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燃烧学考试答案整理

合集下载

燃烧学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过程中,可燃气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______。

A. 光B. 热C. 光和热D. 光、热和声答案:C2. 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是______。

A. 燃料、氧气、点火源B. 燃料、氧气、温度C. 燃料、温度、点火源D. 氧气、温度、点火源答案:A3.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燃烧产物?A. 二氧化碳B. 水蒸气C. 一氧化碳D. 氧气答案:D4.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颜色通常与______有关。

A. 燃料的种类B. 氧气的浓度C. 燃烧的温度D. 环境的湿度答案:A5. 燃烧的类型可以分为______。

A. 缓慢氧化和快速氧化B. 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C. 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传播速度与______有关。

A. 燃料的种类B. 氧气的浓度C. 环境的温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在燃烧学中,闪点是指______。

A. 可燃液体开始沸腾的温度B. 可燃液体开始自燃的温度C. 可燃液体开始燃烧的温度D. 可燃液体开始蒸发的温度答案:B8. 燃烧的热效应通常用于______。

A. 发电B. 加热C. 制冷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B9.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稳定性与______有关。

A. 燃料的流动性B. 氧气的供应量C. 环境的气流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燃烧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______。

A. 燃料的纯度B. 氧气的供应量C. 环境的控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过程中,燃料与氧气发生______反应,产生能量。

答案:氧化2.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传播速度与______的浓度有关。

答案:氧气3.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稳定性与______的供应量有关。

答案:氧气4.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颜色通常与燃料的______有关。

答案:种类5. 燃烧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环境的______。

燃烧学-09-A答案

燃烧学-09-A答案

《燃烧学》标准答案
三、单项选择题(3分/每小题,共30分)
1A,2A,3B,4C,5B,6A,7C,8B,9C,10A;
四、问答题:
(3)在煤粉锅炉燃烧过程中,为什么必须采用热风输送煤粉才能保证煤粉的着
火?而其它燃煤锅炉(如层燃锅炉或流化床锅炉)则没有这一要求?试从燃料着火理论分析它们着火的差异。

(20分)
答:煤粉散热表面积大,为保证着火,必须降低着火热,降低着火热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采用热风送风。

层燃锅炉中,煤块堆积在炉排上燃烧,散热表面积较小,空气在到达新入炉煤表面前,流过炽热料层,温度已升高,因此不需要采用热风;流化床锅炉,由于有很大一个蓄热层,加热条件良好,流化风流入流化的料层后,温度迅速升高到床温,因此也不需要采用热风即能保证着火。

高等燃烧学复习题参考答案集

高等燃烧学复习题参考答案集

高等燃烧学复习题参考答案集高等燃烧学复习题参考答案集一、填空题1、当燃料与氧化剂混合并得到足够的能量时,会产生燃烧反应。

燃烧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以通过测定火焰的______、______或______进行测量。

2、在高温下,燃烧反应可以在空气中进行,也可以在______或______等更高温度的介质中发生。

3、根据燃烧速度和燃烧规律,可以将燃烧分为四种类型:、、______和爆炸。

二、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燃烧的特点?() A. 放热 B. 发光 C. 氧化反应 D. 三态转变2、以下哪个物质是燃烧反应的必要条件?() A. 燃料 B. 氧化剂C. 热量D. 以上都是3、下列哪个阶段属于燃烧过程?() A. 预混合阶段 B. 燃烧阶段C. 烟气排放阶段D. 以上都是三、判断题1、燃烧必须是化学反应。

()2、只要有氧气,就能发生燃烧反应。

()3、燃烧过程中,火焰传播速度越快,燃料的燃烧性能越好。

()四、简答题1、请简述燃烧与爆炸的联系和区别。

2、什么是燃烧的三要素?请列举生活中一个燃烧的例子进行说明。

3、请解释什么是着火和灭火,并分别列举相应的实例。

五、分析题1、请分析在燃烧过程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

2、某种燃料在纯氧中比在空气中更容易燃烧,请解释其原因,并探讨该现象对燃烧学研究的影响。

六、计算题1、已知某种燃料在常温常压下的燃烧速度为0.5kg/m²·s,求该燃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燃烧速度。

假设压力升高10倍,求该燃料在高温高压下的燃烧速度。

安全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安全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安全科学是一门______学科,它研究人类在______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安全问题。

2、安全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______、______、和。

3、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任何事故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燃烧学导论考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导论考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导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的定义是什么?A. 物质在氧气中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B. 物质在液态下发生的化学反应C. 物质在固态下发生的化学反应D. 物质在无氧气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燃烧的必要条件?A. 可燃物B. 氧气C. 足够的温度D. 足够的压力答案:D3. 燃烧过程中,哪个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A. 点火B. 火焰传播C. 热量释放D. 烟雾生成答案:D4. 以下哪种燃烧属于扩散燃烧?A. 木材燃烧B. 煤燃烧C. 天然气燃烧D. 汽油燃烧答案:C5. 以下哪种燃烧现象属于爆炸?A. 缓慢氧化B. 快速氧化C. 有声有光的快速氧化D. 无声无光的快速氧化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燃烧反应总是放热的。

(对)2. 燃烧过程中,可燃物必须与氧气直接接触。

(错)3. 燃烧速率与温度无关。

(错)4. 燃烧可以发生在任何压力下。

(错)5. 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对)6. 所有燃烧都是氧化反应。

(对)7. 燃烧过程中,火焰总是可见的。

(错)8. 燃烧过程中,热量的释放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错)9. 燃烧过程中,可燃物的浓度越高,燃烧速率越快。

(对)10. 燃烧过程中,氧气的浓度越高,燃烧速率越快。

(对)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

答案: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包括:可燃物、氧气或氧化剂、足够的点火能量。

2. 什么是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请各举一例。

答案:完全燃烧是指可燃物与足够的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稳定产物。

例如,甲烷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不完全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反应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碳黑等不稳定产物。

例如,木材在氧气不足时燃烧会产生烟和碳黑。

3. 描述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过程。

答案: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通常包括:点火(可燃物达到着火点)、火焰传播(反应迅速扩散)、热量释放(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生成产物(如二氧化碳、水等)。

燃烧学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试题及答案燃烧学是研究燃烧现象、燃烧过程及其控制的科学。

以下是一份燃烧学试题及答案的示例,供参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的定义是什么?A.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放热反应B.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吸热反应C. 物质与空气发生的放热反应D. 物质与空气发生的吸热反应答案:A2. 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A. 燃料、氧气、点火源B. 燃料、氧气、催化剂C. 燃料、空气、点火源D. 燃料、空气、催化剂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燃烧产物?A. 二氧化碳B. 水蒸气C. 一氧化碳D. 氧气答案:D4. 什么是完全燃烧?A. 燃料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B. 燃料完全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水蒸气C. 燃料完全转化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 燃料完全转化为水蒸气答案:A5. 什么是不完全燃烧?A. 燃料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B. 燃料部分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水蒸气C. 燃料部分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D. 燃料完全转化为一氧化碳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燃烧过程可以分为_和_两个阶段。

答案:预混燃烧阶段;扩散燃烧阶段。

2. 燃烧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_的质量或体积的减少量。

答案:燃料。

3. 热值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通常分为_和_。

答案:高位热值;低位热值。

4.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常用_表示。

答案:平衡常数。

5. 燃烧过程中,火焰可以分为_、_和_三个区域。

答案:反应区;氧化区;未反应区。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类型。

答案: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热分解反应。

氧化反应是燃料与氧气结合生成氧化物的过程;还原反应是燃料中的氧化态降低的过程;热分解反应是在高温下燃料分解成更简单物质的过程。

2. 解释什么是燃烧的临界点火温度,并说明其意义。

答案:临界点火温度是指燃料开始自持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燃烧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过程中,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后,发生燃烧的条件是()。

A. 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着火点B. 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闪点C. 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自燃点D. 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爆炸极限答案:A2.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CO2和H2O的生成量取决于()。

A. 可燃物的种类B. 氧气的供应量C. 可燃物的浓度D. 燃烧的温度答案:A3. 在燃烧过程中,火焰的颜色与火焰的温度有关,通常火焰温度越高,火焰颜色越()。

A. 暗B. 亮C. 红D. 蓝答案:B4. 燃烧过程中,燃烧速率与可燃物的浓度、氧气的供应量、温度等因素有关,其中燃烧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A. 线性关系B. 对数关系C. 指数关系D. 无关答案:C5.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CO和NOx的生成量与燃烧温度的关系是()。

A. 温度越高,生成量越少B. 温度越高,生成量越多C. 温度越低,生成量越少D. 温度越低,生成量越多答案:B6. 在燃烧过程中,可燃物的燃烧可以分为()。

A. 蒸发燃烧B. 分解燃烧C. 扩散燃烧D. 所有以上答案:D7.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烟尘主要来源于()。

A. 可燃物的不完全燃烧B. 氧气的供应不足C. 可燃物的完全燃烧D. 燃烧温度过高答案:A8.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SOx的生成量与燃烧过程中的()有关。

A. 可燃物的种类B. 氧气的供应量C. 可燃物的浓度D. 燃烧的温度答案:A9.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HCl的生成量与燃烧过程中的()有关。

A. 可燃物的种类B. 氧气的供应量C. 可燃物的浓度D. 燃烧的温度答案:A10.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重金属化合物的生成量与燃烧过程中的()有关。

A. 可燃物的种类B. 氧气的供应量C. 可燃物的浓度D. 燃烧的温度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燃烧过程中,影响燃烧速率的因素包括()。

燃烧学导论考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导论考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导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过程中,下列哪种物质是可燃物质?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甲烷答案:D2. 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A. 可燃物、氧气和点火源B. 可燃物、二氧化碳和点火源C. 可燃物、氧气和水D. 可燃物、氮气和点火源答案:A3. 燃烧过程中,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是什么?A. 辐射B. 对流C. 传导D. 所有以上方式答案:D4.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颜色通常与什么有关?A. 温度B. 压力C. 可燃物的类型D. 氧气的浓度答案:C5. 什么是闪点?A. 液体可燃物开始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B. 液体可燃物开始沸腾的温度C. 液体可燃物开始蒸发的温度D. 液体可燃物开始自燃的温度答案:A6. 什么是自燃?A. 物质在没有外部点火源的情况下自行燃烧B. 物质在有外部点火源的情况下燃烧C. 物质在高温下燃烧D. 物质在高压下燃烧答案:A7. 燃烧过程中,哪种物质是氧化剂?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甲烷答案:A8. 什么是爆炸极限?A. 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B. 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C. 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能发生爆炸的最低和最高浓度D. 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不能发生爆炸的浓度答案:C9. 什么是燃烧速率?A. 单位时间内燃烧的物质量B. 单位时间内燃烧的热量C. 单位时间内燃烧的体积D. 单位时间内燃烧的重量答案:A10. 什么是燃烧效率?A. 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与燃料热值的比值B. 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与燃料重量的比值C. 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与燃料体积的比值D. 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与燃料价格的比值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燃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包括哪些?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氮氧化物D. 硫化物答案:B, C, D12. 燃烧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火焰的温度?A. 可燃物的类型B. 氧气的浓度C. 环境压力D. 环境湿度答案:A, B, C13. 燃烧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燃烧速率?A. 可燃物的浓度B. 氧气的浓度C. 环境温度D. 环境湿度答案:A, B, C14. 燃烧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燃烧效率?A. 燃料的纯度B. 氧气的供应量C. 燃烧器的设计D. 环境温度答案:A, B, C15. 燃烧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爆炸极限?A. 可燃物的类型B. 氧气的浓度C. 环境压力D. 环境湿度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它涉及到燃料与氧气的结合。

燃烧学复习题及答案

燃烧学复习题及答案

燃烧学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燃烧的本质及燃烧的条件(充分条件及必要条件)、燃烧三角形;答:燃烧的本质:所谓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的条件:充分条件:可燃物和助燃物要有一定的数量和浓度,点火源要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能量。

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燃烧三角形:可燃物、氧气、点火源。

2、理论空气量、理论烟气量、过量空气系数;答:理论空气量:是指单位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最少的空气量,通常也称为理论空气需要量。

固体:2-20O C H S O V =++-22.4101243232⎛⎫⨯⨯ ⎪⎝⎭, 20O 0air V V =0.21,,气体:220O 222113V =CO+H +H S+n 102224n m m C H O -⎡⎤⎛⎫+-⨯ ⎪⎢⎥⎝⎭⎣⎦∑, 20O 0air V V =0.21,,理论烟气量:固体:20,22.412100co C V =⨯ 20,22.432100SO S V =⨯ 20,0,22.40.7928100N air N V V =⨯+ 20,22.422.4181002100N W H V =⨯+⨯ 气体:()220,210CO n m V CO CO nC H -=++⨯∑220,S 2H S 10O V -=⨯220222V 102O n m m H H O H S C H -⎛⎫=+++⨯ ⎪⎝⎭∑,H 22020,V 100.79air N V -=⨯+,N过量空气系数:实际空气需要量通常大于理论空气需要量。

,0,V air air V αα=α——过量空气系数α=1时,燃料与空气量比称为化学当(计)量比α<1 时,实际供给的空气量少于理论空气量。

燃烧不完全α>1时,实际空气量多于理论空气量,才能保证完全燃烧气态可燃物α=1.02-1.2;液态可燃物α=1.1-1.3;固态可燃物α=1.3-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煤的热解过程或阶段第一阶段,室温~300℃,干燥脱气阶段,煤的外形基本无变化。

褐煤在200℃以上发生脱羧基反应,约300℃开始热解反应,烟煤和无烟煤一般不发生变化。

第二阶段,300℃~600℃,这一阶段以解聚和分解反应为主,形成半焦。

生成和排出大量挥发物,在450℃左右焦油量排出最大,在450℃~600℃气体析出量最多。

烟煤约350℃开始软化、熔、融、流动和膨胀直到固化,出现一系列特殊现象,形成气、液、固三相共存的胶质体。

在500℃~600℃胶质体分解、缩聚,固化形成半焦。

第三阶段,600℃~1000℃,以缩聚反应为主,半焦变成焦炭。

该阶段析出焦油量极少,挥发分主要是煤气(H2和CH4),又成为二次脱气阶段。

从半焦到焦炭,一方面析出大量煤气,另一方面焦炭本身密度增加,体积收缩,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碎块。

2. 少油(微油)点火技术工作原理是:利用机械雾化和压缩空气的高速射流将燃油挤压、撕裂、破碎,产生超细油滴后由高能点火器引燃,同时巧妙地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对燃油进行加热,使燃油在极短的时间内蒸发气化。

由于燃油在气化状态下燃烧,可以大大提高燃油火焰温度,并急剧缩短燃烧时间。

气化燃烧后的火焰中心温度高达1800~2000℃。

它作为高温火核在煤粉燃烧器内快速点燃一级煤粉。

同时根据分级燃烧的原理,使煤粉在点火初期就尽可能充分燃烧,达到煤粉锅炉点火启动和低负荷稳燃的目的。

等离子点火技术:直流电流在一定介质气压的条件下引弧,并在强磁场控制下获得稳定功率的定向流动空气等离子体,该等离子体在点火燃烧器中形成T>4000K的梯度极大的局部高温火核,煤粉颗粒通过该等离子“火核”时,迅速释放出挥发物、再造挥发份,并使煤粉颗粒破裂粉碎,从而迅速燃烧,达到点火并加速煤粉燃烧的目的。

等离子体内含有大量的化学活性粒子,如原子(C、H、O)离子(O2-、H+、OH-)和电子等。

它们可加速热化学转换,促进燃料完全燃烧。

这对于点燃煤粉(特别是贫煤)强化燃烧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等离子发生器由线圈、阴极、阳极组成。

其中阴极和阳极由高导电率、高导热率及抗氧化的特殊材料制成,以承受高温电弧冲击。

线圈在高温情况下具有抗直流高压击穿能力。

电源采用全波整流并具有恒流性能。

其发火原理为:在一定输出电流条件下,当阴极前进同阳极接触后,系统处在短路状态,当阴极缓缓离开阳极时产生电弧,电弧在线圈磁场的作用下被拉出喷管外部。

压缩空气在电弧的作用下,被电离为高温等离子体,进入燃烧器点煤粉。

3. 二氧化碳控制1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 发电系统是将煤气化, 在合成气进入燃气轮机之前进行脱碳。

系统工艺流程:将空气分离制得的氧气输送至煤气发生炉内生成煤气, 煤气经除尘、脱硫、吸收CO2 后制得纯净煤气。

煤气加压后用于发电燃烧; 对CO2 吸收液进行解析, 获取纯净CO2 。

2 富氧燃烧基本工艺流程为: 空气经分离制得纯氧, 纯氧被输送到锅炉与煤燃烧, 产生的蒸汽用于发电; 烟气经除尘、脱硫脱硝、CO2 压缩等工序后获得纯净CO2。

3 燃烧后脱碳胺吸收法:燃煤烟气经冷却塔降温、初步吸收CO2 后, 进入胺液吸收塔, 在塔内烟气中CO2 被二次吸收后净烟气经烟囱排出; 粗胺液经过解析塔将CO2 分离出来,获得高纯度CO2, 还原的胺液再次循环。

该法生产CO2 是气态的, 需经吸附精馏进一步提纯净化、精馏液化, 才能进行液态储存和运输。

4.PM2.5PM2.5 表示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等于和小于2.5 微米的颗粒物。

它的英文名字叫Particulate Matter2.5,简称为PM2.5。

PM2.5 的化学组分主要包括有机碳、碳黑、粉尘、硫酸铵(亚硫酸铵)、硝酸铵等五类物质。

有机碳、碳黑、粉尘,属于原生颗粒物,被称为一次颗粒物。

硫酸铵(亚硫酸铵)、硝酸铵等,是由人类活动排放或自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在大气中经过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污染物,所以被称为二次颗粒物。

一次颗粒物中的碳黑粒子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锅炉燃烧、废弃物焚烧、露天烧烤、秸秆焚烧和居民柴草燃烧等过程。

粉尘主要来自道路交通、建筑工地和工农业生产过程的扬尘。

在一次颗粒物的各个来源中,PM2.5 所占的比例相差较大,道路扬尘与建筑扬尘以粗颗粒为主,由燃料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则以细颗粒PM2.5 为主。

硫酸铵的前体物是二氧化硫(SO2),主要来源于燃烧高硫煤的锅炉;硝酸铵的前体物是氮氧化物(NOX),主要来源于锅炉与燃油机动车,氨(NH3)主要来源于化肥生产、动物粪便、焦炭生产、冷冻车间和控制NOX 的锅炉(NH3 作为降解剂)。

PM2.5 是能见度的降低的最主要因素。

由于体积小,重量轻,PM2.5 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长的时间,在大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很远的地方。

PM2.5 的比表面积,比PM100,PM10 大,可以吸附更多的细菌、病毒和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

空气中的PM2.5,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内积聚,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PM2.5 对健康的危害,特别严重。

对PM2.5 排放的控制途径和措施:(一)煤烟污染控制:改造燃煤炉灶,用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替代燃煤(二)开发利用清洁燃料。

开发利用内燃机使用的液化石油气(LPG)、醇类、压缩天然气(CNG)、氢燃料等清洁燃料。

(三)除尘5 超超临界机组不同的是上海锅炉厂采用WR型燃烧器和以集中偏转风(CFS)为特点的LNTFS配风方式,哈尔滨锅炉厂采用PM燃烧器和MACT配风方式。

WR型燃烧器和PM燃烧器都是在垂直方向实现浓淡分离、组织分级燃烧,不同的是WR型燃烧器的浓相煤粉流和稀相煤粉流共处一个喷口,而PM燃烧器的浓相煤粉流和稀相煤粉流有各自独立的喷口。

这两种燃烧器都大量应用于大型电站锅炉,虽然在部分采用这两种燃烧器的锅炉上都因燃用高硫煤发生过高温腐蚀,但通过合理的切圆选择和配风优化,均可以避免高温腐蚀的发生。

这两种燃烧器的低氮氧化物燃烧性能也大致相同。

上海锅炉厂的LNTFS配风方式和哈尔滨锅炉厂的MACT配风方式实际上都是应用于切圆燃烧系统的具有消旋功能的分级送风方式,主要区别在于上海锅炉厂的配风方案使用了集中偏转风设计,在炉内更利于形成“风包粉”流动结构,使贴壁烟气更易形成氧化性气氛,所以该方案对防止神华煤结渣和避免高温腐蚀更具优越性。

在燃烧系统上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对于1000MW机组,哈尔滨锅炉厂和东方锅炉厂都采用6台中速磨煤机,而上海锅炉厂却采用7台中速磨煤机。

可见上海锅炉厂的设计方案中单支燃烧器的热功率选得较小,虽然多增加一台磨煤机会使机组整体造价提高,但却有利于降低炉内燃烧尖峰负荷,使炉膛温度更均匀,有利于减轻燃烧极为迅速的神华煤的结渣倾向。

烟气挡板调温方式比喷燃烧器摆动调温方式更为有效,运行中再热器可以不投减温水,使机组循环效率不会因喷入减温水而降低。

但对烟气调节挡板的制造工艺和可靠性要求较高。

两家锅炉厂均采用多种调温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自动控制水平要求较高,而且增大了设备造价。

6.宽调节比燃烧器利用煤粉气流通过这个管道弯头转弯时,受离心力的作用,大部分煤粉紧贴着弯头外侧进入煤粉喷嘴,而外置在煤粉喷嘴中间的水平肋片,将煤粉气流顺势分成浓淡两股,上部为高浓度煤粉气流,下部为低浓度煤粉气流,并将其保持到离开喷嘴以后的一段距离,从而提高了煤粉喷嘴出口处上部煤粉气流中的煤粉浓度。

而在煤粉喷嘴出口处装有一个扩流锥,扩流锥有V型和波浪形两种,但多采用波浪形阔流锥。

采用扩流锥可以在喷嘴出口形成一个稳定的回流区,使高温烟气不断稳定回流到煤粉火炬的根部,以维持煤粉气流的稳定着火。

扩流锥装在煤粉管道内,不断有一次风煤粉气流流过,所以不易烧坏。

其波浪形或V型的结构可以吸收扩流锥再高温辐射下的热膨胀;同时可以增加一次风煤粉空气混合物和回流高温烟气的接触面,加快煤粉空气混合物的预热和着火。

扩流锥前端有一细长的阻挡块,当煤粉气流的流动速度发生时,有利于回流区的稳定火焰稳定船式直流燃烧器(清华)、钝体燃烧器(华中理工)、煤粉预燃室(清华等)1 旋流煤粉预燃室2 大速差同轴射流煤粉预燃室旋流燃烧器、富氧型燃烧器、双稳可调煤粉浓淡燃烧器、浓稀相分离燃烧器等7.高效稳燃技术钝体燃烧器:其原理是在一次风喷口出口处装设一个楔形的非流线体即钝体,当煤粉气流从一次风喷口绕楔形钝体射入炉膛时,由于绕流作用在钝体后形成一个较大的负压区,使部分炉膛的高温烟气与煤粉气流回流到燃烧器出口附近,因为回流气体的温度高于一次风温但低于火焰温度,从而起到了加热煤粉气流、稳定着火的目的。

煤粉预燃室稳燃技术:工作原理是:依靠气流的旋转或者经钝体绕流后,在体积较小的前置燃烧室内形成强烈的回流,利用较小的点火能量即可点燃煤粉气流并使火焰稳定。

预燃室的火焰射入主炉膛中即成为点燃主燃烧器或者稳定主燃烧器火焰的热源。

浓淡分离燃烧稳燃技术:指对同一台锅炉而言,在维持确定的一次风量和煤粉量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浓淡分离装置,将一次风煤粉气流分成富煤粉气流和贫煤粉气流两股,分别进行燃烧。

8.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IGCC)原理:煤经过气化和净化后, 固体燃料已转化成清洁气体燃料, 用来驱动燃气轮机发电, 再用排出的高温燃气进入锅炉燃烧, 产生蒸汽带动汽轮机发电,形成燃气与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特点:热效率高, 目前已达43% ~46%, 计划在2010年达到50%; 环保性能好, 脱硫率98% ~ 99%, NOx 及CO2 排放减少; 燃料适应性强, 对高硫煤有独特的适应性; 可用于老机组的改造。

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炉膛内为常压, 炉温850~ 1 000 % 。

所谓增压, 是指压力为10~ 16 Pa的燃烧室中, 床温控制在850~ 900 % 范围内, 煤粒与空气进行激烈的燃烧反应, 生成高温高压烟气,即燃气。

燃气先进入燃气轮机发电(出率占总出率20% ~ 25% ) , 排出的烟气进入另一台锅炉, 利用产生的蒸汽再带动汽轮机发电, 形成燃气和蒸汽两部分发电的联合循环,特点:清洁燃烧, 脱硫率可达80% ~ 95%, NOx 排放可减少50%,对燃料适应性强, 可烧劣质煤、煤碱石; 燃烧效率高, 可达95% ~ 99% ; 负荷适应性好,型煤技术:型煤是指使用粉煤或低品位煤制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形状的煤制品。

型煤可分为民用和工业用两种。

型煤技术因能利用低质煤和燃烧充分而具有较高节能率和经济效益。

型煤加工成型过程中, 可加入各种添加剂, 以助燃烧和减少污染, 如加入适量的固硫剂石灰石, 可减少SO2 的排放, 环境效益亦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