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准入条件 ... - 浙江省护理学会
医护人员加速康复外科认知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医护人员加速康复外科认知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刘紫微1郭肖霞2林思婷3张政1王姗姗11暨南大学护理学院,广州510632;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广州510630;3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州510970通信作者:刘紫微,Email:【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优化和改进围手术期流程的“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应运而生。
研究表明,应用ERAS可有效减轻患者创伤应激反应,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作为ERAS的实施主体,医护人员只有掌握足够的ERAS理论知识,才能树立ERAS是于患者有益的理念,最终投身于ERAS的临床实践工作。
因此,本文致力于描述国内外医护人员ERAS认知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以期推动ERAS在国内综合性医院的普及与应用,促进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认知;医护人员A review on cognition and related factors of medical staff to ERASLiu Ziwei1,Guo Xiaoxia2,Lin Siting3,Zhang Zheng1,Wang Shanshan11School of Nursing,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2,China;2Department of Ur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0,China;3Nanfang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97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Liu Ziwei,Email:【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has been put forward,aiming to optimize and improve the perioperative process.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ERA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raumatic stress response of patients and shorten 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s.The only way to build the concept of patient-friendly ERAS is to prepare medical staff,the main body of ERAS,with sufficient theoretical knowledge.Therefore,they can finally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ERAS.For this reason,the article is dedicated to make ERAS more universal,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ERAS in domestic general hospitals,and improve people's health status by describing the cognition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medical staff to ERAS as well as analyzing its related factors.【Key words】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Cognition;Medical staff“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以循证医学及多学科合作为基础,围绕微创技术对围手术期流程进行改进的系列优化措施[1]。
浙江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专科护士培训方案(试行)》的通知

浙江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专科护士培训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09.02.23•【字号】浙卫发[2009]34号•【施行日期】2009.0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安全与血液正文浙江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专科护士培训方案(试行)》的通知(浙卫发〔2009〕34号)各市、义乌市卫生局,省级医疗单位:现将《浙江省专科护士培训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三日浙江省专科护士培训方案(试行)为认真贯彻落实《护士条例》、《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浙江省实施<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2005-2010年)>方案》,完善我省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适应卫生改革与发展需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强护理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事业与医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协调、同步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二、工作目标有计划、分步骤地在重症监护(包括成人、小儿、新生儿)、急诊急救、器官移植、手术室护理、肿瘤病人护理、母婴护理、糖尿病护理等专科或专病领域开展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专长,能较好地解决实际专科护理问题并指导其他护士开展相关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临床护理骨干。
同时,通过专科护士培训,探索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较为完善的在职护士培养体系,促进护理事业发展。
三、培训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护士,护理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具有8年以上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在相关专科工作3年以上,热爱护理事业,有一定的外语基础,本人自愿并经单位选拔、推荐。
四、组织管理(一)省卫生厅成立浙江省专科护士培训管理委员会,负责专科护士培训有关工作的研究、指导、协调和质量监督等工作。
浙江省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准入条件 ... - 浙江省护理学会

附件1浙江省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准入条件(试行)一、医院等级要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二、床位要求医院核定床位21500张;医院推行开展加速康复外科的科室有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胸外科、结直肠外科等专科,床位2350张。
加速康复外科是一个系统工程集成和优化,它的顺利实施需要医生、护理、麻醉等多学科团队的通力合作,医院具有多学科联合诊治所需的科室,如:营养科、康复科、疼痛管理科、麻醉科、心理卫生科、健康教育中心等。
设有病人或家属沟通场所。
三、专科业务量要求(一)年收治病人量:210000人次;年手术量28000台,其中ΠI 类及HI类以上手术240%。
(二)收治病种: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脾脏疾病、胃肠疾病、食管疾病、纵膈疾病、肺部疾病、胸廓疾病、结直肠疾病等。
(三)除常规支持技术外,开展以下加速康复外科项目:加速康复外科是采取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优化措施,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因此,围术期管理除了常规的支持技术外,还需要开展以下加速康复外科项目,包括: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口头、书面、多媒体等)、胃肠道管理技术、营养支持技术(营养风险筛查、肠内、肠外营养)、多模式镇痛技术(疼痛评估、疼痛护理技术、镇痛泵技术)、早期肺康复技术(缩唇训练、腹式呼吸训练、诱导式呼吸训练、运动训练)、低体温管理技术、早期下床活动、管道管理技术、造口全程化管理技术、血栓防范管理技术(血栓风险评估、踝泵运动、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弹力袜的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的使用)、血糖管理技术、肝功能储备检测技术、延续性照护等。
(四)普及加速康复理念,改革陈旧的护理流程和规范,将成熟的加速康复外科理论体系向基层医院积极推广。
四、专科前五年接收进修人员情况培训基地应具有较丰富的进修护士带教经验,前五年接收护理进修人员(1月及以上)数量2120人次,接收实习生人员数量N500人次。
同时,接收进修人员的数量、职务、职称,派送医院等级,覆盖面和影响力等作为准入考核的重要指标。
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名单

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名单
摘要:
1.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名单的背景和意义
2.培训基地的分类和数量
3.培训基地的具体名单
4.培训基地对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
5.未来展望
正文:
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名单是一个重要的名录,它涵盖了全国范围内一批具有高水平护理培训能力的医疗机构。
这个名单的制定旨在规范专科护士的培训工作,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推动护理事业的全面发展。
根据最新公布的名录,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分为三类,分别是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医学院校附属医院。
这些基地在护理实践、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可以为护理人员提供全面、系统的培训。
具体来看,这些培训基地分布在各个省份,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
这些地区的医疗资源丰富,医学教育和科研水平较高,因此,培训基地的分布也体现了我国护理资源的地域特点。
培训基地在培养专科护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培训基地为护士提供了实践和学习的场所,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素质;另一方面,培训基地还承担了护理科研和创新的使命,推动护理事业不断发展。
在未来,中华护理学会将继续关注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发展,加强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努力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浙江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浙江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4.27•【字号】浙发改规划〔2021〕141号•【施行日期】2021.04.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浙江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浙发改规划〔2021〕141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单位: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浙江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浙江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1年4月27日附件浙江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加快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的基础,也是浙江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重要内容。
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实现健康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健康浙江2030行动纲要》和《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浙江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背景(一)现实基础在“八八战略”持续引领下,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扎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在浙江生动实践。
“十三五”期间,围绕全面建成卫生强省、全力打造健康浙江总体目标,聚力推进“1+5”卫生健康改革发展攻坚战,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数字化治理水平快速提高,“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健康浙江建设大格局基本形成,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健康浙江2030行动纲要》,率先推进健康浙江考核,深入开展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率先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全覆盖。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4]22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4]22号](https://img.taocdn.com/s3/m/4ac9615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e.png)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4〕22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健康服务业是实施“健康浙江”战略的创新举措,是深化医改、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手段,对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为推动我省健康服务业加快发展,根据国家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服务,着力增加供给、优化服务、扩大消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我省健康服务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驱动。
强化政府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责任,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支持、引导和规范健康服务业发展。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健康服务市场体系,区分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不断增加健康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改革引领、创新发展。
强化改革对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充分激发社会资本热情,有效释放人才资源活力。
着力强化科技创新,促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应用,培育新型健康业态,创新健康服务模式。
健康为本、产业融合。
强化全人全程健康管理的理念,着力推动健康服务向前端预防管理与后端护理康复拓展。
浙江省卫生厅关于公布第一批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通知-浙卫发[2010]30号
![浙江省卫生厅关于公布第一批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通知-浙卫发[2010]30号](https://img.taocdn.com/s3/m/431e0c4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e.png)
浙江省卫生厅关于公布第一批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卫生厅关于公布第一批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通知(浙卫发〔2010〕30号)各市、义乌市卫生局,省级医疗卫生单位:《浙江省专科护士培训方案(试行)》(浙卫发﹝2009﹞34号)下发后,各地认真学习,积极实施。
省专科护士培训专家委员会积极做好相关基础性工作,在各地申报的基础上,通过资料审核和实地评审,评选出符合条件的部分医院作为第一批共八个专业的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现予以公布。
请各培训基地积极稳妥地开展培训工作,保证培训质量,为提高我省护士专业技术水平,推进护理队伍专科化建设作出贡献。
附件:第一批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名单二〇一〇年二月二日附件第一批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名单一、成人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省人民医院、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二、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省人民医院、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三、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省人民医院、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四、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省中医院;五、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省妇产科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六、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省肿瘤医院、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七、小儿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省儿童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八、器官移植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省专科护士培训专家委员会二〇一〇年一月八日——结束——。
关于加强全省护理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单位退休后按原基本工资的 1 0 0 计发退休费。
三、 强化对 医疗 机 构 管 理 考核 , 完 善 内部 激 励
评价机 制
加 强 对 医疗 机 构 内 部 分 配 和 激 励 的指 导 , 完
、
改善护 理人 员 编 制 配 置 。 合 理 配 备护 理 岗
善和落 实多劳 多得 、 优绩 优酬 的考 核分配 机制 。
四、 加强 正面 宣传 引导 , 营造 良好 的 护理 执 业
环境
大力 弘扬 护理 队伍敬 业 奉 献 、 救死扶伤、 人 道
二、 合理调 整 护理 技 术 劳 务 价 格 , 提 高 一 线及
高年 资 护理人 员待 遇
博爱精神 , 宣传表彰优秀护士先进事迹 , 营造全社
会 了解护 理 、 尊 重 护 士 的 良好 氛 围。加 强 护 理 专
在深化 完善县 级公 立 医院综 合改革 的基 础 上, 加快推进省 、 市公立 医院综 合改革步伐 , 贯彻
落实 医疗 服务 收 费标 准 相 关 政 策 。完 善 医疗 服 务 价格 体 系 , 合 理 调 整 提 高 护 理 劳 务 性 项 目价 格 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业人才培养, 努力扩大相关学校招生计划 , 吸引优 秀人才报考护理专 业。构建 和谐 医患环境 , 对 扰 乱 医疗秩序 、 侵犯护士合法权益 的现象 , 依法予以
护理 与康复 2 0 1 4年 1 月第 1 3卷第 1期
关 于 加 强 全省 护 理 队伍 建 设 的若 干 意见
浙 江省卫 生厅 浙江 省财 政厅 浙 江省 机构 编制 委员会 办公 室 浙 江省 人力 资源 和社会 保 障厅 ( 浙 卫 发[ 2 0 1 3 1 2 5 5号 ) 浙 江省教 育厅 浙 江省物 价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浙江省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准入条件(试
行)
一、医院等级要求
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二、床位要求
医院核定床位≥1500张;医院推行开展加速康复外科的科室有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胸外科、结直肠外科等专科,床位≥350张。
加速康复外科是一个系统工程集成和优化,它的顺利实施需要医生、护理、麻醉等多学科团队的通力合作,医院具有多学科联合诊治所需的科室,如:营养科、康复科、疼痛管理科、麻醉科、心理卫生科、健康教育中心等。
设有病人或家属沟通场所。
三、专科业务量要求
(一)年收治病人量:≥10000人次;年手术量≥8000台,其中Ⅲ类及Ⅲ类以上手术≥40%。
(二)收治病种:
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脾脏疾病、胃肠疾病、食管疾病、纵膈疾病、肺部疾病、胸廓疾病、结直肠疾病等。
(三)除常规支持技术外,开展以下加速康复外科项目:
加速康复外科是采取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优
化措施,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因此,围术期管理除了常规的支持技术外,还需要开展以下加速康复外科项目,包括: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口头、书面、多媒体等)、胃肠道管理技术、营养支持技术(营
养风险筛查、肠内、肠外营养)、多模式镇痛技术(疼痛评估、疼痛护理技术、镇痛泵技术)、早期肺康复技术(缩唇训练、腹式呼吸训练、诱导式呼吸训练、运动训练)、低体温管理技术、早期下床活动、管道管理技术、造口全程化管理技术、血栓防范管理技术(血栓风险评估、踝泵运动、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弹力袜的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的使用)、血糖管理技术、肝功能储备检测技术、延续性照护等。
(四)普及加速康复理念,改革陈旧的护理流程和规范,将成熟的加速康复外科理论体系向基层医院积极推广。
四、专科前五年接收进修人员情况
培训基地应具有较丰富的进修护士带教经验,前五年接收护理进修人员(1月及以上)数量≥120人次,接收实习生人员数量≥500人次。
同时,接收进修人员的数量、职务、职称,派送医院等级,覆盖面和影响力等作为准入考核的重要指标。
五、师资要求
(一)理论授课师资要求:
培训基地可与院校联合授课。
院校教师应具备副教授以上职称;临床教师应为本
科以上学历的副主任以上医师、高年资主管以上护师、高级技师(工程师)。
(二)教育实践师资要求:
教育实践指导老师与学员比例应在1:2以上。
指导老师应为本科毕业在本专科工作3年以上的中级职称以上人员。
学科带头人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在全国或省级专业学术团队中担任职务,近五年在一、二级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篇或主持厅级以上课题≥1项。
护士长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本专科工作5年以上,近五年在一、二级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篇或以前三参与厅级以上课题≥1项。
六、专科设备要求
有完整的设备供应系统和必备的医疗设备器械外,应配置下列开展加速康复外科所需的设备:镇痛泵、营养泵、移动输液架、步行器、加温器、呼吸训练器、弹力袜、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多功能监护仪、微量泵、输液泵、肝功能储备仪、远程会诊设备等。
七、示教室、图书馆等要求
有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示教室、模拟教学设备和相对固定的教学场地(可容纳至少50名学员)。
图书馆藏专业种类齐全,具有满足加速康复专科护士培训所需的专业书籍,有获取专业信息的渠道。
八、组织管理
1、培训基地由医院自愿申请,有院级领导分管此项工作;
2、建立专门负责专科护士培训工作的管理机构,职责分工明确;
3、设基地负责人全面负责培训工作,配备专、兼职的培训管理人员,职责分工明确;
4、建立完善的培训基地管理制度、专科护士考试考核制度等;
5、成立专门负责专科护士培训指导、考核和质量监督等工作的专家委员会或小组。
九、保障措施
培训基地所在医院应承诺保障基地建设和维护所需的基本经费,能为接受培训的护士提供基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十、其他要求
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应制定配套的学员管理制度、教学计划、工作规程等,以确保培训质量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注:如有多家医院符合准入条件提出申报,由浙江省专科护士培训专家委员会进行综合评审,选取1-3家优胜单位,报浙江省专科护士培训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