤式空气呼吸器;(六)进入有限空间时应佩带有效的通讯工具,系安全绳。
(七)配备监护员和应急救援人员。
(八)严格安全管理,落实作业许可。
等等。
11.“管理等级”一栏填写企业内部分层级监管名称。
12.辨识结果无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在“有限空间名称”一栏下填“无”。
有限空间作业辨识管理台账

6、急性吸入:迅速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7、配备防中暑药物。
1、通风,检测,经审批后方可进入。
2、穿戴劳保用品(防静电工作服、鞋、防尘口罩和眼罩等)。
3、使用安全防爆电压和防爆工具。
4、佩戴通讯设备。
5、作业前半小时进行可燃气体体、氧气和有毒气体检测分析,每
作业中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检测分析。
6、现场配备急救药箱。
备注:作业频率:4-5年一次。有限空间作业严格执行“先通风,后检测,再作业”,作业现场必须有监护人,无监护人应停止作业。作业结束后,应挂上“入槽禁止”标识牌。
序号
存在区域
有限空间名称
主要危害因素
危害后果
应急处理
防护要求
现场负责人
2
柴油罐区
柴油、
1、迅速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2、配备防中暑药物。
1、通风、检测合格,经审批后方可入内。
2、现场配备急救药箱。
备注:有限空间作业严格执行“先通风,后检测,再作业”,作业现场必须有监护人。
方,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7配备防中暑药物。
1通风,检测,经审批后方可进入。
2穿戴劳保用品(防静电工作服、鞋、防尘口罩和眼罩等)。
3使用安全防爆电压和防爆
工具。
4佩戴通讯设备。
5作业前半小时进行可燃气体体、氧气和有毒气体检测分析,每作业中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检
测分析。
6、现场配备急救药箱。
备注:作业频率:4-5年一次。有限空间作业严格执行“先通风,后检测,再作业”,作业现场必须有监护人,无监护人应停止作业。作业结束后,应挂上“入槽禁止”标识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