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殡仪馆建设项目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关于扬州殡仪馆迁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

关于扬州殡仪馆迁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一、项目背景1.1 迁建工程项目简介扬州殡仪馆迁建工程项目旨在改善原有殡仪馆的设施设备及服务水平,提升城市的公共殡葬服务能力。
该项目计划将原有的扬州殡仪馆迁至新址,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殡葬服务需求。
1.2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必要性在进行扬州殡仪馆迁建工程项目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新址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这可以帮助规划者和决策者了解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
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2.1 批复的目的和依据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确保项目合法合规、保护环境的必要程序。
2.2 批复内容综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批复内容包括项目背景、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和建议等。
其中,评价结果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建议。
三、项目背景分析3.1 原扬州殡仪馆存在的问题原扬州殡仪馆设施老旧,服务能力有限,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殡葬服务需求。
同时,原址位置狭窄,周边环境也不适宜进行殡葬服务,需要迁建至新址解决这些问题。
3.2 迁建工程项目的目标和意义迁建工程项目的目标是提升扬州殡仪馆的服务能力,改善城市的公共殡葬服务水平。
新址将有更好的空间布局和环境条件,有利于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维护殡葬仪式的尊严。
四、环境影响评价方法4.1 评价因素的确定对于扬州殡仪馆迁建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土地利用变化、水源保护、大气污染、噪声和社会影响等。
4.2 评价方法的选择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分析主要用于评价因素的描述和影响程度的判断,而定量分析则通过数据收集和模型分析,计算出具体的环境影响数值。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5.1 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新址的选择将对周边土地利用格局产生影响。
从评价结果来看,新址选定后需进行适当的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工作,以减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人:XXX公司报告日期:2021年X月X日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分析XXX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并提出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应对措施,以确保该项目在环保方面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
环境状况分析:1.环境概况该项目位于XXX地区,周边区域主要为城市市区和工业区,土地利用类型以商业和住宅为主,工业用地占比较小。
区域内主要河流为XXX河,水质处于中等水平。
空气质量受交通和工业排放影响较大。
2.项目规模该项目占地XXX平方米,建设XXX平方米,用地性质为商业用地,主要用途为XXX。
3.环境影响评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该项目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以下影响:(1)土壤和地质环境:由于项目地处旧城区,存在建筑废弃物和挖掘出的工地废弃物,可能会对周边土壤和地质环境带来影响,需要加强监测和处置。
(2)空气环境:项目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粉尘、废气等污染物,需要实施控制措施和减排措施,确保空气质量达标。
(3)水环境:项目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增加污水排放,应加强水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水质达标。
(4)噪声环境:项目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会产生噪声扰民,应加强噪声治理措施,降低噪声水平。
环境保护措施:1.加强环境监测对土壤、空气、水质、噪声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环境问题,掌握项目环境影响情况。
2.实施环境管理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加强监管,确保项目建设和使用期间的环保合规性。
3.实施环境保护措施对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如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污水处理、降低噪声等,保护周边环境。
应对措施:1.风险应对对于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及时应对环境事件。
2.环境恢复对于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损害,采取相应的环境恢复措施,使受损环境得到修复。
结论:本报告分析了XXX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应对措施。
殡仪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殡仪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首先,殡仪馆项目的选址应当考虑到环境因素,如距离居民区、学校、公园等敏感区域的远近,以及是否位于地下水重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特殊区域。
选址时应避免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其次,殡仪馆的开工、施工和运营阶段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施工阶段,应采取有效的防尘、防霾、噪音控制措施,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在运营阶段,应注意排放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遵守相关的环境排放标准和管理规定。
还应加强对噪音和气味的控制,确保不给周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殡仪馆项目可能对空气质量、地下水和土壤质量产生潜在的影响。
特别是在火化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细颗粒物,应采取有效的净化和排放控制措施,以防止空气污染。
同时,对火化余温进行合理处理和利用,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此外,殡仪馆项目还应考虑对交通流量和噪音的影响。
殡仪馆作为一个公共设施,会吸引一定数量的人员和车辆。
因此,项目应充分考虑交通流量的增加,合理规划停车场和交通道路,以保证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同时,应采取切实措施减少噪音的产生,对于可能产生噪音的设备和活动进行噪音隔离和减防。
在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搜集项目相关数据,并进行预测和模拟分析,评估潜在影响和风险。
同时,还要开展公众参与,听取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决策的公正和公开。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测和管理机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最后,殡仪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保证项目的环保合规性。
同时,还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考虑,积极采取节能、减排、资源合理利用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该项目朝着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殡仪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全面考虑项目的环境因素和潜在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只有在确保项目对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北京市顺义区殡仪馆迁建工程

北京市顺义区殡仪馆迁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9.3目录一、项目建设的意义 (1)二、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1)三、环境质量现状 (2)四、污染源分析 (4)五、环境影响分析 (12)六、污染防治措施与建议 (15)七、清洁生产 (18)八、环境风险分析 (18)九、环保投资 (19)十、环境管理监测计划 (20)十一、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0)一、项目建设的意义顺义区殡仪馆现坐落在顺义城区东北,潮白河东侧,距城区约1公里。
潮白河以东地区,是顺义新城建设预留地,而顺义区殡仪馆正处于顺义新城规划远期发展预留空间的核心位置,在土地有效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都会对未来顺义城市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随着殡葬需求的加大,现殡仪馆的接纳能力已经到了极限,随着亡人数量的不断增加,现殡仪馆已很难满足全区的殡葬需求。
《顺义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及《顺义区“十一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规划(2006年-2010年)》中均明确提出,将现状顺义区殡仪馆迁址建设。
殡仪馆搬迁后,可以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空间建设顺义区殡仪馆,可充分发挥殡仪馆基础设施作用,满足全区的殡葬需求,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项目建设基本情况1、建设地点迁建工程拟建于北京市顺义区张镇龙凤山脚下(龙凤山山坳内,龙凤山海拔高度为257m)。
项目南距顺平路6km,北距金昌路1km,距西北平谷区边界直线距离为1km,距平谷西樊各庄村直线距离为2.1km;用地西、南、北侧均为龙凤山,东侧为村集体用地。
2、土地利用现状项目迁建地现状为张镇政府集体建设用地,原建设有养鸡场。
养鸡场目前已关停,地上的建筑物已经拆除,没有种植农作物。
3、规划一致性根据规划委员会选址意见书(2008规(顺)意选字0018号),本项目规划用地性质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殡葬设施用地),项目建设符合规划要求。
4、投资情况本项目投资约18918.81万元,由项目承办单位申请政府拨款解决。
某殡仪馆建设项目可行性

可以考虑与周边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发展。例如,与墓地 、纪念园等机构进行合作,提供一条龙服务等,以增加收 益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THANKS
感谢观看
改善死者家属的殡仪体验。
02
推动当地殡仪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提高殡仪行业的形
象和地位。
03
为当地政府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建设单位概况
01 02 03 04
单位名称:某市殡仪馆 单位性质:事业单位 单位所在地:某市市区 单位规模:现有员工1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余人。
项目建设范围及内容
地形地貌
项目用地为平原地形,地势平坦,无特殊地质条件限制。
交通运输条件
铁路运输
附近有铁路干线经过,可连接全国各地。
公路运输
紧邻高速公路和主干道,便于车辆进出和遗体运送。
水路运输
附近有河流经过,但水路运输不是主要考虑的运输方 式。
供水供电条件
要点一
供水条件
项目附近有自来水公司,可满足该项目日常用水需求。
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选址 、设计等工作,预计需要3个月时
间。
03
设备采购与安装阶段
采购殡仪馆所需设备和家具,并 进行安装调试,预计需要3个月时
间。
02
施工阶段
进行地基处理、主体结构施工、 室内外装修等工作,预计需要12
个月时间。
04
竣工验收阶段
进行项目的竣工验收、移交等工 作,预计需要1个月时间。
06
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价
财务评价
01
投资回收期
评估项目所需投资及项目建成后需 要多长时间可以回收投资。
财务净现值
评估项目在未来运营期间所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
殡仪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殡仪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项目概述 (2)1. 项目背景与缘由 (2)1.1 市场需求分析 (3)1.2 项目建设必要性 (4)1.3 发展现状与趋势预测 (5)2. 项目建设目标及任务 (6)2.1 项目建设主要目标 (8)2.2 项目主要任务与功能定位 (8)2.3 项目服务范围及规模预测 (10)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11)1. 政策支持与法规依据 (12)1.1 相关政策法规分析 (13)1.2 政策支持的力度与方向 (14)1.3 项目建设合规性审查 (16)2. 场地与环境条件分析 (17)2.1 场地选址原则与要求 (18)2.2 场地自然环境评估 (19)2.3 社会环境及交通状况分析 (20)2.4 基础设施支持条件评估 (21)3. 技术与设施方案可行性分析 (22)3.1 技术选型的原则及依据 (23)3.2 关键技术应用与设施配置方案 (24)3.3 技术风险评估与对策建议 (25)3.4 设施运行的可靠性分析 (27)三、项目方案设计 (27)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现代化、高标准的殡仪馆,以满足当地社会对殡葬服务的需求,并提升殡葬服务的整体水平。
项目选址于城市近郊,环境优美,有利于打造舒适、宁静的丧葬环境。
项目总投资预计为人民币XXX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为XXX 亿元。
项目占地面积约为X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XXX平方米。
我们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项目将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逝者家属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让家属安心、放心、舒心。
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当地殡葬行业的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本项目一定能够顺利推进,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1. 项目背景与缘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殡葬服务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
XX殡仪馆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殡仪馆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
随着人们对生命尊重的不断提高,殡仪馆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殡仪馆作为人们送别亲人的场所,要求其环境、设施、服务等方面要
符合社会的需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殡仪馆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经
济项目,更是一个社会责任。
二、项目概况
本次新建殡仪馆项目的选址位于城市郊区,项目将建设一个包括殡仪
服务、骨灰安放、告别仪式、停车场等功能的综合型殡仪馆。
项目总投资
约5000万元,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
三、市场分析
1.需求分析: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趋势,殡仪服务需求逐渐增加。
同时,人们对殡仪服务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能够提供更为舒适、人性化的服务。
2.竞争分析:目前市场上殡仪馆数量较多,但大多数殡仪馆设施陈旧,服务品质不高。
而新建的综合型殡仪馆将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和更为舒适
的环境,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四、投资分析。
殡仪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殡仪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传真/ 邮编建设地点××县兴街镇立项审批部门备案项目编号建设性质新建口改扩建√技改口行业类别及代码占地面积(平方米) 18946.1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评价经费(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1、任务由来(1)本次改扩建项目由来××县殡仪馆是1979年针对自卫还击作战而建的,占地面积28亩,总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
殡仪馆服务包括××和×××两县,服务人口54.57万余人,由于建馆时是为了满足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仓促建设的工程,外部道路属当年部队仓促修筑的简易弹石路,内部设施没有按标准设计,其技术要求未达标,馆内殡仪配套设施落后,设备陈旧,房屋已成危房,严重制约了××县殡仪事业的发展。
为切实改善殡仪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优化和美化殡仪工作环境,提高殡仪服务质量,有效促进火化率的提升。
因此,实施××县殡仪馆建设项目十分必要。
为此,××县民政局提出了“××县殡仪馆建设项目”,××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本项目可行性研究保护进行了批复(文发改社会[2016]910号)。
由于历史原因,××县殡仪馆未办理相关的环保手续。
本次改扩建是在原有预留地或拆除原有建筑后地上建设火化车间、告别厅等,并购进新设备及建设相关的辅助、配套设施进行建设,改扩建完成后最大火化能力达到1000具/年。
(2)环评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县民政局委托“云南大学科技咨询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我单位” )对“××县殡仪馆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 )的建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殡仪馆建设项目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建设项目概况(一)项目由来及概况** 市某殡仪馆是某区民政局下属的殡葬行业事业服务单位,1980年9 月经原某县人民政府批准,省民政厅批复建设,占地38 亩,建筑面积 6220m2;距离城中心 3.7 公里,1983 年投入使用。
现有干部职工 73 人,其中党员 30 人;固定资产达 1000 万元,集接运、整容、冷藏、告别、火化寄存等系列优质服务于一体,不仅承担着某辖区的火化业务,还承担着 ** 东郊、阎良、渭南等地的火化业务。
某殡仪馆对某,还对全省、全市殡葬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某殡葬事业和经济发展,特别是贯彻区政府对殡葬改革办法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多年来,某殡仪馆从设施、管理、服务等方面都位居全省区县殡仪馆之首,且多次荣获省、市殡葬行业先进单位。
近年来,随着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某殡仪馆所处位置对城市扩张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连续几年,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曾多次提出搬迁建议,区位、区政府领导也提出来搬迁要求,某区民政局从 2010 年开始就同有关部门当面研究搬迁某殡仪馆事宜。
于 2013 年项目取得** 市某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文件临发改发( 2013)68 号《 ** 市某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 ** 市某区民政局区殡仪馆迁建项目备案确认书的通知》。
**市某殡仪馆现址位于某城区东北部,紧邻 108 国道,上陈路与 108 国道交汇处。
占地 38 亩,建筑面积 6220m2。
** 市某殡仪馆搬迁项目新址位于 ** 市某区零口街道办事处北牛村浠上组。
北临 108 国道,西临戏上村,东侧、南侧为空地。
项目总投资 8239.55 万元,占地 100 亩,总建筑面积 14280 平方米,建设告别厅、火化车间、骨灰寄存、综合办公楼等。
新建某殡仪馆馆址地形地貌沿108 国道是一个梯形。
出入口均位于 108 国道上,主出入口设置中间位置,两边靠近边缘处各设置入口1 个。
按照“人流与车流分开,死人与活人分开,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业务区与办公室分开,丧家与丧家分开”的原则,分为北、中、南三大功能区。
北部为停车场、车库、火化车间、油库、绿化广场;中部为综合悼念馆,馆前为广场,后面为骨灰堂;南部为综合服务区,行政办公区设置在南入口处。
充分利用现状地形条件,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具有个性的内部空间环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建设项目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为了做好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013 年 02 月 01 日, ** 市某殡仪馆正式委托我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某殡仪馆建设项目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接受委托后,我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本项目的现场进行了踏勘和调查,收集了相关的基础资料,同时进行了环境现状监测、资料收集等工作,在工程污染因素分析、环境现状和环境影响评价及污染防治措施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出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二)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现有项目现状**市某殡仪馆现址位于某城区东北部,紧邻 108 国道,上陈路与 108 国道交汇处。
占地38 亩,建筑面积6220m2;现有项目包括综合服务区、业务区和办公区。
综合服务区包括建筑面积 2700 多平米的骨灰寄存楼一栋,骨灰寄存可容纳30000 余盒位,并设有壁葬7000 余盒位、殡仪服务接待室、祭品焚烧区等;业务区包括一个火化车间(含四台火化机)、一个悼念大厅和两个小厅;办公区为两排平房,包含办公、员工宿舍、食堂等,建筑面积约600m2。
现有项目距离城中心 3.7 公里。
现有干部职工73 人,其中党员30 人;固定资产达1000 万元,配有高档桑塔纳运尸车一辆,中档金杯运尸车四辆,尸体冷藏设备27 个尸位。
项目搬迁后,原址将用于房地产开发。
2、搬迁建设项目内容项目的工程规模组成见表1。
表 1建设项目工程组成工程分类建设内容告别厅建筑面积1700 m 2, 1F,含大厅一个,中厅 2 个,小厅 2 个。
遗体处理建筑面积400 m2,含整容室、冷藏室等,1F。
室火化车间建筑面积1500m2,共有两个火化车间。
主体工程200m2, 1F。
取灰室建筑面积守灵室建筑面积600m2,共有六个。
丧属休息建筑面积200 m2,共有 2 个。
室综合办公建筑面积2200m2,3F,含办公室、会议室、职工活动室、职工食楼堂、职工宿舍及库房。
营业室建筑面积200m2, 1F。
骨灰寄存建筑面积6000 m 2, 3F。
楼业务接待建筑面积500m2, 1F。
厅辅助工程停车场室外停车场共有停车位162 个。
其它祭奠广场、广场、道路、绿化苗圃等储运工程油罐一个地埋式储油罐,总储油量为20m3供水自备井供给。
公用工程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其中项目产生的污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
供电市政电网提供。
供暖空调采暖。
火化机焚烧尾气采用二次燃烧+急冷装置 +半干式除酸塔+活性炭废气处理吸附 +布袋除尘器的处理工艺处理、遗物祭品焚烧废气采用袋式除尘装置处理、餐饮油烟采用油烟净化装置处理。
污水处理本项目废水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 +消毒处理,处理后全部回用于绿化。
环保工程噪声处理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源采取隔音、减震、吸声等降噪措施,并利用绿化降噪。
遗物祭品焚烧时产生的灰渣和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处理;餐饮垃固废处理圾及隔油池产生的废油脂交** 市环保局认可的有资质单位处理;污泥脱水后交环卫部门处置;废活性炭和除尘灰交具有《某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处置。
绿化绿化率 42.3%,绿化面积 28214m2。
3、工程施工进度及环保投资本项目建设周期为24 个月,即 2013 年 3 月~ 2015 年 3 月。
具体实施进度见下表:表 2实施进度安排表实施内容时间安排可行性研究论证2013.3~ 2013.6方案及施工图设计2013.7~ 2013.9施工准备2013.10~ 2013.11项目招标2013.12~ 2014.1土建工程施工2014.2~ 2014.9新增设备采购及安装2014.10~ 2014.11辅助建筑2014.12~ 2015.2整体搬迁2015.2~ 2015.3本项目的一次性环保投资总费用约为434 万元,占总投资额的 5.27%。
具体分配见表 3,运行费用见表 4。
表 3环境保护措施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1施工降尘、洒水净化空气2施工期废水治理3运营期污水治理4火化机焚烧尾气5遗物祭品焚烧废气6油烟治理7运营期生活垃圾、灰渣8运营期餐饮垃圾9污泥10运营期危险废物11运营期降噪措施12环保设施运行管理费13绿化14合计内容投资环境效益围护、洒水降尘等3减轻空气污染,保护人群身体健康防止施工期施工及生过滤池、沉沙池3活废水直接排入河道污染水质水解酸化 +生物接触氧化工100全部回用,不对周围艺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二次燃烧 +急冷装置 +半干达标排放,减轻空气式除酸塔 +活性炭吸附 +布120污染,保护人群身体袋除尘器健康,不对周围环境焚烧炉及袋式除尘器60造成不利影响食堂餐饮油烟处理设施3垃圾箱桶建设,对生活垃圾5分类收集专门容器盛放,送 ** 市环保确保固体废物不对人局认可的有资质的单位处5群健康和周围环境造理成不利影响污泥脱水装置40具有《某省危险废物经营许10可证》的企业处置高噪音设备室内放置、20保护居民身体健康和减震设施正常生活环境工程运营污水、固废、废气5保证项目区工程运营处理、噪声等调试运行的环境达标。
厂区绿化率达到 42.3%60434表 4运行费用估算表项目名称运行费用(万元 /年)所占比例( %)污水处理233.3烟气处理233.3固废处置233.3合计6100(三)建设项目政策相符性1、建设项目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分析该项目属于 O7980 殡葬服务。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11 年本 )》及《 ** 市产业导向目录( 2008 年本)》,项目不在“限值类”和“淘汰类”之列,属于“允许类”。
2013 年项目取得 ** 市某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文件临发改发( 2013) 68 号《 ** 市某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 ** 市某区民政局区殡仪馆迁建项目备案确认书的通知》。
故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产业政策。
2、建设项目与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分析⑴与 ** 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城市总体规划在 ** 市 10108km2的城市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强化主城区与周边区域的经济联系,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结构完善的城镇体系,构建“一城、一轴、一环、多中心” 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
“多中心”指 4 个组团(六村堡、常宁、新筑、洪庆)、 3 个新城(某、阎良、泾渭)、 4 个中心城镇(户县、高陵、周至、蓝田)作为城市发展的副中心。
本项目位于上述3 个新城中的某,原址距离某城区较近,严重影响了某城区的发展,因此本迁建项目为某区的发展起到提供发展空间、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
因此,项目建设与 ** 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一致,功能定位相协调。
⑵与某区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分析某区总体规划中将某区的职能定位为:某是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 ** 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及文物旅游为特征的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
某区在充分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大型基础设施,文物景点的分布,着重从交通走势,资源条件等因素出发,形成“一个中心,三个组团,六个单元,环状连接,多层绿化”的布局形态。
其中,一个中心:即以秦始皇陵区为中心。
三个组团:即骊山分区结合发展区的南区形成的一个旅游服务为主的片区;以新丰分区和代王分区结合新生代工业园区形成的工业经济发展区;西康铁路以北形成的某行政居住区。
六个单元:即骊山分区、新丰分区、代王分区、新生代分区、新生代工业园、某行政居住区和渭河旅游度假区。
多层绿化:即骊山自然景区的山体背景绿化,渭河及其支流的河滨绿化,历史文物保护区范围内的大面积环境绿化,沿铁路、高速路、城市外环线、城市主干道两侧的绿化带及城市内部的绿化广场、公园等集中绿地,形成多层网络化的绿化体系,展现“景城合一”的城市风貌。
其中,骊山分区以旧城区为基础形成某城区的核心区,是城市的标志性区域,以旅游度假、商业服务、行政管理、生活居住为主要职能;某新区以居住、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副中心,是新的城市政治中心。
本项目原址位于秦始皇陵区,属于某区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本项目原址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某城市的发展,故将某殡仪馆搬迁至远离城市发展规划地区,符合某发展定位、功能布局及产业发展布局均与某总体规划相协调。