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产妇的护理
早产的护理措施

早产的护理措施摘要】早产(preterm labor)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之间分娩者。
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出生体重多小于2500g,各器官发育不成熟。
据统计,围生儿死亡中与早产有关者占75%,因此防止早产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之一,所以早产的护理很重要。
【关键词】早产常规护理特殊护理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住院早产儿126例,男72例,女54例,体质量1320~2500g,胎龄为30~36周,出生后均表现为吸吮能力差、自主呼吸弱、适应环境能力差、不能保持正常体温,早产的护理工作很重要,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2临床表现早产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子宫收缩,最初为不规则宫缩,并常伴有少许阴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以后可发展为规则宫缩,宫颈管先逐渐消退,后扩张,与足月临产相似。
胎膜早破的发生率较足月临产者高。
1.3处理原则若胎儿存活,无胎儿窘迫、胎膜未破,通过休息和药物治疗控制宫缩,尽量维持妊娠至足月;若胎膜已破,早产已不可避免时,则应尽可能地预防新生儿合并症以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1.4护理评估1.4.1病史:详细评估可致早产的高危因素,如孕妇以往有流产、早产史或本次妊娠期有阴道流血史,则发生早产的可能性大,应详细询问并记录病人既往出现的症状及接受治疗的情况。
此外,护士还应了解孕妇有无吸烟史、药物滥用或依赖史,以及孕妇的年龄、营养状况及精神心理状态。
1.4.2身心状况:妊娠晚期者子宫收缩规律,间隔5~10分钟,持续30秒以上,伴以宫颈管消退≥75%以及进行性宫口扩张2cm以上时,可诊断为早产临产。
早产已不可避免时,孕妇常会不自觉地把一些相关的事情与早产联系起来而产生自责感;由于怀孕结果的不可预知,恐惧、焦虑、猜疑也是早产孕妇常见的情绪反应。
1.4.3诊断检查:通过全身检查及产科检查,核实孕周,评估胎重、胎方位等;观察产程进展,确定早产的进程。
1.5可能的护理诊断:有新生儿受伤的危险:与早产儿发育不成熟有关。
早产的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对早产孕妇的紧急救治,旨在提高我院早产救治能力,确保母婴安全。
二、组织架构1. 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院长担任副组长,产科、新生儿科、手术室、麻醉科、检验科、输血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 抢救小组:由产科主任担任组长,新生儿科主任、麻醉科主任、手术室主任为副组长,相关科室医护人员为成员。
三、应急预案1. 病情监测(1)孕妇出现腹痛、宫缩、阴道出血等症状时,立即进行胎心监测,观察胎儿宫内情况。
(2)孕妇出现胎膜早破,应立即进行胎心监护,监测胎儿宫内情况。
2. 抢救措施(1)稳定孕妇情绪,给予心理支持。
(2)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
(3)给予抗感染、止血、保胎等治疗。
(4)监测孕妇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5)监测胎儿宫内情况,必要时给予宫缩抑制剂。
3. 分娩准备(1)产科医护人员做好接生准备,包括新生儿复苏设备、急救药品等。
(2)手术室做好手术准备,包括麻醉、手术器械等。
(3)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
4. 产后处理(1)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预防产后出血。
(2)给予产妇抗生素、宫缩剂等治疗。
(3)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肤色等。
(4)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做好新生儿护理,如保暖、喂养、黄疸监测等。
5. 院外转运(1)如孕妇病情危重,需转运至上级医院,及时联系救护车,并做好转运途中监护。
(2)转运途中,密切监测孕妇及胎儿生命体征,确保安全。
四、应急预案启动条件1. 孕妇出现早产迹象,如腹痛、宫缩、阴道出血等。
2. 孕妇胎膜早破。
3. 孕妇病情危重,需紧急救治。
五、应急预案终止条件1. 孕妇病情稳定,胎儿宫内情况良好。
2. 产后处理顺利,母婴安全。
3. 院外转运途中,孕妇及胎儿生命体征平稳。
六、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早产救治的认识和技能。
2. 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早产产妇的心理护理

身专业素养 ,采用适合的方式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 ,以便能够使
产 妇可 以更 好 的配合 临床 治疗 以及学 会 自我保 健 ,从而 使其 分娩 后 存 在 的 不 良心 态 得 到改 善 。②护 士应 通 过娴 熟 以及 细 致 的护 理 ,使 早产 更为 信任 护理人 员 ,从 而减 少负 面情绪 。如 果护 士在 工作 时 的作 风 比较严谨 ,同时 又能 够 以娴 熟 的护理 技术 完成 相关 操 作 ,则不 仅能 够有 效保 证早 产产 妇 以及早 产儿 的生命 安全 ,而
信任 护理 人 员 ,从 而减 少负 面情 绪 ;为 早产 产妇 提供 有效 的信 息支 持 ;保证 治疗 环境 处 于安全 状态 以及舒适 状态 ,从而使 早 产产 妇的 忧虑 心理 得 以解 除 。结 果 :8 3 例早 产产 妇 的心 理状况 均得 到 了程度 不 同 的改善 ,焦 虑评 分显 著 降低 ;住 院时 间3 —8 d ,平 均 5 2 d 。结 论 :对 于早 产产 妇而 言 ,心理护理 显得 尤为 重要 ,要 引起重 视 ,从 而改 善产 妇预后 。
在 妊娠时 间不 足的情 况 下分娩 ,不仪 会埘新 牛儿 健康 造成影 响 ,也会影 响 到产 妇生理 状态 以及 情绪 状态 ;早产 儿 由于 没有得 到 较好 的发 育 , 自身 免疫 力 较差 ,因此 需要 送 往NI C U作进 一 步 的 观察 以及治 疗 ;在观 察与 治疗 时 ,产 妇 不得不 与早 产 儿分离 ,
【 关 键词】 心理 护理 ;早产 产妇
早产产妇由于异常分娩 ,健康状况较差 ,再加上分娩后担心
早 产儿 是否 健康 ,极 易 出现 情绪波 动的 现象 ,对心 理状 态造 成不
早产产妇护理措施

早产产妇护理措施引言早产儿是指妊娠28周至37周的胎儿,其出生时体重较低,身体发育不完全。
这些早产儿的母亲在产后需要接受特殊的护理措施,以确保她们的健康和康复。
本文将介绍早产产妇护理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常用的早产产妇护理措施。
早产产妇护理的重要性早产产妇在产后需要特殊的照顾和护理,因为她们和普通产妇相比,面临更多的健康风险和并发症。
以下是早产产妇护理的重要性:1.促进产妇的身体康复:早产产妇的身体较为虚弱,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体力和身体机能。
合理的护理可以促进产妇身体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2.预防感染:早产产妇的免疫系统较为脆弱,容易受到感染的侵害。
因此,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消毒措施,确保产妇和宝宝的安全。
3.帮助产妇建立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对于早产婴儿的健康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鼓励和支持早产产妇建立母乳喂养的能力,并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支持。
4.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早产产妇可能会面临较高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通过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早产婴儿的发育和健康。
早产产妇护理措施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早产产妇护理措施:1. 产妇卧床休息早产产妇需要更长时间休息和恢复。
护理人员应确保产妇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并提供适当的床位和舒适的环境。
2. 营养补给早产产妇因为胎儿发育不完全,身体需要额外的营养补给。
护理人员应监测产妇的饮食情况,并确保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和适当的补充剂。
3. 预防感染早产产妇的免疫系统较为脆弱,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害。
护理人员应采取适当的感染预防措施,如勤洗手、消毒环境、戴口罩等。
4. 疼痛管理产妇可能会经历较强的疼痛,特别是在产后阵痛和恶露排出期间。
护理人员应合理使用疼痛管理技术,如镇痛药物、按摩等,以减轻产妇的疼痛感。
5. 母乳喂养支持母乳喂养对于早产婴儿的健康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产妇建立母乳喂养的能力。
如果产妇面临困难,可提供合适的替代喂养方法。
医源性早产产妇的心理护理

(45±16 周。剖宫产 3 , 3. . ) 9例 顺产 l 3例。5 2例孕妇因不同的 高危因素提前终止妊娠 。存在 1个高危 因素 1 例 , 1 合并 t2个 > 高危因素 4 例 。提前终止妊娠原 因: 1 重度子痫前期 l , 5例 胎膜 早破 8例 , 羊水过少 6例 , 前置胎盘 5例 , 胎盘早剥 3例 , 胎儿宫
( 稿 1期 :08—1 0 收 3 20 2— 2)
・
临 床 监 护
・
医源性早产 产妇 的心理 护理
黄爱银 , 黄祝娇 , 关葵花
【 关键词】 医源性早产 ; 心理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742 【 1.1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7 — 26 20 )4 07 — 2 64 39 (09 0 — 09 0
合理用药 20 年 2 09
卷箜
i n
!
垦
旦 堕 里 g 虫 翌
! :
:
・
7 9・
12 体温绘制区域 .
() 1 日期填写不规范 , 如在页中跨月 , 未 考核标准给予扣罚相应 的分数 。各科 护士长除 不定期抽查 外 ,
每月底进行全面检查 , 对所存 在的问题总结 、 分析 、 评估后公 布
内窘迫 5例 , 胎儿生 长受限 2例 , 双胎 8例 。
绘降温后 的体温 , 如高热患者物理降温后 , 虽然在护理记 录中已 记录 , 但是未绘制体温单。( ) 4 未按要 求绘制发热患 者的体温 ,
如体 温超过 3 . ̄ 要求每 4 75C, h绘 制 1次。( ) T P、 B 5 与 、 R、 P记 录单 不符 。 13 4C以下 区域 . 3 o ( ) 吸漏记或 不规范 , 1呼 如有 的病历未填
先兆早产个案护理

35
2018-06-12 患者出院
患者住院4天,家属及产妇要求出院,告知孕妇及家属,目前未足月,随时可能早
产临产。建议继续留院被拒,予签字出院。
Part 1
出 院 指 导
① 保持心情愉快,注意劳逸结合,适当活 动和娱乐,避免过度劳累。 ② 合理安排饮食,注意营养均衡,荤素搭 配,少量多餐,出院后饮食无忌口,多 吃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少吃辛 辣刺激,腌制食物,多喝汤类,多食补 血养气食品。 ③ 温湿度适宜,夏季防暑,合理使用空调, 每日开窗通风1-2次,保持室内空气新 鲜。 ④ 保证充足的睡眠。 ⑤ 指导患者每日自我计数胎动,如有不适, 及时随诊。
Part 1
分析护理问题及措施
住院期间饮食指导包括哪些?
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防止品。
Part 1
护理评价
2018-06-11
患者现病情好转,夜眠好,能生活自理。
与孕妇及家属多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主动、耐心解答疑问,介绍以往保胎成功案例, 调整其悲观,不安心态,树立保胎成功的信心,并获得家属的配合与支持。
加强巡视,及时发现产妇生活需要。 适时向产妇宣教疾病知识,宣教时语言做到简单易懂,尽量减少使用医学术语,解除其 担忧。
Part 1
护理评价
2018-06-11
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
Part 1
早产的高危因素
发生早产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Part 1
1.晚期流产史者:有早产史的孕妇再发风险是没有早产史孕妇的孕妇6~8倍。 2. 宫颈手术史及宫颈机能不全:宫颈锥切、LEEP术后、反复人工流产扩张宫 颈、子宫畸形等病史者早产风险增加。孕妇有宫颈机能不全,或妊娠期14-28周, 宫颈长度<30mm者,早产和晚期流产率增加。 3. 多胎妊娠,一般双胎妊娠早产率为50%,三胎为75%。 4. 生殖道炎症,如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衣原体感染、淋病、梅毒 等。 5. 泌尿系统感染、无症状菌尿。 6. 全身感染性疾病。 7. 阴道出血。
胎膜早破产妇护理常规

胎膜早破产妇护理常规
一、 执行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 术前护理:
(一)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
2、阴道流液
3、子宫
4、胎心
5、会阴、感染
6、脐带脱垂
(二)护理措施:
1. 测生命体征,观察体温变化
2. 观察阴道流液的量、性质、颜色,听胎心并记录破膜时间,释阴道流液的原因,告知产妇减少羊水流出的方法,卧床休息并抬高臀部或侧卧位,禁止灌肠
3. 观察宫缩及胎心变化,有异常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4. 吸氧,羊水量流出过多、有异味者通知医生
5. 讲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止措施,保持会阴清洁,合理用药
6. 定时听取胎心音、胎动变化
7. 发现脐带脱垂,立即采取膀胱结石位,抬高臀部、外阴冲洗消毒,同时照医生处置,协助还纳脐带,并做好新生儿复苏的准备
三、 术后护理:
(一)剖宫产术后护理:
1. 破膜后尽量少作肛门及阴道检查,保持外阴清洁,破膜超过122014年6月 修 订
小时尚未分娩者给予抗生素治疗
2. 新生儿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二)分娩护理:
1. 观察宫缩及胎心变化
2. 观察胎头下降程度,检查有无脐带脱垂
3. 新生儿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合理用药
4. 为早产儿做好抢救准备
四、出院指导:
1. 药物:合理服用药物
2. 饮食:清淡、易消化的高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 运动与休息:要卧床休息,根据身体状况进行产妇操锻炼
新绛县人民医院
护理部。
先兆早产个案护理

应对突发状况
紧急处理
遇到孕妇突发状况,如阴道出血、胎膜早破等,护理人员应立即 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医生并迅速采取初步救治措施。
沟通协调
与孕妇及家属保持紧密沟通,告知突发状况的原因、处理措施和预 期结果,稳定孕妇和家属情绪。
记录与报告
详细记录突发状况的处理过程,及时向医生报告,为后续治疗提供 参考。
长期卧床的护理策略
评估并发症发生情况
先兆早产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胎膜早破、感染等。护 理过程中需严密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确保孕妇 及胎儿健康。
护理实践与改进
1 2 3
个性化护理方案
针对不同孕妇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 案,包括药物治疗、生活调整、心理支持等方面 ,以提高护理效果。
护理流程优化
通过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优化护理流程,确保各 项护理措施得以有效实施,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
症状
子宫收缩:孕妇可能会感觉到比正常频率更高的子宫收缩 ,这些收缩可能无痛或轻微疼痛。
阴道分泌物改变: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加或呈现不同于 平常的质地和颜色。
背痛和下腹部疼痛:孕妇可能会感到下腹部或背部的压力 和疼痛。
其他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
高风险人群
01
02
03
04
年龄因素
年龄过小或过大的孕妇(如青 少年或高龄产妇)。
04
护理要点与经验分享
心理护理
焦虑与恐惧管理
先兆早产可能引发孕妇的焦虑和 恐惧情绪。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 疏导,帮助孕妇平复情绪,增强 面对困难的信心。
建立信任关系
与孕妇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 她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支持 ,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
生理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产产妇的护理
【摘要】早产产妇的心理特点、相关的护理措施等,早产产妇的指导。
【关键词】早产;心理特点;护理措施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不足37周的分娩者,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5%~15%,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产儿死亡率高,即使存活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亦较多。
这部分产妇由于自身状况不佳和对早产儿安危的担忧,其心理状况非常复杂,情绪不稳定,直接影响产妇的预后及母乳喂养。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孕产妇情绪的变化日益得到重视,心理护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为了产妇和围产儿的健康,做好早产孕产妇的心理护理,给予悉心照顾和精神鼓励,更有利于孕产妇完成这一生理过程[1]。
分娩前孕产妇往往有恐惧、焦虑、紧张、忧郁等心理,对产痛的害怕;担心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顺利结束分娩。
而早产产妇与普通足月产妇相比,除了担心能否顺利分娩以外,更担心腹中的胎儿是否健康,出生后能否存活。
一方面产后身体尚未恢复,需要护理,另一方面由于早产儿不在身边,母亲角色缺失而情绪不稳定,又担心早产儿病情、治疗和预后,更加重心理压力,处于严重焦虑状态。
因此,护士应采取心理护理、知识宣教,提供信息等护理干预措施,帮助产妇减轻焦虑。
在护理层面我们可给予:(1) 各项检查及治疗和护理过程手法轻柔,技术娴熟,从行为举止上给产妇以安全感消除其心理障碍,从而取得产妇的信任与配合。
(2) 医护人员热情接待每一位孕产妇,尊重她们,同情她们,使她们尽快熟悉并适应新的环境。
(3)主动与产妇交流,鼓励其表达心中的感受,帮助产妇了解早产儿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识别自己的焦虑情绪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明显降低产妇焦虑水平[4]。
(4)做好健康教育,为早产儿产妇讲解早产发生的原因,早产儿常规治疗的方法,早产儿在喂养、保暖、护理方面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早产儿的预后,也可用成功病例鼓励产妇,使其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有助于产妇调整心态,减轻焦虑。
(5)在关注产妇躯体及胎儿安全的同时不能忽视产妇配偶的亲情对其心理舒适的影响。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充分挖掘产妇家庭及配偶的亲情支持,这将大大提高产妇的心理舒适度,增强信心,消除紧张与焦虑的情绪,以利于完成分娩或手术过程。
告知产妇早产儿的预后一方面取决于孕周新生儿体重,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出生后提供的治疗和护理。
对孕周较小早产孕产妇由于孕周小,早产儿出生后存活率低,死亡率高。
即使早产儿存活,也大多转新生儿监护室抢救或较长时间治疗,并需要大量的治疗费用。
这部分产妇主要的心理问题有:(1)恐惧,害怕新生儿死亡;(2)预感性悲哀,担心胎儿,新生儿预后不良;(3)无助感:不能照顾孩子;(4)母乳喂养中断及分离性焦虑:母婴分离;(5)家庭应对无效:高昂的医疗费用与家庭经济拮
据[3]。
我们需给予:(1)合理安排床位,将产妇转入非母婴同室病室,减少不良刺激;(2)给予心理治疗与教育性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心理护理,主动安慰产妇,鼓励其倾诉,使其不良情绪得以宣泄。
解释早产儿转入新生儿监护室治疗的必要性,让产妇接受既有的事实,使其了解早产的发生并非她的过错,也要避免孕妇过度乐观;(3)加强沟通,满足产妇关注孩子健康的心理,尽量多地提供其孩子的信息,主动与新生儿监护室联系,了解情况并及时向产妇反馈,条件允许时可推送产妇去探视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增强信心。
(4)乳房护理:对新生儿预后不佳或已死亡的产妇予及时回乳,避免乳房肿胀给产妇带来躯体的不适及心理负面影响,导致其思念自己的孩子。
对母婴分离的产妇积极鼓励和指导产妇进行乳房护理,每天坚持3小时挤奶一次,6小时乳房按摩,保持正常泌乳,将挤出的奶汁交于新生儿观察室护士喂养早产儿,既有利于增强早产儿免疫力,也可以对产妇起到安慰、激励作用,使产妇感到与早产儿的情感联系,持续泌乳也可为早产儿出院后的母乳喂养做好准备。
分娩是产妇的必经阶段,心理因素对于待产妇来说既是致病的因素,也是治病的条件之一。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产妇顺利分娩的重要基础条件,心理护理与病情护理应相辅相成。
尤其早产是出乎意料的,早产产妇情绪会更加紧张,心理状态更复杂,顾虑也多种多样。
因此,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早产产妇的各种心理反应程度,充分了解孕妇各方面的变化,才利于产妇顺利完成分娩。
而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更是防治早产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之一。
参考文献
[1]黄爱银,黄祝娇.医源性早产产妇的心理护理.临床合理用药杂志,1674-3296(2009)04-0079-02
[2]郝红雁,刘伟慧.对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20):1850.
[3]袁秀珍,曹桂萍.孕产妇住院分娩期心理舒适需求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3,18(10):370.
[4]吴丽萍,何仲,韩冬初,等.信息支持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焦虑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