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学理论

燃烧学理论
燃烧学理论

一、燃烧素学

物质燃烧现象是古代和近代化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古代哲学家把火看作是宇宙的“本原”;炼金家和医药化学家则视火为构成万物的“要素”;化学一度被称为“火术”。当时已知的化学反应大都周燃烧现象有关。特别是到了十七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金属冶炼、燃烧及其它高温反应都迫切需要对燃烧现象作出理论上的解释,所以建立燃烧理论已成为整个化学发展的中心课题。

在这种形势下,首先出现了错误的燃素学说,并统治化学达百年之久。随后由于气体化学的成就而被推翻,建立了科学的氧化学说,使化学第一次有了关于化学反应的理论。至此化学不仅在元素概念和物质组成上,而且在化学反应上确立了科学体系,奠定了近代化学的最后基石。

(一)燃素学说的统治

处于十七世纪中叶的化学,虽然波义耳已从理论上阐明了元素的概念,然而在实际上,人们还难以辨别究竟什么是元素;医药化学家的“三要素”说仍在起着作用,并为燃素学说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1669年曾经随同波义耳研究过燃烧现象的德国化学家贝歇尔(J.J.Becher,1635—1682)提出了燃素学说的基本思想。他在《土质物理学》一书中提到,气、水、土虽然都是元素,作用并不相同:气不能参加化学反应,水仅仅表现为一种确定的性质,而土才是造成化合物千差万别的根源。他认为土有三类:油状土、流质土、石状土,分别相当于硫、汞、盐“三要素”。他还认为一切可燃物均含有“硫”的“油状土”,并在燃烧过程中放出。他依此来解释燃烧现象。

1703年,贝歇尔的学生(Scheele)斯塔尔对他的老师的思想加以补充和发展,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燃烧理论,称之为燃素学说。他认为,“油状土”并非是“硫要素”所代表的可燃性,而是一种实在的物质元素,即“油质元素”或“硫质元素”,他把这种元素命名为“燃素”。据此他提出:一切可燃物均含有燃素,可燃物是由燃素和灰渣构成的化合物,燃烧时分解,放出燃素,留下灰渣。燃素和灰渣结合又可复原为可燃物。他依此来解释一切燃烧现象以至所有的化学变化,例如金属燃烧,逸去燃素而留下灰渣;灰渣同富有燃素的木炭共热,又还原为金属;金属溶于酸,则放出燃素(氢气),而留下灰渣(盐),等等。这种理论曾足以说明当时

所知道的大多数化学现象,这就使斯塔尔深信,燃素为一切化学变化的根本,化学反应为燃素作用之种种表现,因此燃素说已不只是燃烧理论,而且已扩展为整个化学反应过程的普遍理论了。

“燃素”一词,虽然在很早以前就由海尔蒙特等人在同一定义下使用过,然而只是在斯塔尔提出了系统的燃素学说之后才得以广泛应用;特别是由于它似乎能较合理地说明从矿石提炼金属等生产过程而得到了更迅速的传播。1723年后燃素学说在法国得到普及,并逐步培养了一批包括拉瓦锡等在内的化学家。

燃素学说是化学上最早提出的反应理论。当时,处于十七世纪中叶的化学,还没有一个反应理论来统一解释所有的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的知识是支离破碎的、经验性的。在此情况下,只要能够提出一个理论对所有的化学反应过程给予概括,那怕是并不正确的,也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燃素学说提出的历史意义也正是这样。它把当时大量零星片断的反应知识集中在一起,用统一的观点联系起来,并依照燃素的放出和吸入的逻辑加以分类、协调和解释,使化学反应知识形成了乍一看来是井然有序的体系。显然,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理论”,是“化学领域中第一个把化学现象统一起来的伟大原理”。

特别是燃素学说所具有的从化学反应本身来说明化学反应的朴素唯物主义性质,扫除了长期以来笼罩在化学中的神秘观念,引导人们去注意实际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实验资料,并导致了许多化学发现。所以燃素学说成了当时化学家

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思维工具。燃素学说几乎已为举世所公认;至此,化学就不仅在静态的元素概念上,而且也在动态的化学反应理论上全面取代了炼金术,并逐步消除了它的影响。正如恩格斯所说,化学终于“借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医药化学时期也随之终结,一批以化学研究为主要对象的化学家开始成长起来。

应当看到,燃素学说并不是一个正确的科学假说。做为这一学说核心的燃素,是一个假想的、并不存在的“物质”,而对燃烧过程的解释则是本末倒置的。它把金属煅烧同氧结合的过程,看作是金属分解和放出燃素的过程;把金属看成是燃素和灰渣结合成的化合物,而把灰渣却当成了元素,“真实的关系被颠倒了,映象被当作了原形”。显然,燃素学说是经受不住长期实践考验的。

燃素学说的错误随着化学的发展而日益明显暴露出来。既然燃素是一种物质,为什么无人发现过它? 特别是,为什么金属燃烧放出燃素之后剩下的灰渣反而更重了?这使燃素学说陷入了无法解脱的困境。1750年著名燃素论者文耐尔(G.Venel,1723—1775)认为是由于燃素具有反常的“负重量的轻浮性”的缘故。所以,“燃素并不被吸向地球的中心,而是倾向于上升”,从而使金属在放出燃素后的重量就反而增加了。这就把燃素看成是一种不遵守物理规律的神秘东西,实际上是把它看成了早在1540年化学家毕林古乔(V.Biringuccio,1480—1530)提出的物质中的

“灵气”,因而当物质一旦失去后就会象“完全死了的东西一样倒下来,因而变得加重了”。但是,为什么有机物燃烧失去燃素后的重量却又反而减轻了呢?燃素究竟是具有“负重量”还是“正重量”呢?燃素论者就很难自圆其说了。

可以看出,当化学处于幼稚阶段,只需要从质上定性地考察化学变化时,燃素学说还可以说得过去。但是,当化学发展到较高阶段,不仅需要从质上而且还要从量上加以考察时,燃素学说就显得无能为力而漏洞百出了。

但是,也应看到,燃素学说的错误毕竟同带有宗教神秘色彩的炼金术理论的错误不同,它是在科学实验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相对错误的学说,是基于正确事实提出的不正确的观念,是比古代哲学家的臆测性、炼金家的宗教性和医药化学家半神秘性的理论要切实得多和进步得多。正因为如此,即使它并非是正确的,然而它的出现却积极推动了化学的发展,应当说,是一个“可用的假说”。它只是到了后期;才推迟了化学的进步,妨碍许多优秀的研究者看到他们发现的事实的正确解释,‘成了一种保守的理论然而,燃素理论的失败,并非由于它的内在不合逻辑性。相反,它的“燃素的放出与吸入”的逻辑方法,对于化学家研究化学过程的思考也是不无益处的,因此有的科学史家认为,燃素说已“为化学方法论打下了基础。虽然在这一学说上的建筑已成废墟,然而我们今天的化学建设却是以它为借鉴进行的”。

燃素学说的要害,是在于照它的原样就永不能符合物质的事

实,从而就必须把它完全颠倒过来。这时,化学要再进步,当然也就需要推翻它的统治并代之新的科学的燃烧理论。这也就成了十八世纪中叶化学发展所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

燃素论者之所以能够提出燃素学说并统治化学达百年之久,并非偶然,它有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源。燃素学说是流行于十七至十八世纪的机械论哲学的产物,是“运用力学的尺度来衡量化学过程”的结果,机械论者总是期望能找到一切自然现象背后的力学规律来揭示其因果关系。如果做不到,“就举出某种人所不知的东西:光素、热素;电素等等”,燃素学说的产生也正是这样。斯塔尔能够超出“三要素”的水平,把燃素看作是一种元素的微粒,是实在的“物质”而不是“性质”;其思想根源也在于此。他受到过机械论哲学的影响,承认原于微粒的存在及其所具有的机械性质。他的观点是同波义耳的微粒哲学酷似的。

燃素论者的机械哲学观是不彻底的,还往往带有某种神秘主义的倾向。在贝歇尔看来,由于造物主的殚精竭虑才创造了有机生命,“而金属不过是他的创世计划的副产品”,从而使人们对于物质及其燃烧过程的认识多少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因此,当后世的燃素论者无法摆脱“燃烧增重”的矛盾时,也就自然地会乞求于违反机械论哲学的神秘的“负重量”了。实际上这也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物体本质上是轻的”神秘观念的重新复活。可见,燃素学说的实质是以机械论哲学为主体并包含了某种神秘主义的混合体。这对当时尚处于幼稚时期的化学来说也是很自然的。

燃素学说运用了一种直观的、现象的归纳法。他仍虽然是以化学实验事实为出发点,然而只是依照了直接观察到的、表面上的燃烧现象,并由此进行逻缉推理而提出了燃素学说。因为他们在表面上看到的燃烧现象,似乎就是物质的分解、消失、剩下灰渣和放出了光与热。此外,对于热能,当时人们还不可能区分出它同物质的差别,从而也就自然地把它看成是一种“元素”。这样,他们就为表面的假象所迷惑而造成了错觉,提出了本末倒置的燃素说,而且以为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科学真理”。这就是燃素学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这是一种停留在感性阶段的认识,然而却是从幼稚的非科学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过渡、从表面现象的认识向内在本质认识过渡的基础。后来的科学的燃烧理论也正是在这;基础上形成的。

燃素论者忽视了定量分析而局限于定性分析法。斯塔尔对于燃素学说在化学变化中所碰到的重量上的矛盾,认为是“无关紧要,甚至是不置一辞”,予以忽视或回避。这种思想是同当时化学发展所处的幼稚阶段有关的。那时化学家对于刚刚开拓出来的千变万化的化学世界,首先感受到的是眼花缭乱的质变现象的玄妙和不可思议而为其所吸引和迷惑,还没有余力对化学反应自觉地进行量的考察,因此只能“仅注意物体性质之异同,而不知研究其数量之变化”。这样,他们也就难以发现燃素说的漏洞,或是发现了也未能给予应有的关注,仍在维护错误的理论。这是燃素说能够产生并长期统治化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气体化学的突破

燃素学说的被推翻是以气体化学的突破为线索的。气体化学的成就是建立新的科学的燃烧理论的基础。

人们早在十七世纪中叶开始了对气体的研究。海尔蒙特提出了气体的概念,并研究过不驯服的野气(二氧化碳)和可燃的油气。波义耳可能是头一个收集过气体的人;但是由于当时社会和科学还感受不到气体研究的迫切需要,而使一些研究成果被忽视,因此人们对于气体的认识仍然模糊不清,仍把空气看成是唯一的气体元素。

1755年苏格兰化学家布拉克(J.B1ack,1728—1799)发表了题为《关于白镁石、生石灰和其它碱性物质的实验》的论文,指出加热白镁石或石灰石可以得到—种具有重量的气体;它不同于一般空气,可以和碱性物质相结合而被固定,由此称为“固定空气”。他还指出石灰石加热放出“固定空气”后失重”约44%,生石灰吸收“固定空气”变成石灰石后增重约44%,失重相等于增重。他还研究了“固定空气”,发现其具有不助燃和可使动物窒息等性质;并证明在空气、天然水和一些盐类(碳酸盐)中都含有“固定空气”,等等;这就说明“固定空气’确是一种不同于普通空气的新发现的气体。

这一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于气体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表明气体也象液体和固体一样是实物,也可以同固体物质结合成新物质,并成为其组成部分。因此气体并无任何神秘之处,从而推翻了海尔蒙特关于气体不能参加化学反应的结

论,开辟了气体化学研究的新领域;其次,它表明气体并非只具有一种,同液体和固体一样,也具有多样性,由此引起了人们对于气体研究的兴趣;第三,它表明石灰石燃烧重量的变化仅由固定空气引起,而与燃素无关,从而在燃烧过程中第一次排除了燃素的地位;给予了燃素说以有力的冲击。

然而遗憾的是,布拉克本人并末理解他的重要发现的全部意义他一贯比较重实验而轻理论,行动谨小慎微,未敢于在新发现的事实基础上提出新的科学假说。即使在已经证明了燃素学说的错误时,对于氧化说和燃素说的争论也不加可否,而是谨慎地表示“中立”。这些表现使他未能成为一个具有更大贡献的化学理论家。

1766年,家境富裕、性情古怪的英国化学家凯文迪旭(H.Cavendish,1731—1810)发表了一篇题为《论人工空气》的论文,认为各种空气都可以用人工的方法从它所存在的物质中提取出来。他发现,锌、铁、锡等金属和稀硫酸作用都可以得到一种可燃的气体,即氢气。由于“不管用什么样的酸来溶解具有相同重量的某种金属时都会产生相同重量的同样气体”,使他误认为氢气是来自金属而不是来自酸,由此把氢气命名为“来自金属”的“易燃空气”。这种错误看法曾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初。不仅如此,由于受到燃素学说的束缚,他甚至于认为“易燃空气”本身就是“燃素”,他以为当金属在酸中溶解时“所含的燃素便释放出来,形成了易燃空气”。特别是当它被充入气球后会使气球远离地面

而向上飘浮,似乎显示了所具有的“负重量”性质。后来,由于他本人精确测出了氢气的比重,并认清了空气浮力的实质后才否定了自己的看法。凯文迪旭则研究了氢气的多种制法、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确定了同空气产生爆鸣的体积比例,从而确认它是一种不同于普通空气的新气体。因此他被公认是氢气的发现人,然而遗憾的是他并未能理解到这一发现的真正意义。

1772年,苏格兰的医生和化学家、布拉克的学生卢瑟福(D.RMtherford,1749—1819),依照布拉克的建议研究了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剩余气体的性质。由于他是一位医生,为了得到这种气体,他先用老鼠放在密闭容器中呼吸直至死亡,发现空气体积减少1/10,用碱液吸收后体积又减少1/11,而剩余气体仍可使蜡烛燃烧,再加入磷燃烧后所得到的剩余气体已无助燃性质了。他把这部分气体称为“毒气”或“浊气”,即氮气,并在一篇题为《固定空气和浊气导论》的论文中发表了这一成果。与此同时,凯文迪旭等人也先后发现了氮气。然而均未及时公布。

氮气的发现对于人们认识空气的组成和本质,揭示物质燃烧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卢瑟福由于受到燃素说的影响,还未认识到氮是一种元素和空气的一个组成部分,只认为是“被燃烧物质吸去燃素后的空气”。

氧气的发现对于推翻燃素说具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它最早由瑞典化学家舍勒(C.W.Scheet,1742—1786)所发现。他在硝石的加热中得到了一种气体,能强烈地助燃,使点燃的蜡烛发出了

耀眼的光芒。他还在硝酸镁、硝酸汞、氧化汞等物质的加热中也制得了这种气体。他认为这就是存在于空气中的“火空气”。随后他写出论文《关于空气与火的化学》,宣告了氧气的发现。然而由于印刷的拖延,宣到1777年才得以公开发表。舍勒虽然最早发现了氧,但是并未能认识燃烧的本质,并错把燃烧看成是“火空气”与燃素的结合;从而失去了一次发现真理的机会。

稍后不久;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J.Priestley,1733~1804)也独立发现了氧气,时间虽较舍勒为晚,然而早在1774年就公开发表了成果,最早产生了重大的实际影响。

普利斯特列原修神学,后任牧师,撰写过多部神学著作,然而并未学过化学。在38岁以后由于业余爱好而研究化学,并相继发现了氧气、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和氨气等多种气体,被誉为“气体化学之父”,成了一位杰出的化学实验家。

当他得知布拉克发现“固定空气”之后,深受启发,也很想研究一下存在于各种固体物质中的不同“空气”。1774年,他的朋友送给他一个很大的凸透镜,于是他便以此为工具加热所保存的各种固体物质,以求驱赶出存在于其中的各种“空气”。当他加热红色的三仙丹(氧化汞)时,看到从中放出了大量气体。经研究发现它具有助燃性和有益于动物呼吸的性质。此外,阳光照射下的绿色植物也能放出这种气体。他由于受到燃素学说的束缚,把这种气体称为“脱燃素空气”,实际即氧气。这样,普利斯特列同舍勒一样,也并未能认识氧气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尚不知自己“已

经在化学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以至“当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不无遗憾。

氧气的发现在化学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日本著名化学史家山冈望认为,“这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建设化学大厦的一块坚固的基石”。如果当时尚未发现,“则要建成化学的殿堂就还不知要推迟几十年”。因此,科学史家贝尔纳把氧气的发现誉为是“化学中气体革命的极点”。这就是说,如果认为气体化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建立新的科学燃烧理论链条的一个环的话,那么,氧气的发现就是这一链条中的最后一环,是气体化学中的最大突破。

二、燃烧的氧化学说

燃烧过程的本质

气体化学的成就和定量方法的应用,从化学科学内部不断地冲击着陈旧的燃素学说。而在十八世纪后期以英国为主要舞台的工业革命和以法国为主要舞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于促使西欧社会彻底摆脱了僵硬的中世纪封建躯壳,从而推动整个自然科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这就又在化学科学外部提供了推翻燃素学说,建立科学燃烧理论的条件。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就使得化学家能够把从气体性质中推导出来的物理概念应用到传统的化学中去,建立了新的氧化学说,实现了一场深刻的化学革命。这样,化学也就从传统的经验技术性的学科,转变为一门象力学一样的、可以用数学进行定量计算的科学了。

燃烧过程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长期未解的化学奥秘,终于为杰出的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1743一1794)所揭示。拉瓦锡出身富有的律师之家,自幼受过良好教育,学过数学、化学、天文学、植物学、矿物学和地质学;由于经常同一些化学家交往而开始了化学研究,并很快取得了成果。1768年,他在年仅25岁时就因对天然水的卓越研究而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但是,他的大部分时间还是从事包税人和兵工厂经理等社会行政工作,只是靠业余时间坚持化学研究。1772年他开始研究燃烧问题。他发现金刚石燃烧后竟变得无影无踪,由此想到燃烧可能是物质同空气的结合。他又全面考察了十八世纪以来的气体化学成果,特别是布拉克“固定空气”的发现,使他深感定量方

法的重要。为此,他在磷、硫等非金属燃烧实验中也精确进行了测量,发现它们同锡、铅等金属一样,燃烧产物的重量亦有增加,认识到燃烧增重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至于增重的原因,他查遍了各种著作和文献也未找到令人满意的解释。而且说法不一,需要自己抉择。其中,对于“燃素具有负重量”的说法,显然是违背物理规律的,可不加考虑。然而对于百年前波义耳关于“火粒子”进入的说法呢?他认为也不可轻易置信,而需要自己动手重新检验。1774年拉瓦锡重做了1674年波义耳煅烧金属的实验。但他防止了波义耳的疏漏,把锡放在一个密封的容器里加热燎烧,以避免外界空气的干扰。结果发现,虽然锡煅烧后的重量有所增加;而盛有锡的密封容器的总重量却在反应前后未有改变。既末增加也末减少。这就表明,并没有波义耳所说的“火粒子”从外界进入容器同金属结合,从而否定了传统的“火粒子”增重的解释。他又发现,当容器启封后则有空气进入,并使总重量有所增加。这就使他得出—个结论:锡的加重不是来自‘火中物质’而是来自“空气’。他还进一步在量上证明,“锡所增加之重,几乎恰等于补入的空气之重”。至此,拉瓦锡已经明确树立了燃烧是可燃物同空气相结合的观念。但是,拉瓦锡尚未能断定这部分空气的性质是布拉克的“固定空气”,还是普通空气,或普通空气中的一部分。开始时,他曾设想是“固定空气”。因为铅在空气中加热后成密陀僧(一氧化铅),而密陀僧和木炭共热后又可还原为铅,并放出了‘固定空气”,

从而以为铅原来就是同“固定空气”相结合的。后来发现磷并不能在“固定空气”中燃烧才放弃了这一设想。那么,同可燃物结合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气体?他企图从直接加热金属灰渣中得到这种气体,然而未获成功。1774年10月,正当拉瓦锡的实验遇到困难的时候,恰好刚刚发现了氧气一个多月的普利斯特列在漫游欧洲大陆的旅途中来到巴黎同拉瓦锡会晤,并详细介绍了刚刚发现氧气的过程。这使拉瓦锡恍然大悟。他觉得普利斯特列所说的“脱燃素空气”,可能正是自己要分离而尚未分离出的气体。他很快重复了普利斯特列的实验,并从化合和分解两个方面反复做了精确测定。由此他得出结论:“金属燃烧是吸收了空气中能够助燃的部分;剩下了不能够助燃的部分,可见空气是由性质相反的两种气体所组成”。前者称为“上等可呼吸空气”,不久又称为“成酸的元素”(oxygen),即氧气;后者称为“不能维持生命”的空气,即氮气。1775年,拉瓦锡向法国巴黎科学院提交了《使金属煅烧增重元素的性质》的报告,公布了研究结果。

至此,拉瓦锡已经揭示出燃烧过程的机制:可燃物的燃烧是同氧的结合而不是燃素的放出;可燃物燃烧的重量变化系由氧造成而同燃素无关,这样就把燃素完全排除在燃烧过程之外,燃素变成了多余的、无用的东西。同时,金属也就不再是由燃素和灰渣组成的化合物,而是元素本身;相反,灰渣也就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了。显然,燃素学说的错误已经勿庸置疑,

需要新的科学的燃烧理论即氧化学说加以取代了。1777年,拉瓦锡综合了1772年至1777年五年间的研究成果,撰写成一篇题为《燃烧理论》的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理论即:“燃烧的氧化学说”。其要点是:(1)物质燃烧时放出光和热;(2)物质在氧存在时才能燃烧;(3)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吸收其中的氧,燃烧后增加之重恰等于吸收的氧之重;(4)一般可燃物(非金属)燃烧后变为酸;金属煅烧后变为灰渣即金属氧化物。这样,这个以氧为中心的理论,就以其简捷明快的思想把燃素学说所碰到的种种无法解决的矛盾迎刃而解了,使人们能够按照燃烧的本来面目来掌握燃烧的规律,并彻底改变了整个化学的面貌,正如恩格斯所说,它“使过去在燃素说形式上倒立着的全部化学正立过来”,也正像马克思对待黑格尔的辩证法那样,使燃烧理论以至整个化学都“用脚而不是用手”站立起来。可见,拉瓦锡虽然没有发现氧,然而却成了真正认识氧及其革命意义的第一个化学家。但是,科学的燃烧理论并未立即为人们普遍接受,象普利斯特列和凯文迪旭等一些著名化学家仍在相信燃素说。这主要是因为还存在一个“易燃空气”(氢气)及其燃烧产物的问题。燃素论者认为“易燃空气”就是燃素本身,从而也是燃素存在的“证据”。但是依照新的理论,“易燃空气”只是一种元素,并在燃烧后亦应增重。然而拉瓦锡却始终未能找到这一产物而无法证实。所以,拉瓦锡的理论要走向完备,则最后一步就必须解决水的组成问题。1781年,普利斯特列在一次氢气和氧

气混合爆炸的实验中发现了化合产物水,随后凯文迪旭又精确测出了氢气和氧气化合成水的体积比例。这就用科学的方法第一次证明了水并非象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所说的是万物的“本原”或‘元素”,而是化合物。然而遗憾的是,发现者本人却对此视而不见,仍坚持认为水是“元素”,并以其倒置的理论加以解释:在两种气体中原来都含有水,氧气是“脱除燃素的水”,氢气是“含有更多燃素的水”,两种气体的化合只是水的重新分配,而不是水的生成,等等。为此,凯文迪旭就更加相信燃素说,认为是“被普遍接受的燃素的原理,至少同拉瓦锡先生的学说一样,能够解释所有的现象”。这样,燃素论者就又错过了一次重要的发现机会,而这一机会却又落到了拉瓦锡的身上。1783年,正当拉瓦锡对氢的燃烧产物困惑不解时,凯文迪旭的助手布莱格登(C.Blagden,1748—1820)来到巴黎拜访了拉瓦锡,并介绍了凯文迪旭合成水的实验,使拉瓦锡顿有所悟。他认为这正是自己要找而尚未找到的“易燃空气”的燃烧产物。他又象过去重复普利斯特列发现氧的实验一样,立即重复了凯文迪旭合成水的实验,并得出结论:水并非元素,而是“易燃空气”和氧气的化合物;“易燃空气”的燃烧是氧化并增重的过程,产物为水,“易燃空气”并非燃素而是元素,应命名为“生成水的元素”,即氢气。同年,他撰写了《对于燃素的回顾》一文发表了研究成果,否定了燃素说赖以存在的最后一个“依据”。这是一次历史画面的重演:过去,普利斯特列发现了氧,而拉瓦锡才

真正揭示了氧的本质和意义,现在,凯文迪旭合成了水,而又由拉瓦锡真正揭示了水的本质及其合成意义,再一次显示了科学思维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此后,氧化学说日益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承认。1783年,为了宣告燃素说的破产,正像二百多年以前帕拉塞斯当众焚烧了中世纪医学权威的著作那样,也由拉瓦锡夫人当众仪式性地焚烧了斯塔尔和燃素说的书籍;以示氧化学说的胜利。1785年以后,除了极少数保守者外,绝大多数化学家已不再相信燃素论而使它很快销声匿迹了。氧化学说己为举世所公认。为了进一步巩固氧化学说的地位,1787

年拉瓦锡等人依照新理论的观点,制定了《新的化学命名法》。1789年拉瓦锡在经过十年的努力之后,终于在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同年;完成了他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名著《化学纲要》一书。

拉瓦锡在书中详细叙述了推翻燃素说的实验依据,系统阐明了氧化说的科学理论,重新解释了各种化学现象,明确了化学研究的目标,认为化学应当是“以自然界的各种物体为实验对象,旨在分解它们,以便对构成这些物体的各种物质进行单独的检验”。他还发展了波义耳的元素概念,并依此提出了包括33种元素的化学史上第一张真正的化学元素表;还依照新的化学命名法对化学物质进行了系统命名和分类。书中还以充分的实验根据明确阐述了质量守恒定律,提出了化学方程式的雏形,并把质量守恒定律提到了一个做为整个化学定量研究基础的地位。这是一部依照新理论体系写出的化学教科书,为培养未来

燃烧学复习题(超全)

1.说明煤的化学组成、挥发份及灰分、水分、碳分等对煤质特性的 影响? 煤的化学组成主要由碳(C)、氢(H)、氧(O)、氮(N)、硫(S)等元素组成: 碳是煤中主要的可燃元素,在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煤的炭化程度越高,含碳量就越大;含碳量高的煤难以着火与燃烬,但是发热量很高。 氢也是煤中主要的可燃元素,有效氢的发热量很高,是碳发热量的3~4倍,煤中氢含量先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煤中含碳量为85%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 氧是煤中有害的不可燃元素,煤中含氧量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煤中氧含量的存在会使煤发热量降低。 氮是煤中的有害不可燃元素,其存在不但降低煤的发热量,而且会生成NOx 等污染物; 硫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在煤燃烧过程中会生成SOx等有害污染物。 挥发分是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850℃时析出的气体。挥发分含量多的煤,着火容易,着火温度低,燃烬容易;挥发分含量少的煤,着火温度高,着火困难,燃烬非常困难。 灰分是指煤中所含的矿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经过高温分解和氧化作用后生成的一些固体残留物。灰分含量高的煤不仅使煤的发热量减小,而且影响煤的着火与燃烧。由于燃烧烟气中飞灰浓度大,使受热面易受污染影响传热、降低效率,并使受热面易磨损而减少寿命。同时,对排烟中的含尘量必须采用高效除尘措施,使排烟中含尘降低到合格的排放指标。在煤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煤的灰熔点,否则容易造成结渣,不利于燃烧过程中空气的流通和气流均匀分布,破坏燃烧过程的稳定运行。 水分是煤中的不可燃成分,其存在不仅降低了燃料的可燃质含量,含水量大的燃料发热量低,不易着火、燃烧,而且在燃烧时还要消耗热量使其蒸发和将蒸发的水蒸气加热,降低燃烧室温度,使锅炉效率降低,并使排烟损失加大,还易在低温处腐蚀设备。含水量大的煤使得制粉设备制粉困难,需要高温空气或烟气干燥。同时,水分大的煤也不利于运输,并使成本增加。但是,在高温火焰中水蒸气对燃烧具有催化、媒介作用,可以加速煤粉焦碳的燃烧,可以提高火焰黑度,增加火焰及烟气的辐射放热强度,加强燃烧室炉壁的辐射换热。另外,水蒸气分解时产生的氢分子和氢氧根可以提高火焰的热传导率。这样,水分使飞灰中碳粒减少,从而使机械不完全损失减少,TSP减少,同时水分的蒸发有利于疏松煤层,增加孔隙率,改善燃烧。因此综合考虑,应以合适水分为好。 煤中碳分包括固定碳和游离碳。固定碳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煤中挥发分析出后剩下的固体物质中的含碳量;游离碳是指挥发分中的含碳量。一般来说,煤的煤化程度越高,挥发分含量越少,固定碳含量越高。煤中固定碳含量高,不利于煤的着火和燃烧,煤难以燃烬。 2.什么是有效氢,什么是化合氢? 有效氢:与碳、硫结合在一起的氢,也叫可燃氢,可进行燃烧反应,并放出

工程燃烧学复习卷子

工程燃烧学复习卷子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第一章 1、什么是燃烧燃烧涉及哪些物理化学过程 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放热和发光效应的激烈的氧化反应。 涉及物理过程:质量传递、气流运动、组分扩散、能量传递、相变、压力变化等 涉及化学过程:反应机理、反应速度、反应程度、燃烧产物的生成与控制等2、燃烧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1)动力工程 (2)材料生产、工业供热 (3)家庭供热 (4)安全与火灾 (5)燃烧对环境的污染,有害气体、温室气体、烟尘等 前三者是有利的,后两者是不利的 3、工业燃烧工程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针对不同燃料的特性提出合理的燃烧方法 根据生产工艺的具体要求研究和设计特殊性能的新型燃烧装置 研究和设计高效节能型燃烧装置 研究低噪声、低污染的燃烧技术 为计算机控制的工业燃烧过程提供数学模型 4、工业燃烧工程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针对不同燃料的特性提出合理的燃烧方法 根据生产工艺的具体要求研究和设计特殊性能的新型燃烧装置 研究和设计高效节能型燃烧装置 研究低噪声、低污染的燃烧技术 为计算机控制的工业燃烧过程提供数学模型 5、烟煤可以分为哪些小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 中粘煤)、弱粘煤、不粘煤、长焰煤 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 >=10的前提下 以反映粘结性的几个指标(粘结指数. ,胶质层最大厚度Y和奥—阿膨胀度b)对烟煤进行细分 当粘结指数. <=85时,用Vdaf和.来分类。 当粘结指数. >85时,用Vdaf和Y或用Vdaf和b值来分类。 如按b值和Y值划分类别有矛盾时,以Y值划分的类别为准 6、煤的成分表示方法和转换关系 应用基(也称收到基)表示方法,用下角标ar Car%+Har%+Oar%+Nar%+Sar%+Aar%+War%=100% 干燥基表示方法,用下角标d Cd%+Hd%+Od%+Nd%+Sd%+Ad% =100% 可燃基(也称干燥无灰基)表示方法,用下角标daf Cdaf%+Hdaf%+Odaf%+Ndaf%+Sdaf% =100% 7、煤中的水分有哪些工业分析中的水分包括哪些 外部水分:不被燃料吸收而是机械地附在燃料表面上的水

偏微分方程理论的归纳与总结

偏微分方程基本理论的归纳与总结 偏微分方程是储存自然信息的载体,自然现象的深层次性质可以通过数学手段从方程中推导出来.最为一种语言,微分方程在表达自然定律方面比文字具有更强的优越性.微分方程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的基本问题就是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该学科的主要特征是不存在一种可以统一处理大多数偏微分方程的适定性问题的普适的方法和理论.这是与常微分方程有显著差异的地方.这种特性使得我们将方程分为许多种不同类型,这种分类的依据主要来自数学与自然现象这两个方面.从数学的角度,方程的类型一般总是对应于一些普遍的理论和工具.换句话讲,如果能建立一个普遍性的方法统一处理一大类方程问题,那么这个类型就被划分出来.而从自然现象的角度,我们又可以根据不同的运动类型以及性质将方程进行分类.当然这两种方式常常不能截然区分,通常它们是相互关联的,这就造成方程的概念有许多重叠现象. 根据数学的特征,偏微分方程主要被分为五大类,它们是: (1)线性与拟微分方程,研究这类方程的主要工具是Fourier分析方法; (2)椭圆型方程,它的方法是先验估计+泛函分析手段; (3)抛物型方程,主要是Galerkin方法,算子半群,及正则性估计; (4)双曲型方程,对应于Galerkin方法; (5)一阶偏微分方程,主要工具是数学分析方法. 从自然界的运动类型出发,偏微分方程可分为如下几大类: (1)稳态方程(非时间演化方程); (2)耗散型演化方程,这类方程描述了时间演化过程中伴有能量损耗与补充的自然运动.相变与混沌是它们的主要内容; (3)保守系统,如具有势能的波方程.该系统控制的运动是与外界隔离的,及无能量输入,也无能量损耗.行波现象与周期运动是它们的主要特征; (4)守恒律系统,这类方程是一阶偏微分方程组,它们与保守系统具有类似的性质,可视为物质流的守恒.激波行为是由守恒律系统来控制. 下面具体来介绍三类经典方程: 三类典型方程:椭圆型方程,抛物型方程,双曲型方程,即偏微分方程模型的建立,解问题的解法以及三类典型方程的基本理论. 关于三类典型方程定解问题的解题方法,它们主要是分离变量法、积分变换法、特征线法、球面平均法、降维法和Green 函数方法. 关于三类典型方程的基本理论——极值原理和能量估计,并由此给出了解的唯一性和稳定性的相关结论. 具体来说,关于二阶线性椭圆形方程,我们研究它的古典解和弱解.前者主要介绍了基本解、调和函数的基本性质、Green 函数、极值原理、最大模估计、能量方法和变分原理;而后者的研究则需要知道Sobolev空间的相关知识再加以研究;关于二阶线性抛物型方程,主要研究它的Fourier 变换、特殊的求解方法、基本解、方程式和方程组的最大值原理以及最大模估计、带有非经典边界条件和非局部项的方程式的最大值原理及能量方法;关于二阶线性双曲型方程,主要研究初值问题的求解方法、初值问题的能量不等式与解的适定性、以及混合问题的能量模估计与解的适定性. 椭圆、抛物和双曲这三类线性偏微分方程解的适定性问题,它们分别以拉普拉斯方程、热传导方程和波动方程作为代表.具体地说,对于某些规则的求解区域试图求出满足特定线性偏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的具体解,这就决定了存在性问题;再利用方程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将证明所求解是唯一的,也就解决了唯一性问题;关于连续依赖性问题,需要在不同函数空

内蒙古科技大学燃烧学历届考试试题

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 《燃烧理论与设备》考试试题B 课程号:070422-0 考试方式:闭卷 使用专业、年级:热动05-1,2,3,4, 任课教师:刘中兴 考试时间:备注: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说明煤的化学组成以及各种组分的作用。 2.写出固体材料干燥成分的定义和表达式。 3.燃料在完全燃烧时的产物中有哪些主要成分? 4. 链锁反应有哪几个基本步骤和基本类型? 5. 什么是强迫着火?举出两个强迫着火的实例。 6. 什么是煤的高发热量和低发热量?。 7. 火焰传播的基本方式有哪几种? 8. 说明预混火焰式煤气燃烧器的燃烧特点和安全特性。 9. 液体燃料燃烧有哪几种基本方式? 10. 说明碳表面气固异相反应的五个步骤。 二、简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简述各种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简述热力着火理论并分析说明散热强度对着火的影响。 三、问答与解释(共2题,每题6分,共12分) 1. 分析煤堆在煤场上日久后为什么容易自燃,提出防止自燃的措施。 2. 分析扩散火焰式燃烧器的下列现象: 管子横截面积越大,扩散火焰高度越高。 环境中氧浓度越低,扩散火焰高度越高。 四四、计算题(18分)(第一小题3分,2-4题每题5分)某厂加热炉采用混合煤气作为燃料,该炉子的热负荷为6980KW,混合煤气的成分见下表,

试计算: 1 该混合煤气的发热量时多少? 2 每小时供应炉子多少立方米煤气? 3 为保证完全燃烧,若要求空气消耗系数为1.05,每小时供应多少立方米空气? 4 每小时理论废气量和实际废气量有多少? (计算时忽略炉子的吸气和漏气,忽略空气中的水分) 计算中可能用到的资料: Q低=4.187(3046×CO%+2580×H2%+8550×CH4%+14100×C2H4%+5520×H2S%+….) L0=4.76〔0.5CO+0.5H2+∑(n+m/4)CnH m+3/2H2S-O2〕×10-2 V0= [CO+H2+∑(n+m/2)CnH m+2H2S+CO2+N2+H2O]/100+0.79L0 评分标准和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说明煤的化学组成以及各种组分的作用。 ●各种煤都是由某些结构极其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有关这些化合物的 分子结构至今还不十分清楚。根据元素分析值,煤的主要可燃元素是碳,其次是氢,并含有少量的氧、氮、硫它们与碳和氢一起构成可燃化合物,称为煤的可燃质.除此之外,在煤中还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不可燃的矿物质灰分 (A)和水分(W),称为煤的惰性质。 ●一般情况下,主要是根据煤中C、H、O、N、S诸元素的分析值及水分和 灰分的百分含量来了解该种煤的化学组成。 ●碳(c) :碳是煤的主要可燃元素。它在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煤的炭化程 度越高,含碳量就越大。 ●氢(H):氢也是煤的主要可燃元素,它的发热量约为碳的三倍半,但它的 含量比碳小很多。当煤的炭化程度加深时.由于含氧量下降,氢的含量是逐渐增加的,并在含碳量为85%时达到最大值。以后在接近无烟煤时,氢的含量又随着炭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减少。

高等燃烧学考试答案整理

1.煤的热解过程或阶段 第一阶段,室温~300℃,干燥脱气阶段,煤的外形基本无变化。褐煤在200℃以上发生脱羧基反应,约300℃开始热解反应,烟煤和无烟煤一般不发生变化。 第二阶段,300℃~600℃,这一阶段以解聚和分解反应为主,形成半焦。生成和排出大量挥发物,在450℃左右焦油量排出最大,在450℃~600℃气体析出量最多。烟煤约350℃开始软化、熔、融、流动和膨胀直到固化,出现一系列特殊现象,形成气、液、固三相共存的胶质体。在500℃~600℃胶质体分解、缩聚,固化形成半焦。 第三阶段,600℃~1000℃,以缩聚反应为主,半焦变成焦炭。该阶段析出焦油量极少,挥发分主要是煤气(H2和CH4),又成为二次脱气阶段。从半焦到焦炭,一方面析出大量煤气,另一方面焦炭本身密度增加,体积收缩,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碎块。 2. 少油(微油)点火技术工作原理是:利用机械雾化和压缩空气的高速射流将燃油挤压、撕裂、破碎,产生超细油滴后由高能点火器引燃,同时巧妙地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对燃油进行加热,使燃油在极短的时间内蒸发气化。 由于燃油在气化状态下燃烧,可以大大提高燃油火焰温度,并急剧缩短燃烧时间。气化燃烧后的火焰中心温度高达1800~2000℃。它作为高温火核在煤粉燃烧器内快速点燃一级煤粉。同时根据分级燃烧的原理,使煤粉在点火初期就尽可能充分燃烧,达到煤粉锅炉点火启动和低负荷稳燃的目的。 等离子点火技术:直流电流在一定介质气压的条件下引弧,并在强磁场控制下获得稳定功率的定向流动空气等离子体,该等离子体在点火燃烧器中形成T>4000K的梯度极大的局部高温火核,煤粉颗粒通过该等离子“火核”时,迅速释放出挥发物、再造挥发份,并使煤粉颗粒破裂粉碎,从而迅速燃烧,达到点火并加速煤粉燃烧的目的。 等离子体内含有大量的化学活性粒子,如原子(C、H、O)离子(O2-、H+、OH-)和电子等。它们可加速热化学转换,促进燃料完全燃烧。这对于点燃煤粉(特别是贫煤)强化燃烧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等离子发生器由线圈、阴极、阳极组成。其中阴极和阳极由高导电率、高导热率及抗氧化的特殊材料制成,以承受高温电弧冲击。线圈在高温情况下具有抗直流高压击穿能力。电源采用全波整流并具有恒流性能。 其发火原理为:在一定输出电流条件下,当阴极前进同阳极接触后,系统处在短路状态,当阴极缓缓离开阳极时产生电弧,电弧在线圈磁场的作用下被拉出喷管外部。压缩空气在电弧的作用下,被电离为高温等离子体,进入燃烧器点煤粉。 3. 二氧化碳控制 1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 IGCC 发电系统是将煤气化, 在合成气进入燃气轮机之前进行脱碳。系统工艺流程:将空气分离制得的氧气输送至煤气发生炉内生成煤气, 煤气经除尘、脱硫、吸收CO2 后制得纯净煤气。煤气加压后用于发电燃烧; 对CO2 吸收液进行解析, 获取纯净CO2 。 2 富氧燃烧 基本工艺流程为: 空气经分离制得纯氧, 纯氧被输送到锅炉与煤燃烧, 产生的蒸汽用于发电; 烟气经除尘、脱硫脱硝、CO2 压缩等工序后获得纯净CO2。 3 燃烧后脱碳 胺吸收法:燃煤烟气经冷却塔降温、初步吸收CO2 后, 进入胺液吸收塔, 在塔内烟气中CO2 被二次吸收后净烟气经烟囱排出; 粗胺液经过解析塔将CO2 分离出来,获得高纯度CO2, 还原的胺液再次循环。该法生产CO2 是气态的, 需经吸附精馏进一步提纯净化、精馏液化, 才能进行液态储存和运输。

燃烧学试卷-答案教学提纲

一、单选题(2分/个) 1、不属于常用防止脱火的措施的为:D A喉口加装收缩段,但喉口直径不变B加稳焰器C使用冷却装置D利用钝体 2、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B A液体燃烧的过程包括雾化、受热蒸发、扩散混合、着火燃烧B油滴燃烧属于预混燃烧 C提高燃烧室的温度水平有利于强化油雾燃烧 D异相燃烧是指不同相的物质之间发生的 3、碳的()反应是自我促进的,而()反应是自我抑制。A A氧化/气化 B气化/氧化 C还原/氧化D氧化/还原 4、已知燃料成分,下列量可以确定的是:D A着火温度B理论发热温度C理论燃烧温度D实际燃烧温度 5、影响碳球燃尽速度的主要因素是:D A碳球表面二氧化碳浓度B碳球燃尽时间C碳球直径D碳球表面氧气浓度分 6、涡轮增压装置对汽车发动机的作用不包括:D A能提高汽车发动机内的燃料气体的化学反应速度 B能减少汽车发动机内燃料气体的燃烧 C提高汽车发动机的功率 D能提高汽车发动机内燃料气体理论发热温度 7、能用来描述动量、热量和质量相似的准则数是:C A普朗特数,雷诺数,努塞尔特数和舍伍德数 B普朗特数,施密特数,努塞尔特数和 C普朗特数,施密特数,努塞尔特数和舍伍德数 D普朗特数,施密特数,努塞尔特数和雷诺数 8、依靠传热与传质进行火焰传播的是:C A爆震B爆炸C正常传播D爆燃 9、对于影响自燃着火温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散热系数减少有利于着火B燃料活性强易着火 C系统初始温度升高容易着火D产热散热相等有利于着火 10、静止空气中球形碳粒燃烧,当温度为900℃时:B A只存在二次反应B一次反应,二次反应并存C只存在一次反应D以上都不对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5分/个) 1、复杂反应所形成的最终产物由几步反应所完成,故可用质量作用定律直接按反应方程判断反应物浓度关系。 答:错。复杂反应,所形成的最终产物是由几步反应所完成的,故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非表示整个化学反应的真实过程,故无法用质量作用定律直接按反应方程判断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关系 2、家用煤球炉在800多摄氏度能稳定燃烧,而大型煤粉炉要在1300℃以上才能稳定燃烧,因此,由细小煤粉反应活性好的理论可以得知:因此家用煤球炉比大型煤粉炉更实用。 答:停留时间是影响燃烧热工况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停留时间越长,燃烧热工况越好。家用煤球炉中,煤的停留时间可以达到几个小时,而大型煤粉炉中,煤粉颗粒在炉膛内却只能停留2到5秒,因此家用煤球炉在较低温度下即可以维持燃烧稳定,而大型煤粉炉却需要较高炉膛温度来维持燃烧稳定。

分数阶微分方程-课件

分数阶微分方程 第三讲分数阶微分方程基本理论 一、分数阶微分方程的出现背景及研究现状 1、出现背景 分数阶微积分是关于任意阶微分和积分的理论,它与整数阶微积分是统一的,是整数阶微积分的推广。 整数阶微积分作为描述经典物理及相关学科理论的解析数学工具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很多问题的数学模型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整数阶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其无论在理论分析还是数值求解方面都已有较完善的理论。但当人们进入到复杂系统和复杂现象的研究时,经典整数阶微积分方程对这些系统的描述将遇到以下问题: (1)需要构造非线性方程,并引入一些人为的经验参数和与实际不符的假设条件; (2)因材料或外界条件的微小改变就需要构造新的模型; (3)这些非线性模型无论是理论求解还是数值求解都非常繁琐。 基于以上原因,人们迫切期待着有一种可用的数学工具和可依据的基本原理来对这些复杂系统进行建模。分数阶微积分方程非常适合于刻画具有记忆和遗传性质的材料和过程,其对复杂系统的描述具有建模简单、参数物理意义清楚、描述准确等优势,因而成为复杂力学与物理过程数学建模的重要工具之一。 2、研究现状 在近三个世纪里,对分数阶微积分理论的研究主要在数学的纯理论领域里进行,似乎它只对数学家们有用。然而在近几十年来,分数阶微分方程越来越多的被用来描述光学和热学系统、流变学及材料和力学系统、信号处理和系统识别、控制和机器人及其他应用领域中的问题。分数阶微积分理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分数阶微分方程成为很多数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随着分数阶微分方程在越来越多的科学领域里出现,无论对分数阶微分方程的理论分析还是数值计算的研究都显得尤为迫切。然而由于分数阶微分是拟微分算子,它的保记忆性(非局部性)对现实问题进行了优美刻画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分析和计算造成很大困难。 在理论研究方面,几乎所有结果全都假定了满足李氏条件,而且证明方法也和经典微积分方程一样,换句话说,这些工作基本上可以说只是经典微积分方程理论的一个延拓。对分数阶微分方程的定性分析很少有系统性的结果,大多只是给出了一些非常特殊的方程的求解,且常用的求解方法都是具有局限性的。 在数值求解方面,现有分数阶方程数值算法还很不成熟,主要表现为: (1)在数值计算中一些挑战性难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如长时间历程的计算和大空间域的计算等; (2)成熟的数值算法比较少,现在研究较多的算法主要集中在有限差分方法与有限单元法; (3)未形成成熟的数值计算软件,严重滞后于应用的需要。

燃烧学题库简答题

1 硫在煤中的几种存在形式为什么是有害成分熔点与酸度的关系。 答:三种,1有机硫,来自母体,与煤成化和状态,均匀分布。2 黄铁矿硫与铁结合在一起,主要成分,硫化铁。3硫酸盐硫以各种硫酸盐的形式存在杂质中。有害成分: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危害人体健康和造成大气污染。在加热炉中造成金属的氧化和脱碳,在锅炉中引起锅炉换热面的腐蚀。焦炭还能影响生铁和钢的质量。酸性程度高的灰分,熔点较高。 曼彻斯特的红> 22:03:42 2 说明煤灰分的定义,怎样确定灰分的熔点和酸度 答:煤中所含的矿物杂质(碳酸盐粘土矿物及微量稀土元素)在燃烧过程中经过高温分解和氧化作用后生成一些固体残留物。熔点:灰分式样软化到一定程度时的温度作为灰分的熔点。(三角锥软化到半球)。酸性成分与碱性成分之比作为灰分的酸度。 3、何为煤的半工业分析、全工业分析。分析方法及意义 煤的半工业分析是将一定质量的煤加热到110℃使其水分蒸发,以测出水分的含量,再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850℃,并测出挥发分的含量,然后通以空气是固定碳全部燃烧,以测出灰分和固定碳的含量。 全工业分析是在办工业分析的基础上加上煤中S的含量,与煤的发热值的测定的煤的工业分析。 4 集中表述煤的化学组成有几种方法表示。有什么实际意义, 应用成分:C H O N P S灰分A 水分W七种组分所组成,包括全组分在内的成分,习惯上把她叫做应用基,上述各组分在应用基中的质量百分数叫做燃料的应用成分。干燥成分:不含水分的干燥基中的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来表示燃料的化学成分。可燃成分:C H O N S五种元素在可燃基中的百分含量来表示燃料的成分。 5 工业炉使用气体燃料与固、液体相比有哪些优点 1,在各种染料中,气体燃料的燃烧过程最容易控制,也最容易实现自动调节2,气体燃料可以进行高温预热,因此可以利用低热值燃料来获得较高的燃烧温度并有利于节约燃料降低燃烧。3没有炉灰,固体废弃物。 6燃烧计算中需已知那些条件主要确定那几个参数 答:条件:(1)燃料完全燃烧,不考虑热分解2气体体积均指标况下体积3元素的公斤分子

西工大2012燃烧学考试题 回忆版

1绝热火焰温度:当燃料和空气的初始状态,即燃料/空气比及温度一定时,绝热过程燃烧产 物所能达到的温度(最理想状态,最高温度)。 2.活化能:活化分子所具有的最小能量(E *)与整个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E )之差。简称活化能(E a )。E a=E *-E 3.标准燃烧焓:当1mol 的燃料与化学当量的空气混合物以一定的标准参考状态进入稳定流动的反应器,且生成物也以同样的标准参考状态离开该反应器,此反应释放出来的热量。 4.基元反应:能代表反应机理由反应微粒一步实现的反应,而不通过中间或过渡状态的反应。 5.链锁反应:一种在反应历程中含有被称为链载体的低浓度活性中间产物的反应。通过活化 粒子而进行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为链锁反应 二、1.为什么紊流火焰传播速度要比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大得多?为提高紊流火焰传播速度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原因:(1)湍流流动使火焰变形,火焰表面积增加,因而增大了反应区; (2)湍流加速了热量和活性中间产物的传输,使反应速率增加,即燃烧速率增加; (3)湍流加快了新鲜混气和燃气之间的混合,缩短了混合时间,提高了燃烧速度。 措施:增大Re ,增大P ,增大T ,增大u ’,改变混气浓度 2.简述支链爆炸的着火(爆炸)的半岛现象?(课本69页) 答:在压力-温度半岛图中,可爆与不可爆区域之间的界限称为爆炸极限。第一爆炸极限的压力最低,此时变为;显然,第一爆炸极限由碰壁销毁和链分支过程之间谁占优势决定。第二爆炸极限发生在中等压力下,通常简化为,此时,第二爆炸极限由气相销毁和链分支过程之间谁占优势决定。并不是所有燃料都存在第三爆炸极限。对大多数燃料,存在第三爆炸极限,它是由热损失决定的,此时爆炸热理论适用。 3.叙述质量、能量、动量输运定律的表达形式和物理意义? 答:1.费克扩散定律:在双组分混合物中组分A 的扩散通量的方向与该组分当地质量分数梯度方向相反,绝对值正比于该梯度值,比例系数称为扩散系数。在双组分情况下,由浓度梯度引起的组分扩散通量可以用费克定律表示: 2.傅里叶导热定律:导热通量的方向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绝对值正比于该梯度值,比例 系数称为导热系数。 3.牛顿粘性定律:单位面积上剪切力方向与速度梯度方向相反,绝对值正比于该梯度值,比例 系数称为粘性系数。 )输运系数之间的关系: y w D J A AB A ??-=ρy T q ??-=λ y v ??-=μ τ质量输运速率能量输运速率 ===D a S p c r Le 能量输运速率 动量输运速率=== λμp c a v Pr 质量输运速率 动量输运速率 ===ρμνD D Sc

消防燃烧学函授试卷(三)

《消防燃烧学》函授试卷(三) (考试时间: 年 月) 一、概念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扩 散 2、闪 燃 3、爆 轰 4、热惯性 5、空气消耗系数 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空1分,共20分) 1 )、( )和( )。 2、高聚物燃烧的最突出的特点是( )、( )和( ) 3、热自燃理论认为体系能否着火取决于( ),碘值高的涂油物自燃是因为( )。 4、可燃混气的热容越大,着火感应期( );可燃混气的导热系数越大,着火感应期( );混气的燃烧热( ),着火感应期越短。 5、火灾中热烟气的毒性主要表现在( )、( )、 ( )三个方面。 6、木材密度越大,燃烧速度越( );比表面积越大,燃烧速度越( )。 7、粉尘发生二次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 8、可燃固体发生阴燃应具备的条件是( )和( )。 9、当氧气浓度低于( )时,大多数的燃烧反应都会因缺氧而自行熄灭。 三、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二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 案填在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12分) 1、正确的是 ( ) A .点火源能量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危险性越大 B .惰气含量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窄,危险性越小 C .初温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高,危险性越大 D .压力越大,气体的爆炸极限越宽,危险性越大 2、下列有关气体可燃物扩散火焰高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火焰高度随管内燃气流速的增大而升高 B .火焰高度随管道直径的增大而升高 C .火焰高度随环境氧含量的增大而升高 D .火焰高度随可燃物完全燃烧空气需要量增大而升高 3、关于扩散燃烧时火焰锋面处可燃气和空气扩散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焰锋面处可燃气和空气的扩散速度相等 B .火焰锋面处可燃气的扩散速度比空气的扩散速度大 C .火焰锋面处可燃气的扩散速度比空气的扩散速度小 D .火焰锋面处可燃气和空气按化学计量比扩散 4、下列有关可燃物自燃点和闪点排序正确的是 ( )A .乙烷的自燃点比乙醇的自燃点高 B .正戊烷的闪点比异戊烷的闪点高 C .乙醛的自燃点比乙醇高 D .正戊醇的自燃点比异戊醇高 5、有关固体表面火焰传播速度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垂直向上燃烧的火焰传播速度比水平方向要快 B .材料热惯性越高,火焰传播速度越快 C .材料表面获得的辐射热越高,火焰传播速度越快 D .环境温度越高,火焰传播速度越快 6、有关可燃混气的最小引燃能说法中错误的是 ( )

《常微分方程》课程大纲

《常微分方程》课程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常微分方程学时/学分:3/54 先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或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与线性方程组,线性空间F n,欧氏空间R n,特征值与矩阵的对角化), 高等数学(多元微积分,无穷级数)。 面向对象:本科二年级或以上学生 教学目标:围绕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具体求解和实际应用三条主线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希望学生正确理解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具有一定的解题能力和处理相关应用问题的思维方式,如定性分析解的性态和定量近似求解等思想,并希望学生初步了解常微分方程的近代发展,为学习动力系统学科的近代内容和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常微分方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七部分,对不同的内容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数字表示供参考的相应的学时数,第一个数为课堂教学时数,第二个数为习题课时数) 第一章基本概念(2,0) (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正确掌握微分方程,通解,线性与非线性,积分曲线,线素场(方

向场),定解问题等基本概念。本章教学重点解释常微分方程解的几何意义。 (二)教学内容: 1.由实际问题:质点运动即距离与时间关系(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放射性元素衰变过程,人口总数发展趋势估计等,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导出微分方程。 2.基本概念(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阶,线性,非线性,解,定解问题,特解,通解等)。 3.一阶微分方程组的几何定义,线素场(方向场),积分曲线。 4.常微分方程所讨论的基本问题。 第二章初等积分法(4,2) (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分离变量法,常数变易法,初等变换法,积分因子法等初等解法。 本章教学重点对经典的几类方程介绍基本解法,勾通初等积分法与微积分学基本定理的关系。并通过习题课进行初步解题训练,提高解题技巧。 (二)教学内容: 1. 恰当方程(积分因子法); 2. 分离变量法 3.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常数变易法) 4. 初等变换法(齐次方程,伯努利方程,黎卡提方程)

内蒙古科技大学燃烧学试题A答案标准格式

内蒙古科技大学考试标准答案A及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工程燃烧学考试班级:安全2004 考试时间:20 年月日时分至时分标准制订人:陈伟鹏 一、填空题(共7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根据母体物质炭化程度的不同,可将煤分为四类,分别为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 2.根据时间而言,燃烧过程需要总时间应包括混合时间、化学反应时 间、加热时间三个阶段。 3.静止气体中的自由射流,沿射流的前进方向,可将射流分为初始段、过渡段、自模段。 4.按火焰的几何形状分,火焰有直流锥形火焰、旋流火焰 及平火焰三种。 5.为了使可燃混合物开始燃烧,实际采用着火、点火两种方式。 6.根据元素分析值,煤的主要可燃物是,碳、氢。 7.按气体流动性质,把燃烧过程分为层流燃烧、紊流燃烧、 过渡燃烧。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8分,共24分) 1. 简述动力学燃烧、扩散燃烧和中间燃烧。 答:燃烧过程的速度受加热和化学反应速度的限制,叫动力学燃烧。3分 燃烧过程的速度受混合速度的限制,叫动力学燃烧。3分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燃烧过程属于中间燃烧。2分 2. 简述漩流数的概念。 答:无因次数群,s=Gφ/(G x.R)可以用来反映旋转射流的旋流强度,叫做旋流数。4分Gφ为角动量,G x轴向动量。4分

3. 简述点火的定义。 答:先是一小部分可燃混合物着火4分,然后靠燃烧的传播,使可燃混合物的其余部分达到着火燃烧。4分 三、计算题(共3题,每题12分,共36分) 1.某厂使用高炉和焦炉混合煤气,煤气温度为28℃,由化验室分析的煤气成分为: CO2 C2H4 O2 H2 CH4 CO N2 焦炉煤气 3.1 2.9 0.4 57.9 25.4 9.0 1.3 高炉煤气13.9 0.3 3.0 0.6 26.4 56.0 求:两种煤气的发热量和当焦炉煤气与高炉煤气按3:7混合时,混合煤气的成分和发热量。(1m3干煤气吸收的水分重g=31.1) 答:(1)查表5得1m3干煤气吸收水分得重量为g=31.1 干煤气成分换算成湿成分:CO2湿=0.00124g CO2干/(1+0.00124 g CO2干)=2.79% 2分 成分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 CO2湿 2.98 13.38 C2H4湿 2.79 O2湿0.38 0.29 H2湿55.75 2.89 CH4湿24.45 0.38 CO湿8.66 25.39 N2湿 1.25 53.92 W 3.72 3.72 Σ100 100 焦炉煤气:Q低=30.2CO湿+25.8 H2湿+85.5CH4湿+ 141C2H4湿 =4212千卡/m32分 高炉煤气:Q低=30.2CO湿+25.8 H2湿+85.5CH4湿+ 141C2H4湿

复习要点2015燃烧学考试重庆大学

《燃烧学》课程复习要点试卷结构: 1、填空题20-30分 2、名词解释10分 3、判断正误10分 4、选择题10分 5、简答题30分 6、阐述分析题或计算题10-20分 第一、二章 1.燃烧三要素 2.燃料定义及分类 3.燃料的元素分析成分 4.燃料元素分析基准 5.煤的工业分析成分 6.何谓燃料的发热量?高位、低位发热量 7.煤的几种分类 8.灰的三个熔融特征温度 9.灰中酸性、碱性气化物的区分及对灰熔融性的影响 第三章 1.射流的定义及分类 2.自由射流速度分布特性 3.旋转射流与直流射流基本特征的区别 4.颗粒在气流中的受力分析 5.不等温自由射流概念、特性及分类 6.气固多相射流分类及特征 7.平行射流组特征 8.环形射流、共轴射流、受限射流概念 9.模化理论与方法的类型

10.等温模化试验应遵守的原则 11.炉内气流模化试验的观测方法 第四章 1.生成热、反应热和燃烧热 2.化学反应中的标准热效应、标准生成热、标准反应热、标准燃烧热、 3.基尔霍夫定律、拉瓦锡-拉普拉斯定律、盖斯定律 4.绝热燃烧温度、自由能、平衡常数 5.标准反应吉布斯自由能 6.热力学平衡判据 7.质量作用定律及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 8.化学反应速率 9.反应速率常数k 10.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1.阿累尼乌斯(Arrhenius)定律 12.活化能及活化分子 13.链锁反应概念及分类 14.反应分子数及反应级数 第五章 1.着火概念、机理分类 2.热着火与链式着火机理及异同 3.着火方式及区别 4.热自燃的充分必要条件 5.影响着火的因素有哪些? 6.强迫着火概念及强迫着火的临界条件 7.工程上较为常用点燃方法 8.热自燃理论中的灭火及链锁自燃灭火机理与灭火方式?

工程燃烧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10分) 1、着火热 2、绝热火焰温度 3、层流燃烧 4、反应焓 焓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燃烧过程的特点:1);2) 2、盖斯定律指的是 3、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 4、活化能E指的是 5、煤的可磨性系数指的是: 三、单项选择题(3分/每小题,共30分) 1、“一定体积的气体的摩尔数与其压力成正比”,气体压力___时该结论成立。A:小于1MPa;B>5MPa;C:大于15MPa 2、可以用质量作用定律来描述反应速率的化学反应是:_____ A:基元反应;B:分支反应;C:燃烧反应 3、对总体反应而言,当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反应速度却降低时,则反应的级数是:_

A:分数;B:负数;C:小数; 4、阿累尼乌斯公式不适用的化学反应是:______ A:催化反应;B:多相反应;C:链式反应; 5、根据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装有可燃气体的容器越大,可燃气体____ A:越不容易着火;B:越容易着火;C:温度越高; 6、根据链式自燃理论,使反应自动加速直至着火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活化中心的不断积累;B:热量的不断积累; C:反应物浓度的不断积累; 7、民用燃气灶具不能混用燃气的原因是:_______ A:不同燃气具有不同的输送方式;B:不同燃气具有不同的物性参数; C:不同燃气具有不同的火焰传播速度; 8、混合气体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最大值出现在:______ A:过剩空气系数略大于1(贫燃料); B:过剩空气系数略小于1(富燃料);C:过剩空气系数等于1; 9、湍流火焰传播速度高于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湍流的速度分布比层流的速度分布更均匀。 B:湍流火焰的流动速度更快;C:湍流火焰的峰面的面积更大; 10、在碳氢化合物燃烧过程中,1kg空气参与燃烧后,大约能放出:___ A:3200 kJ热量;B:32000 kJ热量;C:320 kJ热量; 四、、问答题(共40分) 1、简要分析热力着火及链式分支链锁着火机理的区别?(10分) 答: 2、试述回流区稳焰的基本原理(10分) 3、在煤粉锅炉燃烧过程中,为什么必须采用热风输送煤粉才能保证煤粉的着火?而其它燃煤锅炉(如层燃锅炉或流化床锅炉)则没有这一要求?试从燃料着火理论分析它们着火的差异。(20分)

最新燃烧学考试题

一、请解释下面的基本概念 1. 燃烧: 是指可燃物跟助燃物(氧化剂)发生的剧烈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4. 显光火焰的热损失机理 5. 烟囱效应:这种垂直的围护物中,由于气体对流对流,促使烟尘和热气流向上流动的效应,称为“烟囱效应”。 6. 引燃:引燃又称为强迫着火或点燃,是指由于从外部能源(如电热线圈、电火花、 炽热质点、点火火焰等)得到能量,使混气局部范围受到强烈加热而着火 8. 燃烧速度:单位容积内,单位时间完全燃烧掉的燃料量 9. 通风因子:A 为通风口的面积,m 2,H 为通风口自身的高度,m ;基本参数 A 成为 通风因子 10. 空气消耗系数:烧所消耗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定义为空气消耗系数将可燃 物完全燃烧 11. 燃烧热: 燃烧反应中可燃物与助燃物作用生成稳定产物时的反应热称为燃烧热 12. 热值: 热值是指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14. 自燃: 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称为自燃 15. 斯蒂芬流:在燃烧问题中,高温气流与其相邻的液体或固体物质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分界面 16. 火焰传播机理:依靠导热和分子扩散使未燃混合气温度升高,并进 入反应区而引起化学反应,导致火焰传播 17. 粉尘爆炸:可燃物质呈粉状或雾状而飞散在空气中遇火源而发生的爆炸称为粉尘爆炸 18. 阴燃: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现象 19. 闪点: 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表面能够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20. 可燃液体爆炸温度极限:蒸气爆炸浓度上、下限所对应的液体温度称为可燃液体的爆炸温度上、下限 21. 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24. 异相燃烧: 液体或固体燃料和气态氧化剂的燃烧 25. 理论火焰温度 (1)可燃物与空气按化学计量比配比; (2)完全燃烧; (3)绝热等压燃烧;

燃烧学考试复习题答案

通风因子:A 为通风口的面积,m2,H 为通风口自身的高度,m ;基本参数 A √H 成为 一、请解释下面的基本概念 1. 4. 5. 燃烧: 是指可燃物跟助燃物(氧化剂)发生的剧烈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显光火焰的热损失机理 烟囱效应:这种垂直的围护物中,由于气体对流对流,促使烟尘和热气流向上流动的 效应,称为“烟囱效应”。 6. 引燃:引燃又称为强迫着火或点燃,是指由于从外部能源(如电热线圈、电火花、 炽 热质点、点火火焰等)得到能量,使混气局部范围 8. 燃烧速度 9. 通风因子 10. 空气消耗系数:烧所消耗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定义为空气消耗系数将可燃 物 完全燃 11. 燃烧热: 燃烧反应中可燃物与助燃物作用生成稳定产物时的反应热称为燃烧热 12. 热值: 热值是指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14. 自燃: 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 生的自然燃烧,称为自燃 15. 斯蒂芬流:在燃烧问题中,高温气流与其相邻的液体或固体物质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分界 面 16. 火焰传播机理:依靠导热和分子扩散使未燃混合气温度升高,并进 入反应区而引起化 学反应,导致火焰传播 17. 粉尘爆炸:可燃物质呈粉状或雾状而飞散在空气中遇火源而发生的爆炸称为粉尘爆炸 18. 阴燃: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现象 19. 闪点: 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表面能够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20. 可燃液体爆炸温度极限:蒸气爆炸浓度上、下限所对应的液体温度称为可燃液体的爆炸 温度上、下限 21. 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24. 异相燃烧 25. 理论火焰温度 (1)可燃物与空气按化学计量比配比; (2)完全燃烧; (3)绝热等压燃烧; (4)燃烧的初始温度是 298K (25℃)。

第二节 燃烧学说和理论

第二节燃烧学说和理论 人类用火己有几十万年,但对燃烧的原理至今没有明确结论,目前,燃烧的理论较多,如《燃素学说》、《燃烧氧化学说》、《燃烧分子碰撞理论》、《活化能理论》、《过氧化物理论》、《着火热理论》、《链锁反应理论》等等。但是,对燃烧的实质性理论至今还没有能圆满的解释。 一、活化能理论---物质分子间发生化学反应,首先是促使分子的相互碰撞,以破坏分子内存在的旧的关系,而形成新的关系,这一条件就是使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所必需的最低能量即活化能,它可以使分子活化并参加反应。如氢气和氧气反应时活化能为25.1千焦/摩尔,在27度时只有十万分之一的碰撞机率,只有高出平均能量的一定数值的分子,才能进入反应,使化学反应得以进行。它随温度的变化而机率发生变化。当用明火去接近氢和氧的分子时,会促使更多的分子活化,使更多的氢和氧起反应,反应所产生的热量又继续活化其它分子,互为影响就发展为燃烧或爆炸。 二、过氧化物理论---气体分子在各种能量(热能、辐射能、电能、光能、化学反应能等)作用下被活化而燃烧,在燃烧过程中,氧分子首先在热能作用下被活化,被活化的氧分子形成过氧化键-0-0-,这种基键加在被氧化的分子上而成为过氧化物。过氧化物是强氧化剂,不仅能形成过氧化物的物质,而且也能氧化其它较难氧化的物质。所以,过氧化物是可燃物质被氧化的最初产物,是不稳定的化合物,能在受热、撞击、摩擦等情况下分解,甚至引起燃烧或爆炸。 三、着火热理论-----着火热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受热、自热的发生是由于在感应期内化学反应的结果,使热量不断积累而造成反应速率的自动加速。这一理论可以解释大多数碳氢化合物与空气的作用都适合这一结论。 以上这些燃烧理论能解释很多燃烧现象,但仍有一些燃烧现象很难用以上理论来解释,如,我们都讲,氧是助燃物,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有很多物质的燃烧,并没有助燃物氧气的存在,如:高温下的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铜丝、铁丝可以在氯气中燃烧;铝和镁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磷、乙醚的蒸气在低温下氧化会出现冷焰,(即虽然其温度未达到正常着火温度,而己出现火焰)这说明其反应的速率已相当大了。另外还发现在反应物中加入少量的其他物质,可大大加速或降低反应速率。这些现象的出现,使人们想到可能有其他的活化源。这种活化源是由反应的过程中产生的,显然,这时的反应不仅取决于初始的

燃烧理论与技术作业

燃烧理论与技术——作业题 第一组测试题: 1、什么是反应级数?反应级数与反应物初始浓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式ω=kc A a c B b中,浓度指数之和n=a+b即为反应级数。反应级数与反应物初始浓度的关系:ω=-dc/dτ=kc n(n——反应级数) 2、什么是着火孕育时间?请图示。并解释:为何堆放在煤场上的煤在常温下也经常会发生自燃,而直吹式煤粉锅炉一次风管道中的煤粉在高于150℃的条件下也不会发生自燃? 1)答:着火孕育时间:满足临界着火条件下,可燃混合物从开始反应到出 现火焰需要的时间,其物理意义为:从环境温度T 0升高到着火温度T C 所需要 的时间。 如右图所示: 系统的温度变化与反应放热和系 统散热量的差值有关。 ①对于曲线Ⅰ、Ⅱ,热量之差越 来越接近于零,系统温度逼近渐近线 T lj 。 ②对于Ⅲ,系统温度不断升高, 在t时出现拐点,拐点之前的那段时间 就是着火孕育时间。 ③提高初温相当于缩短着火孕育时间如曲线Ⅳ、Ⅴ。 2)答:着火、熄火是反应放热因素和散热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堆放在 煤场上的煤在常温下发生氧化作用,反应放热大于散热,故能发生自燃;而直吹式煤粉锅炉一次风管道中的煤粉尽管温度高达150℃,但其散热大于放热,故无法发生自燃。 3、为什么扩散火焰不容易脱火也不容易回火?为什么全预混火焰既容易脱火也

容易回火?结合火焰区域的图进行解释。 答:扩散燃烧时所形成的火焰即为扩散火焰;同理,预混燃烧时所形成的火焰即为预混火焰。 扩散燃烧时,燃烧缓慢,燃烧 空间热强度低。扩散火焰的稳定燃 烧范围宽,故不容易脱火也没有回 火的危险。 而预混火焰形成的火焰短,火 焰温度高,要注意防止其发生脱火 和回火。 4、试解释为什么相同煤制成的水煤浆和煤粉着火温度不同? 答:水煤浆由65%-70%不同粒度分布的煤,29-34%左右的水和约1%的化学添加剂制成的混合物。水煤浆在燃烧时。里面水分的加热蒸发需要大量的热,故即使是相同煤制成的水煤浆和煤粉着火温度也不会相同。 5、当一个反应由很多中间步骤完成时,反应速率是由步骤中哪些步骤决定的? 答:反应速率由反应速率最慢的一个步骤决定,又称限速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