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设计入门

合集下载

给排水专业知识

给排水专业知识

给排水专业知识在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为建筑物提供清洁水源以及排放废水和污物。

给排水专业的知识对于确保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给排水系统的基本知识、设计原则和常见问题。

一、给排水系统的基本知识1. 给水系统:给水系统是负责为建筑物提供清洁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系统。

它包括从供水厂到建筑物内的输水管道、水箱、水泵等设备。

给水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供水源的稳定性、水质的卫生安全以及用户的实际需求。

2.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负责排放建筑物内的废水和污物的系统。

它包括从建筑物内的下水道到污水处理厂的排水管道、下水道、检查井等设备。

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排放量、排水速度和排放口的位置等因素,以确保污水能够有效排除并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1. 安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确保水质的卫生安全,避免引发疾病或水源污染的风险。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采用适当的材料和设备,确保给水系统的供水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同时排水系统要满足建筑物的排放需求。

2. 环保: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排水系统的设计中应考虑采用可再生能源、回收再利用废水等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浪费。

3. 经济: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实际需求以及经济成本。

在设计过程中应合理选择设备和材料,以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并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水质问题:给水系统可能面临水质不达标或水质变差的情况。

解决方法包括定期检测水质、安装过滤设备、采用水处理技术等。

2. 漏水问题:给排水系统可能存在管道漏水的问题,导致浪费水资源和损坏建筑物。

解决方法包括定期巡检、及时维修和更换老化设备。

3. 排水不畅问题:排水系统可能存在排水不畅的情况,导致废水不能顺利排出。

解决方法包括清理管道堵塞物、改进排水系统设计、增加检查井等。

四、总结给排水专业知识对于建筑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健康至关重要。

给排水专业知识

给排水专业知识

给排水专业知识一、引言给排水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供水、排水和排污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

本文将介绍给排水专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二、给水系统给水系统是建筑物供给水的系统,包括冷水和热水系统。

给水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水源、管道的布置、水压和水质等因素。

2.1 水源建筑物的给水系统通常通过与城市给水系统连通获取供水。

但在一些偏远地区或特殊情况下,需要考虑其他供水来源,如地下水井或水窖。

2.2 管道布置给水系统的管道布置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水源位置进行合理安排。

水源到每个水龙头之间的管道应有适当的坡度,以确保水流畅通。

2.3 水压给水系统的水压要保证足够,以满足建筑物内各个水龙头的用水需求。

通常使用水泵提升水压,但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用水量合理选取水泵的类型和规格。

2.4 水质给水系统的水质影响到建筑物内各种设备和用水设施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设计给水系统时,需要考虑水质检测和处理设备,保证供给水的安全和卫生。

三、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建筑物内废水的排除系统,包括污水排放和雨水排放。

排水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污水的排放标准、管道的布置和排水设备的选择。

3.1 污水排放污水排放是指建筑物内各种污水的集中排放。

在设计排水系统时,需要考虑到排放标准,保证污水排放达到环境保护要求。

常见的污水排放设备包括下水道、化粪池和污水处理设备等。

3.2 雨水排放雨水排放是指建筑物内雨水的排除。

在设计雨水排放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屋面面积和雨水排放的位置。

常见的雨水排放设备包括雨水管道、雨水收集装置和雨水处理设备等。

3.3 管道布置排水系统的管道布置要合理安排,以确保污水和雨水畅通排放。

在管道布置中,应考虑到管道的坡度、弯头和分支管道的设置等。

3.4 排水设备选择排水设备的选择要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用途进行合理选择。

常见的排水设备包括排水管、排水阀门、排水泵和沉淀池等。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在给排水工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问题1:水龙头没有水流出来,该如何解决?解决办法:首先检查给水系统是否正常供水,其次检查水龙头是否被堵塞,可以拆卸水龙头进行清洗或更换水龙头。

给排水设计总论建筑给排水设计培训教程(精品PPT)

给排水设计总论建筑给排水设计培训教程(精品PPT)

智能控制
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实时 监测给排水设备的运行状 态,实现设备的优化运行。
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
收集系统
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 起来,经过处理后储存。
利用方式
利用处理后的雨水进行绿化灌溉、 冲厕、洗车等,减少自来水的使
用。
设计要点
合理规划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 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确定水源和水压
根据建筑规模和地理位置,选择合适 的水源和水压,以满足用户需求。
确定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
根据建筑规模、地形和水源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给水管网布置形式,如环 状、枝状等。
设计给水管径和流量
根据用水量计算出给水管径和流量, 选择合适的水泵和管材,以满足用户 需求。
确定供水压力和供水方式
根据用户需求和建筑高度等因素,确 定供水压力和供水方式,如分区供水、 并联供水等。
给排水设计总论建筑给排水设计培 训教程(精品ppt)
目 录
• 给排水设计概述 • 建筑给水系统设计 • 建筑排水系统设计 • 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 节能减排与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
01 给排水设计概述
给排水设计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给排水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规 范要求,为建筑物提供合理、有效的 给水和排水系统的过程。
重要性
给排水设计是建筑物设计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 用功能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 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给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01
02
03
给水系统
包括原水取水、水处理、 输配水管网等,负责向建 筑物内提供生活和生产所 需的用水。
排水系统
包括污水、废水管道、污 水处理设施等,负责将建 筑物内的污水、废水及时 排出并进行处理。

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快速入门培训

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快速入门培训

排水管道设计 ➢1,一般规定
➢雨水:
(1)上页全部内容; (2)重力流管道按满流计算,并应考虑排放水体水位顶托的影响。 (3)在有池塘坑洼的地方,宜考虑雨水的调蓄。在有条件的地方,应考虑两个管道系统之间 的联通。 (4)雨水管道一般不做倒虹吸。
➢雨污水管基本参数:
(1)管道满流时的最小设计流速一般不小于0.75m/s,若起始管段地形非常平坦,最小设计流 速可减小到0.6m/s;最大设计流速,金属管不大于10m/s,非金属管不大于5m/s; (2)最小管径和最小坡度;雨水管和合流管最小管径均为300mm,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雨 水口连接管不宜小于200mm,坡度不小于0.01; (3)管道最小覆土,在人行道下不宜小于0.6m,在车行道下不宜小于0.7m;冰冻线很浅时, 采取加固和保温措施后,最下覆土也可以小于0.7m。
(3)按流态:重力流、压力流;

压力流;周围被约束、没有自由表面
(液体和气体的分界面)的液体流动。
最常见的压力流是满管流(见管流)
,即液体充满管道的流动;

重力流;由重力而引起的气流和水流
。所谓重力流就是没有压力的情况下
,完全依靠排水管道的倾斜坡度(高
பைடு நூலகம்
差)重力自流。
(4)按承担作用:主干管、干管、支管。
D≤1500~2000,覆土≤6m。 D≤3000,覆土≤6m。造价较 D≤800,覆土≤6m。安装方 造价便宜,但存在沉降问题 高,坚固耐用,适用于各种 便,但强度较小,适用于建 ,且不适用于有地下水的地 地形,非标情况下适宜选用 筑小区,不下井操作的场合
区(3)按照接管形式:直线井、转弯井、三通井、四通井等。
(4)汇水面积:雨水管渠汇集降雨的流域面积。

给排水工程设计步骤

给排水工程设计步骤

给排水工程设计步骤
给排水工程设计步骤
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材料表和工程概预算等四部分组成。

其组成内容应当包括封面、初步设计文件名目、设计说明书、图纸、主要设备材料表和工程概预算。

1.方案设计确定
进行方案设计时,应从建筑图纸上认识建筑平面位置,建筑层数及用途,建筑形状特征,建筑物四围的地形和道路。

还需要认识市政给水管道的详细位置和允许连接引入管处管段的管径、埋深、水压、水量及管材,认识排水管道的详细位置,出户管接入点的检查井标高,排水管径,管材,排水方向和坡度,以及排水体制。

必要时,应到现场踏勘,落实上述数据是否与实际相符。

掌控上述状况后才可进行以下工作:①依据建筑使用性质,计算总用水量,确定给水、排水设计方案。

②向建筑专业设计人员供应给排水设备的安装位置、占地面积等,如水泵房、锅炉房、水池、水箱等。

③编写方案设计说明书一般包括设计依据中的内容。

2. 设计依据
给水系统:说明选用的给水系统和给水方式,引入管平面位置及管径,升压、贮水设备的型号、容积和位置等,用水定额及总用水量。

排水系统:说明选用的排水体制和排水方式,出户管的位置及管径,污废水抽升和局部处理构筑物的型号和位置,以及雨水的排出方式等。

热水系统:说明热水用水定额,热水总用水量,热水供水方式、循环方式,热媒及热媒耗量,锅炉房位置,水加热器选择等。

消防系统:说明消防系统的选择,消防给水系统的用水量,以及升压、贮水设备的选择、位置、容积等。

方案设计完毕,报主管部门审批后,可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工作。

给排水基础知识大全,赶快收藏起来

给排水基础知识大全,赶快收藏起来

给排水基础学问大全,赶快收藏起来一、给水工程1、系统构成:给水工程包括室外水源引入口、给水立管、给水水平支管、用水器具、阀门、套管、阻火圈、水表、支架、土方挖填等。

2、给水工程有关学问给水系统常用材料:镀锌钢管、PPR管、PE管或铸铁管、UPVC管等。

套管常用材料:镀锌铁皮、钢管、塑料。

阀门常用类型:截止阀、止回阀等。

管道连接方式:螺栓连接、焊接、法兰连接、热熔连接、承插连接、黏结、卡接等。

3、给水工程工程量计量有关问题:室内管道计算起点、尽头:(1)计算起点,即室内外分界点为进口第一个阀门处或建筑物外墙皮以外1.5米处。

(2)计算尽头,即管道与用水器具分界点为设计有明确要求的,按设计要求计算;没有明确要求的,计算至用水器具进水阀门处或水龙处。

管道工程量:按设计图示管道中心线长度,以延长米计算,不扣除管件长度。

依照管径不同分别统计工程量。

管径间的分界点一般在分支处。

管件:安装费、主材费均包括在管道安装内;铸铁给水管道除外,管件需要单独计算主材。

阀门:单独定额子目、个。

水表:单独定额子目、个、定额内包括一个阀门。

套管:单独定额子目、个、按管道公称直径划分、套管大管道两号。

支架:DN32以内管道支架综合在定额内,不再计算。

大于DN32的管道支架需要单独计算。

阻火圈:一般用在高层建筑的给水管道穿墙部位。

二、排水工程1、系统构成排水工程包括建筑物排水出口、排水立管、排水水平支管、检查口、清扫口、地漏、排水栓、透气帽、支架、各种管件、套管、土方挖填、砌砖、粘贴瓷砖等。

2、排水工程有关学问排水系统常用材料:铸铁管、UPVC管或镀锌钢管等。

套管常用材料:镀锌铁皮、钢管、塑料。

管道连接方式:承插连接、黏结连接等。

3、排水工程工程量计量有关问题:室内管道计算的起点、尽头:(1)计算起点,即室内外管道分界点为出口第一个检查井处或建筑物外墙皮以外1.5米处。

(2)计算尽头,即管道与用水器具分界点为设计有明确要求的,按设计要求计算;没有明确要求的,排水管道计算至出楼地面或墙面10CM处。

全面的给排水工程基础知识及识图方法

全面的给排水工程基础知识及识图方法

全面的给排水工程基础知识及识图方法室内给排水系统的组成:「生活给水系统一室内给水系统彳生产给水系统L消防给水系统(进户管T水表T干管T支管T用水设备)室内给排水系统Y「生活污水系统室内排水系统彳工业废水系统L室内雨水系统(排水设备T支管T干管T户外排出管)水管理筑肉瞥戸给水系统淋浴器洗脸盆大便器冰龙头阀门井吕洗涤盆闸阀■広管止逆阀水泵室内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1、直接给水万式特点:系统简单,投资省,可充分利用外网水压。

但是一旦外网停水,室内立即断水。

2、设水箱的给水方式特点:供水可靠,系统简单,投资省,可充分利用外网水压。

缺点是增加了建筑物的荷载,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设有贮水池、水箱和水泵的给水方式特点:水泵能及时向水箱供水,可缩小水箱的容积。

供水可靠,投资较大,安装和维修都比较复杂。

适用场所:水量、水压在一天内均能满足用水要求的用水场所。

适用场所:供水水压、水量周期性不足时采用。

适用场所:室外给水管网水压低于或经常不能满足建筑内部给水管网所需水压,且室内用水不均匀时采用。

不均匀,且不宜设水箱 时米用。

5、分区给水方式特点:可以充分利用外 网压力,供水安全,但 投资较大,维护复杂。

管道敷设方式:1、 给水管道有两种敷设方式:明装和暗装;2、 室内排水管道一般为明装,美观要求较高的场所 可暗装4、气压给水万式特点:供水可靠,无高 适用场所:外网水压不 能满足所需水压,用水位水箱,但水泵效率低、 耗能多。

适用场所:供水压力只 能满足建筑下层供水要 求时采用。

气压水鑼1、 螺纹连接(丝接)一主要适用于钢管、塑料管;2、 焊接连接一主要适用于钢管;3、 法兰连接一主要适用于钢管、铸铁管;4、 胶水粘接一主要适用于塑料管;5、 热熔连接一主要适用于PPR 管、PE 管;6、 电熔连接一主要适用于PE 管;7、 承插连接一主要适用有铸铁管;W 接连接一主要用于薄壁不锈钢管、卡箍连接一主要适用于钢管(一般用于消防系统)管道的连接方式:螺纹连接焊接连接法兰连接胶水粘接热熔连接电熔连接承插连接卡箍连接压接连接常用材料:[-黑铁管焊接钢哥(有缝钢管人白铁管(镀锌钢管)钢管」无缝钢管」螺旋钢管(公称直径.规格、理论重量计算公式)焊接钢管 镀锌钢管螺旋钢管无缝钢管 铸铁管柔性铸铁排水管A柔性铸铁排水管给水球墨铸铁管常用材料:r-给水球墨铸铁厂给水塑料管排水塑料管给水塑料管排水塑料管其他常用管材:PP-R管、PE管、不锈钢管PP-R管PE管不锈钢管管件阀门:截止阀闸阀球阀阀门的编号连接形武密封面和衬里材料阀体村料阀门类型Z:闸周J :栽止阀X:谜塞阎H:止回闽Y:减压阎A:去全间Q;球糾D:蝶阎輕动參就3:1:6:7:螺螺里接内外法焊12结枸附式(闸)T:铜合金H:不藝■钢Y:境质合金钢X:橡胶对于PN<1. 6MPa的碳铸挾网门或PN>2, 5MP&的威钢阀门则略去本单元空称压力(kgf/cm2)对手轮、手柄无板手等直接特动的阀门塔略本单死1:明杆梃式单闸阀2:明杆權式双蘭械3:明杆平行单闸扱4:明杵平行双闸415;暗杆換式单闸板6:暗杆撫式双闸板' ------------ 阀体材料:碳铸铁阀门-- ► 16一 称压力 16Kgf/cm 3 ► H —密封圈或衬里为不锈钢 -------- ► 1—明杆楔式单闸阀 —4 一法兰连接 • 2—闸闻躯动方式:手动过滤器、软管:卫生洁具:阀门的编号■例:Z4 1H —丄6阀门的含义:过滤器 橡胶防震软管 不锈钢防震软管水表泄压阀 比例式减压阀识图方法:图纸尺寸:Ao A L Az A3A4谕尺寸®L)8斗1F89594*841420*594297*斗HO210*297 a2010c IQ5e芍保留装订线图纸:纸边界图框线标题栏L图纸比例:平面图选用比例,常用1:200、1:100、1:50 ;系统图常选用的比例1:100、1:50,但一般不按比例绘制。

给排水设计指南

给排水设计指南

给排水设计指南一、设计原则1、设计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规程、规范要求,特别应遵守国家规定的强制性条文的要求。

2、选用国家标准图及院标准,应注意选用新标准图号,不能用作废的或已被新的图号替代的标准图号。

3、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有关内容。

二、设计内容通常民用建筑电气包括如下内容1、给水系统;2、排水系统;3、消防系统;三、初步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

A设计说明书1 设计依据1)摘录设计总说明所列批准文件和依据性资料中与本专业设计有关的内容;2)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3)其他专业提供的本工程设计资料,工程可利用的市政条件。

2 设计范围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当有其他单位共同设计时)。

3 室外给水设计1)水源:由市政或小区管网供水时,应说明供水干管的方位、接管管径、能提供的水量与水压。

当建自备水源时,应说明水源的水质、水温、水文及供水能力,取水方式及净化处理工艺和设备选型等。

2)用水量: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生活用水定额及用水量,生产用水水量,其他项目用水定额及用水量(含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量、游泳池和中水系统补水量、洗衣房、锅炉房、水景用水、道路、绿化洒水和不可预计水量等);消防用水标准及用水量,总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

3)给水系统:说明生活、生产、消防系统的划分及组合情况,分质分压分区供水的情况。

当水量、水压不足时采取的措施,并说明调节设施的容量、材质、位置及加压设备选型。

如系扩建工程,还应对现有给水系统加以简介。

4)消防系统:说明各类形式消防设施的设计依据,设计参数,供水方式,设备选型及控制方法等。

5)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4、室外排水设计1)现有排水条件简介:当排入城市管道或其他外部明沟时应说明管道、明沟的大小、坡度、排入点的标高、位置或检查井编号。

当排入水体(江、河、湖、海等)时,还应说明对排放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是接触项目,把项目情况搞清楚,从概况入手,先看总图,主要是一些技术指标,包括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容积率,绿化率,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层数,高度,主要道路情况,组团分布情况,周边市政道路情况等,了解后在自己的脑中过滤一下,大概形成项目的模型!如果对自己的记忆不是那么自信,也可以简明的做个笔记,做笔记这个好习惯最好能形成,这很有助于自己的提高!然后了解各建筑单体情况,包括功能类别,层数,高度,各层面积,不同功能分区情况,尽量把各建筑各层平面都看一遍,或记录或记忆,形成对项目的完整了解!其次是要了解与本项目相关的资料,主要是甲方的要求及周边市政管网情况,及当地本专业的一些地方规.标准.规定.习惯做法等。

查阅甲方提供的资料,包括招标文件,设计任务书,设计指导书,合同书等,并与甲方多沟通,与项目当地审图机构,市政部门最好能交流!准备工作做的充分可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接下来就是我们自己专业的工作了,第一步,是用水量的计算,手册.规均有方法介绍,主要是用水单位数的确定,可以咨询建筑专业,如建筑不明确,需自己计算。

居住类如住宅.公寓.宾馆.soho办公等按户数或套数计,数量按建筑平面统计就好了,每套或户几人,则要认真确立,住宅一般按国家统计的户均人数确立,最近一次统计的为3.1人,宾馆标准间客人数可按甲方提供,如无提供可按2床,公寓则根据面积确立,如偏向酒店,可按2人计,偏向住宅,按3.1人计,soho办公比较复杂,可分别按办公及居住人数确定。

商业类按营业面积计,注意,是营业面积,可按建筑面积取0.7~0.8的折减系数,办公,餐饮等需要按面积计算人数,办公一般10~15平方(建筑面积)一人,选大还是选小,需要判断,一般如已确定办公性质,如政府.公司等办公楼可按14~15平方,如未确定,按10~12平方较好。

餐饮更复杂,要确立的是使用人次,首先确定座位数,如无其它根据,按2~2.5平方一座计,注意,这里指的是有效面积,可按建筑面积折减,系数为0.4~0.6再要确定每座每日次数,一般3~6次。

用水量的计算比较啰嗦,根据建筑功能不同确立,而且使用人数及用水定额变化围均较大,很难精确,但要心中有数,有些取值偏大,有些偏小,要根据建筑的档次,所在城市规模,甲方的要求.目标等相协调,并且在以后使用这些数据的时候注意叠加效应,如现计算结果偏大,以后以它为基础推算其余如水箱容积,水泵流量等时就不必再放大,反之亦然,这样使用时才会合理。

统计总用水量时不要漏项。

用水量的计算不复杂但很琐碎,第一次做或前几次做尽量搞清楚,很多数据是后面工作的基础,而每次设计也都涉及用水量的计算工作,搞清楚了,以后都会轻松点!接下来是给水系统的选择。

现在常用的供水方式为:1.市政直接供水,原则上,在市政管网压力满足下的用水设施给水均采用市政直接供水。

这也符合现在大讲节能的要求。

要注意的是压力,市政能提供的是接口的最低保证压力,具体到各项目自己要根据外网管径核算一下,包括要扣除防污隔断阀,水表等局部水头损失,到最不利洁具处要保证0.05MPa,开始的时候不要怕麻烦,一定要多计算,多思考,每个决定都做到最好有据可依!2.变频供水,需要加压的楼层供水现一般选用变频设备加压供水。

好处是可不用设屋面水箱减少二次污染,同时可避免因水箱高度不够顶层压力不足的问题。

首先确定分区,一般住宅按0.45MPa,即最底层压力超过0.45MPa 就要分区了,大概估算的话可按高差加15m确定压力,10m为顶层用户洁具及支管管阻所需,5m为干管管阻;一般公建按0.60MPa,其它同住宅。

分区支管住宅超0.35MPa,公建超0.45MPa支管减压;现有些地区审查执行节能标准,超过0.2MPa均需减压,吾虽有不同意见,也只能据此执行!因不同洁具所需水压不同,特别是按摩式大流量淋浴头,出水压力就要不低于0.25MPa,超过0.2MPa就减压,根据减压阀特性,最低减压值0.1MPa,则阀后压力也就0.1MPa,对于有些要求较高的场所,就很影响使用的舒适度!分区注意各分区压力尽量平均。

分区后要确定的是供水设备,每区采用一套设备还是两区或多区共用一套供水泵组,泵组后采用减压阀分区。

这个牵扯问题较多,有些地区市政有要求,有些有各自的理解,很难确定一套明确的做法,但无论你咋选择,别人也无法说你错,最多只是不合理!我的做法是,如当地市政无要求,则大体可根据用水量确定,如用水量5L/S左右,则多分区最好选用一套泵组,当然泵后分区最好为两个,最多不能超过三个,再多无论流量多大都要设两或多套泵组了。

其实,怎样选择主要还是节能的问题,有时需要兼顾设备投资及占用面积等经济性问题。

注意变频设备流量的计算是采用的设计秒流量计算,如用水设施不明确时,可按小时用水量的2~2.5倍先估算,但最后设备明确后要校核,设备不明确出图时要有说明。

3.水泵.水箱供水,以前最常用现很少用了,原因主要是增加了二次污染,影响供水水质,水箱放置在屋面,现很难找到合适位置,水箱设置高度有时不满足顶层用水压力要求,还须局部增压较麻烦,有些地区供水部门不允许采用等,现一般在超高层建筑供水中才采用,主要超高层一般需设转输水箱,这样转输水箱兼做供水箱比较合理,同时超高层建筑水压较高,用变频供水节能性很差,故超高层供水一般采用水泵.水箱的供水方式,其余已比较少的采用了,但不是这种供水方式不好(采用供水变频要比水泵.水箱供水多耗电100~150%),只是形势是这样罢了。

这里就不多说了,你们有遇到当地供水部门有要求采用水泵.水箱供水的,那就按此设计好了!4.叠压供水或无负压供水,基本同变频供水,只是可以利用市政管网压力,在水泵扬程计算时需减去市政供水压力。

采用这种方式需要当地供水部门的认可,或事先咨询,或根据经验判断,一定要确认后才可采用,而且如当地允许采用,你不用的话也不合适。

采用叠压供水须注意的是,选设备时最好选市政管网不允许直接吸水时设备自带接力水泵的那种,这样较安全。

无论是变频供水还是叠压供水,设备都是变频供水泵组,选型时注意规要求的“调速泵在额定转速时的工作点,应位于水泵高效区的末端”即选择的水泵比计算的结果:流量可稍小,扬程偏大。

主要是保证水泵的高效,同时水泵在调速时扬程有约5%的衰减。

用水量及系统选型确定了,接下来搞定的是给水泵房及屋面水箱间的大小及布置。

给水泵房的主要是设备是水箱.水泵.电器控制柜,把这些东西合理的布置好就可以了!水箱一般布置在泵房的最里面,水箱与墙间距最少700mm,有管线一侧不小于1.0m,现生活水箱一般选用组合式不锈钢产品,箱体规格一般为500mm的模数,箱顶与建筑物顶板间距不小于800mm,箱底与建筑物底板一般间距600mm,水箱蓄水有效高度为水箱高减400mm,据此确定合适的水箱布置,水箱一般分为两格,注意保持每个的模数。

变频泵组及无负压叠压装置形状类似,基本有条形及方形两种形式,尺寸按所选厂家提供样本,泵组与水箱间距一般为1000~1500mm,如需安装紫外线杀毒器,则根据其布置形式确定吸水总管与水箱的间距,泵组与吸水总管间距约500~800mm,如吸水管上安装过滤器,可适当放大。

泵组与墙间距最好1200mm,如不满足应不低于800mm。

这里说的一般的泵,如较大,超过55Kw,则均需放大,一般也很少遇到,就不多说了!电器控制柜的尺寸最好咨询电器专业,如预估的话一般按一套泵组一组控制柜,宽约600mm,占用空间为距墙面2500mm(包括间距)。

初期给建筑提资适当放大20%,因不同的形状占用空间不同,建筑明确机房大小后,则把设备放进去看一下是否合理就可以了!屋面水箱间的布置相同。

排水系统的选择比较简单,首先确定是否要污.废分流,决定因素取决于几个方面:1.当地政府是否有要求必须做污.废分流以便废水回收做中水回用系统,2. 当地排水部门是否有要求污水必须做化粪池处理后再与废水汇合排入市政管网,3.业主方从成本.效果等因素考虑是否有明确要求?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基本就确定了,如果还是不明确,那就需要了解当地的习惯做法,或接合项目情况作判断了,如为住宅,一般档次较高的.一线城市或二.三线城市中心区做污.废分流,其它做污废合流,非住宅,如不明确,可均按污废合流设计。

确定系统型式后,需要做的是结合总图及市政接入口情况,大致的规划一下室外雨污水管网走向,以便明确室排出管的排出方向。

这步比较重要,早明确比较好。

接下来就是确定管井位置及大小了。

卫生间管井主要根据以下确定:1.尽量不影响建筑使用,2.检修方便,3.靠近排水量大的区域,使排水管尽量短而顺,4.井管道及接出管尽量少交叉。

井的大小则根据井的管道数量确定,井管道布置不能前后重叠,不能挡检修门,以方便安装及维修为原则。

如考虑开门检修,则管井不能太深,管道尽量靠外侧布置,如考虑进人检修,则管井需留有检修空间,管道布置应考虑人员进出及操作便利。

住宅卫生间管井设置基本相同,需注意的是,如污废合流,管井可不设,污.废分流时污.废水立管布置尽量避免排水管交叉。

排水设计时刻要是外联系起来,包括排出管位置.标高(不要设置太深,影响室外管线敷设深度及排出).管间距(室外检查井尽量少些)等,要综合考虑,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顺利!消防系统设计在我们的工作中占的比重比较大,也因为是审查重点,大家花的功夫比较多,实际上这部分所要探讨的到比较少,一是规比较明确的,大家按规就可以了,二是规比较模糊的,则谁也给不出权威的意见,大都服从项目当地消防部门或审查机构个人的理解了,这是目前中国建筑设计的现状,也没啥好抱怨的。

下面谈的是个人的一些理解,对或错大家自己判定吧!首先谈一下消火栓系统。

第一是需要设置室消火栓的建筑。

高层全设,不讨论了,多层建筑“建规”给出了5类,1是工业建筑,除注外的均要设,有歧义的是厂方加办公是否也算归本类!我认为要看其主要功能或各功能所占的比重,如差不多各半,则须咨询当地消防部门或审查机构了,如不方便,建议从严。

2是人员密集场所及重要公共建筑。

除规已有罗列的外,功能相近或作用类同的如会所.餐饮等可参照。

3为剧场.影院等,此类建筑如为单建,可按规执行,如与其它功能建筑一起,则宜从严执行。

4为其它公建,除1.2.3条外均按此要求。

5为住宅,注意的是底层设有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也包括在。

至于是否可采用干式系统,则根据各地消防部门的具体要求了。

我做设计至今没遇到过,是否有城市可以的,大家可以来透漏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