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设计入门

合集下载

新手给排水设计流程

新手给排水设计流程

本人给排水专业还没入门,请教这里的高手,建筑给排水设计流程是什么?也就是说先设计什么后设计什么?是不是我这样理解的(让大家见笑了):
一、先通观建筑图纸,了解建筑信息。

1、建筑功能、各卫生器具的位置;
2、确定给水入口排水出口的位置。

二、确定采用的给排水系统方式。

1、根据建筑物高度及市政自来水压力大小确定采取的给水系统方式。

三、给排水系统方式确定之后布置管线
1、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及卫生器具的布置位置来布置给排水管线
四、水力计算
1、根据建筑用途确定给水设计秒流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给水管径及压力损失
2、计算排水管径,这一点我不懂计算,看教材与规范都没有介绍,请大家帮忙。

五、消防。

这一部分我也不懂。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3.6节、4.4节有介绍给水排水计算方法,计算出流量,参照手册或者措施选择相应的管径、坡度等就可以了。

建议买本2001年版的设计手册(建筑给水排水)或者〈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排水
也可以去本论坛资料中心去找下电子版。

给排水设计知识点大全

给排水设计知识点大全

给排水设计知识点大全一、引言给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它关乎建筑物内部的水资源供应和废水排放。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的给排水设计知识点大全,帮助读者了解相关概念、设计原则以及最佳实践。

二、给排水系统概述1. 给排水系统的定义和作用给排水系统是建筑物内部用于供水和排水的基础设施。

供水系统提供清洁的饮用水,而排水系统则负责将废水排出建筑物,并将其转运至污水处理设施。

2. 给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1)供水系统的组成:水源、水处理设施、水泵、管道网络、终端水龙头等。

(2)排水系统的组成:废水收集设备、排水管道、检修井、污水泵站等。

3. 给排水系统常用设计标准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设计标准,如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设计规范》等,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供水系统设计1. 供水系统设计概述供水系统设计涉及到供水质量、供水压力、供水管网布置等方面的考虑,旨在为建筑物提供稳定、清洁且具有足够压力的饮用水。

2. 供水系统设计要点(1)确定水源,选择合适的水处理设施。

(2)根据建筑物的用水需求和布局,设计合理的供水管网。

(3)考虑供水压力,确保各楼层及终端的供水压力达标。

(4)采用合适的水泵设备,提供必要的供水流量和压力。

四、排水系统设计1. 排水系统设计概述排水系统设计旨在将建筑物内产生的废水安全、高效地排出,并将其转运至污水处理设施,确保环境卫生和居住者的健康。

2. 排水系统设计要点(1)确定废水的类型和产生量,考虑不同类型废水的处理要求。

(2)设计合理的排水管道布局和坡度,保证废水能够自然流动。

(3)设置检修井和消声设备,便于系统检修和降低噪音。

(4)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污水泵站设备,提供必要的排水扬程和流量。

五、给排水系统的节能设计1. 节能设计的重要性给排水系统的节能设计可以降低运行成本、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 节能设计的措施(1)合理选择供水设备和排水设备,如节能水泵、节水器具等。

给排水设计入门

给排水设计入门

给排水设计入门给排水设计是指对建筑物内的卫生间、洗浴间、厨房等设备的排放和供水进行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的工作。

合理的给排水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居民生活和工作的需求,还能有效地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健康。

对于建筑行业的从业者来说,了解和掌握给排水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给水系统设计给水系统的设计是指安装在建筑物内的水管、水龙头、水槽、水泵等设备的选型和布置。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 供水水源在设计给水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供水水源的选择。

目前常见的供水水源有城市自来水、自备井水、水塔水等。

不同的水源对于水质、水量、水压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水管选型和布置在给水系统设计中,水管的选型和布置是非常关键的。

不同的水管材料、直径和长度对于供水的水量和水压都有很大的影响。

此外,水管的布置也需要考虑到节约空间、便于维护和调试等因素,以免给日后的维护带来麻烦。

3. 水泵选型和安装在一些高层建筑或远离水源的地方,需要安装水泵将水源抽送至建筑物内进行供水。

在设计水泵系统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泵、水泵功率、水泵的数量等要素。

此外,水泵的安装位置必须要选在平稳、干燥且易于维护的场所。

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是指将建筑物内的废水、污水排放到污水处理厂或城市排水网中的管道系统。

在排水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 排水口位置和数量在排水系统设计时,需要依照建筑物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排水口的位置和数量。

排水口的位置要尽可能靠近使用水源的地方,可以减少管道的长度和损耗,降低施工成本。

排水口数量要按照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2. 排水管选型和布置排水管的选型和布置同样是很关键的,对于排水的速度、流量和阻力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设计排水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管材、直径和长度,尽可能减少弯曲和转角,保证排水管的通畅和不易堆积污物。

3. 排气系统设计在排水系统中,排气系统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给排水一般基础知识

给排水一般基础知识

给排水一般基础知识引言给排水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它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用水和排水问题。

了解给排水的基础知识对于建筑师、土木工程师和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给排水的一般基础知识,包括给排水的定义、分类、常用术语以及相关设计原则。

一、给排水的定义和分类1. 定义:给排水是指建筑物内外水的供应和排出系统。

给水系统提供清洁可用水,而排水系统将废水从建筑物中排出。

2. 分类:给排水系统可以根据用途分为以下几类:- 给水系统:向建筑物供应清洁饮用水和非饮用水,包括冷水和热水供应系统。

- 排水系统:排除建筑物中产生的废水、雨水和污水,包括卫生设备、屋面排水系统和地下水排水系统等。

二、常用术语解释- 自来水:指经过处理的清洁饮用水,可以直接供应给居民使用。

- 井水:指从地下井中取出的水,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使用。

- 水泵:用于提升水的压力,确保水能够顺利流动到需要的地方。

- 蓄水器:储存水的设备,可以平衡供水压力变化。

2. 排水系统术语:- 排水管道:输送废水和雨水的管道系统。

- 排水口:安装在建筑物内外的出水口,用于排水。

- 水封:通过水的高度形成的密封,阻止污水中的恶臭气体进入室内。

- 排水阀:控制废水流动的装置,通常用于马桶和洗手盆等设备。

三、给排水设计原则- 合理布置: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确定供水系统的布置方案,确保水能够顺畅供应到每个点位。

- 安全可靠: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漏水和爆管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 节约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供水系统的效率,减少浪费。

2. 排水设计原则:- 正确坡度:保证排水管道具有必要的坡度,确保废水能够自由流动到排水出口。

- 疏通管道:定期清理排水管道,排除堵塞物,确保畅通。

- 防止逆流:使用适当的阀门或设备,防止污水倒流到供水系统中。

- 处理废水:对污水进行适当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结论给排水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正确理解和应用给排水的基础知识对于建筑师和从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给排水设计总论建筑给排水设计培训教程(精品PPT)

给排水设计总论建筑给排水设计培训教程(精品PPT)

智能控制
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实时 监测给排水设备的运行状 态,实现设备的优化运行。
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
收集系统
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 起来,经过处理后储存。
利用方式
利用处理后的雨水进行绿化灌溉、 冲厕、洗车等,减少自来水的使
用。
设计要点
合理规划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 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确定水源和水压
根据建筑规模和地理位置,选择合适 的水源和水压,以满足用户需求。
确定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
根据建筑规模、地形和水源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给水管网布置形式,如环 状、枝状等。
设计给水管径和流量
根据用水量计算出给水管径和流量, 选择合适的水泵和管材,以满足用户 需求。
确定供水压力和供水方式
根据用户需求和建筑高度等因素,确 定供水压力和供水方式,如分区供水、 并联供水等。
给排水设计总论建筑给排水设计培 训教程(精品ppt)
目 录
• 给排水设计概述 • 建筑给水系统设计 • 建筑排水系统设计 • 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 节能减排与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
01 给排水设计概述
给排水设计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给排水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规 范要求,为建筑物提供合理、有效的 给水和排水系统的过程。
重要性
给排水设计是建筑物设计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 用功能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 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给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01
02
03
给水系统
包括原水取水、水处理、 输配水管网等,负责向建 筑物内提供生活和生产所 需的用水。
排水系统
包括污水、废水管道、污 水处理设施等,负责将建 筑物内的污水、废水及时 排出并进行处理。

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快速入门培训

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快速入门培训

排水管道设计 ➢1,一般规定
➢雨水:
(1)上页全部内容; (2)重力流管道按满流计算,并应考虑排放水体水位顶托的影响。 (3)在有池塘坑洼的地方,宜考虑雨水的调蓄。在有条件的地方,应考虑两个管道系统之间 的联通。 (4)雨水管道一般不做倒虹吸。
➢雨污水管基本参数:
(1)管道满流时的最小设计流速一般不小于0.75m/s,若起始管段地形非常平坦,最小设计流 速可减小到0.6m/s;最大设计流速,金属管不大于10m/s,非金属管不大于5m/s; (2)最小管径和最小坡度;雨水管和合流管最小管径均为300mm,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雨 水口连接管不宜小于200mm,坡度不小于0.01; (3)管道最小覆土,在人行道下不宜小于0.6m,在车行道下不宜小于0.7m;冰冻线很浅时, 采取加固和保温措施后,最下覆土也可以小于0.7m。
(3)按流态:重力流、压力流;

压力流;周围被约束、没有自由表面
(液体和气体的分界面)的液体流动。
最常见的压力流是满管流(见管流)
,即液体充满管道的流动;

重力流;由重力而引起的气流和水流
。所谓重力流就是没有压力的情况下
,完全依靠排水管道的倾斜坡度(高
பைடு நூலகம்
差)重力自流。
(4)按承担作用:主干管、干管、支管。
D≤1500~2000,覆土≤6m。 D≤3000,覆土≤6m。造价较 D≤800,覆土≤6m。安装方 造价便宜,但存在沉降问题 高,坚固耐用,适用于各种 便,但强度较小,适用于建 ,且不适用于有地下水的地 地形,非标情况下适宜选用 筑小区,不下井操作的场合
区(3)按照接管形式:直线井、转弯井、三通井、四通井等。
(4)汇水面积:雨水管渠汇集降雨的流域面积。

给排水设计必备知识点

给排水设计必备知识点

给排水设计必备知识点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给排水系统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部分。

良好的给排水系统能够保障建筑物内部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给排水设计中的几个必备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给水系统设计1. 给水系统的原理给水系统是将自来水引入建筑物内部,供应给用户使用。

其基本原理是依靠自来水压力使水流向高处,供应给各个水龙头和设备。

在设计给水系统时,必须确保水压稳定,并满足建筑物内各个位置的需求。

2. 给水管道的选材和布置在给水系统中,水管道的选材和布置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给水管道使用的材料应该具有耐腐蚀性、密封性好、安全可靠等特点。

常用的给水管材料有铜管、钢管和塑料管等。

在管道布置上,应避免锐角弯曲、过长的水平管道以及过多的分支,以减小水压损失。

3. 给水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给水系统中的设备包括水泵、储水箱等。

在选择和安装给水设备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用水量等参数进行计算,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二、排水系统设计1. 排水系统的原理排水系统是将建筑物内部的废水和污水通过管道排出,以保持建筑物内部的卫生和环境。

排水系统的原理包括重力排水和真空排水两种方式。

重力排水依靠水的重力自流排出,而真空排水则通过负压力将污水抽出。

2. 排水管道的选材和布置排水管道的选材和布置也非常重要。

排水管道常用的材料有铸铁管、塑料管等。

在布置上,应避免水平管道过长、过多的弯曲和多余的分支,以确保排水畅通。

3. 排水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排水系统中的设备包括下水道、检查井、排水泵等。

在选择和安装排水设备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排水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排水效果。

三、防水设计1. 防水层的选择和施工防水设计是为了防止建筑物内部结构受到水的侵蚀和损坏。

在选择防水层时,需要考虑材料的防水性能、施工难易程度和使用寿命等因素。

常用的防水层有聚合物涂层、防水卷材等。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防水层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防水效果。

建筑给排水设计常用知识点

建筑给排水设计常用知识点

建筑给排水设计常用知识点建筑给排水系统是建筑物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涉及到建筑物内外的水的供应、排放和处理。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有许多常用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建筑给排水设计知识点,以帮助读者对该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给水系统设计知识点1. 水源选择和供水方式:给水系统的水源可以是自来水、地下水、河水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源,并考虑供水方式,如直接供水、间接供水等。

2. 居住用水计算:根据建筑物的用水需求和人口密度,计算出每天、每周或每月的用水量,以确定给水系统的容量和规模。

3. 储水设施设计:设计师需要考虑储水设施的容量和位置,以确保建筑物内的水供应充足,并满足消防、生活和其他用水需求。

4. 水质处理:为了确保供水的质量安全,设计师需要考虑水质处理设备和方法,如过滤、消毒等。

二、排水系统设计知识点1. 废水收集和排放:排水系统需要收集建筑物内产生的废水,并将其排放到污水处理设备或污水管网中。

设计师需要合理布置排水管道,确保废水顺利排出,并避免污水倒流和堵塞等问题。

2. 排水管道选择和设计: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排水管道材料,如PVC、铸铁等,并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使用情况进行排水管道的设计,以确保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雨水排放: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建筑物内外的雨水排放,如屋顶雨水的排放和地面积水的处理等。

4. 排水系统的通风和防臭:为了避免排水系统中的异味和有害气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设计师需要设计通风设备和管道,以保持排水系统的良好通风和防臭效果。

5. 消防排水: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物内的消防供水和排水系统,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水箱和消防水泵等。

三、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其他知识点1. 泵站设计:对于大型建筑物或需要远距离输水的情况,设计师需要设计泵站设施,以提供足够的水压和流量。

2. 排污设备:为了排放建筑物内产生的固体废物和污水,设计师需要考虑排污设备的选择和设计,如马桶、洗手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是接触项目,把项目情况搞清楚,从概况入手,先看总图,主要是一些技术指标,包括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容积率,绿化率,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层数,高度,主要道路情况,组团分布情况,周边市政道路情况等,了解后在自己的脑中过滤一下,大概形成项目的模型!如果对自己的记忆不是那么自信,也可以简明的做个笔记,做笔记这个好习惯最好能形成,这很有助于自己的提高!然后了解各建筑单体情况,包括功能类别,层数,高度,各层面积,不同功能分区情况,尽量把各建筑各层平面都看一遍,或记录或记忆,形成对项目的完整了解!其次是要了解与本项目相关的资料,主要是甲方的要求及周边市政管网情况,及当地本专业的一些地方规范.标准.规定.习惯做法等。

查阅甲方提供的资料,包括招标文件,设计任务书,设计指导书,合同书等,并与甲方多沟通,与项目当地审图机构,市政部门最好能交流!准备工作做的充分可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接下来就是我们自己专业的工作了,第一步,是用水量的计算,手册.规范均有方法介绍,主要是用水单位数的确定,可以咨询建筑专业,如建筑不明确,需自己计算。

居住类如住宅.公寓.宾馆.soho办公等按户数或套数计,数量按建筑平面统计就好了,每套或户几人,则要认真确立,住宅一般按国家统计的户均人数确立,最近一次统计的为3.1人,宾馆标准间客人数可按甲方提供,如无提供可按2床,公寓则根据面积确立,如偏向酒店,可按2人计,偏向住宅,按3.1人计,soho办公比较复杂,可分别按办公及居住人数确定。

商业类按营业面积计,注意,是营业面积,可按建筑面积取0.7~0.8的折减系数,办公,餐饮等需要按面积计算人数,办公一般10~15平方(建筑面积)一人,选大还是选小,需要判断,一般如已确定办公性质,如政府.公司等办公楼可按14~15平方,如未确定,按10~12平方较好。

餐饮更复杂,要确立的是使用人次,首先确定座位数,如无其它根据,按2~2.5平方一座计,注意,这里指的是有效面积,可按建筑面积折减,系数为0.4~0.6再要确定每座每日次数,一般3~6次。

用水量的计算比较啰嗦,根据建筑功能不同确立,而且使用人数及用水定额变化范围均较大,很难精确,但要心中有数,有些取值偏大,有些偏小,要根据建筑的档次,所在城市规模,甲方的要求.目标等相协调,并且在以后使用这些数据的时候注意叠加效应,如现计算结果偏大,以后以它为基础推算其余如水箱容积,水泵流量等时就不必再放大,反之亦然,这样使用时才会合理。

统计总用水量时不要漏项。

用水量的计算不复杂但很琐碎,第一次做或前几次做尽量搞清楚,很多数据是后面工作的基础,而每次设计也都涉及用水量的计算工作,搞清楚了,以后都会轻松点!接下来是给水系统的选择。

现在常用的供水方式为:1.市政直接供水,原则上,在市政管网压力满足下的用水设施给水均采用市政直接供水。

这也符合现在大讲节能的要求。

要注意的是压力,市政能提供的是接口的最低保证压力,具体到各项目自己要根据外网管径核算一下,包括要扣除防污隔断阀,水表等局部水头损失,到最不利洁具处要保证0.05MPa,开始的时候不要怕麻烦,一定要多计算,多思考,每个决定都做到最好有据可依!2.变频供水,需要加压的楼层供水现一般选用变频设备加压供水。

好处是可不用设屋面水箱减少二次污染,同时可避免因水箱高度不够顶层压力不足的问题。

首先确定分区,一般住宅按0.45MPa,即最底层压力超过0.45MPa 就要分区了,大概估算的话可按高差加15m确定压力,10m为顶层用户洁具及支管管阻所需,5m为干管管阻;一般公建按0.60MPa,其它同住宅。

分区内支管住宅超0.35MPa,公建超0.45MPa支管减压;现有些地区审查执行节能标准,超过0.2MPa均需减压,吾虽有不同意见,也只能据此执行!因不同洁具所需水压不同,特别是按摩式大流量淋浴头,出水压力就要不低于0.25MPa,超过0.2MPa就减压,根据减压阀特性,最低减压值0.1MPa,则阀后压力也就0.1MPa,对于有些要求较高的场所,就很影响使用的舒适度!分区注意各分区压力尽量平均。

分区后要确定的是供水设备,每区采用一套设备还是两区或多区共用一套供水泵组,泵组后采用减压阀分区。

这个牵扯问题较多,有些地区市政有要求,有些设计院有各自的理解,很难确定一套明确的做法,但无论你咋选择,别人也无法说你错,最多只是不合理!我的做法是,如当地市政无要求,则大体可根据用水量确定,如用水量5L/S左右,则多分区最好选用一套泵组,当然泵后分区最好为两个,最多不能超过三个,再多无论流量多大都要设两或多套泵组了。

其实,怎样选择主要还是节能的问题,有时需要兼顾设备投资及占用面积等经济性问题。

注意变频设备流量的计算是采用的设计秒流量计算,如用水设施不明确时,可按小时用水量的2~2.5倍先估算,但最后设备明确后要校核,设备不明确出图时要有说明。

3.水泵.水箱供水,以前最常用现很少用了,原因主要是增加了二次污染,影响供水水质,水箱放置在屋面,现很难找到合适位置,水箱设置高度有时不满足顶层用水压力要求,还须局部增压较麻烦,有些地区供水部门不允许采用等,现一般在超高层建筑供水中才采用,主要超高层一般需设转输水箱,这样转输水箱兼做供水箱比较合理,同时超高层建筑水压较高,用变频供水节能性很差,故超高层供水一般采用水泵.水箱的供水方式,其余已比较少的采用了,但不是这种供水方式不好(采用供水变频要比水泵.水箱供水多耗电100~150%),只是形势是这样罢了。

这里就不多说了,你们有遇到当地供水部门有要求采用水泵.水箱供水的,那就按此设计好了!4.叠压供水或无负压供水,基本同变频供水,只是可以利用市政管网压力,在水泵扬程计算时需减去市政供水压力。

采用这种方式需要当地供水部门的认可,或事先咨询,或根据经验判断,一定要确认后才可采用,而且如当地允许采用,你不用的话也不合适。

采用叠压供水须注意的是,选设备时最好选市政管网不允许直接吸水时设备自带接力水泵的那种,这样较安全。

无论是变频供水还是叠压供水,设备都是变频供水泵组,选型时注意规范要求的“调速泵在额定转速时的工作点,应位于水泵高效区的末端”即选择的水泵比计算的结果:流量可稍小,扬程偏大。

主要是保证水泵的高效,同时水泵在调速时扬程有约5%的衰减。

用水量及系统选型确定了,接下来搞定的是给水泵房及屋面水箱间的大小及布置。

给水泵房的主要是设备是水箱.水泵.电器控制柜,把这些东西合理的布置好就可以了!水箱一般布置在泵房的最里面,水箱与墙间距最少700mm,有管线一侧不小于1.0m,现生活水箱一般选用组合式不锈钢产品,箱体规格一般为500mm的模数,箱顶与建筑物顶板间距不小于800mm,箱底与建筑物底板一般间距600mm,水箱内蓄水有效高度为水箱高减400mm,据此确定合适的水箱布置,水箱一般分为两格,注意保持每个的模数。

变频泵组及无负压叠压装置形状类似,基本有条形及方形两种形式,尺寸按所选厂家提供样本,泵组与水箱间距一般为1000~1500mm,如需安装紫外线杀毒器,则根据其布置形式确定吸水总管与水箱的间距,泵组与吸水总管间距约500~800mm,如吸水管上安装过滤器,可适当放大。

泵组与墙间距最好1200mm,如不满足应不低于800mm。

这里说的一般的泵,如较大,超过55Kw,则均需放大,一般也很少遇到,就不多说了!电器控制柜的尺寸最好咨询电器专业,如预估的话一般按一套泵组一组控制柜,宽约600mm,占用空间为距墙面2500mm(包括间距)。

初期给建筑提资适当放大20%,因不同的形状占用空间不同,建筑明确机房大小后,则把设备放进去看一下是否合理就可以了!屋面水箱间的布置相同。

排水系统的选择比较简单,首先确定是否要污.废分流,决定因素取决于几个方面:1.当地政府是否有要求必须做污.废分流以便废水回收做中水回用系统,2. 当地排水部门是否有要求污水必须做化粪池处理后再与废水汇合排入市政管网,3.业主方从成本.效果等因素考虑是否有明确要求?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基本就确定了,如果还是不明确,那就需要了解当地的习惯做法,或接合项目情况作判断了,如为住宅,一般档次较高的.一线城市或二.三线城市中心区做污.废分流,其它做污废合流,非住宅,如不明确,可均按污废合流设计。

确定系统型式后,需要做的是结合总图及市政接入口情况,大致的规划一下室外雨污水管网走向,以便明确室内排出管的排出方向。

这步比较重要,早明确比较好。

接下来就是确定管井位置及大小了。

卫生间内管井主要根据以下确定:1.尽量不影响建筑使用,2.检修方便,3.靠近排水量大的区域,使排水管尽量短而顺,4.井内管道及接出管尽量少交叉。

井的大小则根据井内的管道数量确定,井内管道布置不能前后重叠,不能挡检修门,以方便安装及维修为原则。

如考虑开门检修,则管井不能太深,管道尽量靠外侧布置,如考虑进人检修,则管井内需留有检修空间,管道布置应考虑人员进出及操作便利。

住宅卫生间管井设置基本相同,需注意的是,如污废合流,管井可不设,污.废分流时污.废水立管布置尽量避免排水管交叉。

排水设计时刻要是内外联系起来,包括排出管位置.标高(不要设置太深,影响室外管线敷设深度及排出).管间距(室外检查井尽量少些)等,要综合考虑,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顺利!消防系统设计在我们的工作中占的比重比较大,也因为是审查重点,大家花的功夫比较多,实际上这部分所要探讨的到比较少,一是规范比较明确的,大家按规范就可以了,二是规范比较模糊的,则谁也给不出权威的意见,大都服从项目当地消防部门或审查机构个人的理解了,这是目前中国建筑设计的现状,也没啥好抱怨的。

下面谈的是个人的一些理解,对或错大家自己判定吧!首先谈一下消火栓系统。

第一是需要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建筑。

高层全设,不讨论了,多层建筑“建规”给出了5类,1是工业建筑,除注外的均要设,有歧义的是厂方加办公是否也算归本类!我认为要看其主要功能或各功能所占的比重,如差不多各半,则须咨询当地消防部门或审查机构了,如不方便,建议从严。

2是人员密集场所及重要公共建筑。

除规范已有罗列的外,功能相近或作用类同的如会所.餐饮等可参照。

3为剧场.影院等,此类建筑如为单建,可按规范执行,如与其它功能建筑一起,则宜从严执行。

4为其它公建,除1.2.3条外均按此要求。

5为住宅,注意的是底层设有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也包括在内。

至于是否可采用干式系统,则根据各地消防部门的具体要求了。

我做设计至今没遇到过,是否有城市可以的,大家可以来透漏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